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0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刚到餐厅,恰好碰到拿着报纸进来的欧文,欧文愣了一下,有些想躲的样子,但冯一平一招手,他马上站住了,“你的报纸,老板。”
“欧文,昨天的事,我不批评你,但也不会表扬你,明白?”
五大三粗的欧文竭力把自己装成一个鹌鹑,“我明白老板。”
他抬头看了冯一平一眼,“李察基尔的那个聚会,我觉得,可以尝试着去抵制一下。”
“嗯,”冯一平看了他一眼,现在知道来讨好我了,“那么,你看着办。”
他抖开洛杉矶时报,发现头版上的几件事,都和自己昨天做的事有关,呵呵,康明斯干得不错,可以加个鸡腿。
——要是他知道了金高官对金翎说的那些话,怕是也得给他加一个大鸡腿。
第四百一十九章 定论
这个早上,比弗利山庄里,有很多人也早早的醒过来。
不管有没有参加昨天的宴会,有没有表态支持冯一平,他们都知道,今天的好莱坞,一定会很精彩。
对他们来说,这样的事,大概就相当于不是这个圈子的人,期待着一部大片的上映。
他们睡眼惺忪的拿着一杯内里内容各不相同的果蔬汁,皱眉喝一口就对自己说一声,“这真好喝!”“这很好喝!”“这太好喝了!”
再看报纸,“哇哦,这真好看!”
头版头条的,是好莱坞85位明星,集体郑重声明,“让奥运回归奥运吧,请把纯洁还给奥运。”
他们在声明中旗帜鲜明的说,“从诞生的那天起,奥运不但关乎奥运本身和体育精神,更是全世界团结和和平的象征,是全人类友谊的桥梁,不应该涉及政治。”
他们还在声明中一再强调“我们在此强烈反对一些团体和个人,枉顾全人类的共识,强行把奥运和其它问题挂钩,妄图借奥运达成自己目标的卑劣行径。”
“……我们一致唾弃,那些为了一己之私,以各种方式,来抵制和呼吁抵制奥运,并以此打压其它人的可耻做法。”
很多人读到声明中的一些字句,都激动得有些颤栗。
说起来,他们这些比弗利山上的人,也是抵制行为的受害者之一。
因为相关的风潮的形成,在此之前,为了不招致攻击,他们不好自由的发表与抵制奥运相反的言论。
呵呵,现在看起来,终于轮到原来得意的那些家伙头痛了。
因为发表这份声明的好莱坞明星,都不是等闲之辈。
能被《洛杉矶时报》这样的报纸放在头条的声明,自然意味着这些声明人的份量。
他们中,不但有妮可基德曼、玛丽昂歌迪亚、凯文史派西、阿德里安布劳迪这样的影后影帝,也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小罗伯特唐尼,斯佳丽约翰逊这样的高人气明星。
还有众多类似摩根弗里曼、威廉达福这样的老戏骨……
总之一句话,这是一份非常有份量,没点实力的人都没资格去滥竽充数打酱油的名单。
近几年来,好莱坞还从来没有一个活动,能得到这么多有影响力的明星的集中支持。
看到这则声明,大家就都知道,不用问,原来蹦跶的米亚法罗、李察基尔之流,无疑已经败下阵来,因为双方的实力对比,太过悬虚。
重要的是,一方是站在大义的一方,站在全人类共识的制高点上,而另一方,无论如何粉饰,都逃不脱借奥运谋私的嫌疑。
当没人站出来的时候,那些言论还会有些市场,但一旦有人站出来,并直接把它搬到太阳底下,那些卑劣可耻的行径,自然无所遁形。
很多人意识到,这件事,很有可能成为好莱坞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至少,之后每届奥运会召开的时候,估计都得拿出说一通。
这个,可是个机会。
既然没能成为米亚法罗——是的,在好莱坞,同样不乏嫉妒米亚法罗的人,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对错,无关紧要,能不能增加自己的影响力,那才是问题的关键。
那么,自然不能再错过这趟车。
于是,在名单上的一些人,看着声明小声嘀咕,“声明中的用词,是不是有些过”的时候,那些不在名单上的人,纷纷给自己的经理人或者公关公司打电话。
内容都非常一致,搭车!
但这个过程,都比较匆忙,因为他们很快发现,今天报纸上的其它内容,也同样精彩!
第二篇吸引住他们的报道,和在好莱坞声名赫赫的权力人士斯皮尔伯格有关,标题是,“斯皮尔伯格最拙劣的一部电影”。
文章以辛辣的笔触,描述了斯皮尔伯格欣然接受本届奥运会组委会的邀请,担任开闭幕式艺术顾问一职,到后来明知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开闭幕式艺术顾问,还在今年2月份,召开新闻发布会,郑重表态辞去艺术顾问的全过程。
文章剖析了他一开始为什么会接受,中间为什么表态督促中国在相关问题上担负责任,其后在截止日期之前,并不签署相关的法律文件,以及到最后,在大众面前,郑重辞去那个实质上自己并没有担任的顾问职务的心路历程。
把一个企图借热点事件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之后又借反对该热点事件,成功的再一次为自己博得一些人的支持和关注的投机者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文章还引用了昨晚冯一平访谈中,所谈到的在中国拍摄《太阳帝国》一片的详情,最后非常“真诚”的向大导演建议,“以后就别尝试自己演戏了。”
结尾的那一段文字,让刚才觉得那份声明的用词,已经非常有力的人,再一次觉得有些颤栗,“作为一个导演,他或许是成功的;作为一个演员,他无疑是彻底失败的;作为一个人……我们想,可以把冯先生昨晚在采访中的最后的配上声音来回答这个问题。”
“那就是,‘呵呵呵!’”
这一刻,不知道有多少人借机把果蔬汁喷出来,或者是被果蔬汁呛到,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拍桌子的时候用力过猛,把自己的手都拍痛了……但是,所有人——除了斯皮尔伯格本人,此时都在哈哈大笑。
精彩!太精彩了!
这出戏果然不负众望!
洛杉矶时报,有多长时间没有这么犀利了?
以及,我们难道正在围观一位知名大导演的陨落过程?
也不知道这个记者,这次是收了多少钱,才会写出这样的报道来。
哦,可怜的斯皮尔伯格啊!
在此之前,美国观众对斯皮尔伯格,同样也不是一边倒的支持。
但此前大家对斯皮尔伯格的分歧,主要是集中在他究竟是一个艺术大师,还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这样的问题上,现在看来,呵呵,此后怕是得集中在他个人的人品上。
这对一个因为《辛德勒名单》,而获得了巨大声望的导演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尤其是昨晚的采访,所披露出来的他对二战中和纳粹德国并列的Japan军队的好感,无疑会破坏不少人对他的好感。
咳,那个,嗯,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啊!
哎呀,怎么就不由自主的想跳起来?——有什么比看着一个比自己地位更高,更厉害的人倒霉还要让人高兴的事呢?
等等等等,还有另一篇报道。
这篇报道的标题,同样很让人有看完报道全文的欲望,“如此儿童亲善大使。”
一看就知道,是近两年抓住了机会,可以动用相关的资源,让大家不好自由的发表相关言论的过气同行米亚法罗。
这篇报道,实际上,是对冯一平昨晚采访的复述,一个连自己亲生孩子的父亲,也不是自己同居人的母亲,一个连自己的养女,都不能保护好的母亲,一个因为自己的一些图谋,公开呼吁抵制奥运会的母亲,是否有资格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这样的职务。
在知道她自己那几个孩子的事之后,我们能期待她能给世界儿童带去怎么样的“关爱”?
“哈哈哈。”又不知道有多少人此时拍案叫绝。
实在是米亚法罗担任的这个职务,太巧了些。
这看起来,就像是让一个圈内人都知道的吸毒的明星,去担任禁毒大使一样滑稽。
他们此时,非常期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接下来会作何反应。
只是,再看看其它的报纸,他们可以肯定,经此一役之后,米亚法罗,也好用一个词来形容,“呵呵呵!”
“呵呵呵!”这一刻,好多挥舞着洛杉矶时报的好莱坞明星,都在想着同一个问题:这届洛杉矶时报,真的非常可以!
第四百二十章 助攻
美国东部,花生屯。
进入4月以后,希拉里竞选团队的气氛,已经不可避免的有些改变。
那些去年只提着一只皮箱,怀着梦想从全国各地来到美国的政治中心,为希拉里的竞选工作添砖加瓦的年轻人,在这个春天里,工作得格外的卖力。
他们拼命的到基层拉票,任劳任怨的坐着最廉价的交通工具,按照竞选总部的安排,到摇摆州的基层拼命拉票,到即将举行总统预选的州拉票……
他们不辞辛劳,攻势凌厉,只是,怎么都有一种强弩之末的感觉。
而这些很多才去年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此时看起来,身上都带着一股暮气。
主要是因为,他们离梦想越来越远,而这个竞选总部,离胜利也越来越远。
大家此时其实都有这样的预感,但又不愿意就这样放弃,每天在精选主管的鼓励下,再一次像打了鸡血一样去奋斗。
但他们很多人此时奋斗的缘由,已经由获胜,变成了不再让自己感到遗憾。
不然,将来回首这次失败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自己此时没有竭尽全力,而心生遗憾和愧疚。
此时还有很多人,不管是信上帝还是不信上帝,在努力工作之余,无不希翼着上帝会看在大家这么努力工作的份上,给他们制造出一个奇迹来。
遗憾的是,有些事,他们的上帝也没辙。
在好莱坞一片欢腾的这个早上,花生屯已是中午时分,在希拉里竞选总部里,工作人员看到,还一直保持着旺盛战斗力的媒体主管罗比,急匆匆的走进了希拉里办公室。
大家能清楚的看到他的脸上的懊恼。
罗比的不请而入,让正和竞选团队负责人杜尔交流的希拉里皱起了眉头,“罗比?”
虽然聘请了一流的化妆师,但在这样的近距离观察下,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的高强度选战,尤其是最近面对小奥黑,可以说是节节败退的希拉里,脸上肌肉松弛得厉害,法令纹异常明显,而那两个怎么化妆也掩盖不住的大大的眼袋,更是让她看起来显得给格外虚弱。
对希拉里的不爽,罗比选择视而不见,“你们得看看这个。”他把手里的电脑放在希拉里桌上。
希拉里戴起老花镜看了一眼,马上在桌上狠狠的拍了一下,脱口一句“shit!”
对面的竞选负责人杜尔把电脑拿过去一看,顿时也是一副牙疼的神色,“已经确认了?”他问罗比。
“是的,”罗比回答道,“我们反复核实过,他就是在6号伦敦火炬传递过程中,被逮捕的那些人中的一位。”
“我想我们得马上采取补救措施了。”杜尔看着那桌面上的那张照片,对希拉里说。
那张照片上,一个壮汉,正在抢夺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姑娘手里的火炬,看得出来,小姑娘在尖叫,他却张大了嘴巴,脸上满是笑容。
希拉里摘掉眼镜,沉着脸站了起来,她此时真想对着老天问一句,“what the fxxx!”
洛杉矶时报上的那几篇报道,他们自然看到了,他们也明白,接下来民间和主流媒体的风向,可能要变了,他们之前的一些表态,可能会由此面临一些问题。
但他们认为,至少还有时间。
但加上几个小时前发生在巴黎的这件事,估计他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因为竞争对手一定会在这个方面做文章。
“Damn it!”希拉里又忍不住骂了一句。
她就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倒霉。
上月中旬,纽约州州长斯皮策因应召丑闻辞职,因而让各大媒体,又把克林顿和莱温斯基,以及她的照片,放在电视屏幕上,重温当年的拉链门,给她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而因为好莱坞这些家伙的发神经,以及照片上的那个家伙的神助攻,她又将不得不尽快想办法挽回自己以前的一些发言。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美国的这些政治女强人,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一个对我们称得上友好。
从去年参选至今,希拉里多次明确表示了对我们奥运会的反对,并一再呼吁小布什也一起抵制,希望他接下来不要参加奥运会的开幕式。
这在当时,并没有什么,这甚至成功的迎合了一些选民。
但现在看来,那样的表态导致的麻烦,更多。
她知道,有好莱坞那么多明星的集体声明,此前抵制奥运的活跃人士米亚法罗彻底失信于人,大肆炒作自己辞去艺术顾问的斯皮尔伯格人品遭到质疑,再加上伦敦这个家伙选择对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小姑娘下手……
这铁一样的事实,一定会让民众认识清楚那些把本届奥运牵扯上其它问题的那些人的嘴脸。
随着对那个坐在轮椅上的小姑娘的袭击,那些人戴在脸上的“爱好和平”的面具,自然也掉了下来。
至于不会有多少人会看到这张照片?不可能的!
想想昨天的那场宴会,昨天晚上的那场访谈,再看看今天各路媒体上的集中报道吧,希拉里确信,很快很多人就会在网上,在报纸上,甚至是在手机上看到这张照片。
而她此前,可是和那些暴徒站在一边,这自然会让本就岌岌可危的预选变得更加艰难。
“准备起草声明吧。”她说,声音里透着浓重的疲惫。
为什么那边就从来不就这个问题明确发表意见,以至于又成功的避开了一次可能的负面影响?
……
另一边,芝加哥小奥黑的竞选总部里,虽然大家也在拼命的投入工作,但这里却洋溢着昂扬向上和积极乐观的情绪。
希拉里团队此前主要把注意力都放在一些大州,而他们在布坎南的建议下,避开希拉里的锋芒,把主要资源都集中在那些中小州上,这已经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从2月5号的“超级星期二(美国总统选举两党参选人提名初选开始那一天的专属称谓)”到现在,他们已经旋风般席卷了12个州,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希拉里,并且渐渐建立起了对希拉里的优势。
此时从芝加哥的竞选总部,到全国各州的区域办公室,所有人的努力工作,都是在做最后的冲刺,向6月份最后的胜利冲刺。
而恰好也回到了芝加哥竞选总部的小奥黑,此时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些信息。
这可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哈哈,看来,希拉里前后不一的问题,马上又要多上一项。
他高兴的把布坎南叫了进来,“布坎南,你觉得,现在是我们明确表明对这个问题态度的时候吗?”
“不巴拉克,”布坎南说,“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再观望一段时间。”
“还观望?”
“一两天就可以。”布坎南说。
“一两天?”小奥黑看着布坎南,很快笑着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伙计,就听你的。”
……
比弗利山庄,还穿着睡衣的汤姆汉克斯,看着报纸上的那些报道,眉头几乎都皱到了一起。
自己的老朋友,看来有些不太妙啊,为他说话的媒体,不但数量上不占优势,文章的质量,也和那些抨击他的媒体不能比。
此时的他,再一次觉得,昨天拒绝冯一平的提议,好像相当不妥当。
他没预料到,冯一平会闹出这么大的局面,更是没有料到,在巴黎,会发生那样让所有人都反感的事。
他正准备打电话跟公司的搭档加里高兹曼,再讨论这个问题,加里刚好打电话过来,“汤姆,我刚刚知道,梅丽尔斯特里普和昨晚的另一些人,正在准备发声明,支持报上的那份声明。”
汤姆汉克斯本来有些纠结于和斯皮尔伯格的友情,听了这话,顿时一点犹豫也没有,马上说道,“我们也发,马上发!”
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是天涯沦落人
汤姆汉克斯现在也顾不上担心的对象,此时还真需要有人担心一下下。
从一大早开始,他家门口的车道旁,全是举着长枪短炮的记者,院墙外,还停着几辆转播车,不止一位主持人站在门口直播,“截止至目前,我们还没见到斯皮尔伯格本人……”
“他的公司和发言人,也没有就相关问题,做任何回应……”
成名至今,斯皮尔伯格还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因为一般只有突发事件,才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而那些受到这样关注的突发事件,除了在某些突发事件中成了英雄这样的正面事件,其它的,大概率都是负面事件。
诸如命案、实捶的婚外情、潜规则男女演员……
所以,在这个早上,同样在世界电影圈内,享有极大声望的斯皮尔伯格,透着家里的窗户,看着外面那些积极且一脸期待的媒体,心情差到无以复加。
旁边的地上,散落着多份报纸,上面无一例外,都有那份吸人眼球的声明,以及,大同小异的抨击他借奥运来炒作,进而在结尾处都直接质疑他人品的报道。
加上对米亚法罗的批评,这三样,可以说是今天很多报纸的标配。
斯皮尔伯格虽然也有着一般犹太人都有的大嗓门,但他并不是一个易怒的人,成名之后,在公众面前留下的都是很艺术、很文雅,很和气的形象,但眼下这撕得一地的报纸,都出自他的手笔。
对他这样一个在商业上已经取得了成功,现在希望给自己加上类似德艺双馨的大师称号,并且已经有了阶段性的成就的人来说,他最不能接受的,恰恰就是被人质疑自己的人品。
但即便是撕碎了,依然能看到那些能把他的心都刺痛的报道。
冯一平!
从昨晚开始,这个名字就一直萦绕在他心间。
他清楚,如果不是因为冯一平,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突发的风波。
至少,在昨晚之前,没人知道他当初拍摄《太阳帝国》时,受到了中国有关部门和民众的多少支持,更不会有人知道,他辞去的那个顾问,是事实上并没有担任的职务。
在是知名导演的同时,还是一个知名编剧的斯皮尔伯格,自然有办法为自己辩解,但他非常清楚,无论用什么理由,都不可能完美的粉饰好报道中所提到的,那两件事暴露出来的人品上的问题。
作为一个导演和金牌编剧,他太清楚一个道理:事实胜于雄辩!
而冯一平在采访中,牢牢的抓住的那几个重要的点,已经让他没有雄辩的基础。
那些明星集中发表的那份声明,也是让他太阳穴直跳的一件事,名单上的一些人,最近还在和他联系,希望能在他的下一部作品中担当角色。
事实上,从昨天上午开始,大概知道冯一平要干什么后,他和他的公关公司,给名单上的很多明星打过电话,在做过一些许诺后,已经得到了其中不少人的正面回馈,但没想到,他们转脸也是毫不犹豫的就在这个声明上签了字。
真是,无耻之尤!
在他又忍不住咬牙的当口,墙角的电话响起来,正在收拾报纸的女佣接通后,小心翼翼的对他说,“先生,汉克斯先生的电话。”
汉克斯,斯皮尔伯格心头浮起一些暖意,好在自己还有这样的老朋友。
有他们这些重量级的好莱坞人士的支持,好莱坞,终将还是自己如鱼得水的那个好莱坞,眼前的这些事,就如同疥彙玻芸炀突峁ァ
“汤姆,谢谢你。”他很欣慰汤姆汉克斯能第一个打电话安慰自己。
“伙计,你得挺住。”汤姆汉克斯说。
斯皮尔伯格傲然一笑,“哈哈,这些不算什么。”
汤姆汉克斯有些沉默,我并不是那个意思,以及,接下来要跟你说的,可能就不会不算什么。
但时间紧迫,他也只得选择快言快语,“有件事,我得现在告诉你。”
斯皮尔伯格从汉克斯的语气中,听出了些不详的预感。
“虽然我持反对意见,但是史蒂文我的老朋友,我的公司和经纪人,都要求我站出来发表声明,表明我们对报上那份声明的支持。”
斯皮尔伯格晃了一下。
“他们其实也很为难,因为,他们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包括梅丽尔斯特里普、丹泽尔华盛顿那些人,都在联系媒体,商讨相关的问题。”
斯皮尔伯格扶住了墙。
“史蒂文,你在听吗?”
“汤姆,我在的。”斯皮尔伯格想尽量让自己的话快起来,结果,却尤其慢。
“我的老朋友,无论如何,我想让你知道,我们始终是和你站在一边。”
“巴黎发生的事,我想你一定已经知道,在这样的情势下,我们,不得不有所妥协,而我,不得不尊重公司的意见。”
“汤姆,我理解,是的,我非常理解,谢谢你能提前通知我。”声音突然大起来的斯皮尔伯格,让那边专注于收拾破报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