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路逍遥(农民)-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社长不在家,由单梁主接。
一切都是程序化,先是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小座谈,对潘宝山的到来表示欢迎,然后便是实地察看各个办公楼层和部门。在陪同察看的途中,单梁大概介绍了晚报的采编情况。有关经营方面的业务,则有陪同的副社长讲解。
潘宝山边听边点头,还不时应上几句在行的话,也贴合省委宣传部领导的架派。当然,潘宝山的本意不是视察晚报工作,而是与单梁谈邵卓出的事。
切入点是晚报驻各地级市的记者站,潘宝山特意问起相关的运作情况,尔后自然就谈起了驻友同市记者站。
单梁了解情况,一下就猜到了潘宝山的意图,但他并不主动点出邵卓出。
潘宝山当然不会回避,很快就说到了邵卓出。“友同站驻站记者邵卓出,是个不错的新闻人,当初在松阳驻站的时候,围绕松阳市大局和重点工作,做了不少报道,都很好地抓住了新闻和宣传的契合点,效果非常好。”
“嗯,小邵的确是个不错的记者,驻站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还都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单梁说话不动声色,看不出真实的态度,“马上新一轮人员调整又要开始了,我们准备在驻站记者中提拔部分表现突出的人才放到站长的岗位,以便更好地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这话其实就是个缓兵之计,新一轮人员调整的时间不是马上,还早得很。潘宝山对单梁的话当然不会全信,但不管怎么说人家把话说到了,就不能妄断真假。
“哦,那很好。”潘宝山笑了笑,“对像邵记者那样的人才来说,应该是个很好的机会。”
“的确,小邵是很能抓机会的。”单梁跟着笑道,“有为者即有位嘛。”
“那肯定是,在单总的英明领导下,如果有为者无位,那可就是个讽刺喽。”潘宝山爽朗地笑了起来。
单梁笑容挂在脸上,只笑不答。笑完后,便转了话题,“潘部长,你是新上任的省委宣传部领导,刚好今天是个机会,中午端端酒杯,给你祝个贺,也算是《瑞东晚报》为你接风。”
“不用不用,单总你这是客气了。”潘宝山连连摆手,“时间还早,等会就回去,两步路的距离嘛。”
“那怎么能行,你这是瞧不起我们晚报了。”单梁笑道,“以后还盼望你多来指导工作呢。”
“单总你这话可真把我给架上去啊,要是没梯子下不来,我就给晾着了啊。”潘宝山呵呵一笑,“刚到新岗位,对相关业务还不熟悉,这次我可是抱着学习交流态度来的。”
“嚯,潘部长这就谦虚过火了,能到你这个位子的,那可都是千里挑一的人才。”单梁笑得一点都不谦虚,“怎么能向我们晚报来学习?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嘛。”
这话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有一定的攻击性,潘宝山听得出来,不过他可不能接招,可有可无的事,接招便中标。不过也不能熟视无睹,多少也要有所反应。
“单总,思想不能太陈固啊,古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不是没有道理的。”潘宝山道,“即使不讲闻道有先后,那术业也是有专攻的嘛,像诸葛亮那样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中间又洞察人心的旷世全能型人才能有几人?”
“呵呵,也是,而且就算是诸葛亮,也是要不断学习的。”单梁是察言观色的老手,刚才他只是想试探一下潘宝山的情商,根据情况看,潘宝山的情商很高,这是需要高度重视的。
单梁很清楚,混官场的,情商远比智商重要。
“好了单总,今天过来其实有些唐突,没有充分的提前量,属于即兴。”潘宝山大方方地笑道,“既即兴来,也即兴去。”潘宝山看看时间,道:“才十一点,刚好回去还有几件事要处理一下。”
“潘部长,你就在乎这一时半刻?”单梁挽留道,“午饭总归是要吃的吧。”
“单总,我刚到宣传部,很多方面都不从容,所以事事要尽可能地把准备工作做足。”潘宝山笑道,“这样吧,等我稍微适应一下再来你这里,到时咱们再端端酒杯。”
“哦,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强留了。”单梁道,“欢迎潘部长再次来指导工作。”
“我想来这里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潘宝山主动伸手跟单梁握了握,“当然,不一定是指导工作。”
“欢迎,怎么都欢迎。”单梁感到潘宝山的手坚韧而有力,他已经意识到,这个年轻的副部长轻易不能惹。不过单梁也为难,折挫邵卓出是关放鸣郑重所托,而且间接所指就是潘宝山。如果现在顺了潘宝山的意思,把邵卓出解脱出来,又该如何对关放鸣交待?
此处单梁对关放鸣用了“交待”一词,当然事出有因,拿了关放鸣的钱,享用了关放鸣呈贡的女人,已经没法从他的套子中挣脱出来。况且,关放鸣的态度很好,从无威胁迹象,而且也暗示跟段高航、万少泉能搭上关系,不是下口白丁。
种种原因,让单梁不得不选择对潘宝山采取阳奉阴违的做法。
对此,潘宝山在回去的路上预感就越来越强烈,他从单梁的表现来看,事情朝成功方向发展的苗头很弱。当然,在最终结果没有出来之前,还是像开始想的那样,不妄断。
况且,现阶段这事也算不得大事,眼下重要的是把身份和角色的转变磨合好过渡好。
不管怎么说,螺丝对螺帽,做事要顺道。在什么位置就要把直接领导给搞定,在宣传部,就要把黄卫坤给抚顺了。
回到办公室时已接近中午,要到餐点了。潘宝山稍微歇息了下,然后去食堂用餐,再回招待所休息。等到下午上班的时候,才打了个内线到黄卫坤办公室,看他在不在。
黄卫坤在,也没忙什么大事,见他正合适。
“黄部长,这两天一直想向您汇报下思想工作,刚好也聆听一番您的教导。”潘宝山进门后就表现出了谦恭的态度。
“哟,潘部长来了,坐坐坐。”黄卫坤很客气,虽未起身相迎,却也是放下手中事,一心一意地打着招呼,“喝茶吧?”
“不喝,刚在办公室喝过。”潘宝山笑笑,“黄部长,来宣传部也两天了,但还觉着没怎么落地,如果不听听你的教导,真有点找不着组织的感觉。”
“呵呵。”黄卫坤笑了,“潘部长,不急,不急嘛。这毕竟才刚刚开始,全新的环境和岗位,需要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黄卫坤说完,拉开抽屉拿出香烟,抛了一根给潘宝山,道:“不喝茶就抽支烟。”
“谢谢黄部长!”潘宝山接住,立马掏出打火机上前给黄卫坤点烟。
黄卫坤真的特别客气,见潘宝山俯身给他点火,便扶着椅子把手半起着身子。
“黄部长您坐。”潘宝山抬手轻按黄卫坤的膀子,实在不明白他为何这么客气。
黄卫坤如此客气自然是有原因的。开始郁长丰点潘宝山的名安排副部长的职务,他就犯疑乎,琢磨着潘宝山是不是有什么背景。昨天一见面,看到潘宝山和郁小荷那么一招呼,也就明白了个大概,原来两人是同学。当然,具体是什么同学,黄卫坤并不知道,他没去打听,也用不着。但这并不妨碍他发挥想象,在他看来,潘宝山和郁小荷同学期间,关系处得起码是很要好以上。有这一点,潘宝山就有足够的支撑,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他太年轻了,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真可谓是前途无量,所以对他客气一些有必要。
有了这个前提,就注定潘宝山和黄卫坤的谈话是极其祥和而融洽的。
半个小时的谈话很快过去,潘宝山知道不能耽误黄卫坤太多时间,他看了看手表,故意作出惊讶状,随即起身告辞。
其实半个小时的谈话不算长,但非常有效果,就像潘宝山所说,他找到了组织,有了落地的感觉,所以,在接下来闲等去广电局任职的两个多星期中,他很踏实。
可是潘宝山并不知道,这段时间的广电局并不平静。
~
第三百八十三章辛安雪
广电局原本就有暗流,但掀起一阵风浪的是万少泉,他以调研的名义到广电局,和局党组班子成员座谈。言语间,对广电局未来的发展充满担忧。
“广电系统工作是非常庞杂的,作为一把手领导,没有较为紧密的相关工作经验,应该很难驾驭大局。”万少泉脸上的表情非常严肃,“所以说,在掌控全局的关键位置人选上,到底由谁来担纲,本来是应该慎之又慎的。”万少泉说到这里,稍稍停顿了一下,又道:“但是,我们要拥护省委的决定,服从省委的安排,同时,对新一任局长,我们也寄予厚望。”
此时,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六名党组班子成员都暗中高速开动大脑,以对眼前的形势进行准确判断。新一任局长尚未到位,常务副省长就过来吹冷风,看来下一阶段的广电局不会太平静。
“万省长,感谢您对广电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在局新老领导准备交接的关键时刻,需要您的指导和指示。”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辛安雪很迎合地跟上话来。
今年四十四岁的辛安雪,风韵满溢,完全突破了职业女性与时尚女客的界限,浑身散发着令人躁动的魅惑之力。她从广电局团委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起步,走到今天的局三把手,一路通畅。熟悉的辛安雪的人都说,她是一个能力非常强的人,尤其是社交能力,尤其突出。
辛安雪的附和,完全在万少泉的预料之中,他熟知辛安雪。八年前,好不容易熬到局办公室副主任的她,遇到了时任常务副省长的段高航到局里调研。当时辛安雪负责座谈会后勤服务,因为茶水秘书的短暂离开,辛安雪及时补位,为段高航倒了一杯温吞茶。
恰好,从调研现场走了一遭的段高航有些口干舌燥,他端起茶杯一气喝了大半,这个场合,他不需要讲风度。喝过茶后,段高航舌湿喉润非常惬意,扭头看了一眼倒茶的辛安雪,顿时眼前一亮。而几乎与此同时,辛安雪身子前倾,为他加茶。
段高航的扭头,引得辛安雪一低头。一刹那,她红润润的嘴唇微微一拉,闪出一个不露痕迹的**笑容,深深地印在了段高航的脑海中。
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辛安雪的屁股底下像是塞了加速器,从办公室副主任到主任,到党组成员,到副局长、党组成员,再到副书记、副局长,走了一个完美的上行线痕迹。
这八年来,万少泉不止一次看到辛安雪和段高航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场合。这事,段高航似乎也不回避万少泉,两人是老关系了,就像满杯子水,少一滴多一滴无所谓。万少泉当然知道该怎么做,他从不提与之相关的半个字。
辛安雪自然也是明白的,她知道如何拿捏与万少泉相处的关系,每次见到他都非常客气,确切地说是非常收敛,不像是在别的高官面前那样,猛烈地释放着浓郁的雌性发情期气息。但是在工作上,辛安雪就不那么收敛了,她有非常主动的配合态度,所以,她不等韦国生发言,就第一个接上万少泉的话。
韦国生,在局党组班子成员中排名第二,他的职务称谓与辛安雪恰好相反,副局长、党组副书记。韦国生是技术业务出身,资格够硬,老局长退位后,如果没有潘宝山过来,按照排序和实力,他应该顶上去。不过,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在现有的条件下,如果没有潘宝山,也仅仅是可以说很有可能。
说很有可能,自然存在一定的变数,原因是辛安雪的存在。辛安雪似乎极力要印证后来者居上的说法,暗中依仗着段高航,辛安雪表现非常强势,半年以前她就开始造势,甚至是拉帮结派,建立自己的势力群。她甚至放出了风,说广电局之前都是局长、党组书记一肩挑,没准什么时候就落到两个人头上了。
辛安雪的言外之意很明显,实在不行,要是韦国生当上局长,她也要弄个党组书记干干。
韦国生当然能感到辛安雪的逼人气势,也知道她的背景,但是因为有过硬的技术业务能力,他稳得住,所以能表现出足够的淡定,大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度。也正是这个原因,让辛安雪更沉不住气,她不止一次到段高航面前诉说,求援手。
段高航自然是不会拒绝的,但也没有满口答应,在官场走了这么多年,知道事情的变数有时会完全出乎意料,必须留点退路。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没想到郁长丰把以前他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的潘宝山给提溜了上去。
辛安雪的企望落空了,对此,段高航没有过多地解释,因为她也算是个明事理的人。而且,辛安雪原本还担心被韦国生全盘压住,这么一来,也不怎么用担心了,虽然排名他还在前头,但大家都是在一个平台上,有时候偏偏身子也就挤上去了。就像今天的座谈发言,韦国生不就落在了她后头?
韦国生对这些看得并不重,他知道在某些方面不能与辛安雪抗衡,所以干脆就摆出一副漠视的样子,那样反而更能起到刺激、反击作用。
“万省长,我省的广电工作已经进入了正常化轨道,在新老任领导交接期间不会出现什么波动。”韦国生不买万少泉的账,这也是无奈,从实际上讲,他不是不想买,而是因为有辛安雪的存在,他也买不到。
“任何时候,麻痹大意的思想最要不得!”万少泉是丝毫不会客气的,对韦国生不识时务的发言非常有反应,“思想上缺少高度重视,容易造成工作局面上的极度被动,这不是说哪个人所能负责的,全省的广电工作大局,来不得半点闪失。”
“万省长,我刚才的意思是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的。”韦国生见万少泉如此激动,赶紧安抚,虽然他不买万少泉的账,但也不能反手卖账给万少泉,该服软附和的时候就要恬着脸。
万少泉不跟韦国生较真,这次来的目的是为了拉人站队,尽量孤立潘宝山。
“韦局长,你是我省广电系统的技术中坚,有你在,技术业务层面上当然是不用担心的。”万少泉的神态依旧不苟言笑,以充分显示他认真关注的程度之高,“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广电工作导向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刚才我也就这方面而言。”
万少泉说到这里,对一直没有发言的副局长、党组成员仲有合、省纪委驻广电局纪检组长、党组成员向明还有局党组成员彭春栋、局党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盖貌四个人,逐一投去征询的目光。
四个人哪有不明白的道理,都严肃着脸,点着头说是。这四个人当中,向明的头点得幅度最大,从私底下的关系上讲,他跟万少泉交往不错,自然要极力贴合。
“万省长,您说得极是,我想作为广电人,每个人都应该绷紧政治觉悟这根筋,高度重视起来。”向明看着万少泉,道:“在事关重大的一些问题上,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不能允许有一言堂的情况发生,否则指鹿为马,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嗯,向组长的表态十分中肯。”万少泉道,“各位都是广电系统的精英,在重要问题的决策上,要坚持专业的眼光,不能为个别人的意见所左右,从而偏离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万少泉话音一落,即刻跟上来一阵附和。
接下来的谈话就轻松多了,万少泉空泛地谈了谈今年以来广电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在座的几人表示了肯定。辛安雪表现活跃,完全是一副主持工作的姿态。这让韦国生很看不惯,也非常不服气,只是碍于场面,他甚至连个脸色都没摆。
座谈会后,万少泉没急着离开,有些话还需要单独和辛安雪、向明说说。这事用不着放到背后,便直接说有事先各自忙,他还要个别谈话。
辛安雪有数,其他党组班子成员起身离去,她坐着没动,说正好有事也要向万少泉汇报。
“万省长,潘宝山什么时候到任?”辛安雪对这个问题还是很关心的。
“估计也没几天了吧,组织部那边正安排。”万少泉叹了口气道,“我看郁长丰头脑是有点发热了,三十五岁的潘宝山,在我们看来就是毛头小伙子,怎么能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
“那潘宝山跟郁长丰到底是什么关系?”辛安雪不解地问道,“竟然这么重用他,又是广电局长又是宣传部长。”
“我听宣传部那边说,潘宝山和郁长丰的女儿郁小荷是同学关系。”万少泉道,“此外就不怎么知道了。”
“是田部长说的?”
“对。”万少泉道,“据说,潘宝山对他和郁小荷的关系摆放得很高调,组织部送他去宣传部的时候,当着宣传部领导班子的面,他丝毫不加掩饰地表现出了对郁小荷的热情。”
“那不是显得有点炫耀了么?”辛安雪若有所思地道,“从这一点来看,潘宝山应该没那么高深。”
“你什么时候觉得他高深了?”万少泉听了一声冷笑。
~
第三百八十四章常委楼
万少泉的冷笑让辛安雪小小地紧张了一下,她知道在潘宝山身上用了高深二字让他有所不快。
“怎么会呢万省长。”辛安雪笑了笑,“我不是觉得他高深,只是觉得有点神秘而已。”
“神秘?神秘容易产生盲目崇拜,会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万少泉道,“不过等接触了,神秘感自会消失。”
“那是肯定的。”辛安雪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她所关心的是跟她有很大利益冲突的韦国生,“万省长,您说如果没有潘宝山过来,韦国生升任局长的可能性有多大?”
“嚯。”万少泉仰头一笑,他知道辛安雪的心思,不过女人嘛,就喜欢听顺耳话,“有你在,你说他的可能性会大到哪里?”
“呵呵,万省长。”辛安雪笑了,“话也不能这么说,毕竟韦国生排名靠前。”
“辛书记,你怎么不自信了?”万少泉端了端茶杯,“不过现在说那些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半路杀出个潘宝山,搅了局子。”
“就是,真难以想象,一个比我们年轻得多得多的门外汉,来面对面地领导我们,那会是怎样的局面。”辛安雪道,“但愿他只是来顶位充数镀金的。”
“你觉得有可能?”万少泉笑了笑,“不可能的,潘宝山一定会表现出强势来,作出一番属于自己的成绩,让脸上添光。”
“出成绩,那得看能力。”辛安雪道,“不但是业务能力,还有人事掌控能力。”
“嗯。”万少泉点了点头,缓缓地说道:“不过客观地讲,潘宝山应该确实也有点能耐,否则单凭关系,也不至于这么早就到现在的位子。”
“有时只是机遇问题,潘宝山不可能一直都有那么好的运气。”辛安雪道。
“你说得没错。”万少泉道,“但放小心点总归没错,要有提高警惕,在工作方面,你可以跟向明多沟通。”
“局班子成员中,只有韦国生有异象。”辛安雪道,“还有盖茂,他是韦国生的人。”
“小众。”万少泉道,“我倒是觉得,起关键作用的是中层干部那一帮人,毕竟都是干事的。”
“那个我自会安排。”辛安雪道,“万省长不必担心。”
“嗯,相信你会做到位的。”万少泉道,“回头我再跟向明聊聊。”
“好的,那我走了,顺便把向明喊过来。”辛安雪起身。
“不用,我去他办公室就行。”万少泉跟着站了起来。
两人边说边走出会议室,看上去是窃窃私语。
这一幕,被蒋春雨看到了。
蒋春雨知道万少泉来调研,她大概也了解万少泉此番行程的目的,因为关注潘宝山,有些背景很了解。她觉得应该告知潘宝山,起码能让他有所心理准备。
此时的潘宝山闲着无事,正在宣传部办公室里琢磨省委大院的整体布局。
省委大院一进大门,是一片大空地,正中间有一个小水池景观。水池的作用,看似是起到车辆分流的作用,右进左出。但在潘宝山看来远不是这么回事,风水上的作用或许是更注重的。当然,潘宝山不愿意这么想,这种环境下,信仰问题很重要。
水池后面正对着的,就是省委办公大楼了。
大楼正后方,还是一片空地,广植花草布小亭,是让工作人员散步休息放松的地方。再向后,有一道绿化物做成的围墙。围墙之后,又是一片空地,这片空地的布局和建构更为精妙一些,除了植被绿化,还有齐备的健身设施,更适宜散步消遣。因为这里省委家属院的大院,家属院就在它的后面。
大楼的后右侧,有两栋楼,前大后小。前面是工作人员用餐休息的地方,后面则是高干餐厅。高干餐厅一共两层,一层是操作、综合区域,二层是进餐的地方,全部隔成单间,数量不少。
大楼的左后侧,也有两部分建筑。前面是一栋小楼,外墙装饰不是大理石就是花岗岩,看上去雄浑肃穆,这栋楼是整个瑞东省最最重要的地方——省委常委办公楼。常委办公楼后面也有一块空地,上面的绿化物株株珍品,是给常委们养眼和深呼吸之用。再向后面,就是围墙了,围墙之后,是常委生活区,一个有十几栋别墅的院子。
让潘宝山不解的是,常委办公楼没有启用。难怪来就任的第一天就感觉有点不对劲,见方岩时竟然没进常委楼,黄卫坤也在前脸大楼办公。
正琢磨的时候,蒋春雨的电话到了。因为想得有兴致,潘宝山没等蒋春雨开口就问她,“春雨,你一直在省里,有没有听说省委常委办公楼的事,怎么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