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全能大明星-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只是听到猎星这一解释,一众粉丝便不由得打了鸡血。
  “真希望大白能够发现一颗脉冲星。”
  “嗯,前几天米国航天局发出了一颗新型脉冲星就得意了这么久,是时候反击了。”
  “必需的,要不然开发天眼做什么。”
  “期待吧,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华国就可以实现脉冲星零的突破。”
  众人无比的期待。
  而莫白,在放下手机之后,他便找到了项目工程师南人东。
  南人东是天眼项目首席工程师,可以说,没有南人东之前一直奔走,就没有现在的天眼。
  “南老,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一切准备就绪,明天我们就可以开展捕捉工作。”
  “太好了,南老,我们就等这一天。”
  “从天眼建设到现在,等了太多天了。不只是我,全化国都在等这一天。”
  “是呀,全华国所有人都在期待这一块。既然这样,南老,明天的捕捉工作,我们可不可以来个直播?”
  “直播?”
  “对,就是与央视搞个猎星人的活动,用实时直播的方式见证我们捕捉第一颗脉冲星。”
  “可以是可以,但脉冲星极难捕捉。也许我们很快几天时间就可以捕捉得到,也许,我们就算是花了几个月,一颗脉冲星也未能捕捉得到。”
  “南老,我对我们的天眼有信心。”
  “这……”
  南人东有一些犹豫。
  “南老,拼一把吧。就让我们华国,让整个世界,见证这一个完美的时刻。”
  “你这小子。”
  看到莫白诱惑他,南人东笑骂了一句:“行,被你诱惑到了。就听你的,明天我们就与央视合作,以直播的方式捕捉脉冲星。”
  “南老,您真是太可爱了。”
  莫白高兴的与南人东拥抱:“明天我们就可以告诉世界,我们才是真正的猎星人。”


第1151章 直播开始
  天眼研究中心的办事效率很高。
  在莫白提出直播之后,天眼研究中心便与央视达成了合作。
  当然,这也不能说是天眼研究中心办事效率怎么样。事实上,天眼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只是一联系上央视,央视更已经24小时与天眼研究中心保持联系。
  是的。
  没错。
  要知道,现在最火的是什么?
  不是天眼又是什么。
  之前暴光的那一张500米口径的天眼照片,可是震惊了无数的人。
  此时说是直播,别说是央视有的是资源,哪怕就是没有资源了,他们也会抽出资源。
  一切很顺利。
  虽然时间紧,但央视在紧急加派人手之下,一套名字叫做《猎星人》的直播节目便已推出。
  并且,为了搞大这一个节目的影响,央视还在本台几个频道里插播了广告。
  甚至在新闻联播里面,主持人也提到了晚上8点30分,将直播天眼猎星节目。
  “我去,天眼研究中心这是想当网红吗,竟然直播猎星。”
  “猎星是什么东东?”
  “笨,就是寻找脉冲星。”
  “脉冲星,我知道了,是不是之前米国航天局发现的星体。”
  “对。”
  “给力。今天晚上的直播必看。”
  不少粉丝当然不是天文迷。
  不少粉丝也并不知道什么是脉冲星。
  但是,他们却知道,在此之前,国人可是连一颗脉冲星都没发现。
  这般也让米国航天局一直嘲笑我们。
  不过现在,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式。
  神一般的天眼将展现华国最为尖端的天文技术。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8点半就已来到。
  亿万民众守在电视机前,或者守在电脑前,收看着央视的直播。
  “开始了。”
  “嗯,时间到,开始了。”
  众人目不转睛。
  央视很守时,8点30分,猎星人节目正式开始。
  “欢迎大家收看为您直播的《猎星人》节目,我是主持人沈冰。”
  “这位是著名天文专家李谷恩教授。”
  “各位大家好。”
  两人简单的一套开场白,整个直播就已经开始。
  “我们将画面放到天眼研究中心。”
  “大家可以看到,这就是之前在媒体上暴光的天眼。”
  “从视频来看,我觉得,这比此前在媒体上暴光的照片还要有气势。”
  摄像机从高空对准500米口径的天眼,虽然什么也没介绍。但是,那一股气势磅礴的力量却是扑面而来。
  “很震撼,我没想到我们华国竟然能制造出这样的国之重器。”
  “确实可以说是国之重器。”
  “对了,李教授,能再跟我们介绍一下脉冲星吗?虽然之前媒体上有讲过,但我感觉讲得不是特别清楚。比如,发现脉冲星对于我们有什么作用,我们为什么要发现这种脉冲星?”
  “这个其实很简单。先说脉冲星吧,什么是脉冲星暂时就不介绍。介绍起来,恐怕大家又要头痛。不过,大家可以知道的是。脉冲星因为可以发出周期性的脉冲信号,所以叫做脉冲星。这个周期性的信号怎么理解呢,大家可以参考灯塔。我们知道,晚上的时候,海边的灯塔他是一圈一圈不断的转圈,每转一圈,我们就可以接受到他发射出来的灯光。脉冲星就像灯塔一样,在他不断运转的时候,我们便可以接受他的脉冲信号。”
  “原来这个脉冲信号就像灯塔一样,这我理解了。不过,我们为什么要接受这个信号呢,或者说,接受脉冲信号对于我们有什么作用?”
  “这个作用就大了。别的不说,拿航天来说吧。一旦我们的卫星包括火箭发射到了太空,我们的GPS定位导航就不管用了。也就是说,原来在地球上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GPS导航定位,确定我们的卫星,我们火箭的位置。可是,一旦卫星离开了地球,进入到了太空,GPS就无法进行定位,我们也无法依靠GPS定位我们卫星在哪里。”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呢?答案就在脉冲星上,因为脉冲星他时不时都会发出周期性的脉冲信号,这个信号非常的稳定。通过这一些脉冲星,我们就可以在我们的太空上定位。”
  “噢,彻底明白了。”
  主持人沈冰点点头:“难怪这么多国家一直都在不断的寻找脉冲星。”
  “是的,可以说,寻找的脉冲星越多,那么我们的定位就越清晰。发现的脉冲信号越多,我们的定位就能更为的精确。”
  两人一边解说,镜头也从户外转到了室内。
  “李教授,能跟我们讲一讲天眼是通过什么方法寻找到脉冲星吗?”
  “当然可以。”
  “天眼因为是射电式望眼镜,所以,他的主要作用不是看,而是听。”
  “听?”
  “对。”
  “李教授,你说天眼通过听,天眼难道有耳朵吗?”
  “当然有。”
  李教授点点头:“你看,那十几座信号塔就是天眼的耳朵。通过接收来自宇宙的信号,我们便能找出哪个才是脉冲星。”
  “不对,不对,李教授。你说的宇宙信号包括虫子的叫声,打雷的声音,人说话的声音吗?”
  “当然包括。不过,我们大可以放心。虽然我们的天眼可以接受这一些信号,但是,通过我们的系统,天眼完全可以自动屏蔽掉这一些杂音,我们只需要接收对于我们天眼有用的信息就可以了。”
  李谷恩继续解释说道:“当然,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主持人,你想,地球上的一些信号我们很好处理。因为我们了解地球,我们知道地球的特性。可是,来自太空,来自整个宇宙一系列的信号,那就太庞大太庞大了。”
  “李教授,你的意思我听明白了。也就是说,天眼收听的范围不只是收听脉冲星的,他还会收听到其他的星体。”
  “对。宇宙实在是太庞大太庞大了,我们的星空有着亿万万颗星星。有的我们看得见,有的我们看不见。我们如何在这一些星体当中发现谁才是脉冲星呢?作个比喻,就像警察抓小偷一样,马路上这么多人,你怎么确定过马路的哪个是小偷?”
  “这么来说,这有点像大海捞针。”
  “可以这么说。”
  李谷恩点点头。
  同时,心里面也有一些担心。
  一般来说,从寻找到发现脉冲星,最少时间也得用几个月。
  有的时候甚至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
  特别是那种毫秒级脉冲星,因为他的脉冲信号是以毫秒计的,更是让无数的天文学家头疼。
  李谷恩不知道。
  像这样的捕足脉冲星的工作,他应该暗地里自己捕捉才对。
  这当然不是说要保密。
  问题是,这一捕捉就得花上十天半月,难道这个直播也跟着直播十天半月?
  更为关键的是,如果十天半月也没能捕捉得了,那不得尴尬死。


第1152章 宇宙到底有多大?
  “大海捞针,这是宇宙捞针。”
  与国人一样关注华国天眼的,还有米国航天局。
  是的。
  甚至,他们比之一些国人还更为的关注。
  不过,他们没想到,华国天眼研究中心竟然傻逼式的搞了一个直播。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米国航天局一众人士差点乐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
  “果然是没有底蕴的国家,他们以为捕捉脉冲星就是拿一个望眼镜看一下吗?”
  “笑话,就算是他们的天眼看起来参数比我们的厉害,但没个几十天的时间,他们也不可能发现得了。如果运气不好,一年,甚至是两年都没有任何踪迹。”
  这说的是事实。
  别看天文界已经发现了2000多颗脉冲星。
  但这一些脉冲星却是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有数十个国家万万名科研人员发现的。
  平均下来,在这数十个国家里面,每年能发现一颗脉冲星就已经是极大的运气了。
  可笑,这一些家伙竟然还来一个搞直播。
  “还好,还好,之前我还有一些担心他们的天眼呢,现在一看,也就这样。”
  “嗯,这更加证明了我们的猜测,天眼根本不可能这样的性能。就算是有这样的性能,我相信,他们也不怎么会使用。”
  “捕捉脉冲星可不仅仅只是通过望眼镜就可以了,在这其中,还得经过大量星体的塞选,比较,最终才得出。哪怕有的时候真的发现了这是一颗脉冲星,但待确认的时候,一切都未可知。”
  “华国人还是太急了,他们急于想向他们的民众证明。但以他们的底子,根本做不到。”
  “是的,我相信这个直播也就直播一会,让大家看个热闹。至于能不能捕捉到脉冲星,并不是这一次直播的任务。”
  米国航天局一众研究员变得清松起来。
  他们咪着眼睛,一边看着直播,一边说着趣话。
  “大海捞针,我去,这捞得到吗?”
  “不知道,没想到发现一颗脉冲星竟然这么难。”
  “肯定难呀,要不然,米国怎么还拿这个装逼。有专家说,从开始到真正发现一颗脉冲星,最少也得几个月的时间,运气不好,甚至有可能要几年时间。”
  “我靠,时间这么长,那这个直播是干嘛的。不要告诉我,他们所谓的猎星,就是直播的时候做做样子给我们看,并不能真正的猎到星。”
  “这个……我也不知道。”
  不少正在看直播的民众内心咯噔一声,感觉不妙。
  如果真是这样,那今天的直播又有什么意思呢?
  最多就是让我们开一下眼界,知道这一些天文工作者是如何工作罢了。
  可是,他们看的并不是天文工作者是如何工作的,也不是看他们是如何猎到星的。
  他们要看的,是你有没有猎到星。
  如果没能猎到星,就算这个500米口径的天眼,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个体庞大而已。
  “咦,我怎么看到一个熟人了。”
  “李教授,您看到谁了?”
  “你没有看到吗,你看,那个是不是莫白。”
  “莫白?”
  指了指镜头那位站在大屏幕前的男子,主持人认真细看。
  这时,镜头也从原来的远景拉到近景。
  如果说之前还看不清,但现在,这位男子的脸庞已经完全出现在镜头里面。
  “莫白。”
  “我的天,真是莫白。”
  主持人吓尿。
  “我了个去,白神出现了。”
  “怎么哪里都有白神。”
  “不要告诉我,白神你转研究天文了吧。”
  刚才说了一些话,本来有一些渐渐失去信心的民众正想闪人。不想,一看莫白出现,众人哪还有离开的心思。
  “大家好,我是莫白。”
  似乎这一次直播专门安排了莫白与大家互动。对着镜头,莫白说道:“好吧,大家不要猜了。我知道大家一肚子都有疑问,我怎么来这了。实话告诉大家吧,我最近对天文有爱好了。嗯,如果可以的话,大家可以叫我业余天文学家。”
  莫白又自我介绍了一个新的身份。
  不过还好,这一次莫白比较谦虚,在天文学家前面加了一个业余。
  “呵呵,白神谦虚起来了。”
  “难得,难得,不过这个业余天文学家怎么感觉很想笑。”
  “我也想笑,不知道这家伙想干嘛。”
  有莫白出现,大家对于捕捉脉冲星的心思都忘光了,一直盯着莫白不放。
  “嗯,作为一个业余天文学家,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科谱一些天文学知识。科谱什么呢,就不说什么高深的了,反正说了你们也听不懂。就说点简单的吧,我们的宇宙有多大。”
  莫白一边说,这时,大屏幕上一个地球出现。
  对着屏幕,莫白说道:“可能这个问题大家都没有什么概念,宇宙有多大,大家肯定会觉得很大很大。但是,很大很大到底是多大,不知道。至于问我,宇宙有多大,我会告诉你,宇宙大概的直径是1600亿光年。不过,1600亿光年是多大呢,大家仍没有一个具体的感觉。那么,我们就通过对比法,让大家真正的感受一下宇宙的浩瀚。”
  莫白是一个很出色的演讲师。
  这归功于莫白喜欢装逼的原因。
  莫白认为,一个出色的装逼大师,首先口才必需良好。
  虽然是业余天文学家,但莫白所要表现出来的,绝对不能让他们看到自己有半分业余。
  “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地球,我们知道,我们的地球已经很大很大了。但是,与太阳系九大行星比起来呢?土星是地球的830倍,木星是地球的1300倍。”
  “这么一比,是不是感觉地球很小了。对,地球确实很小。不过,小到哪呢?我们再拿一个做比较,刚才说到太阳,就拿太阳做比较。太阳是地球的130万倍……我们现在将太阳,木星,土星,海王星,地球……这一些拉成一条直线,我们来看一看。诺,这就是地球。地球在太阳面前已经变成了一个小点。”
  这般比较非常清晰,生动。
  一众在看直播的朋友眼睛发亮,看的是津津有味。
  “当然,这还没有结束。难道整个宇宙就只有太阳吗,不,不是的。我们知道,我们所在的星系是银河系。太阳系就是银河系里面的一个恒星系统,那么,太阳在银河系里有多大呢?”
  “与地球一样,太阳在银河系面前也变成了一个小点。”
  几张PPT图片翻过,不少人感觉大开眼界。
  当然,科谱还没有结束。
  在介绍完银河系之后,莫白开始介绍本星系群:“我们再来看看本星系群,本星系群也就是我们所处在的星系群,这个星系群有大概50多个星系组成,包括银河系。我们的银河系在本星系群里,很不好意思,显得很渺小,根本排不上什么号。”
  “不过,这还算好,毕竟在本星系群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我们的银河系。那么,拿一个更大的星系群来比较一下。比如,这个室女座超星系群,我们所处的本星系群与之一比,也成为了一个点。至于银河系,已经在这个图上看不到了。”
  PPT上面各星系群不断出现,每一个星系群都刷新着人们的三观。
  直到最后,莫白放出了最后一张图片。
  “这张图片是一位科学家所画的宇宙图,看到了吗,在这里密密麻麻都是星星。不过,这说是星星,但也不是星星。其中这里的每一个点,都是一个巨大的超星系群……”
  科谱到这里,直播室里众人已经完全的目瞪口呆。但是,莫白还没有介绍完:“哦,对不起,我口误。这个宇宙图并不是真正的宇宙,他只不过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宇宙。那么,真正的宇宙有多大呢,我们所看到的宇宙与真正的宇宙比较起来,也如这一张图里的星点一样。”


第1153章 这便是【中国速度】
  “我的天,没想到我们的宇宙竟然这么大。”
  “我原以为整个银河系已经很大了,没想到,在宇宙面前,我们的银河系连一个小点都显示不出来。”
  “别说是银河系了,就是我们的本星系群,在整个宇宙面前也排不上号。”
  “我突然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天文学家一直都要不断的研究宇宙了,在如此大的宇宙当中,难道我们人类真是宇宙当中的唯一智慧生物?”
  “这么来看,外星人可能真的存在。”
  “是的,在宇宙当中有无数个像太阳的恒星。同样,在宇宙当中,满足如地球一样条件的也有无数的无数。而且,就算不能满足如地球一样条件的,或许,外星人可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存在。”
  几张PPT,无数粉丝无比的感慨。
  同时,看到莫白介绍的宇宙,原来有一些对天文没什么兴趣的朋友。这会儿,也对天文产生爱好起来了。
  “狗屎,就这点科谱,这一些家伙还真当成了天文研究。”
  “那个莫白真会做戏,这完全是常识而已。”
  “想用这种无聊的科谱来做直播,抱歉,当你的直播结束,你就等着我们痛骂吧。”
  米国航天局一众研究局对于莫白的科谱不以为然。
  事实上,这还真是。
  像这种科谱内容本身就是再简单不过了。
  可笑,他们还期待华国天眼在这一次直播当中能够捕捉脉冲星呢。
  “好了,科谱介绍到这里。”
  镜头里面,莫白将大屏幕关闭,然后继续说道:“不过,很多人肯定奇怪,今天我为什么在这里向大家做科谱呢?不是我想抢镜,我的人气已经很高了是不是。至于原因……等等,我想想……哦,好吧,不想跟你们说了。我好像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我们……捕捉到……脉冲星了。”
  最后一句话,当真是令人史料未及。
  “什么,我们捕捉到脉冲星了?”
  “这么快?”
  主持人傻眼了。
  他们还以为这个捕捉最少也得几十天呢,没想到,竟然十几分钟就捕捉到了。
  “我去,不是说捕捉脉冲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吗,怎么回事?”
  “白神不会骗我们的吧。”
  无数观众也极为的震惊。
  “假的,一定是假的。”
  “他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捕捉到脉冲星。”
  “天眼的性能也不可能变态到如此不可思议的地步。”
  米国航天局一众研究员不断的摇头。
  但是,画面再一转,跟着莫白,大家来到了天眼研究中心。
  数百位研究员坐在电脑前。
  而此时,天眼研究中心的大屏幕上却是标出了这一颗脉冲星的位置。
  这颗脉冲星所在的位置处于银河系边沿10亿光年处。
  他的脉冲反应信号在1。13秒。
  “现在,我宣布,我们成功捕捉到了一颗脉冲星。”
  天眼总工程师南人东兴奋的宣布。
  “啊啊啊……”
  “真的,竟然是真的。”
  “我们真的发现了一颗脉冲星。”
  轰的一声。
  所有看客彻底沸腾起来。
  掌声。
  尖叫声。
  此起彼伏。
  “给力,太给力了。”
  “100多年我们没有发现脉冲星,没想到,就在今天这一刻圆梦。”
  “太棒了,你们是我们华国的英雄。”
  直播室内,无数的弹幕纷狂的刷起。
  “真没想到,我们发现第一颗脉冲星的速度竟然这么快。”
  李教授无比感慨地说道。
  “是呀,天眼的性能简直超出了我们的意外。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莫白刚才要给我们科谱了。”
  “哦,主持人,你明白什么了?”
  “莫白就是想告诉我们,这便是中国速度。”
  “中国速度。”
  一锤定因。
  众人一下子被这一个词汇给震得激动不已。
  是呀。
  这就是中国速度。
  当你以为发现脉冲星最少也得用几十天的时间。
  但我们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
  这不是中国速度是什么?
  是的。
  从莫白科谱到结束,我们就发现脉冲星了,这不就是十几分钟的时间吗?
  不。
  准确的说,连十几分钟的时间都没用。
  莫白科谱的时间仅仅只用了9分钟。
  “我不相信他们这么快时间就发现了脉冲星。”
  “是的,他们一定是在做假。”
  “头,我申请对这一颗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