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慈母之心-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堂可是眼熟?”石慧笑着将小兔子抱起来,“说来若非这小家伙打了个兔子洞到棺中,又给你喂野菜,或许你被夜叉鬼埋在下面就饿死了闷死了。”
“原来竟是小侄的救命恩人?当时下面又黑又闷,很快我就昏过去了。等后面醒来过,也看不见东西,它在我耳边,还当是老鼠呢!它衔了野菜到我嘴边,我担心是夜叉鬼的轨迹,并不敢吃。后来又饿有渴,才嚼了野菜活命。”
“你之前可是见过这只兔子?”
“许是见过!”白林堂有些不确定,“我们刚到兰若寺,郑兄抓到一只兔子说要烤了吃,小侄想着兰若寺到底是佛门,就求情放了它。可野兔长得都一个模样,小侄也不确定是不是同一只。”
“大约是它了,这小家伙没有成精成怪,不想还是个知恩图报,倒是颇有灵气。”
“一只兔子竟然也知道报恩,当真是奇事。”六老太喜道,“我们当将小兔仙请回家去,好生奉养才是。”
不想听到六老太的话,小灰兔缩了一下身体,咬着石慧的衣襟做出哀求之态。
“小灰兔不想和六奶奶回家,难道想回兰若寺吗?”白玉堂见了小灰兔动作,一脸认真地问道。
小灰兔忙摆动脑袋,只咬着石慧衣袖不放。
“哦,原来它想要继续住在我们家。”白玉堂摸了摸小兔子,“识货识货,日后就有小爷养你吧!”
第640章 阴阳殊途(七)
“看来这兔子也知好歹,晓得侄媳妇好咧!”六老太看着小灰兔咬着石慧衣襟不松口,不由笑道,“万物有灵,是我家与兔仙无缘。”
“许是这段日子在花园里住的熟了!”石慧也觉得奇怪,这小兔子就算不愿意回兰若寺,按理说也是与白林堂有缘在先,如何就缠上她家了?不过到底是一只感恩图报的兔子,养了就养了,一只吃素的小兔子还会养不起不成。
“娘,那小兔子要住我们家,是不是要给他取个名字呀?”白玉堂仰头问道。
“嗯~喜欢就给它取个名字,带它玩儿去吧!”石慧应了一声,将小兔子从身上撕鲁下来,塞进白玉堂怀里。
“名字要我取呀?它从兰若寺来,就叫小寺吧!”白玉堂揉了揉小兔子的脑袋,抱了小兔子,噔噔噔出去玩儿了。不过七岁的小孩子,到底还是贪玩的年纪。
之前白林堂在家休养,石慧也没有问起兰若寺的事情,今日见他精神尚好,就随口问了两句。白林堂如今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喝了半盏热茶,娓娓道出了原委。
与白林堂同去兰若寺的分别是郑生、王生和金生。这三位书生与白林堂都在同一个先生门下读书,为同窗,平时往来密切。为着准备今秋解试,这些备考学子都已经苦读多时,只窝了一个冬日难免烦闷。
尤其王生家境最差,家中房舍拥挤,连个书房都没有,正为寻一处僻静之地读书烦恼。恰好郑生素来喜欢寻幽探秘,平时也爱出门打猎,就提到了兰若寺。
年轻人本爱胡闹,隐隐听到关于兰若寺的一些传说,不以为意,还多了几分好奇心。郑生和王生的提议很快得到了白林堂和金生的附和,于是四人就一道往兰若寺去了。
兰若寺不仅位置僻静,环境也清幽,要石慧来看,不失为一处不错的读书之所。只这些书生到底年轻,没有将那些鬼神之事放在心上。白林堂四人到了兰若寺,寺中也无其他人住着,各自选了屋子洒扫一番,便这般住下了。
第一日进寺,白林堂见那寺中荷塘荷花含苞待放,环境清幽,很是欢心。这些书生都是不惯做活的,只收拾了屋子,便觉疲累。白林堂看了几页书,当晚便早早睡了。
次日起来,一道起来吃早饭读书,然却不见了郑生。因郑生素来爱好寻幽探密,身手也是四人之中最好的,见他东西都在屋中,三人并没有太过在意,只道郑生一早出门了。
三人为伴一处煮饭食,在附近走走,或一道论学读书,一日很快就过去了。只郑生却迟迟未归,金生还恼火郑生独自出门都不大招呼。郑生未归,三人初时不以为意,到了晚上不免担忧郑生是不是在附近山林遇到麻烦。
然既已经天黑,三人又没有郑生的身手,更不知郑生去了何处,也不便寻找,就在一屋子里看书。等到子时郑生依旧未归,金生先耐不住回屋休息,留下王生和白林堂一边温书一边等郑生回来。
中途王生去如厕,回来却与白林堂说起金生房中有说话声。
白林堂心下暗恼:这寺中也没有别人,若非郑生回来,是谁与金生说话。可郑生既然回来,如何也不过来与他们说一声。
不想王生却暧昧一笑,阻了白林堂过去,还说这会儿打扰不得。白林堂不解其意,走到门外听到金生房中传来暧昧声响,只都是金生的,顿时恼了个大红脸。
白林堂当下变了脸色,没想到自己的两位同窗竟然是兔儿爷。东南一带多契兄弟,原也不是大事,白林堂虽然没有此好,也不至于管人家闲事。可郑生和金生如此,却是太过。
不想王生听到白林堂怒言,却几乎笑倒在地,告诉他与金生幽会的是个美人儿。金生素来多情,家中不仅有妻子,还有两个美妾。白林堂虽然不屑金生说出来读书又在外面与女人鬼混,只到底也无意过问旁人之时。
因着金生的风流事,王生和白林堂也没有了继续等待的心思。两人房间本是相邻,就各自回房睡了。白林堂收拾好东西,刚要上床躺下,心下不知为何又想到了金生。
金生虽然风流,可白日都与他们在一处,前半宿又是一道读书,如何约了女子前来幽会?须知这兰若寺附近十里都没有什么人家,便是风尘女子也不至于夜半出来做生意或会情郎吧?
白林堂心下觉得不妥,刚从床上坐起身,就闻到一阵香风,抬头却见一美女站在自己床前。白林堂还道自己没有关好门,刚要叱问这女子如何闯入自己房中,不想这女子便如无骨蛇一般往他怀中倒来,嘴上说要与他睡觉。
白林堂虽未成婚,却自小承教甚严,家中已经定了亲事。三更半夜一个美人扑到怀里不觉欣喜,拉起人丢出门都不带犹豫的。回头却见床上放着一个金锭,也没有多想拿起金子砸在了女人身上,把人家砸的大叫,丝毫没有怜香惜玉之心。
白林堂将女人和金子丢出门,自己生了一阵闷气,又想起自己本是要起身找金生的。到了金生门外敲了门,没有回应,灯火已经熄了,不免怀疑那钻进自己房中的女子就是王生听到和金生欢好之人,越发觉得恶心。
想到郑生出门也不打招呼,金生与女子在寺庙鬼混,白林堂便觉得自己往日真是错看了这两位,心下不耻。想着待明日天明就叫上王生回城去,免得与此二人为伍,哪想到从金生门口回来,就看到王生捡了金子,见了他还想往身后藏。
白林堂觉得今夜的打击实在太大,恨不得自戳双目,自己这都交的什么朋友。开口将王生一顿责骂,王生只是由着他骂,也不还口,却也没有丢下金子。
白林堂骂了几句,见王生不辩驳,自己生了闷气回房间去了。可在床上却是转辗反侧难以入眠,想到王生家境贫寒,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一下子捡了金子,心动也是常理。王生任由他责骂,想来心里也明白这是有损德行的,自己身为友人很不该因郑生、金生之事迁怒于王生,当引他回归正途才是。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取。年前遇到一个外乡汉子在金华府无辜吃了官司,堂兄白锦堂素来扶弱济贫见他有些武艺,不仅助他打赢官司,还资助盘缠送他上京求取功名。
祖母虽常教导他要自强,不可一味索取等着族人和堂弟资助。可王生家有病弱老母又有妻儿要养,比自己还困窘几分。不如自己作保让王生去堂兄处借些银两考试,若是中了自不必说,若是不中,也可问问堂兄又无营生让王生做。
白林堂心中有了主意,要劝王生丢了那来历不明的不义之财。天才蒙蒙亮就有些熬不住,去敲王生的门。哪想到房门却没有锁,他推门而入,就见王生倒在床上,开膛剖肚,怒目圆睁。
白林堂顿时骇然几乎忍不住要尖叫起来,却见床前蹲着一只夜叉鬼,正捧着王生的心肝再啃。白林堂骇人之下不及多想,转身向金生房中跑去。一把推开金生房门,却见金生亵衣散乱倒卧床上,气息全无,再细看脚底一个血洞,汨汨血丝留在床榻之上。
这两下变化,只将这可怜书生生生吓去了两魂三魄。白林堂不及多想,便想逃走,可已经来不及了,被那夜叉鬼堵在了金生房中。他一个文弱书生自不是那夜叉鬼的对手,幸而夜叉似乎对他亦有所忌惮,竟不能近身。
再后来如何中了那夜叉鬼的攻击,晕死过去,白林堂已经不甚记得。醒来只知道在一个黑洞洞的地方,活埋坟冢都是醒来后才知道的。
石慧细想了一遍,那夜叉鬼虽有些道行,怕也有些禁忌畏惧的东西。若不然也不会多费周章要聂小倩利用人贪财好色的心理害人,如此两样都无法动摇,才会自己亲自动手。如今那夜叉鬼已经死了,却不知它的弱点到底在何处了。
白林堂到底身体还虚弱,石慧只安抚了几句,叮嘱多见见阳光,便让管家送了祖孙三人回去。白府与其他族人住处倒也不远,六老太家与他们也不过隔着半条街罢了。
晚间白锦堂回府,母子说起此事,白锦堂才提及,那郑生也不是私自离开兰若寺,怕是比金生他们早一日就遇害了。他们搜查兰若寺时,有发现郑生的尸体。夜叉鬼初时打着一日害一人,慢慢养着“食物”的心思,后来怕有人逃走才一夜动了手。
郑生和金生都是家人接回去安葬,唯有王生家中贫困,白锦堂见他家一门孤寡,还接济了银两。距离解试还有四五个月,白林堂修养的好,学识够扎实或许还能参加解试。
入秋,白府倒是有一桩喜事,白锦堂的父亲生前给白锦堂定了一门亲事。这姑娘也是本地人,其父与白锦堂的父亲是同窗好友,定的是娃娃亲,不过白锦堂与姑娘也是见过面的。石慧见长子对这门亲事并不排斥,少不得时常准备些东西要儿子去讨好一下未来岳父一家。
这位亲家姓方原是中过进士的,只是年轻时忠正耿直朝中得罪了人被罢免了官职。后来回乡在白父资助下开了个书院,就是如今白玉堂读的书院。
作者有话要说: 原著有人给白玉堂送女人,差点没被他废了,小白真的特别不爱色的美少年。
白锦堂和白玉堂虽然死得早但都有子嗣留下,分别是白芸生(小五义之一)、白云瑞(白眉大侠的男二)。白玉堂是兄长带大的,白芸生就是白玉堂教导的(严重怀疑白云瑞是白芸生带大的)。不过白云瑞很肖父,可白芸生的性格柔弱和父亲、叔叔、堂弟都不太像。
白家人都生的好看,白锦堂描写少,但是白玉堂出场就说少年华美,白芸生和白云瑞的外号分别是玉面专诸和玉面小达摩。称之为玉面就知道容貌如何了,且白玉堂、白芸生和白云瑞都有许多文字描写了他们的容貌,总之都是俊美非凡的一款了。
第641章 阴阳殊途(八)
因书院是白家出资,方家打理,两家平时往来甚多。方院长家中并无许多仆人,方夫人在家也要做活,时常带着女儿过府走动。难得方家姑娘自幼读书,样貌性子都属中上,并不委屈长子。
方院长为人方正,虽然学识极好,在某些方面有些迂腐,可总体并不是一个功利心重的人。因他年轻时做过御史,见识过官场昏聩,未来女婿无意科举,也并不在意。方家是耕读传家,方院长更是忠正耿直之人。依着这位老夫子的性子,但凡白锦堂不是什么不忠不义不孝之徒,就绝无悔婚的可能。
两家在金华府都是有点名声的,结亲自是会走完完整的三媒六聘,三媒六聘齐全方为明媒正娶之意。石慧不在乎俗礼,可世人不会不在乎,依礼而行是对长媳的重视,也是对亲家的尊重。
“三媒六聘”又叫“三书六礼”, “三书”指的是礼聘过程中的聘书、礼书、迎书。“六礼”是指纳礼(男家请人预备礼物向女家提亲、说媒)、问名(合八字)、纳吉(八字相和,初步议定婚事)、纳徵(又称大礼,即订婚)、请期(择选吉日晚婚)、迎亲。
两个孩子的婚事是白父在世时,与方院长口头约定。去年白锦堂出孝,原主就依着世礼张罗,已经走完纳徵,准备请期时,原主便病倒了。因着此事,这婚期才暂时搁置,可按着规矩,行纳徵之礼,两家交换了聘书,方家女名义上就已经是白家媳妇。
后石慧取代原主大病初愈,又遇到年底,没想到这些事。年后白锦堂又出了一趟远门,若非管家提醒石慧准备节礼几乎忘记此事。只既然晓得这件事,自不能万事不管,白锦堂回来,石慧就和儿子商议再请媒人上门与亲家商议请期之事。
依着石慧的意思,婚期定在秋收之后最好,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提及婚事,一向稳重的长子也有几分羞涩,只说母亲做主。
过年时,族中晚辈上门拜年,石慧也见了不少族里的少年。不提与白玉堂一般的小童,年长些的孩子大多长得周正,难得并没有什么贪花好色的纨绔。许是白家男丁少有寿数长的,白家男儿在女色上都颇为克制,极少有纳妾的儿郎,更不要说上青楼楚馆。
白锦堂一贯稳重,提及未婚妻却有几分少年人的羞涩,可见对这个未婚妻还是很期待的。
长子婚礼上要用的东西,原主已经准备妥当,只是如今婚期比预计的晚了一年,却少不得要更换一些。诸如红绸料子自是今年新出的最好,石慧甚至想着亲自去一趟杭州置办一批时兴的料子。
好吧,她原是个闲不住的,且她的儿子和弟子们大多奉行晚婚晚育,或干脆一心追逐大道。如今有个现成的大儿子等着她操持婚事,还是蛮有意思的。再说了,这日日呆在府中,也委实无趣了些,她还有个除魔卫道的任务不是。呆在家里难道还会有什么妖魔鬼怪蠢的找上门?
“娘找这么多料子出来,是要做新衣裳吗?”白玉堂下学寻到院中,见石慧只会丫鬟婆子收拾库房,好奇道。
“你想做新衣裳?月前不才做了一身新衣裳。”
莫看白玉堂年小小,又是个男孩子,却极讲究。一般这么大的孩子,只要有得玩才不管衣服脏不脏,可是白玉堂却极爱干净,若是在外面弄脏了衣服,回家必定先换衣服。衣服上但凡蹭上难洗的污渍,就绝不往身上穿的,且尤其喜欢浅色系的衣物。
不过在石慧看来这也不是大毛病,反正家里也不是供不起。不说白玉堂,她自己也是一贯有条件就不委屈自己的性子。可见某些层面而言,母子两人凑到一处也是极为有缘的。
“新衣裳又不嫌多,每天都有新衣裳才好呢!”白玉堂哼唧一声道。
“那你日后可要好好学本事才行了,总不能日后长大了,还要哥哥养着你,给你裁制新衣。”石慧笑着选了几匹料子给兄弟俩裁衣,又选了几匹料子让人送去六老太家里。
白林堂比白锦堂还大一岁,早就定了亲事,只六老太希望孙子有了功名再成亲,如此亲家脸上也好看。不过这一科不管考没考上,秋试后都要成亲了。男孩子拖一拖无所谓,姑娘家要是拖久了,却会惹来邻里闲话。
“这次多做几身新衣服,过两日带你去夫子家看你未来嫂子。”普通人家没有许多规矩没有那么严苛,且白玉堂年岁小,自己嫂嫂自然不必回避。
白玉堂听到真要给他裁制新衣很是高兴,只到底还记挂着“大事”,开口问道:“大哥娶了嫂嫂,咱们家是不是就要多一个人了?”
“今年多一个,许明年就再添一个了。”石慧笑道,“等你嫂子进门,或许很快就会有小侄子小侄女,咱们家就热闹了。”
“小孩子脏兮兮又爱哭,我不喜欢。”白玉堂嫌弃道。
“你也是小孩子!”
“我已经不小了,也不会脏兮兮爱哭鬼。”白玉堂踮起脚,举手到石慧面前道,“娘闻闻,我可香了。”
石慧用不惯时下的澡豆和胰子,指点府上的丫头取材做了一些香皂。白玉堂素来爱干净,当做宝贝一般,每日都要拿新皂洗澡洗手,无比要自己做个干干净净的香宝宝。
“是挺香,咱们玉堂是个爱干净的孩子。”石慧点头道,“不过小侄子小侄女也会干干净净,脏不了。”
白家不算豪富,家中也有一二十个仆人。府上有了小主子自然有奶妈子和丫鬟打理的干干净净,哪里会让小孩子脏兮兮。唯有那家境不好的百姓人家,苦于生计,才会容着孩子脏兮兮在泥里打滚。
“若不是脏兮兮的爱哭鬼,多养几个也无妨了!”白玉堂一本正经道。
石慧心下好笑,瞄了一眼日头:“今日书院怎得放学这般早,你该不会逃学吧?”
“才不是孩儿逃学呢,下午原是方夫子的课,因夫子病了,要我们自己在家温书。”
“方夫子病了,可说什么病?”方夫子就是未来亲家方院长,如今两家正要择期,年前因着原主病倒已经搁置了一回,可莫要再来个好事多磨才好。
白玉堂摇了摇头,并不是很清楚。
石慧唤了管家白新过来,要白新去方家打听一二,等白锦堂回来好让儿子上门探望。方夫子没有儿子,只要两个女儿,长女嫁在兰溪县,次女定给了白家。女婿为半子,白锦堂少时又曾承教方夫子门下,于情于理都该上门探视。
不想白新回来,却说方夫子并不像生病的样子,只是似乎遇到了什么烦心事,神情有些不对。石慧也没有多想,等傍晚长子回府,就与儿子叮嘱明日带些礼品上门探视老丈人,看看方家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白锦堂自是应了。
不想次日白锦堂还没有出门,媒人却先一步上门了。这媒人前来却不是商议婚期,而是带了婚书过来代方家退婚。两家相交十多年,就是白父过世,亦是交情不改,这好端端的如何就要退亲。
若这只是一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顺水推舟退了婚事也是无妨。可白锦堂显然对方家女上了心,石慧哪里肯这般糊里糊涂退亲,让儿子伤心。可无论如何询问,媒人只说方院长自承悔诺承担一切后果,只求退婚。
“既然行了纳徵之礼,娉婷便是我白家媳妇。老夫子要退婚,不说个明明白白是不行的。谢媒人这些日子也辛苦了,劳烦你跑一趟。不管退不退亲,这事还是要我们两家当面谈清楚了。”石慧沉吟片刻道,“白福,拿五两银子给谢媒人,劳烦您跑许多趟,日后怕是还要劳烦您!”
谢媒人是官媒,之前两家行聘都请的谢媒人。不管这门亲事成不成,接下来退亲或成亲都少不得劳烦这位谢媒人。
“老夫人客气了,这金华府谁不知道老夫人是和善人,您家两位公子那都是一等一的俊才,谁家闺女嫁了那都是福气。”谢媒人笑着道,“我也是劝说方老爷慎重,只您那老亲家的脾气,您也是知道的。当初和八字就知道白爷和方家小娘子极好,我也盼着这婚事好。”
谢媒人嘴上这般说,只心里却觉得两家这婚事波折也忒多了些。虽说是定的娃娃亲,可因白家老爷死了守孝,耽搁到两个孩子十七八岁才行三媒六聘。才走完纳徵,老夫人去冬病了一场,好不容易准备成亲,如今方夫子却无端说要退亲,莫非也是觉得两家孩子八字和的不好?
可这也不对呀,问名是男家在大红庚帖上写下男子的姓名、排行、生辰八字,由媒人送到女方家中。女家若有意结亲,就把女孩的名字八字等写上请人占算。这和八字是要过媒人手的,当初也没说八字不合,都说极好。
虽说人人都传说白家人不长命,可这平头百姓吃口饱饭都不容易。白家大爷人俊文武双全,家中富庶,难得在本地也是出名的善人。老夫人也是和善大方的长辈,金华府多少姑娘想嫁没机会。方家若是忌讳这个,当初就不该同意这门婚事。
如今纳徵都走完了,方夫子又说一力承担退亲之责。婚事一退,这方家姑娘的名声可就没了。十八岁的大姑娘错过了白家大爷这金龟婿,去哪里寻个如意郎君。
第642章 阴阳殊途(九)
虽然觉得两家的婚事忒多波折了些,不过谢媒人却还是尽心尽力的。白家出手大方,多了许多波折,虽说媒人多了事情,可她赏钱也没少拿。只尽心尽力办好了白大爷的事情,日后还要白二爷不是?
虽说白二爷年岁小,可小孩子都长得快,算起来也没有许多年的事情了。除了白家两位爷,白家在本地是名门望族,族中子弟众多,白家这样的东家,城里的媒婆那个不想抢着伺候。
请了谢媒人先回去,石慧少不得让人准备了四色小点心,亲自上门。若是方夫子病了,当是白锦堂这个未来女婿上门探望,可如今要谈婚事,自要她这个长辈亲自出马了。
两家住的也不算远,不过是两条街的距离,石慧也没有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