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路逍遥(农民)-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那当然是好,只是……”王康富犹豫着道,“省政府副秘书长是副厅级啊,白海同志可是正厅级干部。”
“可以加括弧嘛,干工作用人这方面,一定要灵活多变。”潘宝山笑道,“当然了,人事安排要拿到会上研究,但前提是你要主动一定,愿意才行啊。”
“愿意,我当然愿意。”王康富一下听出了道道,事情不用他撅着屁股使劲,一切由潘宝山暗中努力。这样的话,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脱责任,毕竟用潘宝山的人,段高航会有意见,备不住就要找他算账,而如此一来,他就可以说完全是被动的,属于无奈之举。
当然,再怎么被动也不是无所行动,程序性的节拍是要跟上的。按照潘宝山说的,回去后,王康富就拟文给省政府党组,提出了申请,点名要石白海换下服务他的省政府副秘书长。
潘宝山是省政府党组书记,申请文件最终到了他的手里,按照惯例,他要跟段高航打招呼,然后开会研究,等确定之后,再走相关程序。
跟段高航开口,潘宝山不想直接过去,现在处于火药味十足时期,应该回避。
“进文,你把材料送到省委那边。”潘宝山找来了谭进文,“我就不跟段高航见面了,免得大家克制不好,节外生枝。”
“那只有送到省委办公厅了,他们那边现在还没有秘书长。”谭进文道,“不过效果是一样的,会有人送到段高航的案头。”
“嗯,过程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段高航的态度,会不会应这个招。”潘宝山说的时候,表情很轻松。
“哦,看样子,你是很有把握的。”谭进文笑问,“你怎么知道段高航会就此召集常委会的召开?”
“他怎么会不召集?”潘宝山呵呵一笑,“你刚才不是说了嘛,他那边的秘书长还空缺呢,之前他放风要用郑思民,但总得走个程序吧。现在,我们提出了讨论干部的问题,他自然是乐得搭个顺风车。”
“如果他不安常规出牌,就是不召集,怎么办?”谭进文道,“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啊。”
“那等他下次召集常委会研究郑思民的提名,也别想顺利。”潘宝山道,“常委会会议的举行,在人数上是有规定的,没有半数人员参加,都无效。瑞东有十三名常委,如果要召开有效会议,起码得有七名常委到场。”
“现在我们这边确定的只有三票啊,就你、方部长还有丁副书记。”谭进文道,“算上中立的郭壮、龚鸣和洪广良三人,也不过就六个人,他们那边还是能凑足七人的。唉,没想到,贾万真那家伙竟然变了节,要不他们那边还是要缺一个。”
“凑足七人也没用。”潘宝山道,“我说的是一般的常委会,在讨论干部任用的问题时,常委要有三分之二的人到场才行。也就是说,段高航要开会研究人事任命问题,得有九名常委参加会议。”
“那也不保险,现在有把握的只有三个人啊。”谭进文道,“中立的三人很不稳定,段高航要他们参加会议,他们能抗拒的了?”
“是的,那也正是我所担心的。”潘宝山神情变得凝重起来,“实在不行的话,得让万军或辛安雪暴露一个,否则就没法跟段高航抗衡了。不过,那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现在,目标要瞄准中立的三名常委,争取把他们拉过来。”
“难度很大啊,要是能争取的话,那三人怕是早就表明立场了。”谭进文道,“不过再怎么着也得试试,没准就成功了。”
“嗯,稍后就着手安排,现在先办眼前的事,把材料送到省委那边去,看段高航会有怎样的反应。”潘宝山道,“他肯定会接招的。”
事实的确如此,本来段高航就琢磨着以怎样的时机召集常委会,研究郑思民的问题,现在正好。至于如了潘宝山用石白海的意,那无所谓,毕竟石白海的去向只是省政府副秘书长,无足轻重。
次日,省委常委会召开,参加人员无一缺席。
“今天的这个会,议题是研究省委秘书长人选问题。”段高航面色肃正,每次开会时他都会极力让自己看上去很威严。
段高航说完,停住了,故意制造凝重的氛围。
潘宝山抬眼看了看,一寻思,插话道:“还有,就是关于省沿海综合开发中心主任石白海同志,将任省政府副秘书长一事,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潘省长,要不会议由你主持?”段高航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歪头看着潘宝山,“就在我喝口水的功夫,你就迫不及待了?”
这一军,将得潘宝山有点堵,不过他笑了笑,开解道:“我看段书记的身体有点不舒服,说话有点吃力,所以想帮忙补充说两句,让你多喝几口,休息休息。”
“谢谢你的好意,我怕你把握不了大局。”段高航放下茶杯,不屑地头一扭,道:“省委秘书长人选,我提名绵之市市长郑思民同志,大家有什么看法?”
“很合适。”韩元捷永远是先头军,他发言道:“郑思民同志在德能勤绩上均表现突出,我赞同段书记的提议。”
“这是毋庸置疑的,我想没有人会反对吧。”潘宝山笑着举起了手,“我也同意。”
局势很明显,其他在座的常委纷纷举手表示同意。
一时间,会议室里似乎春风满面。
“关于石白海同志的职位调动,刚才潘省长也说了,我觉得也没有什么明显不可行的地方。”段高航表现出了高姿态,“他到省政府任副秘书长,我没什么意见,而且级别不降,正厅级。”
一旁的韩元捷歪了歪屁股,看向段高航,似乎不明白他为何如此慷慨。要知道,潘宝山这么安排的用意很明显,是为石白海以后转到省政府秘书长的位子上做准备。现任的谭进文,过两年肯定是要推到副省长位子上的。所以,怎能让潘宝山如愿?
然而,段高航趁机给他使了个眼色,暗示他别轻举妄动。
韩元捷自然不会悖逆段高航,他默不作声,跟随大流。
石白海也顺利通过,段高航都带头表示没有反对意见,谁还会多事?
“好吧,今天的会就到此,现在提倡开短会,我们要带个好头。”段高航有意早点结束会议,“至于绵之市市长和省沿海综合开发中心主任的职位空缺问题,今天不作研究。”
“段书记,省沿海综合开发中心的工作,多而散,且很重要,缺不了负责人。”潘宝山当然不会收手,任务还没完成呢,钟俊霖的事还没提出来,“所以我提议,中心的工作负责人要实现无缝对接,我建议由钟俊霖同志出任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这时,段高航把目光投向了韩元捷。
韩元捷明白了,这是需要强力反对的时候,于是马上很坚决地说道:“我不同意!”
“为什么?”潘宝山早有准备,正色直问。
“钟俊霖的人事问题,上次会议上已经说过了,他还需要锻炼,岗位可以换,但还不适合提拔。”韩元捷道,“干部的选拔任用,是件很严肃的事情。”
“韩副省长的意思是,我的建议很搞笑?”潘宝山甩出了脸色,道:“我看你简直是无稽之谈!”
“我并没有说你的建议不严肃,只是我们在任用干部的时候要慎重。”韩元捷道,“钟俊霖的底子太薄,还得练厚实一些才行。”
“韩副省长的话有一定道理,大家可以作为参照,思考一下。”段高航也出动了,要知道沿海开发现在也是个重头戏,虽然他不打算在那上面折腾,但也不能让潘宝山的人全霸着那块领域。
韩元捷和段高航这一唱一和,让潘宝山感觉到了阻力之大,不过好在头脑转得快,他瞬间就调整了战略。
“既然这样,我倒是还有个想法,鉴于沿海综合开发的重要性,我认为,让石白海同志兼任中心主任一职,应该是很合适的。”潘宝山道,“而且他任省政府副秘书长以后,要跟着分管沿海和口岸工作的领导,从工作内容上看也对口。”
潘宝山的主张转变很快,而且抛出的这个观点又合乎情理,段高航一时没法说什么不是,韩元捷也找不出有力的理由反对。
一时间,场面上潘宝山占了优,他趁机提出表态,不给段高航与韩元捷多思考的机会。
理所当然,石白海的兼任也不成问题。只是,钟俊霖的问题如何解决?
这个问题,潘宝山自有安排。
第九百七十章开始拔毛
会后,潘宝山找方岩商量,说是不是走个曲线救国之路,把钟俊霖任弄成省沿海综合开发中心主任助理?级别,还是正处级,那样的话就不用拿到会上讨论了,可以由组织部直接办理,跳过段高航那一关。
“嗯,是个不错的路子。”方岩也觉得可行,“当助理等锻炼一段时间后,就能顺理成章地提成副主任,然后再一步步上升,也还比较稳妥。”
“把钟俊霖安排好,也算是对郁委员的一个交代吧,郁委员是个敦厚又细腻的人。”潘宝山道,“而且,钟俊霖本身的资质也确实不错,值得好好培养。”
“如果说培养,我觉得还是把他朝基层放一放。地方虽小,但五脏俱全,对于锻炼他大局驾驭能力,是有帮助的。就像你,开始是从乡镇干起的,一步步走过来,是不是觉得游刃有余?”方岩道,“所以说实在不行的话,就把他弄到松阳去也成,交给王天量就是。”
“那是保底的办法,现在既然能到沿海综合开发中心,也不错。”潘宝山道,“反正比他在党史研究室好,虽然带着级别,但终究是个小秘书啊。”
“也是。”方岩道,“反正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上面有人,自己又肯努力,在哪儿都成。”
“行,这事就拜托方部长了。”潘宝山道,“我要抽点时间,拔拔韩元捷的毛,他的气势越来越强,很是嚣张,必须及时遏制,打打他威风。”
“他倚仗着段高航,是有点忘乎所以了。”方岩道,“还有,他在双临也是有根系的,基础应该比你还要厚实,所以自然要乖戾些。”
“飞扬跋扈,公安护航,就先从公安系统开始,给他松松土。”潘宝山道,“双临市公安局局长贺庆唐,是他的一大得力助手,要办就先办他!”
“省厅你打过招呼没?”方岩道,“他毕竟是公安系统的人呐。”
“抓到确凿证据,用不着。”潘宝山道,“再说了,打招呼难免会漏气。”
“地方公安局长是一霸,想得手,难度是很大的。”方岩道,“不过现在时机好,大环境把人的自我防范意识给唤醒了,只要顺着藤,一般都能摸到瓜。当然了,还要看运气,要摸准藤子。”
“多谢方部长点拨,我会看准点的。”
“你呀,就不要谦虚了,还用我点拨么?”方岩笑道,“只管去忙吧,钟俊霖的事我会办妥的。”
潘宝山笑笑,也不再多说,反正方岩办事他放心。
说到放心,此时段高航也有同样的感受,他正在开解韩元捷。
韩元捷不明白段高航为何不阻止潘宝山用石白海,所以会议结束后就跟着段高航来到他办公室问原因。
“潘宝山的意图很明显,应该压制他一下的。”韩元捷道,“将来石白海到了省政府秘书长的位子上,那可不得了啊,要知道他对潘宝山可是死忠有死忠的。”
“难道谭进文就不是死忠?差不多的,即使差一点,区别也并不大。”段高航道,“再说了,你说的石白海的情况,只是个趋势,虽然我们明白会是将来的事实,但不能说出来啊,会上,还是要以眼前的事实为标准的。你说,石白海任省政府副秘书长,有什么不妥?只要有人点题,就合理。”
“王康富也真是,尽添乱。”韩元捷叹道,“不过也没办法,潘宝山找到他施压,他也抗拒不了。”
“所以就不要抱怨了,而且石白海的事,我们本身也多是阻止不了的。别忘了,今天的会上,郑思民还没到位呢。”段高航道,“会上的表决,不只是看有分歧双方谁占优,还要看总票数,不管什么议题,不达参加会议的一半人数的赞成票,是通过不了的。现在我们这边,除了我和你,还有辛安雪、万军、郝建进三人,就算把贾万真拉出来,加到一起也不过就六票,而十三个常委都到场了,六票,还不到一半的。现在呢,加上郑思民之后可就不同了。”
“段书记你不提醒,我一时还疏忽了这茬呢。”韩元捷笑了起来,“那也就是说,今后碰到事情,就不怕潘宝山在会上闹腾了。”
“我跟你说,往后啊,我们不是怕他闹腾,而是他要怕我们舞动指挥棒了。”段高航道,“马上,有关双迅绵新城的事,就要上手操作。”
“段书记,你想主动出击?”
“是的,现在阵营力量发生了大变化,策略也要随之改变。”段高航道,“双迅绵新城是多大的体量啊,不说狠狠搂它一耙子了,就是轻轻戳弄一下,就会让潘宝山伤筋动骨。”
“那就把上次僵持的议题再拾起来,叫停开发、压制降价?”
“对,这次我看潘宝山有什么能耐!”段高航道,“不过也不能太急,郑思民才刚刚到位,得稍微缓一缓,否则就显得我们迫不及待了。”
“胜券在握,不着急。”韩元捷很是高兴,“那教改和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政策呢?”
“教改就算了,那确实也是客观需要。”段高航道,“至于潘宝山在房地产行业的举措,我们先静观其变,最好的结果,就是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那我们这边的应对措施,也需要随之不断调整了。”韩元捷道,“否则跟不上节奏,也难达效果。”
“当然需要。”段高航做了下扩胸动作,颇有番大功告成的样子,“反正啊,以后的主动权就抓在我们手里了。”
“是,是啊。”韩元捷得意地点着头,“局势终于要彻底扭转了。”
这的确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只是韩元捷没想到,针对他的拔毛行动,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潘宝山向解如华了解情况,问贺庆唐曾经负责的黄金抢劫杀人案有冤情,后来真凶抓到了,也交代了犯罪事实,蒙冤受害者家属也在上访,怎么就一直没有说法,难道有反复?
“没有反复,真凶交待得很清楚,细节一点都不差,完全可以确定为犯罪事实,但奇怪的是,在最后的卷宗里,竟然没有抢劫黄金杀人一案。”解如华道,“所以,黄金抢劫杀人案的伸冤,就缺少证据,让整个事件显得没有说服力。”
“看来贺庆唐肯定是干预了,在帮自己开脱。”潘宝山道,“越是这样,就越要冲破阻力,要公检法开启重申程序,各自查查自身的问题。”
“根据我的判断,当初在批捕的时候,证据肯定是不足的,更别说起诉了,包括最后的宣判,肯定都有问题。”解如华道,“只是现在时间过去比较长,有些人早已不在岗位上了。还有相关的材料,可能也都不全,想查的话,怕是不容易。”
“再不容易也要查,于公于私,都要查下去,哪怕耗费再多的精力,也要顶上去。”潘宝山道,“正天理,得人情,助人利己,没有不追个水落石出的理由!”
“我已经找受害人家属了解了情况。”解如华道,“他们找了很多部门,公安、检察、法院还有司法局,但都没用,都推诿,说时隔太长。有良心的人曾告诉他们说,由于敏感,谁都不敢接、不敢碰。”
“倒扒皮,从审判的环节下手。”潘宝山道,“当然,得有一个执法组,凭个人是没有办法的。这样,你收集一下该事件的社会舆论,汇总好后给我。”
“舆论只有网络上有,而且现在也多出现在一些不怎么出名的论坛上。”解如华道,“大门户网站,肯定是被公关了,原有的帖子都被删了。”
“报纸上有没有刊登过?那可是白纸黑字啊。”
“没有,哪怕是小报都没有。”
“社会舆论监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媒体的正义,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正义是缺失了。”潘宝山道,“当然,从司法程序上讲,刊登此类稿件确实要谨慎,可是,作为内参还是可以的,怎么到现在都不见瑞东的记者写内参?”
“潘省长,现在的传统媒体正忙着生存,无暇顾及正义了。至于记者,更是如此,当自己的生存成了问题,哪里还能顾得上别人的死活?”解如华道,“我妹夫在地方报社做副总编,有些情况我是了解的,报纸啊,眼下就是在生与死的边缘上徘徊。”
“也是,现在媒体的处境很尴尬,他们帮我们干活,我们又不养着他们,他们到底有多少发展的空间?或者说有多少的热情?”潘宝山道,“倡导舆论自由,推向市场昭显不受管束,何必呢?其实我倒觉得,没必要模仿外国搞那一套,在我们国家,媒体其实就是执政的一个部门,不要既那个什么,又那个什么,谁看不出来?”
“是啊,要学人家就得学精髓,不是有人说嘛,如果把我们的宣传部门取消了,那才学得彻底。”解如华笑着说。
“嗌,也不能那么说,国情不一样嘛。”潘宝山也笑了起来,“好了,不聊开,还是抓住中心点,你尽快收集一下仅有的冤案舆论。同时,安排一下当事人,让他们到省府门口站一站,造点声势。一切就备之后,我就去找洪广良,他是政法委书记,必须得管事。”
第九百七十一章相信正义
潘宝山跟洪广良以前没有什么深接触,也从不主动跟他交流,因为觉得他有点不爽快,像跟软牛筋,而且也不大气。不过这一次得破例,毕竟是有事相求。而且,这也是无所谓的事,又不是交朋友,只是为了办事,所以在拿到解如华送过来的材料后,他就亲自找上了门。
“洪书记,你是以工作为重,以办公室为家啊。”潘宝山来到洪广良的办公室,自然要先客套几句,“早就听说你连周末都过来加班,真是不容易。”
“哪里,只是偶尔吧,碰到任务重的时候,没办法啊。”洪广良起身笑呵呵地迎上几步,把潘宝山请到沙发前坐下,接着开始泡茶。
“不用泡,刚喝完了来的。一杯茶喝不了多少,不是挺浪费的嘛。”潘宝山抬手制止,“就随便聊两句,马上就回去。”
“哦,那也好吧。”洪广良坐了下来,“潘省长,有什么指示?”
“有个事情你可能还不知道,近来有人到政府门口上访请愿,影响很大啊。”笑道:“我觉得,如果不妥善处理,影响太差,政府是为人民的政府,现在人民都堵门伸冤了,我们还有什么脸面?”
“潘省长,什么事这么严重?”洪广良还真不知道潘宝山所为何来。
“几年前的一个案子,冤杀了人,早前真凶落网,但却没有平反。”潘宝山道,“民愤很大。”
“这个,我还真不了解。”洪广良道,“不过要是有的话,肯定要澄清的,还受害者一个清白。”
“洪书记一身正气,令人欣慰。”潘宝山道,“马上我让人把材料送过来,希望能让你早点了解情况。”
“在这件事上,潘省长有没有主导意见?”洪广良见潘宝山如此上紧,知道他可能已有方案。
“从公检法司系统抽调人员,成立专案小组,把公检法司各个环节的情况都摸一摸。”潘宝山道,“我向你推荐个人,省公安厅警务督察处处长解如华。”
洪广良当然能领会,他能猜出事情有可能跟段高航方面有关,但也不得不做,因为看潘宝山的样子,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如果他不顺顺当当地办理,估计事情就会被潘宝山向上捅,最后还是要压到他头上,那样不但被动,反而还出力得不到个好。
送走潘宝山后,洪广良就开始琢磨,该怎样部署实施,按理说,这样的事情应该先和段高航打个招呼,毕竟这样的事情得让省委书记有个数。可是,如果段高航知道了,事情肯定就没法做了,潘宝山那边绝对会气恼的。
权衡再三,洪广良觉得还是假装不知深浅,一股脑地做下去,等矛盾出来了再说,不知者不罪嘛,到时就算段高航有意见,也只能是埋怨几句。而且实在不行就撒手一撂,把矛盾推出去,让潘宝山和段高航直接对掐。
想法定了下来,洪广良不声不响地开始了行动,没过两天,就以政法委的名义组织公检法司等部门进行会商,决定启动案情重审程序,并且成立了重审专案小组,组长由解如华担任,具体总负责小组的行动。小组的人员,另外还有省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处、省审判监督庭和省司法局政策法规处等相关处室的相关负责人。
专案小组的成立后,标志着案情重审进入实质阶段,动静一下就冒了出来,很快就惊动了贺庆唐。
贺庆唐很慌张,深感事情不妙,但依靠自己力量没法去左右阻挡,所以就去找韩元捷,要他施加压力,让案件重审不了了之。
韩元捷面对贺庆唐的请求,自然不能拒绝,左膀右臂的问题,得当个事情办,对自己也有好处。于是,他大概了解下情况后,就找到了洪广良。
“洪书记,五年前的黄金抢劫杀人案,听说启动了重审程序,这对维护法律公正和社会正义,很有好处,也很有必要。”韩元捷面带微笑,说得很轻松,“不过,事情都是两面看的,其负面影响也是有的,对瑞东来说,总归不是什么好事情。”
“嗯,说到负面影响,直接受损的就是我们的公检法系统,毕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