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全能大明星-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新闻虽然看起来有些奇怪,但谁也没有往其他方向去想。
  可是,当媒体记者在现场采访一众旅客之时,《成都》这一首歌,真正的火爆了中国。
  【请问,您为什么来成都。】
  【听了成都这一首歌,就想来成都看看。】
  【请问,您来什么来成都。】
  【想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请问,您为什么来成都。】
  【因为莫白,因为成都。】


第175章 万一火了呢?
  当各大主流新闻媒体将采访去往成都旅客的一系列新闻发出之时,整个娱乐圈瞬间爆炸。
  “我的妈呀,这谁唱的歌,这么牛逼。”
  “成都,妹呀,一首歌竟然还有这样的威力。”
  “莫白,牛逼了。”
  “亮瞎了我的狗眼。白玉堂威武,教主威武,装逼粉丝团威武,那些个喷子,来呀,继续喷,看面对这样的新闻,我看你还怎么喷。”
  八卦新闻虽然很吸引人眼球,但事实上,这个世界最为主流的并不是八卦,而是社会新闻。八卦新闻哪怕就是再吸引人眼球,比起主流社会新闻来说,也都是渣渣。而此时,就在一众喷子打死也不认为《成都》唱得如何之时,主流媒体的报道就像给了无数喷子一记响亮的耳光。
  拍拍拍。
  “看吧,你不承认算个啥。”
  “人家成都旅游局都发话了。”
  “人家铁道部都发话了。”
  甚至,这样的新闻还登上了新闻联播。
  无疑,如此高大上的新闻,直接就给成都正名,也为莫白正名。
  不过,关于成都,他的影响力仍然在不断的扩大。
  除了成都旅游突然暴涨之时,受成都歌曲影响,一系列其他版本的《成都》也先后出来。
  【再见总是等太久,回忆是思念的愁。
  初春两江的微风,亲吻着我额头。
  在美女如云的雾都里。
  我从未忘记你。
  重庆,带不走的,只有你。】
  是不是很熟悉?
  你以为唱的还是成都。
  不不不。
  仔细听,你会发现,这并不是成都,而是重庆。
  是的。
  成都美。
  难道重庆就不美吗?
  一首《成都》令成都成为了最为热门的旅游城市,那一些生活在重庆的朋友们,心里面那股羡慕劲就别提了。想想自己重庆,也是一个很美的城市,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哪怕是成都再美,在重庆人眼里,他都比不上自己的家乡。
  于是,一首模防《成都》的重庆,就此出现。
  不过,中国之大,哪怕是穷尽一生都走不完。
  中国之美,哪怕是用尽一生都看不尽。
  中国城市之底蕴,哪怕用五千年都写不来。
  成都算什么,重庆算什么,我六朝古都大西安来也。
  大西安都来了,那我苏州怎么能不来呢,于是,苏州版本也一度上演。
  随即,西安,苏州,洛阳……国内十二座名城相继都模防成都推出了自己家乡的歌曲版本。
  一曲成都,天下皆知。
  此时此刻,真的可以用这一句话来形容成都的火爆。
  而同样,唱出《成都》的歌手莫白,也在成都火爆的同一时间,名气也不断的暴涨。
  这种名气上的暴涨,表现最为直接的就是明星排行榜。
  原来的莫白只排五线明星行例,而且还在五线明星最末端的几位。但是,一首成都,却是让莫白的排名直接上升了500位,现在的莫白,已经是5线中游水平。如果不是莫白出道太短,而且大家只听歌曲,一般不怎么听是谁唱的,莫白凭着《成都》涨至4线明星也不可能。
  不过,哪怕如此,几天时间暴涨500名的记录也着实恐怖。
  要知道。
  一般的明星,要稳固在5线明星阵营,最少需要1年的时间。
  而4线明星,则需要3年。
  3线明星,需要5年。
  2线明星,需要10年。
  1线明星,至少10年以上。
  而且,1线明星不仅仅需要的时间无比之长,更多的,哪怕你就是混了这么久,也未必能成为1线明星。能够挤入1线明星者,天赋,运气,资源……缺一不可。
  当然,这里面只是说的大概。
  有人可能快一些,有人则慢一些。
  有的人看起来很出名,但其实影响力也就这样。
  有的人看起来暴光很少,但只要一说名字,却所有人都知道。
  有的人星途无限,但自己作死,最后泯然于众人。
  而有一些人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天赋,长得也不帅,但却坚持不舍,努力付出,最终也成为了一线明星。
  不过,不管怎么样。莫白出道也才几个月,能够在如此低的暴光度之下闯入5线,并且还排在5线中游水平,已经证明实力着实恐怖。
  “我草,王兵,你盯着的那个莫白暴走了呀,这可怎么黑?”
  “是呀,铁道部,新闻联播都出马了,我们黑不下去了呀。”
  “这个……唉,算这家伙牛逼,这波黑不了,先闪。”
  “好吧,回头再找准机会,我就不信这家伙能一直牛逼。”
  专黑莫白急先锋“王兵”郁闷不已,早早结束了在群里的聊天。
  ……
  5线中游。
  看着自己的排名,莫白感觉还是涨得有些慢。
  不过,想到相比于其他的明星,已经不知道有多快,莫白也就稍稍平静。
  正想着,这时,魔都作协的杨曼又给莫白发了一条短信。
  “杨曼姐,又来催稿了?”
  “呵呵,你的青蛙王子这么受欢迎,哪能不来向你催稿呢。你不知道,之前你一篇灰姑娘,现在你一篇青蛙王子,那可是迷死了多少小孩子。现在不少小孩子天天都吵着他们的父母亲,跟他们讲类似于灰姑娘,青蛙王子之类的童话。”
  “有这么厉害?”
  莫白未至可否:“这么厉害,也没见给我的名气增加多少。”
  说起来,莫白也有一些郁闷。
  自己的名气90%以上的都是来自自己唱歌,可是,关于自己写作的,竟然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不只是写作,还有在直播吸引的100万人气,也好像没多大作用。
  “汗,我的大作家,你写作是为了想成为大明星呀。”
  杨曼哭笑不得。
  “那可不。”
  “别开玩笑了。写作成名不是没有,但相对比较难。不过,这个也不一定。如果能一直写下去,多写个几年,未来名气也未必比那些大明星低。你看看像童话大王郑渊洁,普通的明星还真不能与他相比,还有良庸先生,一线顶级明星也不能相比的。你还是慢慢写吧,以你的天赋,我相信,不需要多久,你便能达到郭进明,韩韩的水平了。”
  “行行行,杨曼姐说的是,我这就给稿子。”
  莫白只是随口吐槽。
  他当然知道写作这一块比较慢热。
  不过他不急,写作这一块不能丢,万一哪天火了呢。
  想罢,莫白便挑了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发到了杨曼的邮箱。
  莫白不知道。
  在他写了这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后,他还真个火了。


第176章 震惊中楠海
  魔都写作群。
  “杨曼理事,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又是莫白写的?”
  “是的,莫白刚刚发表的作品,没想到,这篇童话竟然打破了之前灰姑娘与青蛙王子的记录。”
  “那个记录就不说了。在我看来,这样的童话其实与他写的小说一样,都是商业作品,没有什么价值。”
  “怎么可以这样说呢,这几篇童话,不管是灰姑娘与青蛙王子,还有现在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都写得很不错。即有无比的想像力,故事剧情也好,更为重要还有无比的教育意义。”
  “教育意义,反正我没看出来。灰姑娘与青蛙王子就不说了,简直是在瞎扯。灰姑娘就是灰姑娘,王子就是王子。灰姑娘不可能被王子看中,青蛙也不可能变王子。再者,这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写的就更不像话了,纯粹是在卖同情。”
  “我也认为有卖同情的嫌疑,试想一下,街头有可能出现卖火柴的小女孩吗?他是想描写小女孩的贫穷以换得小朋友们的同情。唉,这种套路早就烂大街了,没想到这些网络作者还在用。”
  看着群里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杨曼心如死灰。
  明明几篇写得无比经典的童话,在他们眼里却成为了毫无价值的作品。
  当然,如果他们真用客观的评价,有理有据,也让人信服。
  可关键是这一些人的评价,完全是摆着有色眼睛去评价。
  什么叫王子就是王子,青蛙就是青蛙。
  什么又叫完全瞎扯。
  童话之所以美好,那就是将无限的不可能化成可能。
  也正因为有了灰姑娘,才让更多的小女孩更为的相信自己。
  也正因为有了青蛙王子,才让更多的小男孩重拾了信心。
  而这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更是经典中的经典,不只塑造了一个无比可爱令人心疼的小女孩,更是对社会发起了深刻的反思。
  可是,这一些,他们竟然全都视而不见。
  这不是一个优秀文学作者所具有的素养。
  “唉,难怪一大群网络作者与传统作家泾渭分明。就以他们这般的清高,哪怕是任何一个网络作家也受不了呀。”
  只是,虽然这么说,但杨曼却没有一点办法。
  或许,将莫白吸收进入作协,能够给打破这沉闷而无聊的文坛吧。
  ……
  “爷爷,爷爷,你可回来了。”
  “哎,小还还,想爷爷了吗?”
  “想,好想呢,可是爷爷就是不回来看还还。”
  “唉,还还,都是爷爷的错,以后爷爷多回来看还还好不好。”
  “好,我们拉钩。”
  “拉钩。”
  中楠海紫华阁。
  一位和蔼可亲笑容满面的老者拉着小女孩的双手,脸上说不尽的疼爱。
  如果这样的画面被传出去,那么所有人都会恭敬的尊称这位老者一声“叶大大”。
  “爷爷,我跟你讲童话故事好不好。爷爷,你不在这些天,还可是学了好多的童话故事呢。”
  “还还还会讲童话故事了呀,来,讲给爷爷听。”
  “那好吧,还还就给爷爷讲一个灰姑娘的故事。”
  “灰姑娘的故事?”
  “对呀,爷爷,你小时候没听过呀。”
  “哈哈,没有,爷爷没有听过灰姑娘的故事,你讲给爷爷听吧。”
  “好的,爷爷,在很久很久以前……”
  小女孩奶声奶气的将灰姑娘的故事讲完。
  老者一边听,一边点头。
  这个叫灰姑娘的童话,哪怕是老者听后都感觉很有意义。
  “爷爷,还有呢,我还会青蛙王子。”
  “咦,青蛙王子,这个故事很有趣呀。”
  “是呀,是呀,爷爷,你不知道,这个青蛙就是一位王子变的。王子被人施了诅咒,然后就变成了青蛙,没有人和他玩,很多人觉得青蛙丑,都嫌弃他。但是,最后青蛙王子碰到了一位可爱的公主,公主亲了青蛙王子一口,诅咒就被解开了,青蛙王子就变成了真正的王子。”
  “嗯,还还讲得真好。”
  老者又是点头。
  灰姑娘与青蛙王子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故事,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奇怪,就是感觉这两个童话故事自己怎么从来没听过?
  老者虽然身为一国领导人,但自幼就很喜欢读书。
  像这一类的童话他也接触不少。前年,他还与一些文艺工作者直接对话,更与童话大王郑渊洁亲切交谈。并且鼓励郑渊洁再接再厉,希望在未来能够看到更多美好又有意义的童话作品。
  “爷爷,我还会一个童话故事。可是,这个童话故事我怕讲出来爷爷会哭的。”
  “啊,还还,还有什么故事会让爷爷哭呀。”
  被孙女可爱的样子逗笑了,老者说道:“还还,那你讲给爷爷听听,看看爷爷哭还是不哭。”
  “嗯,爷爷,你一定不能哭哦。”
  看着老者,小女孩继续讲道:“从前呀,有一位卖火柴的小女孩……”
  老者初开始只是静静的听着。
  开始的时候,老者对于卖火柴的小女孩这则童话故事,也并不是很在意。
  或许,在老者眼中,这估计又是一篇与灰姑娘差不多的励志童话吧。
  但是,听着听着,老者突然感觉这个童话并非那么简单。
  【雪越下越大,街上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白地毯。小女孩一整天没吃没喝,实在走不动了,她在一个墙角里坐下来。她用小手搓着又红又肿的小脚,一会儿,小手也冻僵了。真冷啊,要是点燃一根小小的火柴,也可以暖暖身子呀。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火柴,在墙上一擦……哧!小小的火苗冒了出来。小女孩把手放在火苗上面,小小的火光多么美丽,多么温暖呀!她仿佛觉得自己坐在火炉旁,那里面火烧得多旺啊。小女孩刚想伸出脚暖和一下,火苗熄灭了,火炉不见了,只剩下烧过的火柴梗。】
  听着孙女讲的童话,老者有一些呆住。
  故事中小女孩眼前出现的火炉并非是真正的火炉,只是小女孩很冷很冷,缺少温暖。
  所以,她才会幻想有一个火炉子在她身边。
  哪怕小小的火柴并不是火炉,但在那一刻,她却觉得比火炉子还暖。
  但这并不是这一则故事的高潮。
  在一根火柴熄灭了之后,小女孩又抽出了一根。
  这一次,小女孩又看到了另一幅画面,各种各样的食物,水果,还有无比喷香的烧鹅。
  但火柴燃烧的时间很短很短,画面再次消失。
  小女孩又急不可待的再点燃了一根,这一次,小女孩看到的是自己已经过世的奶奶。
  一根一根点燃,画面一幕又一幕的出现。
  每一次点燃都是无比的温暖,但火柴每一次熄灭,世界则又陷入黑暗与冰冷。


第177章 真的要火了
  “爷爷,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什么没有鞋子穿呀。”
  “她的妈妈去哪了?”
  “她见着奶奶了吗?”
  “是不是她的奶奶带走她了呀。”
  “爷爷,你怎么哭了……”
  小孙女“还还”奶声奶气的话,令老者沉默不已。
  他不知道如何回答。
  老者少年之时,见过太多的贫穷,曾经立志要报效国家,让人民真正的富裕起来。
  虽然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进步,华国已经越来越好。
  但是,贫穷与落后在某一些地方,仍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变。
  第二天,老者召开了一个会议。会议里面,老者语重心长的强调:“华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华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切不可再发生‘卖火柴的小女孩’被饿死的事情了……”
  ……
  某某省。
  “首长今日发表了扶贫讲话,大家认真学习一下。”
  “首长所提到的精准扶贫,要求我们认真贯彻……”
  “首长也重点讲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咦,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什么意思?”
  ……
  某某市。
  “已经查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故事。”
  “不过,卖火柴的小女孩不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写的,是作者莫白写的。”
  “现在,我们大家来学习一下莫白同志写的童话,灰姑娘,青蛙王子。”
  “另外,首长调强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全文大家必需认真学习,每一段做好批注。”
  ……
  某某县。
  “为什么会发生‘卖火柴小女孩被’被饿死一事?”
  “请问,我县以现在的经济与教育水平是否会出现卖火柴小女孩事件。”
  “我们如何要避免再次发生类似卖火柴小女孩被饿死事情。”
  “卖火柴的小女孩被饿死一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某某报刊。
  “卖火柴的小女孩采用对比的艺术手法,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之夜冻死街头的故事,揭露了社会贫富差距。”
  “这篇童话为了更好地反映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作者把故事安排在大年夜这个特定时间里来展开是很有深意的。大年夜正是家人合家欢聚,寻欢作乐之时;而可怜的小女孩。在这个又冷又黑的晚上,孤苦伶仃流落街头卖火柴,最后冻死街头。”
  “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个经典小女孩的人物形象。这从两个场景中可以看出,其一,作者通过小女孩穿着一双很大很大的拖鞋,塑造了小女孩贫穷可怜让人心疼的形象。二是,小女孩光着脚与美丽金黄色的头发对比。文中这样写道:‘雪花落在她的金色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拉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读到这里,谁都觉得小女孩长得实在美丽可爱,但她自己因为又饥又冷,根本不会注意这些。”
  “更为经典的还在于小女孩的人物幻想,这从小女孩擦了5次火柴可以表现。第一次幻象,小女孩看到了大火炉,是因为她在现实中寒冷,说明她饥寒交迫。第二次,小女孩看到烧鹅向她走来,是因为她在现实中饥饿,说明她渴望美食。第三次,小女孩看到圣诞礼物,是因为她没有快乐,说明她向往快乐。第四次,第五次她看到了奶奶,还带着她飞走,是因为她没人爱抚,说阴她渴望得到爱抚。”
  “通过这样一次一次的幻想,不难看出。其实小女孩什么都没有,正因为没有,所以她才幻想。而小女孩这样的一个人物,代表的不仅仅是小女孩,代表的是国内千千万万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民。”
  ……
  魔都作者群。
  “杨曼理事,你还在向会里推荐莫白吗?”
  “杨曼理事,作协没有邀请网络作家入会的先例。”
  “杨曼理事,如果您还是邀请,那么,我们所有人都会投反对票。”
  “杨曼理事……”
  “许华,别叫了,杨曼理事不在。”
  “不在我也要在群里说,若是打开了这一个口子,以后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会进入我们作协。”
  “许华,我还是给你看一个新闻吧。”
  “什么新闻?”
  “叶大大今天发表的讲话。”
  “叶大大发表的讲话,看这个做什么?”
  “你看完了就知道了。”
  群内有一位作者发了一个连接。
  许华点开连接,连接是一则关于叶大大发表精准扶贫的新闻。
  只是,就在许华感觉莫名其妙之时,最后叶大大那一句话,却是瞬间将许华给吓死。
  “杨曼理事,在吗?”
  “杨曼理事,刚才我的TT号被盗了,我也不知道哪个家伙发了一些乱七八糟的话。”
  “杨曼理事,您上线呀。”
  “杨曼理事,我错了……”
  ……
  谁也没有想到。
  叶大大在扶贫会议上面,竟然会提到《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句话。但哪怕就是仅仅这么一句话,其他的什么也没有说,这一句话的份量,却是在国内新闻界炸了开来。
  “我了个去,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
  “你们笨呀,赶紧搜索一下呀。”
  “我知道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部童话,最近可火爆了。”
  “是的,最近这些天,我的女儿就一直跟我讲卖火柴的小女孩。令人讽刺的是,这么多小朋友都知道的事,我们竟然不知道。而更为讽刺的是,连日理万机,忙得不能再忙的叶大大都知道,我们同样不知道。”
  “牛逼,这部童话是哪位作家写的,吊炸天了呀。”
  “那是,被叶大大直接点名表扬,尼玛,这家伙要火。”
  “可不是,不会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写的吧。”
  “不太像郑渊洁写的。”
  “我也觉得不像,郑渊洁的童话故事不是这种风格。而且,看起来,这篇童话比之郑渊洁的童话不知道高明了多少。”
  “赶紧查,这篇童话到底是谁写的。”
  “查出来了。”
  “是谁。”
  “莫白。”


第178章 我又不想加入作协了
  莫白?
  初开始,大家当然不知道莫白是谁。
  毕竟,以现在莫白的人气,大众不知道莫白是谁太正常了。
  别说是莫白的,哪怕是一线歌手,很多不喜欢娱乐,不喜欢歌曲的朋友,同样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不过,不知道不要紧,有心人很快就会向你介绍。
  “莫白是一位作家。”
  “对,莫白之前还写过三侠五义。”
  “我靠,原来他是写三侠五义的作者呀,难怪这么厉害。”
  “嘿嘿,他不仅写了三侠五义,还写过诗歌呢。”
  “什么诗歌?”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我了个去,这诗歌是他写的,我服。”
  “不仅如此,他还唱歌呢?”
  “唱歌,你逗我?”
  “逗你做啥,他还参加了好声音。”
  “666,都参加好声音了,那结果怎么样。”
  “夺得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