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入世-第3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哪知道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这位新书记向来是想一出是一出,这种事哪会跟我商量啊!……”石庆贵冷哼一声道。
  “唉,这个段书记也是的,总喜欢搞突然袭击,你说我们这一天大会小会的,从早开到晚,连休息时间都没了,我抓的那几个项目都快停了,正头疼呢,哪有时间陪他这么折腾啊?!……”一旁的常委副市长张静轩也凑过来抱怨道。
  “老张,你说话可得注意点,现在可正搞整风行动呢,小心纪委找你谈话……”罗铁军把嘴朝对面的刘建伟歪了歪,煽风点火道。
  “我怕个勺子,照这么搞下去,我们都不要干活了,全上纪委喝咖啡去!老姜,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张静轩撇撇嘴道,最近他门下的好几个亲信都因为整风行动挨了处分,自然是一肚子意见,不过声调却不自觉地低下来不少,他也不想真的惹上刘建伟这个黑面神。
  姜志龙比较滑头,呵呵笑道:“老张,你就少抱怨几句吧,这不是还有石市长吗?万事有他做主,有石市长在,咱们市政府这边的工作就停不下来……”
  石庆贵对姜志龙的这记马屁还是比较受用的,干咳一声道:“这么搞下去是不行,待会开会的时候我肯定是要提一提的……”
  他们交头接耳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坐对面的周正强和刘建伟多少还是能听见一些的,周正强用手臂轻轻碰了一下刘建伟有些担忧地道:“老刘,政府那边怨气不小啊,你说段书记那个提案待会通得过吗?……”
  刘建伟面无表情地道:“段书记既然提出开这个会肯定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咱们就不用操心了……”
  这时段昱最后一个走进了会议室,常委们也停止了交头接耳,纷纷坐正了身体,段昱威严地扫视了会场一周,打开笔记本,朗声道:“我们开始开会,我们今天开的是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只有认识到了我们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我们才能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才能不断进步!……”
  “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揭短会,一团和气是搞不好工作的,所以大家不要有任何顾虑,要大胆‘揭短亮丑’,最好是能红红脸,出出汗,咱们宣南人都爱吃辣,我希望咱们这次会议能够开出一点‘辣’味来,今天在座的每一位都必须发言,谁先来?……”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民主生活会(三)
  干部们面面相觑,民主生活会以前也开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前也搞过,但大部分时候是走过场,提点缺点也是不痛不痒的小缺点,可听段昱的意思,这次的民主生活会像是要动真格的,还要“红脸出汗”,这就有悖于官场潜规则了,官场讲究的是一团和气,撕破脸了以后还怎么共事啊。
  谁都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所以这个时候自然没有谁愿意当这个出头鸟,干部们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就是没有一个愿意第一个站出来发言的,一下子冷场了。
  段昱看没人发言,就把手中的笔一放,严肃道:“都不愿意发言啊,那我就只能点名了啊,铁军同志,你先来吧!……”
  “啊?!”罗铁军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段昱居然会让他第一个发言,不过他来之前也是做了准备的,就等着在会上向段昱发难呢,就硬着头皮站起来道:“好,那我先说几句,我是个粗人,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段书记别见怪啊……”
  这是罗铁军开会发言之前最喜欢说的一句话,用我是个粗人来先为自己打掩护,听得那些熟悉他的干部都暗暗撇嘴,心道谁要真当你是个粗人准倒血霉,谁不知道你罗铁军算计人是把好手啊。
  就听罗铁军继续道:“我首先做下自我批评啊,刚才说了我是个粗人,所以管理下面干部的时候就难免有些粗枝大叶,不能及时发现下级工作中的错误,有些失察……”
  先轻描淡写地做了下自我批评,罗铁军很快就把矛头对准了段昱,干咳一声道:“另外我想谈点对段书记的看法,不是批评啊,谁敢批评市委书记呢,我就是觉得段书记你有点专制了,说专制可能有点用词不当,但我是个粗人,也想不出更恰当的词,反正下面的干部都说,自打段书记来了以后,他们就像在集中营工作一样,整天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挨整……”
  “再就是觉得段书记有些不近人情,严格管理是没错,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就说这个上下班管理吧,我们公安干警工作性质比较特殊,经常要办案加班,你要严格按八小时上班管理,那八小时之外出了案子谁负责呢?……”
  “还有就是段书记对我们下面的工作过问得有些过多了,上次你公开在大会讲赵子韬是你的人,搞得他根本不把我这个公安局长放在眼里,这让我这个公安局长怎么开展工作呢?……”
  “还有……”
  …………
  罗铁军也是豁出去了,洋洋洒洒一下子列数了段昱十几条“问题”,听得众人都暗暗咂舌,看来罗铁军是准备跟段昱撕破脸了,一点余地都没留,让众人感到意外的是,段昱似乎并没有因为罗铁军毫不留情面的“揭短”而恼怒,脸上居然还带着淡淡的微笑。
  等罗铁军发言完毕,段昱才笑了笑接话道:“罗铁军同志说他是个粗人,我看他一点都不粗,心思还很细,他刚才列举了我十二条‘缺点’,有些‘缺点’他不说我自己还真没发现;大家说他的心思细不细啊?……”
  下面就有干部忍俊不住地笑出声来了,不过触碰到罗铁军恼怒的目光赶紧捂住了嘴,这位位高权重的公安局长他们可得罪不起。
  “估计待会还有其他同志要对我提意见,所以罗铁军同志列举的我的这些‘缺点’我就先不做解释,待会我做自我批评的时候一并说……”说到这里段昱收起笑容,严肃道:“我想就罗铁军刚才做的自我批评谈点看法,我认为他这不是自我批评,是逃避责任!……”
  “在我们这次整风行动中,市公安局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少,我认为源头就出在罗铁军同志这位一把手身上,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仅仅是一两个人有问题,我们可以说是失察,但是如果问题普遍存在,那就不仅仅是失察的问题了,之前的文宏烈案我就先不说了,前两天赵子韬同志又跟我汇报了,清查出不少冤假错案,这些冤假错案是怎么搞出来的?真的都是下面的人瞒着你干的?那你这个公安局长一天到晚到底在干什么?!别的我先不说,出了问题就往下属身上,这是一个有担当的领导干部应有的表现吗?!……”
  罗铁军的冷汗就下来了,他没想到段昱居然比他还不留情面,这要再说下去,估计他得直接去纪委报到了,只得面红耳赤地朝坐在他前方与他关系较好的常务副市长姜志龙一个劲的使眼色,请他帮忙救驾。
  姜志龙和罗铁军也有不少利益瓜葛,见状连忙干咳一声道:“刚才段书记提到整风行动,我也谈点我的意见,我觉得这次整风行动确实有点矫枉过正了,管理还是要人性化,这样才有助于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嘛,石市长,您认为呢?……”
  石庆贵微微皱了皱眉头,他也察觉到姜志龙这个时候把他抬出来有些绑架他的意思,不过他确实也对段昱搞的这次整风行动有些不满,沉着脸道:“这次整风行动确实造成了一些后遗症,表面上干部们是比以前守纪律了,但工作积极性却下降了,我们好几个正在推进的大项目速度明显放缓,这样下去,势必对我们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石庆贵作为市长,他一表态自然不一样,就连坐在外围的那些非常委副市长也都纷纷点头附和道:“是啊,现在下面的干部意见都挺大的,都有些指挥不动了,特别是到下班有什么事要加班,根本找不到人……”
  本来干部们还有些碍于段昱市委书记的威严,不敢冒头,现在石庆贵开了头,积压在干部们心里的不满情绪就像开了闸的河水止都止不住了,纷纷开始发言,矛头都对准了段昱和刘建伟。
  刚才吃了瘪的罗铁军暗喜不已,段昱这下子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搞什么“揭短会”,现在好了吧,犯了众怒,看你怎么收场?!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民主生活会(四)
  而一向和段昱同进退的刘建伟和周正强居然也出奇地没有站出来帮段昱说话,这让罗铁军觉得这回应该是捏住段昱的痛脚了,至少这个整风行动是搞不下去了,这无疑是对段昱威信的最好打击。
  段昱一直低着头在笔记本上记着笔记,等干部们都发完言才抬起头微笑道:“大家都说完了吧?好,那我也来说几句,刚才大家都说了,这次整风行动影响了下面干部的积极性,我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手里掌握了比普通老百姓大得多的权力,他自然应该承担比普通老百姓更大的责任和义务,自然应该接受比普通老百姓更严格的约束,比如我们的建伟同志,大家什么时间见他准时下过班?要说这次整风行动,最辛苦的人无疑是他,不仅辛苦,而且还有许多同志不理解他的工作,在背后说怪话,他有抱怨过吗?他的工作积极性有下降吗?没有!……”
  说到这里,段昱加重了语气,用力敲了敲桌子道:“如果因为管束太严了,就闹情绪,消极怠工,只能说这样的干部根本不合格!这也恰恰说明我们的干部思想觉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恰恰说明我们开展这次干部作风整顿教育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要搞,而且要继续搞下去!……”
  干部们都不敢说话了,他们没想到在这么多人反对的情况下段昱的态度仍然如此强硬,这才想起这位强势的市委书记的可怕,心里又开始后怕起来,刚才段昱一直低着头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该不会在记录哪些人刚才站出来唱反调了,准备将来找后账吧?
  石庆贵却有些被段昱的强势给激怒了,针锋相对道:“段书记,我有点不同意见,我觉得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有时候抓工作没抓住重点,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应该是优先发展经济,其他的工作都应该为这个重点服务,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干部都有刘书记这样的思想觉悟,要是大家都有刘书记这样的觉悟,我们国家早就实现四个现代化了!提高干部的思想觉悟是个长期的过程,但是这次整风行动影响了我们的项目推进,是个不争的事实!……”
  “我觉得你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听不进不同意见,刚才我们这么多人都反对继续搞整风行动,你却还是固执己见,那你开这个民主生活会还有什么意义呢?你自己做决定就好了嘛!……”
  石庆贵越说越激动,把这段时间积聚在心底的怨气都发泄出了,怒气不平地道:“本来书记管干部,市长抓经济,我是不应该对市委这边的事务指手画脚的,但今天既然是开民主生活会,那我就有什么说什么了,我觉得你在干部任用上也很有问题,你的秘书小马从没有从政经验,连行政级别都没有,你让他直接担任你的秘书你觉得合适吗?还有公安局的那个赵子韬,你绕过常委会,直接让中组部下文让他兼任政法委副书记,你这不是把常委会当摆设吗?……”
  干部们都震惊了,嘴巴张得大大的,这是市长要和市委书记直接开撕的节奏吗?这下有好戏看了!罗铁军更是心里乐开了花,撕吧,撕吧,你们撕得越厉害,我就正好坐山观虎斗,渔翁得利。
  令干部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本以为会恼羞成怒的段昱这个时间居然鼓起掌来,一边鼓掌,一边呵呵笑道:“石市长说得好啊!大家都要向石市长学习,不要抹不开面子,不要怕太尖锐,只要是心里话,大实话就行,这样我们的民主生活会才开得有意义,才能开出效果!……”
  石庆贵也感觉很错愕,他本来已经做好了和段昱撕破脸的心理准备,却没想到段昱会是这样的反应,倒是对段昱的气度有点敬佩了,连忙道:“段书记,我刚才也有点过于激动了,你别在意……”
  段昱摆摆手笑道:“我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刚才庆贵同志也提到了,比如有时处事过于急躁,做决策的时候和同志们沟通不够等等,我都虚心接受,以后一定会注意改正,请大家监督……”
  “另外还有一些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向大家做一下解释,比如小马的问题,小马之前的确没有从政经验,但事实证明他的适应能力很强,目前的工作表现也很出色,完全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因为他的行政级别问题,所以也一直没有正式任命,目前仍然是借调,至于赵子韬同志兼任政法委副书记,的确是我向中组部建议的,之所以没有上会讨论,这里面确实有些特殊原因,我会后再单独找庆贵同志沟通……”
  “提到干部任用问题我正好有一个想法,提出来大家讨论一下,虽然大家对于我在小马和赵子韬同志的任用上有些看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两位同志的表现确实是很不错,所以我觉得我们发现人才就要大胆举荐,不要怕有非议,善于发现人才也是我们领导干部能力的一个体现,我想交给今天在座的各位一个任务,每年向组织上推荐一到两个人才,由组织部重点考核,如果实践证明推荐的确实是人才,那么举荐者有功,应该给予奖励,如果实践证明推荐的人选不合格,说明举荐者缺乏识人之明,要一起处罚,如果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负连带责任……”
  干部们一听眼睛都亮了,这是好事啊!谁不想提拔几个自己人啊,以前提拔自己人还有诸多顾虑,现在段昱主动提出这条举荐人才新规可就名正言顺了,看来这是段昱在大棒之后给大家发胡萝卜了。当然也有些心思比较细的人意识到这个胡萝卜只怕不那么好吃,段昱说了举荐人才不合格是要连带担责的,这其实是段昱变相的又给干部们加了一重担子。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民主生活会(五)
  提出这条人才新政,段昱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也意识到了这次强势推行整风行动带来的后遗症,如果就此中断整风行动,不仅有损自己威信,也会使得已经取得的成效出现反复,但是如果继续强势推动,又会让干部的不满情绪持续发酵,让整风行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有个缓冲,需要有新的政策来转移干部们的注意力,同时也激励干部们的积极性,所以才有了这次民主生活会,段昱就是想通过这次民主生活会让干部们积聚的不满发泄出来,这样比埋在心底最后再爆发要好得多。
  至于这条人才新政倒也不是段昱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他前段时间读史书的一个意外发现。在华夏历史上,反贪历来都是当政者最头疼的问题,其中以明朝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和清朝雍正皇帝最为狠厉,可以说是杀得人头滚滚,被抄家灭族的贪官数不胜数,但是如此的高压的措施却仍然止不住贪官们的贪欲,贪官们前仆后继,越反越多。
  但在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皇帝,他一生中从未杀过一个贪官,他却创造了一个后来诸多帝王望尘莫及的奇迹:打造一个廉洁高效的北宋政府,这个人就是宋真宗赵恒!
  在丰富多彩的野史评书里,这位北宋皇帝,是一个窝囊废一样的存在,基本除了吃就是玩,动不动就冤枉杨家将,后半辈子更沉迷于炼丹修道,活得像个神棍。
  但历史的真相其实不是这样,这位宋真宗可以说是一位超越许多历史有名的皇帝的明君,而他之所以能做到不杀一个贪官却能保持吏治清明,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举措就是他要求翰林学士以上的高官,每年必须至少为国家推荐三名官员。如果举荐的官员做出政绩来,那么推荐人也一样会受奖,但倘若举荐的官员出现了问题?那么举荐人也一样要被处罚。
  在他推出这项举措前,宋朝官场最大的弊病就是盘根错节的裙带关系,官员们结党营私,疯狂培植个人势力,但在他推出这一举措后,情况就出现了反转,高官们为了推举人才,几乎都是煞费脑筋,恨不得挖地三尺打听对方情况。待到举荐官员走马上任,举荐人更是时时紧盯,一旦发现问题,就赶紧向朝廷主动揭发,因为主动揭发的话,推荐人还能从宽。
  看到这里,段昱就灵机一动,宣南此时的状况不就和宋真宗时代十分相似吗?所以他果断借鉴前人的智慧,并特意选在今天的民主生活会上提出来。
  此时干部们还没有完全领会段昱提出的这项人才新政的深意,组织部长董洪亮就站出来说话了:“段书记的这个提议好啊,可以算是我们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上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应该大力推广,这也和中央文件精神很一致嘛……”
  一直没有说话的刘建强也发言道:“我也觉得不错,这样一来,我们纪检部门的工作压力也要小不少,谁举荐的干部谁负责监督,出了问题一同问责,这比纯靠我们纪检部门监督效果要好得多……”
  周正强也连连点头道:“我看行,当年我走上仕途就是我的一位老领导举荐的,这么多年我一直不敢掉以轻心,因为我要是干不好,丢脸的不仅仅是我,也对不起推荐我的那位老领导……”
  上午段昱把刘建伟、周正强、董洪亮叫到自己办公室就是为了商量此事,早已达成了一致意见,这也是为了能让这项提议能够顺利通过做的准备,刘建伟、周正强、董洪亮三人之前一直没有发言,就是知道段昱今天召开这次民主生活会的主要目的就是能让这项人才顺利通过。
  本来如果段昱一开始就提出来,那么以石庆贵的要强个性,多半是要唱唱反调的,而罗铁军就更不用说,肯定要跳出来作梗,这项提议最终能否在会上顺利通过还真不好说。
  但因为段昱之前面对石庆贵的责难选择了退让,倒是让石庆贵不好再咄咄逼人,而且仔细想想也觉得这项人才新政并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反而有好处,所以也难得地点点头道:“我看可以试一试,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我们都争取当个好伯乐吧!……”
  连石庆贵都表态同意了,其他人就算有不同意见也不好反对了,段昱的这项人才新政顺利在会上通过,并很快开始推行,这项人才新政的推出也成功转移了干部们对整风行动的怨气,积极性也有所提高,大家都想好好表现,说不定能争取到一个推荐机会,能够被组织部重点关注呢。
  唯一有点郁闷的只有罗铁军了,他本来是想借这次机会联合其他常委向段昱发难,却被他连消带打轻松化解了。而段昱在这次民主生活会上对罗铁军的再次敲打也让他意识到如果再继续和这位市委书记正面对抗,只会遭致段昱更加猛烈的打压,吃亏的只能是自己,以后要对抗也只能暗地里对抗,表面上只能低头。
  赵子韬清查冤假错案收获不小,但因为狡猾的罗铁军把责任都撇清了,所以要想通过这些冤假错案把罗铁军扳倒难度也不小,现在只能指望早点抓住文宏烈,才能打开突破口。
  但是文宏烈潜逃后却一直没有消息,哪怕是公安部发布了A级通缉令,反馈回来的消息也很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前几天,在南部的一座小城………吴海,有人发现了文宏烈的踪迹。
  赵子韬接到吴海警方的通报以后十分振奋,立刻亲自带人赶往吴海,但是兴冲冲赶到吴海的赵子韬却扑了个空,一无所获,败兴而归。
  而在吴海警方那里赵子韬还得知了一个十分可疑的情况,本来吴海警方在发现疑似A级通缉犯的文宏烈就马上安排了布控,但因为不能确认此人是否就是文宏烈,所以没有马上实施抓捕,而是通知宣南警方派人过去确认,但是就在赵子韬他们赶赴吴海的时候,文宏烈却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然后就逃出了吴海警方的布控圈,消失了!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卧底计划
  听到这个可疑情况,以赵子韬丰富的办案经验马上判断出这是有人给文宏烈通风报信了!至于是谁给文宏烈通风报信,不用想赵子韬也猜得到,即便不是罗铁军本人也是罗铁军身边的人!
  但哪怕明知有人给文宏烈通风报信,赵子韬也毫无办法,公安局上上下下全是罗铁军的人,要想做到完全保密几乎不可能,但是要按照这样发展下去,抓住文宏烈的希望就真的很渺茫了,赵子韬这边一动,文宏烈那边就知道了,跑得比兔子还快,这还怎么抓啊?!
  特别行动组的大办公室里,众人都是愁云一片,大眼瞪小眼,商量了半天也没商量出什么好办法,对于文宏烈的案件大家已经摸的差不多了,可是对于文宏烈和罗铁军的关系,现在至今没人能够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这让这些办案多年的老刑侦们都感到有力无处使,十分的憋屈。
  “他妈的!要是让我知道是谁给文宏烈通风报信,老子一定宰了了他!”一名留着板寸头的青年刑警狠狠地捶着桌子道,他是赵子韬老部下,叫吴志雄,别看年纪不算老,可从警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