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至于楼上办公区的两层,那个人口密集度,大到连冯一平也觉得不好意思,“辛苦了,再坚持几个月。”
几个月之后,其它部门都搬到酒店里,这座小楼,也要准备拆了,和旁边已经买下来的几块地一起,拟盖嘉盛的总部大楼。
具体业务,冯一平早就不再过问,所以和这些主管也就见见面,没谈什么工作上的事,只是既然回来了,总得到处看一看,老板也要尽本分不是。
送走陈学峰他们,冯一平道出了来意,“舅,在我们重点要发展的地方,比如首都,还是要有自己的工程部,不然具体业务总是外包,总会出纰漏,用料以次充好,业主不太注意的地方,施工的时候也不太注意……长久下去,对我们的品牌不利,不要多,但是总要有几支自己的施工队。”
“这个问题我们在考虑,到年底,应该能挤出来十个装修队,明年就调到首都去,主要是监理跟不上,不然外包关系也不大。”梅义良说。
“对我们自己的监理,一定要制定更严格的工作规范,特别是惩处力度要加大,我看,再出现类似的事情,还是直接送交法办省事,还有,那些委托的装修队,保证金一定要加大额度,多到他们不敢乱来。”
冯一平说的是监察审计部查处的一起事故,项目总监在一次例行工作检查中,发现一处外包装修业务里,使用的板材和合同上标明的明显不符,而嘉盛负责该业务的监理并没有提出异议,最后监察部介入,发现不止是板材,其它材料也有以次充好的现象。
后查明,该监理和委托的那家装修队勾结,已经到手近一万好处费。
幸亏发现得早,不然他这不到一万块钱造成的损失,公司花十几万可能还挽不回影响,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遇到这样的事,在网上发个帖子,再容易不过,后来冯一平自己也曾经干过这样的事。
房和车,是老百姓一辈子投入最大的两样,与这两样相关的事,大家也都很看重,因此,在家装这样的事上,所有人普遍都是高要求,哪怕损失不大,影响也不大,也没有一个业主愿意心平气和的说算了。
就像谁都会失恋一样,装修的时候,就是没什么大问题,谁没和装修队吵几架,何况是真出了问题?
同理,买车也一样,不然怎么网上充斥着那么多“无良装修公司”,“黑心四S店”之类的帖子?
展开了说,业主和装修公司,购车户和四S店,其实就像患者对后来的医生一样,不信任的很。
“已经调整了,不过一平,随着业务越来越多,各种流程再完善,这样的事,总避免不了,既然避免不了,那就在遇事后怎么解决上下功夫,我们现在正在优化方案,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处理,当然,一切以业主满意为前提。”
是啊,麻烦事总少不了,“是,我知道随着规模扩大,类似的问题肯定避免不了,但是,一定要力求减少,只要有一个业主不满意,我们肯定会被他们念叨很多年。”冯一平不觉得自己站在业主一方没什么不对,只有想业主所想,急业主所急,工作才会做好,品牌美誉度才会好。
家具旗舰店里,总是忙的很,穿着套装的蔡虹正在接待一对中年夫妻,看冯一平过来,笑着朝他点了点头,示意他去办公室等,冯一平在店里徜徉了一番,逗了逗儿童活动区里的一个小家伙,不得不说,卖家具,比他后来卖机电产品,舒服得多,这里是浓浓的生活气息,而机电经营部里,再高档先进的机电产品,都透着冷冷的工业气息。
看来刚才谈的不错,蔡虹进来时,心情挺好,“这次回来怎么这么急?昨天到家里连杯茶都没喝,晚上把你姐也叫上,一起吃饭吧。”
“晚上已经约好了,真不行。”晚上说好了和肖志杰王昌宁一起吃顿饭,然后好好聊聊。
“哟,现在生意做大了,是不是和你吃饭还要提前预约?”
冯一平哭笑不得,“那就一起吧,我本来是打算和昌宁他们一起吃饭。”
蔡虹来了兴致,“你们在一起聊什么?我发现你们好像都一样,没有女朋友或者没成家之前,总是喜欢往女孩子前面凑,等有了固定的女朋友,或者成家了,又会经常去找什么兄弟同学之类的。”
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小舅妈,你们不也一样,会经常约同性朋友去逛街?因为有些话,你跟她们才能说到一起去,不是吗?”
蔡虹一听,好像有点道理,冯一平不等她细想,马上转移话题,不然这个话题结束不了,“几点去接慧?”
晚上,也在省城的蔡鑫一家并没有来,他们夫妻俩,在冯一平面前,总摆不正位置,一起吃饭,他们累,冯一平也累,还是这样好。
慧慧一点都不认生,好动,在童椅上坐不了一会,就在包厢里窜来窜去,一会要表姐抱,一会去吃王昌宁给他剥的大虾。
肖志杰很正式的跟小舅敬酒,“表叔,调工作的事,将来少不了要麻烦你,我敬你一杯,另外,该出的费用,全部我来。”
梅义良和他碰了一下,“我已经打了招呼,只要你女朋友那边定下来,这边不是问题,放心吧!也没什么费用,我们和滨江区的关系,你又不是不知道,顶多就请他们吃顿饭。”
费用肯定是有的,孙区长会出面打招呼,但是下面那些具体经办的人,谁会白出力?不过冯一平早就说了,这些费用,全部他来,跟肖志杰提都不要提,不然他以什么理由跟他爸妈要?
然后结账的时候,肖志杰死活要自己买单,梅义良怎么会同意?趁他们两争的工夫,冯一平掏出自己的卡,递给服务员,这下蔡虹也参与了进来,打了冯一平的手一下,“你们都不要争了,除了我们俩你们都是晚辈,哪有让你们请客的份?”
不过话虽这样说,但看得出来,肖志杰的举动,让他们挺满意。
第二百八十四章 姐姐的担忧
“姐,刚才看你抱慧慧时,稀罕得不得了,就没想着抓紧找个男朋友,给我生个外甥?”冯一平泡着脚看着重播的省新闻联播,问另一边也在泡着脚,还拿着文件在看的姐姐。
“你们真烦,爸妈催,你也催,你不是和静萍挺好的吗,你们先生一个。”冯玉萱埋怨着,眼睛都没从文件上移开。
我们是准备生来的!
可这话冯一平哪敢说,要是说出来,爸妈,恩,肯定是高兴的,估计在可能的孙子面前,他们才不会管结没结婚呢。
外公肯定也高兴,那样他就有了重孙辈,四世同堂,多好的福气!
黄静萍爸妈那边,意见肯定会有,但也就是补办个酒席的事,没到法定年龄,不能领结婚证又算什么事?农村的,不少都是事实婚姻,就是说拜堂了,摆酒了,但是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领结婚证,也用不上。
好吧,虽然这样看,说出这个决定,倒也不至于闹翻天,但是,少不得喧闹一阵,然后,还指望你们小两口自己在首都逍遥,过安生日子,想得美?怕是两边的父母都要来帮着准备,照顾什么的。
至于冯一平他们打算的去外国生,开神马玩笑呢?冯振昌都不愿冯一平把户口从村里迁出去,你还想给他整个外国的孙辈回来?
所以吧,这事只能做了再说,事先绝不可透漏一点风声。
“我们现在就是想生也不行啊,不说我现在还在上学,年龄也太小了些。”冯一平说。
“小什么小,老家像你这么大,结婚生孩子的没有吗?”
“那你不是更合适,二十四都快二十五了。”
哪怕现在还很年轻,但提到年龄这个事,冯玉萱还是本能的不高兴,拿起一个抱枕丢过来。
她想了一会,再没心情看文件,“还记得我的那个干姐妹吗?”
“记得,周玉芳是吗,对呀,她不是也结了婚?你还不抓紧。”冯一平说。
“哪有,他们定在夏天结婚,可是,你知道吗,就年后,玉芳就打电话给我哭了两次,说是都不想结婚了。”冯玉萱说。
“这有什么,婚姻恐惧症嘛,好多人婚前都会这样,离结婚的日子越近,就越厉害。”冯一平扮专家。
“不是你说的那个什么症,她跟我说,事情都定下来以后,好多人都变了,未来的公婆,还有小姑子,包括未婚夫小胡,对没有以前对她那么好。去未来公婆家吃饭,厨房的事都要她来做不说,小姑子还在一边冷言冷语的,吃完饭,小胡也不像以前一样送她回家,顶天了晚上打个电话问一声,跟小胡说,他还让她多就着点家里人。”
冯一平都听不下去了,“就为这点事啊?有什么大不了的!估计她第一次去小胡家的时候,都会抢着进厨房表现吧,现在跟她不见外了,她怎么又有意见?再说,婚后他们是和公婆分开住,现在偶尔去给他们做餐饭算什么?也是本份吧。至于小姑子,她不会哄啊,不会想办法搞好关系啊。”
对女人哭诉的话,冯一平向来是不怎么信的,结过婚的都知道,好多时候,她们的话,和后来统计局的报告绝对有一拼,特别喜欢以偏概全。
要是有一次过人行横道没等她,她肯定会说,“你总是这样。”
要是有一次你没接她,她后来提起时,多半会说,“你一直这样。”
“你懂什么,这还没结婚呢,要嫁去的一家人就都变了脸,要是结婚了,肯定更过份,所以我才不要这么早就受这份罪呢!”
冯一平气得把那个抱枕丢回去,“你怎么就这么傻呢?你怎么知道,你碰上的就是玉芳要嫁的那一家人那样的?再说,她就只跟你说这些不高兴的事,高兴的事说了吗?别等到她抱着孩子跟你哭诉的时候,你还吓得不敢找对象。”
“总之,我打定主意了,过两年再说。”冯玉萱说。
“你和周玉芳的条件也不一样,你现在也算个正宗的小富婆,找另一半,对他的经济条件可以没有要求,只要他人好,对你好就好。”冯一平苦口婆心的劝,可惜自己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不然肯定帮姐姐介绍一个。
他不是那些已婚妇女,热衷于做媒拉纤,他这么做,是因为不知道姐姐已经见过那个史佸赅,并且视若无物,他非常担心姐姐又一次载在他手里。
“谁是富婆,这话怎么这么难听呢?你别烦了。”冯玉萱瞪了他一眼。
这是对年龄有多敏感,“不是富婆,富家大小姐好吧,只要你顶得住爸妈的催促,随你。”他就不信姐姐一点都不急,可能正是因为没找到合适的,这才说现在不考虑。
“还有,金翎说了,会帮我们留意省内高速服务区餐厅的事,要是有承包到期的,或者是新建的,会帮我们留意。”
“真的?”冯玉萱眼睛都亮了,“那太好了!我看服务区的那些餐厅,根本没人光顾,好多人宁愿买桶面泡着吃,和我们的面相比,方便面算什么?送给我吃我都不吃。”
“不过,要给那些负责的人塞钱的事我们不做啊,现在生意不错,没必要招惹这些麻烦。”
“我知道。”姐姐能有这样的认识,冯一平挺高兴。
“我们现在不像以前一穷二白的时候,有了些条件,要求稳,没必要冒险,你知道吧,好几个银行的人,从年初开始,就一直追着我,让我贷款,条件一家比一家好。”
“那你怎么做的?”冯一平笑着问姐姐。
“我就想,他们现在找我贷款有多热情,将来逼我们还贷的时候,就会有多厉害,所以别说现在不缺钱,就是将来缺钱,我也更要三思。”
冯一平点点头,姐姐的这个做法,虽然保守,但是,面馆是爸妈最大的财产,稳妥一点没坏处。
“姐,还有一点要抓紧,就是面的品种,只用鸡汤,太单调。”虽然离非典还早,但要是等到明后年再做这项工作,各项工作安排上来不及不说,又容易落下行迹。
“放心吧,目前进展不错,爸妈他们这次下去,重点也说这个事。”
算起来,这也是冯一平和姐姐好多年来,第一次这样信马由缰的聊天,他发现,不知不觉的,姐姐变了好多,当然,都是朝好的方向。
虽然有时还是有些不讲理,和他斗气,但是,这感觉很温馨,就像小时候一样,在家里时,姐姐有时可能会欺负他,但当到了外面,有人欺负他的时候,姐姐又会保护他。
“我离得远,爸妈还有外公,你多帮我孝敬着些,等爸妈回来,我带回来的这些东西,你留一份,其它的让他们带回去。”
冯玉萱丢给他一条毛巾,提着两个桶去倒水,“知道了,就你聪明就你精,读个大学,偏偏跑到那么远的地方,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安的什么心思。”
这,好像就是他们姐弟间的常态,永远不是一团和气,前一刻,还谈得挺好,后一秒,就会忍不住讽刺几句。
第二百八十五章 计委主任的考校
金主任是在家里召见的冯一平,房里的装修稍显老气,但是面积很大,而且周围的环境相当不错,又是一处闹中取静的地方。
冯一平把带来的东西交个一个保姆模样的人,她也没说什么,估计金翎早有交待,“请跟我来,主任在书房等你。”
是啊,冯一平现在,还没资格让金大主任出来迎接他,不过,在这个年纪,就能在有一个厅级领导的家里登堂入室,已经不错咯!
金主任蛮高,偏瘦,戴着副黑框眼镜,在办公桌后看文件,头发还算多,只是两鬓都有些白发,冯一平忍不住就想,这怕是染发时,故意留下的吧。
金主任闻声抬头,见是他,倒好像有几分高兴,把文件一合,“是一平吧,久仰大名,孙大姐,泡杯茶来。”
书房靠墙有两张单人沙发,他率先坐下,“快坐,别站着,听小翎说,你好像也不是个拘束的人。”金主任笑着说。
这个开场好像还不错,冯一平还是带着那副有几丝腼腆的面具,“这不是,第一次和您这么大的官面对面,感觉紧张吗?”
“哈哈,听你这话,就不像是紧张的样子。”
孙大姐真的只泡了一杯茶进来,放在冯一平面前,冯一平往那边让,“不用,你喝,我现在晚上再喝茶,失眠更厉害。”
“那要不下班后打打网球,或者跑跑步,游游泳?”
他始终认为,如果失眠是种病,那肯定也是富贵病,老家的那些人,谁会失眠?
妈妈更是有一句话,“吃不得是没饿得,睡不得是没累得。”很朴素,有时听了会不爽,但真的有道理。让金主任这样的劳心者也劳劳力,治失眠还是有效的。
这也是因为,对待冯一平,金翎的爸,比郑佳怡的妈,态度要好的多,所以他才说这样的话。
方市长和他见面的时候,明显有些居高临下,金主任不一样,这好像是一个乍看严肃,接触下来,其实挺和蔼的一个人。
这点和金翎有些像,乍看高冷,接触多了,会发现她其实是一个很热心肠的人。
但是他又很有功力,在轻松的气氛里,很轻松的就主导了整个谈话。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我这把老骨头,好多年没怎么运动过,听说你现在每天坚持晨跑?”
“在家时会坚持,跑着跑着,就习惯了。”不过,冯一平也真的想把晨跑变成夜跑,清晨的时光太美妙,起床好难过。
“还是年轻好,你现在有精力同时做这么多事。”
“主要还是靠金姐帮忙。”冯一平这不是恭维,说的是实话,有了金翎这个执行力强的总裁,他才能当个甩手掌柜。
“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大成就,还能这样谦虚,不错!”金主任赞了他一句,“你亲自负责的那本杂志很不错,上面的文章都很有见地。”
“金主任过奖了,杂志虽然我干预的比较多,但是成绩还是团队的功劳。”和领导谈话,多强调集体总是没错的。
“现在有些专家又在警告,亚洲金融危机有可能重演,你对这种说法是怎么看的?”
这个问题,就有些考校的意思,在这个时代,一个年轻人能做点事出来,他相信,但一个年轻人能有这么精准的眼光,他多少还是有些怀疑。
通过女儿,金主任知道,新一期的前沿杂志,没有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他想看看冯一平的真才实学。
“哗众取宠的论调,根本就不值得一驳。”冯一平想都不想的断然说。
“理由呢。”金主任问。
“首先,吸取了金融危机的教训,从98年开始,一些国家就加大了对宏观金融的调控,堵住了自身的漏洞。
第二,从98年开始,亚洲各国,包括我国,加强了地区合作,提高地区的综合实力,加强抵御金融风暴的能力。
第三,从总体上看,虽然油价一直在上升,但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强劲。东亚各国和俄罗斯,在金融危机中,货币大幅贬值,加上旺盛外需的带动,出口增长强劲。
其实前面这三点都不重要,那些国际大鳄和游资,刚刚从亚洲卷走了大笔财富,留下一地狼藉,跟着再来一次,无利可图不说,还会遭到坚强的抵抗,这样得不偿失。徒劳无功的事,他们肯定不会做。
再说,这些大鳄和游资,是最有眼光的一群人,压根也不会做涸泽而渔的事。
所以,虽然今年东亚一些国家的股市、汇市依然有波动,但这肯定不是新一轮风暴的表象。”
冯一平说的很慢,不是没话找话,是尽量把长篇大论精简下来,谈话越长,听的人越没兴趣。
之所以还要说前三点,是因为他明白这个话题,有考校的性质,要让金主任明白,他是仔细思考过的。
果然,他的这一番话,让金主任不断点头,冯一平的话,在大方向上,和省里相关专家意见,有些不谋而合。
而且,是的,前面的理由都不重要,有最后的这一条就够。
对那些金融大鳄们来说,道德神马的都是浮云,只要有钱赚,杀头的生意,也有人抢着做,但是这明摆着没钱赚的生意,谁会费那个力?
他跟着就问了一句,“你对钱怎么看?”
冯一平愣了一下,问得这么直接?好在现在不是一个耻于谈钱的时代,“当然很爱!”
“小的时候,所有要用钱买的东西,对我家来说,都是奢侈品,比如一支铅笔,一个作业本,一块橡皮擦,都很宝贵,连带着能下蛋换钱买这些东西的母鸡,在家里也很宝贝。我记得整个小学时代,除了学费之外,爸妈就给过我一次钱,其实也不是给我的,那是91年五年级的时候,恰逢江淮流域水灾,他们让我带到学校捐款。”
金主任点点头,那时他还是一个副县长,也动员过大家捐款,自己当然也捐了。
“每年过年的时候,大多数人家,都高高兴兴的,对我家则不一样,这样的大节,真是一个难过的‘节’,登门要账的人络绎不绝。所以实际从小时候起,我就在想着,究竟该怎么赚钱,做什么生意好?如果有人跟风,又该如何保持优势?因此我特别喜欢听别人说做生意的事,哪怕是贩铁砂,贩牛这样的生意,有机会,也特别关注商业的报道和文章,想了十来年,再结合看到的实例,以及自己的切身体会,我最后才提出了蓝海这个概念。”
冯一平很顺畅的过渡到自己怎么写出了这样一本书上,毕竟对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写畅销小说,还可以理解,提出这样开创性的理论,多少有点突兀。
“那你现在对钱是怎么看的?”金主任接着问。
“当然还是很爱!不过,和以前的有些不同,以前想赚钱的时候,只想着让自己家的日子过好点,现在,我是想让乡亲们的日子一起都好起来。所以我在做的大多数项目,都想兼顾这两点,当然,我也没有达济天下的雄心,能给老家那块带来些改变,就很心满意足。”
“你的一些话和一些事,小翎也跟我提起过,听说这两年,随着你事业的发展,你家乡变化也不小,有时我也挺好奇,想亲眼去看看。”作为曾经主政一方的人来说,如何让麾下老百姓富起来,也曾是很让他头疼的一件事。
“热烈欢迎金伯伯您到我家乡做客。”
“呵呵,有机会一定去,”金主任笑了笑,“有一件事我不太明白,你为什么会一次次的鼓动大家现在抓紧买房子?这是出于什么考虑?依你看,未来的房价,真的会高到好多人都承受不起吗?”
认可了冯一平的水平,金主任终于问起了他对国内经济的看法,这才是这次见面的重头戏。
第二百八十六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但是这样的问题,冯一平回答起来反而没有压力。
他现在才发现,金翎在自己老爸面前,也是个非常八卦的人,说了他那么多事,他最担心的,是金主任下一个问题是,“你对婚姻是怎么看的?”
那他就是一茶几的杯子,满满的都是悲剧。
“伯伯您是计委主任,应该比我更清楚这两年房价上涨的速度,而我认为,这还远没到头。
我国人多地少,这是一个基本盘,改革开放到现在近二十年,城市,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发展的很快,和二十年前相比,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