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逢春-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熙目光如电扫过众过臣说道:“列为旗主难道手上都没有吗?”
康亲王是正红旗的旗主,说道:“奴才手中的正红旗四十二章经完好无损。”
苏克沙哈也说:“正蓝旗的那一本也在奴才手上。”
康熙道:“八部四十二章经,只剩其二,看来真的有有心人早一步动作,目的必然是要对付我们大清。”
康亲王一凛,说道:“不错,奴才从先父手中接过这部经书的时候,他曾说过,要我好生保管。此部经书关系着我大清的龙脉国运,共分八部,由八旗分别掌管。奴才倒是不知道,其他各位旗主们,到底是怎么将书遗失的!”
其他人闻言,更是纷纷请罪,说实在不知情啊!不敢有瞒皇上分毫,回去就彻查本旗到底有没有这部经书,以及经书的去向如何。
康熙缓缓神色说道:“朕相信你们不会瞒而不报,鉴于先前的各位旗主都是骁勇善战之人,有可能在战争之时就将经书遗失了,这次交不出经书的,朕先不为难你们,但是你们必须在一年之内查清线索。否则,朕先降了你们的爵位!这旗主通通换人当!”
“是!”
康亲王和苏克沙哈在此会结束之后,纷纷赶回家取出各自手中的四十二章经亲手奉到康熙面前。康熙有些五味杂陈,说道:“朕并不是觊觎八旗手中的东西,只是怕有人从中作梗。”
康亲王连忙识趣的说道:“奴才们怎会不知皇上的心思,只是出了和察博那件事,奴才们手中倒是不敢拿着这部经书了,还是归入公中安全一些。”
康熙于是就着台阶下,说道:“既然如此,朕就先代为保管,等查清了到底是何人要搜集经书之后,再做定夺。”其实他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猜测,不知道这事会不会是太后干的。
问了二人之后,他们两位老臣也不知道传说经书中的龙脉宝藏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康熙想:看来这世间唯一知道这件事情的应该只有皇上一人,连八旗的各旗主所知都不多,而且让他们分开掌管就是让他们互相防备制约的意思,除了皇上一人没有人有权利能集齐。当时顺治匆匆出家,许多事都没来得及交代,要想问清此事,看来必须要去五台山觐见顺治才行。
康熙已经决定南巡,到时候就顺路去五台山觐见先皇,他对顺治只停留在八岁之前的感情又濡慕又是崇敬,要去见他还有几分紧张,所以打算先派自己的亲信小桂子现在应该叫韦小宝,先去打个前站,替他参见一番。
瑞栋是慈宁宫的侍卫副总管,身手矫健武功不错,因此很被太后赏识,指派他去做了几件事之后,已经成为了太后的心腹。其他几件事瑞栋并没有察觉什么异样,只是主子吩咐,他这个做奴才的自然照办。但是这最近的一件,太后却是让他杀死了一个朝廷大官,并且夺了一本书回来。瑞栋觉得,太后让他做的事情已经出格了。
他今日听到别人议论,和察博大人的案子已经交由刑部查案,便慌了,他匆匆的去拜见太后:“太后!奴才听说,皇上把案子交给刑部查了!这该如何是好!”
太后不紧不慢的说:“他们要查就让他们查去吧,你慌里慌张的做什么,难道是怕别人看不出来你做贼心虚吗!”
瑞栋为难地说道:“可是可是这是太后吩咐奴才去做的,奴才只不过是听命办事,当时,和察博大人不肯将经书交出来,奴才说出太后的懿旨他也不肯从命,又威胁奴才将这事要告知皇上,奴才不得已才失手杀了他。若是被刑部查出来,就是谋杀重臣之罪,奴才就算是有一百个脑袋也担不起啊!”
太后冷笑道:“这是他敬酒不吃吃罚酒,谁叫他不肯将经书交出来!我看你杀的好,免得他活着会乱说话。”
瑞栋有些诧异的发现,太后十分冷漠,心里不由打了个冷颤,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曾经帮太后处理掉了好几个人,虽然不知道那些人都是怎么得罪了她,但是他的罪行若是公布于众,别说他瑞栋的前程毁了,就连小命也是难保了。
太后看了看他,不耐烦地说道:“你还在这里干什么?”
瑞栋迟疑道:“还请太后示下,若是刑部查到了奴才该怎么办?”
太后怒道:“蠢奴才,这还用我教你?自然是死不承认!就算是不幸被抓了,也不能供出我来,不然,你就不是杀一个大臣的罪行那么简单,我要你的全家族人通通陪葬!”
瑞栋听了这话只能惊疑不定的退下去,知道自己这是上了贼船便难下,太后比他位高权重得多,他想脱身也是不能了。
看着他走了之后,假太后眼神更加狠厉:“都是这个没用的东西打草惊蛇!虽然拿回一本经书,但是皇上已经开始查办此事,已经有两部经书落到了皇帝手上。”
彩凤不知道何时已经从内室走出来,说道:“太后又何必生这么大的气呢,其实东西到了宫里,反而比在宫外更容易得手。”
太后一见是她,便缓和了神色,“哦?”
彩凤笑着说道:“皇上收了那两部经书,总不至于一直带在身上,乾清宫的奴才那么多,人多手杂,咱们可以收买一两个人将东西偷出来,而且还有我呢,大不了我亲自上阵,我现在可是太后身边的红人,又是格格,那些狗奴才敢拦我不成!”
太后说道:“你说的有道理,到了宫里我们反倒更好得手!到时候我们手上一共有五本四十二章经,足够向教主交差的了。”
彩凤看她展颜,不由得撒娇道:“娘啊,我们在宫里待的好好的,锦衣玉食,还有这么多奴才可以使唤,为什么还要听那个洪教主的吩咐?”
太后一皱眉头说道:“说了多少次了,在宫里不要叫我娘,免得露馅。而且你也不可以对教主不敬!”
彩凤说道:“我又不常叫,只是偶尔叫个一两声,别人听到了也不会以为有什么,反正太后已经收我做义女了!这不明白的事,有这么大好的荣华富贵不享受,天下还有比太后更大的官吗,就连皇上都得看你的脸色,干嘛还听那个千万里之外的教主调遣!”
太后厉声道:“住口!”太后赶紧开窗和门看了看四周有没有其他人,“洪教主神通广大,我们就算在千里之外对他不敬他也能感受到的,而且,我和你爹都中了教主的爆胎易筋丸□□,若是没有定期的解药送到,便会全身溃烂而死,所以我对他的忠心无论什么都动摇不了,以后也不可以口出狂言说教主的坏话!”与其说是忠心,不如说是又惧又怕。江湖上一些邪教,向来用密药控制教众。
彩凤不悦的说道:“那个人才不是我的爹,我才没有那么丑陋没出息的爹,我是大清太后的义女,是多罗格格!”说罢,就飞快的跑走了。
留下假太后看着她的背影忧心忡忡的发呆,毛东珠如今的太后身份,不过是为了收集经书方便,但是假的就是假的,彩凤却有些假戏真做了,但是毛东珠并不怪她,彩凤毕竟是个小孩子,虚荣心强些,被宫里的繁华迷花了眼也是情有可原,只是有些忧心,日后,她们完成任务回教中之后怎么办。
此时,建宁和康熙已经轻车熟路的将封皮儿中所夹藏的碎羊皮找了出来,放在一起拼接,果然地图的范围又多了一块,他们都是识得满文,见到熟悉的山河大川的名字渐渐显现,都有一种十足的满足感。
第168章 刁蛮公主18
康熙说道:“虽然朕已经知道别有心人也在收集经书,但是我们现在手中已经有三份羊皮; 就算是那人得到了另外五部书都没有关系; 大不了; 将我们手中的羊皮毁掉,这个秘密就永远是秘密; 任谁也揭不开了。”
建宁说道:“皇帝哥哥还是先别想着毁掉它,咱们最好把剩下的也集齐,我还没见过宝藏是什么样呢!”
康熙摇头失笑道:“你呀!整天就知道惦记着宝藏!毓庆宫的库房东西难道还不够多吗?你要什么; 朕都赏赐于你; 朕就不信; 倾一国之力供养的公主,眼皮子那么浅; 就盯着那一份不知道到底存不存在的宝藏!”
建宁强词夺理道:“那怎能一样!这是咱们靠本事得来的; 自然是格外珍贵。其它都是别人赏赐的; 唾手可得的东西; 就不显着有那么可贵了。”
康熙说道:“你若是这么说,朕刚刚得了一块罗煞国送的血红如意; 本来想将它赏赐给你; 既然你觉得没那么可贵; 那还是算了吧!”
建宁眼前一亮:“血红如意?”
建宁立刻起身做起了小宫女的工作,为康熙捶背捏肩,一边说道:“皇帝哥哥; 我刚才说错了,您赏赐的东西才最为可贵!还是把如意给我吧!”
康熙眼露笑意; 却故意说道:“先看看你的手艺有没有长进吧,左边左边重一点,这两天看着子可把朕累坏了!”
建宁从小喜欢如意的形状,所以康熙得的大大小小的如意,几乎都进了她的库房。
康熙一边享受她的捏肩,一边说道:“对了,这个穿着羊皮的荷包,你就随身带着吧。”
建宁捏肩的手一顿,“你不自己带着?”
康熙说道:“有两本经书送入宫中,这件事瞒不住人。已经没有用的经书就还放在朕那里,可以钓鱼上钩。真正重要的东西就由你替我保管,相信别人很难猜得到。”
康熙按照原计划起驾南巡,他去请示太后是否随行,太后以自己久居深宫不愿意多见人,而且宫中不能没有人主事为由,所以并不和皇上一起去。
皇上顿了顿后说:“那请皇额娘自己保重身体,儿臣回宫之后再过来请安”。
太后道:“皇上出行在外也要保重龙体,不用记挂我。”
康熙临行之前嘱咐被他留下看宫的太监副总管小毛子:“朕不在宫中的这段时间,乾清宫你可看好了,若是少了什么物件儿,朕拿你是问。”
小毛子一向机灵,很会随机应变,而且之前苏麻拉姑看他可怜受人欺负,认了他做干侄子,从此才算入了康熙的眼,小毛子对康熙忠心耿耿,又会变通,所以才留下他看家。
小毛子说道:“万岁爷您就放心吧,您不在宫里的这段时间,奴才会不错眼的看着,乾清宫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康熙意味深长的道:“话可别说太满了。”
小毛子又说道:“奴才知道万岁爷寝宫书房的重要性,若是有个闪失,奴才死一万次都不够赔的。若是奴才真的不慎失职,让歹人踏进乾清宫一步,奴才就等万岁爷回京那天,在爷面前负荆请罪。”
康熙眼神看着窗外,幽然说道:“若是真有人来,而且还是你得罪不起之人,那你就识时务一点,先暂且隐而不发,查清楚那人是否是幕后主使,找到罪魁祸首,收集好了证据,等朕回来再做处置。”
小毛子听康熙的这个话音儿,好像早预料到会有人来一样,不过主子怎么吩咐他就该怎么照做:“奴才遵旨。”
于是在京中留守人员都安排好了之后,御驾浩浩荡荡的出发了,这是清朝入关以来,第一次有皇上南巡,沿途各省的百姓听说御驾要来,这辈子还有希望在家门口看到皇上,无不翘首以待。
各地官员更是严阵以待准备接驾,等着皇上随时驾临本省本县。
既然皇太后亲口说不去,那宫里的其他格格阿哥贝勒王孙们康熙就一概都不带,本来他也不是为了去游山玩水的,带那许多人有什么用,唯有三格格随驾同往。
建宁这次一起随驾南巡,她的车辇就在康熙的御驾后面。
她的行舆很宽,里面除了座位,茶几等还有可供小憩的床榻以及可供取用的书架等物,就像一间相对比较小的卧室,最重要的是每一件都镶死在车架上抗震防晃,这是出门之前内务府特地打造的,所以就算常日在这行舆之上,也不觉得无聊枯燥。
皇帝出巡,就算特地经过缩减,浩浩荡荡的侍卫以及仪驾宫女侍从们,一共也有两三千人,所以他们的队伍往往是前面皇上的御驾已经出城,后面殿后的人还没从落脚的府里出来。
京城里虽然安排了索额图等人照管朝政,但是有些重大事件以及各方兵士上的文书还是会快马加急送到御前,等待皇上批示,所以他并不比在宫里的时候清闲。
他们的路线是出京师从直隶进山西,康熙已经命令附近三省的官员们齐聚山西阳城,一同见驾。
这日还没到每日休息的时间,队伍却缓缓的停了下来。建宁掀起车帘,让跟在车边的墨香去看看发生了何事。
不久墨香带着苏麻拉姑一起回来了,苏麻拉姑隔着帘子说道:“三格格,前面是山西的官员们前来接驾,皇上让奴婢陪您过去。”
另一边,在这候驾的官员们见到皇上下车,以山西总督莫洛为首的众人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打算在皇上面前好好表现自己,力求留下一个好印象。
只看皇上刚下车不久,刚与在场官员寒暄了两句,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对身边的大宫女苏麻拉姑说:“你去看看建宁,她昨天还跟朕抱怨这些天坐车腿都坐麻了,现在到地方了,你陪她过来歇歇脚。”
苏麻拉姑应了一声:“是。”
虽然人在外省,但是皇上身边何人得宠,何人说的上话,这些地方官都是做过功课的,毕竟任期到了之后他们要去京城重新选官,等待调任,京中的大事若不提前了解就跟不上节奏要被淘汰的。更何况这次皇上要御驾亲临,他们更是把能打探的都打探到了。
御驾还没倒,众人就已经知道皇上身边的大宫女苏麻拉姑最得信任,侍卫魏东亭,太监小桂子都是皇上的心腹亲信。
这些人是天子近臣,他们这些地方官员封疆大吏,遇到了也千万不能摆谱,还要好好的供着,给足孝敬,才有可能在皇上面前给说几句好话。
这刚见面就见皇上打发自己的大宫女去伺候别人,可见这后来之人的重要性了。
不一会儿,只见苏麻拉姑扶着一个穿着月白色宫装旗袍的少女,一路有说有笑的走过来了。
建宁走到众人跟前,先给康熙福了福身请过安。康熙说道:“免礼。”
他对众人介绍道:“这是朕的三妹妹,和硕建宁公主,这次南巡没带别人,只有朕和公主两个,你们都过来见见。”
于是众人重新拜见建宁:“臣等拜见三公主!”
建宁面带浅笑道:“众位大人不必多礼。”康熙说道:“走吧,咱们边走边说,别说是建宁,连朕久坐之下也有些腿麻。”
康熙还像她小时候一样牵着建宁一起走,虽然这地下极为平整还铺着地毯,显然是迎驾的官员们特地准备的。
看到皇上自然无比牵起三格格的动作,众臣心中各有思量。他们不像在京城的官员,平日里能听到各种小道消息。对住在京城里的天子的一举一动只能靠猜测,天子的形象不免高高在上,甚至被神化了。
如今亲眼所见,皇上对公主和蔼亲切,对臣子们也殷殷垂询,如此第一次见圣驾的臣子们,对康熙的第一印象丰满起来,同时,也都知道能让皇上带在身边的这位三公主,在宫中也应该是极为受宠的金枝玉叶。
山西总督莫洛走在康熙的另一边方便与他对答。
康熙道:“没想到这么快已经到了山西境内了,离朕预计的还差两天呢。”
建宁目光一动,看了看四周的景色和地貌,她曾经周游天下,这里好像还没到山西。
果然,只见莫洛笑着答道:“回皇上,这里还不是山西,龙驾还在直隶境内。”
皇上诧异道:“直隶?我不是让你在山西的阳城接驾吗?你带着所有官员跑到了几百里外的直隶了?”
莫洛诚惶诚恐地说道:“万岁爷好不容易驾临,奴才们自当尽些孝心,多往出迎几百里不算什么。”
康熙笑了笑,不置可否。他看到前方不远处的房舍,说道:“这就是你们给朕准备的下榻之处吧?”
莫洛说道:“这里只是给皇上和公主殿下歇歇脚而已,至于皇上的行宫,奴才另有安排,是本省富商刘大宝听说皇上驾临,专门献出自家的一座别院,那里山清水秀,皇上去看了一定喜欢。”
康熙听到此,停步放开建宁的小手,回身道:“不了,朕还是就住这儿吧。”
莫洛有些焦急,陪着笑脸说道:“皇上乃是真龙天子,公主又是金枝玉叶,怎能住在这普通地方,这里不过是给皇上歇歇脚,行宫就在十六里外,奴才再怎么样也得把行宫设在山西境内,那里已经备好了,上好的白毫银针,等着万岁爷过去品评。”
康熙仍然坚持道:“不用再说了,朕今日就要住在这儿。”
莫洛:“可是皇上……”
建宁在心中叹息,这位督抚大人,看来马屁要拍到马腿上,只因为他的不合时宜。
果然,见他还没完没了,康熙已经发火了:“朕已经说了,今日就住在这里!你们难道没听见吗?朕要你们在阳城接驾,结果你们私自跑到几百里开外来,是谁给你们的胆子,不遵圣谕?”
莫洛等连忙诚惶诚恐的跪下道:“奴才等并不敢有违圣谕。”
康熙板着脸道:“莫洛呀,你是先皇身边的老臣,今日带头邀宠,以致你们三省的官员全都不遵圣旨,把朕的话当儿戏,所以别怪朕今日不给你面子了!朕的旨意不变,仍然是后日三省官员在阳城接驾,你们听清楚了没有?”
众臣齐刷刷的大声道:“听清楚了!”
康熙道:“好,既然都听清楚了,那就这么办吧,今日朕也不留你们喝茶了,知道你们会不自在,都散了吧。”说罢抬步向那本来就打扫干净,特地供御驾休息的民居走去,跟着皇上的宫女太监也鱼贯而入,保证随时康熙有需要,可以随时伺候。
建宁落后了一步,没有着急跨入门槛,苏麻拉姑仍然陪在她身边。莫洛等人看到皇上拂袖而去,心里这个急呀!见到建宁回身看过来,急忙说道:“公主殿下,帮帮奴才吧,奴才也没想到皇上会生这么大的气呀!这可如何是好啊!”
即便是康熙让他们都回去,他们惹怒了皇上现在也不敢走啊。就怕今天不仅失了面子,还失了圣心啊!
建宁顿了顿说道:“你不必着急,皇上一向是亲近谁才会骂谁,皇帝哥哥是没拿你们当外人,才会直言这些的。”
莫洛听到这话安慰了一些,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道:“奴才知道错了,奴才敢问公主,如何才能让皇上消消气儿?”
建宁看了看苏麻拉姑,说道:“苏麻姐姐有什么办法?”
苏麻拉姑很聪明,她明白建宁留下并不是为了给莫洛他们解围,这些外省的官员建宁见都没见过,更别说会有什么交情。
建宁格格是实在不想让皇上生气,这才是她唯一的目的。
苏麻拉姑想了想说道:“不如莫洛大人找些上好的小米来,奴婢给皇上熬碗粥,皇上一定喜欢。”
这些天来赶路,虽然带着御膳房的人,但是为了做饭方便快捷,大多是吃些干粮肉干儿,皇帝也不例外,苏麻拉姑整日在康熙身边伺候,知道他的饮食习惯,若是能喝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应该心情会好很多。
建宁文言也点了点头:“大人听到了吧,这就去办吧。”说罢,已经抬步与苏麻拉姑向里面走。
莫洛在门外一个劲儿的说道:“奴才谢公主殿下,谢苏麻大姑姑指点!”
第169章 刁蛮公主19
进来之后健康心已经坐在那喝茶,抬眼看她们道:“你们怎么这么慢; 跟他说那么多干什么!”明显在里面什么都听见了。
建宁说道:“不过就两句话的事儿; 顺道安抚安抚他们被皇上出巡吓到的情绪。”
康熙不以为然的说:“山西是个穷省份; 动不动就有天灾,朕每年免了他的赋税不说; 还得倒搭不少钱。现在可好,朕是来视察民情的,一个百姓看不着; 肯定都被他们牵走了; 朕所到之处到处都是鲜花着锦; 红毯铺地,靴子上连个土沫子都站不谢; 这算什么视察民情!”
建宁说道:“皇帝哥哥说的对; 若是南巡变成了扰民; 惹得老百姓怨声载道; 此行那就适得其反了,百姓们不会以为是官员为了巴结皇上私下所为; 只会把恶名记到皇帝南巡的头上。”
康熙岂会不知这个道理; 只是一时还没想到那么深; 只是在生气他们铺张浪费罢了。所以一到这儿一见到那些官员的面,心情便好不起来,没有当场发作教训他们; 已经算是留了面子了。
他向魏东亭道:“估计他们还没敢走,你去传旨; 朕这一路走过的地方,老百姓们要原封不动,不允许有任何扰民的事情存在,更不可私加赋税,朕的一切用度,由御驾队伍自备,若有违令者,严查不怠!”
魏东亭领指出去,片刻就回来了,回复道:“莫洛大人等人指天誓日地说会谨遵皇上教诲,必然不敢扰民,更不敢将一切花费算到老百姓头上。”
建宁说道:“他们自己说的不算数,有了皇帝哥哥这道圣旨,才会真正约束起来。”
康熙说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朕的目的之一就是视察民生,朕走过的路线都是他们事先安排好的,自然会呈现最好的一面。不想让人看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