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7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下班了,也就下班了,美国那边的同事下班了,也就下班了,可是冯总呢,因为两边的工作都要过问,也就是中间的那两边都不上班的六七个小时,才不用操心。”
“可这只是理论上的数字。”
“因为还有加班。”和周新宇在一起,周宁都会抢答了。
“对,还有加班,我有时候会在晚上10点以后,就是美国那边也休息的时候,给冯总发邮件,很多时候,在10分钟之内,就能得到冯总的回复。”
那么,乐观估计,一天中,冯一平能休息的时间,大概只有三四个小时?而且这是惯例,连大年三十都不例外?
而且他处理的很多事情,可想而知,都会比较伤脑筋。
果然,冯一平的特别成功背后,就是特别辛苦。
“我想,冯总早就说过,他想在35岁,最迟40岁退休,多半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因为这一路走来,真的太辛苦。”
这话周星宇说得平平淡淡,偏偏听的人,都觉得无比动容。
李真目前算是唯一一个有些超然的人,这期节目,肯定会大受欢迎,他此时高兴的想。
……
但他的另一个手下,此时可就一点高兴不起来。
在首都这里,冯一平开玩笑,自己如果敢说半个不字,可能会被人打。
而金诚是真的非常清楚的认识到,如果自己不好好说话,可能马上会被人打。
告别郑佳怡之后,他非常敬业的带着摄制组,马不停蹄的从省城赶到了五里坳,连午餐都是准备到了五里坳才解决。
当然,他这么做,可能也带有一些不专业,赌气的成分在。
你们不是一点都不紧张,一点都不重视我们吗,那我倒很想看看,等我拍摄到了让你们紧张的素材时,你们还能不能如此淡定?
五里坳的繁华和别致,确实让他们感慨,感慨名不虚传,感慨这里有今天这样的局面,背后的各种不容易。
作为央视2套的工作人员,他们眼界自然是有的,而且也见惯了太多这样偏远山区的穷困,多到他们现在看到有些情况,都会无动于衷。
而五里坳这样的状况,绝对是例外中的例外,是不合常理的存在。
金诚带着风尘仆仆的一行人,站在五里坳的街头,看着这个非常繁荣,但却和南方那些经济发达的小镇,风格截然不同,大气得多,有条理得多,所以也赏心悦目得多的新兴小镇,纷纷在第一时间想到了冯一平。
他们自然看过相关的报道,自然知道五里坳有现在这样的局面,可以说都是因为冯一平。
“这里的各个功能区,规划得这么清楚?”
“不但清楚,你们看,还非常协调。”看着商业区的那些店面,尤其是那些店面的招牌,有人说道。
南方,是有很多经济实力比内地一个县,或者是一个市还要强的镇,但是那些镇整体看起来,都有些乱。
虽然那是发展太快,市政建设跟不上,规划跟不上带来的乱,是瑕不掩瑜的乱,但和五里坳这里,连商店门头招牌尺寸都一致的整洁有序相比,差距,尤其是感官上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
“就这家吧。”金诚的幸运数字是五,他就选了街上的第五家餐厅。
餐厅的装潢,挺简单,但看起来挺舒服,尤其是很干净,服务员也穿着白衬衫和红马甲,虽然普通话还是带有乡音,但看起来挺精神。
服务态度也没有那种会让人有些不适的过分热情,还挺憨厚的,金诚带着试探的让她推荐几个菜,菜单上最贵的那些菜,她一个没推荐。
在金诚他们点到第九个菜的时候,还特意提醒了一声,“我们这里的菜份量很足,我觉得现在应该够吃了。”
说实话,这样的态度,让本来觉得是不是可以想办法进后厨看看的金诚,也打消了这个主意。
原本他是真想这么做的,餐厅的厨房,最能反映一家餐厅的真实面貌,而这样随意选中的一家餐厅,自然是了解一个陌生地方的窗口。
但现在就冲这个点菜的姑娘的服务,金诚觉得,后厨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菜的份量确实很足,味道也还过得去,因为并不是高峰的原因,剃了个光头,笑得像个弥勒佛般的老板,还来他们这桌招呼。
听说他们是看了媒体的报道,特意来参观的,老板免不了对比一下今昔,并再一次跟他们说,“都是因为一平,要不是一平,我这时候,真不知道在哪打工,反正肯定是连工厂都进不了,只能是在哪个工地上。”
金诚示意了一下,马上有人会意的打开了隐蔽的设备。
“老板,”他问这个和首都的出租车司机一样健谈的中年人,“难道五里坳能有到现在的局面,都是因为冯一平?”
听到他这明显带着质疑的话,原本笑得很和蔼,完美的阐释了什么叫做和气生财的餐厅老板,笑容淡了下来,“不然呢?”
“我就是本地人,一个原来靠天吃饭的农民,一个亲眼看着五里坳发展到现在这么好的本地农民,你以为我会说假话?”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失望
王总此时却是已经忍不住要打人。
冯一平去玉泉山的事,他知道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件让他们非常诧异的事。
虽然在之前,向晓芳和冯一平就已经有联系,而且关系应该相当不错——这一点,从很多事能看出来。
嘉盛的锂电池能顺利的被总后选中,除了产品本身的优势,以及嘉盛业务团队的能力,其中肯定有向晓芳提供的助力;他们一起屯四合院;后来他们还有半边天文学网站这个合作项目……
但总的来说,冯一平和老向家的交往,还是固定在和向晓芳这个三代的层级上,并没有和上一辈有过任何直接接触。
现在好,他直接和老一辈有了直接联系。
老王和王总都清楚,以冯一平的能力,只要一见面,肯定能在向老爷子心里留下个好印象,果不其然,当天中午就被留下来吃饭。
不仅如此,老向家的那些中生代,也非常重视,带着家人孩子,齐刷刷的赶回去。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向家的那些中生代,有很强的和冯一平搞好关系的意愿。
而就在刚刚,王总听到了传出来的消息,向老爷子对冯一平说,“你不错!”
这本来并没有什么,向老爷子虽然是硕果仅存的老一辈国家领导人,但毕竟退休了,而且他的影响力,主要局限在军方。
说句不客气的话,部队以外,知道他,记得他的老百姓都不会太多。
但是,毕竟级别在那里,而且又是在这样特殊的时候,以向老爷子的道行,老王和王总,自然不得不把这事往深处想,他在这时候这样表态,是个什么意思?
不管这是什么意思,杨主任定下来的那些后手,必须要稍作调整。
不然,谁知道下一次,是不是老浮家站出来?
杨主任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不是没有考虑到冯一平的上层关系,其实,类似向老爷子那句话那样的肯定,不止有一位领导人说过。
但是,杨主任定下来的这些方略,最让老王满意的地方就在于,现任的领导,肯定不会对目前这样的事发表看法,网上关于他们自己的那些离谱的言论,他们尚且不理会呢,何况是有关冯一平的。
但那些不在任上的,可能就没有那么讲究,老同志嘛,这前面带了个“老”字,不仅仅是说他们年高德劭,同时也意味着,嗯,他们有时会小小的任性那么一下下。
不说老小老小吗?
何况,冯一平上学时,还有位名义上的院长。
虽然那位是出了名的不讲任何情面,但是,到了必要的时候,冯一平就真的请不动他吗?那还真不一定。
老王现在虽然身板硬,但他自忖也承受不来老同志可能的小小的任性。
当然,那肯定是把冯一平逼到悬崖边上才会发生的事,但这些因素,不得不让王总他们有所收敛,不得不把杨主任定下来的一些方略打个折。
“这就是个虚伪透顶的东西,”王总气哼哼的说,“你看看那些报道,他是如何和官场保持距离,这特么还叫保持距离?”
“我看,他是看不起那些级别不够的。”以王总的跋扈,哪怕是在自己的地盘,他说这话的时候,依然压低了声音。
相信如果冯一平这会站在王总的面前,原原本本的对他说这次去玉泉山的原因,王总也无论如何不会相信,不是冯一平主动找上门去的。
“王总,冯一平这个人,虽然年轻,但一点都不毛躁,非常稳,做事极有章法,干什么,都有万全的准备。”
老陈也有些认可王总的看法,但是,站在他的角度,他对冯一平这么做,也能理解。
为什么要这么做?那还不简单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所以,你是什么意思,因为他有完全的准备,我们就得这么算了吗?”这时的王总,那真是一点就着。
本来确实想这么劝一句的老陈,现在哪还敢说出这样的话来,“我要说的,是冯一平另外的一个安排,他们只花了一两天的功夫,就和2套达成了合作,目前他们正在紧锣密鼓的拍摄一期节目。”
“什么节目?”
“暂定名为《遇见大咖》,是一档访谈类的节目,听说,是全面的展示那些被采访的人,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大咖?不是说他一直很谦虚吗?都自诩为大咖,这特么也算谦虚?”听见这名字,王总就相当不爽。
大咖,我特么也想被人称为大咖,被人当作偶像来崇拜和敬仰啊!
“他敢全面展示他的生活?让大家知道他已经有了两个不同的女人给他生的孩子?”王总非常不爽的站起来,“道貌岸然,欺世盗名的家伙。”
“一想到他那样子我就烦。”
老陈心说,既然如此,那就忘了他呀,那该多好?
“我想,这就是冯一平英国应对这些负面言论的办法。”老陈说。
王总自然也明白,一向不太喜欢配合媒体的冯一平,突然这么做,是因为什么。
他刚才之所以不说这茬,是因为他也想得到,如果这样的节目播出之后,公众会对冯一平有怎么样的认识。
这期节目播出的时候,也就是网上的那些言论烟消云散的时候。
过上一段时间,比如说一年的功夫,把那些话题再改头换面的拿出来炒一炒,可能还会有点用,但现在还想靠雇用的那些连真名都不敢用的家伙,用键盘和央视出品的一档节目打擂,那是想都不用想。
“能不能施加压力,让电视台取消?”王总说了一句。
老陈都没说什么,他自己很快就摇了摇头。
就冲我们国家一贯以来对宣传的重视,央视,哪是那么好施加压力的?
同时,王总也知道,自己还没有可以目空一切的资格,为了不给自己老子招祸,切忌把手伸进其它人的地盘。
这个道理,很多二代都门清,比如你老子是交通局的,你自然不好把手伸进人警察局的地盘。
所以直接施压,不是个好办法,而且也不一定会有效果。
间接施压,倒不是不行,因为这付出的人情还无所谓,关键是,这就等于送给别人一个把柄,原来网上的那些热闹,是你闹出来的?
“你说,我们把掌握的冯一平个人的那些情况,那些照片,爆出去怎么样?”王总看着老陈,有些兴奋的说。
“不妥,”老陈连忙摆手,“一码归一码,这件事,上次相当于已经了了,不好再拿出来。”
关键是,上一次是怎么了结这件事的?王总一想起这事就火大。
我不过是让人跟拍你而已,你特么的就当着我老子的面扇我耳光不说,还让我给你看了那么长时间的大门。
“为什么不行,他原来掌握的那些,不是已经没用了吗?”王总说。
那些首尾,他老头子早就料理干净。
“王总,从冯一平的反应看,孩子的事,是他尤其看重的,为此,他不惜付出任何代价,是不是?”
自然是,不然,他怎么会反应那么激烈?
“他原来掌握的那些,虽然已经没有什么用,但是,我们怎么敢保证,他就没有留下什么后手?”
王总一窒,这话让他无话可说。
他们抓冯一平的把柄,非常难。
但他清楚得很,冯一平如果铁了心要抓他们的把柄,那还真没多难,不是自己做事不谨慎,关键是自己做的事太多,也就是,留下的把柄太多。
“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的好。”老陈相信,老领导也是这么想的。
做事,总要有些原则不是,总是反复,那不是小人所为吗?
而且他相信,要是己方在这方面反复,那冯一平这次发起怒来,肯定没有那么好收场。
“你也一开始就知道,这些负面的言论,他肯定能对付。”老陈又劝了一句。
“哼,暂且便宜他,”王总又不爽的说了一句,“对了,后续的那些呢?美国那边,有什么消息?”
“这个,”老陈面露难色,“王总,香橼的那位莱福特告诉皮特,他对这样的合作没兴趣。”
“什么?”王总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换了
“冯总,你应该很少有时间看电影和电视吧。”见冯一平和周星宇止住了话头,周宁回头问道。
“也不会,至少我们嘉盛出品的,冯总一定会看。”陈韬抢着说道。
“呵呵。”中巴车里响起一片笑声。
路上这个以两辆中巴为中心的车队,正在出城的路上,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京郊的一处影视基地。
在对周星宇的采访告一段落之后,周宁他们问到了嘉盛在内容产业方面的布局,陈韬见缝插针的提了个建议,冯一平觉得,也行啊。
嘉盛传媒制作的第二部电视剧,才刚刚开机几天,借这个机会宣传宣传,自然是好事。
《绅士的品格》的成功,充分的说明了对于影视剧来说,宣传的重要性。
而且他非常清楚,去影视城这个决定,一定会让有些人感到高兴。
是的,此时在后面的一辆商务车里,马灵和文森特,都是一脸的兴奋。
马灵兴奋,是因为作为Youtube的内容总监,了解中国影视剧,也算是她工作的一部分。
重要的是,关于Youtube的未来,冯一平跟她说得很透彻,自然是要跟奈飞合并的,自然是要自制内容的,自然是要想办法进中国的,到那时,肯定会跟嘉盛传媒进行整合。
也就是到时候,这些主要针对中国市场的影视剧,完完全全的在她工作的范畴内,这会先了解了解,自然没什么不好。
当然,她对中国的影视制作,确实也很好奇,尤其听说这是一部古装剧的时候。
至于文森特,哪有小孩子不喜欢这样的热闹?
“除了我们自己的,我也看过一些,我想想啊,去年也看过几部电影,威尔史密斯的《我是机器人》,还有法国的那部《放牛班的春天》,还有央视目前热播的《汉武大帝》,我也一直在想办法追。”冯一平说。
“哦,冯总还真有时间看这些?”周宁笑着说。
“时间就像……”他差点把说惯了的那句话给带了出来,虽然是在车上,可周宁他们的摄像师,可一直没停下来。
“海绵里的水,挤挤挤挤,总会有一点,当年在初中的时候,在宿舍熄灯后,我同样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金庸的武侠小说。”
他这番话,又迎来了一番会意的笑声,上学的时候,这样的事,估计不是个例。
“再说,生活,也不能只有工作啊,不是吗?我想谁都会抽出时间来,欣赏自己喜欢的影视节目。”
他可是要通过这期节目,竖立自己年轻时尚的形象,一个只知道工作的人,可能会被人敬佩,但肯定会让现在的年轻人敬而远之。
再说,你自己在内容制作方面那么大的手笔,但是你自己居然都很少看,这就有点像麦当劳的总裁说自己不喜欢吃汉堡包一样,会让人觉得很讽刺。
“那冯总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
周宁本来想问冯一平喜欢哪些明星的,但这方面,她在没有确定做这挡节目的主持人之前,就有一些了解。
冯一平在美国的时候,在奥普拉秀上,说过不少自己喜欢的明星,无一例外,都是好莱坞的那些漂亮女明星。
那再问这个,就有些不合适。
“这个,好像还真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好,以前是看明星,比如周润发,他演什么类型的电影,就看什么类型的电影。”
“现在,我想想啊,有些喜欢看法国的文艺片的倾向,主要是那些有着法国乡村风光的文艺片,挺喜欢的。”
周宁心说,如果你不补充后面这一句,这一段怕是得掐掉。
因为她明白,很多人估计会和自己是一样的观感,欧洲,尤其是法国的文艺片,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尺度都很大,两点很常见,三点也寻常。
你冯一平喜欢尺度大的电影没关系,我们央视可不好把这话给播出去,那么多年轻人喜欢你,那不是等于我们间接的教年轻人不学好吗?
“喜欢法国的乡村风光?”周宁问。
“是的,喜欢,其实可以说是向往。”
“之所以向往,是因为在很多人,包括法国之外的很多人心目中,法国乡村的印象,是风景优美,节奏舒缓,富足安然,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故乡。”
“但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对国内乡村的印象,多半都是落后贫困的代表,而且连环境都不见得好的地方,确实是很多人的故乡,也是很多人希望离开的地方。”
“所以我就一直在想,要是有一天,我们国家的乡村,都能像法国的乡村一般,那该多好!”
陈韬佩服的看着冯一平,老板,你不愧是老板,我们不是说影视吗,结果被你这样平顺的过渡到乡村建设上。
而这方面,国内没有任何商人,有你做得好。
果然,周宁马上说,“我们都知道在冯总您的努力下,您的家乡,已经今非昔比,应该已经达到了您的期望吧。”
但冯一平这真不是把话题朝这上面引,他是真不会把自己为家乡做的那些事挂在嘴边。
他近来确实喜欢看法国的那些有乡村风光的电影,因为看了舒服,也算是很好的休息。
“哪里,我们是起了一些拉动作用,但主要还是靠乡亲们自己的努力,而且虽然进步确实不小,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和法国这样的老牌强国的乡村水平,有着不小的差距。”
“经济实力和基础设施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我认为,还是观念和眼界。”
这些方面,才刚刚富裕起来的五里坳的民众,自然和法国的乡村居民没得比。
“但这个进度已经很傲人,您家乡这短短几年所取得的成就,应该抵得上法国乡村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取得的进步。”周宁说。
从她个人而言,除了对冯一平的能力很佩服,对他的家国情怀,对他付出的行动,她也是越来越佩服。
“我想,等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到乡村旅游的时候,也能极大的推动我们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其实欧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尝试出了很有效的路子。”
“他们的政府,都有专项的资金促进城市居民的乡村游,你看,这不但会促使乡村自发的进行各项建设和改进,还能极大的带动餐饮、住宿等方面的消费市场,以及农产品的销售。”
“肯定会的,我现在就非常想到五里坳看看,想到冯家冲去旅游。”周宁说。
此时,车队已经进入了古色古香的影视基地,马灵和文森特一样,非常吃惊的看着扑面而来的这大片大片的中式古建筑,看着这里的街道上,那些穿着戏装的演员,和穿着现代服饰的人混杂在一起……感觉非常新奇,还有些时空混乱之感。
她又在叮嘱文森特,“下车以后,见到了爸爸,不能叫他,记住了吗?爸爸现在在工作……”
“我们不能妨碍爸爸的工作。”文森特接口道。
“宝贝你真听话!”马灵在文森特脸上亲了一口,给他戴上帽子,围上围巾,套上羽绒服,穿得严严实实的,“走,我们下去。”
“哦,玩去咯。”
前面的冯一平,听到了文森特的声音,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实话说,此时也只有他能认出来后面那两个穿得那么臃肿,包得严严实实的,就是马灵和文森特,这就是冷天的好处了,非常便于伪装。
“嘉盛的第二部独立制作的电视剧,是一部古装剧?”周宁问道。
“准确的说,应该属于穿越剧的范畴,”冯一平说,“一个现代的姑娘,穿越到康熙时期,牵涉到九龙夺嫡的漩涡中。”
“以女性为主角的穿越剧?”
有《寻秦记》在,穿越剧大家不陌生,可是以女性为主的穿越剧,还真少见。
“这部剧的故事大纲,照样是冯总的主意。”陈韬补充道。
“我想我们一点都不奇怪。”周宁笑道。
“我真的只是提了一个大纲而已。”冯一平说。
是的,他这次想拍的,就是于妈的《宫》。
加起来吧,他看的韩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