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十三养妻记-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读者“沁雨燕”;灌溉营养液 +1 2017…10…02 20:06:39
第24章 胤誐的崇拜
胤禛先一步离开,胤誐却没有要走的意思,梳洗过后,两人并排躺在床上。第一次与人同睡得胤祥有些不自在,躺着睡不着,还未等他翻动,就听到隔壁胤誐的声音传来。
屋内一片安宁,他的声音尤为突出,尤其是那微微颤抖的声线,让胤祥都有些不得劲儿。“胤祥,你说,人死了之后会到哪儿?我额娘其实已经看不到我了对吧。”
所有人都安慰他,额娘会在天上看着他,可他并不相信。如果她在看,怎么会舍得让自己受这么多委屈。从前她如此疼爱自己,巴不得什么都留下来给自己,却为何,不能留下来陪着他。
胤誐越想越委屈,触及到伤心处,泪水忍不住顺着眼角低落。而胤祥也想到了章佳氏,如果他的母妃也如期而逝,他又会怎样?几乎在瞬间,胤祥心剧烈跳动着,似乎有什么东西准备翻腾而出。
胤祥伸手握住了胤誐的手,,说道:“十哥,别怕,你还有我们呢,即使温僖母妃去了,可你一直想着她,她不就还活着吗?即使是活在你的心里,那也是好的。”
人只有有了念想,才会向善,正如古人信佛,信神,然后心诚,则会自我约束。胤祥努力让胤誐也有个念想,即使这个念想很虚无。
“我有时候会觉得额娘就在看着我,可回过头,什么都没有。今日我偷偷溜去储秀宫看了,才空了不到一个月,竟也长出了许多杂草。”胤誐哽咽着说道,也正正是因此,他才会郁郁不平。
胤祥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只能握紧他的手,两人的头靠在一块儿,互相抱着取暖。原本以为两个男孩子,搂在一块儿睡觉,会让人觉得基情四射。可当他搂住胤誐的时候,一想到他的母妃刚刚薨逝不久,而自己的额娘也正在这条路上走着,就不忍心推开他了。
抱着抱着,倒也生出几分血脉相融的感觉来,明明胤祥是弟弟,却硬是装大人,将胤誐的脑袋搂在肩上。
果不其然,第二日两人都睡迟了。在书房里头挨了先生一顿戒尺,被罚着抄书,原本情绪低落的两人,这会儿倒是缓过来了许多。胤誐最不耐烦这些,手被打得发红,还要坚持拿笔写字。厚厚的经书简直是让人无语,一边抄,胤誐一边小声咒骂。
胤誐用满语不停地小声咒骂,先生听不见也听不懂,骂到精彩处,胤祥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位教汉文的先生习惯带着小帽子,瘦瘦小小的个子,可能有点儿老花,看书习惯性那得很远,还要眯眼睛,别扭的很。大家在背后给他起了个花名,叫他老黑豆。
两人凑着头交流着对先生的各种看法,包括八卦和部分人身攻击。
而这一幕,正好落在了进来视察的皇上眼中。跟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玄烨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很严格,他与自己的父亲感情不深,成长的过程中也缺失了这个角色,毫无经验的他扭曲了对父亲这个词的认识,他俨然就是个严父,很严很严的那种。
胤誐调皮捣蛋他是清楚,可没想到,胤祥这个小家伙也是如此。听说最近胤誐与胤祥走得近,难道是被带坏了?玄烨心中暗暗盘算着,要将胤祥掰正才行。
还未等他发飙,胤祥就已经拉着胤誐专心写字了,他眼角扫过的时候看到了门边上露出来明黄色的衣角,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好好学习吧。装模作样地抄着经书,时不时嘴里还念几句,装作全神贯注的样子。
当皇上在自己面前站住了,胤祥才装作刚刚发现的样子,抬头甜甜一笑,“皇阿玛您来了?!”然后拉了拉已经有些颤栗的胤誐给皇上请安。
本来他们就跪着,这会儿倒是也方便,只不过,一个不小心,胤誐的脑袋就嗑在了桌子上,砰一声闷响,胤祥都忍不住肉疼了一下下。看着这样的儿子,玄烨倒是不好发脾气了。他挥了挥手,“行吧,起来了。”
胤誐摸着脑门上偌大一个包,疼痛得有些扭曲的脸上满是怒意,狠狠地瞪了一眼胤祥,在看到对方瑟缩了身子之后,又狠狠瞪了周围看热闹的人。而胤禟脸上明显的嘲笑让胤誐瞬间加深了眸色,晦涩地看了一眼,心中微微发酸。曾经形影不离,曾经抵足而眠,如今,却如同陌生人,胤誐想不明白,又或者,不想去明白为什么。
等他从悲伤中走出来,却看到,上头坐着的皇阿玛已经在抽人背书了。胤誐顿时冷汗都下来了,想到那让人头疼的课文,扯着胤祥偷偷抱怨,“皇阿玛问的这些你会不会?待会儿要是问到我,可得帮我。”他知道胤祥功课好,肯定会背。
胤祥也没计较胤誐类似命令的口气,他看着皇上问的问题,大约推测了一下,翻出课本递到胤誐的面前,小声嘀咕:“你就背这一段,待会儿皇阿玛就要问你了。”反正要他提醒是不可能的,书房就这么大,他的声音压得再低,也会被发现的。
这个技能还是上辈子在无数的考试中培养出来的,就是猜题,无敌准!胤祥高考的时候他几乎就是靠着这种直觉,压重了将近70%的知识点,才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学校。
当然了,他敢这样跟胤誐讲,一来,自家皇阿玛的问题来来去去就是这么多,偏好他也摸得清清楚楚,细细一斟酌,大约也就能猜到。而胤誐本身就不是会读书的,最近他都没怎么背,索性就是破罐子破摔,能猜中最好,猜不中,那就猜不中呗。
反正,胤誐背不出,也是正常的。
“真的假的?”这么神,不会是在耍他吧?!胤誐有些疑惑的看了看旁边坐着一脸正经的胤祥,心中疑窦渐生。
胤祥撇了撇嘴,趁着皇上没看他,怼了一句:“信不信由你。”
带着些许的气愤,尾音有些大,皇上的眼光立马就看到这边来了,没等胤誐背下来,就被叫了起来。“胤誐,你来,中庸第十三章,‘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接着背吧!”
突如其来的袭击,胤誐有些手忙脚乱地站了起来,心中却震惊无比,皇阿玛提问的真的就是刚刚胤祥指给他的那一段。他一边背,一边盯着胤祥看,“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德之行……”短时间能记住的就这么多,他真的尽力了,低着头等着皇上的责罚。
坐在上头的皇上却着实震惊了一下,这孩子也不像先生说的这样差,好歹能背出一部分。他全然忘记了对其他皇子一字不能差的要求,不知觉中放低了对胤誐的要求。玄烨面无表情让胤誐坐下,接着点下一个人。
一直到皇上离开,胤誐都没回过神来,他忍住了想要问胤祥的欲望,强迫自己将精力放在书本上。抄着抄着,倒是对这些字生出了几分喜爱,越看越觉得自己的字好看了很多。到底是因为这一次的字帖是胤祥提供的,还是因为自己有进步了呢。
还没等他想明白,就到吃饭时间了。在书房里头用的这顿饭,一向都是简单为主,由胤祥发起的套餐式用餐模式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效果非常好。只见一排光头阿哥坐在偏厅的桌椅上,拿着各自的饭菜盘子,吃着饭,姿势优雅,画面异常好看。
“十三,你是不是皇阿玛肚子里头的蛔虫?为什么你会知道他想问什么?”胤誐到底没忍住,吃过饭,拉着胤祥开始严刑逼供。
就这样,胤祥掳获了一个迷哥,胤誐在接下来的时光里头,对这个弟弟的话深信不疑。知道他长大成人,才惊觉,自己被胤祥带到沟里去了,悔之已晚。
而缀在他们身后的胤禟神色晦暗,心情难以言明。他突然觉得这日光刺眼得很,忍不住眯了眯眼睛。
“怎么,嫉妒了?”胤禩有些好笑地看着胤禟,拍了拍他的肩膀,“大丈夫何必如此,小儿作态要不得。”他知道胤誐最近跟胤祥走得很近,倒也不在意,安抚道:“如今十三读书好,皇阿玛也有意让十弟多跟他接触,好增长一些。你看今日,他不就把中庸背出来了。”虽然没背完,可也比以往吐不出一个字的要强。
其实胤禩也是有些佩服胤祥的,这个弟弟聪颖得很,而且为人玲珑圆滑,出身不高,却极得皇阿玛的疼爱。这让他有些嫉妒,但作为哥哥,比胤祥大了许多,又不屑于与他计较,也不想学着他,只能看着,就这样看着而已。
如今胤禩也十四岁了,很快他就能跟在皇阿玛身边接触朝中事务了,如今他的头号任务除了读书,就是结交人脉。胤誐原本就是他找好的一个突破口,而今,通过他已经接触了不少的朝臣,以及皇室宗亲。
胤誐变得不那么重要。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就能让胤祥长大两岁,这把发大粉喂得,厉害吧!!!
蠢作者在努力存稿,然后文收满1000的加更,如果今天码得完就今晚更,不然就明天双更!
是不是觉得我特别勤奋,小仙女要不要撒个花~~
第25章 田间笔记
就在胤祥忙着给母妃张罗着改变命运的时候,时间来到了三五年,这一年他正好满十岁。十岁的他已经能做很多事了,当然,也渐渐脱离了卖萌的人设,如今,他走的是勤奋向学,聪颖伶俐的路线。
乾清宫里头的摆设他都十分熟悉,作为有幸能够在乾清宫学习的皇子之一,胤祥最爱的就是去骚扰自己的皇阿玛。皇上这两年在玉露的调养之下,身子好了许多,龙精虎猛。正值壮年的他沉迷于开发建设无法自拔,对于自己管辖下的这一大片土地,皇上有着无限的欲望。
而在胤祥的影响下,玄烨也渐渐从民族的狭隘角度中抽身出来,开始重视商业,重视农业,鼓励创新。
当绝大部分国家机器握在手中,这种集中治理,分权管理的方式,被很多大多数人反对着,却又无力反驳。就这样,诡异地发展着。
胤祥坐在御书房的书桌前,翻动着各种书籍,他要给自家十哥做一个学习计划。如今已踏入十一月,初冬降临,马上就是他的生辰了。胤祥在皇阿玛的只言片语中探到了些许不同的意味,似乎是关于后宫嫔妃晋位的。
其实这种事情应该交给皇后的,如今中宫位置空悬,太后又不管事,尽管有人反对,皇上还是定下了这件事。距离上一次大封后宫已经过去好些年,如今很多嫔妃都仅仅是享受着妃位的待遇,却没能得到正式的册封。
他猜着这次晋封,应该要拖到开春。而此次晋封的人选,也不止自己的母妃,八哥的额娘应该也能进上一进,毕竟自从八阿哥胤禩入朝以来,颇得皇阿玛的喜爱,也深受重视。母凭子贵,大约如此。
新入宫的一批宫妃中似乎也有几个表现很不错,其中就有刘佳氏,这位汉军旗的女子,似乎天生就适合宫廷生活。将将十五岁的她,如今已成了皇上心中的朱砂痣,宠冠六宫。
“十三,这次皇阿玛南巡,你要去吗?”太子在一旁帮着皇上整理奏章,一边问到。胤礽的大儿子今年都五岁了,对着小了他十二岁的胤祥,十分和蔼慈祥。再则,两人常常在书房相遇,读书的劲头差不多,共同语言也多,自然就亲近些。
而整个皇宫的人几乎都知道,十三阿哥在江南有个小宝贝,年年都要往江南捎去不少东西。礼尚往来,巡盐御史府上也成了进贡胤祥的常客。自从胤祥第一次跟着圣上南巡,这几年每每圣驾启程,总不忘带上他。
今年情况不同,皇上让大家自己报名,留在京中的孩子要跟着胤礽去祭田,监察春耕。随行江南的话,就会错过这次好机会,连最喜欢在皇阿玛面前献媚的老八这次都跟着大阿哥而不去江南。于是,胤礽也有些好奇,不知道这个弟弟会怎么选择。
尽管胤祥看着温润无害,可胤礽却牢牢记得,底下这些正在长成的弟弟们,将会成为自己的威胁。不管他愿不愿意,他只要一天还在太子这个位置上,就要面对这个事实。
胤礽连跟自己最亲近的胤禛都谈不上交心,更何况是胤祥。
“不去了,林大人今年回京叙职,到时候可以在京城相见。”胤祥放下书,认真跟太子说话。作为皇朝太子,胤礽的地位是很崇高的,尤其是他深受皇上宠爱。胤祥每每在向他下跪请安时,心中都暗暗安慰自己,他将来不是皇帝,将来不是皇帝……
两人聊了几句日常,胤祥就看到了自家皇阿玛的身影,迎了过去。胤祥今年开始抽条了许多,也不再像以前一样,会虎扑自家皇阿玛了。恭敬地行礼之后,他就拉着皇上来到了书桌前,将自己整理好的东西递给他。
要不是为了这事儿,他早就走了。
“皇阿玛,这是儿臣在自家庄子里头收集的资料,您看看。”自从皇上赐给他一个农庄,胤祥就发挥了自己上辈子的特长,将自己在学院里头学到的各种知识应用起来。而徐嬷嬷的儿子徐福作为传声筒,来回奔波于皇宫与农庄之间。如今三年过去了,效果自然是出来了。而这些东西,都被汇报成文字,记录在案。
交到皇上手中的,正是胤祥自己记录加上分析的东西。
皇上翻阅着,儿子稚嫩中已带风骨的字迹赏心悦目,而讲述的内容更是让他龙颜大悦。要是按照胤祥这样的操作,那么大清朝的农田能够多出一倍的产出!
一倍的产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清将有更多的农民能够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中脱离出来,投身其他建设中去。原本还在愁着国营作坊人手不足的皇上,瞬间得到了安慰。他将这卷纸握住,另一只手抚了抚儿子的脑袋,拍了拍他的肩膀,夸赞道:“不愧是朕的好儿子!”心中已经开始罗列各种奖励。
胤祥差点没翻白眼,就知道皇阿玛只会夸这一句。也没再纠缠,他还忙得很呢,“那儿臣先行告退了。”说完给太子作揖行礼,就跑了。
其实刚刚罗让已经让人来通知胤祥了,江南又来信儿了。这年不年,节不节的,估计是真的有什么事儿。对于古代的通信,胤祥本就没什么期待。
穿过大半个皇宫,才回到自己的芷兰轩,一进门胤祥就咋咋呼呼地让罗让把东西拿出来看。他迫不及待地扯开来信,不一会儿就垂低了双肩,沮丧ing。
林如海来信,说他今年不上京了,贾敏身子不好,而皇上已经去了密旨,他续任巡盐御史,暂时没有调动。林黛玉不上京,估计今年就也没机会见面了,他刚刚交给皇上的笔记,只怕今年春耕,他也要留下来呢。
罗让小心翼翼地走过来,说道:“主子,该去上课了。”刚刚武课后,胤祥直奔乾清宫,这四阿哥都在书房等了好一会儿了,估计是有事儿先走了,吩咐晚上来加课,这会儿正好到时间了。
胤祥垂头丧气拖着丧丧的身体,往书房走去。
胤禛正坐在书房里头写字,看着胤祥这个样子,忍不住挑了挑眉。最近他都没什么时间关注这个小家伙,怎么感觉瘦了这许多。“怎么,得了相思病了?”他比胤祥早一步得知了林大人的打算,也清楚胤祥在纠结什么,忍不住调侃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每天不刺一下这个弟弟都不舒服,这种变态的习惯渐渐养成,现在就是要改也改不了了。
“四哥,今天能减半吗?”他真的觉得自己完不成这么多的任务,心情不好,极大影响了他写字的速度和质量。
胤禛用卷纸拍了拍他的脑门,口是心非地说道:“要给你加课才是,越来越放肆了。”虽是这样说,手却不自觉地将他的稿纸减轻了一半,“快写吧,等会儿老十要来找你了。”
真的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胤禛的话音刚落,那边就传来小太监的传话声,胤誐真的就来了。往日里这会儿是胤祥的休闲时间,可今日他还有好多字没写完了,只能跟进门的胤誐说抱歉,“十哥,你先坐会儿,我马上就写完了。”有了压力,也不再悲春伤秋了,打起精神,下笔如有神。
“你们俩可真是勤奋,这个点儿了,还在练字,怪不得好看。”胤誐走过来看了看,忍不住说道。
他知道皇阿玛吩咐四哥给十三加课,十三的字体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想到自己那狗爬似的字,胤誐忍不住有些眼馋。
胤禛斜视了他一眼,“怎么,羡慕?嫉妒?你要来不?”他作势要让出位置给胤誐,将笔递给他。
胤誐咽了咽口水,猛地摇摇头,说道:“四哥,您继续,我先去喝会儿茶。罗让,快给我上些糕点。”缩着脖子遁了。
一屋子三个人,两个习字,胤誐在一边喝着养生甜汤,吃着糕点,看着哥哥弟弟奋斗,和谐得很。
扬州的巡盐御史府上迎来了一位意外的来客,奉命前来的是宫中今年刚刚退下的刘姑姑。这位姑姑与徐嬷嬷有几分交情,胤祥托徐嬷嬷为黛玉物色一位教养嬷嬷的时候,徐嬷嬷举荐了她。
作为先太妃宫中出来的老人,刘姑姑接近三十岁的年纪,出宫后能有个好的归宿,再好不过。未出宫前她是宫中礼仪教司,专门管教刚入宫的小主以及宫女。胤祥也是因此才想将她送到江南来。
对于林黛玉,胤祥有些忧心,如果贾敏真的逝世,多个撑得住的人在她身边,也能让她好过些。再则,有了正确的指导,林黛玉才会健康成长。
林家对这位姑姑奉作上宾,而刘姑姑对聪明伶俐的林黛玉,也十分怜惜。林黛玉与刘姑姑的相遇,可谓是一拍即合!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各位撒花的小仙女们,比心!!
可怜的我,今天一大早就起来奋斗,今天还特意调休,希望我下笔如有神,等会儿时速能翻倍到一千!!!
晚上还有一更,小仙女们可以晚上来啊!
第26章 晋封
林皓珏清晨起床后,马不停蹄地指挥着乳娘将他抱往林黛玉的院子。他今年两岁,最是好动,对自己的姐姐喜欢的不行。每日来黛玉这儿已经成了习惯,姐弟两人常常一块儿用早膳,尽管林晧珏只能吃一些流质食物。
自从贾敏病后,家里的氛围一直不好,黛玉也消瘦了不少。年纪小小的她已经懂得了许多许多,对于母亲的依恋,在母亲生病后爆发的不安,通通埋藏在她心里,变成微微紧蹙的眉头,如同病西施一般,让人心疼。
刘姑姑的到来,让原本黛玉的乳母王嬷嬷有些不满,却不敢二话,这位宫里头有品级的姑姑可不是好惹的。而林如海的放权更让刘姑姑翻身一变,成为林黛玉,甚至林晧珏院子里头的第一人。
与这些随身伺候的人心理不同的是,林家姐弟两人都十分喜欢这位刘姑姑,似乎是填补了部分贾敏作为母亲的缺失。成功攻入了两人的心里的刘姑姑博闻强识,讲起道理说起故事都是头头是道,也让姐弟两人折服不已。
自幼被当做男儿养大的黛玉,在贾先生的教导下,读书习字。而刘姑姑的到来,让她补充了另一方面的知识,重新开始审视这个世界。
刘姑姑除了给黛玉上课,平日里言行举止都多有约束,林黛玉也朝着众人期待的样子渐渐长大。
就在林家姐弟慢慢被刘姑姑改变的同时,京城中的胤祥却极度无奈地看着皇阿玛给自己的赏赐。这一堆的珍奇摆件,金银珠宝与布料书籍,一点儿实用的都没有。认命地将东西收拾好,该分出去的分出去,该留下的留下,造册的造册,芷兰轩的几个人忙得团团转。胤祥抛下一屋子忙慌慌的奴婢们,径直去了书房。
今日午后无课,这空闲时光多难得,胤祥原本打算去京郊看看自己的庄子的,可皇阿玛闹着一出,他倒是不好打眼了。
胤祥埋头于书案,将近期徐福带回来的东西好好整理,利用自己上辈子学到的各种知识,给对应的情况标清楚处理的方式。这种远程操控已经进行了三年,暂时没出大问题。
庄子在胤祥的规划下,十分合理。小坡地上种着早园竹,错落有致,新竹老竹占比合理,每年都能产出许多鲜嫩的竹笋,吃不完的可以晒成笋干。与竹林间隔着小河的另一边种着金银花和除虫菊,翠绿中金黄白色相互间隙,十分养眼,是好看又实用的东西。
少量的果树分布各处,早熟的品种已经挂果,部分生长年限长的,也从小树苗变成了大树苗。庄子里的房屋与农田之间有一条绿化带,是胤祥用先进的嫁接技术种下的木樨树,每每到了盛夏,绿树成荫,这条护栏道成了庄子里人人都爱的乘凉处。
如今花期刚过,农人们走过时似乎还能闻到阵阵桂花香。
田里的农作物也是经过规划的,除了常见的小麦大豆,蔬菜水果,试验田中还有部分先进的品种。如黄白相间的黄金玉米,樱桃萝卜,水果黄瓜,彩色甜椒,甚至是樱桃番茄等等。这些特殊品种是要试验的,而一试就能成功的胤祥也是庄子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