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逢春-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熙说道:“看来这所谓宝藏倒是勾起了你的兴趣。这经书只这么一本,已经在这儿了,不论是火烤水浸还是有什么密码文字,只要多折腾几天,都不至于一无所获。”
  建宁心想,玄烨果然聪明,这经书到了他手里,秘密应该保留不了多久就会被发现了,她倒是希望他快点发现,好能有兴趣去集齐其他的。
  建宁说道:“皇帝哥哥不如闲暇的时候稍微花点心思,若是真有宝藏挖出来,到时候分我一丁点儿,我就心满意足了。”
  康熙却想到的更多,他皱着眉头说道:“你说太后是真的要看佛经,还是刚好也听到了这个传闻?既然是江湖传闻,她一个深宫妇人怎么会知道,这件事连皇祖母都没有提过一句半句。而且,太后怎么知道鳌拜府上会有本书呢?”
  他身为天子,富有四海,对于宝藏之事他倒是不在意,所谓的龙脉才是他在意的。
  建宁说道:“这我倒是猜不到,也很难说,不过,本来要送到她手里的经书,半路被我们拦截了。只要看她是若无其事还是大发雷霆,就知道她是不是真的十分重视这本书。非得到它不可了。”
  康熙说道:“不错,我们可以看看太后的反应如何。”康熙一笑道:“只不过小桂子就比较倒霉,少不得要让他背一个办事不力的黑锅了。”
  康熙翻了一会儿佛经,又查看了这书外面的书函,总觉得这书与鳌拜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要不然太后怎么会知道书在哪个府上?
  若是平时,他有这个困惑倒是可以直接去问太后,挂名的母子两个平时感情还是不错的,至少康熙之前单方面以为如此,但是今天他和建宁一起劫了本该进给太后的东西,便有些心虚不想去问。
  建宁又看了看那些黄色的书函说道:“听说旗人对自己的本旗都十分有归属感,更别说是旗主的了,看来连鳌拜也不能免俗,就是一个书套子也要特意做成镶黄的颜色。”
  康熙受了她的启发,有了灵感恍然大悟道:“对呀,鳌拜是镶黄旗的旗主,这四十二章经应该不止一本,这薄薄的一册怎么能写得完整部经书呢。”
  他虽然不信佛,但是对佛经也略有了解,《佛说四十二章经》是天竺传来的佛教原始典籍之一,这所谓的四十二章经至少有四十二章,这本书是汉文版的,他随手翻了翻里面只有五章。
  康熙说道:“如果不止一本,那就是每个旗主那里都有一本,明日上朝我问一问康亲王他们就知道了。”而且若经书中真的藏有秘密,那持有之人应该知道的更多才对。
  建宁开心的说道:“那就太好了,皇帝哥哥还是先专心看看这一本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吧,一本小小的经书,其中到底有什么机关,我真的好想知道,如果能亲手把这个秘密揭开,那就更是再好不过了。”
  康熙反正今天说给建宁放一天假,干脆自己也不去看什么折子了,专心参透这经书的秘密,他将整本镶黄旗的四十二章经看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又分别将经书放在火上烤,放在水里浸,几经试验之后,终于在书皮儿的夹层里发现了不同寻常的东西!
  倒出来一看,是几块碎羊皮,拼起来是一块地图的其中一角!
  建宁睁大眼睛兴奋道:“这是藏宝图!看来真的有宝藏!”
  康熙折腾了半天,找出了所谓经书的秘密,也十分有成就感,他看了看那块地图说道:“果然如我所猜测的,照这个大小,这块儿旧羊皮地图也就只有八分之一大小,要想看到完整的地图,需要集齐所有的经书才行。”
  他目光中闪烁着精光,“如果这些碎羊皮真的都分散在八旗手中,那朕要集齐岂不是太过容易了,为什么当初皇阿玛不做呢?”
  建宁说道:“既然六叔也是旗主之一,皇帝哥哥明日问问他,也许就能解惑了吧。”
  小桂子从小是混大的,今日竟然倒霉的黑吃黑被打劫了,还丢失了皇上和太后要的东西,真是走了霉运了!他就算被打的地方仍然隐隐作痛,也得去慈宁宫复命。
  本来想着等皇上空闲了,他求皇上跟他一起去,或许还能从轻发落,但是太后那边听到小桂子已经回宫的消息,已经派了人来传了好几次,他躲也躲不掉,只能硬着头皮过去了。
  小桂子一直以来觉得太后的形象是个很是优雅的贵妇,今天不幸的是他看到了优雅破功的时候。
  太后的眼中几乎要冒出火来:“你说什么,你敢再说一遍?”
  小桂子只得战战兢兢地小声解释道:“本来经书我已经拿到手里了,可是谁曾想到回来的路上遇到了江洋大盗,好像知道我身怀宝物一般。奴才跟他周旋了几百个回合,差点小命不保,最后经书还是让人给抢去了。”
  到口的鸭子都飞走了,太后心中极为气愤,已是恼羞成怒,她上下打量小桂子道:“我怎么没看出你这个奴才身上有丝毫损伤,你若是胆敢骗我,信不信我将你凌迟处死!”
  小桂子一听说什么凌迟处死就怂了,听说皇宫里的人要杀谁容易得很,只要吩咐一句,他就别想见到明天的太阳。
  小桂子害怕之下,就极能胡编乱造,他都说一句西说一句,让太后也晕头转向,分不清到底是哪方势力前来截走的。
  小桂子又对着太后说了一车好话,太后对他的杀意终于有所松动:“好吧,我就暂且留着你这个奴才,但是你必须把失落的经书给我找回来!”
  “是,是,奴才赴汤蹈火,也要把经书给太后找回来!”小桂子又赌咒发誓了一通,太后才将他放回去。
  等他走后,太后狠狠的发了一通脾气,第二天,康熙只要问内务府要慈宁宫所换的器皿单子就知道当晚是个什么情形了。
  等到太后发过了脾气,彩凤才从里间探头探脑的出来:“太后,什么事惹您这么生气,是刚才那个小太监吗,我看他挺能说会道的!好像很有趣的样子。”
  假太后仍有余怒,说道:“这些不关你的事,你只要当好你的格格就行了!”


第166章 刁蛮公主16
  第二日一早,康熙去太后宫里请安。
  皇太后也已经梳妆打扮完在等着他; “皇帝呀; 我知道你有孝心; 不过你日理万机,就不必日日过来请安了。”
  康熙笑道:“给皇额娘请安; 是儿臣该做的事,不论多忙,都不应该半途而废。”
  太后欣慰的点点头; 又与他闲话家常起来; 还特意绕开最近发生的事说起别的。好像昨日失经书亦是对她没有丝毫影响。
  但是太后不提; 康熙不得不提起,说道:“太后要的那部经书; 本来小桂子已经从鳌拜府中查抄出来; 但是没想到运送回宫的途中; 又将它遗失; 朕手下办事不力,还请太后见谅。”
  太后淡淡的说道:“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 小贵子昨天已经过来请过罪了; 不过是一本经书; 丢了也就丢了,皇上又何必特意提起。”
  康熙说道:“太后一向心如止水,很少向儿臣要什么东西; 这次难得开口。小桂子是朕的人,他办事不力; 便是朕的失察,自当向太后请罪。”
  太后说道:“皇帝太过谦逊了,不过是手底下人的过错,皇上万万不可太过自责。”
  康熙说道:“是,儿臣谨遵皇额娘教诲,不过既然皇额娘有心钻研佛经,朕已经命人将大内所藏的珍品佛经都给送到慈宁宫来,虽然可能比不上您亲自指要的那一部,但是这么多藏品也够皇额娘专研一段时间了。”
  太后皮笑肉不笑的扯了扯嘴角:“皇上有心了。”
  康熙若不是让内务府新调了太后宫里换器具的单子,就真以为太后毫不在意呢。
  她换了那么多瓷器摆件,难道不是因为心情不好给砸了吗!
  但是她越这样欲盖弥彰,康熙就越觉得其中有问题。早就知道宫中人是各怀心思,不止犄角旮旯连门后头都藏着不少心眼。但是这一次他意识到从小就对他十分慈爱的太后也不知道存了什么心思,就十分难以接受。
  这时彩凤格格应该是才起床不久打着哈欠走了出来,说道:“皇上吉祥,您又这么早就来给太后请安了!”
  康熙道:“免礼。”他不经意间看到太后的神色从彩凤出来之后立刻变得有温度了很多,便若有所思起来。
  彩凤可能是还没有太过清醒,又因为在宫中呆得也久了,胆子变得大了很多,说道:“皇上每日起得这么早,不困吗?您每日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来给太后请安,害得慈宁宫上下也不能睡懒觉。”
  康熙听了她这话,心中微皱眉头,但是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太后则厉声说道:“放肆!皇上的行程岂容你置喙,我看你的胆子是越养越大了,还不快向皇上道歉。”
  谁知道彩凤好像是并不害怕太后,只不过俏皮的吐了吐舌头,收敛了之前脸上慵懒的神色,“皇上,奴婢知错了,请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别和我一般见识。”
  康熙面色一直温和,说道:“你年纪还小,爱睡懒觉也是有的,朕怎么会与你认真呢,起来吧。”他虽然对这彩凤在说话,但是眼角的余光一直留意太后。
  果然见他不打算追究,才一副松了口气的样子。
  康熙又说道:“朕不但不会生你的气,你在慈宁宫中能为太后解闷,朕还应该奖赏你才对,你要什么赏赐啊?”
  听到皇上这样说,彩凤极是兴奋,不过她先看了太后一眼,见太后点了点头,她才说道:“彩凤跟着太后,什么都不缺,只希望皇上下次出宫玩的时候也带上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康熙只是笑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看来昨日他的行程太后宫里已经知道了。
  太后显然不觉得彩凤的提议有什么不对,这时也说道:“你们小孩子贪玩,偶尔出宫可以,但是要注意安全。”
  康熙说道:“皇额娘说的是。”
  太后又说道:“彩凤虽然是我的义女,但在辈分上也算皇上的妹妹,我身边只有她这么一个,皇上别怪我多心疼她一些,皇上也不要眼中只有三妹妹,偶尔带她玩一玩,看着你们兄妹和睦,我就别无他求了。”
  康熙自然不会为了这点小事去反驳太后,欣然同意,表示以后会多加照看这位小妹妹。于是太后与彩凤都十分满意,如此,有了康熙这话,彩凤偶尔出入乾清宫找东西就顺理成章了。太后深信皇上手中也有四十二章经,这个宫中,她作为太后可以横行无阻,唯有皇上的寝宫和议事的地方是她不应该随便去的,所以才将任务交给彩凤格格。
  太后手中其实已经有三本四十二章经!这个太后其实是神龙教徒假扮的,其中第一本经书是从教主手中带来作为参照样本的。听说这第一本经书是当年洪教主从一位大官旗主手上抢下来的,不仅因此得知了四十二章经的秘密,还顺道抢下了那为旗主的小妾,就是现在在神龙岛上呼风唤雨的洪教主夫人。第二本是从董鄂妃的承乾宫里搜出来的,最后一本是她派宫内大内侍卫强抢来的。
  康熙若是知道她手上已经有这么多经书,一定会大吃一惊!可惜他现在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还想着太后近些日子以来性情大变,是不是受到了来自蒙古娘家那一方的逼迫。
  在奉天旧宫里的太皇太后,收到宫中苏麻拉姑的传书,同时收到康熙亲手给她写的信。麻拉姑定时给她通信,汇报宫中和皇上的情况,是太后特意吩咐的。
  太皇太后放下信后,感叹道:“我这个孙儿,做事雷厉风行,很出我这个老太婆的意外呀!”
  她的儿媳妇辈没剩几人了,建宁的生母敬太妃王氏算是一个,因为这些年来心如止水一心参佛,倒是很和太皇太后的眼缘,所以走到哪儿也愿意把她带在身边,这时敬太妃正侍候一旁,柔声问道:“不知道宫里发生什么事了,让老祖宗有这么多感叹?”
  太皇太后说道:“我原来想着皇上年纪小,还不能亲政,朝政又掌握在权臣手中,所以只能先忍着等待合适时机。又怕皇帝年少气盛,见有我这么个靠山,忍不住率先发难,事有不成还要反受打击。所以我才躲出京来。心想他一个小孩子,就算是天资再聪颖,也应该折腾不出什么花样来,而朝中有野心的大臣见我们祖孙分散,相隔这么远,不可能一举拿下,自然也不会轻举妄动,但是没想到啊!”
  敬太妃这时心已经提了起来:“宫中到底发生了何事?”
  太皇太后看了看她说道:“我还以为你真的是心如止水,看来三格格的安慰也会让你担心嘛。”
  敬太妃苦笑道:“皇额娘别笑话我了,建宁自小就圣眷优容,我从不担心她有什么事儿,她皇帝哥哥比我这个当额娘的都尽心,我是担心咱们皇上,他毕竟也还是个孩子呀!”
  太皇太后说道:“你可别把他当成孩子,就算再小也是人君了,我就是小看了他,这次才落得这么惊讶,你知道吗?皇上凭一己之力,收了军权和大臣们,已经一举将鳌拜拿下了!”
  敬太妃自然十分惊讶,她就算是居于深宫之中,但是就算在太皇太后面前也知道朝廷的格局,恐怕不只是他们,朝中的那些文武百官们,之前也没有料到,少年康熙竟然就有如此魄力!
  敬太妃说道:“看来咱们大清朝要出一代圣主了,建万世之基业,打造一代康熙盛世。”
  太皇太后闭了闭眼说道:“我自然也是希望如此的。”敬太妃知道现在太皇太后的心中肯定是波涛翻涌,她知情识趣的给她时间平静。过了一会儿,敬太妃才说道:“既然朝廷上的毒瘤已经肃清,我们是不是要启程回宫了?”
  太皇太后已经平静下来,睁开眼说道:“不急,这奉天的皇宫,我还没住够呢,皇上的信件中说,不久他就要南巡,到时候也会顺道驾临奉天接我们回宫。”
  毓庆宫书房中,建宁正在复习康熙所布置的功课。墨香押着一个小太监过来了,建宁看了看,不像是她们宫里的人,问道:“怎么回事儿?”
  墨香说道:“回格格,此人在宫外探头探脑,行迹鬼祟,奴婢就把他抓回来了,听候格格发落!”
  那小太监道:“喂,你别冤枉好人行不行啊!我什么坏事儿都没干,你可别撺掇格格发落我!”
  墨香气道:“窥探格格宫中,已经是犯了大罪!你这奴才连宫中的规矩都可以藐视!还说不是居心不良!若是你真做了什么坏事,你以为还有命在吗?”
  小桂子知道他们毓庆宫的人武功高强,自己绝对不是对手,这时也霍出去了说道:“我是小桂子!御膳房六品首领太监!你们可能听说过,就是我陪着皇上智擒鳌拜的!我若是有个什么万一回不去,皇上一定会四处找我的。”
  墨香刚想要出手教训教训他,省着他总是大言不惭。
  建宁这时开口说道:“原来是小桂子,我说你有些眼熟呢,之前咱们见过面。”
  小桂子对着建宁自然不敢像对待墨香那么无礼,重新给建宁磕了头见了礼,说道:“三格格,奴才并非有意大胆窥探宫中,只是实在想知道,你们上次抓的那个人怎么样了?”
  建宁说道:“哦,你说那个茅十八是吧?”
  小桂子听了这句,心想完蛋了!她们肯定是对十八哥用了刑,不然以茅十八的硬气怎么可能告诉鞑子自己的真实姓名!
  韦小宝:“你们到底把他怎么样了!”
  墨香在他头上狠狠的拍了一下:“放肆!不得对格格如此无礼!”
  建宁淡淡道:“看不出来,你对那个江洋大盗倒是很讲义气。”
  韦小宝心道:完了,完了,连做江洋大盗的老底子都被人问出来了,他泫然欲泣道:“你们就直说了吧,他到底是死是活?”
  建宁的功课还没有做完,就是一边听小桂子说话,手下执的笔也没停,她示意墨香告诉他,自己还要再写会儿,墨香会意,于是小声告诉小桂子茅十八已经出宫了。
  韦小宝明显不信:“你们会那么好心放十八哥出宫?”他看到墨香眼神一厉,连忙改口说道:“奴才相信三格格仁慈,不会为难好人,你们说他出宫了,我就放心了!我就不打扰三格格了,奴才告退!”
  谁知墨香不为所动,仍旧押着他在书房的地板上等候建宁的发落。
  半晌过后,建宁才放下手中的笔,这时才说道:“你想走,哪有那么容易?你以为我这毓庆宫是什么地方,若是今日放了你,我如何在这宫中立规矩?”
  小桂子不敢置信的看着建宁,不过是一个小小少女,但是他深知,这女孩子身份地位非同正常,说出的话就极有力度要实现,这时语气也软了下来,求饶道:“我是皇上的人,三格格不看僧面看佛面,这次就放过我一次吧,奴才以后再也不敢了。”
  建宁说道:“你放心,你是皇帝哥哥面前的红人,我不会把你怎么样的,再说宫中自有规矩,各宫的主子不可以对奴才们动用私刑,要杀你伤你我还怕脏了自己的手呢,可是,你竟然敢对我不敬,若是我不杀一儆百,我这个格格也算是白做了!”
  建宁对墨香说到:“把他带下去,你有什么不见伤口的手段,尽管招呼招呼这位桂公公,起码给他个教训,下次不敢再到咱们毓庆宫外随意窥探,或者不敢当面撒野。”
  墨香道:“是!”
  小桂子韦小宝一边被墨香往外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知道三格格让这位很厉害的宫女给他动用私刑,还是能没有证据的那种,大声嚷道:“三格格,你,你好狠毒!等一下!呜……”
  建宁抬手,“让他说话!”
  于是墨香才放下堵住他嘴的手。
  小桂子喘了两口大气说道:“三格格,你私抓宫中不明身份之人,又私放出宫,你不怕我告诉皇上?”
  建宁笑了:“很好,胆子不小,竟然还敢威胁我,你大可以试一试,将这事情告诉皇上,看看到底是我能有什么伤筋动骨,还是皇上先把你这个乱党的同伙杀掉。因为你这句废话,多加一倍惩罚!”
  此后,小桂子在宫中深得皇上和太后的赏识,跟皇上坦白验明了正身,官越做越高。但是无论他得到了多少赏赐,官升得多大,路过毓庆宫都会绕道走,见到建宁都像老鼠见了猫,如临大敌。
  宫中也因此有传言,建宁格格虽然看起来文静秀美,但其实十分刁蛮任性,连皇上面前的红人都深受荼毒。


第167章 刁蛮公主17
  康熙从慈宁宫出来之后,当天就又招各旗的旗主觐见。时辰到了之后才发现人还不全; 康熙扫了一眼问道:“和察博呢; 他有什么要事; 连朕的召见都敢不来?”
  八旗兵勇虽然并不都在护卫京师,但是几位旗主王爷这个时候是都在京城的; 而且为了控制王公们的势力,所有王爷大臣无旨不可离京,所以根本不存在半天之内找不到人的情况。
  各位王爷正在面面相觑之时; 殿外侍卫来报说和察博大人的家人来代奏:他昨日离奇过世了; 所以今日才不能奉旨前来。
  康熙一惊:“是何人传来的这个消息; 让他进来。”
  来人是和察博的长子,康熙问过之后发现他悲痛过度; 又急着前来奉诏; 还没查清死因到底为何; 也根本不知道家中是否丢了什么东西。
  于是康熙当下命康亲王亲自去一趟; 并小声嘱咐他,重点看一看; 镶红旗的那本四十二章经到底还在不在。
  康亲王见皇上如此着急此事; 这才恍然大悟; 今日皇上召集他们几个过来可能就是跟这本经书有关。
  而其他大臣还不明所以,以为皇上召他们来,只是像往常一样的议政。只是今日皇上看起来格外沉重; 话都没有几句,只是让他们自己讨论商量。这些大臣久在朝堂之上; 都是极会察言观色的人,见皇上如此,也都小心翼翼的。
  直到康亲王回来,带来的消息是:“刑部的官员和仵作也在和察博大人府上,听他们初步判定,和察博大人是昨夜被人谋杀而死的,奴才检查了他的遗物,果然没有历代相传的四十二章经!”
  康熙早有了预感,但是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愤怒的拍了下龙案。
  几位大臣见皇上动怒,纷纷跪下请求他息怒。
  康熙说道:“各为旗主,你们都听到了,镶红旗旗主和察博已经为人所杀,而且朕看杀他的人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夺取八旗的四十二章经,朕今天召集你们来,就是要看看,那经书是否还各自在你们手里?”
  康熙的这话问完除了康亲王与苏克沙哈之外,其他几人都纷纷叩头请罪。
  康熙挑眉道:“怎么?!”
  有人说道:“请皇上恕罪,奴才今日第一次听说此经书的名字,家中并无收藏此书。”其他人纷纷附和。
  有的又说:“确实曾经听闻有一部经书是各旗主历代相传之物,只是等到奴才自己接掌的时候,并没有这部经书。”
  康熙知道这人没有撒谎,他的父亲嘉坤曾经征讨云南,身后事是由吴三桂一手操办,所以康熙怀疑他们正蓝旗的那一本书已经落到了吴三桂手上。
  康熙目光如电扫过众过臣说道:“列为旗主难道手上都没有吗?”
  康亲王是正红旗的旗主,说道:“奴才手中的正红旗四十二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