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最强人生-第8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当然不会告诉妈妈,自己是不打算结婚的,这是阿玉跟她聊天时说起的。
俊哥的红颜知己太多了,所以他跟谁结婚都不好,只有干脆不结婚。
不结婚就不结婚,到时候给俊哥生一儿一女,他回来的时候就高高兴兴的一家人团聚,不回来自己就带着两个小宝贝,同样的不错。
有时候,婚姻的证书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双方是相爱的,那么没有证书也可靠。
要是结婚过后,渐渐的没有了感情,那么有一纸婚书,又有什么用呢?
何琴想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爱自己所爱的,当然就会和普通人有不同的想法。
等了一会儿,殷俊在外面跑步锻炼回来,洗澡后坐在饭桌上,在听到何琴偷偷的告诉了自己小秘密之后,也接受了何父何母打量女婿的眼神。
顺便还连续喝了两碗他们给舀的鸡汤,外加吃了一个大鸡腿。
这个年代的内地菜肉果蔬,比起30年之后要好太多了,绝大部分都是无公害的产品——当然后世也不是没有这种无公害的,但这就不是殷俊这种普通人能吃得起的了。
何琴也是可怜,同样喝了两碗,差点没有给胀着。
吃饭的时候,何母说起了一个事儿,“阿俊啊,秦大妈的儿子进入麒麟方便面工厂很努力,听说都受到表扬了。春节的时候,他们还特意送了好多东西来,说是谢谢你帮忙呢。”
秦大妈就是住在附近的街坊邻居,典型的华京人,话多事儿多,但是很热心。
上一次硬要把她的侄儿介绍给何琴,结果恰好遇到了殷俊过来,在电视上认出了殷俊之后,对何家是更加的热情了。
平日里有什么事儿,都是她帮忙去吆喝着的。
看着她这么热心,何父何母没办法,只能让何琴去说说,看看能不能把她说的儿子给弄进麒麟食品公司。
何琴已经在社会上磨砺了这么几年,自然心中有分寸。
她没有去给魏小范说,甚至没有跟牛三儿说,只是去跟赵胜讲了一下,第二天,秦大妈的儿子就进了方便面工厂,干的还不是车间的活儿,只是学习驾驶小铲车,去运送货物到卡车上。
这种活儿,一旦干得熟能生巧时,就不会多累了,而且因为技术工种,所以工资很高,一个月能有差不多200块。
秦大妈一边叮嘱儿子好生做人,一边到处去吹嘘自己儿子的干活儿努力挣钱多。
只不过她再嘴巴多也知道什么是分寸,没有说是何琴帮忙弄进工厂去的,否则何琴家里肯定会被挤爆。
“秦大妈倒挺有意思。”殷俊微微一笑,也没有多在意,“伯父伯母是打算夏天便回江南吗?”
“还是不了。”何母摇头道,“虽然她爸好得差不多了,但女儿在华京拍戏,我们始终不放心,想要陪着她,好歹回家的时候有一口热饭嘛!”
“我都跟你们说了,拍了《过把瘾》,我进了《红楼梦》剧组后,一个月最多只放假一两天,哪里有时间回来?”何琴嘟着嘴道,“你们要回去就回去嘛,过年的时候我拍完了我的戏份,我也回家休息几个月,好好的陪你们。”
背后有好男人,就是这么的任性。
何琴想拍戏就拍戏,不想拍直接休息,反正又不怕别人抢了自己的饭碗。
其实单说何琴,她已经是国内一线的女明星,《外来妹》之后,还有谁不认识这个漂亮得一塌糊涂的小姑娘?
再加上麒麟公司的广告,她一个人就打了三个,方便面、收录机和随身听都有,每天电视里都有她的身影,这样的刷存在之下,谁能忘得了她?
何琴也有钱。
殷俊没有给她什么,但何琴的片酬和拍广告所得,一共有上百万之多。
除了在华京买了这套院子,何琴在临安还有一套江南昆剧团的集资房,在老家也替爸妈集资了单位上的两套房子。
剩下的几十万,何琴就放在了爸妈那里,足够好多年用了。
也因为女儿挣了这么多的钱,所以何父何母在华京才住得那么安稳。
对了,何父在医院治疗康复的钱,全都是殷俊给的钱,用的都是最好的药,康复治疗也是主任医生亲自制定的。
这个何琴就没有跟殷俊见外了。
其实最重要的根本不是钱,而是能进去按照x级标准治疗,那才是最牛的,没有关系根本不行。
“秋冬天的时候,华京的天儿并不好。”殷俊在旁边道,“可以回临安待一阵子。不过如果是为了恢复身体的话,冬天可以去琼岛岛住一阵子,那里天气暖和,20多度的天气,很适合养身。”
“嗯,可以去!”
何琴眼睛一亮,“干脆这样吧,你们呆到秋天,然后就去琼岛,俊哥帮你们安排好。我拍完戏之后,再和你们汇合!”
殷俊颌首接话道,“我在琼岛有不少的朋友,伯父伯母去那边,应该很方便。”
何父何母互望了一眼,没有答话。
倒不是怕去琼岛很人生地不熟,既然殷俊都说了,人家是直接和萧老云老聊天谈事情的人,还怕在琼岛搞不定?
“这样吧。”还是何琴懂他们,“让我二姑、三姨他们几家人一起去,我们把费用给包了……反正他们都退休了。然后春节的时候,表哥堂姐他们,就赶到那边去过年,这样也有意思一点!”
殷俊一听就笑了。
这不是30年之后,那些北方有钱人的过年方式吗?
除了亲戚之外,更牛比的是殷俊看到东北一个大老板,因为妈妈舍不得街坊邻居,他干脆买了一栋楼,让邻居们全部冬天的时候过来住,大家就像是在家里一样,乐呵乐呵。
听到了女儿这么说,何父何母还真的动心了。
人在外地的时候,通常都比较的孤寂,如果有亲戚朋友陪着,那可就好多了。
反正现在女儿拍戏和拍广告能挣钱,十几个人去一趟琼岛住一两个月,充其量就是花两三万——女儿一个广告可就是20万,根本不在话下。
再说了,还有未来女婿在那边有熟人,也不用怕有什么麻烦事儿。
“我们再考虑考虑吧。”不过出于本身性格的谨慎,何父只是这么说道。
“好,不急,反正冬天才过去。”殷俊笑道。
琼岛那边的一二把手,琼口市的一二把手,早就是麒麟集团的朋友,这些年麒麟集团乃至香江的电影公司和电视台,为琼岛带去了多少的拍摄收入,带去了多少旅游效应?
就冲着这个,这一次何琴他们一家人过去,肯定是贵宾级的待遇。
至少安全和便利性上面,就会很安心。
吃过了早饭,何父和何母两人出门溜达去了,留下两个小儿女在房间里亲热。
不过两人也没有做什么,毕竟昨晚儿上何琴才第一次,现在身体也受不了。
所以少年就搂着何琴在聊天说话。
“剧组那边啊,挺好的。”何琴说道,“陈大哥演戏非常认真,但是演出来的效果却没有那种严肃的感觉,这样的本事,我真该多学学。”
“他是打小就练着的,平日里还经常在出演话剧来调整,你一时半刻比不上很正常。”殷俊道,“除了陈宝帼、陈道民、张帼立、葛悠,你以后都有机会和他们合作,多学学,对你没有坏处。”
“怎么没有姜闻大哥呢?”何琴讶然的道,“我在华戏的时候,大家都说他是难得的天才呢!你不是也挑中了他出演电视剧,还有去美国拍电影了吗?……如果我记得没错,只有另外一个叫梁朝韦的年轻人,才这么被你看重对待的。”
“姜闻的戏,你学不来,而且也不用去学。”殷俊笑道,“他是天生的,那股子气势和他出演的戏,都只有配在他身上才行……这样的人,你学他,反而容易弄得自己迷迷糊糊的。”
“按照你这么说,姜闻大哥的出息是最大的哦?”何琴眼中闪着光芒道。
“这个就要看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殷俊沉吟着说,“如果控制得好,他是华国电影界的第一人。但如果一味的去表达自我,恐怕他的成就也就有限了。”
“哦……”
何琴似懂非懂。
她当然不晓得,姜闻是以多么惊艳的姿势横空出世,无论是出演电影还是当导演。
大有当年孙猴子的“一出天下惊”的感觉。
但后来姜闻都是高开低走,这和他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他就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思来,丝毫不顾忌观众们怎么想。
所以在别人都二三十亿票房的年代,他却两部加起来才过十亿。
这在他这种级别的导演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失败!
偏偏姜闻又是一个特别琢磨细节的导演,一部电影拍个两三年那是常有的事儿,因此连续两次失败,六七年时间就过去了。
要不是姜闻实在是名气太大,有一大堆文青影迷死追,换个人恐怕早就被人们遗忘掉,根本没办法翻身。
殷俊穿越回来的时候,姜闻的又一部新片就要面世了,本来少年准备去看的,可惜也就没有了机会。
不知道那一次他有没有成功的打个翻身仗。
想想还有些遗憾呢。
第1667章 懈怠和反思
由于何琴实在是不良于行,所以殷俊打电话去给她请了一天假。
大老板都亲自打电话说抱歉了,那剧组人员还有什么话说?
何琴倒是难得在家里能休息一整天,还是殷俊陪着,所以她结结实实的当了一回小公主。
要不是爸妈还在旁边,她吃饭都是要喂的。
有些小亲密,如果是你不喜欢的人做,肯定会觉得反胃想吐。
但如果是你喜欢的人做,那感觉就不一样了,就跟喝了蜂蜜一样的甜。
何琴就是如此。
她从小就苦练昆剧,成年后遇到第一个动心的男人就是殷俊,自然一颗芳心就系在了殷俊的身上。
所以无论殷俊做什么事情,何琴都觉得是好的。
就这么休息了一天,何琴第二天去拍戏时,只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干劲儿,走路都是带风的那一种。
她出门了,殷俊自然也该去做自己的事情。
前几次来到华京,魏小范不是去各地协调小麦采购的事情,就是带着父母老婆儿子一家人出门旅游了,难得这一次在家,殷俊自然是要和这位老大哥吃吃饭,叙一叙日里长短的。
现在魏小范还住在魏家村,并没有因为身份的改变,而去住城里的四合院。
话说他去年也听了殷俊的劝,在东二环那边买了一套五进五出的大宅子,花费了50万人民币。
这房子是准备留给他儿子的,他自己倒是愿意在村里一直住到老。
可是这一次来,他首先吐槽的就是这个。
“俊啊,你不知道,现在已经开始在调查迁移事宜了。”坐在院里的小桌前,魏小范叹了一口气道,“我看要不了三五年,可能魏家村就再也不会存在了……村民们住进了楼房之后,哪里还会有现在的热闹和邻里关系?”
“不是在东三环那边准备修亚运场馆吗?”殷俊讶然的道,“怎么这么快就到你们西三环这边了?”
“也不是说现在,只是让大家有个准备。”魏小范道,“反正田地是全部要拿来修房子的,我们自己的话,看看怎么办吧!”
“你也不要多想了,华京城的发展,那是大势所趋。”殷俊道,“你看香江,油尖旺和上环中环这些地方,还有农田吗?以后华京的六环路之内,应该都没有农田的。”
殷俊说的预测,魏小范向来是深信不疑的。
他微微的点了点头,也不去纠结这个事情,反正三五年也到不了头上,就先这么着吧。
“前段时间我去了南湾一趟,那里的确是一片贫瘠,但也是充满了生机。”魏小范道,“数不清的人涌进了南湾,就是想要在那里发财,我们在那里建厂,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不用在那里。”殷俊摇了摇头,“去年府院已经批准了,明年就会在那边设立二线关,也就是用铁丝网和巡逻公路来阻止太多的人涌入南湾,免得他们太多人违法前往香江。一个相对方封闭的地方,不大适合我们的工厂发展。”
府院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倒不是怎么的过分。
因为从80年代开始,每年涌入南湾的人口都超过了几十万,82、83年更是超过了100万,这让南湾简直是不堪重负,不限制一下的话,这里就要被挤爆了。
但反过来说,正因为限制得多,所以想要去南湾的人就更多。
那个年代,各路神仙去南湾用的各种方式,简直都能拍成一部电影了。
魏小范皱了皱眉,有心想对这种举措说点什么,但最后还是叹了一声,没有再讲。
“那就粤州吧。”下一刻,魏小范道,“粤州府事的几位先生,和我也谈过,给出的条件不次于南湾,而且同意卖出土地的面积还要大点,同样的是允许我们工业转商业的。”
“粤州很好。”殷俊道,“这事儿魏哥你去定吧,另外这边的员工培训和抽调工作,让牛三儿早点准备。”
“倒不用这么着急。”魏小范沉吟着说,“谈判和最终土地买下来,也该是七八月。如果加上施工和设备的购买调试,明年二三月完蓉城算好的了……要正式的生产,应该是三四月了。”
“早点做好准备,也是一种鼓励他们的积极意义。”殷俊道,“虽然这几年内地还很淳朴,可经济发展侵蚀之下,他们的积极性也会下降的……魏哥你知道玩具厂的事儿吧?程盛被骂了个狗血淋头,最近急了,天天守在玩具厂,挨个儿的检查那些工人,光是解雇的就有一百多两百人!”
“是啊,人都会变的。”魏小范颌首道,“想当初,他们刚刚入厂的时候,多么的淳朴,一天到晚拼命的工作,不用喊都想加班!现在生活安逸了,自然就懈怠了,也就想着偷懒了。却不知道,自己的待遇究竟是怎么来的。如果失去了这些优点,他们怎么可能再继续拥有这些?”
殷俊也很赞同魏小范的说法。
这也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工业难题。
穷困——努力——成功——懈怠——跌落——穷困……
这就是几乎所有工人和工厂的结局。
只有两个国家,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了这种困局。
第一是德国,第二是日本。
华国的工业,在40年之后就很接近这两个国家,被誉为日本和德国之外,最好的工厂和工人群体。
可那是在各种教育和社会进步跟上的基础上。
现在还不行。
而且现在正是处在一个衰退期,正是50、60年代的那群精英工人们的后代,工作了几年、十几年之后,观念和想法受到改革开放冲击的时刻。
付出和得到的差距,使得他们越发的不满意,从而在工作上也越发的漫不经心,使得工厂生产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差,产品的竞争力一步步的下降。
产品竞争力下降,又遇到了国外大集团工厂的价廉物美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上出现,结果当然是一败涂地。
偏偏还因为这些工厂都是国有集体的,所以即便是产品卖不出去、大幅度亏损了,他们也不用担心没有饭吃。
反正就这么拖着吧,没钱了就去求上面的人,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时任府院副总的杜先生,那几年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个巨大的包袱,以及背后的困局。
所以他筹备了好几年,在上任之后,立刻快刀斩乱麻的砍掉了上万个工厂,数千万的职工直接全部买断下岗,抛向了社会。
当时可谓是哀嚎声一片,不过从长期来说,却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之后也有人想过,如果进行工厂改革什么的,会不会动静就会小一些,最后能比较平稳的过渡?
在殷俊看来,在经历着这个时代的殷俊看来,基本上温和的手段是不可行的,也只有杜先生这样,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拼命,才有了过后的高速腾飞。
毕竟你看,无论是香江还是内地的麒麟集团的工厂,这才开始多久,都还是处在高速发展期,居然就有了这么多的问题,可想而知是别的集体工厂,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有多大。
“对了,俊,你之前在电话里面说的,工厂产业转移的事情,考虑好了?”魏小范道,“这一次在粤州,也陆续开始筹备吗?”
魏小范问的就是麒麟玩具厂的那些外购订单。
包括文具、印刷、衣服等等,产业链条高达上百亿美金的产业,殷俊现在全都是订单抛给了日本和韩国。
他也跟魏小范说了,迟早有一天,自己会把这些产业和订单转到内地,帮助内地的工厂进步。
“我想要把这些订单给私人工厂,因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会尽心尽力。”殷俊回答道,“不过现在粤州的工业规模,还远远没有达到我想象中的地步,再过两年再看吧。”
“也好。”
魏小范哈哈一笑,“我说其实印刷方面,你应该直接在麒麟印刷厂做的,干嘛还要花那些钱去国外做?”
“他们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的印刷厂了,再大的话,真的就不适合管理了。”殷俊摊开了双手道。
魏小范也是开玩笑,闻言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麒麟印刷厂每天都要印刷50万份的《麒麟日报》,这都算不得什么。
最关键的是《麒麟周刊》和相应的单行本。
在《灌篮高手》、《死神》的带领下,每周《麒麟周刊》现在的发售量已经突破了4500万册,一个月就是1。8亿册。
另外22个漫画的单行本,虽然是两个多月才发行一集,但平均每个月下来,也是2。5亿册!
每个月4。3亿册的印刷任务,放在哪儿都是无比庞大的业务量。
这几年,麒麟印刷厂是不断的扩张,总面积已经占据了麒麟工业园区的三分之一,而且都是三层的建筑物。
总共有2。2万员工在这里日夜不停的三班倒工作。
也多亏周海湄的父亲周瑜平勤劳和肯干,这才把麒麟印刷厂打理得有条不紊,没有出乱子。
但这么多的任务已经是非常的繁重,再要给他们增加十几个漫画的印刷工作,恐怕压力太大,让那边的管理和运作反而出现了混乱。
反过来说,把这些产业外包,已经是一种非常时尚又节省力气的做法。
就比如说殷俊拥有20%股份的耐克,这几年已经开始了陆续撤掉自己的工厂,然后将所有的产品都委托生产,准备只保留产品研发中心和广告部门。
在魏小范看起来,这种做法太过冒险,如果是一半一半,倒是可以接受。
他却不晓得,耐克以后40年都是这么做的,而且人家还越做越大,公司的市值突破了1000亿美金,比第二位的阿迪达斯高出了一倍。
但耐克的成功也不是那么好学的。
需要像耐克那样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创始人兼总裁。
也需要像耐克那样有极好的运气,比如他们在大肆发展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天神下凡一样的篮球之神乔丹。
正是通过乔丹的巨大影响力,耐克才成为了美国第一,然后逐渐的在全球攻城略地,成为了世界第一!
第1668章 生日
“俊哥~~”
随着一声脆嫩的欢呼,陶蕙敏一下子扑进了殷俊的怀里。
好吧。
这丫头今天18岁生日,已经是个大姑娘了。
殷俊轻轻的抱着她,鼻子瞬间闻到一股好闻的香气。
陶蕙敏平日里也要用一点香水,不过这种香气却不单纯的是香水味,而是夹杂着一股青春女孩儿的淡淡体香。
“都这么大了,不知道矜持一点啊?”殷俊拍了拍她的玉背,笑着松开了她,“不然你同学该取笑你了。”
陶蕙敏回头一瞧,只见深厚的几个女同学都笑吟吟的看着自己两人,不觉脸红起来。
“来,你们不是想要见一见世界第一的娱乐大亨吗?这就是了!”陶蕙敏转而挽着殷俊的手,骄傲的介绍道:“这就是我俊哥!”
“你们好,我是殷俊!”少年和善的笑着跟她们打起了招呼。
“殷……殷先生好!”
几个模样儿端正的、比陶蕙敏大了两三岁的小女生,此时也不敢笑了,结结巴巴的带着紧张的回应道。
也难怪她们紧张,面前站着的可是殷俊啊!
那个从内地游泳去香江,然后在香江和美国都打下了一片江山的超级天才啊!
更别说最近两年人家在内地发展,一口气雇佣了数万名工人,麒麟牌红烧牛肉面和麒麟牌收录机畅销全国,不知道赚了多少钱。
最重要的,也是和她们这群华戏学生息息相关的是,麒麟文化在内地已经连续制作了七八部的电视剧,每一部都是那么的受欢迎,获得了高收视率的同时,也捧红了不少的明星。
作为有志在影视方面发展的人来说,看到殷俊,怎么还可能保持寻常心呢?
想要保持寻常心,她们今天就不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来见殷俊了。
现在大家所处的地方,就是华戏的学校门口。
殷俊今天是来接陶蕙敏去吃饭的,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十八岁的生日。
陶蕙敏年龄还是太小了,根本用不着像是温璧霞当年一样,早早的就开始演戏。
所以平日里她都在华戏读书,如果有戏份了,她再请假来拍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