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江大亨(苍苍)-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白了,流通港就是一个制定规则的地方,六叔你们想想,如果整个东亚地区的电影市场都是由我们香港来制定规则的,那我们的利益会有多少?虽然免不了会吸引海外的资本和电影,但我们占据主场地位,怎么可能没有优势呢?”李明豹眯着眼睛对着眼前一群人说到。

“流通港?制定规则?李生,你的心不小啊。既然你已经有了完备的计划,就全都说出来吧,让我们也开开眼界。”雷爵坤这个时候也不甘寂寞的发话了。

“现在的香港,显然是容不下联合院线这样的巨无霸,无论是产片数量,还是观影人数,都达不到联合院线效果全开的底线。想要让联合院线以最快的速度发挥作用,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引进外来资本,和外来电影。

外来资本的进入,可以繁荣香港的电影市场,外来的电影进入,可以繁荣香港的观影市场。这两样东西都引进来了,那我们联合院线的麻烦不但立马就能够解决,还能够掌握主动权。”说到这里,李明豹故意的看了一下六叔他们的反应,发现他们依旧一副专心聆听的模样,李明豹就继续说到。

“香港电影界想要完全的把联合院线的功效开到最大,即便是各大公司快速的增加产片的数量,也需要一段时间,再加上本土其他的电影公司,两三年之内,满足联合院线百分之百的排片需求,也是很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因为这涉及到大家在电影市场当中,增加投资成本。本来增加投资陈本就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再加上联合院线的排片规矩,增加成本,也未必能够赚到更多的钱,甚至很大可能,会是亏损的局面,所以想要香港电影界填坑,不现实。

这也就是我最开始的时候说要放开百分之四十的片源市场的真正原因,但即便是开放百分之四十的片源市场,其他的香港电影公司,也未必能够撑得起这样的场面。

但如果引进外来的片源,就不会那么麻烦,因为外片即便是普遍质量都不算很好,但也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好的电影,整个东亚市场,香港电影或许能够占据一定的优势,但也绝对不能小看其他国家的电影产业。矮子里面拔高个,他们本土市场的电影,也不是完全没有市场的。

要是我们把这些电影都引进来了,即能丰富香港电影市场的片源,更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能够吸引很多外来电影迷来香港看电影。这样一来,我们联合院线就有了除香港以外其他的消费者。”

“等等,李生,你说能够吸引外来的电影迷到我们香港来看电影?这怎么可能呢?”六叔对于李明豹这话,百分之一百的不相信,因为这简直不可思议,跑到香港来看电影,不但需要花费一张电影票,同样还需要往返的费用,别人国家的电影在别人国家看难道不行?非要跑到香港来看电影?这样的事情,对于六叔来说,不亚于天方夜谭。

对于六叔的惊讶,李明豹倒没有什么感觉。实际上,这样的事情就算是后来的大陆,也有不少人这样做,某些在当地不能放映的电影,或者说有些电影发烧友为了抢先看自己想要看的电影,组团到别的地方去看电影,又不是一个两个的事情。

即便是这样的人数在整个国家当中人数都相对较少,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李明豹需要所有的外国人跑过来看电影么?完全不需要,因为那样庞大的人流,不是香港,抑或者是联合院线能够吃得下的肥肉,非要吃下去,只有撑死的下场。

所以李明豹完全不需要那么多人,只要一部分人过来,李明豹的目的就达到了,要知道,真正舍得跑到别的地方看电影的那些家伙,每一个都是那种不差钱的主,就当是一次旅游,他们带动的经济消费能力,也相当的可观。

并且这样形成惯例以后,还能间接的拉动香港其他行业的发展,无论是衣食住行,有这些意外的游客,那些行业都能赚上不少钱。虽然直接上李明豹他们得不到多少的好处,但是间接上,联合院线的影响力,将会扩展到各行各业。到那个时候,电影这个行业在香港,也会变成强势的行业,就算是为了政绩,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对这样的行业下手。简单来说,就是披上了一个保护的外壳,不是谁都能动这个行业的。而那样的情况下,作为联合院线的大股东,李明豹在香港拥有的地位,将会直线上升,谁都不敢小瞧他。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要在事情成功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李明豹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给六叔讲解一下为什么国外的影迷会跑到香港来看电影。

“这就是流通港的好处之一了。流通港是干嘛的?不单单是要流通我们香港本地的电影,还需要流通整个东亚的电影,而联合院线的选片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能算得上是先进的管理技术了吧?”李明豹对着六叔发问到。

“要按照你的方法来做,的确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算是先进的管理技术,就连好莱坞那边,也做不到像联合院线这样。虽然联合院线的实力在好莱坞不起眼,随便一个稍微大一点的院线公司,他们手上的屏幕都会比我们手上的多,但是好莱坞那边的院线并不是统一的院线,也就是说他们的市场并没有统一。

再加上各大院线背后或多或少的会和一些巨头电影公司有联系,至少有好恶的态度,这样一来,他们选片的时候,就不可能做到完全公正。

在这点上面,联合院线的放映制度,就要比他们好很多,虽然我们三大电影公司在联合院线里面也有股份,在片源的放映上,有很多的优势,但这个优势并不是市场的优势,而是在于我们排片的数量比其他公司要多。而市场方面的东西,我们却没有干预他,至少好片和烂片,我们是分得很清楚的。在这点上面,我们比好莱坞更有优势。”邹文淮作为在场当中除了李明豹之外最为了解好莱坞的人,他当然也知道好莱坞的放映模式。

在好莱坞的电影市场上,虽然表面上讲究公平公正,并且也会根据市场的反应来调整影片。但实际上,他们那样的公正,也并不是完全的公正,像有些明明很烂的电影,同样也取得了很好的票房,这不是因为北美市场的观众眼睛有问题。

而是因为那些电影背后的巨头公司在公关,比较出名的电影就是《泰坦尼克号》,虽然这部电影的确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并且取得了票房传奇。

第三百七十三章流通港的好处(下)

但要知道,《泰坦尼克号》的票房传奇,是建立在他超长待机的情况下,在《泰坦尼克号》之前,几乎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有他那么长的放映时间,北美的放映时间都是四十多个周,四十多个周是什么概念?简直是不可想象。

并且这还不是个例,单单只有北美,其他地区的上映时间,包括当时的大陆,也是超长的。虽然他的生命力的确很顽强,但如果没有《泰坦尼克号》背后的公司运作,这样一部电影,压根就不可能放映那么长的时间,早就下画了。但就是因为超长待机,所以才能让观众一遍一遍的看杰克和肉丝,间接的推动了票房奇迹的诞生。

要知道,这部电影的首周票房,在北美只有三千多万美元。虽然这么多钱对于其他电影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事情了。但问题是《泰坦尼克号》的投资可是两亿多美元,真要仅仅放映平常电影的时间,这部票房奇迹,立马就能变成票房毒药,卡梅隆也就没有站在奥斯卡台上说自己是世界之王的语言了。

所以这部电影与其说是电影的成功,不如说是资本的成功。反正李明豹知道一点,虽然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对他们幕后的公司来说也是赚钱的,但是他们公司为了这部电影的票房,直接是把北美市场的票房利润,给全都砸了进去,单单靠北美票房市场,他们就算花费了巨额投资,也没有把钱给赚回来。《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赢利点,是在海外市场捞回来的。

这就是好莱坞公平公正下的内幕,对于那些巨头电影公司来说,一部像《泰坦尼克号》这样的电影,要是不动用手段就巨额亏损的电影,他们绝对不会让自己亏本,而是让观众买单,在这样的定律下,他们干扰市场,比谁都在行。也就是因为如此,所以邹文淮才说按照联合院线的管理制度,比起好莱坞都要先进。

因为李明豹压根就没有给他们这些公司开后门的想法,亏本了就亏本了,想要靠市场运作把钱捞回来,基本上不可能。至于有人说好莱坞也不是没有出现过那种亏损过亿的大片,并且同样不少。对于这点,李明豹只有呵呵呵,那样亏本的电影,也不是真正就亏损了,尤其是对于好莱坞这样机制健全的电影市场来说,大片只有说赚钱多赚钱少的问题,亏本的问题,基本上很难。

毕竟那个市场上,电影的票房占据一部电影的盈利只有百分之四十。周边市场的利润,占据了百分之六十,电影票房亏损,不代表周边也亏损,只能说赚得少而已。并且好莱坞那边一部大片开拍,基本上刚刚把项目落实以后,就有很多广告商来买单,电影广告的收入就能够把风险降到最低,至于其他的东西,只能是赚多赚少的事情,而不是说真正就亏了那么多。

有了邹文淮插嘴,李明豹就接着说到:“是啊,论到排片的机制,我们联合院线现在或许会是全世界最为先进的一个院线公司。最重要的是我们联合院线拥有选片的能力。

这对于我们香港本土电影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对于东亚其他地方的电影公司来说,同样也是一个好消息。之前我就说过,流通港的作用不单单只是流通我们香港本土的电影,还要流通国外的电影。

用一个大家都明白的话来说,我们联合院线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国际化的批发市场,不但要批发我们香港本土的电影产片,还要批发国外的电影产片。我们香港电影拥有的优势就在于我们是本土作战,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但国外的电影来到香港以后,同样也可以打开销路的。

香港成为流通港,我们香港电影固然要占便宜,更容易让那些外片商人买单,但是那些外片商人自己的电影,同样也可以放到香港市场来卖。赚钱嘛,不单单是我们香港人喜欢,国外的人,同样也不闲自己的钱多。

要是他们的电影想要卖埠,并且想要卖个好价钱,在自己国内的市场,说话的声音都不够大,别人也未必会买单,因为他们本土的市场,外人不相信他们的成绩。

但要放到香港来,如果能够在香港成功,他们的电影就和我们港片有了同样的待遇。用简单的话来说,在香港市场能够经得起考验的电影,在别的市场,同样也能经得起考验。

这对于那些很有想法的电影商人来说,有没有诱惑力?”李明豹对着面前一群人说到。

“当然有诱惑力,我们香港电影的成绩,其他地方的人怎么可能不眼红?如果他们的电影也有同样的待遇,谁不喜欢把自己的电影弄到香港来?”雷爵坤对于李明豹这话的感受,最为深切,因为他是香港三大院线的老板当中,唯一遇到卖埠麻烦的人。要是他公司的电影能够有嘉禾和邵氏那样的待遇,他怎么会不高兴?要知道成立新艺城以后,他就对这一块的利润相当眼红,所以即便雷爵坤是香港本土的老板,但他的心情其实也和外片商人差不多,都想要得到一个公平的待遇,可惜以前这样的待遇压根就不可能拥有,所以只有羡慕嫉妒恨。

“对啊,既然都想要在香港市场上验证自己电影的实力,那么我们联合院线就有操作的空间了啊。如果我们在有意推广卖埠的外片放映上,做一个限制,比如这样的电影首映的地方必须是在联合院线放映,以多少天为基准,这样一来,大家觉得这些电影会不会吸引到当地的影迷?

一个国家就算是再落后,他也会有一部分富人,如果这些富人是电影的发烧友,为了抢先看一部已经宣传很久的电影,他会不会跑到香港来?再加上联合院线这边正常运作起来,每天首映的电影,都不仅仅只有一两部,并且黄金时间还是播放的精品电影,看了自己喜欢看的电影以后,再看看其他没有看过的精品电影,这对于那些不差电影票钱的人,岂不是一个完美的享受?

要知道,能够把目光盯向海外市场的电影,都是那种对自己电影相当有信心的人,这样的电影,在当地的宣传力度,绝对不会小,在香港首映,我们不需要花费任何宣传费用,反倒是可以在这个上面赚一些钱,还能额外的接收到一批或者是多批的国外客户,无论是对于我们联合院线,还是对外片的发行商来说,都是好事儿,双赢的局面,谁会不答应?

在这个事情上,我们可是卖方市场。除了我们香港之外,现在东亚别的地方,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为别的地方的电影市场,没有打出名头,现在也就是我们香港电影的名头响亮,所以根本就不怕有别的竞争者。再等到我们香港电影试金石的名头真正响亮起来以后,别的地方再想要竞争,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而那个时候,我们不但能够带动电影市场的发展,还能够带动香港其他行业的发展,一群有钱人在香港待着,怎么的也能让其他行业分润好处,那个时候,我们联合院线在香港的话语权,又要重很多了。相比起这样的前景来说,什么样的困难,能算得上是困难?”李明豹笑眯眯的看着眼前这群人。

“的确,如果真要把李生的想法给实现了,什么样的困难都不会是困难,到时候无论是什么政府,都会给予我们这个行业很大的优待,到时候能够带动的,可就不仅仅是电影一个行业了,而是很多个行业,甚至还能带动整个香港的形象提升,无论是谁,都不会阻止李生你的计划。

这事情真要办成了,李生你就算是授予太平绅士的权力,也不会有任何人反对。李生的想法虽然天马行空。但是李生你这些想法,都是贴合实际,并且行之有效。这事情,我答应了,并且政府那边,我也会出全力,为了香港的繁荣,我尽一份心意,也是应该的。”六叔认真的说到。

“还有我,这样的大事儿,怎么能没有我参与呢?那么宏大的计划,没有我们嘉禾,岂不是少了几分色彩?”邹文淮这个时候也拍着胸脯保证的说到。

不单单是邹文淮,在听完李明豹这个完整的计划以后,雷爵坤和向氏兄弟也不甘示弱,都拍着胸脯做保证。毕竟这个计划对于整个香港实在是有大好处,真要是办成了,各行各业都得给他们面子,有好处的事情,大家都不会落后,也就只有李明豹没有这样的人脉和政治资源,所以也就只有提出计划,动手能力不怎么强。当然,真要做成了这事情,别人绝对会卖李明豹面子,到时候李明豹在香港的地位,绝对会有本质性的提升。

“其实我刚才说的那些东西,还并不是成立流通港的完全好处,这事儿要办成了,六叔您觉得咱们手上的联合院线股份,会涨到什么高度?如果上市,借着全东亚的市场力量,联合院线的价值,又会高涨到什么程度?以前联合院线的价值就仅仅只限于香港,但现在联合院线的价值,可就囊括了整个东亚地区,提升多少,大家想想?所以啊,手上有股份的人,无论以后是转行,还是继续保留一部分,抛售一部分,资产立马就能够暴涨很多,这就是我们最为实际的利益。”李明豹继续给大家抛售自己的点子说到。

第三百七十四章咬人的狗不叫

李明豹的一席话,算是让六叔他们心中的火热更添上了一瓢油。即便是现在的联合院线股份,价值也相当的不低。统一了整个香港院线市场的联合院线,最开始的估价就是十亿港币。并且这样的估价还让向氏兄弟他们认同,并且还有海外片商们买单。

虽然在当时来说,这个十亿港元的价值还有一些虚高,这其中有向氏兄弟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急迫,还有海外片商垂涎香港电影市场的原因,但不管怎么说,在联合院线成立的那一刻,联合院线的价值已经达到了十亿港币。

并且随着联合院线翻修完工,这个价值还要涨上一节,如果再加上联合院线的放映制度,那么外界估价联合院线的总价值,三十亿港币都不算多。虽然这些钱并不是真正的能到自己的手里面,但毕竟价值那么多,底蕴也很强势。

在李明豹之前的想法当中,联合院线最终的价值,或许会达到上百亿港币的高度,那还是需要港片最为繁荣的时候,外界估价才会那么高,但香港电影一衰落,这样的估价就很容易大跳水,因为香港本土的市场,支撑不起来这么庞大的行业规模,除非是那种纯金融性的东西,不需要太多的当地人力物力,要不然,其他的产业在香港本土,多少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也就是有限的几个行业,或许能够超过百亿港币的规模,普通的行业,总量上都不可能达到那样的高度。

但如果联合院线的发展方向是整个东亚,那么即便联合院线没有任何的海外电影院和院线,单靠流通的能力,他的价值上百亿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并且不会让外人觉得虚高,一个流通整个东亚市场的电影院线,他的理论价值,绝对要比实际价值高很多,甚至战略价值,都会出现。

战略价值这样的东西,在一般行业上面很难体现得出来。即便是之前联合院线控制了香港本地市场,战略价值也算不得多高,因为香港本土实在是太过乏力,地理优势再明显,也覆盖不了全部行业,像电影这样圈子很狭窄的东西,就当地几百万人口,战略价值,谁都不会认同。

但现在要是把香港电影打造成整个东亚的流通港,那么香港本土市场,其实就已经变成了一个符号,而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狭义香港市场,想要计算联合院线的价值,那就必须把整个东亚市场给算进去。这里面是多少增幅,现在谁都计算不出来,因为那个数值实在是太庞大。要知道,东南亚地区的票房成绩也就算了,但某些特别的地区,他们的票房成绩真心很高。

亚洲四小龙现在正是活跃的年代,香港本土占据其中一个地位,其他的地方,比如日本,那地方是要资金有资金,要人口有人口,基本上什么都不缺,甚至一度快要冲击第一经济体的位子,说到钱,真心不差钱。

而韩国虽然人口少了一些,但是他们的票房成绩,在现在来说,可以算得上是比香港还要多一些,整个东亚第二票仓,绝对不是开玩笑。至于香港本土票房虽然成绩很好,但也只能算到第三位去了,之后像台湾,新加坡一类的地方,票房成绩也很理想。即便是东南亚这个年月,他们的票房成绩比起后世来都还要好一些,所以这个年月是票房最为幸福的年月。

好处太多,弄得六叔他们一时间都不太好计算出自己能够从这流通港上面获得多少好处,这个时候,六叔压根就忘记了之前他还很不乐意参与李明豹这个计划,真要按照李明豹这样搞,说不定他在电影行业当中赚到的钱,比在无线电视台上面赚到的钱,都还要夸张,完全可以成为他的第一经济支点。

甚至六叔现在都有些后悔,如果当初他果断的拿下邹文淮,而不是分心搞电视台,或许现在李明豹的计划,就能成为他的计划,给自己带来的回报,绝对不比电视台差。并且拥有那么多电影院,他就算自己的电影不行了,单单做院线的生意,都能让他赚到无数的港币。当然,六叔也就是想想前景。

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并且即便是有后悔药,六叔吃了也不会有这样高的成就,很简单,六叔不是李明豹,他作出不李明豹这样天马行空的创意,所以他老老实实的跟着李明豹赚钱,就是最好的选择。

“李生,以后关于香港电影的事情,还需要你多多出主意,我们这些家伙都老了,思想僵化了。有些跟不上时代了,如果香港电影行业由你这样的年轻人来掌舵,或许未来更大的辉煌,都是正常的事情。

六叔我这辈子做出的最为正确的其中一个决定,就是支持李生你进入电影这个圈子,有你在圈子里面,香港的世界会变得更加的精彩。”六叔说出这样的话,基本上就代表他在电影这个行业当中,为李明豹马首是瞻。甚至于连院线里面的争权夺利行为,六叔都不打算继续做下去。

包括电影院那些他的管理层,这个时候六叔都没有想要继续支持下去。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视野和李明豹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如果在管理问题上和李明豹对着干,那就相当于是把本来能够弄到手的钱,白白的扔进了大海里面,这对于一心赚钱的六叔来说,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六叔还不介意给自己的手下来个挥泪斩马谡,那样或许还能获得李明豹更多的好感,以后有什么好事儿,就能立马想到他六叔。

六叔开口表忠心,其他几个人的动作也都不慢,即便是邹文淮和雷爵坤这样控制欲很强的人,在这点上面,至少是在联合院线的问题上面,都全部支持李明豹的行动。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天马行空的创意不是他们能够掌控的,既然玩不了高端的东西,那跟着高端的人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