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道系林妹妹-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宝钗以作者口吻总结,自言“余亦愿做此货郎,不栖梧,不宿梁,雅舍永成双。”
  端的是一篇精彩绝伦、妙趣横生的好诗文!
  黛玉不害臊,带头鼓掌。雅舍上上下下之人并那些花农草户、真个儿的货郎们,全感同身受,扯开了嗓门叫好!
  一时间,全折柳滩只有一个“好”字在传。
  良久,众人才略微冷静了些,渐渐,方能听见议论君子兰诗作的声音。
  原来君子兰却是做了一首七言绝句。
  比起潇湘妃子洋洋洒洒几百字一篇声情并茂的乐府诗,君子兰的绝句,对仗严谨工整,言简意赅,虽是好文,却实在难动人心。
  有那赌了君子兰获胜的人,气愤不平地道:“这君子兰究竟怎么回事?如何就选了这般难作的绝句,偏偏又只得了这几句,干干巴巴。莫不是当真江郎才尽,实在做不出来了?”
  其实,这人的话实在有失偏颇。单论文采、才情,杜寒清所作这首七言绝句,丝毫不比宝钗的“万言”乐府诗差。
  只是,乐府乐府,自带音律,可伴乐唱和,字数又多,更利于作者抒发感情,引起共鸣。台下诸多看客,多少便是雅舍中下九流的“贩夫走卒”。宝钗又用了他们的口吻、语气,眼光说话,先声夺人,这便获得了一群拥趸。
  后又用才情做结,文采风流自然打动贫寒士子甚至高官文臣的心。这便更加赢得了一大票的支持者。
  杜寒清与宝钗相比,以一首绝句尽显高高在上的姿态,点评雅舍得失成败,指点江山,睥睨自豪。可她自己,却又只是雅舍一场大比的应试者。便是在众多看客心里,杜寒清的才情都比不上潇湘妃子,更别提背后的雅舍主人、金口玉言宣称举世无双的林黛玉了!
  至此,孰高孰低,不需评判多言,便有了结果。
  君子兰落败,潇湘妃子得胜。
  京城第一才女的宝座换人坐了。
  “咚!”锣声敲响,一锤定音。
  杜寒清埋头往台下走,赌输了的看客们却不依了!便是金甲禁军在前,也挡不住人群涌动。
  为防杜寒清受伤,立时有暗卫和雅舍管事们带着她从后方掩退。
  那闹事的人见正主不在了,只能自认倒霉。又有那些赌赢了的人兴高采烈、欢呼雀跃,把他们反挤到了一旁。金甲禁军更是顺势抽刀护卫在前,总算勉强止住了这一场骚乱。
  宝钗呆呆站在第九层高台之上,四下望了望,周围空无一人,台下却是应者如云。
  “这便是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吗?”宝钗扪心自问,却因变化来得突然,一时却也回不过味来。
  小童见宝钗呆呆站在那里,不言不动,忙不迭给她招手,呼唤道:“潇湘妃子姑娘,还有最后一关,请再上一层楼。答出了这最后一题,您此番大比才算是获胜了!”
  大比规矩,原定便是十道题。
  如今宝钗只上了九层楼,答了九道题,确实还差最后一题未答。
  宝钗在小童引领下,终于,登上最后一层高台。至此,彻底俯视众人。
  宝钗还要伸手去小童拿着的布包里抽题,小童却对她摆了摆手。
  台下看客也都十分好奇,既已决出了魁首,如何这魁首还要再答一题?生怕还有什么变故,众人皆屏息以待。
  不知从何处走出一位着内侍官服的老公公来。
  只见那老公公走上高台,一抖手中拂尘,朗声念道:“雅舍大比,汇聚天下英才。闺阁千金,更有别样风采。最后一题,便由皇后娘娘亲自出给魁星来答。若是答得不好,这魁星便也做不得了。”
  老公公说到此处,转头望了望宝钗。
  宝钗忙躬身下拜,示意接旨听训。
  那老公公这才接着道:“皇后娘娘要问姑娘的却是,何为女德?”
  “女德?”宝钗喃喃重复了一遍,将这问题在心里绕了又绕,沉吟良久,方道,“谨言慎行,敏于行慎于言,恪守本分。”
  “只此一条吗?”老公公问道。
  宝钗又思量了片刻,方道:“勤学善思、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孝顺父母,等等皆是女德,众人皆知。只是,若让民女特别举出一条,便是谨言慎行,恪守本分。”
  “好!”老公公赞许地望了宝钗一眼,赞了她一个“好”字,却也不再多说,转身就要下台。
  小童急忙追上,道:“公公留步,这魁星——”
  “名副其实真魁星也。”老公公头也不回,扔下这句话,便从后堂折回宫里报信去了。
  刹那间,雅舍内,人声鼎沸,欢呼声直上九霄。
  一群穿着彩衣的名伶分两列飞上台去,另有一名异人女子擎着一身玉衣,围着宝钗只转了一匝,便神乎其技,给宝钗换了一身华服。
  应妙阳亲自上台,帮宝钗取下辟邪面具,换了帷帽,戴上高冠,牵着她的手,一步步迈下高台,迎接万人祝贺。
  “潇湘妃子!”
  “潇湘妃子!”
  “潇湘妃子!”
  从内舍大比现场,到折柳滩,再到户部街,甚至直达皇宫大门,各处的人都在抛洒鲜花庆祝。
  礼乐齐奏,炮纸横飞。人山人海,山呼为应。
  宝马香车,丁铃铃来到。应妙阳将宝钗扶上马车,车夫扬鞭,金童玉女引路,宝马载着美人绕场一周之后,更是径直向折柳滩的外围看客驶去。
  金甲禁军开道,士兵鸣锣,沿路还有小厮分送喜钱。更有一辆马车载来了薛姨妈、薛蟠并莺儿等人。
  薛姨妈喜不自胜,也命小厮们拿出大把铜钱逢人便撒。
  热闹场面便是状元跨马游街也不过如此。
  宝钗晕乎乎坐在车上,一朝梦圆,竟恍惚也成为了那初入京城、乍见世面的小货郎,不知今夕何夕,不知身在何处……
  雅舍内,一场内舍大比终于落下帷幕。
  黛玉也看够了大戏,揉着腰儿站起身来。
  应妙阳因要送宝钗上车,先离席退场了,房间内便只剩下她们一群姐妹。
  永玙胆子大了,便来敲门。九皇子跟在后面,也要进来。
  九皇子原是生人,轻易应该避嫌。可是如今,众人都已知道他便是钮云的哥哥。有了这一层缘故,便也少了许多避忌。
  雪雁打开门,迎了永玙并九皇子进门。
  迎春等人意思着往屏风后面站了。
  黛玉望了望九皇子,一时却不知该如何行礼。九皇子却不计较,径直走到钮云身边,拉着她一起向黛玉等人拱了拱手,道:“多谢诸位照顾舍妹。佳宴当散,万望改日一定相邀。”
  九皇子说的最后一句话却不是冲着黛玉,而是冲着惜春。
  惜春感觉到了,不明其意,眨了眨眼。
  钮云却还不想走,可是天色已晚,她确实也应该回宫了,只得走过去,一面拉住黛玉,一面拉住惜春,眼巴巴地左望右望,好半晌才憋出一句,“一定要来宫里看我!”
  黛玉点点头。
  惜春却有犹豫,她并不便出门。
  黛玉自告奋勇,替惜春把头点了,拍着胸脯道:“一切全赖在我身上,定会把你的惜春姐姐送进宫去。”
  钮云这才依依不舍与众人辞别。
  待他两人走了,永玙才凑近黛玉身边道:“内舍大比已结,外间的事也差不多了。这大比结束后,你可还有什么事情想做的?”
  黛玉歪了头,狠是用心想了一想,方道:“我想下南洋看看,世子爷可能作陪否?”
  永玙却没想到黛玉会有此提议,忍不住问道:“海上那个南洋?”
  “正是。”黛玉答道。
  “海上波诡云谲,十分不太平。且茫茫大海,一望无际,看来看去总是那些东西,无甚趣味,妹妹当真要去?”永玙问道。
  黛玉干脆不说话了,只是点点头,拿眼睛去瞄他。
  永玙忽然笑了,低声道:“刀山火海我都随你去,莫说区区南洋了。你且等着,我自去安排。”说着就要出门。
  黛玉忙拉住他的衣袖问道:“如何就这般急?你也不问问我究竟为何要去南洋?便是我,只是一时兴起,到了那海边子上就忽然要打道回府,你也容我?”
  “自然容你。管你为何要去,只要你高兴便好!你也不用问我,怕不怕被人说无所事事,是个没用的二世祖。我那老爹,本就是个闲散风流的王爷,再生一个纨绔子弟的儿子,这才叫父传子传。”永玙脸皮赛城墙,当着众人的面说道。
  “噗嗤!”却是黛玉带头笑出声来。
  “阿嚏!”正是贤亲王,平白无故、好么生地在家中坐着,一顶败家子的高帽从天而降。
  永玙见黛玉笑了,便又回过头,还要往外走,被黛玉抓住手腕,狠狠一跺脚,啐道:“怎么这般急性子?我、我便是立时要去南洋,又怎能毫无名目就走?还、还是和你一道……”
  黛玉余下的话没有说完,意思却是,两人虽已定亲,到底没有成婚,如何就能孤男寡女,远赴重洋?
  永玙听了,终于开了窍。原来不是让他准备下南洋的物事、船队并路径图等等杂事,而是,而是………
  永玙思及此,红了面皮,喉头上下滚动,双手紧握成拳,嘴唇干渴,嗓子发紧,半天没有把那句问话说出口。
  黛玉垂头等了良久,不见永玙有何反应,微微抬起眼皮,又望了他一眼。
  只看见那呆子这般不争气模样!
  黛玉幽幽叹了口气,刚准备开口,却听永玙猛然问道:“林、林老爷,表姑父,他、他老人家——”
  “我怎么了?”林如海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天字一号房的门口,听见永玙提到他的名字,探头进来问道。
  却说原来林如海本在地字二号房里陪着恩师杜明老爷子并杜府一家人观看比试。待得杜寒清落败下台之后,杜礼便先告辞回了府。杜明直看到宝钗乘坐宝马香车游街,方才满意离去。
  林如海便从地字二号房来到了天字一号房这边儿,寻他的妻女。才刚进门,林如海就看见永玙一个人站在百花丛中,和黛玉手拉着手,说什么他要如何?
  “到底我怎么了?”林如海话问出口,永玙不仅不回答,还忽然僵硬了身子,半天不动弹,林如海忍不住又问了一遍。
  永玙:……


第82章 茜香国女使
  然而天不遂人愿; 不等黛玉真正开始张罗下南洋的诸般事宜; 那头儿; 早先那件烦心事反倒先扯开了大旗; 大张旗鼓发动起来了。
  却是皇宫的大小选。
  雅舍大比才将尘埃落定,分别选出了内、外舍的魁星; 并百戏之场的状元等等,按品类授奖; 还招罗了一大批人才。
  如今; 雅舍在岁时园、闲趣集和藏书阁之外,又新开了一个百戏场。
  百戏场内每日轮番上演各类好戏,京剧名伶的新作、昆曲大家的巡演、手艺人的绝活,甚至连走江湖卖艺的场子也可开进百戏场内。
  只是,这百戏场在折柳滩边; 离最先的雅舍大门还有一段距离。彼此既通; 又不通; 有一道二门拦着。
  这天儿,黛玉才听过一场天桥说书人的故事; 兴致高昂; 还想再亲点一出《四郎探母》时候,忽然雪雁从外进来; 凑近黛玉耳边,低声道:“姑娘,那头儿皇宫大小选一起发动了。皇后娘娘那边儿来话,让您一道儿进宫参谋参谋。”
  “如何却要我去?”黛玉不解问道。
  雪雁又哪里知晓; 瞎胡猜道:“还不是皇后娘娘喜爱您,闲来无事,让您也去凑个趣?”
  黛玉听罢,只得随着雪雁起身进宫。
  这遭儿,却不是走黛玉从前入宫常走的那条旧路。
  眼瞅着,轿子绕过重重宫墙,拐到了一处黛玉从不曾来过的宫门外,黛玉忽地有些慌了,撩开轿帘,问抬轿太监们道:“敢问公公,这是何处?不是去皇后娘娘宫里吗?如何却带了我来这里?”
  头前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小太监见问,忙躬身答道:“回林姑娘的话,此处原是每年大小选的固定宫室,里面现正在进行小选。皇后娘娘和十五公主都在里面等着林姑娘呢!”
  黛玉谢过小太监,并命雪雁强塞给他好大一包碎银子。
  太监们这才又抬着黛玉往里进。
  才刚进入宫殿大门,果听见里面有小太监一声声唱名叫起的声音。
  黛玉好奇不过,偷偷掀开窗帘一角,凑近了细瞧。
  原来庭院两旁此刻已停了上百乘竹轿,当间空地上更是或站或跪聚集了二三百人。
  黛玉一眼望去,红的粉的绿的蓝的青的紫的……简直要比她雅舍大比还热闹了。
  只是这些女子不似在雅舍时那般随意谈笑,言笑晏晏,各个低垂着头儿,双手交叠,放在身前,眼观鼻,鼻观心,纹丝不动,如泥雕木塑。
  黛玉却奇怪了。
  既然是小选,选的便是宫女、女史或者公主侍读,总需要聪明伶俐的人吧,如何这一位位秀女都把自个儿变成了木头人?
  黛玉还正看着,轿子已被抬到大殿门口。
  太监打起轿帘,又有宫女上前,亲自搀扶黛玉出来。
  底下或跪或站等候多时的秀女们,突然见又抬进了一顶小轿,却不是她们所乘竹轿,更有太监、宫女亲自服侍,便猜测来人身份不一般。
  却不明白这等样一个人物,为何要来参加小选?
  及至看见黛玉纤纤玉手伸出来,端的肤滑如凝脂,皓腕赛霜雪,便又恍然原来是如此美人,方有这等特殊待遇!
  可是,当黛玉轻轻走下轿子,把不着脂粉、天然雕饰的小脸儿往人前一露,众秀女一致泰然了。
  原来是雅舍主人,怪道有这等排场!
  之前,见了黛玉气度,暗暗视她为敌,想着如何在之后的小选中把她挤下去的人纷纷松了口气——人家林姑娘怎么会来参加选秀?实在滑稽!
  不提院中众人如何想,黛玉却被请进了大殿。
  大殿里,皇后娘娘并两三位嫔妃、贤亲王妃、十五公主等人都赫然在列。
  黛玉行礼毕,便往贤亲王妃身后走去。
  皇后娘娘在上首看见,吃味地道:“原是本宫叫了你来,如何你却只认她不认本宫呢?”
  她却是指贤亲王妃。
  黛玉刚要答话,贤亲王妃怕她为难,忙道:“娘娘您都有了十五公主在侧,如何还来跟侄媳妇抢女儿?”
  却是把黛玉当女儿看待。
  任是痴傻如钮云,也听出了贤亲王妃话里的宠溺意味,冲着黛玉挤了挤眼。黛玉红了脸,色厉内荏地横了钮云一眼。
  两人在底下眉来眼去,皇后娘娘却开始正题了。
  “今日小选,本宫请了诸位到此,便是也掌一掌眼儿,多为宫里挑出些得力的人儿。便是十五,也要寻个侍读。”皇后娘娘道。
  众人皆点头应是。
  便有太监拍掌为号,外面筛选继续。
  黛玉从没见过小选流程,不觉有些好奇。宝钗那般样儿一个妙人,前世参选都落了第,不知这小选究竟有多么严苛?
  黛玉不住拿眼去望,被贤亲王妃瞧见,握了她的手,让她坐下,低声与她说道:“傻孩子,那有甚好看的?谁上谁下,原都是说好的。外面那些,不过走个过场。皇后娘娘叫咱们来,却是为了大选的。”
  “哦?”黛玉诧异问道,“既然都内定了,如何——”
  贤亲王妃道:“虽是都内定了,到底也要看看有没有特别名不副实或者尤其出众的,就比如你那内舍大比的魁星,潇湘妃子薛宝钗。她原就被从小选名单上划下去了,如今可不就又被捡回来了吗?”
  黛玉闻言,摸了摸鼻子,有些想问,究竟是谁把宝钗的名字划掉了?到底顾及着在场人员众多,没有问出口,转了话头道:“那不知薛姑娘这回要被选中做什么?”
  小选通过,也不过就是宫女。好一点的,破格许你做女史。尤其出众的,才能做公主侍读,也还得那个公主也待见你才行。
  贤亲王妃指了指对面坐着的钮云,道:“我猜八成便是十五公主的侍读。”
  黛玉含笑点点头。宝钗聪明伶俐,最擅待人接物,偏偏钮云“笨嘴拙舌”,不擅交际。由宝钗来做钮云的侍读倒也恰当,彼此正相般配。
  钮云却好似听见了两人对话,噔噔噔小跑到黛玉身边,拉着她的衣袖不依道:“我、我原是只认定了姐姐的,可是母后说姐姐不得闲,不应我。后我又认识了惜春姐姐,那潇湘妃子一切都好,只是,我却想要惜春姐姐能常常入宫陪我。”
  像是怕黛玉误会她的意思,钮云还忙补充道:“我听说惜春姐姐尤喜绘画,还会西洋画。宫里有御用画师,还有洋师父。若是她能一道来——”
  语气委委屈屈的,伴着她的小模样,黛玉听了,心儿都快软化了!
  黛玉忙打断她道:“既是给你选侍读,自然凭你喜好!这般说来,薛姑娘确实比你大了太多,不如惜春妹妹和你年纪相当,趣味相投。”
  “林姐姐也是这般想吗?我就说,林姐姐一定支持我!”钮云喜道,望了望上坐皇后娘娘,又道,“只是不见惜春姐姐,不能亲口问她意见。还要烦劳林姐姐!”
  “这有何难?公主便手书一封,由我亲手转交了她。想来,她当也愿意。”黛玉道。
  钮云撸胳膊挽袖子就要立时去写信,黛玉拉住了她,想起自个儿下南洋的主意了,偷偷捂着她的耳朵跟她说起了悄悄话。
  这钮云不听还罢,听完喜动颜色,一蹦老高,拍着手叫好!
  引得那几位轻易都见不到钮云面儿的后妃们频频侧目。就连皇后娘娘也忍不住追问道:“究竟何事这般有趣,快说来与母后听听?”
  钮云却闭嘴不言,只是摇头。
  皇后娘娘见问不出,又去看黛玉。黛玉却也是一副讳莫如深模样,摇头晃脑地说:“天机不可泄露。”
  两人模样古里古怪,偏生都是美人坯子,放在一起,可爱极了。皇后娘娘带头笑起来,余人自然更不会见怪。
  只是可惜宝钗,好不容易能做十五公主的侍读,却被公主嫌弃了,又得和旁人一道角逐。
  黛玉等人在大殿内有说有笑,外间儿庭院中,深秋露重,一众秀女们轻衣薄纱站在空地上,早冻得瑟瑟发抖。
  偏偏还不能轻易移动。
  有老嬷嬷们手持类似量体尺的东西在她们周身比比划划,还拿着小本子记录,时不时便有什么略胖、太高、骨相不好,甚或八字太硬的话传进大殿。
  黛玉听见这些话,忍不住向外偷觑几眼。果然,凡是被嬷嬷们点名的人,都哭丧着脸,转头就被一乘竹轿又抬了出去。
  黛玉心下惕然,不由怔怔望着外面。
  只见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嬷嬷走到一位穿着绯红长衫鹅黄夹袄的少女面前,让她伸开手臂笔直地站着,抬起下巴,左左右右看了看,再伸手从那少女腰间一路摸到小腿。
  似乎那少女体态、骨相都还差强人意,嬷嬷又在大庭广众之下,撩起她的裙子来看她的脚。
  少女本还有些羞怯,却见旁人都是一副理所应当的泰然模样,便闭了眼,任由那嬷嬷施为。
  黛玉却皱起了眉,如何选宫女还要这般,竟和人牙子买卖女仆时一般无二?
  莫非宝钗当年也受过这等对待?便是这般,还落了选?黛玉想着,心中终于多少明白了一些,为何宝钗当年落选之后那样不肯见人,消沉那么久!
  钮云就站在黛玉身边,看见她神色不对劲,低声劝慰道:“这便是宫女了,说得好听些,不过也是家仆。那些人家还都巴巴送了女儿来,本就志不在此,所以受些磨折也无甚话好讲。”
  黛玉闻言,看了看钮云——果然这便是皇家了。
  可是贤亲王府却不是这样。两家定亲之前,黛玉只去过贤亲王府一次,却深深为府里气氛所感。无论你走在哪里,看见的丫鬟、小厮都是笑脸迎人的。花也好,水也好,窗明几净,规矩谨严,不仅后宅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情,就连奴仆都约束得很好。
  黛玉想着,便走了神,竟连皇后娘娘问话都没听见。
  钮云忙推了推她。黛玉茫然四顾。
  皇后娘娘只得又问了一遍道:“玉儿你见多识广,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这世上还有一个茜香国?”
  黛玉摇摇头,老实回答道:“倒是不曾听说过。”
  皇后娘娘便道:“说来确实是件稀罕事。此回咱们大选的消息,不知怎么竟也传到了它们蛮夷外邦之地。还有那罗刹国、茜香国并下邦朝鲜派遣使臣,送了美人来。其中这个茜香国,听说不仅盛产香料,国里还是女王当政呢!”
  “哦?竟有这等稀罕事?”贤亲王妃替黛玉答道。
  黛玉也是立时被引去了目光,茜香国、还是女王?
  “敢问皇后娘娘,那茜香国可是在海上?”黛玉追问道。
  “正是。据说只是巴掌大小一座小岛,却也住了许多人。听来的使臣们说,她们那里一年到头都是盛夏,百姓常常衣不蔽体,可见并不是什么好去处。”皇后娘娘道。
  黛玉却不这般以为。林淼他们率领林家船队下南洋,走海运,如今已有三四个来回了。黛玉虽不曾听他们说过什么茜香国,但是提起海上经历并沿途所遇各国各地风土人情皆十分有趣。
  所谓常年衣不蔽体定是因为当地炎热,时人衣裳穿的轻薄了些。那茜香国既然能送美人进京,想来也是有船队,通教化的。还是个盛产香料、由女王当政的小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