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霸的科技帝国-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鲍勃硬着头皮道:“我……我们正在研究对策,对方经验老道,进行了几层布局,迷雾丛丛,各种优先权混杂,理清楚脉络就要花费很……很大……”
乔布斯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甚至是讥讽,史密斯说着就停了下来,显然Boss不想听他说这个。
“我今天就要看到应对的方案,以及最坏情况下的损失,对手的详细情况。”
“而且这个家伙还在不断的分案申请,也就是说即使我们改进了,他也可以继续分案,无论如何绕不过这些地雷。”
啪,乔布斯直接把他递过来的分析报告扔在了地上,不屑地盯着鲍勃。
库克还是一副古井无波的表情走了进来,仿佛无欲无求。
乔布斯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些。
库克的工作一向都让乔布斯满意,就在于他在汇报工作之前都会预估乔布斯的反应,预先做好功课,这会节省乔布斯很多的时间,乔布斯果然不愧是乔布斯,从一文不名的穷小子经历事业的快速崛起之后的放逐,极少经过二次创业同样能够成功的企业家,重新入主苹果公司之后,他似乎又重新找到了当时创业的梦想和激情,一定要让苹果公司再一次受到世人的瞩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排除异己,独断专行,再不让任何人指手画脚。
同样,也面对着很大的压力,每一个决策都不能失误。
乔布斯很快冷静下来,问道:“告诉我详细信息,越详细越好。”
史密斯和鲍勃也都看着库克。
“卓苓,华夏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是艺术世家,外公是军人,母亲是政治人物,中学时代成绩优异,15岁进入华夏著名学府江海大学,现如今是大二,破格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对电子科学很有兴趣,大一时还未有太过突出表现,大量申请专利是从去年9月份开始。”
乔布斯的眉头紧皱,“就这些?”
库克显然准备充分,面色不变道:“在搜索大量信息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异常情况,她似乎跟刘晨认识。”
“刘晨?”乔布斯念叨了一遍,马上就想起来了,“音霸的真正创始人?是了,如果是他,那一切都解释得通了,只是他为何用这个女孩的名字来申请呢?”
“这个不清楚。”库克实话实说。
乔布斯的表情特别凝重,一会儿才道:“华夏市场如何?”
“音霸已经占据半壁江山,2004年恐怕会超过七成,而且几乎垄断了所有的利润,韩系大多退出,本土曾经的霸主被所尼的盛田雪子收购,一大批雨后春笋的小厂纷纷倒闭。”库克没有丝毫情绪地报告,尽管他心中一直很不解当初乔布斯为何不进入华夏市场,在他看来华夏是可以媲美欧美的大市场,而去年九月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但是他一直都是客观地汇报,并不带丝毫偏向或者建议。
乔布斯看着桌子上还放着的二代机器,实际上,他确实从中得到了灵感,才决定开发ipodmini,他坚定这一定是经典的热销产品。
“库,帮我安排一下,明天我就要到达华夏,必须。”
完全不是商量的语气。
库克道:“好的,马上帮您安排机票,只是,乔布斯先生,如果您去要见刘晨先生,那您现在去华夏可能见不到。”
“为什么?”
“刘晨在江海大学读大一,根据学校的公告栏,他和卓苓都将到哈佛大学交流学习,为期半年,而。”库克看了下表,道:“差不多要从江海起飞到美国了。”
与此同时,江海机场,六个年轻人正在候机,刘晨和苓儿坐在一起,双双脸上都是笑容,颇有点双宿双飞的感觉,和即将陌生地域的新奇感。(未完待续。)
第500章 你懂什么
?g??C1?????w3???L???A??Uf????? ?????M?????mU?嵹门萨女神很是仰慕,争相赞赏,张琪倒是也没虚伪地反驳,只是微笑地接受,很是坦然。
李临惭愧道:“我到现在才发表了两篇SCI论文,最高的那篇影响因子也才2出头,跟你们三个比实在羞愧,都是学术大神。”
直接忽略了一旁的刘晨和卓苓两人,显然四人的想法一样,这两人都不是靠真材实料选入,打心底里是鄙视的。
刘晨明显感觉到人家的不屑,倒也无所谓。
苓儿听着脸色微微红,她是有些心虚,跟这些学长学姐比起来,她的履历真是不值一提,反而刘晨衣服死猪不怕开水烫,相当无所谓。
这就是自信,这些人,哪能跟他比呢。
不就是几篇SCI吗?!
SCI是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是一部国际性索引,包括: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别、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
影响因子(IF)是美国ISI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这四个人分别是材料、化学、高分子、数学系,由于需要大量的试验数据支撑,要不然就是纯理论学科,国内就有不少SCI收录的期刊,那发表影响因子高的SCI论文相对容易很多。
而整个电院都偏向实用性的工科,国内最好的期刊《电机工程学报》都不是SCI,不同专业比拼论文没多大意义。
眼见苓儿有点闷闷不乐,刘晨开口道:“几篇SCI论文真也不能说明什么。”
除了张琪,三个男生齐刷刷地看过去,都很明显地不悦,要知道他们为了SCI论文花了很大的心血,也深深为此荣誉而自豪,这是常人无法体会。
王川超仰着下巴,道:“呵呵,这位就是刘晨学弟吧,大一就破例选入哈佛大学交流,在江大历史上,前无古人,想必也后无来者了,能在大一就写了两篇会议论文倒也算不差,学弟可能不太清楚,会议论文和期刊终究还是有很大差距,EI和SCI差距就更大。”
这话说得不错,会议论文审核不仔细,基本上写出来就能录用,期刊把控就严格很多,当时,刘晨之所以投会议,就是因为快捷,否则,以论文的质量、张政的关系,期刊也无问题。
前世,也跟这几位一样,热衷于发表高质量的论文,SCI不知道多少,影响因子也很高,这辈子真心没热情,很多论文都是毫无意义的灌水,只要掌握了技巧,深入研究,寻找学科交叉点,想灌多少灌多少。
刘晨也有一篇期刊论文,而且是电类国内最好的《电机工程学报》,只是拿到录用通知后,发表出来还要漫长的时间,数据库还查不到。
对此,他也不会无聊说出来,录用通知早不知扔哪里去了。
杨志斌也附和道:“IEEETrans的SCI论文可真难。”
“我还没摸到IEEETrans的边呢,你们三个都有了。”李临艳羡地说,这可是学术界的荣誉啊。
张琪还在看书,抬头微看了刘晨一眼,也说了一句,道:“知易行难。”
刘晨还想说什么,苓儿冰雪聪明,知他不会在意,只是为他出头,拉了拉他的手,示意不用计较什么。
四人聊着就热络起来,张琪话也多了些,几人谈起高中生涯,她说道:“大学之前,我从来不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不爱听课,喜欢玩,但是为了不被批评,经常装出一副好孩子的样子……我的高中在青二中,省内数一数二的重点高中。而当时我所在的班叫做直升班,可以理解为重点班吧。在这样的班级里面,一个不爱学习的有点小聪明的孩子当然只是个被埋没的位置了。”?
“学姐太谦虚了,你的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对你评价可是非常好,说你是一个非常聪明又非常勤奋的学生。”李临马上急切地说道。
“咦,你怎么知道?”
“我……”李临有点语塞。
王川超笑道:“肯定是看新闻报道里说的呗,那段时间学妹太火了,门户网站都有关于你的新闻,你们青二中97级共有16个班,其中2个是直升班。学妹是直升1班,大部分都是全青市自主招生选拔进来,不用参加全市中考。只有你和其他四五个学生比较特殊,参加中考进来,而且成绩是全青市前十。”
女神就是不一样,很显然这三个人知道要跟张琪同行赴美就花了不少心思。
杨志斌本身都博四毕业了,发际线天生较高,加上在江大读博士实在辛苦,尤其跟着大牛导师,脑细胞不知道死了多少,脑袋前面已有明显的秃顶迹象,一副小眼镜后面的眼睛却炯炯有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的个头儿不高,大约165左右,在男生里属于被鄙视的三级残废,而他最喜欢就是高妹子,时不时偷偷看着张琪的大长腿舔舔嘴唇,心中很是火热,找一个比自己高十几厘米的女朋友,该多有面子。
杨志斌也抢着说道:“学妹这么优秀,跟父母的教育也分不开,从小培养独立性,这教育理念真棒,不愧是高中老师。小时候我妈妈也经常告诉我:你是这个家庭的三分之一,就应该干三分之一的活。所以我从小就会做饭洗衣打扫屋子,习惯自己解决各种困难。在学习方面,父母也没有给太多压力。学妹很喜欢看书?”
张琪深有感触,这教育模式跟她小时候一样,道:“我妈在我小时候就致力于培养我对读书的热爱,并尽全力满足我大量看书的渴求,所以这种习惯延续至今。”?
杨志斌暗暗得意,两个竞争对手也都在沉思说什么,多跟门萨女神交流,尽快熟悉。
……
……
推荐兄弟的书《文艺天王》,他是一名资深文艺爱好者,晚期,无法治愈,一把刻刀,一只画笔,加上一把吉他,支撑起整个文艺圈,当我还不在文艺圈的时候我已经知道,未来我就是最闪耀的那颗星!书荒可以去看看。(未完待续。)
第501章 学霸如何拍马屁
??k??v?;BDB=?:?&&?f??p??PU'???n'?jgnP??H?U???:鎏?暗暗得意,两个竞争对手也都在沉思说什么,都想着多跟门萨女神交流,尽快熟悉,没准儿就抱得美人归啦。
李临说:“学霸不是考满分的人,也不是成天只顾闷头学习的书呆子,而是真正为梦想而坚持的人,学姐就是那种真学霸。”
高中时,张琪的学习成绩一直处在班级上游,各科成绩都不错,但高一和高二时并不拔尖,主要是当时她没有全力以赴抓成绩。
她是到了高三才突然加速。
高三开始,基本上每天做完一本习题册。每天从早到晚,从不间断。这需要很大的毅力。
她很明白高考就是一场考试,只要考到分数即可,并不想把所有精力花费其中,高中三年仍然保持着相当多的爱好。
李临就是看着报道才这么说,以求引起她的共鸣。
王川超也不甘示弱笑道:“确实,学妹是个有能力、有目标,只要想干就会坚持到最后的人,听说你还报名马拉松呢。”
高三时,张琪提出想参加一次学校的运动会,因为高一高二都没有参加过,所以她想实现一次对自我的突破,报名参加了800米跑。本来,她瘦高的身板跑800米很可能坚持不下来,没想到她那段时间天天去锻炼,最后不仅跑下来了,还拿了奖,进入大学后每天晚上都坚持跑步,还准备马拉松,王川超才有此一说。
不待张琪回答,李临就大声问道:“学姐为什么会选择化学专业?”
张琪道:“我与化学的渊源由来已久。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参加化学竞赛,还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进入大学后,我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大一起就加入化学系陈老师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由于我在学业上只需付出比较少的精力,所以一进课题组,我就对导师提出独立写论文的想法。考虑到我的英语基础较好,他建议我写一篇综述,总结纳米颗粒合成中用到的具有还原性和稳定性的聚合物。”
李临没想到女神会说这么多,笑道:“陈老师还夸学姐呢,说你是2000年底主动提出加入自己的课题组的,英语好,做事又认真,和你说过的事,很快就会做好。那时候学姐才大一呀,我大一的时候还懵懵懂懂,像高中一样自习呢。”
“哇,第一篇论文就是写综述呀,太厉害了,我都博士毕业了,都没敢写一篇综述。”杨志斌惊奇地说道,恨不能拿胶带给两个家伙嘴巴封起来,一篇高质量的综述真是太难写。
“第一篇综述,让我体会到了科研的不易。”张琪也深有体会地点头道。
杨志斌大为高兴,接着道:“综述通常是由积累了多年研究经验的前辈完成的,不仅要总结某专题的发展方向,还要做出可靠的趋向预测。那时你都从来没有写过学术论文,也没有太多实验经历,就敢挑战高难度,真不错。”
很显然触动到了张琪,微笑着道:“我也是怀着初涉科研领域的一腔热血,接下了这个任务,出生牛犊不怕虎吧。之后的一个月中,认真阅读了上千篇有关论文,完成了初稿。然而,导师告诉我,文章结构和用词太过青涩。我又查阅了大量资料,对论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进行了仔细推敲、反复修改,可得到的评价还是太不专业。”
她说到此,也显得心有余悸。?
杨志斌说:“我的天哪,在大一的时候就已经看完1000篇SCI期刊文献,堪比大部分优秀本科生大学四年,甚至研究生的文献阅读量,可见你的用功,有道是天道酬勤啊。看报道说篮球飞人科比知道每天凌晨4点的洛杉矶是什么样子,天才也需要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啊。”?
张琪打开了话匣子,感慨道:“学术之路注定是布满荆棘的艰难旅途。加入陈教授课题组的头两年,把大多数时间都投在科研上,却没有任何成果发表。那时,许多同学正活跃在学生会和社团当中,他们的付出立竿见影,很快就晋升到了主席、部长。因为没有成果,又没有素拓分,数次与国家奖学金擦肩而过后,我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说起那时,脸上的表情又凝重,显然最初的那段学术旅程并不好熬。
“那时我整天在想,我到底有没有能力把自己的名字写在SCI论文上?如果这些精力投入到其他方面,会不会已经硕果累累了?更重要的是,难道我真的要终身从事科研工作,奋战在做实验、写论文、改论文、投稿、被退稿的循环之中吗?虽然有这些顾虑,但我并没有放弃的念头。”
苓儿也竖着耳朵倾听,内心中还是很崇敬张琪,轻声在刘晨耳边道:“这就是你所说的一次成功经验的作用,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还无端耗费在自我揣测中,那真得很难成功了,自信在科研中真得很重要,你当初说给何谦送一份大礼,我还没能体会到。”
刘晨贴她耳边笑道:“那我再送你一份大礼吧,在哈佛交流的半年,我们也灌点SCI,不就是几篇论文嘛。”
苓儿还是不自信,道:“哪有那么容易啊。”
显然,她就很需要一次成功的经验。
杨志斌一看找的话题不错,马上道:“看得出来学妹的骨子里是一个不甘平淡、享受挑战的人。”
张琪笑了起来,道:“既然决定要走的路,那么跪着也要走完。在逐字逐句修改了十几遍论文之后,总算初步掌握了纳米科学合成领域的基础知识,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年后,这篇综述发表在了聚合物最顶级SCI期刊上,也算是没有白白辛苦。呵呵,一次成功,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此后,写的论文几乎都可以一次通过导师的审查。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努力终于获得回报。除了自身的兴趣之外,科研工作对我的巨大吸引力,皆源于此。”
王川超看到杨志斌一直跟张琪聊科研,聊得那么开心,心中很有点吃味,看到刘晨和卓苓在咬耳朵笑着聊天,心中就更是不爽了。(未完待续。)
第502章 被揍
王川超看到杨志斌成功地引起了女神的注意,两人大谈科研,心中很不是滋味,叹了口气道:“阅读英文文献倒是问题不大,可我在写英文论文时,就时常抓耳挠腮了,每次都要修改、润色十几遍,读着才能像那么回事,都写了N篇了,还丝毫没有改进。”
他倒没有故意撒谎,英文论文中有很多常用的表达方式,若不熟知,写出来就是四不像,不仅仅要把意思表达出来,还要严谨。
张琪深有同感地点头。
他又接着说:“学妹的英语真厉害,训练了一篇之后就能一次性过稿,而且19岁就当上新东方托福老师,可否请教一下学妹是怎么学英语的?”
刘晨听了也是一怔,这张琪还真是优秀,英语水平怕是跟苓儿、曹蓉差不多,也算是个真正优秀的人才,心里不禁起了招揽的心思,眼睛不禁瞄了一下,恰好看到她胸前挂着的正是音霸二代,如此看来也算个粉丝吧。
张琪道:“这可能要得益于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小时候看很多小说,逐渐发现华夏名著文笔精致,而外国名著却往往枯燥无聊,语言平平,后来才明白这是翻译的问题。”
“幸运的是,青二中的图书馆有一大架子英文原版图书。像《巴黎圣母院》、《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虽然我早就看过中文版,但是原著的感觉却截然不同。我天天抱着这些书看,甚至上课的时候也装模作样偶尔抬头看看老师,继而低头继续看书,呵呵,三年竟也没被老师抓到过。”
“学妹就是仅仅当成休闲书来看吗?还是重点看语法、词组搭配等等。”王川超搭话是真,倒也真想提高一下英文撰写水平,虚心求教。
“我看书的速度极快,很多时候一天就可以结束两本,就跟看小说一样,不求甚解。直到高二结束,青二中一大架子原版书全被看完了,幸运的是,那时候有互联网了,还能找到一些偏门的书。当时班上不少同学在准备出国留学考试,单词量很吓人,不过我倒是乐得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体会故事主角们的喜怒哀乐。”
刘晨听了,心中更是欣赏,大部分学霸一直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应试和前途上,一旦目标实现,反而很容易懈怠,潜力不足,为兴趣才能更持久。
想要取得常人不能的成就,说穿了,就是长时间、高效的积累。
李临的脑袋瓜子明显比两位博士学长迟钝,这会儿也反应过来,大声道:“学姐从大二起就成为了国家认证翻译,从事中英双向交替传译和笔译工作。还得到了去新东方教托福的机会,可你那么年轻,大多数学生都比你年纪大,怎么镇住全场?我……我一对着好多人宣讲就紧张得要命。”
哎呦,刘晨在一旁听着不禁也刮目相看,这小子看起来愣头愣脑,倒有点大智若愚的意思,两个博士生的知识结构已完全固化,而且眼高于顶,尽管极为优秀,刘晨也完全没有招揽的心思,反倒是张琪和李临,确实不错。
“为了锻炼讲台上的气势和激情,我每天中午站在教学楼下练习演讲。这种不要脸的精神收效极佳,在最后的试讲中成功打动了评审委员会,学弟不妨一试,看看能不能克服你的弱点。”
“嗯。”
“学姐从此走上讲台,还成为了首个在学生评教中获得满分的老师呢,实在太厉害了。”李临说。?
“不过,我始终觉得做什么事都还是以兴趣为主,若果你真心想要改变,那就不畏艰难地上,如果仅仅是为了其他现实问题而不得不去做,那就没意思了。在享受乐趣、获得丰富经验的同时,还能实现人生理想,还能轻松地养活自己,那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生活了。”?
刘晨查询了一下张琪的资料,这女孩的大学生活倒真是丰富多彩,报道中还提到她有四年专业模特经历。
“听说你曾被星探看中,但之后就拒绝了对方,不知为何?四年模特经历,那如此看来你应该很喜欢这一行,可为何又不继续下去呢?”?
张琪明显一愣,没想到刘晨会问她这个问题,还是答道:“那是因为我找到了更感兴趣的事,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沉稳的心态和安静的环境非常重要,我会始终保持初衷。不管怎样,我还是要继续做研究,只为追求科学的梦想。”?
“不错。”刘晨点头,就这么一说。
三个男生此刻的想法倒是惊人的一致,人家大名鼎鼎的门萨女神当然不错,还要你丫一个走后门的来说,真是驴不知脸长。
正要反唇相讥一下,却听到广播里传来要登机的提示信息。
张琪率先站了起来,六人陆续登机,机票都是学校统一安排,刘晨和苓儿自然坐在一起,却没想到张琪坐在他右手边,而三个男生坐在后排,看着刘晨左拥右抱,而他们确实清一色南阳公,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哈佛大学,全美最顶尖的私立大学,也是北美最早的大学,底蕴自然不容小觑,校园中行色匆匆的学生们大部分都是精英,之所以说大部分,是因为人家私立,有些背景实力的孩子,即便很烂,也能进入。
两极分化,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