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武侠]寒芒先至-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逍面上忽然露出一丝微笑,点头道:“不错,你实在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我当然知道这倚天剑是何人所佩,不过我也不明白一点,你这小小年纪,若是想一统江湖,何不去抢屠龙刀,而去夺倚天剑?“姜希夷不解道:“我为何要一统江湖,我不过只是要倚天剑而已,你也莫耽误我了。”
    杨逍道:“那好,我就告诉你,这倚天剑就在峨眉派掌门手中,现在的峨眉掌门是个叫灭绝的老尼,你可记清楚了?”
    当年孤鸿子借剑的掌门师妹,如今已经是名满江湖的灭绝师太了。
    姜希夷点了点头后,道了一句“知道了。”后从袖中取出一小管,放入嘴边,而后一阵清亮吹竹之声响彻山头。
    就在这响声还在山头庄内回荡之时,姜希夷身后忽然一白衣女子落下,躬身道:“摇光在。”
    姜希夷抬手道:“收拾行李,即刻下山,我们往峨眉去。”
    “是!”
    一个‘是’字话音刚刚落地,那名叫摇光的白衣女子翻身而起,眨眼已不在原地。
    姜希夷抱拳对杨逍道:“多谢,再会。”后足下一点,再看时,人已在屋顶之上。
    峨眉山地处川内,且不说距昆仑路途遥远,更何况有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姜希夷此时即刻从鸿蒙峰下山抵达峨眉山下,也是要花费许久时间。
    行李全部收齐,十四匹一根杂毛都没有的飒爽白马立于庭内门前,十三人在马边时刻准备翻身上马。
    姜希夷直接从屋顶之上,凌空落下,如雪花,如柳絮一般飘于地上,再是一个起落,人便落于马背之上。
    此时她身量不足,马背上鞍具皆为特制,马蹬刚好能让她踩到。
    姜希夷上马之后,马侧十三人分别翻身上马,十四匹马同时出动,动静之大,震得地直颤,当杨逍绕到前院时,庭内再无一匹马,只听得到一阵风声,和远去的马蹄声。
    不知多久过去了,一行十四人到达一片绿草如锦,到处果树香花之地,全然不似鸿蒙峰抑或是昆仑山上其他地方冰雪覆盖了所有的大地。
    姜希夷眼中看到这景象,心中也是惊奇,心道:“先前在太玄庄中,听天枢说春日已到,现下见到眼前景色,我才知道,原来真的是春日已到。”
    忽然他们一行人前面,出现了四个衣着相似,剑鞘悬腰,掌中持出鞘剑的人。
    这四人离他们越来越近,却丝毫不闪躲,姜希夷不得不勒马停下,正准备叫天枢上前询问之时,四人中一人傲然道:“哪里来的蛮人,居然到了三圣坳还不下马步行!”
    另一人看到了姜希夷身后十三人的剑,小声道:“师兄,他们,他们还拿着剑。”
    那位师兄探了探头,自然也是看到了剑,便道:“你们真是狗胆包天,不下马就罢了,居然还不卸武器,真是不知所谓!”
    姜希夷看也不看他们一眼,冷冷道:“我们为何要下马卸剑。”
    那为首师兄哼哼两声后,不屑道:“真是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蛮人,这里是三圣坳,昆仑派掌门和高级弟子的居住练功之所,哪能让你们这些人打扰了清静,还不速速下马给我们磕头请罪,我便放你们一马,不带你们去见掌门了。”
    姜希夷脱口问道:“昆仑派?”
    那师兄道:“啧啧,果然是不知何处来的土包子,你这小丫头身后之人好歹也是用剑,你居然连剑术通神的昆仑派都不知道。”
    姜希夷双眼一亮,道:“剑术通神?”
    那昆仑派师兄本还想开口说些什么,姜希夷直接侧头对天枢道:“天枢,你身上可准备了拜帖?”
    天枢从怀中掏出一片竹片,双手递给了姜希夷,姜希夷接过后看似不经意一般往前一抛,道:“这是我的拜帖,你送上去给你掌门瞧瞧,就说……就说……”
    “就说昆仑山鸿蒙峰太玄庄庄主前来昆仑派拜山,请赐教。”天枢接道。
    姜希夷点头道:“对对对,就是如此。”
    那竹片拜帖在姜希夷开口的时候,便直接又快又稳的插入了那昆仑派师兄腰间,一丝一毫都不差。
    
    第14章 叁
    
    昆仑派远在西域,极少踏入中原,本也是在中原武林之中籍籍无名,直至差不多百年前昆仑派出了一位百年不遇的奇人,方才震惊武林,至此开始闻名天下。
    这人就是当初江湖人称“昆仑三圣”的何足道。
    而三圣坳其名也是因为,自何足道以来,历代掌门人花费了极大力气整顿这个山坳,更是派遣弟子东至江南,西至天竺,搬移来许多奇花异树栽种于此,遂此地取名为三圣坳。
    这三圣坳四周皆是插田高山,寒气不得进,便成了这山中难得的冰雪不覆绿树如荫之地,也算是昆仑山中一景。
    而今这昆仑派雄踞西域,已成为江湖之中大名鼎鼎的名门正派,甚至隐隐有同峨眉派、武当派、少林派分庭抗礼之势。又因其门派剑之一术,名播天下,更是号称剑术通神,每年上昆仑山三圣坳拜山之人不在少数,但掌门何太冲出面的情况极少极少。
    果然,这次并不例外,先前那个去通报的昆仑弟子将姜希夷等人引到演武台时,那台上已有一青色长袍,背上斜插长剑,约莫二十八九年纪的人,背心朝外,立于场上了。
    他听到脚步声后,一个转身见到姜希夷一行人后,冷冷道:“听说你们有人来此拜山,请求我们昆仑派赐教,不知是哪位?”
    姜希夷看了他一眼后,快速将目光移开,道:“是我,不过谈何赐教,不过是切磋切磋罢了。”
    姜希夷看出此人连剑气都未入门,神色自满,比起剑客这个名字,在她心中,这人不过是一个用剑的。
    那人听到一声童声后,愕然低头,终是看清楚了那一行白衣人是以一女童为首,那女童身量不过十岁,他顿时脸罩寒霜,一副要惹是生非的样子,不满道:“你们是何意思,不过一十岁女童,居然要我出手,实在是好笑!”
    姜希夷冷冷道:“我倒觉得,与我做对手,可能是看得起你了。”
    那人此时心中大乱,一丝宁静都没有,他并没发现,这女童声音之清晰之清楚,恍若在耳边说话一般,可两人之间明明相隔至少四丈有余。
    那人愤愤道:“你小小年纪,也是会说大话,还是快快归家去吧,小心动上兵器,你就交代在这里了。”
    姜希夷嘴上一丝冷笑,足下一点,如轻烟一般飞身掠起,一个起落后,她人已到演武台之上,立于那昆仑弟子身后,衣袖落下,缓缓道:“我人已在此处了,多说无益,还是快快出招的好。”
    那人听到声音自自己身后传来,且姜希夷人已不在原地,心中一惊,听到姜希夷的话后,又觉自己倍受轻视,咬着牙道:“这是你自己要如此的,可怪不了我了。”
    ‘锵’地一声,那人将背后长剑拔出,向着姜希夷箭步而上,右手刷刷刷三剑直取她身上要害,招式巧妙毒辣。
    姜希夷一动不动,静静候着那人近身,剑马上就要刺已到她面前,她仍然一动不动。
    那人心中只以为,这女童被吓傻了,面上露出一丝狞笑。
    剑尖马上就要刺到姜希夷手臂时,她脚下一旋,人已站在那人身后丈余之外。
    那人离姜希夷越来越近,忽然手足皆是一顿,他本以为自己眼中即将出现的是鲜血,却没想到,只一眨眼功夫,他面前一个人影都没有了。
    他心中一瞬间茫然,而后听到演武场边上自己的同门发出的讪笑声,本想转头厉声道:“笑什么!”却不想,转身后发现,那白衣女童此刻静静地立于他身后,一丝声音一丝气息都无一般。
    姜希夷道:“你的基础不够,下盘不稳,出剑太慢,还是叫你师父来吧。”
    那人听了此言,咬了咬牙,翻身回剑,剑诀斜引,一招剑式从空中直泻而下,但那人未等招式用老,中途变招,剑尖一抖,直要刺入姜希夷身上。
    姜希夷叹了一口气,道:“还是太慢了。”
    姜希夷的话,还在那人耳边,她的手已经搭上了他的剑,只见她一手利落夹住了那人剑尖,令一只手,在剑身轻弹,‘叮叮’两声后,那人只觉自己握剑右手似要被一股力量震断,手立刻就松开了剑。
    姜希夷右手依然夹着剑尖,将剑往空中一抛,那剑直朝着那人急速坠下。
    演武场周边女子闭目似乎不敢再看,而忽然‘锵’地一声。
    是剑归鞘的声音。
    那人只觉得自己背后一震,而后便听到近在耳边的长剑入鞘声。
    他不敢置信的转过了头,结果看到自己那柄长剑,稳稳的在被他背在背上的剑鞘中,如同从未出过鞘一般。
    就在他愣神之时,忽然一道掌声传来,拍掌之人看起来年纪不甚老,身穿黄衫,神情甚是飘逸,气象冲和,身后跟着八名男女,一副名门正派的一代宗主排场。
    这人出现之时,周边所有昆仑派弟子,皆抱拳跪地,道:“掌门。”
    这人便是昆仑派这一代的掌门,何太冲。
    何太冲早已见到姜希夷还未出招伤人,便轻松化解了刚刚昆仑派剑法中的一招‘百丈飞瀑’,心中想道:“这小姑娘年纪不大,武功根基居然如此好,以后还不知何种境界,不如哄至我门下,日后行走江湖,我昆仑派也可多一人物。”
    他面上微笑道:“姑娘小小年纪,武功招式就已如此境界,实在是难得难得,只是不知,姑娘前来所为何事?”
    姜希夷回头看了他一眼,道:“你就是昆仑派的掌门?”
    何太冲听姜希夷如此语气问道,话中丝毫不带敬畏,心中顿时不满,可又想到她年岁笑也是不懂事,日后收入门下自当好好管教,而后便面上带着一抹满傲然之色,道:“不错不错,在下正是昆仑派掌门,何太冲。”
    姜希夷道:“这样很好,我就是来寻你的。”
    何太冲问道:“姑娘来寻我所为何事?”
    姜希夷道:“我方才听说昆仑派剑术通神,便相同掌门切磋切磋,你既然来了,我们就切磋切磋吧。”
    何太冲听着姜希夷话,心中恼怒道:“这女童小小年纪,居然如此目无尊长,我定要教她晓得我的厉害。”
    他心中极为不爽利,面上也不再似先前那般春风拂面,哼了一声道:“既然如此,姑娘还请小心些吧。”
    他身后一名昆仑女弟子长剑出鞘,倒转剑柄,递给了何太冲。
    何太冲踏着轻功,跃至演武台,道:“姑娘拔剑吧,念在你年岁小,我让你五招便是了。”
    姜希夷道:“你先出招,我自会拔剑,无需让我。”
    何太冲闻言面上露出一丝冷笑,横剑当腹,摆出一招“雪拥蓝桥”之势,看来轻描淡写,随随便便,其实这一招实乃昆仑派剑法中的精奥,这一招伏下七八招凌厉后着。同时何太冲将内功运上右臂,手腕一抖,剑光暴长,便可立即伤到敌人身上七八处要害,不可谓不精妙毒辣。
    他此刻仍然未尽全力,但姜希夷见他架势一起,就觉得眼熟,细细想了想后,才想起,她在暗室之中见过一本昆仑派剑法,其中便有这一招。
    何太冲的剑来的很快,姜希夷似是没见到那柄长剑一般,直到剑尖离她身上只一尺时,她脚下一跺,凌空向外翻了出去,而才翻出三尺有余时,姜希夷一手握住了腰间的剑柄。
    一声龙吟现。
    她的手才握住了剑柄,她的剑就已经出鞘。
    何太冲眼前寒芒一闪,姜希夷的剑就已经凭空刺出。
    但比她的剑尖更令人吃惊的,是她的剑气。
    剑气带着冰封千里肃杀之势,自剑尖激荡而出。
    刹那间,风在耳边,亦在剑上!
    何太冲心中一惊,能练出剑气的剑客,在如今江湖之上也算能排进前面的了,可她不过是一女童,便有如此剑气,实在是骇人。
    何太冲手上长剑一展,招式一变,登时朝着姜希夷左臂而去。
    忽然,在场所有人,见到一道苍白剑光似绸缎,如银河一般自下到上,朝着何太冲而去。
    剑气似瀑布倾泻。
    教人丝毫不能动弹。
    何太冲真气一体,身子一转一退,离开了这道苍白剑光,而后心下一安,他断定此时这道剑光对他不再有任何威胁,也不会再有任何变招。
    他已至姜希夷身侧,长剑递出。
    姜希夷掌中剑一横一挥,一道光幕在她周身出现,而后,两剑剑身交错,一声清脆的‘叮’声响起在演武台上,这声音实在是很轻,但此刻又显得那么的大声。
    何太冲只觉得自己手中长剑似乎轻了很多,而后又是‘叮叮’两声响起,于此同时,他顿觉虎口一震,半身发麻,手上一松,剑柄便离了手,直朝着附近一树上射了过去。
    ‘夺’地一声,剑已没入树中,连剑柄都不能看见,树干上仅留一洞。
    地上留着一半剑身。
    何太冲吃惊不小,而周围昆仑弟子早已目瞪口呆,亦是不敢言语,怕惹上霉头。
    姜希夷看了看地上的断剑,再看了看何太冲,道:“剑术通神?”
    
    第15章 肆
    
    “剑术通神?”
    姜希夷嘴里说出这四个字,不带任何情感,也未表达些什么,可在场所有昆仑派弟子,皆觉得她这一句话,四个字,出口便是讥讽。
    一瞬间,空气似乎凝滞了,昆仑弟子们的手,都暗暗的握在了剑柄上,只待一声令下。
    姜希夷和南斗北斗十三人,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甚至连多余的动作都没有。
    然而,他们并不需要用眼睛去看,气势的变化他们早已感觉到了,只是无惧而已。
    姜希夷此刻只觉得,招已领教,胜负已分,接下来自然就是要走了,她将剑归于剑鞘之内,正准备转身下了演武台之时,忽然一个尖锐的声音说道:“哪里来的黄毛丫头,竟然敢来我昆仑派闹事!”
    姜希夷循声望去,只见说话之人是一个身材高大的半老女子,满头花白头发,看上去比何太冲老了十几岁,双目含威,一眼看去就知道,是身居高位发号施令之人,且此刻眉宇之间聚有煞气,来势汹汹。姜希夷心中甚是不解,她本以为在门派之中最高位之人本应是掌门,可这位女子出来之后,昆仑弟子对她却明显敬重于掌门何太冲。
    昆仑弟子见这人来了后,皆是松了一口气,屈膝道:“掌门夫人。”
    原来这高大女子就是何太冲的夫人,也是昆仑派的掌门夫人班淑娴。
    她在昆仑派中的威名比何太冲还高,旁人私底下都称她为昆仑派“太上掌门”。
    班淑娴对姜希夷喝道:“我们昆仑派名门正派,何掌门自然是不愿与你这般黄毛小丫头当真动手,不过让你而已,你还出言讥讽,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
    姜希夷摇头,道:“你为何同我说这种话,他自己不会说嘛,更何况,他没有让我,他只是打不过我罢了。”
    姜希夷语调平淡,声音冰冷,不过陈述而已,丝毫不自满,似乎刚刚她胜了的不过一个普通弟子,不是掌门。
    何太冲领会到班淑娴这是给了他一个台阶,遂道:“小姑娘,刚刚确实是我相让了,不然以你怎么可能胜了我。”
    姜希夷闻言皱了皱眉,道:“一开始你确实是轻视了我,可待我拔剑之后,你明明已经使出十分力气了,为何偏偏说是相让了?罢了罢了,你若不服,我们再打一局便是了。”
    “且慢。”班淑娴道,“昆仑派掌门怎么会随意与些不知所谓的人动手,我来对付你就足够了。”
    班淑娴话音刚落,另一名女弟子长剑出鞘,倒转剑柄,递给了班淑娴。
    姜希夷见状,心中纳罕道:“此处人用剑不免太过奇怪了,手只要握住剑柄,拔剑便是一招,为何这些人偏偏要舍弃这一招?”
    她看了看班淑娴后,开口道:“你们两人一齐上好了,免得浪费口舌和时间。”
    姜希夷这话,明显是说方才两人死不承认,而叫两人一齐上,直叫人觉得看不起昆仑派。昆仑派雄踞西域多年,就算在中原武林中,也赫赫有名,班淑娴同何太冲就算去到武当少林也是倍受礼遇,此刻姜希夷如此待他们,他们心中登时火气。
    班淑娴咬牙道:“好啊!不知死活的黄毛丫头,这话可是你说的!还不再来一柄剑递给掌门!”
    班淑娴话音刚落,一柄出鞘剑被抛上演武台,何太冲稳稳拿住后,道:“虽然二人围你一人实非我们所愿,但姑娘你既然如此说了,还望小心些吧。”
    何太冲话音还未落,班淑娴就已提剑直向姜希夷左肩刺去,这一下出招的手法迅捷务必,就在一眨眼之前,班淑娴还在原地看着姜希夷,满脸怒色,而一眨眼之后,已是长剑在手,剑尖离着姜希夷肩头不到一尺。
    姜希夷身形一边,身子一晃便躲过了这一剑。
    何太冲紧跟着班淑娴,剑锋一斜,企图刺她肋下。
    姜希夷脚下一退,身子一侧,左手弹向何太冲长剑,何太冲手上一震,剑光微转,向下一压,又朝着她腰间而去。
    姜希夷身子微动,反向再弹了一下何太冲的剑,这一下比刚刚那一下来的厉害多了,何太冲紧紧握住了手中长剑,使其不脱手,但长剑仍一荡,刚好格挡了班淑娴刺来的一剑。
    何太冲快速避开,班淑娴长剑一抖,再做攻势,剑尖直指姜希夷脚下。
    姜希夷脚下一踏,登时凌空而起。
    这时,轻风吹动,姜希夷在空中衣袂飘飘,似乎和这风融为了一体,要随风而去。
    接着,她急速下坠,往下落。
    落下的不仅是姜希夷,还有她的剑!
    班淑娴同何太冲二人,只觉眼前一花,而后寒光如流星般一闪,而后‘叮当’两声,手上一轻。
    二人长剑皆断。
    何太冲班淑娴二人心头一震,虎口一麻,他们甚至没有看清楚姜希夷到底是怎么出手的,掌中剑就变成了一柄断剑。
    二人对视一眼后,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和一丝狠绝——绝不能让这白衣女童活着下山。
    何太冲和班淑娴为昆仑派两大高手,两大高手联袂还被一十岁女童在众目睽睽之下击败,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下次下山,这事只怕要传遍江湖,为保昆仑派威名,抑或是他们二人名声,不仅要杀死姜希夷,连她带来的人,全部都要杀死。
    姜希夷冷冷看向何太冲班淑娴二人,道:“你们的剑告诉我,你们要杀我。”
    何太冲被戳破心事,但仍然面上温和,笑道:“小姑娘多虑了,昆仑派是名门正派,不会随意杀人的。”
    何太冲和班淑娴二人,皆打算杀了她之后,将此事推于意外,再偷偷派人在路上将南斗北斗十三人悄悄杀尽。
    姜希夷不说话,定定看着何太冲和班淑娴的方向,两人心中皆是一寒,他们各自都觉得,姜希夷是在看着自己,而且都看透了自己的心思。
    在气氛凝滞时,姜希夷抬手道:“七杀,唤马。”
    这一声声音直送七杀耳中,天枢听来清晰无比,其他人听起来不过是寻常说话罢了。
    “是!”名叫七杀的少女抱拳后,从袖中取出一短小竹笛,放于唇边,吹出了一段曲子,清脆好听,又极其清晰,似乎整个山头都能听到这个声音。
    忽然,众人只听到马群的嘶鸣和马蹄声,不消多久,十四匹马尽数出现于墙外,姜希夷向着七杀点了点头。
    “黄毛丫头,比试还未结束,你若是想走,只怕太容易了吧!”班淑娴出声道。
    姜希夷转身再看班淑娴和何太冲二人,此刻两人一人站西北方位,一人站东南,手中皆持断剑,一剑指天,一剑向地,使出的正是昆仑“两仪剑法”,两人此时看起来气定神闲,端凝若山,倒是又成了两位宗师。
    忽然狂风大作,将众人吹的衣袖飞舞,姜希夷冷冷道:“如此你们都不愿认输,我只为你二人手中之剑不值。”
    此话传至班淑娴何太冲二人耳中之时,皆清晰如同耳边话语,两人心中一惊,此等内力二人只怕是望尘莫及。
    姜希夷继续道:“而且,我来去又是你们留得住的?”
    话才入耳中,在场所有人都看到,姜希夷一行十四人,忽然如轻烟一般,腾空而起,而后如飞鸟投林一般,越过了高墙,接着又是一阵嘶鸣声。
    班淑娴怒道:“快去追!莫让那个小贼种跑了!”
    话虽如此,可却无一人动了,也无一人能动。
    这狂风,似风似剑,缠绕着所有人,冻住了刺进了他们每一个关节,每一个穴道一般,连动都动不了,只能在此处听着越来越远的啼声和嘶鸣声。
    人已走,剑气未散。
    姜希夷一行人从昆仑下山后,直向川内峨眉而去,风雪皆散尽,盎然春意,到达峨眉时,已是桃花散尽,杏花夹道的时节了。
    峨眉景色秀丽,山势雄伟,一股横空出世的气势,可又不似昆仑那般叫人一见,便觉得山压心头。
    且峨眉山远远望去,只见山峰缥缈,隐隐约约,犹如女子黛眉一般,山间云雾缭绕更似仙女羽衣抑或是衣带,将此山笼罩。
    峨眉派便在峨眉山上。
    欲寻峨眉派,必登峨眉山。
    只因,峨眉门派坐落于峨眉山最高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