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0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之所以在芯片领域没有太大的进展,确实是因为在这方面投入太少。
但是,这又确实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
“冯总,我们非常高兴听到你做出这样的决定,只是,芯片领域的发展,牵涉的范围会很广,你也一定很了解,任何一种芯片研发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完善的生态。”周院士说。
冯一平点头。
“所以,我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得到国家的肯定之后,再立项会比较稳妥?”周院士说道,“那样我们应该还能争取到相应的补助和扶持。”
他原本还想说,是不是可以让国家一起投资,只是,就连他们这些专家都知道冯一平的脾气,他应该不会喜欢那样的提议。
“那样确实会更好,但即便没有相关的扶持和补助,我觉得,关系也不大,毕竟,世界上还没有一家单纯靠政府扶持,就能壮大起来的高科技公司。”
“赢得市场的认可,比得到国家的肯定和扶持更重要。”
“何况这个机会,是一个明明白白的确定性的机会,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下重注,好在接下来,无论是人民币还是美元,我们都不会缺。”冯一平大声说道。
“哈哈。”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大家此时都笑了起来。
因为他们知道,以冯一平的身份,说出这样的话,那么接下来,公司会不是一般的有钱。
“至于院士你说的生态,我想,这也不是问题。”
“我们完全可以预计到,接下来,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设备,对芯片的需求,会非常巨大,而我们的安卓系统,未来一定会成为包括手机在内的智能设备所安装的主要的系统。”
“我们正在依托安卓,组建一个开放手机联盟,这里面,就有芯片公司,还有运营商,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以及,手机公司。”
“可以说,有了安卓,在建造生态方面,真不难。”
“同时,我们可以看看,就在这个园区里,我们有多少个项目,会需要芯片?”冯一平问道。
“我想,我们园区里所有的项目,都离不开芯片。”
“我们的无人机项目,我们的电动汽车项目,以及,我们神奇工坊的出品,都需要大量的芯片。”
“未来,会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穿的衣服,穿的鞋,我们的眼镜,我们的手表,以及会议室里的这所有的设备,互相之间,都能联结起来……也就是,这都离不开芯片。”
老马刚对这旁边的周星宇说了一句,“那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吗?”
冯一平马上说,“对,未来就会是这么科幻。”
“我们有自己的芯片,自然会给我们自己的这些需要芯片的产品带来优势,而我们这些需要芯片的产品,也会是我们芯片出货量的保证。”
“而且,我们完全可以大胆预测,未来的智能手机,一定会是像彩电冰箱空调微波炉这些家电一样,我们国家,会是生产大国,我们就是只把握好国内市场,就能获得非常大的发展。”
“冯总,”周院士说,“相关的人才,国内还是非常缺乏。”
“这不是问题,”冯一平说,“我们可以从韩国,从日本,从美国,从欧洲重金去挖。”
“在硅谷,有那么多清华的校友,我就不相信,只要条件到位,还挖不回来?”
至少他现在的声望,对挖人会有很大的加成。
“对那些难得的人才,我们完全可以给他开出CEO的薪水来,不就是砸钱吗,我们不缺钱。”
老马直起身子鼓掌。
既然不缺钱,那看来,我也得多上几个项目啊。
冯一平双手向下压了压,“德鲁克,接下来,这是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一个重点之一。”
“好的冯。”德鲁克说道。
“冯总,你希望,我们从哪一种芯片入手?”周院士问。
“CPU,肯定要做。”冯一平说。
周院士点头,这个不意外。
“另外,GPU,这个很重要。”
“还有,存储方面,我们也应该要打破垄断……”
老马发现,对面的那些专家们,此时一个个的都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这是怎么了?
“冯总,”周院士开口了,听起来有些不确定,“也就是,主要的芯片,我们都要研发?”
第二百三十二章 就这么定了
冯一平什么都想做,这让周院士他们很高兴,中国的芯片产业,太需要冯一平这样有野心,又有实力的来参与了。
冯一平的实力,不仅是他是国内以及亚洲的首富,所以有充足的资金,完全不用指望国家的扶持,自己的财力就足够支持他进行自己相关的研发。
更是体现在他的影响力上。
芯片研发,一个是资金,另一个,自然是人。
而冯一平,无疑是一个会让人信服的人。
换做其它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去日韩,去欧美招揽芯片领域的知名人才,哪怕驮着大袋大袋的现金,怕都很难如愿。
对这个行业的高端人士来说,钱,并不是他们的首要需求,或者说,我在三星我在英特尔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跟你走?
哪怕你现在一年能给我目前年收入的10倍,但谁知道10年后,你的公司还不会不会存在?
而以冯一平的声望和成就,他想招揽的人,肯定不会有这样的顾虑。
但是,冯一平这样什么都想做,又让周院士他们有些担心。
芯片的研发,真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技术门槛都很高不说,投资门槛,同样都非常高。
大概的说,芯片的门槛主要有算法设计、材料工艺,加工工艺和封装测试等着几个方面,其它的不说,就说现在建设一个最新制程的半导体工厂,成本已经逼近40亿美元!
就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多少人能负担起这样的投资。
而这个成本,还在高速增长中,就说10年前,投资才不过十多亿美元,周院士估计,再过个十年,成本突破100亿美元,也不是不能想象。
当然,这方面,可以找代工,但就是代工,相关的花费,同样巨大,就比如说流片,随便流流,就得十几大几十万。
而从经验来说,很少有芯片能一次流片就能成功,就能成功的量产……
这方面的开销,太多,太大,尤其是,坑太多,而这些坑,全得用钱去填。
“冯总,我们就举例,”周院士组织了一下语言,“就说内存芯片吧,这个大家可能会比较熟悉,周围的朋友或者同事,有可能会去给自己的电脑加个内存,或者换个硬盘什么的。”
“我们可以肯定,未来随着智能设备越来越多,这方面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大。”
“但内存芯片,它有些特殊,我们都知道,一般来说,电子产品每年都会降价,但内存是个例外,它降价起来厉害,可能会降到比生产成本还低,但涨起来,同样厉害,涨个一倍,涨个两倍,都不稀奇。”
“这就有点像化工行业,重资产、强调周期,价格大起大落,涨起来的时候,数钱数会到手软,但一旦跌下去,可能连自己都想砍掉这个项目……”
冯一平笑了笑,“院士,我明白你的担忧,也谢谢你的提醒,这方面相关的风险,我都考量过。”
“但和其它行业一样,在芯片领域,风险,同样可以说是机会,就比如你刚才说的内存,市场价格下跌时,确实会带来高额的亏损,但是,一旦我们无惧这些损失,扛过去了呢?”
“那么,很有可能,我们会成为这个领域的王者,因为其它的很多竞争对手,可能抗不过之前的衰退期,从而退出了这一领域,但市场,却会比以前更大,也就是,供小于求,这就意味着,接下来可以拥抱一段数钱数到手软的时光……”
他都这样说了,周院士能说什么呢?
“尤其是内存芯片,我们一定要做。”冯一平重重的挥了一下手。
三星为什么后来那么牛,甚至有时苹果都要看他的脸色,那还不是因为,它占据了内存市场的超过一半的份额?
而内存市场,这在未来,无疑会是一个千亿美元级别的市场。
后来韩国甚至成了我们国家最大贸易逆差对象,这其中,韩国的内存产业,可以说居功至伟。
他不喜欢这样。
对这行业,冯一平确实不太熟悉,但是,既然都知道了三星在这个行业非常成功,那就简单了,三星死扛,嘉盛也死扛,三星加大投资,那嘉盛就同样加大投资……
大方向正确,那么赶上三星,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我们长远的目的,甚至都不是这些目前大家都知道的传统芯片。”冯一平又说。
周院士他们都有些麻木了,这样什么都做不说,还要研发其它的芯片?
而根据规律来看,新芯片的技术门槛,肯定会更高。
“大家都知道,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或者说,目前这个基地的很多项目,都和人工智能有关,所以,我们长远的目标,应该研发出人工智能芯片来。”
“人工智能芯片是什么,我想对各位专家来说,不是问题。”
“我们应该都记得,在97年,IBM的那台‘深蓝’,经过六局比赛,战胜了当时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
“我们就应该要研究更强版本的这样的芯片,让它能战胜世界上最强的棋手。”
“当然,以我的理解,AI芯片,不可能像我们人一样,既可以下围棋,又能下象棋,刚开始,它应该是一个专用的芯片,下象棋的就下象棋,下围棋的就下围棋,但是运算能力一流。”
“不但运算能力一流,能迅速的处理我们的数据库中的大数据,还能够自己学习提高。”
“比如说,它和聂棋圣下棋,绝不会两次掉进同一个坑里。”
“它的应用场景,也会非常多,比如,识别我们的声音,识别我们的形象,也就是面部识别,以及,辅助驾驶员驾驶汽车,最终,实现无人驾驶——顺便说一句,这是我们的特斯拉正在追求的一个目标。”
“……如果打个比方,如果说CPU是一个全知全能的老教授,能解决非常复杂的问题。”
“那么,GPU,就像是100个小学生,它能高速的做大规模的简单计算,比如5+6=11。”
“而人工智能芯片,大概是班里的怪才,可能除法算的特别好,比其它的100个同学加起来还要快,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几乎是0。”
冯一平依据自己后来接触到的一些概念,对自己认为的人工智能芯片,做了个大概的类比。
别说,挺形象,连老马都有些明白了,有些迫不及待的发言,“哎,我觉得,这个芯片,是不是刚好可以用在我们的云平台上。”
冯一平点头,老马真和自己有些像,虽然不太懂技术,但偏偏对技术有些敏感。
“当然,我知道,即使我们资金充足,即使我们挖来了很多一流的人才,即使我们能突破封锁,购买到一些相关的高精尖设备……我们要想在这方面做出不错的成果来,难度还是会非常大。”
“毕竟从目前来看,我们和国际水平的差距,至少在十几年以上,而在我们追赶的同时,行业的领先者们,自身也在高速发展。”
专家们颔首,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但好在,我们也不是没有其它的办法来弥补,”冯一平终于坐了下来,“当前有些缓和的次贷危机,我想大家可能都有了解,我坚信,这场危机,不但没有过去,高潮还在后头。”
“等到危机彻底爆发,欧美的很多公司,都会受到巨大的负面影响,那时,就是我们非常合适的抄底时机。”
专家们这才明白,当初让他们列出那些技术,可以考虑收购,原来等的是这么个时机。
“我还可以告诉大家,相关的准备工作,早在进行当中,在德鲁克的努力下,我们并购团队的实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他朝德鲁克点头示意了一下,又一次站了起来。
“但是,即便未来我们看好的那些收购项目,并不能成功,那么,我们还是要坚持在这方面大力投入。”
“这是一个关键性的战略领域,我们如果在这方面不努力,未来总有一天,会被人卡脖子。”
“我不喜欢被人卡脖子,卡人脖子,我倒比较喜欢。”
“所以这件事,”冯一平双手撑在会议桌上,最后一锤定音,“就这么定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日新月异
省城嘉盛大楼楼下,车队都已经发动了,主人还在一旁应酬,冯一平握住一位穿着蓝色夹克衫的中年人的手,“谢谢你杨高官,欢迎你有时间,再到我家里来做客。”
“那是一定的,”杨高官笑着说,“替我向你爸妈带好。”
这位杨高官,已经去过冯一平家里一次,见过了冯振昌和梅秋萍。
要说这几年,省里的领导,到冯一平家打过卡的还真不少。
随着嘉盛在省里的投资越来越多,随着五里坳的发展,越来越引人瞩目,这个趋势,预计会愈演愈烈。
这从冯一平这次回来,省里在接待上做的工作就看得出来。
他抵达的时候,同样是这位杨高官,亲自到机场接机,现在离开省城准备回五里坳,杨高官又早早的赶来送行,期间,省里的两位大佬,又一一接见,各种称赞夸奖……
说实话,冯一平都有些嫌省里有些太过于热情。
就比如刚才,杨高官还说,要送冯一平回五里坳……
“再见杨高官。”车都走出老远一段,冯一平再回头看,杨高官依然站在那里朝这边挥手。
一个身居高位,尤其是岁数至少是冯一平一倍的人,这么热情,他还真的觉得有些消受不起。
杨高官虽然没有亲自陪冯一平回家,但他依然代表省里,做了一些安排,车队里,有一辆省厅的警车。
本来是在前面鸣笛开道的,但在冯一平的坚持下,这辆警车,此时只能作为压阵的车辆。
不过,从省里的这个架势看,关于盛正之后的继任人选,冯一平大可不必操心。
当然,在和省领导会谈的时候,他们完全没有谈起这个话题,毕竟,冯一平是体制外的人。
但就冲省里的态度,以及有能耐坐上那个位置的人的背景来分析,冯一平觉得,下一任五里坳的负责人,从大方向上来说,无论如何,至少不会成为五里坳发展的阻力。
因为就算他本人不清楚,他背后的人,一定知晓其中的轻重。
安妮这时才拉开斯宾特的窗帘,看着外面的高楼和行人说道,“是不是越朝内地走,经济就越差?在我看来,这里的居民的精神面貌,都和沿海那边有不少的区别,看起来,闲散了许多。”
这观察得还是够细致的,但冯一平还没说话呢,旁边就有人接口了,“多新鲜,美国不是这样?美国中部的那些经过州,经济不是同样比东西两岸的那些州要差?”
“还有,这叫闲散吗,这叫自在!”
“你们两个,好了!”冯一平对坐在后面的黄沁萍和安妮说道,“要不要干脆我们停车,让你们俩下去打一架?”
他在省城见到这两位的时候,她们就像两只斗鸡一样的,没想到,都两天过去了,她们还没消停下来。
“哼,野蛮!”安妮嘴一翘。
“还不是因为你。”黄沁萍低声嘀咕道。
好嘛,这竟然有一起掉转枪口,来对付冯一平的意思。
得,冯一平拿起遥控器按了一下,前面的大电视上,马上放起艾薇儿今年新专辑里大热的歌曲,girlfriend。
随着音量的升高,后面的两位,终于消停了下来。
而冯一平,则给自己塞上耳机,拿出电脑,在小桌子上开始办公。
黄沁萍重重的哼了一声,同样找出一副耳机戴上,闭眼睡觉,另一边,安妮依然兴致勃勃的看着窗外。
……
等到车停了下来,冯一平发现,原来已经了五里坳,装饰着彩灯的牌坊旁边,盛正正带着几辆车等在那。
冯一平一看,还好黄承忠不在,要是自己回来,他还跟着到这来迎接,那还真的是消受不起。
“盛县长,”冯一平走下车,“好久不见。”
“一平,”盛正紧紧的握着冯一平的手,“家里可都在盼着你回来。”
“我知道,县长你一定有很多新成绩等着显摆。”冯一平笑道。
盛正就着冯一平的话,“呵呵,要是你哪次回来,我没点新东西向你显摆,那就说明我不合格啊。”
“要是盛县长你都不合格,那国内就没有合格的县长了。”冯一平大声说。
“这个时候,我真希望你不是首富,而是组织部门的负责人,”盛正握着冯一平的手,“要不上我的车,我好帮你介绍介绍?”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隐隐的看到了冯一平的车里,有女孩子。
“上我的车吧,”冯一平把他拉上车,“沁萍,你认识的。”
“呵呵,沁萍啊,你也回来了,难怪你爸爸今天心情特别好呢。”
“盛县长好。”黄沁萍站起来打招呼。
“这位,安妮,沁萍在美国认识的一位朋友,现在是我们的实习生。”冯一平指着安妮说。
黄沁萍闻言,低头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我没有这样的朋友。
安妮笑着对盛正挥手,“嗨!”
“wele。”盛正竟然也拽起了一句英语。
见冯一平有些惊讶的看着自己,他说道,“镇上的外国朋友,也多了。”
这倒也不奇怪,镇上的公司越来越多,辐射的范围自然也越来越大,来镇里洽谈的外国人,自然也越来越多。
“这充分说明了县长你的工作出色,”冯一平又夸了一句,“对了,镇里知道我今天回来吗?”
“我看,有不少人知道了。”盛正说。
也是,家里知道了,外公和几个舅舅知道了,盛正他们也知道了,想瞒肯定也瞒不住。
“那我们就从外围走,直接去我外公家,顺便,县长可以让我看看今年的新成就。”
冯一平真不想自己每回来一趟,都搞得兴师动众的。
盛正了解冯一平,也了解冯一平的顾虑,“也好。”
“沁萍,你去坐盛县长的车吧,你爸妈估计早就在家里等你呢。”
黄沁萍看了依然看着窗外的安妮一眼,“我不,我也想去看看你外公。”
冯一平看了她一眼。
黄沁萍有些不屑的扫了旁边的安妮一眼,放心,在大家面前,我绝对不会和她争吵。
“那好吧,”冯一平点头,有这样的表态就行,“那你给家里打个电话。”
冯一平接下来,也没有时间去关注这两个一直在斗气的家伙,他贪婪的看着窗外,“哦,汽车市场已经开业了吗?”
车窗外面,闪过几家看起来装修得很高档的汽车四S店,冯一平上一次走的时候,这里还在施工当中。
想当初,镇里的第一家汽车销售店,专卖面包车,而这里看到的,都是轿车的四S店。
看来在汽车消费上,镇里已经实现了升级。
“是,原来的那一块,地方太小,他们施展不开,搬到这里,大家都积极得很。”
“这家西装厂也投产了吗?”看着汽车市场隔壁的厂区,冯一平问道。
“对,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投产,在嘉盛相关公司的带动下,目前镇里的服装和家纺公司,越来越多。”盛正说。
“而且这些公司,都非常注重在网上销售。”
“是吗?”这方面的情况,冯一平还真了解的不多。
“是的,也是因为一平你的原因,镇里的商户,就没有不在网上开店的,各项数据综合下来,在省里,我们镇是网络经济创新的样板。”
“呵呵。”听了盛正的话,冯一平忍不住笑,这真是个好现象。
“第一批入驻我们电商园区的那些家庭,现在一个个的都发展得很不错。”盛正补充道。
这无疑也让冯一平很高兴。
电商园区里的那些商户,很多都是镇里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所以由镇里出资兴建了那个市场,以优惠的租金让他们入驻,当然,嘉盛阿里电商,也在园区里有办公室,有专门的团队免费为大家提供帮助。
这是一个带有扶贫性质的项目,现在的发展,看起来还真不错。
“我们已经在筹备二期工程,”盛正说,“不仅如此,省工商和其它的职能部门,到镇里考察过多次,有意把我们镇建设成为网络经济示范区。”
“我得到的消息是,他们正在起草相关的文件,文件里有很大的篇幅,是为我们的电商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便利。”
冯一平在盛正肩头拍了一下,“县长威武!”
盛正呵呵的笑了,就像终于得到了老师表扬的学生一样。
要知道,在以前,冯一平还从来没有这么明确的表扬过他的工作。
虽然他知道,这是因为冯一平知道,自己快要卸任的缘故,但他依然很高兴。
“那边的小区,也交房了吗?”冯一平指着那边山脚下一个外墙被漆成橙色的小区问。
“对,橡树庄园已经交房了,旁边的理想家园也快了。”盛正索性站了起来,站在窗旁为冯一平介绍。
“那边,汇源果汁的工厂,目前正在进行设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