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汽车黑科技-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幅场面实在是太特么逗了,把李凡愚看的坏笑连连;想不到啊想不到……柳青撩妹还尼玛挺在行!这种水平单身,简直没道理啊……
  妹子的高兴劲儿,随着飞机的降落便被柳青给无情的终止掉了。
  下了飞机,就当妹子很自然的挽着柳青的胳膊,准备进一步交往时。便见到他径直走到了那个可恶的,说自己是婊的叼丝身边。
  妹子还以为柳青要帮自己出头呢,顿时心里升起一丝丝的小骄傲,故作玄虚的劝道:“哎呀,哥哥算啦。我都不在意了,别跟这种臭叼丝一般见识!”
  这个时候,柳青才终于憋不住乐,“啊,这就是我刚才跟你说的,我的老板。”
  紧接着,周围一直装聋作哑看了一路猴戏的技术工程师们再也忍不住,集体笑喷。
  这情形,就算是白痴也知道自己被涮了!何况是精于算计,婊气和套路熟稔的妹子?
  让她难堪的是,这个鱼饵还是自己咬上去的。
  不顾她脸上青红变换,李凡愚笑着摇了摇头,领着一群臭小子闪人了。
  这群小子离家两个多月,此时已是归心似箭。这一次出差的时间太长,李凡愚便给他们放了天假,自己则来到了正信集团的新总部。
  有了上一次前台妹子们闹出来的笑话,新入职的员工们可是恶补了一下公司高层资料。
  李凡愚一路走来,见到不管是老面孔还是新面孔跟自己热情的打着招呼,终于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
  可是当他来到顶层安宁办公室的时候,却发现房门紧锁。
  隔壁办公室的王梅梅听见有人敲隔壁的门,便探出身子。
  见是李凡愚回来了,立刻喜道:“李董,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我们好去接你啊!”
  李凡愚笑吟吟的摆了摆手打招呼,“这不是寻思给你们一个惊喜么,安总呢?”
  “安总去京城开会了啊。”王梅梅一边说着,一边接过他手中的旅行包,将他引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开会?开什么会?”
  王梅梅的面色有点儿尴尬,“额,您不在家,中汽协那边的事情都是安总处理呢。这不是前一段时间政策出来的时候,一股脑的造车热,兴起了那么多的新车企么、这几个月过去了,他们当中很多都在亏损。一些资本实力不够强的企业就挺不下去了,都找政府要扶持,反正搞得挺乱的。中汽协那边说要开会研究这个事儿,你不在家安总就去了。”
  还有这回事儿?
  接过王梅梅倒来的茶水,李凡愚瞥起眉头想了想。
  国内兴起造车热到现在差不多有四个月了,汽车行业的投入和开支可都是巨大的。这个时间,也确实足够淘汰一些实力不济,或者是压根儿就奔着赚快钱来的企业了。
  想到这儿,他拿起电话给安宁拨了过去。
  电话通了好一会儿,那边才接了起来。
  “怎么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你那边儿还是半夜呢吧?”
  李凡愚回来的比较突然,本想着给安宁一个惊喜,所以并未告诉她自己回国的消息。现在国内时间刚好是正午,按照美国的时间算,可不就是半夜么。
  “我回来啦。”李凡愚无奈的笑到,这事儿搞得,倒是扑了个空。
  “啊、怎么不告诉一声儿?我在京城呢。”那边儿隐隐约约可以听见一些讨论声,很明显安宁还在会场。
  “嗨、别说这个了。我听梅梅说你去京城开会了,什么时候回来?”
  “回什么回啊,这边儿闹的不可开交,怕是一时半会儿脱不了身了。”
  闹得不可开交?
  李凡愚嘶了口气,事情这么严重?
  询问了一番,他才知道;事情,真特么挺严重。
  造车热的狂潮,吸引了众多资本进入汽车制造行业。在短短的时间里,中华市场上兴起了二十多个新兴品牌,三十多家整车制造厂。但是因为技术和实力的关系,这些厂子里大半都是那种规模很小,希望靠着政策赚一波快钱的。
  但是,汽车制造行业的快钱可不是那么好赚的;建厂,买设备,投入研发,开拓市场。就这四个环节,投入可都不是一般的大。
  从当初正信决定自己造车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了;当时李凡愚手里掐着之前靠X…Power赚来的,ZXG888赚来的,再加上二手车业务持续性的入账。才勉力维持着把正信动力搞了起来,研发并下线了A4。
  要不是当初A4争气下线就大火,很快的将成本收回,李凡愚都有栽跟头的危险。
  但是正信是什么情况?
  当初的正信,有李凡愚自带的黑科技光环,在研发费用上可是没花什么钱。而且研发团队当时都是自己的没出什么多余的费用,研发时间也控制的非常短。
  要知道,像正信这么省钱省事儿的整车制造企业,可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
  那些新兴车企,可没有正信这么好的运气和实力。所以这些车企中的很多,甚至在车型还没有完成研发的阶段,就耗尽了资本,挺不下去了。
  而那些引入了正信的PQ平台,请了正信的研发团队设计了外形的车企也多半是这样。
  就算少数几家把车做出来并下线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虽然因为政策的关系,国产汽车较国外品牌在税收上有优势。但是这些车企大部分都太过浮躁,没有在体制和生产上下大工夫。导致车设计制造了出来,但是成本居高不下,没有丝毫的竞争力。
  后来整个日系品牌又联起手来简配降价,对于这些车企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敲了一记闷棍。
  所以到头来,这些新兴车企中的绝大部分都免不了面临扑街的命运。
  但是人不就是这么回事儿么,眼见着同期的企业都要完蛋,这些企业一商量便找上了中汽协要求政府出面。
  政府出面干什么呢?
  救市!收拾残局!


第0474章 这个行业不能再乱了
  李凡愚对于调控,政策,救市这一类的事情,从来都带着深深的反感。
  很多时候,市场有自己的规律。优胜劣汰也是自然法则,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不行,如果非要依赖政府的手段和举措强行带节奏,基本是没用的。
  企业或行业如果马上濒临死亡,靠着这些过活,就如同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靠着兴奋剂来让自己看上去还能蹦跶。
  但往往死得更快,死的更惨。
  所以在跟安宁的电话里,他也毫不客气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管他们干啥,赶紧回来得了。要政策让他们自己要去,你可别跟着掺和,咱把先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再说。”
  面对他这种态度,安宁无奈地笑道:“以为我想管啊,你是中汽协的会长,但是你这个大忙人不在家,事情就落在我这个副会长身上喽。”
  李凡愚一拍脑袋;这个中汽协会长的身份,除了坑钱的时候,平时还真不太好想起来。
  至此,他才站在中汽协会长的身份上思考了一番,然后道:“嗨、要我说新成立的这些企业,有很多目的压根儿就不纯。都是奔着捞一把的心思进到行业里来的,什么都没准备好就贸然进入现在扑街了,神仙也救不了他们啊。”
  安宁也是这么想,但是事情很明显不是这么简单,“这一点明眼人都知道。但问题是这一波造车热吸引进来的资本太多了,加在一起是一个很惊人的总量。从昨天协会统计上来的数据看,三十多个整车厂,总投资加起来达到了六百多亿。而且,这些资本里还有相当一部分政府的介入。像云海,曙光这样的厂子都是国资。这么大的资本现在弄成这个样子……上面不可能袖手旁观的。”
  李凡愚嘶了口气;这就有点儿难搞了。
  国资不国资先不说,就说六百亿这么个资本就不小了。
  而且从更深层次上来说,如果这个泡沫要真是破碎,就基本代表了上一轮政府调整进口车税率的鼓励政策彻底失败。对于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虽然这件事儿看似跟正信没多大关系,但是从根儿上来讲,中华汽车行业如果能蓬勃发展起来,对正信是有好处的。
  行业整体的发展,将会带动类似于材质,工艺,人才等等环节的提升。
  话又说回来,即使正信现在办的不错。但是如果真没有一些杂鱼来吸引牵制,现在势头这么猛的正信早晚会成为外企的火力点。
  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正信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不可能靠着自己。这就好比一片树林,周围的树木太矮,就自己一枝独秀,早晚被大风折断。
  就是所谓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从一开始李凡愚就在满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拉帮广旗,后来产业园区建成,费尽心思的拉高各个配套厂的竞争力,其实动机也有一部分是源自这个出发点。
  将这些事情想通,李凡愚略微沉吟了一会儿,问道:“那些厂子现在具体都有什么要求?”
  “还能有什么要求,要求国家给政策给项目呗。或者有那些干脆的,要求政府提供大额的无息或者低息贷款。”
  “我擦,这不是做梦嘛!大额的无息贷款,这特么咱们都没享受过啊!”
  安宁明显也很无奈,“是啊,他们的意思是用厂子公司做抵押,贷出来款投入研发或开拓市场环节。可问题是,这些厂子随时有倒闭的危险,谁敢给他们贷款啊。国家项目就更是天方夜谭了,现在连八大旗还自己找活路呢,哪有项目再给他们。哦,对了。还有厂子私下里找我,说要给咱们正信做代工。”
  听到这个,李凡愚一咧嘴,“那你怎么说的?”
  “我能怎么说、这些厂子当初为了抢占先机,都是草草拉起来的架子。花了大价钱,在国外买回来一些老旧的令人发指的生产设备。就这样的生产线,你说能给咱做哪个车型的代工?A4,A6,还是A8,迷你?”
  李凡愚一笑;“这帮家伙也真是被逼到粪堆了。现在是什么办法都能想出来,也别管它有没有可能。”
  “是啊,所以我看啊,这事儿最终还得政府出面。搞不好还真就得出台个什么救市政策,不然没办法收场。”
  安宁刚说完,李凡愚便听见那边有人叫她。那边开着会呢,许是嫌她出来接电话的时间长了。
  说完了正事,李凡愚本想再腻歪会儿。那边儿的安宁便匆匆的跟知会回头再说,挂断了电话。
  坐在王梅梅的办公室里,李凡愚越寻思这事儿就越感到心里不舒服。
  自打造车浪潮开始的时候,他就觉得提高进口车税率的政策有点儿不妥。在改革开放之后,作为一个自由市场的中华,这种政策本身就是违背了商业经济规律的。
  在汽车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政府应做的更该是加强材料,技术,人才这种基础环境。而不是靠着调整税率,强行给正再蹒跚学步的车企们挤出利润空间,进行揠苗助长式的扶持。
  而现在面对一群已经扑街的企业,如果再给出点儿什么政策,这个行业就算彻底的乱了。
  如果因为不忍心撇脂去泡沫而进行救市调控,那么汽车行业很可能变成另一个房地产业。
  房地产要说还是国民第一刚性需求呢。或许,持续吹大泡沫的汽车行业的下场,还不一定赶上房地产。
  一个公平透明,企业发展的好是因为本身条件过硬,而不是因为依靠暂时政策的市场环境,才是对正信最为有利的。
  这个时空的中华汽车行业,已经因为国营八大旗的存在而略显畸形了。如果再乱上一把,绝对不是李凡愚想看到的事情。
  越想,他就越觉得这个事儿很可能对正信造成影响。
  所以在把现在的条条框框理清之后,他放下手里的茶杯陡然起身。
  “李董,您……”这忽然的动作给王梅梅吓了一跳,她忙起身。
  李凡愚将行李箱里的身份证和钱包掏了出来,用急促的语气对她说道:“梅梅,帮我订最近一班去京城的飞机,我得出趟门儿。”


第0475章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这一次的事情闹得很大。
  这些新兴车企如果集体宣告倒闭,不仅仅涉及到六百亿的资产的蒸发,更会影响到上面振兴汽车行业的策略。
  所以李凡愚刚到京城见了安宁在中汽协现身之后,便被国资委的刘华刘副主任叫去了。
  李凡愚到了地方一看才知道,还不仅仅是国资委的领导召见。发改委,工信部的人也都在。
  一进屋,他就感觉气氛有点儿不太对;怎么这些人看自己的眼神,有点儿特么冷漠呢?
  环顾一周后,他倒是找到了熟人——工信部方面出面的居然是薛耀国。
  见薛耀国微笑着跟自己挥了挥手,李凡愚一咧嘴,“哟,俩月没见,你这是产房传喜讯呐?”
  薛耀国本不是个爱开玩笑的人,不过见了这货也是无奈地笑道:“彼此彼此,几个月不见听说你都去美国呼风唤雨了。”
  本来一群领导对李凡愚是有意见的,国内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他这个中汽协的会长倒好。躲到国外去躲清闲,只派了个副会长过来插诨打科。
  用句上纲上线的话说,这就是没把组织放在眼里。
  不过见薛耀国与他熟识,众人倒也没过分的苛责。毕竟……薛耀国的分量摆在那里。
  俗话说得好,不看僧面看佛面……
  作为名门之后,薛耀国以闪电般的速度提升,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便从一个国企老总,晋升成为了工信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按照这个势头,这大哥以后能走到什么位置谁也不好说。
  所以此时见李凡愚与他关系不错,在座诸领导一肚子对李凡愚的不满,生生的憋了回去。
  刘华按照从属来说,是李凡愚的直接领导。此时见他一脸人畜无害的样子,也是暗暗挠头。
  “李会长,情况你都了解了吧?”
  李凡愚点了点头,“具体情况不知道,但是安副会长在电话里跟我大致的说过。”
  刘华点头,道:“不是我针对你啊李会长,作为一个企业领头人你是很优秀的。但是对于协会的事务,我希望你以后能多尽点儿心。好了,考虑到你去美国发展,也是走出国门为国争光,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那针对现在这些车企的事情,你怎么看?”
  本来薛耀国和发改委的人在,是轮不到刘华先发言的。
  但是现在他说话,这里边就有意思了;这话表面上听起来是批评了李凡愚,但是之后又提了正信进军美国市场的事情,就基本上等于是提李凡愚开脱了一下,给他在这些车企发难时没在国内找了一个借口,并且定了“为国争光去了”的性。紧接着就把话把引到了主题上,丝毫不给众人插嘴的机会。
  这里边儿维护的意思,在场的老油条们哪里还不明白。
  李凡愚虽然没混迹过官场,但是为人处世上还算机灵。刚才在与薛耀国打招呼的时候,便用余光扫了一下在座众人,见众人对自己面露不善,就知道今儿怕是要有麻烦。
  此时刘华出言维护,他略带着谢意的点了点头,“为国争光倒是谈不上,刘主任言重了。对于现在的这件事,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是从美国回来听到安副会长跟我说起这边的情况,我赶过来就为了一件事儿。”
  薛耀国是知道他性子的,听到这话不禁问道:“什么事儿?”
  李凡愚起身,倒是没有急于回答,而是面对众人反问道:“请问列位领导,对这些车企,你们打算怎么办?”
  一个发改委的领导将手里的烟按到烟灰缸里掐灭,冷哼了一声,“还能怎么办,上头的意思是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么多的资产蒸发。而这些车企的要求又太高太多,我们商量着差不多中和一下,先把事情平息下去。”
  哦、瞅着意思是特么要和稀泥啊!
  李凡愚心里有了底。
  这种处理事情的手法,是标准的官方手段——折中,协调,息事宁人。
  “那您的意思,还是要针对现在这种情况拿出一些政策来,安抚这些车企吗?”
  李凡愚有点儿气闷。
  中华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方方面面的乱子肯定不少,求稳这个主旋律是没错的。中华想要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内外部环境。
  但是这种方式方法,对于需要公开透明的工商行业却并不适用。都说吃一堑长一智,但是一味求稳,哪里不行政策哪里的毛病,这么多年一直存在。
  吃了多少亏,就是改不了——这就很让人烦躁。
  “对的,这些车企现在是穷途末路,什么要求都敢提。不过啊,反应上来的一些意见和请求,还是可以考虑的。针对目前的国内市场环境,给一些鼓励性的政策倒不是不可以。比如文华汽车厂提出的,针对消费者购买国产小排量汽车给予减税,或者是针对三四线城市或者是乡镇农村购车当地政府给予补贴的问题。这都很好嘛,当地企业发展起来,对拉动当地经济也有好处,这样的建议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具体的实施办法呢,还有待商榷。”
  还有待商榷?
  这样的政策要是实行下去……
  李凡愚都不敢想象这个市场会变成什么样子!
  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肯定是不对的,但是这些车企里边,得有过半是奔着赚快钱来的。如果不从根子上提升他们的竞争力,光是靠着政策输血,恐怕又会一大堆的准国企。
  到那个时候,这些本身没有什么本事的企业,完全可以靠着垄断三四线或乡镇市场,过得舒舒服服。
  到那个时候,反倒是正信这样的企业。摸不到这样的政策,市场还会被抢占一部分。
  这特么天理何在?
  李凡愚撇了撇嘴,“我就是为了这个事儿来的。”
  发改委的领导砸了咂嘴,“怎么,你有意见?”
  李凡愚环顾了一周,最后双眼又重新落回到他的身上,一字一顿道:“我不同意。”
  “我不同意政府针对现在这个情况,急于对这些车企进行扶持和救市。”
  这话说出来,在座的一些领导立刻就冷笑了出来。
  李凡愚什么身份?
  一个中汽协的会长而已——这就是一个半官方性质的小官儿。
  说白了,李凡愚的话语权,也就仅限于在中汽协内部。出了这个范围,特别是在今天这个场合,当真是没有他说话的份儿。
  今天把他叫来,其实也就是做做样子而已。
  除了知道他能力和头脑的薛耀国和刘华之外,众领导的意思就是;我们今天经过认真探讨,激烈的辩论,充分汲取和综合了各方面的意见后达成一致,准备退出一点儿政策,拯救汽车市场颓象。
  而李凡愚在场,就是代表了中汽协,侧面证明了领导们把该叫到的人都叫到了。
  就这么简单。
  可现在,李凡愚竟然当众说不同意救市政策。
  这就让很多人发哂。
  依照这些领导的想法就是;螳臂当车,蜉蝣撼树。他特么还真拿自己当块干粮了!
  见众人脸上的不以为然,甚至是轻蔑,李凡愚耸了耸肩。
  “我就问你们一件事情,你们想打算推出什么样的政策,去解决现在的麻烦?”
  众人听了这话,心里就有点儿不舒服了。
  一领导用手指敲了敲桌子,“李会长,注意你的言辞。什么叫解决麻烦?我们聚到这里,是为了切实的解决问题!可不是甩包袱,打推手来的!”
  李凡愚不置可否,“行,你说什么就是什么。那请问,你们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刘华见场面有点儿压抑,忙起身道:“李会长,是这样的。按照我们之前的讨论,得出初步的意见是给这些车企减少一部分的税收。除此之外协调车企所属的地方政府和银行,让他们评估这些企业的资产状况,适当给予一些贷款政策。另一方面发挥一下政府作用,让他们看看可不可以联系一些,暂时性解决这些企业生存问题的项目。当然了,这只是暂时性的方法。先将这些车企的情绪稳定下来,给予他们一些坚持下去的条件和信心。在这之后,将由工信部牵头。针对现在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评估和研究,从大方向上推出或完善扶持政策。”
  听到这个办法,李凡一笑了。
  这还真是……脚疼医脚啊……


第0476章 正信,李凡愚!
  “你们觉得靠着政策可以根本性的解决问题么?”
  “就算是能暂时解决问题,能顶多久?一年?两年?还是五个月?”
  “这一波政策实行下去,给这些车企吊一口气,他们日后存在的意义在哪儿?为中华汽车行业建设添砖加瓦?还是抢占本应该属于更优秀更具竞争力车企的资源,让劣币驱逐良币?!”
  这三个问题问出来,在座的领导们一时间都有些发呆。
  经过了三天的研究,经过了方方面面的牵扯,他们才找到一个可以暂时稳定局面的平衡点。
  可是这种微妙的,近乎是敷衍的平衡,却被李凡愚这个身不在官场的人一语击碎。
  众领导感觉到非常没面子。
  “放肆!你有什么资格对我们的决定说三道四?”
  “李会长能这么说,肯定是有办法喽?既然如此,这个问题不妨你去解决。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