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郭嘉都救不了你-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绍本就有些心高气傲; 虽然现在已经聚拢兵力恢复了些元气; 却始终接受不了自己这一仗败了的事实; 成日郁郁。
  即便派系之争是这次战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但袁绍帐下依旧争得激烈。
  甚至由于田丰、颜良、文丑、淳于琼等一干人的死,高览、张郃的投降; 另一边的沮授也被曹操俘虏的缘故; 反倒争得愈发激烈了。
  这些人不完全因为地域之争而来,随着袁绍年纪的增长以及他的子嗣陆续及冠; 袁绍帐下的谋士和大将们还面临着继承人之争。
  袁绍膝下有三子; 长子袁谭; 次子袁熙,幺子袁尚。
  而他始终想让最小的儿子袁尚继承他的爵位。
  古来有立嫡立长不以贤之说,按理来说,如果幺子袁尚能力极为突出,袁绍若硬要立贤也无可厚非,毕竟他是主公他说了算嘛。
  然而袁尚的能力并不是很突出。
  作为北方的一代雄主,袁绍偏心袁尚的原因只是因为他……长得好看。
  他说的所谓立贤其实就是骗骗人的,事实上是立爱才对。
  袁绍自己颜值也很高,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自然是非常占优势的。
  他交好的那些人,什么张邈许攸何进之类的,年轻时无一不是姿颜出众,再不济也是看得顺眼的一类。
  袁绍的发小当中也就曹操是个例外,但是曹操双商都高呀,忽悠袁绍的方法简直一套一套的。
  既然幺子袁尚长得那么好看,袁绍当然就比较偏心他了。
  对于袁绍的这个理由,就连馊主意一堆的郭图都始终保持着“……”的反应。
  主公你开心就好。
  次子袁熙还算是三个人当中比较有脑子的那个,始终在一旁默默吃瓜,并没有参与这劳什子继承人之争。
  其实就算他想参与也没那个底气。
  他并非长子,没有兄长袁谭的理直气壮和名正言顺。他也并不是长得最好看的那个,父亲袁绍懒得理他,如今倒也省了一桩事。
  虽然对袁绍立幺子的做法很无语,但袁绍的下属经过那么多次自己人坑自己人的事件,早就练成了一颗钢铁心,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按理来说,继承人既然已经定下了,那么袁谭再有意见也没用啊。
  之所以现在会有继承人之争,是因为袁绍先前有过一个堪称男默女泪的操作。
  袁绍坐拥四周,于是就让长子袁谭占了青州,让次子袁熙占了幽州,只把最属意的袁尚留在了身边。
  沮授实在看不下去了,叨叨了袁绍一通,结果袁绍却解释说这是为了考察他们的能力。
  这不就是明晃晃地给儿子们窝里斗创造了完美的条件吗?
  袁谭本就是长子,现在又有了自己的地盘,哪里会服气袁尚这个下巴上半根毛都没有的小兔崽子。
  于是兄弟二人就这么拉帮结派地斗起来了。
  对于这件事,曹营这边可是非常的喜闻乐见。
  “司空。”麋竺把华佗领了过来。
  此时恰逢曹操头风发作,他招了招手,边上的人忙不迭把人带上来。
  就连搜身都免了。
  华佗上前,望闻问切一套下来,曹操问道:“如何?”
  华佗收了手,严肃道:“此症难愈,当久医。”
  曹操也知道这个,毕竟张机又不是没给他瞧过:“可有甚么法子?”
  华佗蹙眉,犹豫道:“这……若施针可延缓一时。”
  针灸这种治疗方法自古就有,华佗挺擅长这个,每回施针都只消扎一两个穴位。
  曹操点头表示同意。
  搜身之后,华佗开始拿起自己那一套工具施针,以针刺曹操背部的膈俞穴。
  甫一拔针,曹操就立即感觉到脑袋上的疼痛消失了。
  曹初好奇地望着华佗,见他刚准备出司空府,上前问道:“您能帮我的友人瞧瞧吗?”
  郭嘉摆手:“嘉无需……”
  曹初知道自己说不动他,直接转头对曹操道:“人常言饮酒伤身,奉孝如此好酒,看总比不看好。”
  曹操一听有道理,同意了。
  郭嘉只得上前。
  华佗一看他的气色心里就有了数。
  典型的文人,还是那种身体不怎么好的文人。
  虽说郭嘉修习君子六艺时有些底子,可射之一艺他已经荒废那么多年了,必然对身子起不到什么作用。
  现在郭嘉看似无病无灾,可一旦生病必然是致命的重病,说不定今天还活蹦乱跳,明天就没了声息呢。
  华佗严肃地建议曹操禁他的酒。
  曹操倒是觉得喝酒没什么,这年头招个降都要设宴款待,遇到好事也要设宴庆祝,谁人不喝酒?
  就连他自己喝的酒也很多。
  华佗却是异常执着:“听闻司空帐下曾有一位戏军师……”
  戏军师就是戏志才,他是曹操早年的谋士,曾经极受曹操器重,奈何英年早逝。
  由于性格的缘故,关于他的非议不少,若是戏志才没死,放到现在定会被陈群列入重点弹劾的名单。
  一个“不治行检”的帽子估计是少不了的。
  曹操秒懂,面色开始严肃了起来。
  思虑半晌之后,曹操道:“从今日起,奉孝再不得碰这杯中之物。”
  意思就是同意禁酒了。
  郭嘉盯他。
  主公你怎么可以这样!
  曹操捋了捋小须须,莫名有些心虚,态度却很坚决。
  郭嘉长叹一声。
  曹初看着他的小表情有点心疼,问道:“戒酒并非一日之功,不如定量?”
  郭嘉的眸中微微亮了些。
  曹操本来也觉得让一个素来好酒的人一下子半点就都不能沾不太人道,点头同意了曹初的提议,派人告知荀彧让他盯着郭嘉。
  荀彧做事一向靠谱,定然会严防死守。
  把人送出司空府,曹初见郭嘉还是不太开心,劝道:“万一你有事,主公多担心啊。”
  郭嘉莞尔,算是接受了这个说法,偏头问道:“你也很担心吗?”
  “我当然很担心啊。”曹初叹息。
  不仅如此,她那几个弟弟也是英年早逝的命。
  但这些事情除了她旁人也不得而知,曹初只能自己一个人憋着。
  袁绍跑时被曹军缴获的孤本典籍中甚至还有一些偏门的医书,平时也没什么用,曹初干脆建议把它们送去医馆给张机。
  这种小要求,曹操当然没有不允的道理。
  华佗也知道许都有个医馆,又听闻里面缺人,心知在麋家商队离开之前自己也没法离开许都,干脆搬了进去跟张机一起讨论。
  一个擅长内科,一个擅长外科,并且都身负这个时代顶尖的医术,华佗和张机两个人经常的吵吵自是避免不了的。
  张机怼华佗不知辩证,华佗笑张机长得太老。
  王越歪头一瞧,戳戳童渊:“诶,有没有感觉他们两个跟我俩有点像?”
  童渊啐了一声:“得了吧!别那么高看自己了,人家是动嘴皮子,你这莽夫只会动手。”
  王越拔剑。
  果然又打起来了。
  一边在打,一边在吵吵。
  望着一向脾气极好的张机难得跟人吵得面红耳赤的模样,曹初默默无言。
  越吵交情越好嘛,尤其是在人生难得一知己的情况下。
  麋家的商队在送完钱送完马、实实在在地当了一回冤大头之后很快就准备离开了。
  在知道麋家目的不单纯的情况下,曹操必然会派人盯着,于是上回来许都的徐庶就自请前去了。
  果然,就在麋家离开的当天,这些车队就被守卫拦了下来。
  许都的守卫简直要把人的车底掀开来看。
  “没有。”上前检查的守卫摇头。
  “这儿也没问题。”另一个守卫应和。
  得了曹操吩咐的守卫疑惑蹙眉,又让他们检查了一遍。
  依旧没问题。
  车夫哀求道:“我等确无其他心思啊!”
  守卫把麋家的商队拦着似乎也不是事儿,刚想放人,却听到背后传来了一道人声。
  “慢着。”徐庶眯眼。
  守卫对他一礼。
  徐庶的目光划过整个车队,最终停在了第一辆车的人身上。
  “抬头,搜身。”


第36章 扛走备备
  被徐庶指着的人霎时一僵。
  守卫依言上前把人给拿住,押到徐庶的眼前。
  是沮授。
  “为何要逃?”徐庶问道。
  沮授不语。
  徐庶就是象征性地一问而已; 其实沮授的目的很好猜到。
  他被曹军俘虏后宁死不降是因为一心想着自己的主公袁绍; 如今不知跟谁密谋逃出许都自然就是想逃回袁营了。
  “把他带去给司空。”徐庶吩咐道。
  守卫应了; 动作标准地把人的手翻转一压。
  沮授怎么会和刘备扯上关系?
  徐庶沉吟; 若有所思。
  突然; 他转身吩咐守卫:“你去官邸看看刘使君是否还在其中; 再命人带一队人马彻查这些商队!”
  ……
  曹操最近的头风发作地很频繁。
  华佗手里头拎着一个小箱子进司空府为他继续施针。
  曹操此时正按着脑袋,抬头一瞧; 只见华佗的左眼上顶着一道不甚明显的淤青。
  华佗很会养生; 鬓边乌亮; 民间还传言他年岁过百却貌如壮年; 虽然现实可能没有那么夸张,但也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了。
  可张机不一样,张机是典型的白胡子飘飘仙风道骨的样子,似乎更符合人们心中高人的形象。
  原本这两个人产生分歧的时候只动嘴皮子; 后来华佗嘲笑张机长得太老; 又有王越在一旁暗戳戳地出馊主意,于是张机就试探着一拳戳了上去。
  这一拳可不得了,虽然张机及时收手; 却还是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一道印子。
  华佗可委屈了。
  听完了这件事的始末,曹操一按额头; 眉头紧锁; 觉得自己的脑壳儿更疼了。
  ……
  酒肆。
  郭嘉手中扣着个酒坛子; 仰头一饮而尽。
  曹初抬头看了他一眼:“荀令君说你只能喝两回。”
  郭嘉顿了顿; 继续喝。
  反正荀彧不在他怕什么!
  “且慢。”曹初一拦。
  郭嘉瞧着她眼睛一眨不眨的样子,把酒放下。
  “过半个时辰,喝药。”曹初递了捆刚抓好的药给他。
  郭嘉无奈:“嘉无病无灾……”
  “仲景说你必须得喝。”曹初严肃道。
  郭嘉把药接了过来。
  不过看起来显然是不太情愿的样子。
  “难道你还怕苦不成?”曹初故意激他,“可需要我亲手给你喂蜜饯啊?”
  好在这会儿已经有了蜜饯,而郭嘉一向不怎么喜欢甜得过度的东西,如此一来定会喝药。
  郭嘉定定地看了她半晌。
  就在曹初以为他要乖乖喝药或是开口讽刺的时候,郭嘉颔首,轻笑道:“好啊。”
  曹初一噎。
  自己挖的坑自己跳呗。
  曹初唤人端来蜜饯,净了手,左手拈起一颗,右手抓住他的手腕把蜜饯往里面一塞:“自己吃。”
  郭嘉就着这个姿势抬手在她眼前晃了晃:“我手脏。”
  他的指甲干净修齐,指腹上覆着一层薄茧,一看就是时常握笔杆子的。
  曹初盯着郭嘉的脸看。
  他的眉头轻蹙,神情仿佛在传递着“还是不是朋友了”的信息。
  曹初叹了口气,再次拈起一颗蜜饯往前送,动作有些颤抖。
  郭嘉的身子很配合地略微前倾。
  而就在此时,曹初却察觉到他的唇轻轻一抿,自己的指端顿时传来了一种异样的感觉。
  触感极软,又带些湿意和温热。
  曹初惊得眼睛都睁大了,维持着同一个动作愣了半天,不敢置信地望着他。
  郭嘉的表情十足的正常,仿佛方才搞事的人并不是他一样。
  曹初只得再次净了手,不怀好意地问道:“味道如何?”
  郭嘉这才察觉到自己口中那股甜得发腻的味道,霎时唇角微微一僵。
  看那表情,他显然是受不了那么甜的东西,只得强行咽了下去。
  曹初险些没笑出来。
  ……
  另一边。
  自从密谋逃回袁营的沮授被抓了个正着开始,麋家的商队就被名正言顺地翻了个底朝天。
  却没有刘备。
  在麋家商队彻查完的同时,软禁刘备的官邸那里也传来了一个消息。
  刘备不见了,关羽和张飞却还在。
  此时的关张二人围着的是一个冒牌货!
  沮授一心想逃回袁营,刘备也一直想离开许都,只可惜终究心思各异,合作的同时又互相坑来坑去。
  这会儿的曹操毕竟对刘备还是没有那么重视。
  据说一开始刘备死都不肯抛下二人自己跑,但关羽和张飞却非常坚持,宁愿跟刘备翻脸也要把他送出许都,乃至以死相逼。
  事情就这么明朗了。
  没人能想到关羽和张飞居然能围着一个冒牌的转了这么久。
  刘备如今已经跑出许都几日,看样子应当是去了荆州。
  曹初在得知消息后立即跑去见曹操,却意外地发现曹操的样子似乎并不担心。
  她开口:“阿翁……”
  曹操示意别担心,还对着曹初比了个特殊的手势——蔡氏。
  曹初一怔。
  卧槽蔡氏是什么时候跟许都这边勾搭上的!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疑惑,曹操抬袖,屈起指节点了点地图上的江夏。
  舆图虽然很抽象,但大致方向还是看得清的。
  曹初的目光顺着他的动作往右瞧,秒懂。
  江夏,黄祖。
  孙策确实应诺了。
  他在上表朝廷的时候果真把黄祖的死有意无意地引到蔡氏的身上,甚至还制造了些伪证。
  即便蔡氏确实什么都没做,并且努力证明清白,可已经起了疑心的刘表还是膈应他们。
  他荆州牧的位置本来就是因着这些世家大族才坐稳的,本就对那些人有防备。
  连水镜先生司马徽都觉得刘表“性暗不能容人”了,可见在这件事发生之后疑心病不小的刘表对蔡氏的反应。
  这都是些什么事嘛,平日里他的下属蔡瑁和自家的蔡夫人就净给北边的曹操说好话,这会儿又通敌孙策干掉了一向和他们不对付的黄祖,简直是脑后生有反骨啊!
  刘表到底还是顾念旧情的,即便起了疑心,可也没对蔡氏做什么。
  相处多年,蔡瑁立即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
  但刘表实在高估了一个在主公尚且四平八稳时就想着给自己另找下家的蔡瑁在察觉到主公疏远自己之后的反应。
  蔡瑁向许都抛出了橄榄枝。
  曹初对着曹操一礼:“初自请潜入荆州拿人。”
  荆州她熟啊!刘备定然会去襄阳拜访司马徽,她只要直奔襄阳就可以了,还不用走弯路。
  ……
  另一边,襄阳。
  司马徽笑着对刘备道:“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
  说到一半,他突然顿了顿:“士元已赴许,将军可去南阳寻卧龙。”
  刘备拱手道:“备多谢水镜先生。”
  司马徽拱手送他,继续抚琴。
  一曲还未完,在襄阳寻不到诸葛亮住处的曹初就跑过来了:“水镜先生。”
  一别三年,司马徽倒还认得她:“女郎可是出了什么事?”
  曹初对他行礼:“敢问水镜先生,不知您口中的卧龙在何处?”
  司马徽一指:“南阳便是。”
  “多谢水镜先生!”曹初感激地对他一礼,随即迅速翻身上马紧跟着刘备的脚步去了。
  司马徽拨弦的动作一滞,抬眼望着一前一后奔赴南阳的两人,有些不解。
  这次刘备赶赴荆州,由于名望不小的缘故受到了刘表的厚待,如今正让他暂时留在襄阳。
  刘备早早便听闻了司马徽的名气,这次来到荆州刚好能前往拜访他。
  南阳。
  刘备支开刘表派给他的亲兵,独身一人去拜访。
  眼前是一个看上去新建了没多久的草庐,他缓步上前,轻轻叩响。
  草庐的门吱呀一声被打开,里面有个小童探出了脑袋:“我家先生正与友人和诗,你是来找他的吗?”
  刘备即使对着一个小童也很客气:“还请小友为备通传一声。”
  小童点点头,关上门,吧嗒吧嗒跑进去找诸葛亮了。
  刘备耐心等待着。
  不过片刻,小童又打开了门,满脸的警惕:“先生让我问您是不是姓曹?”
  刘备一愣:“非也,我不姓曹,姓刘。”
  小童这才松了口气,拍拍胸脯,小声嘀咕:“不姓曹就好,若郎君姓曹就又要搬家了……”
  他抬头对刘备道歉:“先生说他在会友,不方便见外客,还请这位郎君见谅……诶!?”
  话还未说完,只见眼前闪过一道看不清的人影,方才还立在草庐前的刘备不见了。
  一阵风刮过,眼前带起了微的尘灰,小童抬手揉揉眼睛,睁大了望着前方空空如也的地面。
  曹初慌慌张张杀到草庐前,一抬头看见前面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立马上前使起平生最大的劲儿一把扛起刘备就跑!
  刘备:“???”


第37章 孔明二迁
  前些日子曹初就连举着小孩子都有些费力; 这会儿却在情急之下能扛着一个身高足有七尺五寸的刘备飞速跑出了百米远; 人的潜力不可谓不大。
  当然; 她也带了马。
  刘备甫一反应过来就骤然拔出了自己身上藏着的匕首。
  曹初反应极快,闪身一躲; 从胳膊到手上却还是被划出了一道长长的伤口; 鲜血汩汩而出。
  远处的草庐。
  门口的小童见刘备一个大活人突然不见,吓得把门“砰”一关,噔噔噔跑进里屋:“诸葛先生!”
  里面的谈笑声一滞; 诸葛亮问道:“怎么了?”
  小童一把抱住诸葛亮的大腿,惊魂未定:“方才那个来拜访先生的,不知是人是鬼啊!”
  石韬见自己的友人诸葛亮正在思索,便问那小童:“怎就不知是人是鬼了?”
  那小童蹙眉回忆; 把手指弯成半圆形,做了个爆开的手势:“先生吩咐我无论来者是不是姓曹都要回绝。本来他神色如常,可就在我回绝他之后; 他突然就蹦的一声消失了!”
  诸葛亮的另一个友人孟建也道:“这孩子从哪听来的鬼神之说,更何况这光天化日的也没鬼啊。”
  诸葛亮抬手抚了抚小童的脑袋,摇头道:“他父母曾说他生来便有眼疾,后来我寻医者给他治了些日子,如今已经好了许多。”
  小童抓着他的衣角; 闻言不好意思地笑笑。
  石韬机智地转移了话题; 开始论起了政事:“先前那江夏太守黄祖被蔡氏暗害; 如今襄阳那儿倒是蒯氏最风光。”
  孟建提出了异议:“依我看; 江夏太守不一定是蔡氏所杀。”
  石韬不服气:“公威何出此言?”
  孟建分析道:“真正能与蔡氏抗衡的是黄氏; 死了个黄祖,他所属的黄氏却态度不明。而黄祖死了就相当于靶子倒了。蔡氏若要动手,不可能在杀黄祖的时候不同时对黄氏动刀子啊。”
  说白了,蔡氏要杀黄祖肯定会把他背后的黄氏一起干掉,但是蔡氏并没有这么做。
  石韬笑了:“蔡氏可还没那个能耐动黄氏,依着他们的本事也只能杀一个黄祖了。”
  孟建思量一番,用眼神询问摇扇沉默的诸葛亮。
  诸葛亮摇头道:“非蔡氏也。”
  石韬疑道:“敢问孔明有何高见?”
  诸葛亮但笑不语。
  即使曹初承认的并不彻底,但她身为许都司空府的人,去江夏杀人本来就是一件不怎么寻常的事情。
  就在曹初离开没多久,江夏就传出了黄祖身死的消息,而且还并非与他交战的孙策所杀。据传闻说死因有蹊跷。
  后来又爆出传言说黄祖是被当地豪强之一的蔡氏谋害,既有证据,又有孙策有意无意的引导,要怀疑都难。
  但诸葛亮才不会信呢。
  假设他不认识曹初,他也能够猜测出黄祖的死并不只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
  蔡氏若想干掉黄祖确实有迹可循,但那又如何呢?
  这并不能代表什么。
  甭管蔡氏干掉黄祖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最终都得看直接受益者。
  黄祖死了,蔡瑁与刘表渐生嫌隙,当地豪强一旦与当地的州牧不睦,那如今最直接的受益人是谁?
  自然是荆州周边虎狼环饲的诸侯们。
  而蔡瑁平日里给曹操说的好话可不少,黄祖又敌视曹操,如此可见不管过程如何,其最终受益者都只能是许都的那位曹司空。
  他分析的角度与友人石韬、孟建从根本上就不同,而这也能从诸葛亮浏览书籍“只观大略,不求甚解”的行为能看得出来。
  诸葛亮看待这件事是从看似无甚关联的天下局势入手的。
  这个年代消息普遍闭塞,刘备不见了好些日子,等到被他支开的那些亲兵们都慌忙去禀报的时候,刘表才意识到刘备不见了。
  “主公,这刘备……”蒯越蹙眉。
  刘表摇头,无奈道:“派人去找,寻得到就请回来,寻不到也不必去追。”
  即便这两人都是能得当今皇帝亲口承认的汉室宗亲、有了那么个一表三千里的名头,刘表难道就能对刘备敞开胸怀了吗?
  自然是不能。
  他出城相迎是因为刘备的名气,他厚待刘备也是顾及到名声。
  按理来说,刘表与蔡氏险些闹掰,应该拉拢刘备才是,可他并没有。
  这算是误打误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