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7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甚至可以说,巴菲特是基于自己的口味,而做出了目前来看,对他最重要的那些投资。”
  这个比喻,真是太恰当了,可不是吗,巴菲特投资帝国中的很多生意,还真就是“吃”出来的。
  可口可乐、喜时糖果、箭牌(生产口香糖和糖果的那家,而非卫浴)、亨氏番茄酱……以及他通过其它公司持有的烟草公司的股票。
  “如果说有一天,听到巴菲特投资哪一家汉堡包的公司,我也不会觉得惊讶。”孙正义笑着说。
  “对,我们的反应应该是这样的,以后再到美国,就不用为选择吃哪一种汉堡包发愁了,巴菲特先生投资的那一家肯定不错。”老马也笑着举杯跟他碰了一下。
  “说起来,我和巴菲特也有相同的地方,我的第一桶金,和在日本特别兴盛的一个行业,弹珠机,有着很大的关联,我在上学时,靠出租弹珠机,积累了对当时的我来说,很大的一笔钱。”
  “我当时花在这项工作,以及其它兼职上的时间,超过我花在学习上的时间。”
  “我也注意到,巴菲特小时候,好像是在他父亲成功的当选国会众议员,全家移居HSD以后,他也花了几十美元,买来了一台二手弹珠机,向街头巷尾的理发店推销,建议把弹珠机放置于店铺空旷地方,让顾客在等候理发时玩两手解闷,收益由双方瓜分。”
  “很快,租用他弹珠机的理发店,客似云来,后来,HSD大街小巷的对手,几乎一店一机。”
  冯一平觉得,他这与其是说这个共同点是弹珠机,还不如说是他们两人,从小时候起,对钱的那种渴望了。
  说起来,这一次的冯一平,和他们也是一样一样的,也是从十多岁起,准确的说,是12岁那年起,就琢磨着该怎么赚钱。
  因此也可以说,不少富豪的共同点,可能就是年轻时就已经爱钱如命,而且他们还不只停留在这个喜好上,会切切实实的为这个喜好,付出很多行动。
  “……我喜欢在巴菲特看来,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的软件和高科技领域,他认为科技行业发展的早期,很难发现最后的胜利者,此外很难对科技公司进行合理的估值,这确实是有道理的,互联网泡沫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我依然喜欢投资这些公司……”
  “……巴菲特拒绝投资年轻的公司,这些公司未来可能会变成伟大的公司,但他们在初期的时候很难进行分析,他希望只投资那些已经实现持续盈利的公司,但我就最喜欢投资这些年轻的公司……”
  也许是因为高兴,也许是因为孙正义真的想和冯一平以及老马,“做一辈子的朋友”,所以他在席间说了很多。
  他的这些话,让老马觉得,自己之前的一个想法,显然是错误的。
  当初去美国找资金的时候,就算是找上了这些巨头,看来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比如巴菲特,一定是对自己敬而远之。
  冯一平也听得很认真。
  应该说,虽然孙正义的个人财富,以及他给股东的回报,整体来看,和巴菲特相差甚远,但这就并不能说,和巴菲特相比,他就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恰恰相反,孙正义这样的人,他身上的很多特质,同样值得他学习。
  能偶面对面的听他谈起自己的经历,这就已经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了——不然为什么对很多人来说,要有和巴菲特这样交谈的机会,你得付出几十万美元?
  以冯一平的理解,如果要对他和巴菲特做一个区别,那就是巴菲特下注“确定性”,孙正义赌的是“风险”。
  所以巴菲特最终的成就,看起来比孙正义高,而孙正义在单项投资所取得的成功,又会令巴菲特只能望其项背。
  应该说,这两个人,各有各的隐晦与皎洁。
  而如果能把他们的优点结合起来,那显然会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人,冯一平希望自己能做到这一点。
  目前来看,他确实已经在这么做了。
  97年的金融危机,跟在那些大鳄后面捞钱;后来借外资狙击移动公司,跟着他们一起做空港股,成为最大的赢家;炒欧元;让李睿远他们试水原油期货……这些,都可以说是在赌。
  而很早就坚持吸纳苹果的股票,想了那么多办法,终于顺利投资谷歌,现在就开始持有茅台等国内蓝筹股的股票,就是对确定性的投资……
  其实,对外人而言,现在的冯一平,和孙正义很接近,因为他显然也喜欢硅谷的那些高科技公司,所以他才会斥巨资收购奈飞。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在外人看来,是“赌”的投资,对有着后来记忆的冯一平来说,其实是再“稳”不过的投资了。
  午餐的最后,孙正义顺嘴对冯一平发起了邀请,“签约之后,我想去一趟韩国,你有兴趣吗?”
  ……
  喝得稍微有点晕,有点晃荡的冯一平,饭后回到了自己的顶楼套房里,孙正义和老马显然比他的酒量要大,所以他们还在继续谈。
  关于协议的签订,以及接下来的仪式,他们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沟通。
  今年的这个开局,看起来还真是挺顺利,冯一平正坐在客厅里,看着窗外国内最顶尖的城市天际线这样想着,门被敲了几下,然后,一个人带着一阵香风跑进来,“嗨!”


第九百九十七章 坦诚
  冯一平抬头一看,忍不住眨了眨眼睛,站了起来,“嗨,你怎么在这?”
  说话的时候,他还朝门那边看,但门关得好好的。
  门外此时一个人也没有,但是,走廊里还是有急匆匆的脚步声。
  吴倩快步走到电梯前,才终于松了口气,我是再没办法拦住她了,她心说。
  她决定了,以后碰到这样的假期,自己一准要跑到远远的地方去旅游,不然,还免不了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想起刚刚方颖芝看着自己时,有些异样的眼光,想起黄静萍知道这事后,可能的反应,或者说金翎知道这事后可能的反应,吴倩也无奈得很,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这是我能拦得住的吗?
  “我在这已经几天了啊。”穿着一条白裙子,看上去又白了几分的玛丽卡沙拉瓦特说。
  她是已经来了几天了,她眉眼里都全是笑,“我只是没想到,你这么早就准备来上班,哦对了。”
  她清了清嗓子,“过年好,给你拜年了!”
  居然是挺标准的普通话。
  想来为了这几句话,她应该没少下功夫。
  “新年好,快请坐。”冯一平都想顺手掏个红包出来了,只是他这身衣服里没有。
  “请喝茶,”冯一平给他倒了杯茶,一手揉着太阳穴,“现在就要开始宣传了吗?”
  玛丽卡和国内有关的业务,也就那部电影《神话》,但他记得,应该是计划在国庆档左右上映,现在宣传,好像略略有些早吧。
  “不是为了工作,我就是专程来看你的,”玛丽卡盯着冯一平,毫不避讳的说,“我就知道,你春节后一定会来这里一趟,只是真没想到会这么早。”
  那眼神的热度!
  冯一平低下头,拿起茶喝了一口,“谢谢!”
  就唯独这方面的水平啊,他这么几年下来,依然一点进步。
  “你中午不是又喝酒了吗?那就别喝茶了,”她也是熟悉冯一平的行事风格了,没有继续步步紧逼,只是很自然的接下冯一平手上的茶杯,“有蜂蜜吗?”
  看样子,她对这些事也很了解的样子。
  好吧,这不奇怪,要说知道什么解酒,或者说,怎么才能挡酒,女明星应该是最擅长的了。
  “没关系,中午喝得不多,还有,我不太喜欢那种甜味。”
  这边蜂蜜肯定是有的,应该还是金翎买的。
  “这样啊,”玛丽卡马上飘到冯一平身后,“我来给你按摩试试。”
  说话间,她的手就搭到了冯一平头上,动了几下,别说,好像真有两下子,力度不错,手法也得当,真的挺舒服。
  “哦,谢谢。”冯一平顺着抬头说了一句。
  跟着就不动神色的闭上了眼睛,“印度最大的节日是哪一个?”
  从刚才那个角度看上去,比她的笑脸更瞩目的,是她胸前的波涛。
  “自然是排灯节了,”玛丽卡说,“在我们印度历每年的最后一天,全世界的印度假家庭,都会点亮象征着光明和幸福的蜡烛或油灯。”
  “是吗?”冯一平听着这个自己也知道的答案,整个人一点也放松不下来。
  虽然沙发很高,他又特意往下坐了坐,头不至于靠到玛丽卡身上,但即便是这样,他都能清晰的感受到玛丽卡身上的体温和那近在咫尺的幽香来。
  对已经“独身”了一段时间的冯一平来说,这样的温香,尤其是在他不多不少的喝了点酒以后,真的有不小的诱惑力。
  “好多了,谢谢。”他说道,离得这么近,不是个好办法。
  “是吗?”玛丽卡接着按了几下,“你今天是有非常重要的工作吗?知道你到了以后,我就想来见你,但被吴小姐给拦住了。”
  这个吴倩,也不通知自己一声。
  不过,想想今天自己到这后,就一直马不停蹄的安排,想必吴倩也是暂时不想那这样的事来打扰自己,或者说,吴倩觉得这样的话也不太好说。
  “是,今天是挺忙的。”
  “我其实对你谈工作时的样子挺好奇。”玛丽卡款款的在冯一平身边坐下来。
  她坐得不太端正,很放松,但依然很优雅,以及优美,不愧是专业人士。
  冯一平往沙发的侧边靠了靠,“和平常,比如说和现在,也没有什么区别。”
  “不会,”玛丽卡摇头,“那时的你,应该比现在更帅,更有魅力。”
  这个夸奖,可以说是相当直白了,但是,冯一平还就是觉得有些受用。
  不过,应该所有的男人,面对这样一个美女这样的夸奖,应该都会觉得很受用吧。
  “谢谢,正如你任何时候,都这么漂亮一样。”
  玛丽卡脸上的笑容更甜了,“真的?”
  她水光盈盈的眼睛瞥了冯一平一眼,波光流转间,冯一平又有些小小的慌乱。
  我们最难抵御,就是那种清纯中还带着天然魅惑的眼神,一如玛丽卡现在一样。
  但是想着这会在硅谷那边的情况,他问了一句,“我有个问题想问,但又不知道,这会不会侵犯你的隐私。”
  玛丽卡稍微皱了一下眉,女性在这方面,好像就真有第六感一样,她有很大的概率,可以确定冯一平接下来会问些什么。
  “没关系,你问。”
  冯一平还是问了出来,“像你这么漂亮的女孩子,一定有很多追求者吧。”
  玛丽卡此时的表情有些奇怪,她脸上先浮现出笑容来,但笑容马上黯淡下去,头也低了下去,再也不复之前高兴的模样。
  这样的反应?难不成她的初恋对象,或者是曾经挚爱过的人,就和韩国的电影里一样,都得了不治之症?
  冯一平连忙说,“对不起!”
  玛丽卡摇了摇头,用手托在鼻子下方,“不,没关系。”
  应对这样的问题,她本来有很多固定的套路。
  因为作为一个明星,回答类似问题的时候,不在少数,这就是她开始笑的原因。
  但是,在冯一平面前,她又不想隐瞒。
  “年少的时候,是有他喜欢我,我也喜欢他这样的人,”她看着窗外,好像在回忆,接着抛出一个问题,“冯,你有那种体会吗,就是你没说什么,她也没说什么,你们更没有做什么,但你就是明白她的心思?”
  这个,冯一平还真有。
  张彦!
  他点了点头,“我想我能明白这种体会。”
  “我就知道你能理解,”玛丽卡看了他一眼,“但在我成为电影演员,而且有了些名气以后,情况就发生了我也想象不到的改变,两个人好像一下子就疏远起来。”
  “这种因为收入,或者说地位的改变,带来的影响,你应该也有深刻的体会吧。”她又问。
  冯一平又点了点头。
  这个,自然也是有的。
  “有些事,免不了。”他说。
  “后来,我也就没有心思在这些事情上面花时间。”玛丽卡掩饰不住怅然。
  “现在,当然会有追求者,但是,他们追求的目的,太复杂,我不想分辨,所以一概懒得理睬。”
  这也是一些女明星为难的地方。
  如果真的就抱着嫁入豪门的想法,反倒简单了,就挑那家里最壕的那个就是,然后努力想办法,让豪门的当家人接纳自己。
  但是在印度,豪门,向来不会和女明星结婚。
  当然,印度豪门的那些一代或者二代,追求女明星的行为肯定少不了,只不过他们的目的,就和司马昭之心一样,路人都清楚。
  有点追求的女明星,想必不会接受这样的追求。
  “在我们这个圈子呆得久了,有时候会觉得,这个世上,还有真心值得托付吗?”
  这个,冯一平回答不上来。
  “还有,你应该知道我去年的那部电影,在印度,电影里连接吻的镜头都不能有,所以,你可以想象我现在在印度很多人心目中的形象。”
  她说的那部电影,自然是《情怨》,在印度,应该类似于我们的级别是三的片子了吧。
  看着她眼里泛起的水汽,冯一平连忙抽了几张纸递过去。
  这事闹得!


第九百九十八章 同情
  玛丽卡估计是真的说到了伤心的事上,因为她接过纸后,擦鼻子的声音很响。
  “我知道,看电影的时候,很多男人,喜欢看有些场景,估计有事没事的,还会把有些场景拿来重复的放,幻想着真的能接触到那个女演员。”她眼睛红红的说。
  “如果真的在生活中有机会接触到了,我想他们绝不介意和那个女演员发生一些超友谊的关系,不过,娶她为妻?那肯定不可能!你说对吗?”
  她这话真算是入木三分。
  确实,男人在电影上看电影时,有时真是希望电影里的有些场景,尺度能更大一些,比如之后她出演的这部《神话》在国内上映时,很多观众肯定会这样觉得,那个在传送带上的情节,身上的衣服,敢不敢更少一些呢?
  相信不少的男人,在看电影史,希望女主角能从屏幕上走下来,然后和自己把电影里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些场景,一一做完。
  但娶她?
  这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
  自然也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就以冯一平个人而言,迎娶这样的人成为自己的妻子,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虽然我们都清楚,那只是在表演,但还是会觉得,她本人和电影中的人设,是一样一样的,生活中,难免会迎接很多别有深意的目光的洗礼。
  再加上,别说是普通人,就是连同为演员的男人,都有很多不能接受自己的另一半在银幕上有那些让人看起来的眼热的场景呢。
  因此,即便是他自己能下这样的决心,怕是他爸妈可能会因为他这样的决心,决心更他断绝关系了。
  这真是有很大概率的事。
  “如果嫁给一个人,如果他以后会时不时的拿这些事来攻击我,你说,这样的人,我为什么要嫁?”
  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
  尤其是在婚后发生矛盾时,这样的经历,多半会成为一些男人最好的攻击她的理由。
  客观的说,不但是在印度,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国家,同样很有可能发生。
  上世纪90年代前后,香港的那些很多人珍藏了她们片子资源的女主角们,后来有不少嫁到国外,应该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一方面,国外和我们的观念有区别,另一方面,嫁到了国外,相对而言,她的作品,受众并没有那么大,生活中也就少了很多被人指指点点的机会。
  即便这样,想必类似的问题,也不是不会发生。
  这就是一些女明星的悲哀了,她们也是迎合市场的需要——主要是男人们的需要,在电影里轻解罗衫,但是,能像那位舒女士一样,把曾经脱下来的衣服,一件件穿回去的,那真是少之又少。
  客观的说,玛丽卡的那部电影,尺度还真不算大,不过类似于当初那几年,在小县城的录像厅放的那些电影,图片和宣传,让很多人非常激动,满怀期待的走进去以后,结果却大呼上当,因为实质上说起来,并没有看到一点自己期望的场景。
  问题是玛丽卡的那部电影,导演的水平确实不错,配乐等也很到位,加上剧本确实也不错,营造出来的结果还是相当诱人。
  不脱,就比很多脱的电影,更受男人的欢迎。
  或者说,导演把自己的才华,没有用到正道上,叙事的方向,有些跑偏了。
  但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片中接吻的镜头,虽然少,但真有,那以印度的观点的来看,玛丽卡现在确实是那种级别为三的片子的女演员,不可避免的会多了一个艳星的标签。
  要说印度,确实真的很奇怪,他们的电影中动不动就跳舞的那些场景,其实很多都极尽挑逗之能事,传达的意味非常清楚,但是,他们偏偏规定,在电影中连接吻的场景都不能出现。
  拜托,就说现在在我们国内的连续剧里,这也是常事了好不好。
  甚至在很多短短几十秒的广告片里,也少不了这样的场景,所以,冯一平还真是不了解他们的脑回路。
  但是,实情如此,风评如此,在印度,要改观大众对玛丽卡的印象,那真不太现实。
  “我能很清楚的认识到,以我现在的形象,以后恐怕会在宝莱坞接不少情节和风格类似的电影,因为有需求,你说对吗?”
  “所以我就更不可能揭掉身上已经贴上的标签。”
  “但我不会如他们的愿的。”玛丽卡说得很决绝。
  “所以,我就没幻想着,能在印度找到可以依托终身的人,因为我抱着这样的目的在印度付诸行动,最后很大的可能,不过是沦为一个人,或者是一个接一个人的玩物。”
  看来玛丽卡对自己以后在印度,事业和个人生活的前景,看法都很悲观,而且这应该是她不止一次的思考之后的结论。
  生活上,冯一平不太清楚,但事业上,还真跟她分析的类似。
  作为一个后来的冯一平也关心的女演员,她之后的很多作品,至少都会以这方面作为宣传的噱头,但应该是因为她的坚持,这部情怨,其实是她尺度最大的作品。
  一来二去的,失望的观众对她的电影不再期待,她也就不可避免的走了下坡路。
  虽然她想方设法的朝好莱坞发展,也参演和主演过好莱坞的几部电影,但是在好莱坞,黑人之外的其它少数族裔,可以说能出头的可能性,几乎就没有。
  “我想,我最好的结果,可能是靠着自己努力工作得来的一些收入,在国外,有可能是法国,有可能是美国——谁知道呢,找个人成家。”
  冯一平虽然不清楚她后来生活上的情况,但想一想,大抵也只能如此了。
  “其实在很多国家,包括在我们这,你的那部电影,真不算什么,只要你的演技好,你还是能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女明星。”冯一平又撕下几张纸递过去。
  玛丽卡没有去接纳几张纸,她满怀希冀的看着冯一平,“这么说,你是不介意的,对吗?”
  “是的,我当然不介意,首先,那不过是工作需要,其次,那样的尺度,真的不算什么。”
  这并不是安慰,话说,如果玛丽卡都能是级别为三的女明星,好莱坞所有的那些有些名气的女明星,那级别至少也是三。
  “这是我这个新年,得到的最好的礼物。”说话间,玛丽卡就靠到了冯一平怀里。
  冯一平一下子僵住了,稍顷,感觉到胸前的湿意,他轻轻的叹了口气,拍了拍玛丽卡的肩膀,“嗨,你妆花了,卫生间在那边。”
  玛丽卡闻言,总算从他怀里起来,“对不起。”她低声说了一句,便低头朝那边走去,脚步匆忙,竟然整个过程中,都不让冯一平看到她的脸。
  这还真是太在乎形象。
  听着那边的门被关上,冯一平抽起纸巾,擦了擦衣服上的那些泪痕,想的却是,我这一次,是不是又干砸了?
  是,自己是同情她,但是,说出的话,会不会让她产生误会?
  仔细想了想她刚才的反应,冯一平觉得,她应该是已经误会了。
  啧!难道现在跟她说,我真的很同情你?
  他摇了摇头,这样的话,他说出口,这样的事,他做不出来。
  就在他纠结的时候,已经重新补好妆,但眼睛周围,还是有些红红的玛丽卡从卫生间走出来。
  她脸上依然有笑容。
  但现在的笑容,和之前的笑容,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的笑容,同样很有吸引力,但和之前的相比,怎么说呢,可以用一个老词来形容,“天然去雕饰”。
  因而就更吸引人了。
  而更大的不同,是她看向冯一平的目光,就是以冯一平的低能,他也能分辨出来,那已然是看自己人的目光了。


第九百九十九章 猎头
  印度,班加罗尔。
  扎克伯格依然穿着见不起眼的灰T恤,坐在一家新开的咖啡店窗旁的位置上,双手如飞,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上,一行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