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路逍遥(农民)-第4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到底如何定论,自然要由中央发话。就像查办省管干部一样,查不查、查到什么程度,都是要省委点头的。现在,上面还有任何指示,所以也不能一味把贾万真“畏罪自杀”的事发酵开来。

“段书记的指示,有他的道理,毕竟要根据上面的指示开展进一步的行动。”潘宝山道,“只是作为地方上的人,总觉得有点不到位。贾万真的死,从你们侦破的情况看,疑点有那么多,是应该迅速侦办下去的。”

“是的,潘省长,这也正是我向您汇报的原因。”王法耀道,“就贾万真家中失窃一案,完全可以顺藤摸瓜追查下去,可是那就很有可能触及到贾万真坠亡的真相了。涉及到真相,就像你刚才说的,得考虑中央的态度啊。”

“我知道,不会为难你的。”潘宝山略一皱眉,道:“王厅长,你看这样如何,能不能把贾万真家的失窃案和贾万真坠亡事件隔离开来?那样不就可以在失窃案上继续深查,以便暗中先掌握一些重要的证据和信息?”

“嗯,潘省长,我懂你的意思,可以操作。”王法耀犹豫了下,道:“潘省长,其实就贾万真坠亡事件的调查,也是能合理规避指示,直接切入的。”

“说说看?”潘宝山很期待。

“从我们公安角度来看,如果死者家属强烈要求的话,是有责任采取一定推进措施的,比如搞搞尸检,进一步收集相关信息,为下一步的侦破做好前期工作。”王法耀这话说得并不痛快,有一定顾虑。

潘宝山当然能理解,也不多问,因为王法耀已经指出了路子。

“嗯,的确如此。”潘宝山点着头道,“王厅长,你是很尽力的!”

“哪里,都是分内的事情。”王法耀意会到了的潘宝山的认可和赞许,回答得也很含蓄,“能做到的就尽力做到,不求有功,做不到的也希望领导能体谅,但求无过。”

“呵呵。”潘宝山笑了起来,“好了,就失窃一案,你要一招不让地把侦破方案部署下去。至于坠亡事件,还是先放一放,如果贾万真的家属发声强烈要求了,再做打算。”

听了这话,王法耀回以微笑,点着头退了出去。

王法耀走后,潘宝山闭目沉思,现在很明显,如果想直接查贾万真的坠亡,就要找人到贾万真家里进行暗示、指点。可是,找谁合适呢?这个人,必须跟贾万真有交触,而且关系还要不错,否则说不进去话。

潘宝山想到了一个人,宋双,她或许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不用找别的理由,只是作为被提拔的下属,出于感恩,自然要帮助揭发真相。

这事要快,因为段高航方面不会在一旁干看,肯定也会想尽一切法子去堵塞对他们不利的漏洞。

没错,此时段高航正在贾万真家里。贾万真的儿子已经从国外飞了回来,处理后事。

段高航与贾万真的老伴、儿子促膝而坐,一脸沉痛。

“万真同志的事,我感到很痛心。没想到他走了这么一步,甚至都没有很好地交待一下身后的事。”段高航表达了悲切,“作为家属,我能理解你们的悲痛,但也请你们不要伤心过度,接下去的日子,还是要好好过,生活总是要继续的。”

“段书记,我,我实在不能相信,万真他会跳楼啊。”贾万真的老伴话一出口就落泪,“他对生命的态度,我还是知道的。”

“我也不相信他会寻短见,但就目前情况看,却是事实啊。”贾万真唏嘘道,“韩副省长在中纪委面前说了,他是唯一的见证人,也说了万真同志的部分遗言。万真同志告诉他,知道可能余生不保,托他要照顾点你们。其实另外还有几句话,韩副省长没讲出来,万真同志还说,他一走了之,还能给家里留点东西,否则可就什么都没了。韩副省长不把这几句说出来是对的,说了影响不好,毕竟万真同志的事情还没有最后定论。私下里说,我挺佩服万真同志的,他牺牲了自己,维护了家庭和家人。”

段高航后来的话,语调放得很低,充分表明了是私下的交流。

贾万真的老伴明白段高航为何不把话说到台面上,“段书记,不管怎样,万真他人都走了,难道还要等什么定论?”

“这个,主要看上面的意思,当然了,我们地方上也会做积极的努力,争取让事件平息下来。人死为大,还追究什么呢?”段高航叹息道,“不过这同时,作为你们家属,也要很好地配合。”

“怎么配合?”

“低调。”段高航很严肃地说道,“不要出面提要求,比如查清坠亡真相什么的。”

“可是段书记,我并不相信爸爸是跳楼自杀的。”贾万真的儿子插了一句,“如果不是……”

“有些话不能乱说,你在家的时间少,有些事可能还不了解。”段高航及时打断了贾万真儿子的话,“本来官场上尔虞我诈的事情就多,我们瑞东的情况更为复杂。你可能还不知道,你父亲,还有我和韩副省长,三人在政见上总是能达成一致,私下的关系也很好,所以有些人看不惯,总是会抓住一切的可能来暗中使坏,而且无所不用其极,企图制造我们之间的矛盾,以达到他们的险恶的政治目的。另外,你们可能也没法切身体会万真同志的处境,这次,中纪委专案组来瑞东,就是要查办他的。处在这种关键时刻,每个人作出的决定往往都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段书记,你别怪孩子乱说话。”贾万真的老伴接上话来,“我们只是不甘心,不想让万真死不瞑目啊。”

“如果里面有冤情,我们肯定会查清的,公安方面也正在暗中调查。”段高航道,“当然,一切都是为了还原真相。而且韩副省长已经跟我说了,要求公安作进一步的鉴定,他也不想遭受非议。你们可能不知道,他的压力很大,已经快到崩溃的边缘了。”

“既然韩副省长主动要求做鉴定,那就做吧。”贾万真的老伴一听忙顺势道,“这对大家都好。”

“嗯,出于对双方的负责,是要尽快开展鉴定。”段高航顿了顿,道:“对了,家里失窃的事,损失大不大?”

“……”贾万真的老伴不知道该怎么说。

“我知道了。”段高航缓缓地点着头,目光很关注,“这次失窃,很有可能是那些有对敌对情绪的人所为,他们想制造灭口、灭证据的假象,以进一步加深段副省长和万真同志之间的矛盾。所以依我看,不管损失大不大,你们就不要盯着公安那边了,而且你们还要知道,如果公安真的把案子破了,一些涉案的东西,比如财物,可能对万真同志的身后事会更加不利,那是不是得不偿失?当然了,你们不要担心以后的生活,万真同志出事前不是跟韩副省长托付过嘛。”

听了段高航的话,贾万真的老伴也不再多说,至于贾万真的儿子,对这边的情况并不了解,也拿不出什么主见。

段高航说到这里,觉得已经足够,他没有进一步暗示诱导是潘宝山那边在使坏,因为他觉得这么做有些不妥,毕竟对贾万真的老伴和儿子不怎么了解,万一他们藏不住话漏嘴乱说,不是也会节外生枝?

不管怎样,主要目的已经达成,段高航又说了几句安慰话,便起身告辞。就在他出门拐下一个楼梯的时候,碰到了正在上楼的的宋双。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失窃线索断

宋双低着头爬楼梯,没有注意到段高航从上面下来,等她发现的时候吓了一跳,段高航正用复杂的目光注视着她。

“段,段书记。”宋双有点支吾,“您好。”

“哦,是小宋部长啊,你也来看看贾部长的家属?”段高航的语调听不出是什么情绪。

“是的,贾部长对我多有关照,来看看,表表心意吧。”宋双逐渐稳住了情绪。

“看看也好,多少也能给点安慰。”段高航从宋双略显惊慌的神态上,似乎看出了点什么,“你和贾部长的关系是不错的,贾部长在我面前都提起过,所以,在他的意外上,不要掺杂个人的情绪。”

段高航的话有些不着边际,不过宋双很快就明白了过来,这是暗示,也可以说是警示。

没错,段高航的确是有这意思,因为他隐约觉得,宋双的此行好像是潘宝山有关。他担心宋双是受了潘宝山的委托前来送催化剂,因为照正常推理,她是没有理由来探望的。

这不是猜测,而是一种预感。

宋双可管不了那么多,她告诫过自己绝不能一错再错,如果说之前因为贾万真的存在还有一定顾虑,现在他已经成了死鬼,还怕什么?

进了贾万真的家门,宋双做了自我介绍,说她得到了贾万真部长不少照顾,获得了提拔,心怀一颗感恩的心,所以来看看,要贾万真的老伴节哀顺变。

“还能怎样呢,只有受着了。”贾万真的老伴抹了把眼泪,招呼宋双座下。

宋双当然不会客气,坐下来好说话。“今天过来,其实是有些话要说的。”她抛出了个引子。

“哦,有什么尽管说吧。”贾万真的老伴有点意外,“是不是对老贾的死有疑惑?”

“是的。”宋双点着头道,“贾部长是怎样的一个人,部里都很清楚,他怎么能可能会自寻短见?”

“你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是被人陷害了。”宋双道,“他自从成为省委常委后,就卷进了高层的权势角逐,但他只是末梢。前阵子,高层的矛盾比较激化,有部分人感觉到了危险,估计就嫁祸给他,让他当了替罪羊。”

“宋部长,能再说得清楚些吗?”

“不能,也说不清楚。”宋双道,“现在还没有证据,一切都是我的猜想,不过我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最好要盯一盯公安那边,把贾部长坠楼的真相查明,好还他一个清白之身,同时,那对你们也有好处。因为按照个别领导的说法,贾部长的遗言有‘畏罪自杀’的嫌疑,那样,作为家属的你们,不更难过?唉,那领导说什么贾部长感到余生不保,再怎么不保,总也不至于自杀吧?还有,他还说什么贾部长托他照顾点家人,听起来有多少可信度?只是贾部长一死,就没了对证。”

“宋部长,你能说这些,我很感谢你。”贾万真的老伴痛苦地闭上眼睛,摇了摇头道,“我们对老贾的死其实也不甘心,但有什么办法?刚才段书记来过了,意思是省里会努力给他一个清白之身,要我们不要过于激化,否则闹大了,省里也无能为力。”

“贾部长的事,省里好像没有什么发言权,当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点作用。”宋双道,“但再怎么着,也得把死因查明吧。”

“这个要求我也提出来了,段书记也支持,他还说老贾生前的见证人韩副省长也主动提出要作进一步鉴定。”贾万真的老伴道,“所以,在鉴定结果出来之前,我们也不好要求什么。”

“哦,那就很好嘛。”宋双犹豫了下,道:“可是,谁又能保证,鉴定的时候没有人做手脚呢?”

“是的,那也是我们所担心的。”贾万真的老伴道,“现在没有选择,只有等结果出来再说。”

“也别太担心,毕竟事情很重大,一般也没有人敢乱来。”宋双道,“对了,我听说在贾部长出事之后,家里遭窃了?”

“是,是的。”贾万真的老伴想到了段高航的“忠告”,言辞开始有点躲闪,“这个事,不想张扬出去,影响太差。”

“有什么影响呢?”宋双立刻道,“我觉得,失窃的事情很可能跟贾部长的死有关,可能贾部长手里有重要的证据,在死后随之被销毁了。”

“有那么严重?”贾万真的老伴开始有点警惕,她不知道宣传部一个副部长为何会有这么多的推断,“失窃的事,我们并不关心,无非就是点零钱,还有点首饰,现在还不顾上那些。”

宋双看出贾万真老伴的神态有变,忙道:“唉,其实这些话我是不该说的,但贾部长对我确实有恩,所以我才冒这个险说几句。如果换了别人,打死我也不会多说半句。毕竟,我说的这些你要是讲出去,那影响可就大了,没准我就会被莫须有的理由给贬下去。”

“没事,你说的话就在这儿,别的什么地方都去不了。”贾万真的老伴道,“你能为老贾着想,是为了我们好,我们当然知道该怎么做。”

“那就好。”宋双忙显出一副很放松的样子,道:“好了,该说的我都说了,别的我也就不多讲了。”

“谢谢。”贾万真的老伴握住宋双的手,“谢谢你来看我们。”

宋双点点头,告辞离开。

很快,相关信息就汇报到了潘宝山那里。

潘宝山略一分析,就明白了段高航与韩元捷已经做足了准备,在贾万真的死因鉴定和家中失窃的事情上,都有安排。

“韩元捷竟然主动提出要求尸检,胆子还真够大的。”潘宝山背着手走到窗前,自言自语起来。他并不认为韩元捷会把事情做得那么周密,不留一点痕迹。毕竟时间有限,从接到段高航发出的信息后,到事发时最多也不过一个小时。

不过,潘宝山马上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刚才忘了韩元捷还有一个帮凶,贺庆唐。贺庆唐怎么说也是个老公安,在业务能力上是有一定水平的,有了他的参与,当然能事半功倍。还有贾万真家中失窃的事,肯定也是贺庆唐亲自布置下去的。

潘宝山走回办公桌前,坐下来后闭目沉思,看来在这个两个环节上,又要进行一场较量。既然有较量,是不是要提前备足粮草,打个持久战?因为公安那边的王法耀会身不由己,鉴定和侦查的结果,不一定是客观事实,很有可能是主观需要。

不过,因为王法耀主动来汇报过工作,而且还是在见段高航前头,表现出了足够的敬意,所以,为了显示对他的充分信任度,还不能过早地让自己的人手介入。一切,还是等有信息反馈后,再做决断。

王法耀的信息来得不慢,他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也知道速度的快慢会决定问题的解决方向,所以,他要求专案小组对贾万真家失窃一案,开展火速侦破。但是,结果是令人失望的,根据各路排查的结果看,没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潘省长,看来贾万真家失窃的案子,短时间内是破不了的。”王法耀不回避问题,在这种重大事件上也没法回避。

“看来作案的那伙人,够狡猾。”潘宝山并没有多少惊奇,如此结果他已经想过可能会发生。

“是的,从排查的情况看,还没法迅速侦破下去。省政府家属院强大的技防设备,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王法耀道,“事发前,一辆挂着政府牌照的小车来到家属院,门卫询问,司机说是政府行政后勤的,帮贾万真买了点东西。门卫比较了解院内的情况,知道贾万真家没人,但那司机说已经联系好了,放在他家车库门口就可以,而且还当场打了贾万真的手机,但没人接。”

“打电话那会,贾万真估计已经摔死了。”潘宝山道,“他们行动时应该能算好时间差的,然后打个很好的掩护。”

“是的,他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把门卫欺骗了过去。”王法耀道,“而且门卫看了小车的牌照,确实也是省政府条口的,也就放行了。”

“门卫记不清司机的长相?”

“描述不是太准确,只说是短发,中等个头,比较精干。”

“有没有看到其他人?”

“没有。门卫说车膜很黑,看不到里面。”

“车子能找到吗?”

“找到了,但没什么用。”王法耀道,“车子是盗抢车辆,牌照也是假的,被遗弃在市区外的路上。那地方是监控盲区,不知道下来几个人,更不知道去向。”

“肯定是有接应的车,把作案的人带走了。”潘宝山道,“经过那个路段的车子,好不好排查?”

“很难。”王法耀道,“那段路是国道,过往车辆比较多,很多还是外地的。一辆一辆排查起来,难度很大,而且很耗时。”

“既然从案发之后不太好查,那从案发之前呢?”潘宝山道,“可不可以调看省政府家属院周围的监控,看作案车辆是从哪里来的。”

“查了。”王法耀道,“我们从省政府家属院门口倒查,过了几个路段之后,就查不到了,可能是在某段监控盲区更换了车牌照。后来,根据车型和颜色对比,查到了旧机动车交易市场。但是,经过对交易市场的排查后,也没发现线索,那辆车是早前混进去的,市场内众多二手车经营户均没有存留信息。”

“看来是团伙性的。”潘宝山神色凝重,“追根溯源,还是公安保护伞下的衍生物。”

王法耀点了点头,犹豫了下,道:“贺庆唐在双临盘踞了那么多年,肯定有他的一套。”

“那些就先不管吧。”潘宝山叹出一口长气,“贾万真家失窃案上暂且没有进展,就看看他的死因鉴定如何吧,希望能有所发现。”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卷土重来

贾万真的死,上面也很重视。他一死,直接导致查办的中断。真相到底如何?如果存在他杀,说明有更大的牵连,必须查清,要毫无例外地要一办到底。如果真的是畏罪自杀,在接下来重新启动审查程序时,会做一些更为全面的考虑。虽然不能说看作是以死谢罪,就不了了之,但毕竟人已死,多少还是要有点其他方面的考量。

上紧内促,各种因素之下,鉴定进展得很快。两天后,贾万真的尸检结果就出来了,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常,除了两只手腕上隐约有勒痕,且附着一星半点的透明体碎渣,是凝固的胶水。

这样的结果并不能说明问题。当然,王法耀可以推断出案发时的情景,不过在现有的证据下,那仅仅是推断而已。

“情急之下,有人在手上涂膜胶水,凝固后起到橡皮手套的作用,没留下指纹。那么在残留的胶水凝固碎渣上,能否提取到涂膜胶水者的基因信息?”潘宝山对前来汇报的王法耀说。

“没有。”王法耀摇了摇头,“脱落的残渣很干净,应该是外层脱落的。”

“胶水涂得很厚啊。”潘宝山叹了口气,“而且,也根本不可能找到胶水源,虽然可以确认源头所在。”

“那是肯定的,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把它带走。”

“对了,技防上能不能着手?”潘宝山又问道,“按照当事人的说法,贾万真‘跳楼’是在贺庆唐出门之后,那么,其间不管过程有多长,从时间点上看,贾万真坠楼应该是在贺庆唐出门之后,能否通过走廊里的监控和大院里的监控比对,找出时间差?”

“那个我们已经进行排查了。”王法耀无可奈何地道,“走廊里的监控很清楚地记录下了贺庆唐走出韩元捷办公室的时间,但韩元捷办公室楼下的那块区域,是监控盲点,查不到贾万真坠地的时间。”

“政府大院的监控也不少吧,竟然覆盖不到?”潘宝山道,“我们这边的监控方案当时是谁负责的?”

“贺庆唐。”王法耀道,“早前他任双临市公安局局长,一手负责的。”

“虽然如此,但事发前时间很仓促,想动监控是不可能的。”潘宝山道,“能不能查查,监控探头的布置最近一次调整是什么时候?”

“已经查过了,很早,大概是两年前。”王法耀道,“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感到奇怪,因为他们不可能在那时就为现在作准备的。”

“也不一定。”潘宝山道,“恶人总是不想暴露在公共监督之下,也许王法耀一开始就接到指示,要避开某些区域。”

潘宝山猜测得很对,两年前在调整监控线路的时候,韩元捷就告诉贺庆唐,不要把他的办公室区域收入监控范围,因为探头都是高清的,弄不好窗口站个人都保不了保密。于是,韩元捷就把对准办公楼的远景探头移到了一侧,而且还增加了一个,表面上,从两个侧面对视,可以更好地实施监控,但实际上,他暗中调整了角度,把位于差不多是中间位置的韩元捷办公室那块区域,弄成了盲区。所以,韩元捷办公室的上方和下方,都是“安全空间。”

也正是如此,贺庆唐在短时间内策划灭口贾万真的时候,显得游刃有余,根本不用考虑会在监控中露出马脚。而且,他们在行动时也最大化地压缩了时间差,前后也就十来秒时间。正常工作生活状态下,这样的一个时间,相对来说很短暂,仅仅通过周围工作人员的走访,很难在时间点上得出准确的答案。

没错,王法耀在这方面也下了一番功夫,通过走访调查最早和较早闻讯的人来看,没有收到实效,被走访调查人都说不出准确的时间。

“看来,贾万真的尸检也没有真正的说法了。”潘宝山微微叹了口气,道:“不过也不能轻易放弃,王厅长,你再琢磨琢磨,看能不能找到点路子。另外,贾万真家失窃的案子,要花大力气,那或许是唯一的希望了。”

“潘省长,如果非要侦破,我觉得还可以从贺庆唐入手。”王法耀道,“从别的方面入手,将贺庆唐置于死地,或许从他嘴里能掏出点东西来。”

“嗯,是也可以,不过那牵扯可就大了,除了贺庆唐本身的狡诈,还有外来阻力,都是可以预想的。”潘宝山道,“很多时候,我很纠结啊,照这样搞下去,还有什么精力谋发展?那是背离根本原则的。”

“怎么决断,还是潘省长拿方向吧。”王法耀道,“我只是等着执行命令。”

“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