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可以,小舅他们一家就在梅家湾,你这几天要是有空,可以直接去找他,这事可以多问问我小舅妈。”
  “好啊,那我们明天就去,还有,以后生意上的事,你可得帮着我们点,这一次,要不是你,我们的一些积蓄可能就都打了水漂,连响都听不到一声。”
  在工商局拿到相关的数据后,原本还觉得冯一平说那些话都是推脱的汪成林,当时大呼侥幸,说还好去找了冯一平。
  “经验也是慢慢积累的,我也和你们一样,不过,要真是有事,这两位也不错,他们就在省城,今年也会到公司去帮忙,有事也可以和他们商量,两人计短,三人计长嘛。”冯一平指着肖志杰和王昌宁说。
  参加了那一次会议之后,他们两个对冯一平提出的有空就去公司实习的安排,相当欢迎。
  “好主意可能没有,不过,遇事可以帮着参谋一二。”肖志杰说。
  “哪里,你们都太谦虚!”事实证明冯一平当时说的那些话都直中要害之后,汪成林现在对他的两个同学也不敢小觑。
  事还没完,他们下去的时候,邻居冯家升领着两个外甥女和一个外甥来家里,这是一对姐妹花,家贫但貌美,肖志杰看的有点傻眼。
  这两个姑娘,冯一平当然是有印象的,以前每年暑假的时候,她们都会带着弟弟来富裕的舅舅家玩,不过,她们和冯宏兵玩的不错,很少和当时家里条件不好的冯一平打交道。
  记忆里,其中的老二,后来正好嫁给了冯宏兵。
  “三叔,这是我姐家的两个女儿,她家的情况你们也清楚,家底本来就薄,为了生这个外甥,又罚了不少款,我们能力一般,越格也帮不上忙,现在我这个外甥正上初中,成绩还不错,将来要花钱的地方多,真是想起来就愁。她们姊妹两个,去年在南边的服装厂打工,辛苦一年,结果也没赚到几个钱,今天来,就是厚着脸皮来找你帮个忙,看能不能在省城帮忙找个事做。”
  “你这话说的,我们两家在一起住了这么多年,你以前也没少帮我们,说这些话太见外,只要是你开口,当然没问题,就怕这两个姑娘瞧不上我们安排的工作。”冯振昌说。
  “不会的,三爷爷,”大姐嘴甜,“就我们这个条件,您能帮忙安排个工作就不错,您放心,我们能吃苦,什么都能做。”
  “不会,工作不会比你们在工厂辛苦,工资收入也不会低,这点你们放心,一平,你看呢?”
  冯家升和他们家的关系,不太远,也不太近,但是原来在手紧的时候,也帮了些忙,虽然金额不大,但也都是心意。
  而且冯家升老婆,比冯宏兵妈妈性格要好些,自家日子好过,也不会人前人后的说什么,以前梅秋萍有时还会跟冯宏兵妈妈争几句,和冯家升老婆却没有,说起来是个很合格的邻居。
  这是冯家升第一次求他们,又是大正月的,冯振昌肯定不会拒绝,再说,两个姑娘而已,随便哪里都能安排得下,不过,省里的那些公司,他能做主的,实际上只有面馆,但是面馆现在不缺人,他就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冯一平,儿子长大了干什么的,就是帮老子分担和分忧的嘛。
  “家升哥都开口了,哪会有什么问题,你们可以去便利店,也可以去酒店,工资收入都差不多,工作环境也都很好,不过,你们还是要参加职前培训,也都有实习期。”
  “当然,培训也是为我们好。”
  “姐,我们去酒店吧。”两姊妹中的老二马上说。
  “你们要是定下来,初七的下午一点前,到县汽车站那,上我们定好的大巴车,我会带你们去人事部。”
  姐姐和小舅他们,初六就要赶到省城,接待那些司机和跟车的,又只有冯一平。
  “当然定下来,他们初七肯定准时到,”冯家升帮她们答应下来,“一平,和你的这两个同学,还有玉萱,晚上一定要来我家吃饭,我亲自下厨。”
  肖志杰碰了王昌宁一下,点了一下头,“我那话说对了吧!”
  确实是这样,冯一平估计,接下来肯定还会有其它各种亲戚登门。
  不过呢,爸爸和妈妈,其实也挺享受这样的滋味,但是,他们也清醒的很,不会因为几句奉承话就人都轻飘飘的,什么事都答应下来,今天的这事,估计是他们这几天答应的最爽快的。
  谁知接下来,天气突变,当天晚上,就下起雪来。
  这雪还不小,早上起来的时候,地上已经积了四五公分,这雪一下,他们这山里路就不好走,不像前两天,大清早就一拨接一拨的有人上门拜年。
  不过,本来计划好是今天送肖志杰他们回家,然后去黄静萍家的,现在看来不行,只能等明天。
  通了电话,黄静萍那边有些小失落,年前就通知了,今天有不少亲戚都等着呢,就为了看冯一平,不过碰上这样的事,也没办法。
  “也没事,要是明天还在下,那就初六到镇上的家里,不用到我老家来,你的安全第一!”黄静萍说。
  那感情好,去她老家,接受那么多亲戚的检阅,虽然应付得来,但总不是件轻松的事。
  最郁闷的要数肖志杰,他爸妈也是初六动身,他原计划今天去找张秋玲,找个地方腻歪两天,现在看,最多只有明天半天的时间。
  看着他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唉声叹气的,不时还到窗户那看看雪究竟有没有停,冯一平和王昌宁看了好笑,“你就跟你爸妈说,也初七的和我们一起走不就行了?”
  “对啊,那这样一来,又有一两天的时间。”肖志杰高兴的一拍手,马上跟家里打电话。
  这家伙!


第二百零四章 上门
  “好好表现。”在梁家河中学附近下车的肖志杰拍了拍冯一平的肩膀,然后乐悠悠的去等张秋玲。
  这家伙现在兴奋到什么地步呢?像个小孩子一样的,用脚去踹行道树,让上面那些积雪洒下来。
  “加油!”在梅家湾前面把王昌宁放下去的时候,他也拍着肩膀来了这么一句。
  “行了,我这就走,此地不能久留。”
  从这就能看到前面那户人家,一个他也叫舅舅的,这会在门口送客,正朝这边看过来。
  至于为什么不把王昌宁送回家?因为到了他家,至少得吃餐饭再走,今天真没时间。
  不过,这两位的表现,都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去女朋友父母家,真不是件轻松的事,他们这架势,就好像是送冯一平去一次重要的考试一样。
  其实呢,也可以算是长考试啦!
  冯一平倒看得开,这一次的拜访,其实是非正式的,还没有到两个家的层面上,要是初二的去她家,那就是很正式的一次,因为正月初二,都是约定俗成的女婿去丈人家的日子。
  这场雪停的早了些,昨天中午就停了,要是再下个一天半天,那到时直接去她家镇上的那个家就好,去她老家,其它的不说,被大家当珍稀动物一样围观总是少不了的。
  黄静萍家所在的黄家铺,冯一平是第一次去,其实离得也并不远,从乡里沿省道往上走不久,路叉成了两条,往左,就是去冯一平他们村的路,继续往前,黄静萍说再朝上走个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黄家铺,再朝前走个多小时,就到了邻省。
  路两旁零星有一些人家,有不少也还是瓦房,冯一平观察了一下,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凡是有一片竹林的地方,附近都会有人家,有可能只有一个独户,多一点也就两三户人家。
  屋檐下都滴滴答答的有水在流,屋顶上雪化的快的那一边,下面肯定是厨房,烟囱周围的那一块,雪已化净,露出下面青黑色的瓦,其上有白气蒸腾,似烟似雾,在这个时候,看着挺温暖的。
  这一路,冯一平的手机就没停过,黄静萍隔几分钟就打一个电话,急切的很,好在路上车少,冯一平可以随时停车接电话。
  终于,他远远的看到了停在路边的车,旁边的黄静萍穿着红色的大衣,披散着长发,在旁边山上积雪的映衬下,黑的更黑,红的更红,就是脸看不大清楚。
  确定了是冯一平的车,她正跳跃着朝这边挥手。
  在前面不远处,山与水的交汇的地方,省道边有一排规则的房子,旁边的小山上,高高低低的房屋,像积木一样洒落的四处都是,那就是黄家铺了。
  黄静萍笑嘻嘻的跑过来挽着冯一平的手,“我还怕你走过了,我怎么觉得就几天不见,你好像变胖了?”
  “还是妈妈做的饭好吃啊!”冯一平笑着说。
  “恩,那我有机会,一定要跟阿姨好好学学。我先跟你说啊,今天也有不少人等着,不过你放心,没人会为难你的。”
  “那我今天就靠你罩着。”
  “没问题,跟着我走。”
  跟着黄静萍,把车开到村口池塘边的打谷场上停好,从后备箱里拎着带的礼物,这时旁边一户人家的们打开了,一个小子从里面窜出来,看到冯一平,又不敢往前凑,就在那喊,“萍姐。”
  “小五啊,帮我把车看着啊,不要让人刮了,中午来我家吃饭。”
  屋里面走出一个中年妇女,笑嘻嘻看着冯一平问,“静萍,这就是你男朋友?”
  “七婶,这是冯一平,一会来家坐啊!”
  冯一平就这样跟着黄静萍,笑着和那些一点都不熟的人一路打着招呼朝上走,他发现,一向唯他马首是瞻的黄静萍,在自己老家,挥洒自如的很,就是有些嗑着瓜子的小媳妇拿他们开玩笑,她也能轻松应对,有点如鱼得水的意思。
  “四奶奶,晚上来家里吃饭啊!”她回头对旁边一个出门看冯一平的老人家说了,指着上面的房子说,“那就是我家。”
  冯一平笑着点点头,这一路,他又把以前的那一套拿了出来,跟人说话打招呼的时候,还略带一丝腼腆,不太熟的地方,他都是用这副面孔。
  他装这个现在很有心得,很到位,不熟的人一看,铁定以为这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小家伙,绝对不知道他内里就是一个经年的老狐狸。
  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穿着乡镇的公务员们都喜欢的那种半长黑呢子大衣的黄承中,这时站在门口,满脸带笑的看着这边。
  “过年好叔叔!”冯一平问候了一句。
  “快进来,”黄承中说着话,用手里的烟点着了挂在门前晾衣杆上的鞭炮,黄沁萍双手捂着耳朵从里面跑出来,只看了一眼又朝屋里跑,“妈妈,姐姐他们回来啦!”
  “家里都还挺好的吧!”黄承中很正式的跟冯一平握了手。
  “他们挺好的,几年不见,叔叔还是这么精神。”
  “不行啊,一年年的老咯!”
  这时,黄沁萍拉着一个打理得整整齐齐的中年妇女走到门口,“妈,这是一平。”黄静萍介绍说。
  不用她介绍冯一平也知道,这位肯定是她妈没跑,她们两姊妹,眉眼间,都看得到她妈妈的影子。
  “阿姨好!”冯一平规规矩矩的跟她打了招呼。
  黄妈妈这是第一次近距离的见到冯一平,上下瞅了一遍,恩,确实是个挺不错的小伙子。
  “也不要在门口站着,快进屋吧!”
  “对对,进屋,”黄承中接过冯一平手上的东西,“这一次不说,以后空手来就好。”
  “是啊,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黄妈妈也说。
  “就是一点心意,给你们的,还有给静萍爷爷的。”冯一平心说,这次之后,就更不可能空手来。
  厨房里温暖如春,和自家一样,火塘里烧着松木,有一股清香散发出来。
  坐下的第一件事不是喝茶,黄妈妈给他端来一碗甜酒煮鸡蛋,里面还加了姜红糖,这其实也是女婿的待遇了,这玩意,一般就是给女婿准备的。
  “谢谢阿姨。”冯一平站起来双手接过碗。
  “别客气,坐着就好,喝一碗暖暖身子,这化雪的天,冷的厉害。”
  可不是吗?冯一平他们这有一句老话,下雪不能化雪冷,具体原因,可能好多人并不清楚,因为他们没学过物理,但这是乡下大家都知道的常识。
  碗里有三个蛋,这其实也是个讲究,在现在这个场合,二这个数字又不好,原因好像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纯爷们身上,都有两个那啥。
  当然了,具体原因可能不是这个,冯一平好像小时候吧,听一个刚从丈母娘家上门回来的堂兄那,听说过一嘴。
  黄沁萍也拿着一个碗很秀气的喝着,不过,从她眼睛里,就看得出这肯定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乖乖女。
  “我该叫你什么呢?”她笑着问。
  “叫什么?当然叫哥。”黄静萍没给妹妹发挥的机会。
  有些甜,有些腻,不过冯一平吃的无比欢快,这会,可不好有一丝的迟疑,黄妈妈在那边笑着看着呢。
  黄静萍碰了他一下,“吃不完也没事。”
  “不,阿姨煮的好吃着呢!”
  黄静萍就忍不住想笑,好吃是好吃,不过,她看得出冯一平现在是往嘴里塞。
  “你这怕是有一米八了吧。”黄妈妈问。
  “脱鞋量一米八一。”黄静萍帮他答了。
  “定做的那被子是不是还会有些短?”
  “没事,那被套是两米三的,晚上脚那头再搭一条毛毯就好。”黄静萍说。
  知道冯一平要到家里来,她回家之后,和妈妈一起,到镇上定做了被套和被子。
  这是今天不让我回去吗?
  “一平啊,暖和点了吗?要暖和点了,我们就走吧,静萍她爷爷还在家里等着!”黄承中说。
  得,重头戏来了。


第二百零五章 珍稀动物冯一平
  “好的。”冯一平起身准备走。
  哪知没有这么简单,黄承中和黄静萍到里屋提着一个个已经装好的袋子走了出来。
  “把你准备的那些也带上吧。”
  “哦。”冯一平去自己带来的那些东西里,拿上了给她爷爷准备的那份。
  “这里面都有什么啊?”黄承中走在前面,冯一平拉着黄静萍问。
  “喏,你看。”她打开一个袋子。
  冯一平一看,好家伙,这可不是一般拜年带的礼物,里面有一块猪肉,约莫两斤,有一筒饼子,还有一条烟。
  “都是我爸爸准备的。”
  “花了多少钱?”看这架势,这准备的可不只一两份。
  “什么钱不钱的,本来也是只打算带你到爷爷和几个叔叔家坐坐,可是我爷爷说,我们离得太远,以后回来的机会也不多,还是趁今天带你到我们这一房的那些人家都去走走,认识一下。你可别跟我爸提钱啊,他会生气的,到时我给家里就好。”
  恩,不提就不提吧。
  黄静萍爷爷住在离她家不远的地方,说话的工夫就到了,走在前面的黄承中进屋里拿了一挂鞭炮来门口放,“等等爸,等我先进去。”
  和他爷爷的见面搞得很正式。
  一个精瘦的老爷子,坐在配着对联的大幅毛主席像的中堂下,手里拿着一个肯定有些年头的竹制旱烟斗,前面的黄铜烟斗,很有古意,竹制的烟杆,看起来油光发亮,烟杆上还吊着一个绣花的烟丝包。
  老爷子头发不多,两颊明显有老人斑,但精神头不错,看冯一平的眼神,有些犀利。
  在这样的地方,在那样的年月,他一个老爷子,能把自己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培养出来两个吃国家饭的,肯定是有几把刷子的。
  不过呢,目光再犀利,冯一平也感觉不到压力,在这儿,他就没必要装的腼腆还有些小害羞的样子,他大大方方的迎着他的眼睛说,“爷爷过年好!”
  叫黄静萍爸妈,还可以叫叔叔阿姨,叫她爷爷,真只能叫爷爷,不然叫什么?老人家?太假。老爷子?不够严肃庄重。
  只能提前叫爷爷。
  “好,你也好,一平是吧,你快坐。”老爷子拿着烟杆在椅子腿上磕了磕,“静萍,去泡茶。”
  屋子很大,收拾的也很干净,只是就中间放着一个火盆,真还挺冷的,可能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人气不足吧。
  没办法,父母他们那一辈,兄弟姊妹没有个四五个,好像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不过呢,儿女一多,老人家年老后,反倒是住到谁家都不合适,黄静萍爷爷,看起来也是个要强的,干脆也独居。
  “您老人家身体还好吧?”
  “身体还行,能吃能做能睡,就是重点的活现在做不来。”他可能稍微有点耳背,说话声音很大。
  “你外公还好吗?”
  “也挺好的,和你一样健旺。”
  “那就好,我听静萍说,你外公也是个有福的,几个孩子现在都有出息,孙子孙女加起来也十几个,挺不错。”
  老人家对幸福的理解,和冯一平他们这一辈,偏差还是蛮大。
  “你的事我听说了,是个能干有本事的小伙子,人也孝顺。”冯一平本想谦逊一下,但老爷子就不给他机会说话。
  “我们家静萍呢,性子好,样貌也有,不管做什么事,都很用心,虽然没读上大学,但她在我这一堆孙子孙女里,是顶好的一个,就是在我们这十里八乡的,也是个出色的好姑娘,不说其它的,单去年,托人找到家里来要结亲的,就不下七八家。你们现在时兴自由恋爱,这个我不懂,但是呢,既然你们两个人相上了,就要好好过,奔着成家过日子走,以后的事,也要有个盘算。”
  老爷子说这番话的时候,黄静萍在一边有些羞,拉着他的袖子说,“爷爷。”可他不理,一五一十的把这通话说完。
  第一次到女方家,类似的话,总要有人说,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爷爷说的对,你的意思我明白,你放心吧,我们两个会好好的。”冯一平说。
  “那爸,我们还要去老大老二家,你看。”
  “恩,我也没其它的话,你们赶紧去吧,赶在中午前送完。”
  黄静萍大伯是个常见的农村家庭,不过日子也算殷实,从家里的摆设就看得出来,洗衣机冰箱这些,家里该有的电器都有,堂屋里还停着一辆摩托车。
  她大堂哥夫妇原来也是在南边工厂打工,现在那边开了家理发店,收入尚可,那个打扮时尚有些傲气的大嫂抱着一个孩子,很不客气的从头到脚扫视了冯一平好几遍。
  到他二叔家,也就是初中教冯一平政治的黄老师家,冯一平有些尴尬,话说当初也没想到从师生关系变成了现在这样的关系。
  “黄老师,过年好!”
  “快坐,”黄老师笑呵呵的把他迎进门,“现在叫我什么随你,以后是不是得改口哇。”
  黄静姝也在家,还有她的宝贝弟弟,之前他们见面的时候,冯一平是高中生她是大学生,在心理上她有些优势,现在冯一平也是大学生,还是国内顶级学府的大学生,她也不再摆架子,一见面,就问起冯一平在清华生活和学习的事来,好和自己的做对比。
  这个问题黄老师也很感兴趣,清华园,他其实也没见识过。
  做人要厚道,冯一平尽量平实的描述,让黄静姝觉得,清华和她所在的理工大学,并没有太大区别,如果说出太多的优势和不同来,难免会让人觉得有自我标榜之嫌,特别是对方是一个敏感的女孩子的时候。
  走了这三家至亲,剩下的人家,黄静萍没有陪着,黄承中带着冯一平一家家的拜访,接受那些陌生的大叔大婶大兄弟小妹妹大姑娘小媳妇看珍稀动物一般的打量,这一上午,他脸上的笑就没断过,其间也喝了好多杯糖水,介绍了好多次自己和家里的情况,收获了半真半假的夸奖的话无数。
  “就这一次,以后就省事。”见冯一平上坡的时候走路有些慢,黄承中说。
  他真不是因为这个,这一通拜访,真的挺累,不止一个人问他有多少钱,问他家里有多少钱,有些很直白,有些稍委婉,估计也是他们开回来那一模一样的两辆车闹的。
  遇到有些他不太想说的问题,就由黄承中代言,他则低头喝水,就这样,很快灌了一肚子的糖水,现在这会儿,如果走快了,肚子里都会发出哐哐的响声。
  再回到黄静萍家,已经大变样,厨房根本挤不进去,好几个他刚才见过,但现在又忘了谁是谁的大婶正和黄妈妈一起忙碌着准备中午饭,他家堂屋里已经摆了两桌,据说他爷爷家也摆上了两桌。
  黄静萍也在切菜,看他回来,在周围大婶们的笑声中红着脸走过来,“要不去二叔家坐吧。”
  到黄老师家一坐下,又给他上糖水,他现在看着这玩意,真的反胃,“别,给我来点干货吧,我现在一肚子的糖水。”
  师母笑着端来一盘饼干,黄老师问,“这一上午,有什么感受?”
  “这就是一场考试!”
  然而考试并没有结束,中午吃饭的时候,坐在主桌的冯一平成了重点照顾的对象,黄静萍的那些长辈们还好,那些平辈的堂兄弟们,不知道怀着什么心思,一个接一个的上来给他敬酒。
  这些家伙,除了一个也在读大学,其它的都是在外面混过的,敬酒的借口都一套一套的,黄静萍爷爷和爸爸拦也拦不下来。
  至于那些女的,更不是省油的灯,找上冯一平要一杯对三杯,好在冯一平同志也算是久经考验,劝酒和挡酒的水平也相当不错,没有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