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门(叨狼)-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切,自然都是因为明珠市的特殊地位,不仅仅从经济上,也有地缘因素的影响。
京城市委书记虽然上镜机会多,在中政局委员中的排名靠前,可是天子脚下是非多,京城里面的关系错综复杂,属于是各大势力交汇的焦点,事情多且繁杂,处理起来颇不容易,劳心劳力,还容易得罪人,远不如明珠市天高皇帝远,市委书记又是中政局委员,大权在握,一言九鼎。
这一次洪正同志随同方和同志来京,却没有什么人知道,自然是有为而来。
“老叶家终于表态了。”洪正同志说道。
“叶相乾同志的头脑还是很清楚的,不过老叶家的立场向来中立,不到关键时刻绝对不肯表态,但是一旦表态,影响就非常大,毕竟军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跟着他们走的,政府这一块儿,支持他们的人也大有人在。”方和同志缓缓说道。
这一次去南方过春节,顺势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力挺改革,自然都是出自于方和同志的授意,但是洪正同志作为明珠市委书记,所起到的作用和顶住的压力,也是相当巨大的。
“不过,江成同志的态度,始终不明朗。”洪正同志说道。
作为现任的一号首长,江成同志是方和同志一手提拔起来的,但在现在这个敏感时期,一直没有表态支持方和同志,就显得有些奇怪了。
“他应该能看清楚形势的,表态是迟早的事。”方和同志对此倒是非常肯定。
“听说叶子平同志要率团出访莫斯科了。”洪正同志说道。
方和同志点头表示道,“老叶家的态度已经明确了,叶子平同志是否出国访问,影响都不大了。不过这样也好,相信很多人都看清楚形势了。何云的这一步棋,走得并不高明。”
洪正同志一琢磨,似乎也是这个道理。
叶子平的动作,已经表明了老叶家的立场,而何云此时让叶子平出国访问,虽然看似对他统一宣传部的思想有一些帮助,但是同时也让大家看清楚一点,那就是老叶家对何云部长的宣传方向不满。
有了老叶家支持的方和同志,就算是完全退下来了,也有足够的力量对抗保守派。
更何况,方和同志还有很多手段,没有使出来呢。
“一时的隐忍,只是为了看清楚更多的人心,有的时候退后一步,反而更容易大踏步的前进。”方和同志有些叹息着说道,“再选取接班人这件事情上,我们做的好像一直都不够好啊!”
当年太祖在位的时候,曾经问方和同志,“我百年之后,时局如何变化?”
方和同志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天下大乱,军阀混战。”
太祖沉吟良久,认为方和同志所言极是,这才下了决心,自此开始了各大军区轮调,一直沿用至今。
因此方和同志极为看重军方的问题,军队的问题不处理好,一旦出了事情,不但关键时刻救不了自己,还有可能反戈一击,那就难办了,所以老叶家的态度,对于有意重新规划政局的方和同志而言,非常重要。
当初将叶子平放到宣传部,也是方和同志有意为之,如今终于看到了效果。
叶子平的动作虽然不大,意义却深刻,不但代表了老叶家的态度,更表明了军方势力对于方和同志的支持,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就在方和同志跟洪正同志纵论形势的同时,二老爷子也在跟叶开聊天儿。
“方和同志对一号有些不满意啊。”叶开说道。
“这种话,在外面不要乱说。”二老爷子说道。
“我听说,方和同志中意的接班人,是曾任西陲封疆大吏的古建戎同志?”叶开又问道。
“倒是有这个说法,不过古建戎同志年纪太轻,时机不到。”二老爷子对此倒是比较清楚,随口回答道。
党内的接班人问题,一直都比较敏感,也比较难产,主要还是一个权力构架问题。
太祖当年三废三立,一死一逃,后来虽然选出了接班人,无奈接班人资历太浅,再加上眼界不宽,不能够与时俱进,无法镇压国运,得不到众人的拥戴,所以才有了方和同志出山收拾局面的事情。
而方和同志在接班人问题上,也是二立二废,原先选定的接班人在政治事件中立场不稳,犯了立场性错误,结果被拿了下来,环顾四周,这才有了江成同志入局的机会。
只是到了现在,江成同志的表现过于保守,一心求稳,让力主大力推进改革的方和同志看了,自然是很不高兴,再加上楚风同志一系人马的掣肘,几乎要推倒革改开放十三年的成果,这才让方和同志坐不住了。
老叶家的支持,使得方和同志有了军方的支持,接下来自然就该是大动作了。
“江成同志的位置不稳啊,如何取舍,就看他的魄力如何了。”二老爷子说道。
叶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如今的江成同志,也是左右为难。
他的资历本来就不是很深厚,当时上位也属偶然,只是坐上那个位置之后,需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国家必须稳定,经济还要发展,军队也要控制,社会决不能乱,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也是必须搞的。
只是现在保守派势力大涨,方和同志的影响力大大减弱,现在又成了逼宫之势,确实让他很难抉择。
一味搞平衡肯定是不可能了,必须要做出一个方向性选择。
“我还是比较看好江成同志的。”叶开对二老爷子说道。
第七十七章 军队现代化建设
大内,橙园。
“首长,这是军委送过来的,关于海湾战争的情况汇总。”一号办公室秘书董斯良悄悄地走了进来,将一份绝密卷宗摆放着办公桌上。
江成同志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董斯良退了出去,心中却不无感慨,自从江成同志入主橙园之后,这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江成同志的头发,可是白了很多。
大国领袖,需要操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董斯良走了出来,在外间自己的办公桌旁坐了下来,翻阅一些地方上送过来的资料,从中查找适合提交给江成同志的内容,或者是将一些比较敏感的群众来信翻出来,交给有关部门去处理。
秘书的工作,其实一点儿也不轻松,既要让领导满意,还要有未雨绸缪的手段。
又过了一阵子,电话打了进来,二号首长叶相乾要过来谈些事情,叶办那边儿询问江成同志是否有其他的安排?
董斯良又进去向江成同志请示了一下,这才给叶办那边儿做了回复。
不多时,叶相乾同志就过来了,其实紫心阁距离橙园并没有多远,正所谓鸡犬相闻,当然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各位大佬之间一般是老死不相往来的,至少是不会在非公事场合过多接触。
就现在中政局的五位大佬中,皆分属不同的派系阵营,也各有自己的政治诉求和利益所在,在一些重大事情上的态度,也是不断变化着的,很难说能够做到意见完全一致。
当然,这是内部的问题,也就是一个内部民主的问题,在对外宣传上,中央所发出的声音必须只有一个,如果有了前后矛盾的说法,那是会出大乱子的。
因此,对于宣传部在前一阵子的不和谐声音,江成同志也非常关注。
方和同志的态度,江成同志不会不清楚,只是他自己也有相当的苦衷。
自从方和同志退下去之后,国内政局起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个过渡性的领导人,江成同志认为自己最大的作用就是保证政局稳定,社会稳步发展,而在他的周围,各方势力的纠葛也非常复杂,尤其是保守势力卷土重来,给了他很大的压力。
既要安抚反对势力的怨念,又要平衡各派系的纷争,还要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受太大的影响,同时也必须在各方培植和发展属于自己的力量,方方面面的事情做起来,能不劳心劳力?
就目前而言,江成同志知道自己最大的短板,就是对于军方的力量掌控不够,作为军委第一首长,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人,无法顺利掌控军方力量,这是很让他感到忧虑的。
似乎从古至今,任何一个没有掌控军权的领导人,都很难顺利地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自己的治国理念,江成同志现在已经基本上理顺了政务方面的一些脉络,对于军方的掌控,依然有所欠缺,因此出身于军方,同时在军方之中影响极为深厚的叶相乾,就是他需要格外重视的一股力量。
想要顺利掌控军中势力,就不可能绕过老叶家这个国内政坛上的庞然大物。
江成同志亲自到门口迎接,对于这位资格较老,功勋卓著的前辈人物,必须表现出足够的尊重才行。
两位大佬相互问好之后,就进了办公室详谈。
叶老爷子此来,却是为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事情而来,这是一个很严峻的课题,首先的中政局常委们之间,必须取得统一的意见,然后才能够推行下去。
这一次的海湾战争,到此已经落下了帷幕,检点战果,大家就惊讶地发现,高科技战争时代已经到来了,伊拉克基本上是被美国人压着打,一点儿反应都没有,萨达姆引以为傲的空中力量和导弹部队,基本上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被美国人给打残了。
两位大佬密谈了良久,出来的时候,叶老爷子面有忧色,江成同志也是一脸肃然。
江成同志的秘书董斯良见了,惟有小心应对,心里面却在疑惑,不知道又出了什么大事儿,否则这两位政坛顶级人物,不会是这么一副表情。
叶老爷子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之后,二老爷子已经等在那里了。
军队现代化建设,事关重大,尤其是受到了海湾战争的影响之后,国内军方现在也看到了军队现代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此事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只是想要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不仅仅要从军费上予以保障,在高层内部也需要达成共识,各方势力共同推动,才有可能实实在在地贯彻下去。
二老爷子也是心忧此事,所以一直在叶老爷子办公室中等着听信儿。
“怎么说?”二老爷子有些关切地问道。
“总体上达成了一致意见,细节上还有待磋商。”叶老爷子皱着眉头说道。
二老爷子听了,心里顿时就明白了,总体上达成了一致意见,就是说江成同志原则上是支持大力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细节上有待磋商的意思就是说,你老叶家不能够一手捏着军权,有肉大家吃,江成同志肯定也要借着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机会,在军中多安插一些自己的培养对象,以加强对于军权的掌控。
“老大你的意思如何?”二老爷子反问道。
叶老爷子沉吟了一下后回答道,“国家利益为重,虽然我们老叶家对于稳定国防做出过不少贡献,但是该交权的时候还是要交权的。况且,小开的提议也值得考虑,一家独大的时代过去了,让出部分军权,转向政界发展,适当涉足商界,今后我们老叶家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多元化的,也不排除走出国门,将事业做到更远的一些地方。”
“小开是这么跟你说的?”二老爷子听了,有些惊讶地问道。
“嗯。”叶老爷子点了点头,心中却想,事实上叶开所提的几项原则当中,还有一些是在操作当中的,此时倒是没有必要一股脑儿地说出来了。
对于这个孙子,叶老爷子是真心表示中意得很,老叶家一门的未来,就看他了。
第七十八章 预期目标【求收藏及推荐票】
“你跟老爷子说了些什么?”叶子平坐在叶开的旁边儿,忽然问道。
“什么?”叶开正在看舷窗外面的朵朵白云,一时之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
叶子平见儿子一脸的茫然,不得不将刚才的问题又重复了一遍。
何云部长办事儿真是雷厉风行,大概也是想早点儿把叶子平给请出国去,因此出访俄罗斯的代表团成员名单,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拿了出来,几乎叶子平的亲信们都被倾巢请出来了,由此可见他是多么急切地想要将老叶家的势力,从宣传部里面清除出去。
因此,叶子平和儿子叶开,就出现在前往莫斯科的专机上。
当然了,父子二人是呆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之内,旁边儿陪同的只有钟离妤,偶尔负责提供服务的年轻空姐也会跑过来,端茶倒水提供食物什么的。
“我跟老爷子说,我们老叶家牵头儿,推动取消中顾委的工作。”叶开对父亲说道。
叶子平听了,顿时目露奇光,看了看儿子之后,又陷入了沉思当中。
过了一阵子,叶子平才评价道,“不错,很好的一个切入点啊!”
毕竟是家学渊源,叶子平立刻就抓住了叶开提议当中的要点,一旦取消中顾委的话,最为高兴的自然就是一号首长江成同志了。
一家之主最不爽的事情是什么?不是没钱,不是没田,而是没有自主权啊!
让你当家,头上却还有好几个婆婆掣肘,一件本来很容易就能够决断了的事情,非要挨个请示汇报,好半天才能够定的下来,这样的一家之主,当起来还有什么快乐可言?
如今江成同志所面临的处境,就是如此,中顾委的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对他行使一把手的权力,构成了影响,在很多时候,他都需要顾虑重重,考虑各方面的平衡因素,因此力求稳妥才是他这两年来的主要任务。
在叶子平想来,江成同志在对待大力推进改革事业的态度上,之所以暧昧不明,甚至还有人猜测他可能要推倒方和同志亲手设计的开放格局,大概跟这个情况也不无关系。
也正因为方和同志与江成同志之间有这么一点儿小隔阂,所以才会有放任宣传部何云部长扣住方和同志讲话不发的事情,才有方和同志在叶开的建议下,南下明珠市,搞出了一张新大字报,震动了国内政坛。
“京城里面,最近消息满天飞,说什么的都有。”叶开看了看若有所思的父亲叶子平,随口又说道,“据说,方和同志有废储之意。”
“废储?!绝对不可能!”叶子平听了,顿时摇头否定道。
这话都能说出来,足见目前的形势确实比较迷离难解,但是不管怎么说,就算是方和同志真的有废储之意,现在也做不出来了。
江成同志上位以来,虽然态度温和,但是该有的手腕都是不落旁人的,方和同志一系人马的实力太过强大,必须借用楚风同志的人脉来进行适当的打压,否则无法在中央层面上加强他的话语权。
搞政治平衡,是每一位优秀领导人都必须玩好的游戏,否则就无法真正地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甚至无法保证政体的延续和社会的稳定。
一家独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力,远比能够肆意挥霍手中的权力所带来的快。感,要大得多。
或者方和同志确实对江成同志有些不满,但也仅仅是抱怨目前推进改革事业的速度太慢而已,总体上对于江成同志的执政手腕,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他年事已高,也不大可能在折腾什么,太祖在任用接班人这方面的失误,尤其需要铭记在心。
“对于江成同志,方和同志的总体思想,大概就是扶上马,再送一程,各方面的阻力,也是需要借重方和同志的手段和威望来清除的。”叶开拍着自己的额头分析道,忽然他又突发奇想道,“或者说,这事儿从头到尾,根本就是他们两个人在唱双簧而已?”
“你倒是敢想啊!”叶子平对儿子的反应算是领教了,不过心里面却也不是完全不赞同。
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变幻莫测,真相究竟如何,谁又说得准呢?
“政治斗争无所不用其极嘛,只要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就行。”叶开回答道。
“这一次苏联之行,你的预期目标是什么?”叶子平随口问道。
叶开一定要跟着他出访,这事儿叶子平也觉得有些诧异,不知道遥远的社会主义帝国对他有着什么样的吸引力?
“目标么……”叶开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回答道,“当然是很重要的。”
“怎么讲?”叶子平问道。
“从大处说,对于国家决定未来的走向,推动改革事业影响深远。从小处说,是要为老爸你奠定以后入常的基础。这个目标,订得不算太低吧?”叶开老神在在地说道。
“……”叶子平顿时无语,对于这个儿子,他是越来越不能把他当正常人看待了。
过了一阵子,叶子平到前面躺下休息,钟离妤就挪了过来,有些谨慎地看了叶子平一眼,然后才小声问道,“你不会真有那么远大的目标吧?”
叶开点了点头,笑着没有说话,心里面却想了很多事情。
在他的记忆当中,老叶家的权势,自从方和同志南方视察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倒不是说站错了队伍,而是掌控着大部分军权遭到了众人的嫉恨,在保守派和激进派的一致倾轧之下,独力难支,再加上后来决策性错误,做出了几件错事,使得江成同志找到了充足的借口,对老叶家动手。
几番周折之下,曾经权倾一时的老叶家终于倒下,渐渐地退居幕后,再也不复往日的风光,虽然还有一些支脉保留了下来,也是聊胜于无了。
叶开这一次急着要来苏联考察,主要就是为了帮助父亲叶子平获取足够的政治资源,使他能够在未来的资源争夺战中,立于不败之地,至于说赚钱什么的,那只是看机会是否合适,捎带而已。
当然了,如果有赚钱的机会,叶开自然也不可能放过不是?
第七十九章 危机中的联盟
苏联人对于叶子平的来访,给予了很高规格的接待。
虽然两国之间曾经是同志加兄弟的亲密关系,但是在六十年代之后,中苏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僵硬,一度曾走在非常危险的战争边缘,甚至爆发过局部的战争冲突。
只不过,麻杆打狼,两头都怕,所以事态总是被控制在小范围之内,没有发酵。
最近几年来,苏联的日子很不好过,牢不可破的联盟也有了分崩离析的迹象,虽然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上台以来,一直鼓吹新政,但是他的新政,实际上就是放弃苏共对苏联的领导权,转而实现议会制,在经济建设方面,依然是一筹莫展。
叶子平和叶开父子走下飞机的时候,莫斯科市的重要官员们都早已恭候多时,少先队员献上鲜花之后,众人就一番寒暄,也不知道对方是否听得懂,反正即便是有些不当的措辞,也会被久经考验的翻译们给自动忽略过去。
国际事务嘛,其实就是那么一回事儿,大家聊聊天,吃吃饭,喝喝酒,跳跳舞,再来一些暗箱操作,事情就成了。
若是招待的不好,那就给对方拿捏一下,找点儿别扭儿,最后就看谁先挺不住,自动认栽便是,当然了,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签订那些不平等条约。
当天晚上,苏联副总统“根纳季·伊万诺维奇·亚纳耶夫”亲自会见了叶子平一行,叶开也混了进去,作为叶部长随从人员参加了见面会。
亚纳耶夫1937年出生于高尔基州彼列沃兹村,俄罗斯人,毕业于高尔基农学院。196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86年起,他先后任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书记、第一副主席、主席。
1990年7月召开的苏共28大上,亚纳耶夫首次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在随后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上,他又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和负责国际事务的苏共中央书记。
在同年12月召开的第4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亚纳耶夫当选为苏联第一任副总统。
叶开还是第一次面对面地见到这位苏联副总统,作为戈尔巴乔夫之下的苏联第二位大人物,其实他这个副总统的权力并不是很大,更多地是一种象征性存在。
就比如在大街上随便拉住一个人,问他谁是苏联总统,对方肯定会说,“哦,就是那个脑袋上纹着欧洲地图的戈尔巴乔夫嘛。”而你再问他苏联第一位副总统是谁,他肯定会说,“见鬼,我怎么会知道?!”
亚纳耶夫个头儿中等,头发稍微有一些秃顶,属于是“地方支援中央”那种发型,不过相对于纯粹秃顶的戈尔巴乔夫来说,头发要茂盛多了。
只不过对方说的俄语实在是难以领会,叶子平以前学过一些俄语,估计还能够简单地会话,但是叶开就完全是一脸茫然了,而且叶子平的翻译说话声音也不算大,这一场会面,倒像是亚纳耶夫和叶子平在密谈一般,让人听得一头雾水。
不过大概意思叶开还是听出来了,亚纳耶夫的意思是说苏中人民之间应该加强经贸往来,互利互惠,共度难关,而叶子平则表示中苏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应该加以巩固和发展等等,尤其是在宣传工作方面,大家应该加强交流互动。
叶开认真地观察了这位苏联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副总统,就觉得他看起来也不像是什么野心家,却不知道后来为什么会发动政变,软禁了戈尔巴乔夫,弄出了惊动全世界的8。19事件,硬生生地将苏联给折腾解体?
可是从亚纳耶夫软禁戈尔巴乔夫之后的一系列动作来看,既没有发动军队力量保卫战果,也没有果断处决戈尔巴乔夫,甚至还没有切断戈尔巴乔夫住所的水电及通讯联络,这政变也做得太过儿戏了。
叶开非常怀疑,这位苏联副总统,是否真的知道政变两个字是怎么写的?
若是让国内的一些干部来操作的话,政变之后的第一件事情,肯定就是血腥大清洗,先把政敌人道毁灭了再说其他的事情。
总体来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