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逢春-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宝钗说道:“或是有什么柳二爷此时不方便做的,尽管开口,若是我能办到必然不推辞替你办好。”
  柳湘莲拱手说道:“在下不过是偶然路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姑娘不必放在心上。”
  薛宝钗说道:“既然柳二爷如此侠义心肠,那就我们薛家欠你一个人情,有什么事可以来找孙管事或托人找我。”
  柳湘莲确实不是挟恩求报的人,见宝钗如此客气,也只得应下,然后告辞离开。
  宝钗吩咐孙管事这边先备一份不薄不厚的礼给柳家送过去,以后赶上年节就归到薛府这边走动。
  秋收已过,已经快要入冬,各处该交年租子的陆续交了上来,贾家的这些事物,一向都是由贾珍代管。今年不同以往的是,薛家也陆陆续续有佃户来交田租以及庄子上养的各种出产。
  这日探春,林黛玉等人都到薛夫人的院子中玩耍,正赶上金陵城外两个庄子一起来向薛家在交东西,薛宝钗正让人登记造册。
  大鹿一百二十只,獐子一百二十只,狍子一百二十只……各种猪羊鱼,鸡鸭鹅等禽,熊掌鹿筋鹿舌海参蛏干大虾,榛、松、桃、杏穰各干果,果脯,特色干菜上等碳米等物,数不胜数,当然还有贩卖各种粮食牲口所得的银子,那些才是一年真正的收成所得,自然直接入薛家金库。
  薛夫人整个院子,都堆得满满当当,后面的队伍还没停下来,陆续往前送呢,只能堆到院外去,还好园中这个角落只有薛夫人住,而且有门与外面相连,不然这鸡叫鹿鸣之声少不得要打扰邻居了。
  探春之前不管家,还不清楚这些原委,今天看到薛家田庄上进上来的东西实在是多,问了之后才知道只是两个庄子上的供上,自己家也有田庄,这一对比,这是薛家的庄子太大,还是怎么回事儿,总之这收成竟然要比贾家的多一倍。“宝姐姐往年也有这么多的东西送过来吗?怎么好像都没有今年多?”
  薛宝钗说道:“我家早就有这些庄子,不过我们家人口少,过个年也根本用不了多少东西,这些庄子上的收成供奉之物,之前都让送到金陵叔叔家去,帮着代为祭祖。因为年后他们也要上京来,这些东西也是没地儿处理,所以今年才让这些佃户,把东西又送到我们这儿,所以往年没有这些东西。”
  探春说道:“原来如此,我就说往年宝姐姐没有今年忙,原来是因为叔叔家也要上京的关系。”
  宝钗见这东西乱糟糟的堆得到处都是,也不是办法,何况他们家又不止这两个庄子,之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送上来。每个庄子的东西都是庄子里人尽心挑选的年礼,又不能让人家直接折了银子卖,其中有养了一年品相最好的动物,还舍不得卖了银子呢,就想因此在主子面前讨个好。
  薛宝钗对着一堆东西也不犯难,叫来京城商铺中各个管事儿的,让统计店里员工的人数,以在薛家铺子中工龄长短,分得的东西多少不一样,管事儿的们自然另有一份儿十分丰厚的,让管事的都算就好数量,然后交上名单,统一派车从这拉出去,算是给伙计们一年到头发的福利。便不用在置办的年货了,这样大家都能过一个丰厚的年。
  管事儿的们欢天喜地,忙着写名单找车,都称赞东家仁厚,跟着这样的东家是享了大福了。一时又有店里的伙计们得了这等贴心的厚赐,非要过来给薛夫人及姑娘磕个头,管事们哪敢让他们进园子,便让在门外磕了头谢了恩,尽到意思就行了。
  给各处店铺的员工分完,这样东西已经去了一半,剩下的东西一边归拢,宝钗一边将之分作几份,自家只留了一点,剩下的直接让人开始打点各府的年礼,反正是要一家一家的送,也不需要非得在同一时间,这次没送到的等下次再有庄中人送上来再说,当然留给贾府的那份最多。
  探春说道:“宝姐姐,你可真是个散财童子,先堆得满满的一院子被你这样一打点,全都送出去了,只是,给我们家的那一份儿,也未免太丰厚了吧,办几次宴席都没有问题,过这个年只靠宝姐姐的东西恐怕就够了!”
  宝钗说道:“今年这两个庄子的年货送来的早,天儿还没开始上冻呢,这些活物若杀了不好保存,若是不杀,只能喂养起来,难道你要我当个老农养起来不成,若是不早早的都送出去,这园子才叫热闹呢!这礼送得不过是早了些,让他们收了礼的各人去烦难吧,说不定我们家是今年的头一份儿,还能让人多记挂着些。”
  薛宝钗又特地吩咐人道:“既然今年东西多,那乡下的刘姥姥也派人赶车去给她家送一份去,还有那位柳湘莲相公等到年前,照着普通的亲戚的节礼走一份礼。”
  几个姑娘都见薛姨妈这儿这等忙乱,看了会儿热闹之后,都到别处去了,只有探春一直跟在薛宝钗旁边,帮她搭把手,认真看她行事,只觉得获益匪浅。
  这一日午后,宝钗从薛夫人院子中回自己的蘅芜院,还没能走到就见到几人在院门口远远的张望,宝钗向来耳聪目明,见到是平儿并自己屋里的蜜蜡和紫绡,见她们一行过来,平儿连忙迎上前,口中说道:“宝姑娘回来了。”
  宝钗说道:“平姐姐是贵客,难得来,怎么又在院门外站着,我院子里的那些丫鬟们,也不知道请姐姐进去坐坐不成?”
  平儿说道:“何曾没让呢,只是我是个急性子,我坐不住,就跑到院门口来等,你的这两个傻丫头,也偏偏要陪着我等。”
  宝钗把她让到院中:“有什么话进来坐下说。”
  于是平儿跟着进了蘅芜院,谢了茶,说道:“宝姑娘最近可是听到了我们家的闲话?”
  宝钗说道:“这倒是不曾,你们家有什么闲话?这几天庄子上的佃户们送年礼过来,我一直在那边归拢,每日至晚方回来歇息,只有今天提前过来了。”
  平儿叹道:“我们家二爷,让老爷给打得下不来床了。”平儿说的老爷是贾赦,他们是大房的人,自然称贾赦为老爷。
  宝钗一惊:“这倒是因为如何啊?二哥哥有妻有子,也不至于像宝玉一个小孩儿一不用功读书,就遭顿教训,大老爷因为什么事生这么大的气。”
  平儿悄声说道:“一来这事儿也根本没瞒住人,恐怕连院子中的姑娘都知道了,二来我也从不拿你当外人,不怕宝姑娘笑话,我们二爷是触老爷的霉头了!全都因那个贾雨村!”
  薛宝钗奇道:“贾雨村?他现在是个什么官儿?”自从那次薛宝钗在王子腾面前提过这人,之后倒是不曾多关注过,以为像王子腾那等当了几十年官的老臣,肚子里得至少要有一百个心眼儿,焉能不去体察圣意,只要他心中有一分惧意,在与这贾雨村结交也是不可能的,谁知道王子腾像是没有告于贾家,而贾府与贾雨村之间尚有走动,而且看起来关系好像还挺密切。
  平儿说道:“官虽不大,到底是个能过堂的老爷。”于是将大老爷贾赦如何看上了人家石呆子家祖传的扇子,非要贾琏设法买过来,人家誓死不卖,贾琏也不能强逼,就回来说人家不卖罢了,惹得贾赦很是不快。
  但是那贾雨村可是个不管不顾的,诬告人家石呆子欠了官银,将石家的所有家产充公卖价,扇子送来给贾赦,贾赦自然喜不自胜,把贾琏叫去责他无用。
  平儿说道:“我们二爷不过分辨了一句,说也不能因为几个扇子,害得人家家破人亡,这样做也太过了,老爷就恼了,把他打了个好歹,今天来找姑娘,不为别的,上次宝玉挨打,还是从你这儿得到药敷上,才能睡得着觉了,如今二奶奶打发我来也求一丸。”宝钗问平儿道:“伤处可有破溃?”
  平儿拭泪道:“见了血的。”
  对一旁的翡翠道:“去取祛瘀止血丸来。”等给了平儿丸药,薛宝钗说道:“二哥哥,这伤我也不方便去看,涂上这药再善加保养几日就好了,到时我再过去。”
  平儿说道:“那我就代二爷和奶奶谢谢姑娘了,谁不知道你这里的都是灵丹妙药,上次宝玉被打得那样严重,涂上了这药没几天就生肌止血,老爷还以为根本没打狠,是宝玉装病呢!”
  送走了萍儿,宝钗心情也不太好,便是小猫小狗处的时间长了,还会有感情呢,何况是这里的人。宝钗记得贾家获罪这一桩事脱不了干系,原本以为贾雨村没能得到高位,便影响不大,没想到他善于钻营,还是在京中谋了官职,而且还有能力帮着贾赦夺人扇子草菅人命。
  虽然这种世家大族或多或少都会做出一些恃强凌弱,倚权仗势的事情来,但是这些在权势正盛之时做出的无视王法的事情,会在走下坡路时,被政敌翻出来成为别人攻击的证据。贾家可能是风光的太久,越来越肆无忌惮了吧。
  进了十一月,本来要准备过年过节,合该是喜庆的日子,有一位老太妃身体不好,当今的圣上以孝治天下,宫里的妃嫔们膳食钗环都有所减省,领中的这些官宦人家自然上行下效,也不敢过分铺张放肆,有的人家连戏乐都停了。
  大观园中反倒更热闹了,因为李纨的寡嫂带着两个女儿来投靠,还有邢夫人的侄女儿邢岫烟,史湘云也被老太太接来长住,这些女孩子都能诗会文,她们的诗社开得更兴旺了,宝玉更是高兴得什么似的,宝钗若有闲暇,便和她们一起玩一会儿,若是无暇便要告假。
  王夫人因又连日有事情,家里全交给探春李纨管,宝钗那边紧守门户,倒是没有什么这些意外的事儿,宝玉黛玉他们那边就不同了,人多,手杂进进出出,园子之中吃酒,偷盗,赌博都有发生。
  等到年后,薛蝌带着寡母宋氏和妹妹宝琴也就到了,贾府还是热情相待,特别是贾老太太,把宝琴带在身边,喜欢的跟什么似的,对她的喜爱,别说是宝钗,俨然已经盖过了黛玉和宝玉。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也先紧着她,宝琴受宠若惊不说,其他人也看不明白,老太太这是何意,下人中还有传言,这老太太相中这宝琴姑娘了,要把她许配给宝玉。
  宝琴私下里问宝钗是怎么回事,宝钗只让她安心受用就是,没什么影响的。
  这一日,老太太房里人到齐全,薛夫人看向宝钗,宝钗向她点点头。薛夫人于是说道:“老太太,今天我们是要向您老辞行的,一大家子在这儿叨扰了好几年,现如今宝钗她婶婶家人又来了,老太太和睦亲戚,没有丝毫嫌弃我们接着让住着,我们却不能不知礼数,一大家子好几房人在这聒噪老太太,老宅那边儿我早已让人打点好了,说话过去就可以住人。”
  薛夫人这话音一落,屋子里谈谈笑笑的倒是都停住了,除了林黛玉之外,谁都不知道她们家是真的要搬走。
  薛夫人倒是曾经跟王夫人提过,王夫人也只拿话搪塞过去,让她不要走,就在这贾府之中等着,过后必然有好事要落在她们头上呢。岂不知薛夫人一听这话,更加坚定了要走的决心。王夫人以为她们必然是不会搬走的,因为贾家的权势要胜过薛家很多,在这里,依傍着过日子,他们是公府的亲戚,别说平日里行事,就是,儿女,看亲家的时候,也会让人高看一等,没想到今日,薛夫人竟然又郑重的提出来。
  贾宝玉率先回过神来说道:“宝姐姐和姨妈在这住的好好的,怎么说走就要走了!”
  宝钗说道:“宝兄弟,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你们家毕竟不是我们家,薛家汇报事务的人每日进进出出园子毕竟不方便。何况又有亲人来投奔,搬家也是早就计划好的。”
  贾母见她们母女不像作伪,而是真的要搬走,面上作不舍之状:“突然就说要搬走,这谁受得了啊。”心中却不由得思量起来,难道是她以为的错了?这几次贾政媳妇去宫中与娘娘不知都说了什么,一到节日期间宫中赏赐宝钗的东西几次都与宝玉的一样。薛宝钗这几年来在贾府中又极得人心,她们母女俩在这儿过得比在自己家都自在。
  以上种种,由不得贾老太太不多想,否则的话,她也不会一见到这个宝琴,就表现出极为喜爱的样子,就是想让她们姐妹之间互相比较,若是都对宝玉有觊觎那她们姐妹必然要先闹起来。
  贾老太太虽然说了很多不舍的话,但是也没说不让搬走留她们继续住下。王夫人,邢夫人,还有王熙凤等人一向都是根据贾老太太的态度行事,她老人家才是这府中的掌权人,自然也不敢多留。
  林黛玉自从认了干娘之后,薛夫人待她更好了,真的如她所说,对黛玉就如对宝钗一般。林黛玉自然舍不得他们,可是在这里她也只是客居,哪有她说话留人的份儿,就算是不舍,也是躲起来偷偷的哭。
  薛夫人说道:“我们家也有一个圆子,虽然不及这里的,但是也有看的去处,改日就请老太太和她们姐妹到我府中花园而去逛逛。”
  贾老太太一叠声的说好:“姨太太的家,你就是不下帖子请我,我必然也是要厚着脸皮去看看的!”又嘱咐她们搬走之后也要常来常往,否则她们小姐妹间都会十分想念。


第128章 钗在奁中22
  东西早就放到箱柜中收拢好了,当天向老太太及众人说完; 第二日宝钗她们便搬家; 先是将一些随身的东西运过去; 其他在金陵搬来的物件,早就送过去了; 几人便轻车简从上了马车,贾府中人上至贾母,下至与宝钗交好的小丫鬟都来相送; 众人依依惜别了好久; 探春黛玉等几个姑娘舍不得宝钗; 拽着她的手不让上车,好容易都安抚下了; 薛夫人在车上向众人挥手; 马车已经轱辘的慢慢向前走了; 薛夫人拿着手帕拭着眼泪对宝钗说道:“早知如此兴师动众的来相送; 还不如我们悄悄的走了。”
  宝钗说道:“这就是所谓的人间有情,在一起一住就是三四年时间; 忽然是要离开都有些不习惯; 不过母亲不必伤怀; 若是想姨娘他们了,随时可以去看。其实跟以前没有什么分别,还是在自己家中比在别人家中自在。”
  一边儿的宝琴说道:“不错; 还是要搬回自家的好,我在她们那儿; 说话做事都要小心翼翼,怕那块不对了再惹得她们府里的人笑话呢。”
  薛夫人摸摸宝琴的头说:“好孩子,马上就要到家了,家中还有好几处轩馆空着,你去了好好挑一挑在哪住。”
  宝琴说道:“我也要一个人住一处吗,我与姐姐一起住不行吗?”
  宝钗说道:“家里地方大,若是不宽敞的住下来,难道要空着好多屋子,再说不是我不愿意与你同住,而是我每日的事情多,起得早,单就这一样,恐怕你就不能够吧!”
  宝琴吐了吐舌头道:“睡懒觉是我唯一的爱好,姐姐也要剥夺不成,看样子我还是最适合和贾府的老太君住,我们的时辰能睡到一起去。”
  宝钗她们那边呼呼啦啦的就走了,黛玉探春她们没精打采的回了园子。贾宝玉倒是不觉得如何,只是伤感了一会儿,因宝钗平时也不喜欢与他玩闹。这园子里还有好多围着他的人,只是有些疑惑的说道:“咦,你们说,老祖宗一向那么喜欢那个宝琴,怎么今日人家都走了,却没见她舍不得。”
  探春看了看宝玉,说道:“就你这么个呆子,才能问出这句话来,在我们面前说说也就罢了,可别当面问老太太去。”
  林黛玉更是一甩手帕子,自顾自的回了潇湘馆,任凭宝玉在后面怎么叫嚷,她也不答言不回头。
  且不说宝钗与薛夫人,还有婶娘宋氏如何收拾箱笼细软,搬的新家也是由工匠精雕细琢而成,住着自然是舒心无比。
  她们搬过来没几天,就接到了内务府的传召。薛蟠不在家薛蝌自然代替他去,回来之后不由得喜形于色。
  原来竟是内务府派给薛家采办的差事又添了几项,除了药材之外,还有丝帛布匹,金银器皿等几项肥差。本来薛蟠已经任了武官,之前的采办是从祖上传下的不用动之外,是不应该再派给他这种买办任务的,可是上面就像是知道薛家的情况一样,知道薛蟠在不在家对这项差事都没有影响。如此薛家皇商的差事算是更加坐实了,不仅得到皇家如此信任,而且因此能赚到的银子也足够让人眼红了。
  薛夫人在家直念:“阿弥陀佛,真是皇恩浩荡。”
  宝钗宽慰薛夫人道:“必是上官看在哥哥在西北劳苦功高的份上,才有的这份恩赐。”
  宋氏说道:“再没想到蟠哥能有这个能耐,战场杀敌这是多大的荣耀,也是祖宗保佑这孩子建功立业,好几代了,我们薛家总算又出了一个官身。”
  前段日子薛蟠还有书信来,说西北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回京了,薛夫人这下更是心里有底。
  薛宝钗猜这次内务府的采办估计跟上次的捐款有关系,至于为什么偏偏赶在年后,等家中薛蝌来了再传旨,这京城之中的事,全发生在上位者的眼皮底下,岂有不知道的。
  既然多了这几宗事物,当然马上就要忙起来,薛蝌之前一直帮着父亲经商,现在手中还有些产业,所以对这些事情的流程倒是不陌生,宝钗有了他这个帮手,性情处事上又是从小相处惯了的,宝钗一抬眼,薛蝌就知道她的意思,姐弟两人配合默契,也是省心省力。而且说实在的,薛蝌在商业方面比薛蟠有头脑多了,又肯往这上头悟,别的杂事一概分不了他的心。
  这次搬回府中,娘几个住的地方也大了,之前那些丫鬟仆人分散到府中就显得不太够用,虽然没有贾府那么多讲究,又是粗使的婆子又是有体面的丫头分得那么清楚,人口看起来还是稀薄了些,薛夫人和宋氏闲着无事便再物色几个本分伶俐的丫鬟仆人,充实到府中各处。
  而且,宝钗打算从一直跟着的旧人之中选出一个管家专管府中的事儿,这样便不用事事亲为了。
  在那贾府中临走之时,宝钗向王熙凤把小红要了过来,王熙凤惯会做人情,见小红也十分乐意,连她的父母也同意,便将小红的身契直接给了宝钗,从此,她不再算是贾家的丫鬟。
  宝钗安顿好了前面的事,便把小红叫来将身契给她道:“我答应过你的,若你跟着我好好办差,我就成全你和你的有情人,现在咱们也离了贾府,你若是想直接去找他,我便把卖身契给你,让你脱了奴籍,自由自在嫁人,你若是还想在我这做工,我也照常用你,我很欣赏你的办事能力,即便是你嫁了人,也可以回到我身边。”
  小红跪下道:“姑娘,我不走,琏二奶奶已经把我的身契给了姑娘,我就是跟着你的人了,无论什么时候,嫁人不嫁人,我都在你身边伺候。”
  宝钗说道:“既然你如此坚定,有没有这张卖身契也无所谓的。”说着,她就将那张卖身契投到一旁的炭盆之中。
  小红吃了一惊,看着碳火的温度瞬间点燃那张将要腐朽的纸。她从出生之时就是哪家的奴才,生来是奴籍,这卖身契一烧,还有些无所适从。
  薛宝钗说道:“我看好你的办事能力,你先跟在管家的身边帮忙,日后那就是你的位置。”
  全国各省正被西北军的战事,闹得四处筹银子做军饷粮饷,雍正帝受尽朝廷上下的舆论,眼看也要支持不住了,忽然传来西北军大捷的消息,便命人在紫禁城外的大街上四处高喊:“西北大捷了!”
  于是不到天黑,西北大捷的消息已经传遍京中,薛家人也得了这个消息,薛夫人与宋氏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妯娌两个商量要去皇觉寺进香还愿。
  薛夫人说道:“蟠儿可算是要回来了,当官的日子也不短了,又去了这军中历练,且看看他有没有长进吧。”
  薛宝钗让人打听到大军进京的日子,她知道薛夫人思子心切,于是便在那条必经之路的大街上的茶楼中留了位置,当天请了薛夫人宋氏等一同去看大军进京。
  薛夫人与宋氏是典型的深宅妇人,除了到别人家做客,一共也没出过几回门儿,听到有这样一个机会,都是极为兴奋,当日早早的就起来收拾好了,连出门的衣裳都穿好了。
  薛宝钗不由得好笑道:“娘和婶娘这也太早了,离那大军入城,还有三四个时辰呢。
  薛夫人说道:“我们也知道还有好几个时辰,可是心里总当回事儿,就是睡不着了。”
  薛宝钗说道:“待会儿入城的兵可多了,你们还得花精力去找哥哥在哪个队伍中,若是到那时就累了或者是因没睡好犯困,不就找不到人了。”
  薛宝钗便对跟着薛夫人的同喜同乐说:“服侍两位奶奶回房,把她们的外裳都去了,还是先穿家常的衣裳,若是能再睡一会儿就更好了。”
  宝钗又对薛宋二人说:“二位先回去等着,等到可以出门了,我再派人去叫你们。”
  等又过了几个钟头,薛宝钗命人备了几顶轿子,因为这天的街上的人特别多,用马车很不方便,可以说是寸步难行,街上贩夫走卒,王公贵渭都有,都等着看大军进城的热闹。
  薛宝钗她们的轿子刚到茶楼门口,掌柜的已经亲自迎了过来,恭恭敬敬的亲自接薛夫人和薛宝钗下轿,口中称薛夫人奶奶,说:“楼上的雅间位置都给奶奶们和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