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模蠹也灰排叮
这一下,笑得勉强的人更多,事先谁说这是遇事会淡然处之、温驯的小绵羊?这明明是睚眦必报,凶恶的大灰狼好不好?
他们的反应,冯一平全都看在眼里,“布坎南,拍清楚点,多拍几张。”他大声说。
这下,不怕没记住名字。
他也不想追究今天究竟是谁动的手脚,因为没那个必要,有嫌疑的这几个,他一个个都不会漏掉,必有后报。
看着冯一平的笑,李家伦突然很心虚,这好像是惹上了不该惹的人,“一平,家父也做点小生意,主要是服装,每年在广告上的投入也不少,前沿杂志社是你的吧,如果我找你要广告位,你能不能给点折扣?”
呵呵,这么快就服软,不过,有些事,做了,就要得到教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既然是你先挑事,那这事怎么结束,肯定得按我的方式来。
“谢谢你的好意,不过,这我真做不了主,你可能不知道,杂志社从创办的那天起,我就很少过问,都是包总在负责,他好像素来对广告客户很挑剔,都要求是世界知名的品牌,要么就宁愿空着广告位,据我所知,服装方面,一般都要求是奢侈品牌子。”
“哦,是这样。”李家伦努力挤了好几下,总算挤出点笑来,送脸给人打,总不是件愉快的事,另外,这也是冯一平拒绝了他伸出的橄榄枝。
不过,看着周围的伙伴,和那些女留学生异样的目光,他解释了一下,“我家在深圳的工厂,有为一些奢侈品服装代工。”
“哦,是吗,那挺好!”
到现在,对李家伦,冯一平也是忍耐到了极点,不想再跟这些把心思没用在正途上,整天琢磨着窝里斗的家伙敷衍。
香港的这些以世家自诩的家伙,真的只是那么回事,在他们曾经的主子以及主子那些盟友国度里的人面前,像只温驯的小绵羊,只敢针对本地人,以及内地的同胞。
不过,这好像也是有传统的,就连香港牛气冲天的一等豪门家的二公子——他同样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最后用钱打发的那个为他生了三个孩子的对象,也只是香港的一个小明星而已。
他们都认为自己出身高贵,但就连玩明星这样的事,也没说有种去泡个好莱坞,或者日本和韩国的。
也许,只有在香港那块小地方,以及尚未富起来的内地同胞面前,才会以文明和高贵自诩,自信心和优越感爆棚。
所以,冯一平现在宁愿跟那些女孩子们叨叨,也懒得跟这样的人废话,“样品啊?好像杂志社真收到了不少做广告的奢侈品样品,主要是衣服和包,不过,我对这方面真没研究,好多牌子都不认识。”
不过,他马上就为自己的这个仓促的决定感到后悔,奢侈品牌的包包和服装,对一些女孩子来说,那也成了信仰,而且是狂热的信仰……冯一平不得不大声澄清,“都是男士的。”
前沿这样严肃的政经类读物,女性读者自然是少数,那些目标市场是女性的奢侈品品牌,自然也不会花大价钱在它上面打广告。
……
“怎么样?和爸妈做的味道差不多吧。”
晚上,对着满满一桌子的家乡特色菜,冯一平邀功。
黄静萍一一尝了一遍,“是不错,只是,怎么好像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味道?”
是少了些东西。
过年这样的事,好像还是要在爸妈家里,听着外面的鞭炮声,领居家菜刀剁在砧板上的响声,在吃之前,郑重恭敬的祭拜一下祖先,一家人再围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才有气氛,才有感觉,才像过年,才叫过年,而他们俩现在,这也就是隆重一点的吃餐饭而已。
……
口袋里的东西,目前还没出结果,另一件事,先被冯一平安排下去。
旧金山还是大年三十,香港,已经是初一。
虽然是假期,多年养成的老习惯,让李睿远依然十分关注全球各地的股市行情。
其实,现在关心这些好像也没用。
自己的这个小老板,太稳重,这不能做,那不好做,只能按他的指示,慢慢的从流通市场上,吸收一些他认为回报会不错的公司的股票。
日子过得太平淡,李睿远都觉得,自己不像是搞投资,搞证券的,反倒像那些按部就班的公务员一样,没有一点激情,再这样下去,自己怕是都要废了。
不过,他还是力求让自己保持着良好的状态,怎么说,金融公司,也是目前集团里,唯一对冯一平直接负责的子公司,这样的安排,说明小老板对这一块还是很重视的,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让自己披挂上阵呢?
这时,邮件提示音响了起来,他顺手点开一看,居然就是冯一平发来的邮件。
那是一张刚拍的合影照,里面有不少人被标注了出来,小老板交待,需要查清他们的背景。
只有一个叫李家伦的不用查。
冯一平听李家伦说过,他们家,在香港也算个小家族,有一家上市公司,而这,也是冯一平给李睿远的任务,打压他家公司的股价,至少要压下去三成,一定要让李家伦的家长大出血,让他们在知道缘由以后,会后悔生了李家伦这么个儿子。
同时,金融公司还要获利。
李睿远没想问为什么,看到这个,他一点没觉得麻烦,反而兴奋起来!
终于给了自己一个挑战,这才对嘛,这才是圈子里的主流嘛!
希望其他被圈起来的那几个人,家里也有上市公司才好。
他忍不住马上兴冲冲的通知那些手下,“兄弟们,我们终于有了真正的任务!”
电话里,顿时传来一片鬼叫声,分分钟上千万买进,分分钟上千万卖出,这样热血刺激又紧张的生活,才是他们期待和向往的。
第一百七十二章 加入我们吧
冯一平穿着棒球服,急匆匆的走进学校旁边的一家西餐厅,今天中午,是他和谷歌的那两位见面的时间。
这并不是一家高档餐厅,没办法,高档西餐厅有自己的骄傲,对顾客的衣着有要求,那两位才懒得费事脱下平常常穿的休闲衣服,换一身正装去吃饭呢。
就隔着三五个身位,欧文也走进餐厅,这是那天的事情之后,金翎以及布坎南强调过的,对冯一平个人,新的保安规范。
角落里,那两个后来知名的亿万富翁,广大青少年的创业偶像,一个穿着卫衣,一个穿着蓝格子衬衫,好像在争论着什么。
他们争论得很投入,冯一平都走到了桌边,他们才反应过来,佩奇站起来笑着伸出手,“不好意思,冯,”然后眼睛不自觉的又看向冯一平身后,“你别误会,这是我跟布林日常的相处方式,这是布林,这是冯。”
“你好,冯,很高兴见到你,”布林笑起来,有几分阴柔,“你放心,我们真不是争论,而是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
和佩奇一样,现在的布林也年轻得很,没有留那些骄傲的胡子,头发好像也没有后来那么卷,蓝格子衬衫配白体恤,很青涩,也是一个很帅气的犹太小伙。
虽然同样是一个杰出的工程师,但初次见面就看得出来,在社交方面,他比佩奇出色。
联合创始人经常不为公众所知,也被历史遗忘,比如,我们都知道乔布斯和扎克伯格,但是谁知道乔布斯在苹果的另两位联合创始人,以及扎克伯格在facebook另外的四位联合创始人呢?
而在谷歌,这是一个例外,大家不仅知道佩奇,也都知道布林。
纵览谷歌的成长和发展史,佩奇自然是核心人物,可以说谷歌就是他的造物,布林只是帮手,但是,布林的外向,也是谷歌,以及佩奇所必需的。
在战略和品牌管理,以及协调谷歌和其它公司关系方面,布林功不可没。
“呵呵,你们这样的相处,很有激情。”冯一平好容易想出来一个词。
他不太了解谷歌,所以他就不知道,这两个家伙不但自己常常论战,也鼓励甚至挑动公司里的员工之间,就他们提出的问题发生论战,这后来还导致了一些不好的后果。
谷歌其余的那些高管之间,可不像他们哥俩这样,基情满满,怎么争论也不伤感情,激烈而不留情面的论战,导致谷歌很多高管之间的关系,非常一般。
佩奇没有废话,冯一平一落座,他就马上开门见山的问,“冯,关于云计算,我们总觉得你有好多后续的想法没有完整的叙述出来,对吗?”
这孩子,我这连菜都还没点呢!
“那么,你们关于搜索,是怎么定义的?或者说,搜索里,可以包含哪些内容?”冯一平反问道。
他来之前,就已经定好了策略,跟两个天才的工程师讨论专业方面的问题,不是他的强项,特别是那其中的一个,还是世界顶级的偏执狂,问题肯定是一个接一个,你准备的再充分,总会有回答不上来的时候。
“目前,我们想把整个互联网都搬上去,把所有的图书都搬上去,还有个项目,我希望将来把所有的城市,都能搬上去,现在我自己已经拍下了公司附近所有的街景,设想的最终目标是,将来,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网络,浏览任何地方的街景。”
这应该就是谷哥街景的雏形。
“真是个天才的想法,”冯一平夸了一句,“不过,我个人认为的搜索,不应该仅仅只包含这些方面。”
这真的有点班门弄斧的意思,桌上的那两个听了他的这话,马上进入了日常的论战状态,连布林也一样。
拜托,我们现在做的,可是世界第一的搜索引擎。
“如果要给我心目中的完美搜索下一个定义,那么,它应当是立体的,它应当理解你的任何需求,它也能理解世界上的一切,并提供给你所需的一切。”
如何才能震住他们?就是把谷哥将来会研发的所有产品,都说一遍,那也没什么,顶多会让他们觉得你是个同道中人而已,你应该说得更远,更宏观一些。
佩奇看了一眼布林,表示不太明白冯专家说的是啥意思。
好吧,理工男听这样的话,确实有点费力。
冯一平拿出自己的手机,“根据摩尔定律,或者是摩尔预测,总之,在不久的将来,应该能实现这样的目标,那时,我们所用的手机,可能还是这么大,但是,它的性能,可能会比现在的一些高性能计算机还要优秀。”
这倒是可以期待的一件事,两个未来的偶像加富豪同时点头。
“同理,到那时,我们会开发出所有的适合在这些终端上运行的程序。”
这同样不是问题,他们两个,本来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那么,到那时,我们的一天,可能是这样的,”冯一平坐直身子,望着虚空,挥着手说,“早上,我睁开眼睛,按下手机,或者是同样性能卓越的手表,它马上自动开始搜索,首先,是适时天气,今天有点冷,所以它会自动启动室内的空调,因为有些干燥,它会同时启动加湿器。”
“你打开冰箱,发现牛奶不够,冰箱就会搜索你的无人驾驶汽车,通知它带着机器人,到附近的商店,买一些牛奶回来。”
这样的话,对于一些人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对另外一些人,比如像佩奇这样,想着登陆火星的家伙来说,那真的是又说到了他心坎里,而且是想在他前面。
布林还好,佩奇现在,就像孙悟空初听菩提老祖讲经说法一样,打开了他一直向往的那扇窗,简直高兴得抓耳挠腮。
“离家时,你一关上门,灯光和空调,马上关闭,另一些,则开始工作,比如,扫地机器人。”
“当你打开车门,你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搜索了适时的路况信息,综合数据库中的历史信息,在显示器上设计了几条可行的路线供你选择,有距离最短,有时间最短……”
“中午,当你还在工作的时候,你的手机或者是手表,或者是其它终端,搜索了你的邮箱和日程安排,会提醒你,是时候去会议室开会。”
“午餐时间,如果你没有预定,它会搜索附近的餐厅,或者,是你以前曾经光顾并称赞过的那些餐厅的上座情况,再次给你提供几个选择。”
“下午,它又会发出提醒,是时候去机场,同样,提醒你的同时,它已经搜索了地图和航班信息,以及从公司到机场的路况……”
冯一平的策略非常正确,哪还有问题?对面的那两个人,成功的被他带入到对未来的畅想中去,原来,搜索居然可以有这么多方向?
冯一平所描述的这些未来,虽然以目前的手段来看,有些难以实现,但也绝不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至少,比佩奇一直想要做的登陆火星,要容易实现。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未来,或者说,是我所认为的完美搜索,”冯一平为自己的这一番演讲,划下了句点,并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我提出的云计算,正是保障这样的场景,能够得以实现的一项基础技术。”
但是,他没有得到一点相应,那两位,这会跟他之前一样,望着虚空,好像要望进未来一样,当然,是冯一平所描述的那种未来。
“嘿,两位。”冯一平在他们眼前挥了挥手。
清醒过来的佩奇,马上紧紧握住冯一平的手,这一次,他没有看向其它地方,激动的盯着冯一平说,“加入我们吧!”
第一百七十三章 首席战略顾问
相信好多人经常会想,经常会问自己,“我的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的?”
对个人来说,这还是一个带点浪漫色彩的问题。
但对一个公司的领导人来讲,未来是怎样?这却是一个压根跟浪漫不沾边,而且非常严肃的问题。
自己的公司,未来将如何发展,能顺顺利利的,跻身本行业一流,还是尚在努力的过程中,就会被新的商业模式所取代?
对佩奇这样的狂人来说,自从他在梦中想到了那个算法,并把它设计成一款全新的互联网搜索引擎之后,他已经有信心在不远的将来,让自己的公司,得到绝大部分网络上的广告收入。
和他崇拜的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不一样,现在的他,已经有了一家很成功,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会越来越成功的公司,钱对他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他现在想的,是如何利用科技和自己的一些创造,更好的为大多数人服务。
所以,他所追求的方向,希望是能普遍运用的,但是,目前除了搜索业务,他还没找到另一个明确的目标。
未来,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预知,以我们自身为出发点,通往未来的路,有无数条,而且其中有好多,看上去很美。
只是,以现有的条件来判断,谁也说不准,在从出发点到终点,这些满是迷雾和未知的路上,就没有叫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也蹚不过去的河流沟堑,翻不过去的高山峭壁。
而这样的挫折,是一家公司和个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佩奇一点都不想成为自己的偶像特斯拉那样的烈士。
而冯一平的这番畅想,不啻于为他打开了一扇窗,虽然以现有的条件看,他说的场景,还有些科幻,但是,认真的想一想,那样的场景,又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至少,把它作为一个奋斗的方向,非常不错。
关于未来,佩奇也有很多想法。
在学生时期,他就有很多梦想改变世界的计划。
在密歇根大学期间,他就提出,可以用一种个人快速通勤系统,取代学校的公共交通,那其实是一种无人驾驶的单轨交通系统。
在斯坦福期间,他的一些想法则更遥远,其中的一个是,打造一条从地表直通太空的环形轨道,使得物体进入太空更加便捷。
还有一个,制造能从太空中吸收能量的太阳能风筝。
两相对比,他的那些想法,要么不够系统,要么真的太过遥远,还是冯一平的这些想法更值得期待和投入。
对一家有理想的公司来说,只要确定了未来的方向,那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从未来倒推,自己现在及以后所要开发的产品,也就有了相对明确的指向。
而在实现这个目标的途中,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完善,都能提高普罗大众的生活水平——这正是他追求的。
“冯,和我们一起吧,我和布林,很愿意把你所描述的未来作为目标去努力。”佩奇又重复了一遍。
他这样的举动,连布林都很诧异,要知道,自己的这个同志加兄弟,对工程师之外的人,相当不待见,而冯一平,压根就跟工程师不沾边。
看着他毫不作伪的真诚,冯一平很欣慰,总算不枉我准备这么长时间。
“我很荣幸,但是,我对自己的路,已经有了很明确的规划。”
“什么事,能比投身于这样创造性的事件中,更有吸引力和必要?是钱吗?我相信,在实现你描述的这种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能收获巨量的财富。”
现在和冯一平说话,佩奇的目光不再闪躲,都能跟他对视,也就是,他很认同冯一平。
“这样的事,有你们这些天才去完成,而有些事,只能由我来做。”冯一平说。
布林拍了拍比较激动的拍档,“能具体说说吗?”
“如果说是钱的话,几年前,我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早就不用为钱的事担忧,我现在做的事,首要考量的,并不是钱。”
“你们知道吗?我的家乡,位于中国一个内陆省份偏避的山区,连通上电,都不到15年的时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勤劳的父辈们,只能靠种田来维持生计,虽然温饱无忧,但很少有现金收入,所以,那时任何需要花钱的事情,都是奢侈的事情。”
“比如我们今天的这顿饭,平均每人50美元,加起来折合成人民币近1000块,这是当时大多数家庭,一年都积余不下来的一笔钱。”
连国家现在都不避讳这些问题,冯一平也就没有隐瞒,以老家的客观条件来说,贫穷,并不是一种原罪。
佩奇和布林,又一次被吸引住,他们俩的家庭,在美国都算是中产,冯一平所描述的生活,对他们来说,真不可想象。
“所以,当我在学校里,以及从其它媒体上,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之后,我觉得,对家乡,自己有一种责任,应该要让她变得富裕和现代,呵呵,这就是我的理想,远没有你们的那么远大。”
“不不,这样的行为,同样很值得我们钦佩。”布林说。
“从我有了第一笔收入起,我就在想方设法的带动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一起致富,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近十年过去,客观的说,已经有很不错的成效。如果按美国这边的观点,年收入5万美元以上,为中产阶级,那我的家乡,已经有了一批这样的人,同时,在各项基础建设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但是,这离我的最终目标差得还很远,还需要我持续的努力,而且,这项工程,目前来看,我是最合适的人选。”
“把你的家乡,建设得跟这里一样现代吗?”布林问。
“至少,要让她跟上时代的步伐吧。”冯一平说。
如果说,之前冯一平的学识和对未来的展望,吸引了佩奇和布林,那么,现在冯一平的梦想,则是深深的打动了他们。
他们俩,现在也算热血青年,赚钱的同时,也都渴望造福社会。
“再小的梦想,也可以改变世界,”佩奇说,“我尊重和钦佩你的选择,只是,我觉得,这和我提出的邀请,并不矛盾,你觉得这样如何,我们邀请你加入谷歌的董事会,担任首席战略顾问,”他想了想,造出一个职位来。
“这个职位,并不要求你全职工作,只是,希望在一些问题上,你极具前瞻性的眼光,能帮助我们做出判断。”
牛皮果然不是吹的,成功真没有侥幸,佩奇非常敏锐的看到了冯一平最大的价值。
“真诚的希望你能认真考虑。”在对外时,布林总是跟佩奇同一阵线。
接受这一邀请,不管是名和利,以后都会不错,那是接受呢,还是接受呢,还是接受呢?
第一百七十四章 吃惊的三人组
“伙计,你今天有些冲动。”开车的布林对佩奇说。
后者此时正把笔记本放在大腿上,全神贯注的写新计划,刚才和冯一平的谈话,给了他太多的启发,得抓紧记下来。
“啊,你说什么?”跟着的话表明,他刚刚又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就今天的谈话,我想这两天就写一份公司的发展战略,到时请冯帮着修改和完善。”
“这话是不是说得太早?他可还没有同意呢。”
“他会同意的,”佩奇又表现出精明的一面,“你想想,冯收购和投资的那些公司里,和电子地图有关的就有两家,他已经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行动。”
他们决定跟冯一平会面,自然不会不做一些准备工作。
“而在搜索领域,谁又能比我们更优秀?”
这倒也不是自夸,谷歌并不是没有竞争对手,比如,inktomi,但是,自从在2000年,谷歌从前者的碗里,抢下来雅虎这个大客户之后,这个搜索界的前辈,已经被他们迅速的甩在身后,其它的一些同类型的公司,更不是谷歌的对手。
“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