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全能大明星-第4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像这种弦乐器,在他们的认知当中,也就他们欧洲的吉他最为牛逼了。
  至于华国,似乎也有弦乐器,但却是古筝古琴之类,与吉他的风格完全不符。
  哪怕他们拿出古筝与古琴,也未必压得过伯明翰的吉他乐队。
  只是可惜,这一些一直以他们欧洲为中心的洋人想错了。
  弦乐器可不仅仅只是欧洲有,华国同样也有。
  “琵琶。”
  不慌不忙,燕大学子召唤了一位琵琶选手。
  琵琶当然不是吉他。
  不过,琵琶虽然不是吉他,但他的音色却轻脆明亮,似金石之声,极具穿透力。
  那位燕大琵琶学子只是一弹,现场众人的耳朵便一下子竖起。
  显然是琵琶的音色太过于穿透力,哪怕在众多乐器当中仍能穿入观众的耳朵。
  “咦,这是什么?”
  “看起来有一些像吉他,但好像又不是吉他,这个叫什么名堂?”
  “这个应该是华国的琵琶。”
  “琵琶,名字这么难听,不会又是抄袭我们吉他吧。”
  “别动不动又说抄好不好,我都不好意思解释了。”
  “啊,为什么呀?”
  “与华国比历史,你这是找死。说了人家历史悠久,我们与他们根本没法比。就如他们的这个琵琶吧,嗯,历史比他们的箜篌短一些,但也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
  “我尼玛……”
  那一些自视甚高的看客蒙逼了。
  怎么这华国乐器这么多,而且看起来这一些乐器似乎比他们西洋乐器还更为鲜明独特。


第1221章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燕大琵琶学子可没有管这一些人蒙逼,而是继续弹着自己的琵琶。
  并且一边弹,一边和,一边还念起了一首古诗。
  “啊,他们还念什么来着?”
  “这是华国的唐诗。”
  “我日,不会吧,这乐曲还能与诗相和?”
  “当然可以,这更证明了他们华国音乐文化的意境。”
  “那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好像叫琵琶行。”
  一位比较懂华国文化的看客如是说道。
  没错。
  这首诗正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琵琶行》。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说的是弹琴女子高超的技艺。并借女子不幸的生世自叹自己与她一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哇,好有感觉。”
  “嗯,非常有意境。”
  “这首琵琶行简直吊爆了。”
  现场一些留学生兴奋的不断的拍着巴掌。
  这首琵琶行他们当然学过,只是之前学的时候只是学而已,并没有特别的体会。
  但现在,由几位琵琶学子一边弹奏一边念起这一首琵琶行,那种意境简直扑面而来。
  哪怕就是那一些听不懂中文的欧洲看客,这时亦被这一首唐诗震得有一些目瞪口呆。
  “我靠,他们华国留学生鼓掌,你鼓掌做什么?”
  “我觉得很厉害呀。”
  “很厉害,那你知道他们念的是什么吗?”
  “呃,不知道。”
  “不知道你还说很厉害。”
  “就是因为不知道,才觉得很吊的样子。”
  其他一些看客无语。
  不过,说真的,虽然他们也不是很懂这些人念的是什么,但他们亦感觉不明觉厉。
  而且,诗词文化本来就特别有意境,哪怕有的时候不懂这一些念的是什么意思。但只要念起诗词,不管是中文的诗歌还是外文的诗歌,他都一下子令人肃然起敬。
  这是那些传承了千百年诗歌才有的魅力。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一些诗歌的魅力。所以,哪怕过去了千年,这一些诗歌似乎对于现实生活没有太多作用,但所有的国家在自己的国文课本上,仍不断的让学子掌握这一些诗歌。
  至于原因?
  可能没有太多的人说得清楚。
  如果硬要说,那这一些诗歌可能显示的正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底蕴。
  有这样的底蕴,他们又怎么会羡慕他国?
  “好厉害,我都很想研究一下华国文化了。”
  “嗯,他们的词曲自成一套体系,虽然与我们不一样,但却高雅悠远。”
  “三个吉他手明显不是他们华国琵琶选手的对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的《琵琶行》继续响起,此时,原本控制着全场的几位吉他选手,一下子变得暗淡无光。那些之前被他们津津乐道的流行文化,却是被华国特有的文化魅力轰击的连渣滓也不剩。
  “不行,电吉他上。”
  “不,贝斯也上去。”
  远见单纯的木吉他无法压制住华国,后台伯明翰导演立即将电吉他,贝斯选手派上了舞台。
  所谓的电吉他与贝斯其实都是吉他,不过,因为加入了电,所以他们发出来的音色更为多元,也更为的具有现代感。一般的乐队都会使用电吉他,贝斯……特别是那些摇滚乐队,电吉他,贝斯更是他们的标配。
  不得不说,伯明翰导演还是很有眼光的。
  在他的指挥之下,新加入的电吉他,贝斯选手似乎在浓浓的华国风之下略而抬头。
  但可惜,他们还没松一口气,华国这一边方阵也跟着派出了自己的选手。
  不,不只是派出一位选手,而是派出了十几位。
  十几位学子每人拿着一把弦乐器。
  初看每人拿的弦乐器好像都是琵琶,可仔细看又发现这好像又不是琵琶。
  “我了个去,他们什么情况?”
  “这一些都是琵琶吗?”
  “不知道,听声音好像与琵琶的音并不一样。”
  “也就是说,这一些都是不一样的弦乐器了?”
  “应该是的。”
  伯明翰音乐学院一些学子看得眼睛都花了。
  他们自以为欧洲乐器复杂多样,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
  但现在,有一个国家不但可以和他们相抗横,甚至他们搬出来的乐器比他们还多得多。
  “那个是大阮。”
  “边上的乐器叫小阮。”
  “还有这个看起来也像琵琶的,但他不叫琵琶,他叫火不思。”
  “还有这个叫天琴,也长得与琵琶一样,是华国苗族人用的。”
  “那后面这位学子弹的是什么?”
  “这个呀……叫做月琴。”
  “还有这个是龙头三弦,是华国古代大理那边的人士用的。”
  “至于这个叫忽雷的,据说是胡人用的琵琶。”
  “胡人,胡人也是中国人吗?我怎么看起来这个乐器与我们这一边的有一些相象,这不是我们欧洲的乐器吗?”
  “不,不是我们欧洲的。不知道莫白有写一首诗吗。【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胡人原本应该不属于华国,但是,在他们千年以来进入华夏,却是被华夏同化,最后也成为了华夏民族。”
  “我了个去……”
  十几位学子各拿着一系列的琵琶,一瞬间展现了惊人的华夏音乐文化。
  就算是那些还在弹奏的电吉他乐队,这个时候亦是一阵苦笑。
  他们突然发现,自己这一些人在偌大的华夏音乐文化当中,怎么显得有一些隔隔不入。
  好像他们来到了华国,被整个的华国包围了。
  但是谁都知道,这才是他们的主场才对。
  琵琶行的诗句仍在继续。
  虽然这诗开头看起来只是介绍弹琵琶的人,以及琵琶怎么好听。
  但是,随着琵琶声的不断推进,整个的琵琶曲一下子变得激烈昂扬。
  当一众学子念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整个舞台突然涌进了万马千军,一阵铁骑带着刺晃的刀枪,却是将西洋乐器杀的片甲不留……


第1222章 鼓声一响,声动九天
  “挺住,挺住,给我挺住。”
  “不能停呀,千万不能停。”
  按比赛规则。
  这一次的比赛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两方阵营各演各的。
  但是,一旦哪方乐队受了对方的影响或者是干扰,那你就是输。
  被十几件类似琵琶的华国民族乐器一带,伯明翰学院的学子差点演奏不下去。
  要不是边上导演在用眼神一直示意,恐怕他们早已经认输。
  但尽管如此,伯明翰音乐学院的学子亦是演奏的很艰难,随时都可能中途停止。
  这让伯明翰的导演又是着急又是头痛。
  千想万想,没想到华国竟然有这么多的乐器。
  不过,到底是伯明翰学院的高材生,作为导演的他却是立即将后台的架子鼓给搬了出去。
  鼓是一支乐队的灵魂。
  如果一支爵士乐队里面没有架子鼓,那么,他便不是一支合格的爵士乐队。
  当然,这倒不是说爵士乐队里面一定要有架子鼓。
  而是架子鼓作为乐队的灵魂之物,他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带动整个乐队节奏的作用。
  甚至可以说,整个乐队的节奏,都是由鼓给控制。
  明显,现在的伯明翰一众学子完全被华国音乐控制了节奏,这个时候将架子鼓带上去,绝对能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不得不说,伯明翰导演这一招是明智的。
  在后台搬出架子鼓之后,强烈有力的节拍感一下子带动了低迷的伯明翰音乐学子的节奏。
  “布鲁斯,你终于上场了。”
  “我以为你不上场呢。”
  “你再不上场,我们就完蛋了。”
  看着布鲁斯敲打着架子鼓,其他学子与布鲁斯用眼神交流。
  “呵,怎么会,我怎么可能不来呢。”
  “怎么样,还行吧。”
  “我说了吧,没有我你们顶不住的。”
  布鲁斯眉头一挑,虽然没有说话,但一切尽在不言中:“伙计们,跟我上,反击的时候到了。”
  砰砰砰……
  一阵无比赋有节奏激情的鼓声在布鲁斯的带领之下,伯明翰学院一众学子彻底崛起。
  原本被华国民族乐器压制住的阵势也在架子鼓的出现之后,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而且,看起来,这道口子越来越大,大到,很快,伯明翰一众学子便能完成反扑。
  “精彩,太精彩了。”
  “好吧,虽然我承认华国的民族乐器很厉害,但是,我们欧洲的乐器才最为牛逼。”
  “那是,也不看看我们欧洲乐器为什么垄断全球,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场看客席见伯明翰学院的学子渐渐恢复了元气,一时纷纷鼓掌。
  只是,没等大家兴奋一会,这时,华国这一边也动了,从后台里搬出一架鼓来。
  “我草,华国有也有鼓?”
  “你说呢?”
  “我还以为他们没有呢。”
  “没有你妹呀,华国的鼓历史更久,说出来怕吓着你。”
  “你说吧,多少年。”
  “5000年。”
  “我日……”
  其实也不能说这一些欧洲人士没有眼光,这完全是他们太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引领着全世界。
  他们认为自己的经济引领着全世界。
  同样,他们的音乐也引领着全世界。
  全世界所有的东西都跟着他们学。
  同样,全世界的音乐也跟着他们学。
  那么,全世界各种乐器也跟着他们学。
  但是,在面对这一个什么都有的华国,他们似乎碰到了钉子。
  不同于架子鼓的节奏,华国的鼓更重的是气势。
  所谓一鼓作气,鼓声一响,声动九天。
  “我的妈呀,这声音好响。”
  “将我的耳朵都震聋了。”
  “这算什么,我好像听说华国有种更牛逼的鼓。”
  “那是什么鼓?”
  “战鼓。”
  “战鼓?”
  “对,就是作战之时所敲的鼓。这种鼓一响,万千将士便冲入战场奋勇杀敌,鼓在人在,鼓亡人亡……”
  “我去,幸好他们的战鼓没有带来。”
  “呃,抱歉,他们带来了。”
  眼睛有一些呆滞,华国燕大学子在搬出一架普通的大鼓之后,又搬出了一架战鼓。
  配合着之前的那一架大鼓,两架鼓双响齐发,好不威风。
  “妈的,这是二打一。”
  “可不是,本来一打一都打不赢,现在二打一了,更弱下风。”
  “该死的,我们也搬出多支鼓来呀。对了,我们除了架子鼓之外不是还有其他的鼓吗?像什么定音鼓,小鼓啥的。”
  台上的欧洲看客无比的着急。
  “有个屁用,小鼓之类的就算了吧,搬出来也没啥用。至于定音鼓,可以是可以,但风格与架子鼓有一些不一样。勉强加进去,不但没什么用,反而破坏了原来的风格。”
  伯明翰音乐学院的学子无比的郁闷。
  他们知道,其实他们在后台搬出架子鼓来之后,这就有一些破坏了之前的风格。
  不不不,其实不只是在鼓之前,在电吉他,贝斯出来之时,他便破坏了。
  因为之前不管是竖琴还是小提琴,伯明翰音乐学院演奏的都是古典音乐。
  可是,那什么电吉他,贝斯,包括现在节奏感很强的电吉他,完全是流行风格。
  一个是古典风格,另一个却是流行风格,强行加在一起,完全是不沦不类。
  “那华国那一边的怎么一大堆乐器加进去,怎么就没有破坏风格?”
  边上几位看客明显有一些不满。
  “这你就不了解华国的文化了。”
  有几位对华国文化很研究的学子说道:“华国文化其实并不是一个侵略性很强的文化。但是你以为华国文化就不厉害吗,不,他们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们的文化哪怕没有侵略性,但却比那些侵略性文化更为的恐怖。至于原因,那便是华国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包容?”
  “是的。”
  “什么意思?”
  “打个比方吧,在我们国家,白人是白人,黑人是黑人,是不是。”
  “当然,白人与黑人完全不同的种族。”
  “但在华国并不一样。就说胡人吧,其实在华国历史当中,胡人原本并不是华国人。但是,在华国文化的包容当中,胡人与华国人经过几千年的融合,胡人也变成了真正的华国人。这就是你可以看到为什么有很多长着我们西方脸孔的人,他们并不是我们欧洲人,而是华国人。”
  也正因为华国文化的包容性,从而才使得华国音乐具有无限的可能。
  他们不仅可以用自己的乐器演奏出无数的乐曲,同时,在他们的乐曲当中,不管是加入什么样的乐器,都可以用包容的方式将他们融合进入。并且,这个融合之后,并不会有任何的不适。
  “你的意思是说,华国的音乐也与他们的文化一样,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没错。”
  “那个胡人是华国的少数民族吧。”
  “是的。”
  “我好像记得,华国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
  “对。”
  “那岂不是说,华国56个民族就有56种鼓?”
  “这个,或许有吧。”
  这位学子有一些不太确定。
  但是,华国燕大学子却给予了他们答案。
  后台当中,数十位学子真的搬出了56架完全不同种类的鼓。


第1223章 我吓不死你
  “我尼玛,要不要这么恐怖。”
  “56架鼓,吓尿我了。”
  “这还怎么比,这还怎么比?”
  看到舞台上面56架鼓,现场前来参观的伯明翰音乐学院的学子一个抖擞。
  “这些不会是乱来的吧。”
  “哪有这么多的鼓?”
  “哥们,这哪里乱来,这真是他们华国的鼓。”
  边上有几位认识这一些鼓的学子说道:“你看,那个是八音鼓,这是华国壮族人民用的鼓。还有那个是猴鼓,一般是华国苗族人用的。边上那个超大型个子的鼓,这是华国水族人用的……至于其他的一些鼓,你别问我,我也不认得了。”
  这么一解释,一些不敢相信的学子说不出话来了。
  看吧,这就是华国文化的底蕴。
  不说其他,光是一个鼓,直接都能震瞎你的眼睛。
  “你能认得才怪,华国文化太博大了,别说是我们,哪怕就是华国人,不是专业研究这个的,哪能懂这么多。”
  “这倒说的是,华国地大物博,今天也算是让我们大开了眼界。”
  “其实我真想说,他们搬出56架鼓还算是少的。在华国,光是鼓最少有100多种。至于原因,太简单了,他们汉族的鼓都有几十种。”
  “我去,光是这个鼓就将我们这一边打得落花流水,这后面还怎么比?”
  “我也想知道。”
  原本大家带着看戏的心思来观看这一场比赛。
  在他们心里,华国这一次的比赛绝对是输。
  不止输,恐怕输得连内裤都不剩。
  但这一次比赛从开始到现在,华国不但没输,反倒是他们伯明翰学院的学子输得差不多连内裤也没有了。
  看看吧,你还在那里敲什么架子鼓?
  人家几十架鼓一敲,你那破架子鼓的声音根本都发不出去。
  “我有点想闪人了。”
  “别闪,还没结束呢。”
  “还没结束都输得这么惨,我怕到结束,我们都要哭了。”
  “兄弟,别这样,你要对我们伯明翰学院有信心。”
  “那好吧,我就继续看一会。”
  到底还是心里支持伯明翰学院,不少观众仍是期待。
  只是他们的期待却在后面的时间迎来了更为沉重的打击。
  不知道是不是输急了眼,伯明翰音乐学院的学子被56架大鼓震得有一些头脑发热。咬了咬牙,却是将一大堆西洋乐器通通给搬了出来。
  “像什么木管乐器中的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英国管,大管,萨克斯管。”
  “又有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倍低音提琴。”
  “后面还有管钟,木琴,三角铁……”
  这么多的西洋乐器一下子全部加入其中。
  虽然让整个的风格看上去极为怪异,但这么多乐器的增加却是令西洋乐器变得华丽了许多。
  至少,他看上去不是那么势单力薄。
  来来来,你们不是种类多吗?
  你们华国有这么多乐器,我们西洋同样也有。
  而且,论复杂性,种类性,我们也并不弱于你。
  可是,他们想错了。
  如果你比别的一些那还罢了。
  可是,你比种类,那就大错特种。
  之前56架华国鼓没能让你们明白过来吗,既然如此,今天就彻底将你们给震醒。
  “看来他们是想与我们拼了呀。”
  “既然如此,后面的同学,上。”
  燕大音乐系导演指挥着后台。
  随即,所有人不敢相信的场面发生了。
  先是与他们一样的,燕大学子这一边搬出来的是管乐器。
  只是,与只有区区几种的西洋管乐器相比,华国的管乐器简直不要太多。
  拿笛子就有苗笛,蒙笛,壮笛,阿乌笛,笛列,芒笛,骨笛,神农笛,寸笛,竹叶笛……
  至于箫,那就更多了:短箫,长箫,筒箫,排箫,鹰箫,鼻箫,列都,胡笳,夜箫,筚箫,姐妹箫……
  你以为这就没有吗?
  只要是关于吹的乐器,华国不要太多。
  除了这一些之外,还有牛角,铜角,刚洞,海螺,布巴。
  然后是接着怼西洋的弦乐器,也就是他们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倍低音提琴。来来去去,只不过是提琴,而且也就这么几种。
  让你们看看我们华国。
  我们不只有汉族拉的传统二胡,我们还有胡琴,四胡,四弦胡,牛腿琴,板胡,马头琴,曲胡,三线琴……
  至于后面伯明翰学院的学子拿出来的乱七八糟的管钟,木琴,三角铁……就这些东东,那就让你看看华国在创造各种乐器之间的举世才华。
  锣,铜鼓,单打,钹,大钹,中钹,小钹,还有铙,大铙,中铙,小铙。
  后面还有钗,大钗,中钗,小钗。
  接着的是司涅,骨板子,快板,盘铃,金刚铃,串铃,晃铃,铜铃,八宝铜铃……
  千奇百怪,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看着燕大音乐系学子将这几百件乐器搬将出来,现场所有看客又是感觉被教育了。
  “我好像在电视上看过这一些乐器,没想到,这一些乐器竟然是华国的。”
  “嗯,这一些乐器恐怕最少几百件。”
  “肯定几百件呀,说真的,要是他们人手够,恐怕一千多件都给你搞出来。”
  “都说了华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就是随便拿几件乐器出来,都够你喝一壶的。更加不用说,56个民族组成的华夏民族,你们这是在作死呀。”
  “我只想说,我们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