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捡宝生涯-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对珍珠没有任何人工痕迹,珠内无核,因此是天然形成的无疑。
另外,孟子涛经过观察发现,这对珍珠除了天然形成之外,还有非常特别的地方,于是他问谢母有没有平整的玻璃盘。谢母说有玻璃果盘,孟子涛让她去拿过来。
“你要玻璃盘干嘛?”
“我认为这两颗珍珠都可能是走盘珠。”
“走盘珠是什么?”康岩又加了一句:“我对珍珠不太了解。”
孟子涛解释道:“市面上精圆的珍珠,主要是指‘走盘珠’,它的评定标准是一颗珍珠在玻璃板上从甲方滚到乙方,珍珠走一条直线,就叫‘走盘珠’,属于精圆;假如珍珠直线滚动过程中,出现‘摇摇晃晃’现象,这类貌似圆珠,其实叫‘假圆珠’,做好成品后,最容易忽悠外行。精圆走盘珠和假圆珠的价格相差3倍以上。”
等谢母拿着一只玻璃果盘过来,孟子涛又给他解释了一下走盘珠的含义,随即就拿出一颗珍珠放在果盘上,微微倾斜,只见珠子通过一条直线到达了下方。
接下来,孟子涛又把另外一颗珍珠以同样的方法试验,可惜的是,这颗珠子并不能以直线前行。
“可惜,这颗珍珠已经够圆了,但还是没能够达到走盘珠的级别。”
孟子涛遗憾地摇了摇头:“不过,这毕竟是天然珍珠,形成条件苛刻、时间长而更显珍稀,而且很难有走盘珠出现,这两颗有这等表现已经很难得了,而且它们的尺寸又大,我估计这两颗珍珠的价格应该有百万左右,当然,这颗走盘珠的价值肯定要高一些。”
得知这两颗珍珠能值百万,谢母都有些傻了,半响,她回过这神来,声音微微有些颤抖地说:“真能值钱这么多?”
孟子涛笑着点了点头。
谢母一脸懊恼地说:“我怎么就这么傻呢,要是能够早点把它拿出来卖掉……”
“阿姨,你千万别这么想。”康岩插话道:“别人出十万,或者一两万,你会不会卖?”
谢母讶然道:“有这么黑吗?”
“当然了,不然谢哥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康岩说道。
谢母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儿子要不是因为古玩被骗,也不至于搞成现在这个样子,如果换成是她,估计被人骗的连渣都不剩了吧。
谢母感激道:“孟医生,真是谢谢你啊,要不是你的话,我哪能知道它们的价值。”
孟子涛表示不用客气,对他来说,就算不是康岩介绍过来的,这种钱他也不会去赚。
接下来,谢母把剩下几只盒子里的东西都拿出来让孟子涛鉴定,因为珍珠,她对这几件古玩抱有很大的期待,然而,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剩下几只盒子里的都是各类玉石器,虽然也有价值,但都不太值钱,加起来也不过十万不到。
对这个结果,谢母虽然失望,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孟医生,真的很谢谢你帮忙鉴定,不过到底卖不卖,我还是想让我儿子醒过来之后,让他决定,你看怎么样?”
孟子涛笑道:“没问题,谢总应该明早会醒过来,有什么情况你可以打电话给我。至于东西卖不卖,都没关系的。”
说到这,孟子涛拿出笔和纸,开了一张药方:“奶奶您识字吧?”
谢母拿过药方看了下:“都认识。”
孟子涛说:“那行,你去药店买了药之后,就照着这上面写的煎,一共煎两次,分早晚服用,这药一定要饭前半小时服用,别忘记了。”
谢母点头表示记住了,又一个劲地感谢孟子涛。
事情解决,两人就告辞回去了,谢母要去抓药,三人一起下了楼。
刚走到楼下,孟子涛看到大军站在不远处,拿着手机正准备拨打电话,便招了招手:“大军,我在这里呢。”
大军听到孟子涛的声音,随即带着一对年轻男女走了过来。
看到那个年轻人时,孟子涛有些意外,年轻人他认识,正是去年还经常见面,之后去了国外的王庆晨。
此时,孟子涛才回忆起来,上个月胡远亮确实跟他提起过,王庆晨从国外回国了,还去找过他两次,只是他经常外出,所以没有见到,而王庆晨也没给他打过电话。
王庆晨面带笑意,走上来跟孟子涛握了握手,寒暄了几句。
“什么时候问来的?”孟子涛问道。
“就上个月。”
王庆晨说:“我去你店里找过两次,不过都没见到你本人,原本想着忙完公司的事情再联系你,没想到今天让你帮我挡了灾。”
孟子涛讶然道:“那辆车是你的?”
“是呀,这位就是我的女朋友李思佳。”王庆晨向孟子涛介绍道。
李思佳道:“孟哥好。”
孟子涛客气回应,稍微打量了一下李思佳,她是那种比较文静的女孩,面容姣好,典型的江南美女,遇到贾昇的纠缠并不奇怪。
“孟哥,今天因为我让你受了无妄之灾,晚上我请,怎么样?”王庆晨邀请道。
孟子涛笑着应了下来:“行呀,那就聚聚吧。”
旁边的康岩说道:“那我先走了,工作上的事情咱们明天再谈吧。”
“好的。”
目送康岩离去,大家一起上了王庆晨的车,前往饭店。
包间里,大家点完了菜,等服务员离开后,王庆晨笑着说:“这家店其实是我朋友新开的,我就假公济私一下,如果孟哥觉得好吃,还请帮忙介绍点生意啊。”
孟子涛笑道:“那你不请你朋友过来认识一下?”
王庆晨说:“这不是为了体现这里的真实水平嘛。”
孟子涛呵呵一笑:“行,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大家说了一些闲话,服务员就开始上菜。
王庆里兼职了服务员的工作,边吃边给大家介绍菜肴。
“这道菜是这里最大的特色,外婆神仙鸡,这是一道功夫菜,没有四个小时出不来。整道菜用土鸡加花雕酒和猪手焖制出来。所用的鸡,酒和猪手都是定点采购,就是为了保证品质。”
孟子涛品尝了一下,鸡肉非常香,一点都不柴,猪手尝起来非常软嫩,但又不失嚼劲,再品一口汤,里面加了店里的独门配方调料,真是连神仙吃了也会赞不绝口,不愧名为神仙鸡。
紧接着,大家又品尝了另外一道金牌菜,金牌土参。其实土参就是萝卜,古人把萝卜叫做土参,而这道菜其实就是常见的骨头萝卜汤,别看简单,想要做的好吃也不容易,这道菜是慢慢地熬制出来的,把骨头的精髓煨进萝卜里。上桌的时候只有萝卜,没有骨头,萝卜吃起来酥嫩爽口,滋味无穷。
品尝了一桌子山珍海味,大家都吃的赞不绝口,而印象最深的一道菜却是最后上来的一道菜心。顾名思义,这道菜都是用最嫩的菜心烹制,并用了特别熬制出来的高汤,入口即不失菜心的清香甘甜,又有一股独特的鲜香,令人回味无穷。
第八百二十七章 铜墨盒
吃的差不多了,孟子涛擦了擦嘴,对这里的菜肴都非常满意,笑着说:“这里的菜肴确实不错,今后我肯定会向朋友们推荐这里。”
“那我先替我的朋友说声谢谢了。”
王庆晨向孟子涛拱了拱手,随即打了个电话,叫他朋友过来。
大概过了十分钟左右,王庆晨的朋友过来了。
王庆晨的朋友名叫卫酉生,他的形象跟常人想象中的饭店大厨差不多,肥头大耳,不过身材有些超重,给人一种走路地板都要颠簸的错觉。
王庆晨给大家做了介绍,得知孟子涛的身份,卫酉生不由埋怨王庆晨道:“我说庆晨,你有些不够意思啊,居然给我搞突然袭击,我要知道孟老师过来,肯定会亲自下厨,给孟老师来几道我的拿手菜!”
王庆晨笑道:“我这可是为了让孟哥帮你介绍生意,总不见得今后每回有孟哥介绍的朋友过来就餐,你都亲自下厨吧。”
孟子涛笑道:“下次有机会再尝尝卫哥的手艺吧,而且,今天的菜肴都很美味,以后我肯定会向亲朋好友推荐的。”
“太谢谢您了。”卫酉生连声说着感谢,高兴地咧开了嘴直乐。
孟子涛笑道:“不用谢,主要是你这里的菜肴既有特色,又美味,不然我也不好意思跟朋友介绍。”
“还是要多谢孟老师的美言。”卫酉生谦虚地说道。
相互客套了几句,孟子涛开口道:“卫哥,我对做饭也挺感兴趣的,这桌子菜里,我对这道金牌土参挺感兴趣的,不知卫哥方不方便讲下怎么做,当然,如果关乎独门秘方那就不要说了。”
孟子涛之所以问这道菜的做法,是因为何婉奕一家平时都挺喜欢吃萝卜,为了讨好未婚妻一家,打探一下也是理所应当的。
“嗨,这道菜要说秘方就是一个煨字,关键点还是在时间长,佐料什么都是平常用的,没什么不好说的。”
卫酉生详细介绍了这道金牌萝卜的作法,以此为话题,大家越聊越投机,相互的关系也亲近了不少。
大家伙聊的很畅快,都忘记了时间,一眨眼的功夫,都快要晚上十点了。
卫酉生笑着说:“这时间也不早了,我也不耽误大家伙的时间了。孟老师,你们慢走吧。”
“行,咱们有空再联系。”
“好的。”
说到这,卫酉生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孟老师,不知我能否向你求一幅字啊?”
既然比较投缘,孟子涛很爽快地答应了:“当然没问题了,这样,明天下午你到我店里去拿吧。”
“太感谢了。”
卫酉生连忙表示感谢,又让大家稍等片刻,没一会,他就拿了一个锦盒过来。
“孟老师,我这也没什么好感谢的,这是我前段时间得到的一个铜墨盒,你看看喜不喜欢。”
铜墨盒属于传统的文房用品,流行于我国近代,据《天咫偶闻》记载:“墨盒盛行,端砚日贱,宋代旧坑,不逾十金,贾人亦绝不识,士夫案头,墨盒之外,石砚寥寥。”铜墨盒凭借轻巧灵便,保持墨色滑润和黑亮的优势,一度超过石砚成为当时商界账房、私塾学堂、文人墨客桌上的必备之物。
晚清和民国时期,以陈寅生、张樾臣为代表的刻铜艺术家,把铜墨盒打造为刻铜艺术的主要载体之一,使其成为具有文字、图案、纹饰、款识的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和艺术品。据《京城繁昌记》记载:“京城之墨盒儿与赣省之象眼竹细工及荆楚之刺绣,为中国三大名物。”可见当时京城的刻铜墨盒驰名国内外。
卫酉生带来的铜墨盒,以白铜刻山水图,表现出两岸的垂柳。画中斜向留白,左右两角的凌乱与中部的空灵对比体现出垂柳的灵动与小河的静谧。右岸有一孤舟泊岸,野渡无人舟自横。左岸有一书生亭中静思,似在对河吟诵。河中一钓叟,枯坐小舟,船儿微翘,似有鱼儿上钩。
孟子涛打量了下铜墨盒,推辞道:“卫哥,你完全没必要这样。”
卫酉生说:“孟老师,你就收下吧,这个铜墨盒是我买来充场面的,放在我这也是浪费了。”
这个时候,旁边的王庆晨突然开口了:“卫哥,你这个铜墨盒是从哪里买来的?”
“陈瘸子那,有什么问题吗?”卫酉生下意识地问道。
王庆晨有些无语道:“你怎么从陈瘸子那买东西啊,这家伙的货都来自于一些小商小贩手里,杂七杂八的什么都有,宝贝少赝品多,赝品中还有一些高手制作的高仿,一不小心就让人打了眼。你说你对这方面一窍不通,怎么就下手了呢?”
“你的意思是说,这玩意是假的?”卫酉生睁大了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王庆晨指着铜墨盒说:“当然是假的了,你看这里写的什么款?‘道光二年’,这个时候,这种墨盒还没出世呢,怎么可能会出现?”
卫酉生说:“不对吧,我先前还在一家博物馆看到过康熙款的铜墨盒呢。”
“不可能!”王庆晨连连摇头,觉得肯定是搞错了。
孟子涛说:“并不是博物馆搞错了,那应该是砚盒而不是墨盒。另外,道光时期也不是没有铜墨盒,只是当时尚未普及,使用的人不多,所以盒面基本是不加装饰的。当从咸丰后期到同治、光绪,墨盒大盛于天下,因此开始有人在墨盒面上作文章,这就是刻铜墨盒产生的原由。”
“关于刻铜墨盒始自何时,也有相关的记载,同治时期的制墨商人谢松岱说过:‘闻琉璃厂专业墨盒者始万丰斋。刻字于盖者,始陈寅生茂才。店与人尤在,实盛行于同治初年。’”
“这里我们应注意的是,谢松岱与陈寅生是同时代的人,陈的万丰斋与谢的一得阁都设在京城琉璃厂,万丰开张三年后,一得阁也开张了,所以谢的话要远比后人说三道四可靠得多,谢松岱说刻铜墨盒‘实盛行于同治初年’,没说‘盛行’之前就没有刻铜墨盒。所以发现咸丰年款的刻铜墨盒还是有可能的,但道光年间肯定不可能有,那会陈寅生还没出生呢。”
听了孟子涛言之有物的解释,卫酉生既尴尬又气愤,他连忙给孟子涛道歉:“孟老师,真是对不住,好在及时发现,不然我的错过可就大了。”
孟子涛摆摆手:“老话说的好,不知者不罪嘛,况且我们这行的专家都有打眼的时候。”
王庆晨接过话道:“卫哥,古玩这行的水太深了,今后没人帮你掌眼,你学是不要买了,免的又上当受骗。”
卫酉生点头道:“嗯,我今后肯定不会胡乱碰这个了,还有个陈瘸子,我非得找他算账不可!”
“别,你找他也没用,反而还有可能会吃亏。”王庆晨把古玩行里的一些规矩跟卫酉生解释了一下。
“也就是说,我只能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
见孟子涛和王庆晨都这么表示,卫酉生相当的郁闷,但又无可奈何,只得化为一声长叹,只不过这个亏让他太不甘心了……
却说第二天一早,孟子涛接到了谢明旭母亲打来的电话,说是谢明旭已经醒了,看起来除了脸色不好之外,其他都一切正常,对孟子涛表示感谢云云。
之后,换了谢明旭打电话,又再次表示了感谢,还说要亲自上门表示谢意。
孟子涛本来让谢明旭好好休息,不过谢明旭态度坚决,于是他只好同意,干脆让谢明旭来他家,一会康岩也会过来,跟他商量工作上的事情。
在等待俩人过来期间,孟子涛又给于为刚把了脉:“恢复的还行,今天再吃一天药,明天给你换个药方。”
“这药不是挺好的嘛,怎么又要换了。”于为刚有些不明所以。
孟子涛回道:“我给你开的猛药,可以迅速为你补充亏损的本源,但不能一直吃,不然你就等着喷鼻血吧。”
于为刚连忙说:“那是算了。”
孟子涛笑着说:“看你这怕死的样子。”
于为刚摊了摊手:“没办法,我有老婆和孩子,总不能便宜了别人的吧。”
孟子涛哈哈一笑,说道:“对了,今天是周五,我定了中午的飞机去西京,给几位病人针灸,咱们明天晚上在沪市会合吧,你如果担心病源,可以先住在酒店,等我去了沪市咱们一起去处理。”
“好的,不过你来得及吗?”
孟子涛说:“肯定来得及啊,陵市到西京不过才两个多小时,如果时间足够的话,我今天就能把针灸做完,就算不够,明天上午也能做完了,坐下午的飞机去沪市,到那还能吃晚饭呢。”
于为刚想了想:“那好,我干脆就明天下午去沪市,到时如果赶的及,我就去机场接你,咱们一起去找刘沃尔打秋风。”
“随便你吧。”
两个人随便闲聊着,东拉西扯的过了一个多小时,康岩和谢明旭联袂而来了。
第八百二十八章 谢明旭的遭遇
请俩人入座,孟子涛把刚刚泡好的茶给他们倒上,接着就聊了起来。
谢明旭喝了一口茶,便长叹一声:“说起来,这段时间的遭遇真像一场恶梦,整个人一直浑浑噩噩,要不是治好了,我受罪没什么,关键拖累了我老母亲,那就是天大的罪过了。”
说到这里,谢明旭又起身给孟子涛深深鞠了一个躬。
孟子涛连忙起身:“谢总,别这样,这对我来说,真不算什么,况且,当初在公司你也对我颇为照顾,你这样让我很不好意思。”
谢明旭摆了摆手:“别提公司了,当初要不是康岩帮忙,凭我在公司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公司都撑不到我卖掉就倒闭了。”
康岩没好气地说:“你现在到有自知之明了,当初劝你的时候,你怎么就一直当耳旁风呢?”
谢明旭苦笑着说:“我也是对自己太有信心了,而且交易的过程中一直很小心,没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人实在太狡猾了,做的局一环扣着一环。”
“谢总,方便的话,能不能讲一下事情的原委啊?”
“别叫我谢总了,叫我老谢就行了,至于事情的原委也没什么不好说的,权当给你们提个醒吧。”
接下来,谢明旭把自己的遭遇娓娓道来。
原来,谢明旭先前虽然打过几次眼,心里也有放弃的想法,但由于一直听朋友提起古玩投资的暴利,再加上中间确实也尝到了甜头,所以并没有停止古玩收藏。
去年,谢明旭认识了一位在滇南开艺术品公司的姓章的老板,接触下来,谢明旭察觉到这人有些问题,猜测可能是准备放长线吊大鱼的骗子,不过,在接触过程中,谢明旭前后购买了大约五十多万元的古玩,并且为他带来了三十多万的利润。
尝过几次甜头后,谢明旭就有些不可自拔了,觉得凭自己的智商不可能被他们骗,于是还是准备正常和对方做生意,并且还称兄道弟起来。
说到这时,康岩摇了摇头:“一般人被骗许多情况都是贪心的结果,你也是这样,如果当时你就抽手,哪还有后来的事情?”
“哎,说到底还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谢明旭郁闷一叹,又接着述说。
几个月前,章老板突然打电话给谢明旭,提供了一个让谢明旭怦然心动的消息。
章老板在电话里说,他知道有一批祖传的古董要出售,而且这批“古董”的来历不凡,据卖家说,是当年八国联军从故宫里抢夺出的古董,却在途经越南边境时,被人劫了下来,藏在山洞里。
后来,卖家爷爷的爷爷去山里采药,偶然间发现了这批古董,于是偷偷从山里取了出来,埋在自家的后院。
因为担心被人发现,这么多年下来一直没有把古董取出来,事情都快忘记了,直到前些年家里出了事情急用钱,这才想起地下还埋着这么一批宝贝。
于是,一家人就把古董给挖了出来,偷偷摸摸卖了不少,至于卖了多少钱,章老板也没有明说。当地一些人知道后,隔三差五问卖家要东西,卖家不胜其烦,便想把东西都给处理了,所以这次要找一个有缘人,一次性全部卖掉。
章老板告诉谢明旭,东西他已经去看过了,本来他是想要自己吃下的,但无奈自己没有这等实力,这才通知的谢明旭。
谢明旭得知了这个消息,兴奋的同时,又担心章老板会不会在骗他,但如果不去的话,错过了发财的机会,这辈子他都不会原谅自己。
于是,谢明旭跟着章老板去了卖家的家里。卖家的家很气派,富丽堂皇,一看就知道是有钱人,这多少让谢明旭放松了一些警惕。
之后,谢明旭就在卖家的带领下,前去看了那些古董,结果就被彻底震憾了,除了有好几十幅名家的字画之外,房间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古董,有青铜器、玉器、瓷器以及珠宝等等,许多东西一眼看上去便能感觉是珍宝。
卖家称,这些藏品之中除了少部分是他在这几年陆续收的之外,其它都是山洞里挖出来的,这些古董价值连城,他不愁买家,而且如果谢明旭买了之后,觉得不合适可以退还给他。
如果只是十几二十件古董,谢明旭会觉得是骗局的可能性很大,但这么多古董,而且还都是他看不出问题的古董,他觉得不太可能是为他设的局,不然花费的成本实在太大了。
再加上章老板告诉谢明旭,他认识一些个收藏家,等谢明旭买了之后,马上就可以高价转手,要不是他钱不够,又不想闹的满城风雨,这个消息他肯定是不会告诉谢明旭一个人的。
于是,谢明旭思来想去,终于下定决心买下这批“祖传古董”。
这之后,谢明旭与卖家一起签订了一份价值两千三百万的买卖合同,双方约定,第一次付定金十万元和预付款三百万元,谢明旭提三百万元的货。章老板作为中间人,和买卖双方一起签字摁了手印。
谢明旭说,“签合同时,我也考虑到了风险,并在合同中约定,卖家作为乙方,应确保自己拥有的祖传古物是真品而非人为制造的赝品或陷阱,如果有问题,必须退货,姓章的也必须帮忙。”
“那之后呢?你怎么会损失上千万的?难道你买了之后就没有请专家帮忙鉴定?”
康岩问的问题也正是孟子涛想要知道的,就听谢明旭苦笑道:“我当然不可能那么傻,回来之后就请了专家帮忙鉴定其中的三件古董,结果全都有问题。我当时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