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逢春-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让人带宝玉进来,其时宝玉已经自己走到了门口,先给薛夫人请安,然后就要拉着宝钗去私下里说话。
  宝钗说道:“宝兄弟你不知道,我也是才回家呢,想在母亲身旁多做陪伴,你有什么话要和我说,也不必背着人,你我素来光明磊落的,怎么又要说起悄悄话来?”
  宝玉被她说的脸上一臊,脸皮有些泛红道:“本是有事想请宝姐姐帮忙,便想着私下求你一求,便是不答应我也不丢多大的人,姐姐既然是让在姨妈面前说,少不得我便要厚脸皮一次开这个口了!”
  薛姨妈见到他面色胀红反倒先心软了,说道:“有什么话,喝口茶慢慢说,你知道你宝姐姐向来是最疼你们的,我先替她应承下来,你不必急成那个样!”


第132章 钗在奁中26
  贾宝玉一听薛夫人这么说,简直轻松多了; “哎”了一声; 又灌下了一大碗茶; 他急急忙忙的骑马过来,正口渴呢。
  薛宝钗在心中翻了个白眼儿; 见他们姨甥两个相互亲香慰问的也差不多了,才听宝玉提起来意。原来是他房中的丫头晴雯被王夫人撵了出去,还在病中; 却不准许她带任何东西。贾宝玉一向畏惧王夫人; 自然也不敢多提; 更不敢给她送什么银两。何况他今天去看过了,晴雯已经没了父母; 在他哥嫂那里; 病的已经快奄奄一息了; 却没有一个人管她。
  贾宝玉说:“我想着姨妈素来是菩萨心肠; 宝姐姐更是为人仗义,是女孩子中的侠客; 我便来求你一求; 看看能不能想个什么办法; 别因这一场病,若是就把好好的一个人给熬没了,也是我的罪过了。”
  薛夫人说道:“晴雯就是你房中那个长的; 最近俊俏口齿最伶俐的丫头吧?我看着她,有三分还像你林妹妹。”
  贾宝玉一听; 由晴雯想起林黛玉同样是没有父母的身世,不由得掉下泪来。又安慰自己道:林妹妹就算没有父母,还有老祖宗,还有他们贾家管着,断然不会像晴雯那样的。
  薛夫人与宝钗则以为他是急得哭了。
  薛夫人忙起身安慰他,薛宝钗说道:“宝兄弟你先别哭,多大的爷们了,还动不动掉眼泪!在这也就罢了,要是让外人看见,岂不是又要被笑话!”
  看他动不动那就掉眼泪的样儿,宝钗就有气。这么大个人了,竟然半点主见都没有!平时撒娇耍痴比女孩都拿手,王夫人或贾政一动真格的他就怂了。
  为什么单单晴雯给撵出去了,不撵别人,宝钗是见识过的,那丫头也太掐尖要强了,多数还是被宝玉给惯的,在里面像个千金小姐样的吃穿用度,出去之后的落差足以要人命,何况还生了重病。
  宝钗说道:“你自己算一算,单单给丫头们求情,你就找我多少次了?”
  贾宝玉有些不好意思,“好姐姐,你就帮我这一次吧,晴雯病的那个样子,要是没有个人管管,她就真活不了几天了,你不看我也看在你们平时关系都好的份儿上吧。”
  薛宝钗摆摆手说道:“这件事我知道了。”
  贾宝玉一听她答应,可算松了口气,呆没一会儿就告辞走了,生怕碰上薛蟠回来。薛蟠自从西北回京之后,很会摆哥哥的谱,见到贾宝玉一定会拉着他叫他上进。
  贾宝玉走了之后,小红上前说道:“奶奶,姑娘,宝二爷是个不知识务的,以为求了姑娘就能救晴雯,却不知晴雯我们这样的奴才,都是贾家的家生子,就算被打发出去,也是身不由己,下一步必然让配人,那时成了家里小厮的媳妇还是要给分配到哪儿就得到哪儿去。这件事姑娘若插手,还是得经过那边的太太,我们这些下人的事儿,姑娘是千金之体不好多管。还是我去一趟送点衣裳铺盖,看看她病得怎么样了,该请大夫的请大夫,该吃药吃药,等她好了,我再去求一求我爹妈,给她安排一处不显眼的位置也就罢了。”
  薛宝钗听了点点头,小红的父母是贾府的管家,一管内一管外,安排一个小丫头正是他们说句话的事儿,说道:“那就交给你办吧,需要多少银子去账房支就好。”
  薛夫人说道:“真是个好丫头,怪不得你姑娘从荣国府出来也要带着你,这才是真正为姑娘着想呢。”薛夫人想了想,又说道:“以后若是还有这种事儿,我们一时想不到的,你也要替你姑娘想着,保全了她,就是保全了咱们。”
  小红笑答道:“是。”
  荣宁后街供奴仆住的一间一贫如洗小瓦房里,晴雯瘦骨如柴的躺在炕上,手脚烧得没有半分力气,她知道自己没有药,任由这么病下去也就这三五天的光景,不过熬日子罢了!
  白天她那外号多浑虫的姑舅哥哥不在家,她那个嫂子自然也是四处去串门子,家里连一个小丫头都没有,她便是喉干如沙漠,想喝口水也是一件天大的难事。
  小红进院的时候就听见“咣当”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砸了下来,快步进房去,只见晴雯从被窝中掉到地上,炉子上坐着的黑茶壶翻倒在地上,那水洒了晴雯一身。
  当时小红眼圈就红了,快步过去扶她,“怎么弄得这么狼狈?还好水不热,不然又要多遭一回罪了!”
  晴雯已经渴得两眼发晕,看了好半天才发现是,大观园里宝钗的丫头,她们从小都在贾府一起长大,互相间都认识:“小红?你怎么跑这儿来了,你不是随宝姑娘搬回家去了吗,你跑这儿来,宝姑娘不找你?”
  小红说道:“就是宝姑娘让我来看看你的。晴雯姐姐,你是要喝水吗?我先扶你躺好,我再去给你弄来。”
  晴雯这才想起自己渴的要命,连连点头,等小红去取了水来,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一大碗,才觉得活过来了,说道:“替我谢谢宝姑娘。”
  小红说道:“你家里人呢?院中也没有个小丫头?”
  晴雯叹道:“我就只有这么一家亲戚,姑舅哥哥一味的只知喝酒,就算有钱也被他拿去吃酒了,怎么会买小丫头。我这些年攒的体己,太太又一点没让带出来,他们嫌弃我都来不及呢,哪里还会找人照顾我,由着我自生自灭罢了!”
  小红皱着眉说道:“可是你这样不行啊,病得这样重,要是没有个人在身边,这如何是好呢?宝姑娘还给我支了银子让我给你请大夫看病,可是就算药抓了来,也没人给你熬药。”
  晴雯听到这儿,脸颊上不由得滚下泪来,说道:“原是我往日不对,总觉得你们宝姑娘太爱多管闲事,别人的死活与她有什么相干,但是轮到自己到了这个境地,就知道她雪中送炭的好处了。”
  小红说道:“其实是宝二爷去求了我们姑娘,要不然也不知道你的事。”
  晴雯说道:“无论如何,我只记你们姑娘的好就是了,宝二爷我无缘伺候,从此也是陌路之人,各不相干。回去帮我告诉宝姑娘,我晴雯若是能活过来,以后做牛做马也要报答她,眼里心里再没有别人,只有她宝姑娘一个。”
  没有人是一心求死的,今天看到了小红,想起宝钗素日的好处,又激发起晴雯的求生欲来。
  小红看这里四处透风的墙,除了床上的那一床铺盖是园子里遣送晴雯时一起带出来的,其他的也太不像样。于是出去叫了两个婆子来,把晴雯暂时抬到不远处的自己家去。
  小红的妈妈林之孝听说是宝钗让管的,便去亲自收拾出了小红曾经住的房间,安顿晴雯,小红又求医问药,看着她喝了药发了汗睡过去才回去复命。
  这几日薛蟠回来说边境不稳,南疆又要打仗了。
  吓得薛夫人和宋氏一个劲的念佛,还要去庙里捐些香油钱,保佑太太平平的,她们都属于比较胆小的那种妇人,这事儿若是王熙凤知道,只会不在意的一笑,会说打架打不倒她们家门口,不用她穷操心。
  薛蟠倒不像是那种一回家中,朝中外面的事一概不提之人,而是有话憋着难受,必须要说出来才心里畅快。何况他也是为了说给宝钗听,有时还能为他分析分析。
  薛蟠说道:“不知道皇上这次南疆叛乱,会派谁去平定。年大将军上次述职之后就又被派回了西北军中坐镇去了,虽然对他的为人不予评价,但是打仗确实是一把好手。西北的罗布藏丹增和阿拉布坦其实已经被咱们的大军打怕了,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出兵。”
  宝钗说道:“你是希望皇上派年羹尧带兵杀过去,痛痛快快的把南疆剿灭了,才是最好了是吧!”
  薛蟠翘着二郎腿说:“知我者,妹妹也!”
  宝钗说道:“可惜‘我知你’也没用,你若是能体察到一些上意,这个官才算做得稳当呢,我看呀,皇上说什么也不会派年羹尧去的。”
  薛蟠不解的说道:“为什么?”
  宝钗说道:“西北的战事那么大,闹得全国皆知,上上下下都在关注,而且当初是皇上力排众议才启用的年羹尧,而且你知道,当初为什么受到那么多的阻挠?”
  薛蟠想了想说:“是因为别人举荐的是十四王爷,年将军才是皇上信任的人。”
  宝钗说道:“满清虽然已经入关快百年了,但仍然重用满臣,打压汉臣,年羹尧是个汉人,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满朝亲贵没有几个高兴的。”
  薛蟠皱着眉头想半天:“好像果然是这么回事!我说当初他回京述职时,怎么那么多人参他!”
  薛宝钗说道:“这次南疆的战事,定然会在满族兵将中选择,甚至很有可能会选一个有代表性有身份地位的人,这样打了胜仗,满族的贵族们才能扳回一局。”还有一点薛宝钗没说的是,西北那边有强敌,用了几十万大军。而南疆的叛乱不过数千不足一万人的少数民族,国家当然要借此机会,给满清的贵族好好的作为一番。果然过不了多久就传来,南安郡王帅兵去平乱南疆的消息。
  贾府之中,小厮旺儿一脸慌张的来到贾琏家门外,大声道:“二奶奶,大事不好了!”王熙凤正在由平儿伺候梳妆,平儿一听这话,不由得扬声骂道:“伺候多少年了,话还都不会说,像个慌脚鸡一样!到了二奶奶跟前若是还这样,就把你打出去!”
  外面传来“小的再也不敢了”的声音。
  最近王熙凤不用管家,东府里的尤氏,邢夫人,王夫人,都渐渐表露了对她的不满。甚至贾琏去平安州之前还跟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怄气。既然所有人一同的跟她过不去,王熙凤干脆告病卧床,少去他们眼前晃,这样她才能有两天安生日子过。
  旺儿是在外门当差的,自从王熙凤不管事,他不到这里来已经有几个月,谁知道今天一来就慌里慌张的说什么不好的话!
  王熙凤知道必然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对平儿说道:“你去问问是出了什么事了。”
  于是平儿到门外问出了缘由,连忙回来悄声告诉王熙凤。
  王熙凤听了之后,目光一厉:“我说呢!现在我不管家,外面有什么大事也犯不着来回我,原来是那些黑心肝的把我给告了!”
  王熙凤也没用别人打帘子,大步而出,直接自己掀了门帘子出去。见到旺儿还跪在门外,向他问道:“告状的是何人,是只告了我,还是还有你琏二爷,状子上的理由是什么,在哪个衙门接了状纸?你给我细细的说!”
  旺儿于是一样样说来,原来告状的人竟然是尤三姐,她被她老娘接回家去住几天的时间,尤二姐就被王熙凤骗回到贾府上了。
  而这过了没多久,就听到尤二姐已死的消息,尤三姐与她姐妹情深,而且见尤二姐之前与贾琏感情甚笃,不相信她会真的吞金自杀,就算是自杀,也一定是被人逼死的,早就听说贾琏的正妻是个妒妇,而且深宅大院什么不可能发生!所以左思右想,二姐之死必然与她们夫妻有关。
  尤三姐也不找家里人商量,主要是怕被家里的老娘阻拦,她本也是识文断字的女子,自己写了张状纸,走出家门去,便把这状子递到府衙上去了。
  尤三姐本来的命运是在二姐去世之前就已经抹脖子自尽了,而这次为什么她还好好的活着呢?这就要从贾琏曾经替尤三姐向柳湘莲提亲说起了。
  那日贾琏特意地到柳湘莲家,说要给柳湘莲说一门好亲事。只因尤三姐少年时曾远远的见过扮戏中小生的柳湘莲一面,从此芳心遗落。
  听说贾琏和柳湘莲是朋友,便请这个便宜姐夫替她说亲。刚巧赶上柳湘莲并没有出去游历,便在家中设了好酒好菜招待琏二爷。
  贾琏说出来意之后,柳湘莲觉得若是以前的自己,断然不会拒绝这位世兄的面子,当场答应下来。但是不知为何脑中突然犹豫了一瞬,而是说道:“贾兄不知,这桌酒菜还与你们家有些关系呢!”
  贾琏见他并未立刻答应,而是转移了话题,于是顺着他说的:“不知柳世兄家的酒菜怎么会与我们贾府有关系?”
  柳湘莲笑道:“你可知咱们现在吃的野猪肉狍子肉以及这些山珍野物是何人所送?”
  贾琏说道:“莫非是我们家送的,不对呀,每年外送的年礼我这边都会过一眼,不记得送了柳世兄这些野物!”
  柳湘莲开玩笑的说道:“你家何曾送过我这么丰厚的东西,吃到年后两个月还吃不完!告诉你也无妨,是薛家。”
  贾琏说道:“原来如此,只是蟠兄弟去了西北,一直不在家,你们之前见面你又不太待见他,怎么会关系如此之好了?”
  柳湘莲于是将他路过拔刀相助帮了薛家店铺伙计,以及他们家的姑娘刚好在店里,就十分客气又送了表礼,过年的时候又让人拉来这一大车东西等这些事情说了。
  贾琏恍然道:“原来如此,我说这味道怎么有些熟悉呢,这一大年我也吃了不少薛家庄子上产的东西。不过你说了这么多,你到底答不答应同我那位小姨子定亲?她可真是一个难得的女子,容貌自是不必说了,性格也是极为难得的爽快。错过了这个,恐怕再难有这么好的!”
  柳湘莲沉默了片刻,道:“我这么说并非存了什么非分之想,只是今日你说起定亲的事儿,我不愿意欺瞒于你。请世兄今日听过就算,勿再入他人之耳,以免唐突佳人。
  贾琏见他如此郑重,也正色说道:“柳世兄既然信任我,放心说就是,贾琏绝对不再告诉第三个人。”
  柳湘莲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是一场单相思罢了,在薛家铺子中见过了那位姑娘之后,小弟便想世间再难有如意之人。”
  贾琏半晌才反应过来,他说的竟是宝钗啊!不由得拍了柳湘莲的肩膀安慰他道:“我理解你,宝丫头确实是人才出众,见一面也容易误人终生,你还是看开些吧。”
  于是贾琏与他推杯换盏,宽慰于他,也不再提要让他与尤三姐定亲之事。
  贾琏回去之后,对着尤氏姐妹只说柳家少爷早已有了意中人,尤三姐虽然伤心了一阵儿,但是又不是与她定亲之后又来退亲,所以打击只是一般,只是心中空叹无缘罢了,伤心了一段日子就撂开了手。
  出了尤二姐那件事后,尤三姐更是痛定思痛,把贾琏与王熙凤都一起告了官!
  王熙凤冷静的问旺儿:“告诉了太太没有?”旺儿说道:“还没有。”
  王熙凤喝道:“还不快去告诉,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指望能瞒得过谁!你现在巴巴儿的只来告诉我一个人,我是公府中的少奶奶,难道还要出去应她的状子不成!若是让我抛头露面,我倒不在乎这个!可是丢的,还不是你们贾家的人!”
  旺儿被骂了一顿,连滚带爬的去回王夫人去了!因那尤二姐进门时也是过了贾母面前的,所以王夫人也并不敢瞒着老太太,只得如实汇报。
  贾母也是经过不少事情的,但是小妾的妹妹来状告姐夫和大房还是头一遭,而且被告人还是她的孙子孙媳妇,原告说起来也算是亲戚。
  贾母虎着脸,一叠声的说:“去把珍哥儿和他媳妇尤氏都叫来!我到是要问问,是不是他们挑唆的!嫌我活的命太长,自家人告起自家人来!”
  尤氏是真的不知道尤三姐竟然真有这种刚性,敢到官府去告人,她和贾珍直到老太太派人来叫,才听说这件事。贾珍一边把尤氏骂了一顿,一边想着一会儿自己如何开脱。
  贾珍和尤氏到时,王熙凤自然也早到了,正跪在贾母面前掉眼泪呢。贾母向来喜欢偏着王熙凤,何况这次又是因为尤氏的妹妹让她受了这么大委屈,更何况这件官司还没完呢,还得靠王熙凤去周旋,不然贾琏牵扯到其中的更深!国孝和家孝之中偷娶二房,就够把他给撸成一个白身的!
  贾母指着尤氏,恨声说道:“你们在热孝期,把妹子偷偷送过来做二房也就罢了,我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信了凤丫头所说,谁承想现在人没了,又来告他们小夫妻两个!到底是何居心?打算把琏儿,宝玉,都对付掉了你们好全权继承家业不成?”
  贾珍大呼冤枉:“老太太,天地可鉴,孙儿万万不敢有这种想法呀,我若是有这种想法,叫天现在就下一个大雷,把我劈成灰!尤氏姐妹娶嫁的事儿,还有,三姐去告官的事儿,我一概都不知情,这只能问我这败家媳妇!”
  尤氏这时,也吓得面无人色,哭道:“老祖宗我也不知道三姐她会偷偷跑出去告官啊,我这就打发人请家中老娘把她锁拿回来,让她不告就是了!”
  贾母听到这话更气:“你以为说不告就能不告了?应天府都接了状纸,已经闹得人尽皆知!现在都要说我贾府中草菅人命,还是夫妻俩和某某一个小妾的命,她算是哪个名牌上的人,值得我的琏儿和凤儿费这么大周章!更可气的,那日子还在孝期,不知道要怎么判呢!”说到最后已经是边气边哭。
  王夫人邢夫人等连忙上来哄劝。王熙凤也顾不得自己了,赶紧先照顾老太太:“口中说道,老祖宗别担心,虽然偶尔有这个不顺心如意的,但是也难不倒我,您就安心等着吧,过几天我就能将这官司处理干净”。
  贾母一听,王熙凤做事向来是极妥当的,既然说了这话那就是很有把握,便也不那么担心,看见尤氏和贾珍,又对人说道,“快把他们给我打出去!”
  王熙凤虽然揽了这件事情在身,但是心中着实有气,打发人快马到平安州把贾琏叫回来,就算是要丢人也不能她一个人丢,须得这个罪魁祸首也在家才行。
  薛家自从薛蟠封了官,就总有官媒来上门提亲,可是他们总是看了这家也不好,那家也不合适,等薛夫人看得觉得好的,到薛蟠那里,又都全给挑三拣四的否决,把薛夫人气的不再为他挑选。再有媒人上门也一概先打发回去,说等迟一迟再给他定下婚事,男子婚姻本不在早晚,俱都要合心意才行。
  没想到薛蟠这边都不急,就接到了甲府邢夫人送来的喜信儿,说已经给迎春订了人家婚期将近,今年就要嫁过去。
  薛夫人很是纳闷儿:“怎么这么匆忙,女孩家订了亲,多留几年也是一样的,何况还要慢慢的准备嫁妆,这时间有些太赶了些!”
  接到了这个消息,薛夫人怎么都应该给迎春准备添妝,再说邢夫人特地派人来告诉就是这个意思。
  薛夫人自从那次回绝了王夫人两家儿女联姻的提议之后,互相之间还没有什么往来呢,心想这次给迎春的添妝她亲自送回去,见到王夫人后再好好聊聊,也算是姐妹之间的破冰。
  宝钗想起在园子中一众姐妹相处的那样好,便也和薛夫人一起去见见将要出嫁的迎春。好些日子不来,贾府上下无论丫鬟小厮还是奶奶少爷对薛夫人和薛宝钗都极为热情,这其中有三分看的是旧情面,剩下的七分看的则是薛家现在在京城中也独自立住了。倒不是说贾家人都如此势利,但是人情冷暖,自古如此。
  让薛夫人没有想到的是,看王夫人的表现,不但没有丝毫芥蒂,对宝钗竟然比以往还要热情亲厚三分。
  她哪里知道贾元春特地给王夫人捎了口信出来,说他们薛家应该不简单,宝钗在宫中另外有靠山,特地嘱咐让王夫人对她们客气一些,好好处亲戚情分。
  贾元春的话中虽然没有明说具体事宜,但是王夫人能当管家奶奶几十年,总有些见微知著的本事。而且,不知为何,王夫人上次准备进宫,却被小太监传旨说:贤德妃每月一次与家人相见的机会被取消了!
  这事儿让王夫人更加小心在意起来。所以她整日苦思,贾元春在宫中是否有了什么错处,才导致这样,更没有心力去对薛夫人和薛宝钗记仇了。
  薛夫人在贾母房中与王夫人说话。宝钗拜见了众人后就被姐妹拉着到外间说体己的话。
  薛夫人自然要问到迎春女婿的家世背景,王夫人说道:“这孙家系大同府人氏,祖上是军官出身,曾经是府中的门人也算是世交了。如今孙家只有一人在京,就是这孙绍祖,听说他未满三十,袭的是指挥之职。”
  薛夫人问:“可知是哪里的指挥?说不定蟠儿能认识,让他打听打听人品呢。”
  王夫人说道:“打听回来了也没用,大老爷一心要把迎春嫁过去。只不过我家老爷是看不上这孙家的,不太同意这件婚事,劝了两次,大老爷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