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越境鬼医(天子)-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场面很相像,哈哈!今天上午结束的行动也是在谈笑之间就攻城拔寨,相信接下来发起的战役更加精彩。在此,我敬康宁将军、傅玉鸣将军和缅东军所有官兵一杯,预祝他们连战皆捷,为最终取得缅西北战役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干杯!”
康宁听了连忙起立道谢,随着大家一起举起了酒杯,在喝下酒的那一刻,他心里却在想:中国还有句话老哥你不知道,那就是一将成名万骨枯啊!
第774章 疑窦丛生
印度时间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四点三十分,一架从德里飞来的伊尔军用运输机,缓缓地降落在了东北阿萨姆邦迪布鲁格尔机场。内政国务部部长斯里·普拉卡什·贾伊斯瓦尔与印军参谋长贾斯万特□辛格带着大批随员,同机抵达这个印度东部军区司令部仅次于加尔各答大本营的行营所在地。此时,东部军区司令官阿温德·夏玛中将和第四军军长R·K·察博拉中将等将校早已焦虑不安地等候在了停机坪上。
庞大的车队驰过因种族暴乱而戒严的萧条市区,很快便来到了东部军区司令部。东部军区的主要将领已经聚集在了宽大的会议室里,看到内政部长和总参谋长连同五名助手入内,全都挺胸仰首,整齐敬礼。
贾伊斯瓦尔和辛格回礼之后略作谦让,两人一左一右相继坐在长桌上首位置,严肃地扫视每一个将校,直到这群面目黝黑的军人无法承受两人威严的目光纷纷移开视线躲避之后,贾伊斯瓦尔才转向下手位置的夏玛中将耳语了几句。中将立即站了起来,将所有师级以下的将校赶出会议室去,一分钟不到,原本拥挤的数十人的会议室,只剩下了十二位高级主官。
贾伊斯瓦尔露出自嘲般的笑容,昂着头朗声说道:“诸位,这真是一个美妙的圣诞节,不是吗?尽管我们并不是虔诚的基督徒,但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有过圣诞的习惯,遗憾的是这个圣诞把我们从德里的圣诞老人身边拽到了这个混乱不堪的、每天都传出各种族和异教徒发生暴乱相互残杀的鬼地方,我知道周边三个邦的警察部队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我也非常遗憾地看到第三军和第四军没有对地方秩序的恢复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相反,还对缅甸军队越境实施打击之后从容撤退毫无所知,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拿不出对手从哪个方向潜入哪个方向撤退的明确报告,要不是落后的孟加拉国边防军的一个哨所凭肉眼发现缅军撤退的直升机飞过他们的头顶,我们到现在仍然有如瞎子一般,这一耻辱的事件足以让我们伟大的军队颜面扫地!”
东部军区六名主官相互看了一眼,都羞愧地低下了脑袋,只有军区司令官夏玛中将硬着头皮大声申辩:
“部长先生,并不是我们不作为,可是我们的第四军几乎全军的眼睛都日夜紧盯着阿鲁纳查尔邦边境的各个方向,对于中国军队近期在藏南北部频繁的调动丝毫不敢怠慢,第三军的三个主力师也全部集结于第四军的右翼,因此印缅边境的军力布置相对非常的空虚,为此我们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向总参谋部联席会议递交过详细的报告,请求再次派遣部队填补这部分的空白,可是一直没有得到回应。部长先生应该知道这件事情的。”
第四军军长察博拉中将也随声附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必须予以阐明,原计划从加尔各答增援至那加兰邦评判和监视缅西北战事的三十三军两个山地师,因为数月前的缅甸钦邦战役而被滞留在了因帕尔至艾藻尔一百多公里的漫长边境线上,直到三天前才到达那加兰邦和阿萨姆邦协助当地警察部队平息暴乱,却又因为今天凌晨缅军钦邦方向六个主力师大规模向钦邦地区快速进发,三十三军的两个师根据总参谋部的急令,又立即奔赴印缅边境原驻防线,就连镇守于钦敦江战线中部和北部的罗星珈部两个师又一个旅也匆忙地向南部移动,迅速赶赴缅甸钦邦与实皆省南部边境地区以防万一,因此,对于缅甸特种部队毫无征兆的越境突袭我们实在难以提放,我认为,情报部门对此负有严重的责任,而不是我们的东部军区来承担主要责任。”
听了两位军中宿将的话,贾伊斯瓦尔愣在了当场,一向清楚夏玛和察博拉两位中将耿直性格的总参谋长贾斯万特·辛格生怕会议由此闹僵,立刻出来打圆场:“两位将军,如今并不是追究谁的责任的时候,部长先生也知道你们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北面,之所以会这么说只是因为这一事件已经引起了全军上下以及内阁方面的极大反响。就在我们从德里登机之前,缅甸外交部门已经率先向我驻缅大使提出了严重抗议,在今天下午两点召开有世界六十多个国家记者和外交使节参加的新闻发布会上,缅甸方面公布了一盘长达二十四分钟的录像,并将从恰卡小镇秘密印刷厂缴获的各种缅币制造刻板模具和印刷机械公之于众,三个被缅军特种部队俘虏的罗星珈部印刷厂负责人分别被押解到新闻发布会场公开亮相,相信二十四小时之内,这一丑闻将会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我们如今非常的被动,加上仍在不断向钦邦集结的数万缅甸军队带来的威胁,让我们对缅甸军政府的意图深感困惑。我们此次到来这里,就是为了彻底弄清楚缅军的战略意图,以及对中国军队是否会与缅军南北呼应冒险挑起战争做出准确的判断。”
听了辛格的话,夏玛中将等人的脸色才好看了一些。夏玛放下分歧,郑重地说道:“连日来,我们对中国军队的异动密切监视,反复分析,初步断定出中国军队只是一种小规模的佯动,似乎故意牵动我们的视线。但是根据我们最新接到的罗星珈部的通报,与他们对峙于中部战线的缅军北方军区的两个师严阵以待,另外两个师正在诡异地向南移动,与钦邦地区的三个缅甸步兵师形成了对艾藻尔地区的夹击之势;北部战线的缅北特区联军于上午八时至九时,对钦敦江西岸的罗星珈部阵地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猛烈炮击之后,一切都归于沉寂。种种迹象似乎表明,愚蠢的缅甸军队似乎要不顾一切侵犯我艾藻尔边境地区,联系到印缅两国长期悬而未决的边界争端问题,我们似乎可以作出这样的断定:缅甸军队很可能已经得到了中国方面的某种许诺,进而敢于不自量力地挑起边界战争,这放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可如今不同了,横空飞出了一个担任缅西北战区司令长官的华裔军阀康宁,这个疯狂的年轻人连美国人的屁股都敢于捅一下,似乎没有什么他不敢干的事情。”
内务部长听完这话,联想到美国人两天前通报的情报,已经忘了刚才的不快,皱着眉头忧虑地说道:
“你们说的没错,自从这个神秘的缅东年轻人与美国人反目成仇之后,所做的一切产生的连带影响远远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此前我们只知道他的缅东边防军非常悍勇,但是一直以为实际人数只在八千左右,根本就没想到他麾下竟然拥有高达三万多精锐官兵,这个数字尚未包含两万人以上几乎都是由老兵组成的缅东武装警察部队,如果美国人推测的泰缅边境战争的转折点双子山战斗真的是缅东军队策划和实施的话,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足以让人震撼,而且他们还从我们的俄国朋友手里买到数以十亿美元的先进装备和军工生产设备,发展下去很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隐患,这一次严峻的边境局势就是很好的证明。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个年轻人不但疯狂,而且非常善于政治阴谋的筹划实施,手下更是拥有一大批历经战火、经验丰富的职业军人,有着很高的军事素养,美国人这几个月来被他们玩弄得有苦难言疲于应付,因此我非常怀疑这一次恰卡小镇的特种突袭事件就是他们炮制的杰作,从军事、外交和公众舆论各方面的相互配合以及达到的效果分析,正是他们的惯有风格,但是他们与中国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又让人看不懂,非常令人疑惑啊!”
众人不住点头,纷纷揣测其中有可能蕴含的内幕,只有察博拉凝眉思考后低声说道:“问题是现在我们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他要干什么?”
“没错,根据我们自己的军事卫星每四个小时提供的一次情报显示,缅军的战略重心一直在向南移,美国人提供的情报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可遗憾的是我们的情报部门只是获知缅甸军方大部分高级将领从昨天起突然集体失踪,没有了解到更为详细的情报。据情况部门分析,这些人很可能隐匿在某个未知的指挥部里,对今日缅军突然发起的大规模西进行动进行统一指挥,如果这一判断成立的话,缅军蓄意挑起印缅边境战火的企图不是没有可能,而且根据美国人提供的情报,从今年四月份起,中国已经陆续向缅甸军政府提供了不低于二十亿美元的援助和低息贷款。因此,内阁和总理都要求我们提前做好防范之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结论。”内政部长进一步通报了自己所掌握的内情。
一直没有发言的军区参谋长杰姆沃尔中将提出自己的看法:“我隐隐觉得看到的这一切似乎是个假象,根据常规判断,缅甸中央政府数年来一直与我们的政府保持着较为友好的关系,虽然在印缅边境线上的数个地段存在着争议,但陆陆续续的边界谈判仍然在进行中,而且以缅甸军队现有的实力分析不敢如此狂妄,如果我的感觉正确的话,这一切表象掩盖着一个我们未知的大阴谋。”
夏玛皱起了浓眉:“那么,这个大阴谋又是什么呢?目的是罗星珈部吗?如果是的话又会是什么样的大阴谋?难道说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是想令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突然越过实皆省南部的钦敦江由南向北进攻罗星珈部南线?还是为了配合中国军队在克什米尔以东或者以北地区的某个军事行动?或者干脆就是一种政治上的需要……非常令人费解啊!”
“夏玛将军,你们第四军东北部与中国控制区之间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察隅河谷一带,最近有什么异常情况出现吗?”辛格机敏地问道。
夏玛摇了摇头:“没有,目前双方都在展开自己的不确定例行巡逻,我们的前出观察哨并没有发现任何不同于以往的情况,要是你担心罗星珈部北线防御安全的话,大可不必,那片地势险恶的高山峡谷地区,根本就无法行军,我们第十九山地师的驮马从西向东为罗星珈第四师运送给养都非常的困难,更不用说隔着大峡谷绝壁峭岩的江东地区了,而且在防线最北端的缅甸小镇瓦里高里,那里驻扎着三个连隶属于达赖的藏军精锐部队,缅军就算是能飞越天险,也无法通过那个居高临下的咽喉小道,加上种种迹象的分析,我更倾向于认为缅军很可能从罗星珈部的南部防线打开突破口,或者是在中路做文章,其他的可能性倒是不大。”
“我赞成夏玛将军的意见。”察博拉也适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半小时后,这个肩负着印度全军重任的智囊团,终于得出了一致的意见:缅军徒张声势只是为了掩盖强攻罗星珈部南部防线的真实意图,如果缅军胆敢进入印度国土一步的话,严阵以待的强大的印度空军和陆军东部军区导弹营,将会予以沉重的毫不留情的打击!
此外,解决完这一突发危机之后,军方将会上呈给内阁一份详细报告,建议政府重新审视印缅关系,在各领域做出必要的调整和部署。
第775章 智者终归是智者
“戴维,你认为印度军方刚刚送到的这一判断报告究竟是否正确?难道缅甸人真的只是虚张声势?”
罗伯特·布莱克威尔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问道,这位因使馆警卫身穿一批“别致”的文化衫而遭到成千上万印度教徒强烈攻击和谴责的美国大使,两年来由于在处理印巴关系时的一次又一次工作失误以及在公众场合的信口开河,对美国的形象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消极影响,目前正面临着被撤换的危机,而现在瞬息突变的印缅边境复杂局势,对此刻焦头烂额负有监察和斡旋印缅关系使命的布莱克威尔无异于火上浇油。
直接听命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具有情报与外交双重身份的驻印武官助理戴维上校摇了摇头,撇着嘴道:“鬼才知道那些自以为是的印度智囊的判断是否正确……克劳斯,对缅甸政府军和那个叫康宁的狂徒你最有发言权,说说你的看法吧。”
中午刚刚接到紧急命令从泰国首都曼谷飞到新德里的驻缅武官克劳斯放下了手中的报告,看了看满桌的各部官员,转向一脸期待的戴维:
“说真的,我一直理不出个清晰的头绪来,总感觉印军通报的这份报告过于武断和轻率了。根据我多年来对缅甸各军事势力的了解,再综合两年以来缅甸南北战场所发生的各种军事行动进行分析,狡猾的康宁绝对不会如此简单地向外界暴露自己的阴谋。此人智力过人,满腹韬略,不但具有东方人的阴险狡诈还兼具西方人的坚定果敢,往往是等到我们看清楚他的意图之后,已经没有机会改变已经形成或者正在形成的现实,因此我对印军的这份情况通报持不确定的怀疑态度。”
“克劳斯上校,能不能说具体一点儿?我现在听得云里雾里的……”大使先生有些不耐烦了。
克劳斯平静的脸色,显示出他丝毫没有受到大使的影响:“对不起,布莱克威尔先生,没有确切的情报,我根本无法达到你的要求,尽管我们一直密切注视着缅甸发生的一切,但由于驻缅使领馆在伊斯兰极端分子的威胁之下已于今年三月关闭至今,使领馆工作人员不得不迁到相邻的泰国继续办公,我们对缅甸的状况可以说一抹黑。这一窘迫的情况相信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因此也就给我们的各项工作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今年五月至六月之间,缅甸军政府利用泰缅边界战争的混乱机会,残酷地处死和秘密关押了成百上千的政治犯和变节者,致使我们多年辛苦建立起来的情报网络随之陷于瘫痪,因此,我们对走向团结的缅甸各部军事势力的了解非常的有限,相反,我认为驻印各部反倒要比我们更熟悉印缅边境的局势。”
布莱克威尔碰到克劳斯的这个软钉子,颇为恼怒,却又无从发作,驻孟买领事馆的海军中校罗伯特及时开口,避免了布莱克威尔的尴尬:“我个人更倾向于印度军方的观点,今日凌晨印度边境恰克小镇的假币印刷厂遇袭之后,我们的三颗先进侦察卫星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了对缅西北战区的全息监控,明确侦测到缅军人数多达八万人的军队的行进线路,分析出从三个方向赶赴钦邦边境一线的缅军各部大致的目的地,因此,印军统帅部得出的缅军全力进攻罗星珈部南部阵线的结论不是没有道理,而且我们的参谋处在缅军是否敢于实施对印度不宣而战的突然袭击表示严重怀疑,尽管缅军非常的无知和愚蠢,但还不至于达到自取灭亡的疯狂程度。”
眼看着晚餐时间已到而会议仍然得不出明确结论,布莱克威尔有些无奈地站了起来,宣布暂时休会,告诉大家晚餐过后会议继续进行。
官员们三三两两结伴陆续散去,刚走出几步的克劳斯却被戴维给叫住了。戴维站起来上前把会议室的门关上,走到饮水机前冲上两杯速溶咖啡,回到了座位上,将其中一杯递给知机坐下的克劳斯,眼里掩饰不住对这位耿直严谨的陆军情报官员由衷的欣赏。
戴维从自己的文件夹里拿出一份资料递给了克劳斯:“这是我们昨天晚上收到的来自缅西北交战地最北端隶属于达赖的藏军情况通报,或许对你做出准确的判断有所帮助。克劳斯,你最熟悉如今的缅西北战区司令官康宁,也曾和他打过不少交道,上一次由你担纲的‘屠龙行动’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那绝对是一个漂亮的堪称教科书式的斩首行动,我和我的同事们甚至高层官员都非常欣赏你的才华,因此我坚定认为,只有你才能够超越所有的针对缅甸局势和康宁此人的资料介绍,跳出我们的习惯性思维,做出一个我们无法做出的准确判断。”
“谢谢你的赞扬,戴维!其实我很惭愧,在这一年与康宁的交手中,我是个屡战屡败的失败者,面对一个个令人沮丧的结局总让我生出一种无力感来……放心吧,不要安慰我,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克劳斯冲着戴维笑了笑,然后举起手里的文件:“对不起,请稍等一下好吗?我先看看这份文件才说说我的打算。”
说完,克劳斯径自打开文件认真阅读起来。
数分钟后,克劳斯放下文件低头苦思,好一会儿才对一旁含笑站立等待的戴维低声问道:“这个隐藏在缅北第三特区中的藏族特工是否已经掌握了中国军队秘密参战的确凿证据?”
“没有,估计我们的这个特工也是无意中听到的,其中还加上了许多自己的揣测。此人原本是缅北克钦邦北部奈加地区的一个藏族部落首领,以种植罂粟和向中国境内走私贩卖毒品为生,三年前我们秘密招募了他,把他送到印军二十二基地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正规军事培训,之后再以秘密方式资助他发展壮大。今年年初,我们授意他向缅北第三特区的进剿部队投诚,最后获得了第三特区高级军官的信任,继续担任改编师的一个营长。但遗憾的是,他率领的部队很快就被调到了接近中部战线的西朗防线驻守,没有能够继续留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缅、中、印三国控制地区边沿,但是他每次发回来的情报都非常有价值,所以我觉得这个消息你有必要看看。”说完,戴维摇头遗憾地笑了笑。
克劳斯重重地点点头:“我明白了,这么说起来,康宁集团与中国方面的尖锐矛盾已经不复存在,而且相互间还建立了比原先任何时期都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是这样的。根据成功叛逃到我国的那个解放军总部情报官员的情报说明,在他和另一位隐身在政界的自由战士协作配合下,康宁集团确实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与中国方面的关系急剧下滑,无论在军事合作还是经济领域都趋向于冷淡,甚至不相往来,只简单地保留了旅游业、传统的边境贸易等联系。华盛顿方面判断,我们深藏于中国高层内部的鼹鼠暴露之后,中国方面迅速与康宁集团达成了某种谅解,很有可能是极大地满足了唯利是图的康宁集团的某个或一系列要求,才出现了如今这种加深合作的情况。尽管目前中国军队只是秘密派遣排级规模的官兵到缅北战场进行锻炼,但是接下来中缅军队大规模交流的可能性我们也不得不防。在这样严峻的局势下,缅西北目前正在发生的战争对我们美国是越来越重要了,重要到足以影响到全局利益的程度,所以我的责任很重啊。”戴维重重叹了口气。
克劳斯向戴维感激一笑:“谢谢你对我这样一个失败者的信任,戴维!你是否让我对康宁可能的企图做出自己的判断?”
戴维欣赏地点了点头:“你的感觉非常棒,克劳斯,的确是这样,因为我和刚才那些人一样,对眼前错综复杂的战局非常困惑。”
克劳斯想了想问道:“那你能不能告诉我,守在整条战线最北端的那几个藏族山地连队的简要情况?”
“完全可以。”
戴维随即侃侃而谈:“几乎全世界都知道达赖喇嘛当年的军事武装‘四水六岗卫教军’覆灭之后,他手里掌握的另一支武装‘印藏特种边境部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印度在中印边界战争中丢脸后,联合我们美国与达赖喇嘛秘密磋商,帮助达赖在印度边境达拉顿的加果日当正式组建了这支‘特种边境部队’,由我们负责提供经费、装备并派出教官负责训练,后来我们与中国建交之后,才逐渐将该部移交给了印度当局。”
克劳斯点了点头:“这些事情我听到过一些皮毛,只是很模糊。”
戴维笑着说道:“其实不少人都隐约知道一些,达赖喇嘛的这支常备军有个无害的名称:印度-西藏边境警察部队。实际上这支部队既不是印度部队,也不是一支单纯的警察部队,而是达赖喇嘛自己掌控的颠覆力量。这支部队全员约为一万二千余人,隶属于印度内政部保安局,总部设在新德里,共下辖八十一个连队,除了十二个廓尔喀(尼泊尔人)连队之外,其他全部都由流亡藏人组成,部队的编制、装备、训练、调动和军官的任用等等均由设在印度北方邦恰克拉塔的第22训练指挥中心负责,大多数都部署在印度边境特别是印中一线,少数部署在克什米尔锡亚琴冰川地区,不久前还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安置高灵感度的侦察设备,监视中国军队的动向,并经常实施有限的越境侦察行动和暗杀、策反等任务。”
“那么这支军队的装备和训练如何?他们能够抵挡得住中国军队的进攻吗?我是指双方发生遭遇战的时候!”细致的克劳斯问道。
戴维耐心回答:“武器装备主要以步兵轻武器为主,并编有伴随火炮,如无座力炮、迫击炮、火箭筒等等,武器类型主要为美式和苏式装备,明年年初计划装备一个中队的武装直升机。另外该部还拥有登山、漂浮和伪装等作战器材,配合印度军警担负边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