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天下为棋-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被撩了牌子好自行婚配呢。”

    东平王妃道:“看老太太说的,难道这孩子不好?我倒是有意求了宫里,为我们老三求这孩子呢。”

    东平王妃说的老三其实是侧妃所出的庶子,东平王府的两位侧妃各有一个儿子,而东平王妃却生了三子一女,地位极其稳固。饶是这样,他也不愿意让庶子的妻族太过强大,压过他去。

    南安太妃笑道:“你又来了。你们府里的老三才多大,哪里就轮得到他娶妻了?要我说,你们家的老大今年也十四岁了,是不是该考虑一下你们老大先?至于这孩子,他还要参加大选呢。我看这孩子是个有福的,说不定能留在宫里呢。那个时候,老姐姐,我们可是要来叨扰一杯水酒呢。”

    这话贾母爱听,当下也笑道:“若是真有那么一天,那老婆子才要谢过您的吉言呢。”

    贾元春听见了,当下横了贾玖一眼。不过他做得非常小心,除了贾倩因为角度的原因看见了,其他人都以为他不过是眼角的余光扫过贾玖这边而已。

    倒是南安王妃依旧拉着薛宝钗的手道:“我倒是喜欢这孩子,面如满月,倒跟是极有福气的面相。”

    贾母佯作不悦的模样道:“既然你这么喜欢,那就带了回去,天天可以看,岂不是更好?”

    南安王妃道:“太夫人,您又来捉弄我了。人家也是有父母家人的,若是我就这么带了去,岂不是叫人家骨肉离分?罢罢罢,就当结个善缘吧。可惜了,我记得这孩子是薛家的姑娘罢?身份低了些,不然,若是进去了,未必不是贵人。”

    薛宝钗听了心中一动,连忙低下头去。却不知道他的那点子小心思被在座的几个大人看得清清楚楚。

    南安王妃是很喜欢薛宝钗这样的女孩子,那也是因为贾元春说夸他好,贾母也在夸他。可是现在南安王妃总算是看明白了,这个女孩子也是个心大的。就是明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资格进宫也在妄想着能够飞上枝头变凤凰、成为人上人。

    作为王妃,南安王妃不喜欢那种太会钻营、力求上进的女孩子,哪怕这个女孩子表现再好也一样。

    不是说行为作派好就万事大吉了,真正宝贵的是心态要好。在他们这样的位置上,最重要的不是上进,而是能够坐得住。在底层混的时候,你力求上进那没有错,因为上进了才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现在他们已经是异姓王了,如果再上进,那是往死路上折腾。他们王府不需要上进心强烈的人,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安分的、能够打消上面对他们的怀疑的媳妇,无论是嫡子媳妇还是庶子媳妇,都是如此。大户人家的内宅里面,越是有上进心的女人越是容易惹祸。这也是大家公认的事实。

    心中一动,南安王妃就将目光转向了贾倩和贾清,道:“太夫人,这两个女孩子倒是没有见过呢。是谁家的孩子,好生整齐的模样。”

    东平王妃道:“太夫人,这两个孩子便是你家大儿子收养来的两个孙女儿罢?看着跟太夫人倒是有几分相像呢。”

    贾母叹了口气,道:“这两个孩子也是没福的。他们的祖母也是我们家出去的,是老大的异母姐妹。嫁到了小官家里,却赶上了当年的事情,如今家里也败了。老大嫌分宗以后家里人气单薄,这才将他们养在去了的大孙子的名下,算是我们家的养女。”

    说着又叫贾倩和贾清姐妹两个行礼。

    知道是婢生女的孙女儿,三位客人的脸上就有些不好看。贾家是不在乎这些的,可是外面的人都在乎得紧。婢生女,能够嫁给小官作正妻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更不要说留下的孙女儿还能够被娘家收养,也难怪这位太夫人看这两个孩子怎么都不舒服了。、

    自认为猜到贾母的态度,东平王妃看着贾倩和贾清的眼神里面就多了几丝不屑。但是他什么都没有说。

    贾倩贾清虽然是婢生女的孙女儿,可他们的祖父到底做过官,他们尚且被鄙视,在边上的探春可委实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正文 22消息

    坐在下面的探春阵阵心塞。

    今天注定了是他的三观刷新日。

    他原来一直以为自己是贾家的女儿,是贾家的正经主子,甚至曾经一度以为自己比自己的堂姐还要好些,因为那些奴才们敢欺负自己的堂姐却不敢太过得罪了他。

    等贾玖从宫里回来,贾赦贾政分了家,探春才明显地感受到了不同,原来这座府邸的真正主人不是住在正房里面的自己的父亲,而是那个住在后花园隔断出去的那处大院子里的伯父。原来被丫头婆子们欺负的堂姐才是这座宅子的正经主人,而自己也不过是寄居的客人。

    探春可是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收拾好自己的情绪,可是没等他说服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更大的冲击扑面而来。

    他不是贾家的姑娘,只是一个婢生女,没有这个资格上贾家的册子,没有这个资格参加小选,甚至连主子都不是。他只不过是一个比丫头高级一点的、身上流着贾家的血的玩意儿罢了。

    一个人不幸的时候,如果有人比他更不幸,那他的心中就会达到平衡;如果没有人比他不幸,那么跟他差不多的话,他的心里就是不能达到平衡也会好受许多。

    探春也是如此。他以为,自己是婢生女,那么贾倩和贾清作为贾赦贾政的同父异母的兄妹的孙女的话,他们也应该是婢生女的孙女。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南安太妃居然在这个时候开口了:“老姐姐家的庶女?我记得那是高祖皇帝赐下的罢?虽然是宫女出身,却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还是有品级的。哎呦呦,这满京里除了各大王府,也只有府上有这个荣耀了。”

    探春傻了眼。贾倩和贾清面面相觑,贾母却在暗地里捏紧了拳头。

    没错儿,他的婆婆顾氏用自己的两个孩子保住了高祖皇帝。在高祖皇帝的心中,他顾氏就是他的另一个娘!尤其是高祖皇帝的生母很早就没了。太祖皇帝又有了爱宠,那些女人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可是出了不少力,硬生生地把高祖皇帝推到了顾氏的手里,成就了当年嵬嵬赫赫的贾家。

    贾代善的妾就是这么来的。那个时候,高祖皇帝很孝顺顾氏夫人,一再地想加封贾家,甚至有把贾家提为异姓王的念头,却被顾氏夫人婉拒了。甚至顾氏夫人跪下来恳求高祖皇帝。高祖皇帝认为顾氏夫人是为了不让自己为难这才如此,故而不但赐下了大量的金银财物,还赐下不少的美女给贾代善。

    这也是贾母对婆婆不满的重要原因之一。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只有自己一个的?明明外面的官员们都只有正妻一个,到了自己这里,却是一大堆莺莺燕燕。哪怕明知道这不是自己婆婆替自己求来的而是皇帝的任性,贾母还是不敢生皇帝的气,也不敢在婆婆面前表现出来,只是拿自己养在婆婆跟前的长子撒气。

    那段日子,是贾家最为威风的日子,也是贾母心中最不愿意提起的日子。贾母很怀念当年贾家的风光。如果还是当年的贾家。也许自己根本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小儿子,哪怕自己的小儿子再没有脑子再没有本事,也是一辈子的富贵显达。可是贾母也不愿意回想起当年。哪怕自己的丈夫在那些女人生了孩子之后就不再理会他们,贾母依旧各种心塞。

    如今想起来也心塞。

    已经多年没有人提起这些事情了,如今被南安太妃一语道破,贾母的脸色就不好看了。

    偏偏贾宝玉和史湘云都是那种没有眼色的。尤其是贾宝玉,他很高兴地道:“原来两个侄女儿的亲祖母并不是婢生女。”

    贾宝玉是在为贾倩贾清姐妹而高兴,可是听在贾探春的耳朵里就格外刺耳,而贾母更是被噎了一下。

    倒是南安太妃恍若未觉,道:“可不是。你们原来姓张?那么你们亲祖母的生母就是董家的那位了。他是宣徽府供奉董家的嫡系大小姐,如今宫里有三成的首饰都是出自董家呢。太上皇后跟太贵妃更是非董家的首饰不要。说起来也真是巧。今日我们娘儿俩给这两个孩子准备的都是董家的首饰呢。”

    东平王妃立即道:“原来太妃也喜欢董家的首饰?我也爱极了他们家的东西,只是董家的首饰实在是太抢手。就是宫里的娘娘们也有要不到的。”

    虽然说是首饰匠人出身,可但凡跟皇帝扯上关系的那就等于脱胎换骨。原来低人一等的工匠之家一下子就成了世袭的官员,虽然只是绿袍官员,可人家是百年官宦之家,甚至在上面的人的眼里,这样的人家的话比贾家还有用。

    就是在下面坐着的薛宝钗也偷偷地看了这姐妹两个一眼。说他鄙视贾倩贾清姐妹两个,薛宝钗还不至于,因为他自己就出身于商人之家,就是因为跟皇家扯上了关系这才挂上了皇字招牌,成了皇商。眼下,虽然还没有大范围地传扬开来,可是薛宝钗自己心里很清楚,自己家的招牌其实已经被摘掉了。反而言之,董家虽然还是在做着匠人的活计,可是他们的招牌没有丢,甚至因为手艺精湛,越发成为宫廷的宠儿。这样的人家,就是依旧操持贱业,依旧要家里的老少爷们琢磨着女人的玩意儿,他们依旧是朝廷官吏系统中的一员,可比薛家体面多了。

    不,应该说是,工匠的社会地位原来就要比商人高一些,加上董家又是皇家供奉,自然又要加上一层光环。不要说现在的薛家,就是薛宝钗父亲还在世的薛家也比不上人家。

    倒是贾倩和贾清姐妹两个,他们却是第一次听说有关自己亲祖母的外家的事儿。原来以为自己的亲祖母是婢女,却原来也是个官家小姐。如果不是小选,说不定也是哪家大户人家的太太奶奶,哪里会成为贾家的妾?还在贾母的跟前讨生活。

    贾倩还犹可,可贾清却忍不住浮想翩翩。比起跟贾家、跟贾母感情深厚的姐姐,他跟贾家的关系就要淡薄很多。比起那些虚无缥缈的感情,他更注重实际。他忍不住想着,那董家还记不记得那位自家姑娘,还记不记得自己的祖母,甚至在心中有那么一丝幻想,幻想着对方能够照拂自己姐妹一二。

    贾清并不是那种心机很深的人,这脸上难免就有些带了出来。看在贾母的眼里,尤其刺眼。倒是在座的其他三位女客对他的感觉还不错。

    小姑娘家,听到自己还有这么一门亲戚,心中难免会有些年头。尤其是这姐妹两个,说是养女,可从方才进来的次序和落座的位置上来看,看着都不像是得上面的心的。也是,这位老太太最是牛心左性,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看不顺眼,甚至对嫡长孙被害死一事都那般淡漠,更不要说亲孙女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被奴才们欺负了。如果不是他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些奴才们也不会变得那么大胆。在这样的人家,看见这样的事儿,小姑娘会想着找稻草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南安太妃心中一哂,口中却道:“说起董家,不知道老太太可否听说了?董家也有个早夭的姑娘,如果从这两个孩子身上数,正好比他们高一辈。听说董家有意跟府上结跟阴亲呢。”

    贾母冷哼一声,道:“这像什么话儿?在爷爷这辈儿,董家的女人不过是个妾,虽然是高祖皇帝赐下的,可妾就是妾。怎么妾的侄孙女儿要做我的嫡长孙的媳妇?不行。”

    妻与妾之间泾渭分明。妻就是妻,妾就是妾。妻的家族哪怕起于微末、家中只有一群种地的老农,只要是妻的亲戚,就能走大门,就能坐在主位上与主人家一起吃饭。妾就是家里再显赫,有一堆的达官贵人的亲戚,可妾的亲戚只能走角门,只能坐在厨房里跟一群奴仆用饭。

    这就是妻跟妾的不同。

    但是,如果贾家跟董家成了阴亲,那么那董家就是贾家的正经亲戚,以前只能从角门出入贾家的董家人就能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不但能跟贾母一处坐着,还能够称呼贾母为亲家老太太,这叫贾母如何能够忍得!

    贾母忍不住道:“这是谁出的混账主意!有这么埋汰人的么?”

    南安太妃道:“咦?没有这样的事儿么?可是外面传的似模似样的,我还以为府上不在意这些的呢。对了,老姐姐,你可听说了?林家要娶新夫人了。”

    听见对方在讥讽自己没有规矩,贾母差一点就撑不住了。可是等听到对方提到林家,贾母心中更是跳了一下:“林家?哪个林家?”

    南安太妃当即就道:“自然是姑苏林家,也就是府上四姑太太家里呀!”

    贾母当即就跳了起来:“怎么可能!我的敏儿才刚走,他怎么就要娶亲了?还不跟我打个招呼?!”

正文 23利与害

    姑娘家就是这样不好,哪怕在家里地位再高、再得宠,对于外面的事情总是一抹黑,往往事到临头已经无法避免了,才会轮到他们知道。就好比薛蟠的事儿之于薛宝钗,又好比这门阴亲的事儿之于贾玖跟贾倩贾清等女孩子家,又好比林家又要迎娶新夫人的事儿。

    其中,又以贾家跟董家联姻一事最为劲爆,就连姑娘小姐身边的丫头们也难以抑制地窃窃私语。

    冒牌货就是冒牌货,对于某些事情就是要比其他人的反应要慢一点。就好比说,贾玖就比较好奇林家的新夫人会是哪家闺秀,而贾倩贾清姐妹则跟贾家的那些丫头婆子一样,更关心贾家是否会跟董家联姻,虽然他跟别人关心的原因和重点并不相同。

    虽然是因为高祖皇帝的缘故,董家小姐才会成为贾代善的妾,并且在死后还被贬低到了泥地里面,可无论如何,这出身是改不了的,哪怕他成了贾代善的妾,他也是董家的女儿。这也造成了另外一个尴尬的局面,那就是董家小姐进了贾家的门之后,董家人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宁荣街范围之内,甚至于连贾家的女孩子出嫁,也不曾向董家的铺子添置过任何的首饰,哪怕董家始终是宫廷供奉,哪怕董家至始至终都很得上面的心。

    而造成这样的局面的原因,也仅仅是董家小姐成了贾代善的妾。因为董家小姐是妾。所以董家人做的首饰不能上贾家女眷的头。

    在贾玖看来无论如何都不相干的两件事情,却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束缚着董家也束缚着贾家。

    如今。这个局面即将打破。

    直到回到贾玖的屋子,贾清才道:“姑姑,您说,祖父会点头么?”

    贾玖还没有反应过来,道:“什么?”

    贾清道:“就是结阴亲的事儿啊。”

    贾清当然是关心这件事情的。现在他们只是贾家的养女,如果贾家跟董家结了这门阴亲,他们就成了董家的外孙女儿。他们身上也流着董家的血。自然能够得到更多的照拂。如果贾家不愿意结姻亲,或者跟别人家里结了姻亲。也许他们最好的情况就是保持现状,不然,要是对方人家不愿意,他们姐妹两个也许会被打回原形。

    为了自己的未来。贾清当然不愿意放过这次机会。

    贾玖看了看对方,想了一会儿,道:“既然父亲一直都没有开过口,显然这样的事情不是我们这样的小女孩应该管的。不如我们先听听蓉儿媳妇的话再说?”

    里面听见声音的秦可卿早就轻手轻脚地走到门边了,听见贾玖这样一说,连忙道:“姑姑有什么疑难的事儿尽管问我,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贾玖道:“怎么样?琮儿没有磋磨你罢?”

    秦可卿道了个万福,道:“让姑姑挂心了。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今日我才知道这话所言非虚。我们四姑姑有奶嬷嬷伺候着。倒是没有觉得闹腾,可琮三叔却是一刻都离不得人的。真不知道这半年来,姑姑是如何对付下来的。换了我。这就这么小半天的,就有些吃不消了。”

    贾玖笑道:“这有什么的。现在你这样抱怨,等你自个儿有了亲骨肉,只怕恨不得天天抱着,一刻都不要奶嬷嬷跟你抢孩子呢。要我说,如今好的奶嬷嬷也难得。身体好的不一定性子好。性子好的不一定修养好。若是奶嬷嬷耍点子鬼,小娃儿吃了亏还说不出口。那岂不是冤枉?要我说,你进门也有两年了,有些事情更应该早早地准备起来才是。”

    秦可卿笑道:“是,那侄儿媳妇在此就先谢过姑姑吉言了。方才我在屋里面听说姑姑有话问我,却不知道是什么事儿?”

    作为一个晚辈,秦可卿当然不会挑贾玖的刺,哪怕这些话原来应该由自己的婆婆尤氏来说,而不是由这位已经成了外人的邻居家的未嫁女子开这个口。但是秦可卿不想得罪贾玖,一来是因为两家的交情,二来则是因为贾珍。跟贾玖关系好,他还有个地方可以避开贾珍,可要是得罪了贾玖,他又拿什么借口逃离贾珍的魔掌呢?自己的太公公本来就对自己有些不满意,如果让太公公知道自己的儿子对孙媳妇有念头,只怕太公公第一时间就会灭了自己。

    秦可卿也不会说什么“谢姑姑关心,如今也只有姑姑疼我、会与我说这些”之类的话。如果他说了,他就不是秦可卿,而是史湘云了。这样的话,也就史湘云那种没心没肺之人才能够说得天经地义,换了其他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很假。而且秦可卿若是真的说出口了,就有强调贾玖插手自己本来不该管的事儿的嫌疑,那样一来,贾玖就难做,秦可卿也会成为别人眼里的不识抬举之辈。

    适当地转移话题才是正确地选择。

    贾玖简单地将南安太妃带来的消息说了,这才道:“之前我也不知道这位董家老姨奶奶的事儿,对这两件事情更是没有心理准备。太妃一开口,我可是当场就傻了。”

    秦可卿一面与贾玖往屋里走,一面道:“原来如此。姑姑是不知道董家,其实董家虽然代代都是宫廷供奉,可他们的旁支里面也出了好几位高阶朝廷命官。听说那位老姨奶奶的亲弟弟就官至布政使。如今董家还在任上的就有一位巡抚和三位知府,这还是在四品以上的位置上的。若是将老姨奶奶的事儿放在一边,但从这门亲事上来看,却是我们家高攀了人家呢。”

    贾玖道:“那么,这位早夭的董家姑娘又是哪一房的?”

    秦可卿道:“还能是哪一房的,就是那位董布政使的亲孙女儿。因为董布政使原来便是嫡幼子,本来就不需要继承家业,所以他们这一房的多是在外面做官。南安太妃口中的这位姑娘,应该就是布政使大人次子的长女,夭折的时候正好是十二岁,听说是赏雪不小心得了风寒没的。董家这一辈的女孩子原来就少,这位更是董家四房二老爷膝下唯一的女儿。知府太太前前后后生了六个儿子,就得了这么一个女儿,好容易养大了,却突然没有了,莫要说做父母的,就是上面的老人家也难受得紧。当年董家破例为这孩子举哀、将之厚葬一事,可着实让人在背地里嘀咕了好些年呢。”

    贾清听了,立即去看姐姐,却见姐姐依旧坐得端端正正的,只得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继续在边上坐着。

    贾玖想了想,道:“那依你说,董家如今的实力也非同小可喽?那你说说看,我们家与董家有没有结亲的可能?”

    秦可卿停了一会儿,见屋里没有外人,便压低了声音道:“姑姑,依侄儿媳妇愚见,若是之前没有分宗的时候,怕是董家也不会愿意跟我们家结亲。我们家的事情太多,等闲人家可不敢领教。可如今姑姑家里已经分宗出来了,很多事情也与姑姑家不相干。如果董家愿意照拂两位表妹,如果去了的大叔叔与那位董家小姐八字相合,董家说不定会点头。”

    贾清连连拍自己的姐姐,却被姐姐按住了手。

    贾玖道:“可是我看老太太似乎很不高兴的样子。”

    秦可卿道:“老太太自然是不会高兴的。不管怎样,先头的老太爷可是纳了董家的女儿为妾。虽然按照规矩,我们这样的人家也没有这个资格叫官家小姐入府为妾,可是人是高祖皇帝赐下的,就是老太太不愿意也没有办法。而且,如果这么亲事若是能够帮到那边,只怕老太太用不了多久就会点头。”

    贾玖心中一动,道:“你是说大姐姐?”

    秦可卿点了点头,道:“是的。姑姑,董家一直是宫廷供奉,哪怕他们家有好些子弟凭着自己的本事走到了四品以上的位置,可是这宫廷供奉才是他们的根本。这百十年的经营,董家在宫里的能量绝对不是薛家能够比的。只要有人在老太太耳朵边上说一句,只怕不用人专门去游说老太太,老太太也会逼着叔祖点头。”

    大家结亲,为的就是结盟。如今董家掌握着实权,有能够在贾元春进宫一事上提供帮助,甚至连贾元春进宫以后都能够照拂到,这样的盟友可不多见。莫要说一心想拉拔小儿子的贾母,就是贾元春也不会放过董家这样的好助力。

    曾经在宫里呆过的贾元春当然知道这门亲事能为他带来的好处,可是他又不得不顾忌贾母的心情。如果他出门去跟贾母说了,只怕会给贾母留下坏印象,让贾母对自己存下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