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捡宝生涯-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羊在我国古代是纯洁高贵的象征,汉字中的“羊”与“祥”相通,许慎《说文解字》曰:“羊,祥也”。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也多见羊的形象。三羊组合的艺术造型和纹饰图案在清代非常盛行,除玉器外,陶瓷、绘画中也往往以“三阳(羊)开泰”为题作为岁首称颂之辞。
三羊尊以其古雅敦实的造型同样深得乾隆皇帝喜爱。乾隆朝造办处档案中即有乾隆皇帝下旨烧造“厂官釉三羊尊”的记载。同时乾隆皇帝还将其他色釉装饰三羊尊,可见君王对此类器形独有的钟爱。
又记唐英《陶成纪事碑》称:“仿铁骨哥釉,为模仿宋哥釉之特色。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乾隆朝仿哥窑无论开片和釉色都非常精致,堪称完美。”本尊即为如此。
此三羊尊端庄古朴秀丽,哥釉滋润腴厚,纹理变化丰富,耐人寻味。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落款,篆法严谨,笔道挺拔清秀,为乾隆仿哥釉的典型器,达到了“仿古暗合,与真无二”的程度。
等孟子涛已经有了结果,许行知率先开口问道:“孟老师,不知我这件三羊尊如何啊?”
见董吉昌示意直说,孟子涛没有含糊,笑道:“不错,开门到代。”
董吉昌听到这个答案,脸上乐开了花:“老弟,麻烦能否介绍一二?”
孟子涛笑着表示没问题,接着侃侃而谈道:“说起清代仿哥窑,不得不提雍正时期的哥窑瓷,当时系由唐英受命驻御窑厂督陶,集名工匠师刻意仿古制作,摹古青铜尊、壶、觚等,型制新颖多样,规整秀巧,胎为铁灰色。经火烧结后,外表铁黑或泛油亮光泽,釉质光润,有油灰、灰青及粉青色。”
“由于胎体含铁而具有自然的紫黑色,施釉露骨,故亦能出现‘紫口铁足’。此时正值清代制瓷工艺水平的最高时期,仿制作器最为形肖。不过,尽管处理胎釉技艺高超,由于时代的限制,仍不能与宋哥窑的自然特征相媲美。”
“而到乾隆时期还是唐英督理陶务,仍旧继续仿制哥窑瓷。乾隆皇帝虽然屡有谕旨,希望仿制瓷力求逼真,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工艺上始终未有超越。其工艺、造型、胎质、釉色等基本与雍正器相同。而这件三羊尊正符合乾隆时期的官仿哥窑特点……”
听了孟子涛一番详细的介绍,董吉昌彻底放下心来,接着就迫不及待地跟许行知出门商量价钱。
而孟子涛则继续仔细回忆,到底在哪里看到过类似的器物,当俩人谈好价钱,有说有笑的回到会客室时,孟子涛总算想了起来。
孟子涛先前拜师之后,郑安志就给了他一些各类古玩的图册,上面的东西,有各种来历的,但绝大部分,都是全国各个博物馆的馆藏照片,细节方面描述的很详细。
孟子涛现在回忆起来,图册上面就有一件三羊尊的介绍,无论年代、胎釉、器型等方面,完全一模一样。你要说可能是一炉烧制而成,但连开片居然都没什么差别,那就有问题了,就算是高仿,也不可能做到连开片的大小都一致吧。
因此,孟子涛有理由相信,这件三羊尊就是图册上的那一件,然而,那件三羊尊明明就是地方博物馆的馆藏,肯定不可能拿出来变卖的,现在居然会出现在这里,内中的情况,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孟子涛想了想,就对许行知问道:“许掌柜,问个比较冒昧的问题,不知道这件三羊尊是什么来历?”
按古玩这行的规矩,孟子涛这么问是犯了忌讳的,但现在这种情况,他还是要问清楚才行。
许行知怔了怔,紧接着突然想到一个可能,显得犹豫起来。
见此情形,董吉昌也意识到了不太对劲,急忙问道:“许掌柜,难道这件器物的来历有问题?如果这样的话,我可不会买的。”
孟子涛接过话道:“许掌柜,说实话,我也不想做恶人,但这件东西的来历肯定是有问题的,以我对它的了解,不太可能出现在市场上流通,所以希望你能把知道的事情说一下,如果确实和你没关系,我也可以为你做担保。”
许行知听孟子涛这么说,明白这事不能侥幸了,于是说道:“说实话,这件器物是我朋友转让给我的,价钱确实不太高,它的来历我也确实是不知情,但我之后偶然听另外一位朋友提起过,他是从某个小型交流会拍到的,如果确实有问题,我也是受害者。”
说到最后,许行知的表情有些苦涩,当初买这件东西他就抱着侥幸的心理,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但小概率的事情还是被自己遇到了,他也只能感慨自己流年不利了。
孟子涛一听就明白了,说的好听是小型交流会,其实就是黑市拍卖会,这种拍卖会上的东西,来历有问题的多,没问题的微乎其微,看来这件三羊尊很可能就是以不法手段得来的。
董吉昌同样也听明白了,看着桌上的三羊尊心里十分郁闷,说到底,他还是不舍得放弃,于是问道:“老弟,你能不能说一下它的来历啊?”
孟子涛摇了摇头:“这事你就别问了,就算你花再多的钱,也是买不到的。”
听孟子涛这么说,俩人都若有所思,隐隐对这件器物的来历有了一些猜想。许行知更是觉得这事相当棘手,眉头都深深地皱了起来。
孟子涛说道:“许掌柜,如果事情确实跟你说的一致,我可以保你没事,至于损失你可以问你朋友讨要,如果他不同意也完全可以通过打官司来解决。不过,我建议你暂时不要联系他,等事情有了进展再说。”
许行知苦笑道:“我听你的,不过要回来的机率估计十分渺茫了。”
第五百六十七章 紫砂壶(15/62)
孟子涛问道:“怎么就要不回来了?”
许行知长叹一声:“哎,他之所以转让这件三羊尊其实就是为了出国,现在已经移民去了国外,哪还要的到哦!”
想到自己遭受的损失,许行知就欲哭无泪,他得卖多少东西,才能赚回这些钱啊!
董吉昌拍了拍许行知的肩膀,说道:“许掌柜,看开一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许行知痛心疾首地说道:“整整一百多万啊,你叫我怎么看得开?”
董吉昌听到许行知说的价钱,表情有些古怪,不过想到以市场行情来说,自己刚才和许行知商量的价格并没有吃亏,他也就释然了,总不能让许行知把东西以捡漏的价格让给自己吧,况且现在还出现了这种意外。
孟子涛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毕竟现在的古玩市场很不规范,来历不明的商品大行其道,如果今天来的不是他的话也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或许将来发现问题的时候,东西已经转手很多次了,许行知肯定不会受到这样的损失。
因此,孟子涛暗自决定怎么着也要补偿一下许行知。
许行知郁闷了一会,问孟子涛道:“孟老师,这件事情你准备怎么解决啊?”
孟子涛说:“我拍几张照片可以吗?”
“没问题,不过东西你直接拿去也没问题,只要写张条子给我就行了。”
事情既然已经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许行知觉得自己态度应该要好一点,到时万一心血来潮想要把自己里里外外都调查一遍,那他以往买卖过生坑器事情被发现了,也可以找孟子涛讲个情,不然他就要亏到姥姥家了。
“那再好不过了。”于是,孟子涛笑着给许行知写了一张收条:“对了,不知许掌柜你知不知道是谁组织的交流会?”
“这事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可以给你问一下另一位朋友,他或许知情。”
说完,许行知就给朋友打了电话,询问过之后,对孟子涛说:“我朋友说,是一个外号叫‘胖头陀’的老板组织的。”
“胖头陀?”
“说是长得像上世纪香江版本鹿鼎记里面的胖头陀,所以起这个外号。”
孟子涛呵呵一笑,既然这样肯定比较容易找,于是又表示了感谢。
在伙计打包三羊尊的时候,孟子涛笑道:“许掌柜,不瞒你说,我这人比较偏好文玩,不知道你这里有没有此类精品?”
这就是孟子涛想到的补偿办法了,时间长了总归能够弥补不了许行知的损失。
许行知想了想,说道:“我这比较出众的文玩藏品还真不多,不知道紫砂壶可不可以?”
孟子涛问道:“作者是哪位?”
许行知回道:“明代晚期的陈和之。”
陈和之,明代天启、崇祯年间陶都制壶高手。据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别派》载:“陈和之,善仿友泉、君用,天启、崇祯间人。”可知,其人善仿徐友泉、沈君用,壶式高古清绝,书法有晋唐风。
明代紫砂器流传至今极为罕见。绝大部分为博物馆收藏、研究。纵观国内各大博物馆所藏明代紫砂器,京城故宫博物院藏品约50件。迄今为止,国内各博物馆可能没有1件陈和之制紫砂壶。可见他的作品之珍贵。
因此,孟子涛十分欣喜,连忙请许行知把紫砂壶取过来。
明人饮茶习惯由煮砖茶改为沏泡散茶,由此茶壶开始兴起,紫砂泥因其天然的透气性决定其为茶壶的绝佳原料,从明初始创至明末已蔚为大观。
许行知拿来的紫砂壶是典型的明代式样,圆腹、丰肩、腹以下渐收,短弯流,肩部出提梁柄,圆盖子母扣契合,钮呈宝珠状,泥色绛紫、古朴浓郁,整体造型和谐饱满,壶身与提梁虚实相间,简洁素雅。底部楷书“陈和之”,字体规整稳重,笔锋清晰有力。
明代紫砂壶的传世品稀少,结合上世纪60年代以来纪年墓及窖藏的出土文物分析,明代紫砂壶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类多为赭红色粗砂泥制作的较为粗糙的作品,造型均简洁大方,不加任何装饰,是民间百姓的生活用品;二类是名人之作,较为精细的紫砂壶,这类作品多为达官显贵或文人墨客喜用之品;三类以紫砂作胎,外表上釉或包漆,这类作品多藏于故宫博物院,外界较少见到。陈和之款紫砂壶,应属于第二类,为明代名人之作。
这件陈和之款紫砂壶,形式优美,制作工艺非常严谨,盖与口合缝,既严密又通转。整个壶体各部结构比例协调,型体线条流畅。由于此壶用料讲究,绛紫色砂泥,有小的砂粒,经过长时间的把玩,器表光泽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出现了陈旧的色泽即包浆现象,显得更古雅。
底中心刻“陈和之”三字人名款,结构舒畅,形笔有法,圆润遒劲,毫无拘谨,具有晋唐遗风。
现如今,孟子涛见过的著录之中,流传有序的陈和之款紫砂壶就只有一件,而这件紫砂壶从各方面来看,能够和著录中的那件紫砂壶相互印证,应该是一件真品,可遇而不可求。
孟子涛笑着说道:“没想到,许掌柜你这里居然有陈和之的紫砂壶,实在难得。”
许行知听了这话,心里松了一口气,笑道:“不瞒你说,先前我还不能肯定这是一件真品,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孟子涛哈哈一笑:“那你可得给我鉴定费啊。”
“好说,好说。”许行知笑道:“另外你放心,这件紫砂壶的来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孟子涛笑着点了点头,站起身来:“许掌柜,麻烦你给个价吧。”
“可以。”
俩人走到一旁,许行知开价八十万,孟子涛琢磨了一下,也没怎么还价就答应了:“行,就这个价钱吧。”
虽说自己开出的价格并不贵,但许行知也没想到孟子涛居然连价都没还就答应了,他也明白这是孟子涛为刚才的事情表达歉意,心里十分感动。
俩人直接去刷卡付了钱,并且交换了名片,孟子涛笑道:“许掌柜,今后如果得到宝贝可以联系我,价钱好商量。”
“那是一定的。”许行知哈哈一笑,心中感慨道:“老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古人诚不欺我啊!”
中午吃了饭,孟子涛跟许行知和董吉昌告了辞。考虑到今天由于董吉昌的邀请,自己不但捡了漏还得到一件陈知之的紫砂壶,而董吉昌却空手而归,这让孟子涛很不好意思,于是跟董吉昌说好,回头转让给他一件精品瓷器。
孟子涛按响了师傅家的门铃,没一会郑成翰就来开了门。
“师兄,你今天休息吗?”孟子涛有些好奇,今天虽然是周六,不过自己这位师兄可没有休息的概念,就算要休息,基本也是安排在星期天,如果周六休息,和太阳打西边出来差不多。
“这不是你师傅过几天要回陵市了嘛,我琢磨着老人家年纪大了,得多陪陪他,也算尽一下子女的孝心吧。”
自从接受了孟子涛的治疗之后,郑成翰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好了,可以说,和以前相比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让他高兴的同时,心中也多了一份感慨,想着父亲年纪也大了,而且一年都陪不了几天,于是干脆就请了年假。
孟子涛笑道:“这样挺好的,想必师傅很高兴吧。”
第五百六十八章 又生变化(16/62)
郑成翰耸了耸肩膀:“哪里,他还怨我耽误工作呢。”
孟子涛呵呵一笑道:“我觉得吧,他老人家只是嘴上这么说说而已,心里肯定别提多高兴了。”
郑成翰笑了笑,看着孟子涛手上拎着的锦盒,问道:“看样子又捡漏了?”
孟子涛说道:“捡了一个漏,另外发现了一件有问题的瓷器。”
郑成翰说道:“你是跟你师傅说吧,我是不懂。”
孟子涛说道:“这件瓷器可能会麻烦到你。”
“嗯?怎么回事?”郑成翰有些意外。
孟子涛回道:“我发现的这件瓷器很可能是一家地方博物馆的馆藏。”
郑成翰听了这个答案,虽然讶异,却并不是太意外,因为他以前也遇到过类似的案子:“说说看,到底怎么回事。”
“还是见了师傅再说吧。”
“好。”
俩人来到厅堂,郑安志刚刚午睡起来,正在听京剧,他看看孟子涛的手上,笑道:“淘到什么好东西了?”
“您老先看看这件仿哥窑三羊尊。”孟子涛打开锦盒,把东西拿了出来。
“嗯?”郑安志打量了一会,脸上的疑惑的之色越来越浓,最后问道:“这东西你是从哪得来的。”
孟子涛没有直接回答,说道:“您老是不是也觉得有些眼熟。”
郑安志看着三羊尊说道:“对,我觉得以前应该看过这件东西,但一时半会有些想不起来,到底是哪里见到的?”
于是,孟子涛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就是这么回事,估计博物馆里有硕鼠吧。”
“吃里扒外的东西!”郑安气愤地拍了桌子,接着说道:“成翰,一定要把这些硕鼠绳之以法!”
“是!”郑成翰习惯性的立正,紧接着苦笑道:“我这刚请的年假……”
郑安志挥了挥手:“心意到了就行了,你要有心今后有的是时间,我又不会马上就走。”
郑成翰笑道:“您老当然能够长命百岁了,那我以后去陵市陪您。”
接下来,郑成翰打电话叫人过来,准备记笔录,并把物证带回去。
接着,孟子涛把另外两件东西拿了出来,让师傅鉴赏。看到这样的精品,郑安志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师徒俩探讨了片刻,郑成翰边喝茶边说道:“明天的书法交流会你记得吧。”
孟子涛道:“记得啊,明天九点半开始吧。”
“时间是没变,地点也没变,不过交流会的内容却变了。”
“啊,变成什么内容了?”孟子涛很意外,怎么先前慈善晚会变成了慈善拍卖交流会,现在这个书法交流会居然也有变化。
郑安志笑着说道:“同样还是交流会,不过有了一个投票的环节,到时会邀请几十位书法爱好者对与会老师的书法作品进行投票,想必你应该不担心自己会垫底吧?”
对自己的书法水平,孟子涛非常有信心,根本不会担心自己的成绩,不过他还是很好奇,怎么突然改变了交流会的内容。
“师傅,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郑安志解释道:“说起来很简单,数字电视的教育频道在暑假期间为了弘扬书法,做了一档书法类的节目,导演也是一位书法好爱者,他听说有这样的交流会,就跟组织者商量了一下,最后改变了交流会的内容。”
孟子涛讶然道:“也就是说,到时交流会会上电视?”
郑安志笑着说道:“这是录播的,估计要八月份才会上电视,所以你到时不用紧张,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会删掉的。”
孟子涛挠了挠头,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怎么突然就要上电视了呢?一点准备都没有。
接着,他马上就想到了一个问题:“怎么许老没有把这件事情跟我说呢?”
郑安志笑骂道:“这老家伙怕你怯场,打算你明天到了那,生米煮成了熟饭再告诉你。”
孟子涛听说是这么回事,不禁有些无语。
郑安志笑道:“好了,这事你心里有数就行了,记得明天一定要拿张奖状回来,我可是和老许打过赌,你可不能让我输了。”
孟子涛心里苦笑一声,师傅都发话了,他还能说什么呢?
第二天一早,孟子涛驾车来到交流会举办地,京城一家知名度假村。
孟子涛到达度假村时还只有九点不到,许有昊还没有过来,于是孟子涛在度假村门口等了片刻,期间有多位与会者路过,其中还有两位参加了hlkd慈善拍卖交流会的客人,看到孟子涛热情的很,在门口聊了一会。
看到任可欣扶着许有昊走了过来,孟子涛跟人打了招呼就迎了上去。
寒暄了几句,孟子涛笑道:“许老,您老可将了我一军啊。”
许有昊哈哈一笑道:“我知道小孟你这人比较谦虚,所以也只能先斩后奏了,这是你的邀请函,一会凭这个登记比试。”
孟子涛摸了摸鼻子:“许老,我不要可不可以?”
许有昊笑眯眯地说:“你如果不怕你师傅揍你,你也可以不要。”
孟子涛笑着摇了摇头:“还是您老想的‘周道’,提前跟我师傅打了赌。”
许有昊笑呵呵地说:“所以有个俗语叫‘姜还是老的辣’,你要学着一点。”
“佩服!”孟子涛向许有昊拱了拱手。
任可欣在旁边咯咯笑了起来。
今天虽然有电视台来录制,但由于是小范围的交流会,知情者一般都是京城的书法好爱者,所以来的基本也都是这些人。另外也有一小部分是觉得交流会有趣,托了关系过来的。
孟子涛到不是不想请亲友团过来加油助威,只不过事不凑巧,舒泽和司马月澜有事回了金陵,钟锦贤和田萌萌则去国外旅游了,估计至少要十天半个月才会回来。
而像卢呈保他们这些人,孟子涛总觉得隔了一层关系,干脆就没有邀请他们过来。
三人跟着迎宾走进宴会大厅,此时这里已经重新布置过了,最前排是特等席位,这里坐着的大部分都是一会要上台展示书法的客人,这些人之中,除了孟子涛之外,都是已经小有名气的书法家。
说起来,随着上次交流会的举办,现在孟子涛的书法也已经得到了认可,不过古玩和书法圈子虽然有交集,但多少还是有些不同,所以在真正的书法圈子里,孟子涛还有些默默无闻,就算有些人听说过孟子涛,但也只限于有印象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位京城书法界的老前辈也陆续到场,许有昊为孟子涛和前辈们做了介绍。
听说是郑安志的关门弟子,几位老前辈对孟子涛都比较热情,其中有位杨老,他是国内知名书法家,对草书颇有研究,他应该听说过孟子涛的书法水平,还热情地邀请孟子涛大会之后能去他家做客,孟子涛也礼貌地答应了下来。
正当大家闲聊的时候,孟子涛突然发现任可欣的脸色一变,眼中闪过愤怒之色,孟子涛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发现是一位和任可欣年纪仿佛,颇为风流倜傥的青年。
“欣姐,怎么了?”孟子涛问道。
任可欣颇有些咬牙切齿地说道:“他是我的前夫,是个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混蛋!”
孟子涛对任可欣的家庭情况不是太了解,只知道她结过一次婚,三年之后和前夫离婚,一直没有小孩,据说离婚的原因也正是因为一直没有生育的原故,不过具体是什么情况,孟子涛就不太了解了,也没有多问。
没想到,今天这个场合,任可欣的前夫居然也会过来……
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鸣惊人(一)(17/62)
任可欣的前夫叫袁敬德,名字起的到是不错,然而人品确实不怎么样了,当然,孟子涛也是后来才了解到俩人之间的事情。
说起来,任可欣和袁敬德之间的故事,还真有些像是八点档连续剧里面的情节。
袁敬德是许有昊好友家的儿子,本身家庭就是书香门弟,袁敬德一手行书也写得颇有味道,再加上人长得有模有样,而且和任可欣年纪相仿,许有昊在他们还小的时候,就戏言将来也许能够结成亲家。
不过,一直等到大学毕业,俩人才谈起了恋爱,之后波澜不惊的结婚。然而结果几年,任可欣肚子却一点都没有动静,这可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