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路逍遥(农民)-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一段时间比较轻松,就是等党代会召开。期间,潘宝山下去到各县转了一圈,看了看新村建设项目。

重点还是在富祥县,着重关注的乡镇除了夹林,现在又多了个丁锅乡。

杨涛早就去了丁锅乡当乡长,他积极朝潘宝山这边靠拢。局势很明显,他必须多抓根系子,只靠祁宏益是不行的。所以杨涛很用功配合潘宝山工作,选了个经济实力很强的村子做试点,借鉴大陡岭村的建设经验,也轰轰烈烈地搞起了新村建设。

潘宝山特地去丁锅乡看杨涛。杨涛干劲十足,说虽然遇到的困难比较大,但他有信心出色地完成。潘宝山告诉他,这种群众参与性极强的工作一定要稳住了来,不能急功近利,万一引起群众不满导致集体上访,那影响可就坏了。

杨涛说没事,局面能控制好。可刚说完没多会,乡里就来几个农民,说没钱买新房,旧房子马上就要被拆了,希望政府管管,不能让他们无处安身。

潘宝山一看就是强行推进新村建设带来的问题,知道杨涛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就强行推进,麻烦问题肯定会层出不穷。

鉴于此,潘宝山告诉杨涛,如果能停就先停下来,等拿出一个完备的计划再着手进行,否则事情闹大了场面稳不住,失职的责任可不小。

杨涛心里也慌张,他怕表现不成反倒成了沦陷,那很可悲。于是说行,从现在开始就放慢节奏,再前往夹林乡学习经验。

去夹林乡,潘宝山也有那意愿,他要去找郑金萍,谈一个重要的事情。

现在的郑金萍对潘宝山是越来越佩服,简直是五体投地,眼瞅着他“噌噌”地往上走,已然到了副厅级,对他除了无比钦佩羡慕就是近乎疯狂的崇拜。所以当潘宝山径直找到她办公室来,说想要她做件事的时候,她觉得就是一种恩宠。

“潘市长!”郑金萍在潘宝山面前大多是酥软无骨的,“我一直都把自己当成是你的人来看,你要我做事那不是半句话嘛,而且干什么都行,只要我能做得到,杀人放火也可以!”

潘宝山听了想大笑,郑金萍的这番表态也太夸张了,但想想她一直差不多都这个样子,现在有所发展也算正常,“嗳,郑书记可不能那么说,咱们可以说是老相识了,我怎么会让你做些为难的事情?”

“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的决心!”郑金萍回答得很热切。

“你的决心我早就知道,否则也不会跟你谈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潘宝山不想耽误太多时间,直接说道:“马上市党代会召开,祁书记可能就不得势了,冯德锦的劲头会窜上来,你有什么想法没?”

郑金萍楞了一下,道:“一切听从潘市长安排。”

“你有没有要靠拢冯德锦的意思?”潘宝山问得很毫不掩饰。

“没有。”郑金萍摇着头,回答得倒也干脆,“潘市长,你跟他不是一路的,我是你的人,咋还能靠拢他?”

“嗯。”潘宝山点点头,“不过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假如冯德锦就是对你另眼相看,向你示意有接近的机会,你也可以留意下,把该抓的机会抓住。”潘宝山说到这里很认真地看了郑金萍一眼,道:“抓住,懂不懂?”

郑金萍乍听有点茫然,随即又恍然点起了头,道:“潘市长,你是让我打进冯德锦他们那一伙的内部,做卧底?”

“没那么玄乎,又不是搞地下党工作,就是顺带着打探些消息。”潘宝山笑道,“我觉得他们不是好人,得提防着点。”

“行!”郑金萍有些迫不及待地答道,“这个任务我百分百能完成!”

潘宝山呵地一笑,知道郑金萍原本就有点接近冯德锦的想法,这下正好可以一点都不纠结地去粘乎了。不过也不能让她随意,还是要给她上些规矩。

“郑书记,从今以后,我和你的关系表面上就要生分些了,很多时候要配合演戏,红脸、黑脸都可以上。”潘宝山道,“反过来,你跟冯德锦那帮人的关系看上去要比较热乎,尤其是和冯德锦,走得要更近一些。但是,有一点你要费费脑筋。”

“潘市长你说!”郑金萍用渴望的眼神望着潘宝山。

潘宝山寻思了一阵,道:“你远离梁延发已经不短时间了,一天天看着你的气韵是越来越清越来越纯,这很好,我希望你继续保持。直接点说就是,别让冯德锦脏了你的身体。”

郑金萍毕竟是个女人,听了潘宝山的话脸微微一红。

潘宝山忙补充道:“我不是说你想怎样,而是冯德锦对你不断流口水,再加上他在你面前又是那么强势,所以你得想办法学会保护自己,别让那条狗得逞。”

第二百三十六章放下二郎腿

潘宝山这话,对郑金萍来说其实是一种肯定,她也听得出来。

“办法我肯定要想,因为这不但是潘市长你的指示,同时也是我作为女人对自己的起码要求。”郑金萍说得信誓旦旦。

在潘宝山看来,郑金萍有点蹬鼻子上脸,她还真以为自己是贞洁烈女了。不过这也没什么,人嘛,都有个虚妄劲,取笑不得。他更多的是为郑金萍发愁,如果冯德锦提出合欢要求,她能用什么法子来对付?

“郑书记,你说你肯定会想办法,现在有没有思路?”潘宝山故意发问,他想借机以自己的经验来给她指点一下。当初他用下面做了环割手术来应付邓如美,很成功。

“还没有太好的。”郑金萍摇头道,“我可以说身子上有事不方便。”

“身子上有事一个月也就那么几天,能挡多久?”潘宝山道,“你不妨说你下面有问题,正在治疗。”

“下面有问题,性病?”郑金萍瞪大了眼睛。

“不能说得那么严重。”潘宝山道,“那样会把冯德锦给吓着,哪里还敢近你的身,肯定就不会搭理你了,到时你就说下面在做整形手术。”

“整形手术?”郑金萍的眼瞪得更大。

“对,你就说下面的某个部位先天性肥大,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了,没办法只有部分切除整形,那样一来时间就拖长了。”潘宝山道,“等到那段时间过去,你可以再说刀口恢复不理想,有点发炎,正在消炎治疗。就这么一来二去,冯德锦也许就没劲了,因为他会担心你下面真的不利索,有感染的危险。”

“咯咯……”郑金萍捂着嘴笑了,略带羞色,道:“下面哪儿能肥大呢?”

“保护双洞的小部件。”潘宝山道,“没事上网查查相关的关键词,我不能多说。”

“哦,那没问题。”郑金萍放下手来,脸上依旧挂笑,但不见了羞色,“反正只要有那么一段时间拖住他冯德锦,我就可以找机会把一些谈话给录下来,让他有所顾忌,即使后来他发现是我有意不给他占便宜,也不敢随意就把我给踢到一边。”

“可以,适当的主动权还是要抓的,做什么都不能一味地被动。”潘宝山点了下头,忽地又一歪头,“哟,郑书记,你不会对我也要找主动权吧。”

“怎么可能呢潘市长!”郑金萍立刻露出一副委屈的样子,道:“我说过我是你的人,对你自然是真心的,绝不会做那样的事,况且咱们之间根本也就没什么。”

“别当真,玩笑而已。”潘宝山笑了笑,“我可是把你当成真正的朋友看待的,否则也不会跟你说这些。”

“嗯。”郑金萍使劲一点头,面露欣慰之色,不过好像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严肃下神情后问道:“潘市长,我又想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什么?”潘宝山不由得小小一惊。

“万一冯德锦见我下面不行,要是让我用嘴可咋办?”

听了郑金萍这问话,潘宝山真的想骂她几句,但看着她那认真的表情,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再一想,也还真没什么好法子,总不能让她说有牙龈炎,空腔里满是细菌,也会诱发感染吧。

“我倒要个法子。”郑金萍见潘宝山没开口,便又说道:“就是要受点罪。”

“你想怎样?”潘宝山急问,他还真愿意看到郑金萍有神来一笔,想出个妙方。

“牙箍。”郑金萍道,“我就假装是矫正牙齿,戴上固定的牙箍,满嘴金属,估计冯德锦见我一张嘴就要胆颤。”

这一下,潘宝山抖了抖嘴唇差点要笑喷,不过话说回来还真是那么回事,冯德锦肯定不会是个变态,还想在郑金萍的舌头上拴小铃铛。

想到这里,潘宝山突然有了种奇怪的感觉,看着眼前一身职装且极力挺着一副矜持之态的郑金萍,竟然涌出一股邪念。这一刹那,他的脑海中甚至浮现出了沈欣丽的影子,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她用嘴让他**过。

不同的人会不会有不同的滋味?舌尖的粗细、嘴唇的厚薄还有口型的大小,可能都会带来不同的刺激感。

这个念头一出,潘宝山想赶紧离开,去产业园内找邓如美来个一泄如柱,但是当他望向郑金萍,即刻被她火辣炽烈的目光击中,顿时心神迷乱。

潘宝山翘起的二郎腿放了下来,毫不掩饰两腿间巍峨高耸的**。

郑金萍已然是激情狂溅,她先是把门反锁,尔后来到潘宝山两腿中间蹲了下来,拉开他的裤链。

潘宝山仰头闭眼。

果然,郑金萍带来的感觉,似乎和沈欣丽的真有不同。当然,这也许只是心态在作祟,不过此时什么都不重要,最重要,也是最需要的,就是享受。

世界无物,沉浸在曼妙的感觉中。

不知道过了多久,潘宝山突然察觉到下面没有了动静,他挺起脖子,睁开眼,恰好看了正背对着他的郑金萍,赫然沉下了她那光溜溜的白臀……

在心理上,潘宝山是抗拒的,但此刻身体的渴求让他情愿做个弱者,无力也无法抗拒。

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潘宝山说不清,直到完事之后他还是稀里糊涂。也许,这种事儿每一次除了最后发劲狂飙的快感似曾相识,过程中的其它感觉都会有所差异,而且,也不怎么清晰。

但有一点潘宝山却是很清晰:和一个想得到自己的女人欢爱,完全不同于和一个自己想得到的女人欢爱,那是两种不同的感觉。潘宝山觉得,可能是因为身体和心理上的被动或主动有别所致。

不过没有来得及多琢磨,消性后的潘宝山从狂热中惊醒过来,猛然想到了邓如美给他上的那印象极深的一课,顿时一阵惊慌。万一郑金萍有所预谋,留了证据,岂不是要束手就擒受制于她?

赶紧望向郑金萍的办公桌,靠里角的地方,她的手机待哪儿没动。潘宝山松了口气,但后怕还在,他迅速整好裤子,对郑金萍歪了歪头,指向门锁。

松垮在一旁的郑金萍,满脸潮红已退,只是喘息还比较急剧。但潘宝山有指示,她也顾不得继续歇息,迅速爬起来整束完毕,开了门锁。

“郑书记,刚才你是不是失忆了?”潘宝山认为有必要画蛇添足地强调一下,让郑金萍知道该怎么看待这事。

此刻,幸福感骤增的郑金萍是极大满足。虽然一直以来她在潘宝山面前都自称是他的人,但总有种自卑感,觉得潘宝山对她有鄙见,瞧不起她。现在不会了,她感觉自己一直拜谒的神,亲手赐给了她一道神谕,将她纳入护法行列。

“我失忆了。”郑金萍明白潘宝山意思,当然会极力迎合,“潘市长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让你失望,不管哪方面。”

郑金萍的话让潘宝山很满意,也不打算再就此多说。

刚好这时吴强过来了,他听到潘宝山来夹林,特地赶过来。“潘市长!”吴强精神状态极佳,“什么时候到的?”

“也就一会儿。”潘宝山笑道,“吴乡长,看到你就想起一个词,春风得意。”

“全是潘市长关照。”吴强不好意思地笑笑,“这点是不能忘的。”

“吴乡长,忘不忘不能挂在嘴上,要见行动,尤其是在工作上要大力配合潘市长的思路和决策。”郑金萍在吴强面前拿出了书记的气度,“刚才潘市长还谈到了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咱们夹林可是走在全市之首的,如何保持这个优势,你还得多想想法子。”

“这个问题早就想了,不过还没有满意的思路。”吴强道,“但我认为继续加强新村建设的体量应该没错,因为我们有大陡岭村的典型,有极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新村可以继续建,不过选点一定要准,要确保不出事。”潘宝山道,“来夹林之前,我在丁锅乡视察新村建设工作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条件并不完备的情况下就强行推进,而且速度过快,埋下了不少隐患。所以我就让主抓该项工作的杨涛立刻放缓速度,否则隐患一旦爆发,负面影响可就大了。他也说了,马上再次来夹林取经,到时郑书记和吴乡长要多介绍点经验,也算是扶助吧。”

“对杨乡长我们是很诚心的。”郑金萍道,“毕竟他是祁书记的秘书。”

“郑书记说的是。”吴强道,“上次杨乡长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把经验介绍得很详细了。”

“嗯,夹林在这方面经验是不用说的。”潘宝山道,“这也是你们的一块招牌,所以更要注意把工作做好做足,擦亮这块招牌,任何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举措,要慎之又慎。”

“对,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一定要照潘市长的指示来做。”郑金萍道,“下一步,市委书记人选马上就要见眉目了,虽然新农村建设的大方向不会变,但具体的工作思路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还很难说。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坚定不移地围着潘市长的指挥棒转!”

郑金萍恭维的话倒不怎样,但她所说的也有点提醒,严景标来了之后,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会不会和徐光放大唱对台戏?这引起了潘宝山的思虑,不过可以预见,在严景标上任初期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关注新农村建设,他必然要先注重一些形式上的东西,表现出一定的执政强势。

第二百三十七章照片大小

严景标的表现可想而知,大有一番杀回大本营的得天独厚感,他必然要宣示自己强势的存在。

频繁调研是严景标的主要途径,各县区及重点行业企业逐一走访。在刚上任的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内,天天奔走窜忙,而且要求媒体报道要及时、到位。

这一点,感触最深的是殷益彤。严景标对《松阳日报》的要求极高,他让秘书传话,所有的调研报道都要配图片刊发,他认为这样能起到排山倒海式的效应。

不过图片放得不大,几天过后,严景标觉得没达到理想效果,就把邹恒喜叫到跟前,对照片的运用提出具体意见,说照片的尺寸放得太小,整个版面看起来不大气。

邹恒喜领会很深刻,摆出一副气呼呼的架势把曹文山喊到面前,说严书记有意见了,难道报纸版面有那么紧张,还有什么重要稿件要朝上挤,照片怎么就放不大?他让曹文山立刻跟报社联系,把问题指出来,迅速改正。

曹文山摸着脑袋回到办公室,琢磨了一阵后也端起了架子,一个电话把殷益彤拽到了宣传部。

殷益彤到了曹文山办公室,问有什么指示。曹文山不阴不阳地问她,是不是严书记长得特别难看。殷益彤一头雾水,说严书记戴着眼镜斯斯文文,还有一身儒雅之气,又风度翩翩,很好看。

曹文山点点头,然后歪着下巴问殷益彤那又为什么不把严书记的调研照片放大一些刊登。说完之后不等殷益彤发话,他就拍起了桌子,说严书记找邹部长谈话,告诉他邮票大小的新闻照片干脆就不要上。

殷益彤听到这里总算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不过她很委屈,自从她进入报社以来,几任市委书记都没这个要求,调研报道配照片都是按常规标准来处理的,怎么到了严景标那里就卡了壳。

委屈归委屈,意图当然是要领会并执行到位的。殷益彤回报社后,立刻召开编委会,传达了宣传部的指示,要求所有人在值班期间只要碰到严景标的照片,一律大规格处理。

几期报纸下来后,效果不错,严景标为此特地到报社调研并座谈。

报社是相当重视的,市委书记来报社调研极为少见,一般都是每年年终时作为走访慰问环节来一下,专门调研或视察日常工作的实属凤毛麟角。

调研当天,报社社长许良庭、总编辑殷益彤带队,大小干部十多人在门口等待迎接,再加上各媒体的记者,近三十人夹队鼓掌欢迎。

严景标的车子来到,刚停稳,许良庭就直奔过去拉开车门,极为奉迎。严景标似乎享受惯了如此待遇,下车后很自然地略微点了点头,算是和伸出手的许良庭打招呼,然后就像检阅部队一样,面带微笑从人群夹道中穿过。

落在后面有点发愣的许良庭紧走几步,赶上严景标,和殷益彤陪着他走在最前面,来到电梯间。

电梯已经停开,手动控制,为了让严景标在第一时间顺利上下。

他们先来到采编办公室看了看,又到排版放转了转,然后又到校对室。这些地方都已安排好了员工,规规矩矩地坐着,见到严景标后个个起立,响亮地喊着严书记好。

严景标很满意,挥手示意,也向大家问好。在这同时,严景标很注意摄影记者的站位,总忘不了给几个正面。

一切都像明星作秀,完了之后开始座谈,切入正题,严景标要就报纸的出版谈几点意见。

报社的会议室布置得精美前所未有,仅是桌上摆的水果就足以见用心之极,看不到桔子、香蕉、苹果等常规水果的身影。

不过严景标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他只是灌输自己的出版宣传意图。他说报纸要把头版打造好,要把重要的新闻放上去,让读者喜欢。

话音一落,掌声一片。

严景标笑着压压手,接着说一般市领导的活动要往后推,到二版三版去,要把有价值的新闻呈现给读者,就算是主要领导的活动也不要一概上头条,也要看其重要性,然后决定是否能上得去。

听上去,严景标讲得很好,从始至终都让在座的佩服,就连办报出身的殷益彤也佩服。

不过座谈会后,严景标的秘书石白海的解读让殷益彤大跌眼镜。石白海说,党领导一切,党委口的事情都具有重要性,而政府是服务型的政府,政务方面的事情要从实际出发,权衡其是否重要。比如,市政府常务会等集体性的会议可以说是重要的,但单体领导人的活动就要慎重考虑加以权衡。

殷益彤一听就明白,直接点说就是凡有严景标参加的活动都可以上头条,而徐光放参加的活动就不一定,除了他召开的政府常务会。

这个意图非常明显,就是从宣传报道上挤压徐光放。

潘宝山得知后很是愤懑,他找了个机会跟徐光放谈及此事,说严景标太过分,做法拙劣而粗暴。

徐光放听了呵呵一笑,“小潘,骡马撒欢由它去,千万不能靠前。这段时期我们要沉下心耐住性子,看他一个人很滑稽地表演。”

“我们是看得出严景标很滑稽,因为我们知道内幕,但别人可不一定这么看。”潘宝山道,“到头来还是我们吃亏,明显是被他给压得抬不起头。”

“不着急应对。”徐光放道,“等他过了嚣张劲,到时再慢慢消遣他。现在我们还是要抓好本职工作,不能让他挑出大毛病来。”

“我这块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没问题,节奏控制得很好。”潘宝山道,“当然,其中显露的问题也不少,老百姓的观念转变还需要慢慢引导。”

“对,这的确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徐光放道,“现在我们以新村建设为抓手来进行新农村建设,但有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农民还没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这核心的东西没有改变,只是简单地让农民集中居住,腾出一部分土地意义有多大?无非是每户能多出几分地而已。所以说,如果农村经济发展还是走老路,那么新农村建设就太流于形式。”

“这个问题我想中央应该有所考虑,估计以后会慢慢出台相关政策来加以引导。”潘宝山道,“我看《求是》、《瞭望》还有《半月谈》刊物上,对新农村建设都有论述,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是重头戏。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发展新型农业,主要就是种植的经营方式。”

“嗯,这个你要好好关注。”徐光放道,“新农村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要靠不断摸索向前推进,市里是这样,省里也是这样,就连国家可能也一样。”

“尽力做到最好吧。”潘宝山道,“总之每走一步都要坚实可靠,尤其是处于破题之初的新村建设,那更要抓好,就是我刚才说的,一定要注意节奏,如果盲目推进,会埋下很多隐患。”

“是要抓好。”徐光放道,“对基层的相关工作开展要多加留意,防止地方政府为了突出政绩而不加节制地乱行动,那是要出大乱子的。”

“以后我经常下去跑跑,多了解掌握些情况,一旦发现不良苗头就立刻制止。”潘宝山道,“坚决杜绝带病推进。”

潘宝山说得是真心话,他确实为时兴的新村建设热潮而担忧。

三县,又成了潘宝山经常落脚的地方,当然,重点还是富祥,古河县和同丰县去的相对少一些。

毕竟富祥是根据地,关系有多复杂、是好是坏,那都是人脉。

祁宏益是潘宝山很关注的,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刘海燕告诉潘宝山,严景标来富祥调研的时候,县几套班子陪同,冯德锦明显占了上风。

“严景标对祁宏益几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