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全能大明星-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事情,还是得搞得神秘一些,哪能一下子就暴光出来呢?
见如此,一众粉丝只好期待地说道:“行吧,明天教育报出来之后,我买一份。”
“嗯,我也买一份。”
“很期待大白的大作,不知道写的又什么明堂。”
说起来。
莫白虽然跨界了各个方面,但是,在写作文学这一块,还真是牛逼的很。
哪怕现在不写小说了,写这一些看起来很正统很有逼格的文章,人们也是期待。
“唉,还要等呀,现在都有一些等不及了。也不知道大白写的是什么样的文章。”
“是呀,其实最为喜欢的还是大白的文章。看看他的三侠五义,笑傲江湖,聊斋,西游记,写得多牛逼。”
“我已经确定,大白最新文章出现,一定会震撼教育界。”
“对,大白的最新作品出现,一定是轰天杀地,成为举世名篇。”
只是,就在一众白玉堂弟子无比期待的时候,第二天的教育报就此出现。
“呃,哥们,大白写的文章在哪,我怎么没发现。”
“我也没发现,没有大白署名的文章呀。”
“会不会是在下一期。”
“应该不会呀,大白昨天才说,按理今天这一期一定会刊登呀。”
“那就奇怪了,怎么就没有找到呢?”
众人又是细心的找了一遍,最后仍是没有发现。
无奈,一众白玉堂弟子只好问起了莫白。
“大白,你的文章是哪篇呀,怎么没有找到?”
“我去,你们这一些还是不是我的粉丝呀,我写的文章都找不到。”
“大白,我们也想找到呀,可是,上面这么多文章,没有一篇文章是你的笔名。难道,您换了一个马甲?”
“哦,差点忘了,是换了一个笔名。”
“我日,早说呀,大白,您换了一个笔名叫什么?”
“教育学家。”
“啊?”
“大白,问你换了的笔名是什么呢。”
“说了呀。”
“我去,什么时候说了。”
“就刚刚,教育学家,没看到吗?”
“教育学家?”
这?
一众白玉堂弟子眨了眨眼睛,半会没有醒悟。
过了一会,赫然才明白过来。
“我去,原来大白的笔名就是教育学家呀。”
“哭了,大白,您这笔名真是吊炸天。”
“哈哈哈,哈哈哈……这笔名太牛逼了,服,我服,我全家都服了。”
“谁敢说大白不是教育学家,看看人家的笔名,直接就叫教育学家了。”
一众白玉堂弟子目瞪口呆。
不过,想到大白这奇葩的个性,似乎也正常了。
这家伙要是不搞点事出来,他还真不是大白。
“别笑了,大家赶紧找大白那篇作品。”
“对对对,找找我们的大教育学家写的文章是什么?”
“都敢将笔名写成是教育学家,这篇文章肯定牛逼。”
还是正事要紧。
大家不再啰嗦,仔细寻找起莫白的最新力作。
“找到了。”
“哪呢?”
“就在第一页中间,那篇很短的文章。”
“很短的文章,写的是诗吗?”
“我看到了,好像是诗。”
“哇,写的是什么,写的是什么。”
“我看看……”
这一看。
无数白玉堂弟子中毒而亡。
“我的眼睛,我的眼睛。”
“我的天呀,这就是大白写的。”
“啊啊啊……啊啊啊……果然是轰天杀地呀。”
不看不知道,一看,所有白玉堂弟子整个人都蒙了。
“哎,你们怎么回事,大白写的文章到底是什么呀?”
“我们没有买教育报,大家复制一下,发到群里看一下。”
“是呀,是呀,大白的最新大作,我们也是要学习一下的。”
其他一些不明真相的粉丝,却是在群里好不着急。
“你们真要看?”
“当然。”
“我看你们还是别看的好。”
“我日,我们怎么别看,赶紧的。”
“好吧,这是你们要看的,看完了别怪我。”
说着,白玉堂“一土”直接就在群里发出了莫白写的大作。
反正莫白最新的大作很短,只有几句话,打出来就可以。
【豆角青青细又长,黄瓜身穿绿衣裳……】
看着群里“一土”发出来的文章,整个1万大群里的白玉堂弟子,全部蒙逼。
“这是大白写的?”
“这样的文章要登上教科书?”
“我,我……大白,你这是坑爹呀。”
所有粉丝泪流满面。
期待了整整一天,没想到,给他们呈现的竟然是这个。
“这简直是小学生写的文章呀。”
“是呀,比小学生写得还差呀。”
“我感觉我的文笔已经可以和大白单挑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众人彻底无语。
不只是白玉堂弟子无语,其他的一些看客,这会儿也是被莫白的最新力作亮瞎了眼睛。
“妈呀,这教育学家谁呀,写的是什么?”
“这样的文章都可以上教育报,看来我也可以嘛。”
“难怪是个人都可以说自己是作家,这样的文章,我也算是服了。”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
哪怕再好的文章,也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欣赏。
正如莫白这一篇《菜园里》,这可是前世人教版教科书上的作品。
可是,拿到现在,竟然引得众人集体吐槽。
而且,不只是这一些粉丝,看客,甚至还包括那些也投稿给了教育报的作家。
“各位,那个教育学家是谁,尼玛,竟然取这样的笔名。”
“嗯,够无耻的,教育报竟然通过了。”
“笔名倒是小事,只是这家伙写的文章是什么呀,这也能进入教育报?”
“听说这个笔名的本尊是莫白。”
“莫白,就是那个球星莫白?”
“是呀。”
“我……”
一众作家吐血。
“我不服,这样的文章凭什么登教育报,我的文章还被涮出去了。”
“我也是,我写的比他好多了,就因为他是明星吗?”
“算了,那个莫白人气很高,别说了。”
“嗯,这家伙听说有几十万白玉堂弟子,人家好逮也算是民族英雄,消消气吧。”
只是,说是这么说,但对于这一些比较固执的作家来说,他们又哪里听得进去。
不管莫白是明星也好,是民族英雄也好,是带领中国队夺得世界杯冠军的也好,他总之就是不服。
而且,不服的不只他一个,不服的还真有不少。
几位作家只是一商议,便集体来到莫白微博,专门怼了莫白一把。
“教育学家莫白先生,您的菜园里写得真好。”
“是呀,简直时难得的佳作,很想向您教一下,这篇文章的精髓。”
“教育报主编说是叫我们学习一下莫白您的作品,我们看了许久,仍没有看出什么名堂,只好不耻向莫白先生讨教,希望莫白先生不吝赐教。”
这一些作家说得客气,但是,仅仅只是几句话,却是引得无数看客集体围观。
“不好了,大白被人骂了。”
“我靠,谁呀,想找死吗?”
“是一帮加V的作家,有些名气的。”
“他们不想混了,想骂大白?”
“不是,他们说的是大白最新作品《菜园里》。”
“呃……”
“我们怎么怼回去?”
“这个,就说大白的《菜园里》写得精典呗。”
“可问题是经典在哪?”
“仔细找找嘛。”
“大龙,我没找出来呀。你,你找出来了吗?”
“好吧,我也没找出来。”
白玉堂弟子差点哭了。
这要是以前,谁要是来怼大白,他们非得骂死他不可。
而且,事实上,以前怼大白的都没有好下场。
这本身上除了大白掐架功力牛逼之外,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大白写的文章牛逼。
这也让一众白玉堂弟子心里有了底气。
可是,这会儿,面对着这一首如此普通的《菜园里》,一众白玉堂弟子却是半个好字都说不上。
就在莫白准备自己出面,灭了这一些家伙之时。关键时刻,一众老艺术家前辈突然出现。
“我怎么闻到了酸溜溜的声音?”
“自己写的文章没有收录到教育报,就跑来怼莫白写的,这样真的好吗?”
“在我看来,莫白先生写的菜园里就非常好。”
不看不知道,一看,竟然是老艺术家前辈李德炳。
虽然李德炳之前与莫白大战一场,的确是输了,但是,李德炳在文艺方面还是有着无比高的声望。
一众前来怼莫白的作家,只是一见李德炳,都是恭敬的问了声好。
“呃,李老师,您怎么来了?”
“看你们这么热闹就出来了。”
“李老,您不是与那个莫白有仇吗?”
“是有仇。”
“可您这是?”
“可是有仇我也不能忘了自己的职业操守呀。”
“我……”
几位作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简直无语。
尼玛,他们这会儿真想不明白,这个李德炳与莫白是什么关系?
前脚莫白不是与李德炳拍拍拍……打了好几场嘛,这回儿竟然帮起莫白说话了?
不过,李德炳都站出来了,他们也不能认怂退出,只好问道:“那李老师,您是怎么样看出莫白写的菜园里经典的。”
“是呀,李老师,还请赐教。”
身为作家自然有身为作家的文青,哪怕就是李德炳出来,他们也与莫白杠上了。
“既然如此地,那老骨头我就给你们好好上上课。”
知道不将《菜园里》分析个所以然来,这一些家伙还真不服。
也不废话,李德炳直接就说道:“第一点,首先我们要知道,这篇《菜园里》是写给什么样的人群看的。他不是写给中学生,也不是写给高中生,更不是写给大学生,他是写给小学生的。准确的是说,是写给小学一年级的同学学习的。”
“第二点,既然是写给一年级的小朋友阅读,那么,很显然,这样的文章就应该从头开始。小学生不但要识字,也应该更好的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界。《菜园里》这一篇,他就很好的满足了这一点。”
“比如第一句,豆角青青细又长,黄瓜身穿绿衣裳。这不仅让小朋友们认识到了豆角,也认识到了黄瓜的形状。这种认识,不光光是从形状中认识,同时,也还从颜色当中。豆角青青细又长,我们知道,豆角是青色的,又是又细又长的。以后小朋友们看到豆角,自然而然的就知道这是豆角,也知道豆角的颜色。”
“第二句,茄子高高打灯笼,萝卜地下捉迷藏。这就更好的让小朋友认识这个世界,他让小朋友们知道,茄子是高高的挂在枝叶上面的,就像灯笼一样。而萝卜与其他的都不一样,他就像捉迷藏一样,埋在地下。你必需用锄头去挖,才能找到埋在地下的萝卜。”
“第三句,辣椒长个尖尖嘴,南瓜越老皮又黄。这更是加重了小朋友们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知识。如分辨南瓜的成熟度,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分辨南瓜的颜色。越老的南瓜,他的颜色越黄。这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哪怕就是有一些中学生,他们也未必知道。而且,这仅仅只是辨别南瓜,如果加以引导,未来小朋友们未必不能在此之下,分辨善恶美丑,分辨好的坏的……分辨世界,最终成为真正征服这个世界的人。”
老艺术家就是老艺术家,看问题的角度,分析事情的方法就与别人不一样。
本来一篇看起来无比简单的文章,硬是被李德炳分析出了个一二三四五六。
特别是最后一句,最终成为真正征服这个世界的人。
这一句说出来,一帮看客,粉丝,作家,直接吓尿。
哪怕就是莫白,也是拿起《菜园里》看了又看,暗暗想着,这篇作品真有这么经典?
第636章 一个莫白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千千万万个莫白
“李老,感谢呀。”
没想到李德炳竟然出手相助,莫白在TT上给李老发了一条信息。
“谢什么谢,我们可是叫了您一声先生的,这一些家伙实在是没有眼光,竟然看不出先生你写的作品。”
“不管怎么说,还是非常感谢。不过,李老,您真认为之前我写的那篇很经典?”
“这个嘛……”
李德炳突然犹豫起来。
“啊,李老,您没有看出呀。”
“确实没有看出。”
李德炳有一些尴尬地说道。
“我去,那您还说出那一些话。什么一二三四五,又什么征服世界……”
啧啧。
莫白暗自咂舌,这般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水平,绝对不在自己之下。
“嗨……莫白先生,您是我们的先生嘛。不管我们有没有看出您的作品怎么样,我们都知道写得很好。哪怕就是写得不好,我们也一直支持您到底。”
“我……”
莫白哭笑不得。
这也让莫白稍稍有一些幸运,幸好之前没有与这一些老一辈艺术家硬拼。
这要是真与他们干到底,以他们这般个性,那还不得跟自己拼命呀。
“好,很好,多谢李老。”
莫白再次感谢说道。
有这一些老艺术家前辈在,那莫白也就放心了。
那就继续写一篇。
教育报是一天一期,昨天刚发了一期,莫白便将今天这一期的写好。
《操场上》。
还是与《菜园里》一样,莫白又写了一篇文章。
【铃声响,下课了。
操作上,真热闹。
跳高拔河拍皮球,天天锻炼身体好……】
说实话。
这一篇文章好在哪里,莫白也不知道。
不过,莫白知道的是,这是前世人教版语文课本里的。
反正既然是课本里的,那就应该不错。
想也没想,莫白便将写好的这一篇文章,再次发给了教育报。
当然,也顺便给艺术司副司长郑连发了一份。
“莫白先生,您这文章?”
刚收到邮件的郑连,立马就给莫白回了一条信息。
“怎么了?”
“没……没什么。”
郑连头大了。
昨天那一篇文章,郑连都很想问问,这到底写的是什么。
没想到,今天这一篇,更是……更是让郑连都感觉到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这是莫白写的文章?
这好像是小学生写的文章吧。
不只是郑连有这样的想法,其他人同样也是。
在教育报再次刊登莫白这一篇《操场上》时,无数围观的看客又是涌了上来。
“这是莫白写的文章?”
“绝逼是莫白叫小朋友写的呀。”
“我的天,昨天的那一篇多少还有一些对衬,也有一些工整,虽然写得也不怎么样,但还算是有一点点艺术性,但今天这一篇算啥?”
文学这种东西,虽然明眼真不能看出什么。可是明眼只是一看就能令无数大众吐槽的,一般人还真难相信,这样的文章就是莫白这样的大文豪写出来的。而且,更为难于预料的是,教育报竟然还收录了,发到了报纸之上。
“我还是忍不住,我要说两句,请问教育报的编辑,你们是不是收了莫白的红包。”
“虽然昨天被李老教育了,但今天我不管如何也要说。这篇文章算个啥?”
“铃声响,下课了,跳高拔好乒乓球,天天锻炼身体好……我,我……我终于知道我为什么没有写作的天赋了。”
之前吐槽过的一众作家,这时又是一阵吐槽。
“我去,这一些家伙,怎么天天盯着我不放。”
莫白也是无语了。
哥就发了几篇文章而已,你们没必要天天盯着吧。
莫白心里暗恨,但是,自己的光辉形象得围护,立即就在白玉群里冒泡说道:“各位,大事不好了。”
“大白,别喊了,我们知道,是不是又被别人骂了。”
“呃,你们知道呀。”
莫白泪流满面:“知道还不出手,还说是我的脑残粉。”
“大白,我们也想出手呀。可问题是,我们不知道说什么。”
大龙发了一个大哭的表情。
“怎么不知道说什么,就说我写的文章很牛逼呗。”
“大白,您就饶了我吧,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嘛。”
“我去……”
“再说,大白,我们也很想说您的文章很牛逼,但牛逼在哪,没找到呀。”
这一说,群里不少铁杆也是有些抓狂。
他们还真是仔细的看了莫白这一篇文章几十遍,可愣是半处优点也没找到。
虽然白玉堂一众弟子都是莫白的脑残粉,但一众白玉堂弟子也是有良知的人。
这般寐着良心的举动,他们还真干不出。
“哎,你们呀,关键时刻掉链子。”
莫白在群里鄙视了一句。
看来,关键时刻只能靠这一些老艺术家前辈。
这个时候,不是与人逞强时候,莫白马上就一个电话打给了李德炳。
“李老,有件事情麻烦一下您。”
“莫白先生,我知道,是不是又有人骂您了。”
“看来李老很关注我嘛。”
“你也知道,像我们这一些老骨头一大把年纪,也没什么事干,你微博天天这么热闹,想不关注都不行。”
“那行,话不多说,李老,帮我灭了那帮家伙。”
“没问题。”
李德炳直接答应说道:“不过……”
“李老,不过什么?”
“莫白先生,我们帮也是可以帮,但您是不是该表示一下。”
“表示一下?”
莫白有些蒙逼,问道:“李老,您不是很坚持自己的原则嘛。还有,您不是一直喊我先生先生的……现在先生有难,做学生的竟然要先生表示?”
上一次连续一个星期的长聊,莫白也算是知道了李德炳个性。
虽然两人相差不少数,但说起话来,就与平辈朋友一样。
“那既然如此,那算了,老头子还是与大家一起喝茶吧。”
“行……你狠。”
莫白说道:“李老,要我表示什么。”
“简单,我们出一次手,换您一首歌。”
“成交。”
“痛快,莫白先生,你等着,我这就去。”
“好。不过,这次你们可费点心,我这篇文章还真不好怎么评价。”
“你就放一百二十十个心吧,只要你写的文章能写通顺,我们就能帮你评出个子丑寅卯。”
说完,李德炳便挂掉了电话。
“老伙计们,开工啦。”
对着茶馆一众老头,李德炳说道:“赶紧阅读莫白先生最新写的大作。”
不得不说,这一些老艺术前辈就是功底深厚,仅仅只用了半个小时,又是一篇千字长评出现。
“唉,那谁谁谁,又眼红了不是?莫白先生的文章你们怎么就不好好阅读一下,然后就下评论。在我看来,《操场上》与之前《菜园里》一样,都是一部难得的经典之作。不,甚至在我看来,这一部比之菜园里还要经典。至于经典在哪,请容我慢慢道来。”
“其一,之前就已经说过,莫白先生的作品不是写给成人看的,也不是写给高中生看的,而是写给一年级的小学生看的。小学生还处在认识世界当中,这一篇文章,他便将这种认识拉到了我们的校园,我们的校园操场。”
“其二,从文章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中不仅提到了操场上的各种运动。而且,还提到了锻炼。并且,还将这一篇文章以儿歌的方式读唱出来,只要小朋友不断读唱,那么。关于运动,关于锻炼就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了小朋友的思想当中。”
“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文中例举的体育运动,如拔河,跳高,拍皮球……这一些看似简单的体育运动。实则能大幅度的启发同学们的兴趣爱好,让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在学校除了读书,我们还可以拍皮球,跳高……这极大的否认了【读书定终身】的言论。我们是教育大国,更是体育大国。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体育更得从娃娃抓起……而且,莫白先生上面仅仅只是例出了拔河,跳高这一些体育运动。但是,作为家长,作为老师,难道我们就不会发散思想给孩子加以引导吗?除了这一些运动之外,我们同样还可以介绍,乒乓球,足球,跳绳,游泳……我相信,虽然这看上去并没有多大效果。但是,一不小心,我们的乒乓球世界冠军,我们的游泳世界冠军,甚至我们的世界杯世界冠军,就是在这一篇文章当中诞生的。”
“其四,可能很多人知道,莫白先生曾经带领国家队夺得过足球世界杯冠军……这一篇文章的言下之意,实在是深刻。他告诉我们,中国有一个莫白先生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有千千万万个莫白先生。《操场上》,正是一篇未来可以诞生千千万万个莫白先生的经典之作。”
“其五,如果说之前的《菜园里》是小朋友们认识世界,认识自然。那么,这一场《操场上》,那就是小朋友们征服世界,征服自然的开始……”
什么叫做老艺术家前辈。
这便是。
什么叫做神评。
这便是。
什么叫做力挽狂澜。
这便是。
《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