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逢春-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她这么一说,康熙也觉得奇怪,自从狼群围攻宝日龙梅就挤到了他的身边,他全副心思都在跑远了的建宁身上,没有注意到身边的变化,但是别人一定注意到了,还是彻查为好。
有了确切的目标,没过多久,调查结果就呈到了康熙面前。
土谢图自知兹事体大,也不敢再宠着自己的宝贝女儿了,让宝日龙梅拖着病体一同来请罪。土谢图不住的磕头道:“皇上,臣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请您开恩从轻发落呀!”
康熙见到送到跟前装着小虎崽的笼子,气得脸色发青。
原来宝日龙梅的手下昨晚捉了一只小虎崽儿回来给她献宝,宝日龙梅生长在草原,却没养过猛兽幼崽,一见到这小老虎憨态可掬的样子,就十分喜欢,所以跟它好好的亲近了半天,晚上都是搂着它睡的。她身上自然是沾染了幼崽的气息,所以那头痛失幼崽的老虎寻味而来。
果然让建宁说中了,那老虎不是冲康熙,而是冲着一个宝日龙梅来的!而她此举已经陷康熙于险境。
康熙已经顾不得对方是个少女,怒道:“你怎么这么蠢啊!只要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围猎之时碰到猛兽幼崽躲都来不及,你竟然把它养了起来!你是怕老虎不来找你,还是不来找朕啊!”
宝日龙梅已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说不出话来。
土谢图不得不为自己的女儿求情:“皇上息怒,她不是有意的,她真不是有意的。就算再有一百个胆子,宝日龙梅也不敢谋害皇上啊,我们喀尔喀世世代代对大清皇上效忠!”
“她的无意之举,竟然比百十个刺客效果都强!”康熙平静了一下怒火,才说道:“土谢图,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好女儿,什么知书达理聪明伶俐,朕看她根本没有脑子!这样的人可进不了朕的后宫。看在你一向忠心耿耿,朕不治她的罪,你把她带回去好好教养。这次打赌她已经输给了建宁,那就信守承诺,以后不要再出现在朕的面前!”
康熙挥挥手把他们赶了下去。这才问穆子旭道:“那个捉了虎崽的奴才呢?有没有看押起来?”
穆子旭小心翼翼的说道:“皇上,那奴才已经畏罪自杀了。”
康熙冷笑一声:“继续查下去,我不相信这件事背后没有人指使。”不论查得到查不到,到底是谁出了这阴损招数,他大概也心中有数,只不过这一场围猎本来就是为了用来粉饰太平的,这一笔他会先好好的记着。
这时内阁大臣熊赐履走进来说道:“启禀皇上,去狩猎的勇士都回来了,个人猎到的猎物数量也已经清点完毕,请皇上过去主持狩猎结果。”
第205章 刁蛮公主55
庆祝今日围猎的晚宴已经摆好了,就等着皇上到来主持大局; 封赏前几名。木兰围猎; 是满语和汉语的混称; 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
这次木兰围猎并非是一次简单的狩猎活动,而是一场重要的政治活动; 这几年清廷正在推行“肄武绥藩”的国策,木兰围猎实则是一场军事演习,以达到控制蒙古、震慑沙俄、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北部边防的目的。当然; 也有康熙锻炼军队; 甚至考察文臣武将的良苦用心。
木兰围猎令军士们继续保持了满族一贯的英勇善战传统; 同时加强了和蒙古各部的关系,使北部边防的安全稳定得到了保证。皇帝也趁机根据一些文臣武将的忠诚和能力; 提拔或革除其官爵。
狩猎的统计结果已经出来了; 费扬古排在第一位; 图海排在第二位; 第三名是准噶尔的葛尔丹。
皇上已经下了旨,让清廷的武将不可以丢大清国的脸; 所以这些武将们哪敢怠慢; 自然是卯足了劲儿打猎; 这一下倒是有些用力过猛,一下子挤掉了每年都被蒙古人占据的前两个名额,只让蒙古人得了个第三。
不过就算如此; 康熙也不大高兴,因为他想让人压制下去的就是这个葛尔丹; 没想到还是让他冒头得了第三名,可见此人十分勇武。
葛尔丹果然趁热打铁,向康熙道:“皇上说过,比赛的前三名各有嘉奖,我要的奖赏已经想好了,请皇上赐于准噶尔汗位,另外,我以正妃之位求娶三公主,还请你成全。”他先下手为强将自己的要求说出来,免得康熙不认账或者是随便指给他什么东西。今日葛尔丹拼了全部力气围猎,只比第四名多两只猎物,他怎么可能不抓住机会,向康熙讨要他最想要的东西呢。
听了他这话,康熙的脸色眼见着就沉了下来,本来就热闹非凡的宴会上,也瞬间安静了下来。经过了今日围场上发生的事情,再结合康熙曾经放心地把建宁公主送去军中。就连消息闭塞的蒙古部落人也猜得到,三公主必定是康熙皇上十分倚重之人,而且文武兼备。葛尔丹张口就要求娶三公主,这是想给他们准噶尔部增加助力呢!
别说蒙古各部不愿意双方结亲,以壮大日益嚣张的格尔丹的势力。就是清廷皇上的亲信们也不愿意,他们知道皇上的心思,朝廷和葛尔丹之间早晚有一战,把文韬武略的三公主嫁过去,岂不是资敌?
康熙坐在上首,将众人的神色看在眼里,此时更觉得格尔丹的妄想有些可笑,“你想娶朕的三公主?”
葛尔丹状似谦恭实则强硬地说道:“皇上请您应允。”
康熙不客气地说道,“别的事情都可以商量,唯有这一件,朕不能答应你。”
葛尔丹质问道:“为什么?难道皇上就可以说话不算数吗?”
你算是什么东西,根本配不上建宁!康熙缓了一下,告诉自己还要和葛尔丹维持表面的和平不可以轻启战端,才没有将这句话说出口,而是为了现在急需休养生息的大清国不轻启战端,维持了表面上的平静,“朕早就答应过建宁,她的婚姻大事由她自己做主,你若是能说服她,让她亲口答应你的话,朕自然乐见其成。”
康熙口不对心说了这一通,心中已是万分不渝。他捏紧拳头,愤愤的想:怪只怪葛尔丹太不自量力,竟然真的觊觎起不该肖想的人来。
太皇太后出生草原,所以今天的宴会也参加了,连她这个经历非凡的人都觉得今天的气氛有些剑拔弩张。
葛尔丹见康熙这个态度,转向建宁,立刻换了一张面孔,面露自以为温柔的微笑道:“三公主觉得本王如何?本王诚心以正妃之位虚悬以待,姬妾都可以遣散,这天下间的珍宝,只要你看得上眼,我都能找来送到你面前。”他倒是很懂得女人的心理,无非是独宠和珍宝罢了,他这条件一说出来,本来相当不看好他的人倒是对他另眼相看起来。
可惜建宁脸色不红也不白,也没有别人以为的扭捏羞涩,淡淡的道:“不如何。”
“什么?”葛尔丹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建宁重新解释了一遍:“你不是问本宫觉得你如何吗,答案就是不如何。”
“为什么?”
葛尔丹的亲信随从们面色都十分不快,觉得这个大清的公主侮辱了他们的主上。
建宁淡淡的说道:“我不会嫁给配不上我的男人。”
葛尔丹的堂弟扎木格已经按耐不住怒火,道:“你敢侮辱我们大汗?”
康熙冷着脸说道:“别忘了你们这个大汗的汗位是怎么来的,还没有得到朕的册封,尔敢对着大清公主这么说话,朕现在就可以治你大不敬之罪。”
建宁站起身来,对康熙说道:“皇帝哥哥请息怒,这件事情我自己来解决。”她对葛尔丹说道:“这样吧,我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能打赢了我,我就嫁你,如果你打不赢,就请你收回之前的话,本宫可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葛尔丹一惊,以为涉及到婚姻大事,她怎么也应该听从皇上的安排,没想到建宁公主会这么直接,打算粗暴的以武力方式解决,当然,这也是蒙古人最喜欢的方式,但要分情况而定才行。他可没忘了当初她是如何轻易的杀死密宗高手桑结的。过了几年,葛尔丹的功力大有长进,但是自觉不一定比得上桑结。明知不是建宁对手,这倒是让他为难了。
建宁似乎洞悉了他的想法:“怎么,若是不敢应战就收回前言。”
“大汗!怕什么,你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怕她一个女人做甚!”“是啊,好好教训教训她,就是公主日后也不能在您头上撒野。”
葛尔丹只能苦笑,心道:你们是不知道这个女人的厉害,否则就不会大言不惭的让自己大汗去送死了。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葛尔丹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应战,“好吧,还请公主手下留情。”
只有建宁和他自己知道,他这话绝对不是客气一下而已。
清廷的大臣倒是被建宁的这几句话吊足了胃口,
“三公主这是打算比武招亲吗?”“确切的说,应该是比武据亲才对。”众人连宴会也不顾了,都去围观建宁公主与葛尔丹的比试,有人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有人忧心忡忡怕大清真的跟葛尔丹结了亲,那日后就不好办了。
康熙看了看旁边眼睛都不眨一下,紧紧盯着场中的周培公,忽然说道:“你不怕建宁输吗?”
周培公脱口而出:“不会的,葛尔丹无论再高也不是公主的对手。”
康熙说道:“你对她竟然这么有信心,看来这个场景你应该很熟悉吧?”
周培公怔了一下才收回目光道:“是,在军中的时候,臣偶尔能看到公主这样操练士兵。被她亲自指点过的将士们都说受益匪浅。”
康熙忽然起了跟他聊天的兴致,说道:“周培公,你今年三十多岁了吧,朕听人说媒人都快踏平你的门槛踏了,但是无论是京城大员还是封疆大吏家的姑娘,你竟然没有一个看上眼的,你到底打算什么时候成亲?那么多姑娘家都配不上你,莫非你心中早有属意的人?”
周培公见皇上竟然问起自己的私人问题,一时不知道要如何回答,又想在君主面前不应有所隐瞒,还是照直说了:“不瞒皇上,臣确实心有所属,不过臣自知……配不上她,所以不敢心存妄念,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臣这辈子自然是不打算娶妻生子了。”
康熙说道:“你已经位极人臣,贵为内阁宰辅,什么人竟然是你配不上的?莫不是你也想着尚公主吧?”
周培公顿了顿,欲言又止道:“微臣不敢。”
他如此做态,康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家里养的女孩太优秀,总是引来各方的觊觎,早知如此,康熙就不会随便把建宁放出去了。
康熙气道:“好你个周培公啊!这么说你娶不到心仪之人,就不打算传宗接代了!你们汉人不是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吗?你的圣贤书都到哪儿去了?”
周培功垂头说道:“臣出身不高,父母又已经早亡,自幼逃荒避难的没有什么宗族管束制约,也无宗可传,臣只有一个人,想怎样活法自然听凭自己的心意。难道臣还为了迎合也不相干的人,娶一个不喜欢的女子回来,这只是误人误己,徒增孽障罢了。”
对于他这说法,康熙简直又气又无奈。别人就看这君臣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起来了,可见是完全没把葛尔丹的求婚挑战放在眼里。
而事实上,他们说这会话的功夫,葛尔丹已经被打趴在地,再也爬不起来了。建宁没动用武器,而是一招一式的往戈尔丹的身上招呼,这里一掌,那里一拳,间或一道掌风劈过,务必要让他领会到什么叫切肤之痛。
葛尔丹的手下们以及饱受格尔丹欺压的部落人只见无往不利的葛尔丹到了建宁手里就全无发挥的余地,处处受制。开始还以为葛尔丹是惜花之人,对公主手下留情,但是越看越明白,建宁公主哪用得着他谦让,葛尔丹根本就是被压着打!而且建宁公主明明可以早些至胜,却偏偏要折磨他,那一掌掌下去,众人甚至能听到骨头碎裂的声音,在场观战诸人无不瞠目结舌。
建宁踩着他的背,问道:“你还不认输?”
第206章 刁蛮公主56
葛尔丹累得气喘吁吁,反问道:“那你打得满意了吗?”
建宁诧异道:“我若是说没有满意; 你还要继续坚持下去?”
葛尔丹嘴角挂着一丝血迹; 苦笑道:“那是自然; 本王惹得公主不高兴,自然要受些皮肉之苦以示赎罪。”
建宁闻言收回了脚; 说道:“你输了,之前说的那些话就当你没说,本宫不会再追究了。”说完转头就走; 再也没看他一眼。
这场单方面的痛殴同时惊掉了一地的下巴; 众人看着建宁公主潇洒离开的背影; 简直要重塑自己对她的认识。
葛尔丹被建宁狠狠的揍了一顿,才觉得头脑无比清醒; 后悔不该色迷心窍; 向建宁公主求婚。以建宁的身手; 别说打一顿; 杀了他都有可能。以他想跟康熙分庭抗礼的野心,娶回去这样一个公主确实是一个定时炸弹。现在葛尔丹里子面子都没了; 最后不得不用以退为进这一招; 才保住自己没变成残废。
当然; 建宁下手有分寸,不至于在众目睽睽之下真的把他打残,就顺水推舟结束这场闹剧。
众人回到席上重新开宴; 康熙对前三名进行嘉奖,满足了葛尔丹第一个请求; 正式下旨册封他为准噶尔部盟的大汗,不追究他弑父弑兄擅自夺取政权的罪过。恩威并施,准噶尔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宴会开始之后,众人亲眼见到建宁把葛尔丹打成那副样子,建宁身边就成了真空地带,那些之前一直想来攀关系的命妇夫人们已经不敢往前凑了。武将们倒是对建宁推崇备至,可是也不敢贸然上前。
建宁乐得清净,这算是意外收获。不过还有人是例外,大格格端着酒杯款款走了过来,说道:“三妹还是老样子,拒人于千里之外。我们两姐妹许久不见,三妹不会拒绝和我喝一杯吧!”
大格格在康熙十四年受封为和硕端敏公主,同年十月嫁给喀喇沁部蒙古杜棱郡王次子乌梁罕氏噶尔臧。这次圣驾驾临盛京,大格格也随同额驸前来。
她出嫁之时建宁正在外打仗,没能送她一送。建宁端起酒杯说道:“恭喜大姐嫁得良人,建宁敬你,愿你和额驸琴瑟和鸣。”
大格格娇笑道:“多谢三妹了。”
她在建宁这里刷了一遍存在感之后又去太皇太后身边承欢膝下,专门拣吉祥话和一些特意搜刮来的笑话讲给太皇太后听,惹得她老人家心怀大畅。大格格十分得意,好让众人知道,她端敏公主虽然远嫁蒙古,还是十分受宠。她的夫家见此情景,只会对她更加尊重。
今日的围猎除了几个让人惊心动魄的插曲之外,还算得上是很成功,接下来众人还会在围场呆一段日子,自由行猎,就没有第一日的那么多规矩了。想退出的人也可以随时回盛京内的皇宫,不过众人都是以皇上的意志为转移,御驾不离开,就就很少有人会先走。
葛尔丹求亲的事情之后,让康熙意识到建宁已经到了待嫁之年,也是应该考虑给她议亲了,不过她看起来并未倾心何人,所以让她自己选反倒是为难了她。
康熙又有些忧心,以建宁这天霸道的表现,可能会让青年才俊们纷纷退却!要知道公主下嫁后,夫妻双方本来就不对等。公主仍然是君,额驸是臣,夫低于妻!这在以夫为纲的年代根本是个特例!
虽然人们会对皇室敬畏向往,能尚公主是一门一族的荣耀,但若是这位公主太过强势,那就会让人望而却步啊!
康熙不得不为建宁日后的婚事发愁,他不由得想到了与周培公的对话。周培公倒是他的心腹爱将,康熙也很看好他的才华。唯一一点可惜的就是周培公是个汉人,满汉不能通婚,这是祖宗规矩,虽然康熙不怕打破祖宗规矩,但是就怕太皇太后那里不好松口。所以,这件事儿康熙打算徐徐图之,再试探试探建宁的口风再说。
这天建宁出了帐篷,没走多远就遇见周培公同样骑在马上,见到她便驱马过来,“见过公主殿下。”
建宁打量他道:“不必多礼,周大人这是打算去打猎吗?”不怪乎她有此一问,周培公竟背着弓箭和箭袋,这可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形象,她可没忘了那您刚出征之时,单单只是骑马赶路而已,周培公就把自己磨得重伤。
周培公赧然道:“让你见笑了,我是有此打算,只是想试试,还不知道结果如何。”
建宁说道:“是吗,之前一直没见过周大人动刀动枪,我还以为你讨厌这些。”
周培公连忙解释:“并非讨厌,只是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个文弱书生,在军营那种到处都是强人的地方哪敢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但是我发现像我这样也不好,所以打算去练习练习射箭……不知道周某可否与公主同行?”
建宁好心情的说道:“一起吧,我还能教你。”
周培公眼前一亮:“有劳了。”他立刻跟上,凑过去说话。
大格格从转角处走出来,若有所思的看着两人的背影,本来她是打算来找建宁拉近关系的。建宁立下大功回京时大格格已经出嫁,若是早知道她这么有本事会在前朝建立功勋,大格格之前也不会与她交恶了。
自从嫁出来之后,大格格才愈加明白自己与京城中实权人物交好的重要性,否则只能被遗忘忽视,被边缘化,额驸一家也不会重视她。大格格想了想,转身往太皇太后的帐篷去了。
太皇太后也挺想念这个远嫁出去的孙女,毕竟从小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长大,以太皇太后的年纪正是见一面少一面,所以这次到了盛京之后,时常招大格格过来相陪。
大格格说着说着,将话题引到了满汉之分上,“老祖宗,我还记得咱们宫中有一块牌子是您亲手立的,‘汉女不得入宫’。”
太皇太后说道:“没错,祖宗家法早有言明,满汉不能通婚,皇上这一点倒是一向做得很好,后宫中从未有汉女,你怎么忽然说起这个?”
大格格说道:“皇上向来听您的话,自然会守着这个规矩,不过有些人向来特立独行,说不定要让老祖宗失望了。”
太皇太后奇怪问道:“你是说谁让我失望了?”
大格格看了看四周站满了宫女,于是她悄悄在太皇太后耳边耳语了几句。
一旁侍候的苏麻拉姑只觉得太皇太后的脸色慢慢变得凝重起来。苏麻拉姑心中不由忐忑,大格格一向不是个以和为贵的人,很爱从中挑拨是非,不知道她这次又向太皇太后说谁的坏话。
把周培公从军中召回京之后,康熙不但没有像众臣以为的那样怕他功高盖主把他发配到边远地区雪藏起来,而是让他进入内阁。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十分欣赏周培公的才华与人品,另外一个则是因为明珠和索额图。
内阁中康熙最倚重的人就是他们两人,康熙却发现最近二人的分歧越来越大,而且双方都有一批拥簇,很有些水火不容的意思。康熙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自己人内乱,那是一个王朝由内到外灭亡的根本。
索额图和明珠又是康熙的左膀右臂,一个是国丈,一个是国舅,分别是大阿哥和太子的至亲,与康熙都是姻亲,康熙在国事上离不开他们。所以急需听命于自己的第三方势力进入内阁来缓解当前局势。
周培公身后没有任何一个大家族支持,下马能治国上马能为将,又拒绝了那么多大臣以婚姻为纽带抛出的橄榄枝,在康熙看来他这样一个孤臣,是最好的人选。
到了晚上用餐的时候,康熙对建宁说道:“听说今天你一直和周培公在一起?”
建宁说道:“是啊,我教他如何射箭。他们那些文人只知道读圣贤书,却不知道要锻炼自己的身体。怪不得每次贡院开考有很多人都是横着出来的,体力太差了!我八岁就能拉开的弓,他花了一天的时间总算是有点模样了。”
康熙有些好笑,“咱们受到的教育不同,自从一入学就有骑射课,更别说你在这方面又特别优秀。”
康熙仿若不经意地问道:“你觉得他这个人怎么样?”
建宁心中有些奇怪:人都已经入了内阁了,皇上对周培公明显十分看重,现在才想起来问人怎么样,会不会有点晚了?她还是说道:“治世安邦之才是毋庸置疑,只不过他可不是个老好人,敢于针砭时弊,有才也有刺吧。这样虽然容易得罪人,但是皇帝哥哥需要的正是这样敢于对你说实话的人才,而且,活得自在比什么都重要。”
康熙想起周培公曾说过“要顺着自己心意,不在乎别人眼光”的话,发现这两人的观念竟然出奇的合拍。
康熙沉吟着说道:“建宁,你也大了,自从葛尔丹求亲不成之后,你的亲事已经公开被提及。相信一回京众王公命妇的目光就会聚集在你身上,想打你主意的人肯定不在少数,是时候开始议亲了。”
建宁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倒不是十分意外,但是自觉没有碰到喜欢的人,这个世界上若是说她对谁的感情最深,那自然要非康熙莫属了。这是她一直守护的人。康熙觉得自己把建宁从小带大,在建宁的角度看,何尝不是她带大了他,亲看见证他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个英明的小皇帝。
建宁清楚的知道两人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亲情,又有一个换身的秘密,不用去相互戒备怀疑,至少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