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这个搜索界的前辈,已经被他们迅速的甩在身后,其它的一些同类型的公司,更不是谷歌的对手。
“另外,如果他对合作没兴趣,怎么会向我们说起他的构想?”
在熟识的人面前,佩奇虽然依旧比较自我,有些专横,但却完全不是外人心目中的那个不善言辞,甚至有些腼腆,呆板的工程师形象,他反应敏捷,而且很睿智。
“这些我都知道,”布林有些无奈的说,“只是,你确定这事我们不需要先跟施密特商量?”
“该死的。”佩奇合上笔记本,狠狠的在车窗上砸了一拳。
去年8月份,埃里克施密特,正式取代佩奇,出任谷歌公司的CEO,这一决定,是控制狂和偏执狂的佩奇无奈接受的。
因为这是他们在接受红杉公司和KPCB投资时,必须要同意的附加条件。
在99年,因为飞速增长的用户规模,谷歌需要大笔资金来购买更多的设备,招聘更多的员工,但当时,他们甚至还没有赚到一分钱。
而且,在寻找投资商的时候,佩奇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苛的要求,他和布林要保持对谷歌的绝对控制权,也就是要保留公司的大多数投票权。
这样的条件,让很多投资公司望而却步,最后,红杉和KPCB同意了这个先决条件,共同给他们投资2500万美元,占股9。7%。
但他们同样也有一个附件条件,要对他们实行成人监护,具体说,就是佩奇的CEO一职,应当由一位富有经验的人来担任。
这其实是硅谷的那些知名的风投公司,为了保护自己投资的安全,以及未来的收益,惯用的手法——好像后来的FACEBOOK是一个例外。
不少年轻人,是富有创造力,但是,经验的欠缺,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硬伤。
在刚成立公司的时候,他们也许能把公司管理得紧紧有条,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此时的管理,对这些天才的工程师,也是一个挑战。
况且,佩奇时年仅26岁,年轻,就难免会有些热血,有些冲动,有时会考虑得不够周全,他应该将主要的精力,放到擅长的产品开发上,把管理工作,交给专业人士来担当。
当时迫切需要那笔钱的佩奇,同意了这一条件,但是,后来还有反复,在那笔投资,全都变成新增的设备和员工,不可回收以后,他适时向投资商表示了不同的意见,“我和布林,能够把公司管理得很好。”
其实就是很没有契约精神的反悔了。
但是投资商并不这样认为,总之吧,就这样反复了不短的时间,中间,投资商安排佩奇和硅谷其它知名的高科技公司CEO见面交流,总算让他勉强接受了可以聘请一位CEO的意见。
顺便说一下,佩奇当时的意见是,如果必须请一位CEO,那乔布斯是最合适的人选。
呵呵,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此时的苹果,并不是后来那么牛的苹果,但此时的谷歌,同样不是后来那么牛的谷歌,就是和此时处在最低点的苹果相比,当时的谷歌,从各方面看,都还是个小孩子,请不来乔布斯那尊大神。
到去年3月,终于定下来接替他CEO一职的人选,诺勒公司的CEO埃里克施密特。
佩奇之所以能勉强接受,因为这个施密特,曾经也是一个工程师,参与过JAVA的开发。
总之,去年8月,施密特正式上任,所以,布林的顾虑,也是对的,这个层级的人事安排,应该要取得施密特的同意。
“不过,这应该也不是问题,相信如果和冯谈过之后,施密特也会赞成你的决定。”布林安慰道。
……
和佩奇他们俩不一样,埃里克施密特总是穿着考究的西装,头发也打理得一丝不苟,很符合大众心目中大公司高管的形象。
他比谷歌的两位73年出生的创始人年长18岁,80年代初毕业于伯克利,从业经历丰富,在这两个小伙子面前,始终表现得很自信而又温和。
“这位冯先生,我知道一些,我看过他的那本蓝海战略,也知道他不久前提出的云计算概念,应该是个不错的年轻人。”
听了佩奇的要求,他说道,“只是,据我所知,他好像才20刚出头?聘请一位这么年轻的小伙子,做我们的首席战略顾问,是不是妥当?另外,如果我没记错,他好像就读于商学院,并不是一位工程师?”
“想法比年龄重要。”佩奇反驳道。
但对施密特的后一个疑问,他却不好回答,公司的所有人都知道,他对那些非工程师之外的人,有多不待见。
就是哈佛的MBA或者斯坦福的MBA,来应聘公司管理和销售的职位,他也不会同意,就是这些并不需要编程能力的岗位,他也倾向于由那些对商业感兴趣的,和他一样是计算机学科毕业的人来担任。
布林适时插话,“或许,只要一场会面,你就会认同我们的看法。”
“呵呵,我相信你们的眼光,对佩奇如此看重的一位商学院背景的人,我也很好奇,那么我们商量个时间,邀请他来公司一趟,不是说他也在考虑是否接受你们的提议吗?也有必要让他来公司感受一下。”施密特笑着说。
近20年的工作经验,让施密特很圆融,去年到现在,近半年的接触,他也摸准了这两位的脾气,知道该怎么和他们相处。
“公司这边随时都可以,那我马上跟他打电话,邀请他,后天吧,后天来公司,”佩奇说,“我希望能尽快跟他合作,完善公司中长期的战略构想。”
只不一会,他就面带异色的挂了电话,“怎么了?他明确拒绝了吗?”施密特双手握拳,在办公桌上一敲一敲的。
“有什么问题?”布林清楚自己的老搭档,他的这种表情,是惊讶,而不是失望。
“他说,后天不行,他要陪女朋友去医院做例行产检,他女朋友已经怀孕七个多月,”佩奇喃喃道,“他今年应该是22岁,我没记错吧?”他问布林。
布林显然同样有些惊到,那边施密特听了这话,握着拳的双手,也在桌上狠狠的敲了一下,痛得他不动痕迹的咧了咧嘴,“你们等一下,”他马上在搜索栏里键入冯一平,对着结果念道,“一饼,冯,出生于1980年3月。”
握着鼠标,他也有些困惑,“现在中国的年轻人,难道还是这么年轻就结婚生孩子?”
……
冯一平并不知道这个小插曲,如果知道,免不了会抱怨下这些美国人,怎么总是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拜托,在你们这,20岁以下的未婚妈妈,难道少吗?
第一百七十五章 面试?授课?
“宝宝,爸爸现在出门咯!”冯一平把脸贴在黄静萍的大肚子上,跟里面的小家伙打招呼。
“去吧,去捡个大便宜。”黄静萍摸了一下他的头,笑着说。
“有这么明显吗?”冯一平连忙就着门上的玻璃,照了照自己的脸,只看到谦逊温和,自信雍容,并没有一丝的迫不及待,“应该没表露出来啊?”
黄静萍一手撑着腰,挺着大肚子,踮着脚在他肩上拍了拍,“少年,我是谁啊,还能不知道你的心思?”
这还真是,他现在的心思,真瞒不过黄静萍。
“放心吧,别人肯定看不出来,路上开车小心点。”
“你在家也当心点啊大肚婆,有事马上给我打电话,什么都没有你们娘俩重要。”冯一平在她脸上吧嗒了一口。
不过,上车以后,他很严肃认真的考虑一个问题,是不是很有必要去买一本《论演员的自我修养》,或者是参加个什么演艺社团,好好提高一下自己水平?
轻易让人看穿心思,总不太好,以后有些对手,说不定会想方设法的把自己研究得很透彻。
其实,他想的有些多,他也不想想,从会面,到昨天接到电话以后,他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和激动,全落在黄静萍眼里,让她如何猜不出来?
不过,这也不怪冯一平,不扯谷歌后来的光芒啥的,也不说只要能成功加入进去,将来能带来的财富,至少都是以十亿美元为单位。
就说后来被不少人膜拜的这两位,现在对自己如此这般的求贤若渴,这成就感,呵呵,真不是钱能衡量的。
……
虽然公司全体员工,以及投资商们,普遍都看好谷歌的前景,但此时的谷歌,还真是一个体量很小的小婴儿,01年,实现营收才约为8000万美元,至于利润,那是一个让那两个天才都觉得有些尴尬的数字,不得不辩解道,“我们更注重长期的管理目标,而不是季度、年度这样短期的收益。”
所以此时的谷歌,依然只能蜗居在租来的房子里,这是山景城一栋没什么特色的大楼,离高速路不远。
冯一平打量了一下停车场里的车,实惠的日系居多,看来这会,就连谷歌的这些元老们,收入也相当有限。
佩奇和布林,都站在门口,旁边都有人围着,应该是在讨论工作,布林还好,佩奇那边,连眉毛都扬了起来,估计对正讨论的问题相当不爽。
冯一平背着包走过去,刚好听到佩奇说,“我不想再听下去,这是个愚蠢的想法。”
难怪他希望是乔布斯来当CEO,从性格上看,这两人还真有点像。
布林在一个员工拿着的文件夹上签了字,拍了佩奇一巴掌,笑着迎过来,“冯。”
佩奇抬头给了冯一平一个笑脸,继续未完的点评,从他对面那个员工的脸色可以看出来,他点评的,约莫不是什么好话。
“路上过来还顺利吧,我们现在的这处办公地点,没什么特色,就是好找,”布林有些自嘲的说,“不过,已经比原来的车库和上一处好好很多,至少没那么拥挤。”
“对IT公司来说,车库好像是一处圣地,”冯一平笑着说,“我国还有一句俗话,好文章,向来不是在好桌子上写出来的。”
“哈哈。”布林大笑,可不是吗,现在硅谷的不少巨头,如苹果、惠普,都是在车库里起步,微软和戴尔,同样也是如此。
“我想,这栋楼,以后也会成为一处圣地。”冯一平又补了一句。
“如果有你加盟,我们会更有信心。”布林说。
“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冯一平心说。
佩奇终于打发走了请示工作的员工,快步走过来,毫不见外的推着他朝里走,“冯,快,施密特也非常希望见到你。”
布林无奈的耸耸肩,“这家伙,就这个脾气。”
“挺好,我挺喜欢。”冯一平笑着,真是个很有激情的家伙。
冯一平对施密特的第一印象,就是眼前这位带着金边眼镜的中年人,是典型的美式大公司高管,虽然比老欧洲的同行要有效率,要热情,但同样自傲又自矜。
他从办公桌后站起来,还不忘扣上解开的西装扣子,“你好冯,很高兴见到你。”
“冯,快说说你所认为的完美搜索。”佩奇说。
这真是一个急性子!
“我已经听过你的构想,不得不说,很天才,”施密特说,“那你认为,就目前来说,我们迫切的需要做那些方面的工作?”
这差不多就是面试吧,冯一平想。
施密特显然不想重复的听他的构想,冯一平其实也不愿意再重复说一遍。
“我想,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搜索业务,总是我们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我们发展的基础。”
这话大家都明白,实现梦想,需要坚实的现实支持,而搜索业务,一定会是谷歌收入的大头。
“所以,目前来看,还是要围绕着如何把搜索业务做强,我觉得,目前,很有必要开发出自己的一款功能完善、跨平台的,兼容性好的浏览器,开源,而且免费下载。”
这是之前会面时没有提起过的,“而且,它还应该有这样的一些特点,运行稳定,速度快,占用系统资源少。”
“可是,我们一直和Opera,以及摩斯拉有着良好的合作。”布林说。
佩奇仰头看了会天花板,说道,“冯说得对,将来总是要有我们自己的浏览器,早开发比晚开发要好,而且,这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搜索份额。”他又在笔记本上,加入了一项内容。
“还有呢?”不等施密特说,他就抢着发问。
“还有,比如邮件系统,道理同上。”冯一平说。
不再等他们发问,他接着说,“以及将来几乎所有的设备和程序,都会应用到的电子地图。”
“不过,要想把这些做好做强,当前应该在云计算和云存储上多投入一些资源,这是一项基础技术。如果我们的云计算和云存储项目发展得好,那我们的搜索,可以更精确,更及时,两分钟前的搜索结果,和两分钟后的搜索结果,将会有明显的差别。我们的邮件系统,可以更安全,有更大的存储空间;我们的地图,可以在平面地图的基础上,发展出三维立体地图,最后成为佩奇所期望的全景地图……”
刚开始,施密特还用客气,但略带审视的目光,看着这个年轻的中国小伙子,在哪里侃侃而谈,后来,随着冯一平越说越多,越说越具体,佩奇和布林已经在做记录,到最后,连他也拿着一个本子在记。
冯一平所说的这些,有一部分,是他们有思考过的,但更多的部分,则是他们目前想都没想到的,极有意义,而且这些内容,或者说方向,综合来看,又很系统,和实现他的那个构想,息息相关。
期间,不停有人在敲门,都被佩奇一句不耐烦的“等一会”给挡了回去,直到后来,三个埋头在记的人,等了好一会,发现没人说话,才停了下来。
“还有吗?”佩奇依然是一脸的求知欲。
“要是展开讲,还有很多,我需要整理一下。”
拜托,这是面试,不是授课好吧!
“哈哈,”施密特站起来,“果然是名不虚传,”他这次伸出双手,“冯,我代表公司,非常欢迎你的加盟。”
“非常荣幸,能和几位一起,为实现我们的梦想而努力。”冯一平握住他的手。
“我们也很荣幸能有你这样天才的伙伴加入。”佩奇和布林,也笑着把手搭上来。
“走走,我带你去人力资源部办手续。”佩奇想尽快的把冯一平脑子里东西都掏出来,急切的说。
“稍等,我还有个意见。”冯一平把佩奇按到座位上,笑着说。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为了投资而炫富
冯一平一点都不担心今天这场面试性质的会面,自己会表现得不好。
因为他今天说的这些,都是那三位后来要做的,既如此,他们肯定是赞同还来不及,怎么会不服气,怎么会不觉得冯一平说的这些,简直就是字字珠玑?
可是,冯一平叫冯一平,不是冯白求恩。
既然佩奇主动找上他,这样的好机会肯定不应该错过,所以接下来要说的,才是重头戏。
“哦,对,待遇还没有谈定,”佩奇好像恍然大悟,“你看这样好不好,年薪……”
“不不,你误解了我的意思,”冯一平连忙摆手,“能和几位这样志同道合的天才一起,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才是最重要的,工资关系,不拿也无所谓。我看公司目前资金好像不太宽裕,而我个人,还真不缺这些。”
“冯,抱歉我之前还有些怀疑,但依据你刚才分析的这些,我甚至觉得,在公司的规划上,你比我这个CEO还称职。”施密特现在也觉得,对他们公司来说,冯一平是个难得的人才和助力。
“您过奖了施密特先生,只是恰好这方面的问题,我思考得比较多而已,不管是能力还是经验,都不能和您相提并论。”
“你太谦虚了冯,这样好不好,你的待遇,就比照我的来?虽然你可能不在乎,但是,既然承担了责任,就应该有回报,行吗?”
“这样不妥,我目前也不可能在公司全职上班,”冯一平说,“我主要担心的不是这个。”
“冯,把你的顾虑都说出来吧。”布林说。
“在遇上你们之前,为了实现自己的构想,我已经办了几家公司,比如,在电子地图方面,我收购了技术提供商deCarta,也投资了电子地图内容提供商NAVTEQ,同时,我的那家软件公司,也在着手研发云计算方面的技术,基于以上几点,我担心今后可能会出现利益冲突。”
佩奇现在也觉得自己有些太操切,冯一平不是他招聘进来的那些一般员工,他自己本来就有不少公司,按他所说的,那不是可能会出现利益冲突,而是肯定会出现利益冲突。
“云计算方面还好办,是刚筹备,我可以叫停,但是,电子地图方面的布局,去年就已经完成。”冯一平一脸为难的样子。
“这其实不是问题,”佩奇看了眼布林说,“刚好我们也需要这方面的技术,那我们再从你手里把deCarta收购过来,不就解决了?你去年的收购价是3500万美元,再加上你后续的投入,我们一并支付。”
他现在,只想尽快的把冯一平拉到自己团队里来。
施密特有点为难,“佩奇,现在公司的财务状况……”
去年总共营收才8000万左右,利润更是负数,今年开年后,虽然营收增长很快,但3、4千万美元,对此时的谷歌来说,是个很大的数目,不是拿不出来,但是拿出来这么一大笔钱之后,估计公司的正常运转都成问题。
“啧,这倒是个麻烦事。”佩奇叹了一口气。
“公司的财务状况这么不乐观吗?”冯一平问。
施密特难得的有点不好意思,“高速成长期嘛,各方面支出太大。”
“那这样的财务状况,也不能支撑接下来我们要开发的那么多项目,”冯一平低下头想了一会,“佩奇,布林,施密特先生,你们看这样好不好,deCarta的收购价,以会计师事务所核算的为准——后来的投入,主要是集中在LBS技术的开发上,这也是我们拿过来就能用的,我估计,总价应该不到4000万美元。”
“鉴于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那我想在此基础之上,再追加6000多万美元的现金,凑个一亿美元,作为我对公司的投资。难得碰到你们三位这样志同道合的人,我不想因为资金的原因,而停下我们追逐梦想的脚步。”
“你们觉得如何?如果一个亿还不够,那两个亿,或者三五个亿也行,凑一凑,十个亿也能拿出来,我个人目前财务状况良好。”
这一番说辞,冯一平设计了好久,追求的效果就是,一定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煞费苦心的想从这个公司赚钱,想分薄原本属于他们的收入。
从那三位的反应来看,效果不错。
特别是冯一平最后轻轻松松的说,十个亿也能拿出来,对此时的他们三位,冲击还是比较大。
“十个亿?”佩奇的目光,又一次失去了焦点。
“对,凑凑应该没问题,不过,如果拿出十个亿之后,我订购的那架十月份交付的湾流私人飞机,怕是负担不起。”
总之一个目的,就是要告诉他们,哥有钱,不是想图你们的钱,而是想跟你们一起,更快的实现我们的梦想。
不过投资这样的大事,让他们马上决定,也有些为难,因为这牵涉到核算额度的问题。
“不好意思,卫生间在哪里?”应该给他们空间商量自己提出来的问题,冯一平现在主动找借口消失。
施密特打开门,“雪莉。”他叫了一声,前面办公区的一位女孩子站起来。
“不,”佩奇做了个手势,“我来安排,”他开始拨电话,“冯,你有兴趣参观一下目前的公司吗?”
“很有兴趣。”冯一平说。
这是真心话,他是真想看看,现在谷歌的办公区,和后来那蜚声天下的办公区,有什么区别。
“玛丽莎,来施密特办公室一趟。”佩奇对着电话说。
没多时,一个叫冯一平眼前一亮的金发美女,急匆匆的推门进来。
和大多数穿得随便的员工不同,她穿得还算考究,而且非常得体和醒目,红色的丝质圆领衫,外面套着黑色的羊绒开衫,没穿裤子,配了条上面一截黑色,下面一截蓝色的及膝短裙。
怎么看上去好像有点眼熟?
“总裁,”美女跟施密特打了声招呼,对着布林点了下头,然后语速很快的对佩奇说,“什么事,我那边一大堆工作。”
哟呵,这是冯一平到谷歌后,看到的第一个对佩奇不假颜色的员工,还是个漂亮的女员工,有点意思嘿!
“冯,这是我们用户界面和网页服务器开发的负责人玛丽莎梅耶尔,玛丽莎,这是冯,公司拟聘请他为首席战略顾问,你带冯参观一下公司。”
虽然他们俩之间,可能有点故事,但此时的佩奇,又已经进入狂暴工作模式,对美女脸上显而易见的不满视而不见。
还是施密特老到,把他们俩送到办公室门外,“梅耶尔,知道吗,冯还是你的校友,他目前作为交换生,在商学院就读,公司拟聘请他为副总裁级别的首席站略顾问。”
“冯,你有什么需要了解的,请直接问梅耶尔小姐,她是你们学校计算机系的毕业生,在公司的资历,也比我还深,是公司聘请的第20位员工,也是第一位女性工程师,当然,你可能也注意到了,从那时起,梅耶尔小姐,就代表着我们公司的公共形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