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路逍遥(农民)-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力,是硬道理!”
感叹过后,潘宝山开始查阅农业生产资料,往后需用的地方太多,不及时充电,工作开展起来会吃力。
快中午的时候,潘宝山才伸了个懒腰站起身,两三个小时坐下来的滋味不好受,正好上个厕所。
很巧,半路上碰到了刘江燕,她看看四周没人,小声对潘宝山说,“潘宝山,跟我来一下。”
刘江燕召唤,不管干什么都是美事,潘宝山地跟了过去。来到比较僻静的办公排房东首,刘江燕又瞧了瞧旁边,似乎很小心。
“怎么了刘江燕?”潘宝山被弄得很纳闷。
“有几句话,想跟你说一下。”刘江燕拉了拉一脚,很不自然。
“尽管说,别不好意思,怎么还扭扭捏捏?”
“其实,我也不知道该不该说。”刘江燕看了潘宝山一眼,目光带着迷惘。
“好事坏事?”
“不好也不坏。”
“那就说呗,还能有什么大不了的,没事,别说是不好不坏的事了,就算是天大的坏事我也能扛得住!”
“潘宝山。”刘江燕咬了咬嘴唇,“以后,以后你跟黄书记不能走得太近。”
“不跟黄书记走得太近?”潘宝山一皱眉,摸了摸下巴,“刘江燕,你的意思我大概明白,是不是我跟黄书记靠近了,梁乡长会不高兴,找我麻烦?”
“反正注意点好。”
“嗨,没事的。”潘宝山笑了起来,“肯定不会有事,有黄书记在,梁乡长还能把我怎么样?”
“唉呀,那你怎么就没想过,万一黄书记哪天要调走了呢?”刘江燕着急起来,“难道你也能跟他走?”
这句话不简单,尤其是从刘江燕嘴里说出来,肯定有背景。
“你的意思是,黄书记要调走?什么时候?”
“什,什么时候啊……”刘江燕一下支吾起来,刘海燕叮嘱过她,熊顺昆要调动黄开建的事情不能乱说。
“哦,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有为难的地方。”潘宝山笑了笑,“刘江燕,那我能猜猜嘛,如果猜对了你就点点头,是不是今年党代会之前,也就是六月底七月初的样子?”潘宝山不等刘江燕回答就猜问起来,让她没法不同意。
“可,可能吧。”刘江燕声音很小,“这事你可别乱说。”
“保证不乱说!”潘宝山说话时盯着刘江燕,看得她不敢抬头,“江燕,谢谢你能给我这么个提醒!”
被潘宝山直接称呼名字,刘江燕心头一动,不过又有点慌乱,“没什么,不用谢的。好了,话说完了,回去吧。”
刘江燕说完转身就走,潘宝山想拉一把再聊几句,但没抬起胳膊。现在还不是很熟,不好意思。
“江燕,中午我请你吃饭!”潘宝山追了一句。
“中午我有事,以后吧。”刘江燕脚步不由地快起来。
潘宝山望着刘江燕略显惊慌地拐过屋角不见了身影,嘿嘿笑起来自语道,“好啊,那就以后的,等过几天再说。”
“哈哟潘乡长,还等几天干啥,刘江燕心气劲傲着呢,你就别请她吃饭了。”郑金萍拿着张纸媚笑着从后面走过来,“要不干脆潘乡长你给个面子,中午我请你,去吃野生甲鱼!”
“你什么时候过来的?”潘宝山很意外,“冷不丁还吓我一跳。”
“也就刚刚。”郑金萍一晃身子,“潘乡长行不行啊,要是行的话,我现在就打电话让人准备了,绝对是正宗野生,村民下河捉的,特别带劲哦。”郑金萍相信,树经不住千斧,人经不住千言,逮着机会就言语招引,潘宝山早晚会架不住。
“中午有重要的事,哪有工夫闲坐吃饭。刚才说要请刘江燕吃饭,那纯粹是客气,之前不是传出我偷听她上厕所的嘛,觉得挺对不住人家,想表示下歉意而已。而且我就知道她不会答应,否则还真不敢开口,耽误事。”
郑金萍一听说偷听上厕所的事脸色一变,忙把手里的纸一举,岔开话题,“潘乡长,这是全乡春花生种植面积统计数据,今个半上午就收集齐了,你看看。”
潘宝山知道郑金萍心虚,当初就是她把偷听上厕所的是给广播开来的。不过这会犯不着跟她嗦,所以也就顺着她的话说道,“这个数据直接拿给农经站老王就行,让他根据具体的花生种植面积去订购地膜。”
“潘乡长那我去了。”郑金萍说完拔腿就走。
潘宝山暗自笑了笑,会办公室去,得好好想想黄开建的事。
黄开建要走人,这是个很有价值的信息,看刘江燕的说话那么隐晦,估计黄开建自己还不知道,梁延发也不知道。如此一来,如果向他们透露一下,该是个很好的表现机会。但如何透露、什么时机透露,还得琢磨一下。
而且先告诉谁也要权衡,因为无论是先告诉黄开建还是先告诉梁延发,都有利弊。
“唉,也许是我想多了,缓几天再说,不急这一时半刻。”潘宝山自叹道,“先去吃饭,然后睡个午觉,下午还有会呢,这可是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召集会议,精神要饱满。”
第二十三章安排一场
通知两点钟开会,两点半了还缺三个四。
潘宝山看了几次时间,有点不耐烦,问郑金萍是不是把会议时间通知错了。郑金萍说她肯定没搞错,有电话记录可以作证。
“那现在开会,再过来的,全部道前面站着听!”潘宝山说得很严厉。
已经到场的十几个村支书相视一笑,以为潘宝山只是说说狠话转个面子,毕竟召集的会议有人不当回事,不发发狠脸上也不好看。
就连鲁成升也这么想,因为黄开建跟他们讲过,凡事政府口分派的事情,不要太积极,懒散点很正常,闹出动静来也没事,到时由他来解决。黄开建是那么说的,也是那么做的,确实出了几次事,但都被他压制平息。
后来,夹林乡的几个副乡长都有了数,一般不对下面的村支书强烈要求什么,省得弄出不快,自扫颜面。村支书们也因此腰杆硬了起来,反正有黄开建做后台,可以不鸟乡政府的那班人。当然,梁延发除外,凡事只要他亲自出面,也很好使。
晚到半个多小时的几个人,以为潘宝山也跟其他的副乡长一样,根本就没把开会的事放在心上。当他们陆续来到的时候,鲁成升已经开始按计划开始带头表态了,说斜沟村今年保证春花生采用地膜种植的面积,要达到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啥百分之九十啊?”带头进来的大陡岭村村支书王三奎端着个杯子,晃着步子走进来,“鲁成升,可从来没见你这么积极过!”
“你哪个村的,几点开会你知不知道?”潘宝山喊住了王三奎。有话说,冷铁难打,老竹难弯,各个村支书都是老杆子,不好**,不过越是这样就越得真瞪起眼镇一下,否则以后还怎么服众。
“知道啊,两点嘛。”王三奎笑道,“中午有事耽误了会,所以才过来。”
“耽误了会?”潘宝山板着脸皱起眉头,“这会都要开完了你才来,还叫耽误了会,还有没有点组织纪律性?”
“知道结果就行了嘛。”王三奎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他打心底里就没把潘宝山当回事,之前没见过面,只知道他是农经站上来的。
潘宝山对王三奎也不了解,还没下过大陡岭村,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没有过程哪来的结果?”潘宝山瞪起了眼,“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一,到前面去站着把接下来的会开完;二,调头回去,不想开这个会就不要来!”
之所以给出两个选择,潘宝山有他的考虑,也不能把事情做绝对,四十岁的人了,跟小学生一样被罚站,面子太难看。但留下他们又会折了自己的威信,所以干脆再给他们一条还算是有点面子的路,立马走人。
王三奎是个粗人,没什么心眼,被这么一个狠拿心里顿时没了底,他不知道潘宝山到底有什么来头,竟然这么强硬?而且看这架势,肯定不简单,要么这么年纪轻轻的就当上副乡长?“潘乡长,中午真的有事,黄书记找我谈村里发展的问题。”王三奎搬出了黄开建,想挡一下。
“黄书记中午我跟一起吃的饭,离开饭桌他就直接去县里开会了,你跟着他一起去的?”潘宝山质问道。
气氛一下紧张起来。
“没,没有。”王三奎摸了摸额头,有点馁弱。
“那你怎么和黄书记谈村里发展的事?”潘宝山道,“不会是中午喝多了,睡梦中和黄书记交流的吧。”
此话一出,大家都笑了起来,气氛缓和了不少。
瓜坡村村支书范少华也来得最晚,不过他比较圆滑,一看紧张的局势要有所好转,立刻堆着笑脸对潘宝山笑道,“潘乡长,我们记性差,把开会的时间给记错了,所以来得这么迟。”
潘宝山还是绷住脸,“今天我这表现,有人可能会说我爱摆谱,喜欢端架子训人让人下不了台,你们要这么认为,那我也没办法。但是,有几句话我要说,做人起码要有个相互的尊近,你不尊重别人,怎么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人都难免有个事,不能按时到会难道不能打电话请个假?害得大多数人坐着干等,浪费了多少时间?难道我们的时间不重要?其实话说回来,你们这些村书记年龄都比我大,有的跟我父辈的年龄都差不多,按理说不管什么事我都该礼让一些,但工作就是工作,没有二话!”
“潘乡长你说得对,以后我们大家都会注意,类似事情肯定不会再发生!”范少华微欠着身子笑道。
潘宝山点点头,手指敲敲桌子,“说句不上台面的话,刚才王三奎书记说得也有点道理,很多事确实只需要知道个结果就行,用不着动不动就发文件、召集开会,那纯粹是浪费财力物力还有精力,要不国家怎么提出要精简文山会海?不过凡事不能一刀切,有些事还是要大家坐下来一起交流交流,探讨探讨。”
“是的,今天的事是很重要。潘乡长,我插个话。”鲁成升站了起来对范少华说,“潘乡长倡议今年全乡春花生采用地膜种植,好处很多,关键是能增加产量,乡里对这块很重视,农民买地膜还有补贴呢!”
“好,好啊!”范少华立刻附和,“那当然是好!”
“不过有的村民观念可能跟不上,或者有其他想法。”鲁成升道,“所以潘乡长开了这个会,想问问各村的情况,推行的难度有多大。”
“鲁书记已经表态了,他们斜沟村能保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花生种植面积用地膜。”潘宝山冷眼看着范少华,“你们瓜坡村怎么样?”
“瓜坡村当然不能落后,也保证百分之九十以上!”范少华回答得很干脆。
潘宝山想再趁机问问王三奎,还没来得及开,王三奎已经拍着胸脯表态了,“潘乡长,我们大陡岭村不只是要不落后,而且还要争先进!我保证,咱们村今年春花生全部用上地膜,百分百的,谁家要敢不用,我带人去挑他们家屋脊!”
王三奎的话让大家伙笑了起来,潘宝山也笑了,好一个粗暴的家伙。
“你们都到座位上坐吧。”潘宝山指了指王三奎和范少华他们。
几个人顿时焦促入座
潘宝山顿了顿接着说,“刚才鲁书记的态度和决心很好,但要注意方式方法,现在开展工作要人性化,很多事靠得是说服,而不是强行推进。就说采用地膜种植花生的事,如果在座的大部分都反对,那我也不会一味地坚持。不过像这么个对百姓有利的好事情,我相信大家的判断力,又怎么会反对?”
话一说完潘宝山心里就笑了,这纯粹是耍腔调,没有人是傻子,都能听得出来。不过有些事就是奇怪,大小只要是个领导,说的话就跟皇帝的新装一样。
“潘乡长主张采用地膜种植春花生,我们绝对是支持的……”
“潘乡长说得没错,群众意识不到地膜花生的好处,我们做干部的一定要发挥作用……”
此时潘宝山立刻压了压手,“地膜花生的事就到这里,大家回去后上上紧,下面再说点事情,就是关于小麦抗旱的问题。不怕一冬旱,就是正二三,这都三月下旬了,还不见个雨星子。”
“就是,得抓紧想想办法。”王三奎示好地说,“咱们乡可是产粮大乡,万万不能减产。”
“越是产粮大乡,单纯的粮食生产就越有弊端,因为规模化和机械化跟不上,有些服务到不了地头,一定程度说还是靠天吃饭。”潘宝山表情严肃,“下一步,乡里马上要对农业结构进行规划调整,发展经济作物,到时还希望各位书记多多支持。”
“那是当然的!”鲁成升带头应声,“我们也盼着早点能多元化发展,要不每年就靠小麦稻谷玉米地瓜的,也不是个事。”
“往后会逐步改观。”潘宝山开始露出笑脸,“不管怎么说,今年的小麦抗旱还要一招不让,你们回去后组织村民到麦田耙地。过了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可是宝贵的抗旱保墒经验,这个时候水分散失的快,及时耙地能切断土壤的毛细管,深层的水分泛上来后就能很好地留在小麦根部的土壤层中,对解决小麦的旱情有非常大的作用。”
“嘿嘿,潘乡长懂得还真不少呢。”王三奎摸摸后脑勺,小声对旁边的鲁成升说。
“你以为是闹着玩的?”鲁成升一本正经地说,“以前潘乡长在农经站的时候下村指导,老农们都佩服,人家在学的就是农林专业!”
“闲话留到闲时说,现在开会说正事。”潘宝山看了看鲁成升和王三奎,“除了耙地,还有个法子也不错,就是镇实,把麦地表层的土块压碎,一方面能补填土壤表层缝隙,同样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另一方面,表层土压紧实后,导热作用加强,还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减轻冻害。所以,对于时间和人力充足的农户,可以采用耙地和镇实相结合的法子,效果会更好。”
潘宝山的话,让村支书们和信服,他们没想到这么个年轻人还真能讲出点庄稼经来。
会议很圆满地结束,潘宝山很痛快,看这样子,村支书们还都算服贴,起码表面上是。
潘宝山挺着胸走出了会议室。
鲁成升从后面追了上去,“潘乡长,跟你说个情况。”
“嗯,什么事说吧。”
“以前黄书记召集村支书开会,散会后都安排酒桌的。”鲁成升不好意思地说,“我这话没别的意思,如果你也能安排一下,往后他们绝对会听话,因为你事情做得漂亮!”
“嘿。”潘宝山歪头笑了笑,想想也确实是那么回事,立刻对随后跟来的郑金萍说,“郑主任,趁大家伙还没散,跟他们说说,晚上在富贵酒楼坐一坐。”
“好的潘乡长!”郑金萍一晃肩膀,回头进了会议室,把事情说了。
潘宝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叫好声。
声音还没落尽,郑金萍追了上来问:“潘乡长,今晚除了我跟你参加,还要谁去?”
郑金萍这么问是先入为主,要不这么问,潘宝山不一定会让她去,问了,潘宝山就不好意思扫她面子。
这样一来,就有了和他同桌喝酒的机会,到时借着酒劲,散场后加紧进攻一番,争取尽快把他俘虏到两腿之间,如此一来,就可以稳稳地靠上他。
第二十四章失落(两更一)
潘宝山原本没有参加的想法,被郑金萍这么一问倒觉得还真有必要去,要不可就真有摆谱嫌疑,不利于和那些村支书们搞好关系。要知道,以后推行结构调整计划,还需要他们极力配合,要不即使有黄开建撑着,但他们阳奉阴违起来也不好办。
“参加会议的都到,估计两桌也差不多。”潘宝山犹豫了下,“如果有座位宽松,把农技中心主任伏广波也喊上,还有王韬,以后农业结构调整的事,他要多朝下面跑跑。”
“宽松,安排两张大点的桌子就行!”郑金萍一摆腰身,她在潘宝山面前就没个站相。
“那你去安排,别让大桌子给别人订了。”潘宝山说。
“伏广波和王韬谁通知?”
“让老王说好了,你就负责去富贵酒楼要两个大房间。”
郑金萍乐呵呵地走。
“潘乡长,这个郑主任对你好像很钟意啊!”鲁成升看着腰身乱颤的郑金萍问潘宝山。
“哟,鲁书记还真看不出来,你好那口?”
“骆驼吃大树叶,牛羊啃小青草。”鲁成升笑着说,“谁不想沾点腥味?就是层次不一样罢了。当大官发大财的人有能耐,人家玩些高贵的,咱们下面的,也就跟村姑乡妹子耍耍。”
“鲁书记,还是第一次听你说起这个,可让我吃惊不小,以前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以前不是没有现在熟嘛,再说……”
“你不是个婆婆妈妈的人呐,说个话还这么费劲?”
“再说你现在不是副乡长了嘛,是领导了,所以说出来也不怕你笑话。”鲁成升咧嘴笑道。
潘宝山仰头一笑,“鲁书记瞧你这话说的,人与人相处不是看权势财富,而是看脾性和一颗坦诚的心。”
“潘乡长,我就爱听你讲话,有道理!今天也不跟兜圈子,你想不想?”
“想什么?”
“村姑乡妹子啊。”鲁成升嘿嘿笑了一声,“别看她们层次不高,但绝对绿色,原生态的,安全放心!”
“鲁书记你怎么回事?”潘宝山虽然心头大动,但依旧摆出一番正样,“你这不是害我嘛,到时弄得不清不白后悔就晚了你知不知道。”
“不会的,村姑妹子们不赖人的,要不怎么说安全放心呢。”
“那也不行,影响不好。”潘宝山说完,觉得也不能一下堵死口,“关键是现在我还没那个需求,你好意我现在就领了,要是等以后有需要,我会找你的。”潘宝山说完,拍拍鲁成升肩膀。
“行,只要我还在任上,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鲁成升笑道。
“哈哈……”潘宝山一阵大笑,“鲁书记,刚才都是说笑,可别轻易当真啊,现在可是我刚上任施展的时候,怎么能胡来?”
“是,现在是不能胡来。”鲁成升点点头,“等你有需要的时候再说。”
“好了,准备准备晚上喝酒。”潘宝山再次叮嘱,“不过可别忘了正事,一定要把正事办好,推广地膜种植的事一定不能打折扣。”
正说着话,范少华走来了,立马和潘宝山套起了近乎,“潘乡长是不是说地膜种植春花生的事?”
“是啊,范书记,这件事是我主抓,很上心呐。”潘宝山说,“就怕有人拖了后腿。”
“潘乡长你放心好了,别说这是件利乡利民的大好事了,就算有大坏事让我范少华干,那也绝不带半句推辞的。”范少华表情严肃坚毅。
潘宝山听了不禁暗自感叹起来,多么假的面子话,范少华竟然说得如此堂皇,而他作为听者,也还得附笑应和。
一旁的鲁成升及时插话进来,“范少华瞧你说的,潘乡长怎么会让我们干坏事?这酒还没喝呢,你就说胡话了!”
“呵呵,我这不是在表态嘛。”范少华一下笑起来,对潘宝山说:“”潘乡长,你可别见怪啊。
“见怪什么?”潘宝山也笑了,“说笑说笑嘛,别忘了正事就行。”
“好了,咱们不缠潘乡长了,他事情多呢。”鲁成升对范少华说,“你不是每次开会都带着你们村妇女主任一起嘛,走,看看她去,最近是不是又爱俏了?”
“什么话你这是。”范少华赶紧拉着鲁成升走了。
潘宝山看着他们的背影歪嘴一笑,随即又叹了口气,转身回办公室去。一进门,潘宝山就打电话给老王,问他有没有通知到伏广波晚上喝酒,等会顺便和他一起来办公室一趟,有点事情说说。
老王和伏广波很快就来,问潘宝山什么事。
“有几个技术性问题要跟你们交待一下。”潘宝山说,“今后一段时间你们要配合一下,做好指导工作。”
“潘乡长你还是说地膜花生的事?”老王问。
“对,采用地膜种植花生,并不是简单用塑料薄膜一蒙的事情。”潘宝山说,“认真来讲,确实是个细活,你和伏主任都是行家,应该知道。”
“潘乡长,你先说说,我们有时也考虑不周全。”伏广波的心事虔诚的,作为农技中心主任,以前从来没受过如此重视,谁都不把他当回事,这潘宝山一上来就要他组织了科技助农服务队,现在又要委以春花生地膜种植的技术指导重任,有种被器重的感觉,很振奋。
“那我就班门弄斧,先撂两句。”潘宝山掏出烟散了两根,让老王和伏广波坐下来。
老王呵呵地坐下,似乎想了什么忙又起身,为潘宝山倒了杯水,又倒了两杯与伏广波一起喝。
伏广波也不是呆眼人,没坐等,也站起来,走到潘宝山面前为他点烟。
“不要客气,坐,坐。”潘宝山吸了口烟,又抿了口水,心想还真他妈感觉不错,有人倒水点烟,难怪有些人削尖了脑袋要当官。
“潘乡长,你说说吧,给我们先指导一下,回去也好开展工作。”伏广波说。
“指导谈不上,一起交流探讨。”潘宝山稳了稳,“地膜花生要想收到预期良好效果,三个环节不能少,一是播种前的准备,二是播种时的覆膜,三就是后期的田间管理。”
“潘乡长你等一下,我跟伏主任回去拿纸和笔,你慢慢讲,我们慢慢记下来。”老王很认真地说,“不是吹捧你,我感觉你讲的那些,我跟伏主任还真的好好学习一番。”
“是的潘乡长,以前我们乡里不重视地膜种植,所以对这方面关注得不多,是得好好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