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红楼]彼岸繁花-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拿到卷子的贡士; 在张士珍的提醒下,一个个收回了目光,开始看着卷子上的提示,构思自己的策论。
还是发傻的发呆的多。
群臣和贡士出现这样的状态,圣人父子已经预料到了,还叮嘱了跟着上朝的梁九不许提醒众人失仪,他父子二人就想看看,最后谁能先回过神来。
果不出所料啊,真的还是张太傅先回过神。
小半个时辰以后,所有的考生都开始低头作答了,圣人起身,悄悄离开,太子也跟着圣人走了。没多一会儿的功夫,大殿里除了监考的御史,其余的朝臣,那是该干什么都干什么去了。这么些人都是有公务在身的,没谁能在太和殿监考一整天的。
养心殿里,圣人缓缓坐下,看着神色已经恢复正常的阁臣,慢悠悠说道:“你们有什么话,就问吧。”
张英作为首辅先开口问道:“圣人,今年这殿试的策论题目是要限制土地兼并吗?”
张英开口就问到关键处。
“是。”
土地兼并是历朝历代发展到中期,就不可避免出现的事情了。到了末期,士绅对土地的兼并,导致大批的自耕农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流民……
在座的阁臣,都明白圣人的意思了。
贾代善忧心忡忡地说:“可这要抑制土地兼并,是非同一般之事,搞不好怕是会……”
圣人盯着他看:“怕是会什么?荣国公,怕谁造反吗?”
贾代善站起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圣人跟前。
“圣人,若是有人反对抑制土地兼并造反,臣贾代善请命率兵平叛。”
卖糕的,太子在心里给贾代善点个赞,这荣国公太会抓紧时机,向圣人表白自己的忠心了。
圣人示意梁九扶起荣国公,温和地说:“朕也怕,怕的就是你们这些阁臣,不肯带头遵守朝廷法令啊。张太傅,你名下有多少土地?”
张太傅一愣,“回圣人,老臣不管家事,待老臣回府核实,若超过朝廷的免税额度,必将补足差额的税收。”
太子插话道:“太傅,而今重点不是要拥有超出免税额度土地的朝臣们补交赋税,父皇的意思,是想要阁臣制定出如何才能抑制住土地兼并势头的律法,查出隐田隐户。最重要的是尽快制定出一个持有土地的限额数目,超出的部分,将被课以重税,不说令土地兼并者在超出的田亩上颗粒无收甚至倒贴吧,也要达到使其对超额拥有田亩望而生畏的程度。”
张英听了太子的话,开始在心里叹息,自己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得罪天下的士绅了。可不如此,就要立即见罪与圣人和太子,能全身而退、去职还家,都可能是奢望了,子孙更会被连累得再无翻身之地。自己还是贪婪了啊,要是在长子去御史台的时候就提出致仕……唉,老了老了,舍不得首辅的权位,才遭遇今日这身败名裂的危机。唉!
“圣人,太子殿下,此事突兀,老臣也不能在片刻间想到应对之法,不如容阁臣们一起协商几日,而后制定出一个适当的可行的律法初稿?”
“好,就如此。三日后再议论。”
张英领头辞行,众人行礼告退。
阁臣都退出了养心殿,圣人捧着茶盏,思绪漂浮。太子看圣人如此,干脆批起折子来。
午膳后,圣人破例去东宫去看爱孙。小乳猪正欢实地闹腾呢,在几个奶娘和大丫鬟的怀里换来换去地扭着,石氏看着儿子折腾,知道他玩累了也就去睡了。
三德子轻巧地跑进来,略扫一眼石氏屋里的情况,喜笑颜开。
“回太子妃娘娘,圣人和太子爷过来看皇太孙,就要到正殿了。”
石氏一听,赶紧把小乳猪包好,抱着往正殿去。
圣人见了爱孙,上午的烦恼,就抛去一边了。太子接过孩子,指着圣人教小乳猪叫皇祖父。
圣人抱过朝他伸手的孩子,“小乳猪啊,来,跟皇祖父说祖。”
“猪。”
圣人笑,“你是叫自己吗?”
小乳猪笑眯眯地去摸圣人的鼻子,太子赶紧拉下他的手,石氏在一边嗔怪地瞥了太子一眼,怪太子和孩子玩什么猪八戒推鼻子。
圣人抱着孙子转了个身子,躲开太子对小乳猪的限制。小人笑得哈喇子都淌下来了,推着圣人的鼻子,兴奋地大喊“猪”,“猪”。
太子转身冲石氏微不可查地耸肩,讨好地笑笑。
玩了一会儿,小乳猪开始打蔫点头了,太子接过快睡着的小乳猪,石氏上前包好孩子,和圣人、太子告辞,带着小乳猪的奶娘等人,往后面去了。
“他白天睡觉谁抱、谁哄都成,要是到晚上了,儿臣不回来,他就一直哼唧这不肯睡。”
“是个聪明的。让石氏看紧了。”
“是,父皇。”
经了天花一事儿,不用圣人和太子说,石氏更是把小乳猪揽在身边,不离眼珠地看着。石老夫人还特意为此事进宫教导女儿。
“你以为只有后殿那俩个,才会出手害皇太孙吗?我看你是进宫以后变傻了。谁家的姨娘不为自己的儿子打算?那个庶女,不盼着府里只有她同胞的兄弟能站住?那几个公主,谁没有个同胞的亲兄弟?她们拿进来的东西,你不赶紧都处理了,还敢往库房收?”
这话也就是太子妃的亲娘敢这样说了。
“以后啊,孩子你可看好了,这皇太孙才是你立身安命的根本。把宫务都分开去,让圣人的妃嫔一人管一点儿。”
“是。”石氏真的是万分后悔,对几位公主,没加提防之心。要是折了皇太孙,不仅仅是伤心,怕还会影响太子在圣人那里的筹划了。
“娘,我会加小心的。德妃、贤妃都解了禁足,她们俩现在和甄嫔、成嫔一起管着宫务,我就揽个总。主要还是带小乳猪的。”
“那你要小心她们,吃的用的什么的。”
太子妃点头,儿媳妇去管公公的姬妾们的吃喝拉撒,唉!
申时正的时候,圣人带着所有的朝臣,又回到太和殿。看殿试的那些贡士,有的奋笔疾书,有的愁眉不展。
一千二百字的策论,多少二三十个没问题。要是多少差数在五十以上,就要降等了。
众人等了一会儿,圣人带着阁臣开始巡视。有答得顺畅的,见圣人走到自己的跟前来,就颇为喜悦;有勉强作答的,见圣人走过来,就越发地紧张了。
圣人扫视一圈,也没见到什么出彩、吸引自己的文章,有些败兴地回去座位枯坐。
待夕阳的最后一缕斜晖,射进太和殿的时候,内侍们轻轻地穿越在奋笔疾书的贡士间,为他们点上蜡烛。这也意味着殿试时间进入倒计时了。能参加殿试的这三百人,哪一个平日里都是出口成章的人物,如今却被这坑人的题目陷害了。土地兼并的害处,只要去想,谁都能想到是什么,那是必须得抑制的。但要解决土地兼并这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不再给士绅免税的优惠。
那自己怎么办?
自幼就拼命学习,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不仅是为了抒展自己的治国抱负,更是奔着能够获得免税的特权对待啊!
至于对自耕农的益处?天下的土地是有定数的,老的权贵落败,也有新的权贵去接手那大宗的产业。新科进士这样的人,怎么能抢得着抢得过?还就得从自耕农手里买。
不过要是这天下没了自耕农,朝廷从哪里得到赋税呢?
一直觉得高高在上的读书人,不得不承认自耕农对朝廷的重要性了。头脑灵活的就选了折中的方案,限制士绅免税的额度。
益处?三百份试卷,没一份写出了自耕农失去了土地,能得到什么益处。
第391章 废太子95
卷子收上来以后,有专人立即上去糊名。准备参加阅卷的朝臣; 跟着圣人、太子; 一同去吃加班饭。这加班饭也是太子的提议。他在圣人跟前说; 加班的朝臣常用点心充饥; 久而久之会吃坏身体、影响朝臣的做事热情和效率,念叨了几次,圣人就吩咐御膳房提供免费的加班饭。
太子还特意去御膳房提点管事赵九; 让他明白三菜一汤的质与量。被太子提点二次后; 赵九终于弄明白了加班的御膳该上些什么了。
二荤一素一个高汤,配白米饭。这是加班饭的标准配置。至于荤素都是什么,太子让赵九拟了一个菜单; 按季节去做。
事后,太子曾对圣人说:“父皇; 要想马儿跑得好; 夜里还得加遍草呢。”
圣人听过笑了很久,敲着御案让梁九去告诉赵九,朝臣为国事操劳; 他要敢轻忽了加班饭; 小心挨板子。
参加评卷的二十几人; 在享受了与圣人同样菜式的加班饭之后; 忍着对殿试题目的复杂心情去评阅卷子。基本上; 人人都是这样的感觉; 再好吃的美味; 也会被这些卷子堵得消化不良。
没有哪次的殿试评卷; 像今年这样让人难受、纠结、憎恨了。每一份的卷面,上书的内容,都指出士绅免税是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土地兼并的危害也是千篇一律。阅卷的人都是持有免税优惠的一员,这就是指着他们的鼻子,骂他们祸国殃民。而他们还得在这中间,挑出骂得好的。
至于对自耕农的益处,三百份的卷子没一份能够提出一点来。
二十几位评卷的人,分成了五组。这意味着要将差不多内容的、一模一样的馆阁体文章看六十遍。还要在其中分出优秀,去参与前三的竞争;优良去参与二甲的排名;被评为良的,则去参与同进士的排名了。
每组六十张糊了名的卷子。贾代善在组里的任务很初级,虽然没人说,他也主动地把自己放在检查墨迹、格式等不符合规定的位置上,写下没什么参考价值的初步评语。查着查着,贾代善就给这组的带头人——翰林院掌院张玉书推荐了几份卷子。
张玉书混到现在这位置上,他是早认识到荣国公贾代善,不仅是个将军,他的文化课也不是草包的。在他的心里,是从来没有过丝毫看不起荣国公的念头。现见了贾代善推荐给他的卷子,他立即认真地看起来。
他这组的六十份卷子,贾代善筛选出来的只有四份。张玉书一份份仔细看过以后,他更坚信,贾代善不是仅靠着圣人的伴读,就站住了圣人跟前第一人位置的。看他选出来的这些卷子,都提出了怎样解决土地兼并,怎样限制隐田隐户、甚至制定了士绅的免税额度,这些卷子都迎合了圣人这次殿试的需要。
贾代善体察圣意的准确,张玉书深深佩服。
一个时辰多点,各组就把自己那组的最好卷子交换着看了一遍。每组提交的优秀卷子有多有少,每份卷的共同点就是不仅指出了问题,还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有的方法显得幼稚、有的还真有参考价值。那些有参考价值的卷子,在有权利给卷子评等级的、各组的领头人之间,传看了一遍后,呈送给圣人。
太子陪着圣人把这十几份卷子仔细看了又看。
“明允,你中意那份做状元?”
圣人这话可是当着所有阅卷的朝臣说的。贾代善立即在心里向满天神佛祈祷,太子你可别犯傻,这点状元可是圣人的权利。现在你们父子关系好没什么,以后但有隔膜了,这就是一大罪状了。
与贾代善有同样想法的人,占据了这大殿里的多数。正经科举出身的人,本身推崇的就是嫡长继承制。太子为元后嫡子,又占诸皇子之长,目前知道太子是个“坑货”的,除了荣国公,还有张太傅。别的人还没有发现太子有什么不贤德、不堪为储君的,所以都盼着太子能安安稳稳,大家也能安心度日。
所以,差不多人人都和贾代善的想法差不多,盼着太子别掉到圣人的坑里。
太子微笑着回禀圣人,“父皇,儿臣看这些卷子的字迹都是下了大功夫的,语句也通顺,意思也都差不多,文中所提之法的高下,儿臣真的评判不出,还要父皇指点迷津。”
圣人指着其中的一份卷子说:“这一份所言虽激烈了些,但说到了点子上。士绅该同自耕农一样纳粮、一样当差来承担徭役等等。”
看过那卷子的人心里就打个突,圣人是要这样做?
太子看着圣人不说话,他不信圣人会自己出面、先表态认同这么激烈的做法。果不出他所料,圣人把这一份卷子,往边上一放,另拿了一份字迹最好的,在上面用朱砂点了一点。
太子放了心,其他人也将心放了回去。这份言辞激烈的卷子,是提出了根本的解决之法,但太激烈了,反而得不偿失了。其它的那些卷子,实际上是大同小异,差别不太大了。
圣人将这十几份卷子依次排成一行,想想将刚才的那份,又加了进去,挨着状元的卷子放着。众人就知道了这位还是简在帝心的,圣人舍不得这样投了自己心意的人。
最后,圣人对这次春闱的主考官工部的郭尚书说:“就按如此排名吧。”
有内侍上来拆了卷子的糊名,把前十名登录在册,今天的阅卷就结束了。之后的二甲其他人及以后的三甲排名,明天由这些阅卷官继续排了。
第二日晚膳后,圣人对在皇庄呆了一天的太子,过来养心殿批折子的太子说:“成贤,你可知朕为何不点何足道为状元吗?”
“父皇,您是因为他所提的方法太激烈?”
圣人点头,“君王做事,皆得留缓冲余地。何足道的法子一步到位是好,可就是不能由朕先提出来。你明白吗?”
太子点头,“父皇谋事周全。若内阁醒悟,为了百年大计,还是要早早采用何足道的方法,方为上策。”
圣人深以为然。
不仅圣人、太子是这么看,内阁的阁臣也是这样认为。在新科进士去夸街之后,张太傅作为首辅,把阁臣召集到自己的值房。
“何足道的卷子,你们都看了。说说你们的意见吧,明日就要呈递内阁的意见了。”
谁也不吭声。
张太傅把目光投向自己的亲家贾代善。贾代善一咧嘴,想想还是帮他一把吧。
“依着我老贾看,就干脆点,所有的田地都纳粮,嗯,除了圣人名下的,都算在纳粮的里面。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为王臣。朝廷律法下,谁敢不纳粮,老贾带兵诛了那逆臣。”
张太傅头痛,这贾代善太滑头了。
“圣人是要定个怎么才能使士绅,不敢再兼并土地的法子。”
贾代善腹诽张英,嘴里却是无边无际地胡扯:“定个限额呗。秀才是五十亩的免粮额度,免个人徭役。如今所有的土地都纳粮,举人名下可以有百亩地,进士二百亩,依次到一品官可以千亩。超出的部分,收归朝廷所有。没有功名的,个人名下的田地,不得超过五十亩就得了呗。”
“那你老贾呢?”
“我的国公爵位是超品的,有朝廷赐予的功业田。这功业田没了爵位后,就要收归朝廷的。至于我府上的田亩数,规定了我这兵部尚书能有多少,就按多少来,多一亩也不会私隐的。”
贾代善才不在乎这些个呢,虽说为了子孙后辈打算,良田千亩家财万贯传下去最好。可若子孙不能在朝堂上立住,迟早得被人琢磨了去,没准还得搭上小命的。他全然没想到被他的话带歪的阁臣,按着他的胡言乱语,拟了个限定个人名下田亩数的奏章呈给了圣人。
太子捧着内阁的限田奏章,边看边笑。他笑够了,才把折子递给圣人。
“父皇,儿臣发现您的内阁很有魄力啊。按他们的提议,原来朝廷只有一亿五千亩左右的良田,能收到粮税,现在多出来三、四倍的田地要纳粮了。”
圣人仔细看过那折子,抚摸着奏章说:“这里面少不了有荣国公的主意。”
太子点头,也只有荣国公才会不顾及别人会怎么想,只按他揣测到的、圣人的心思来做事。
“父皇,若是这么多的良田都纳粮,是不是降低田租?以后朝廷的徭役,也付银子给出徭役的人?”
圣人对太子的这提议有些吃惊,这多出来的可都是朝廷的岁收啊!
“父皇,限制土地兼并的根本目的,是想让底层的百姓富裕起来。让他们能够家有余粮,遇上灾年也容易支撑,不会被居心叵测的邪教哄骗了去。儿臣看原来的地租都是四到五成,如今不如把上等田的赋税降为一到二成。就算这样,不仅比原来每年收到的多,还能足额收到呢。”
“功勋田呢?”
“照收不误啊。这是内阁拟出来的,谁有不同意见,就让谁找内阁的阁老去。”
圣人沉默了一会儿,让魏九去传旨,请内阁阁臣到养心殿来。
第392章 废太子96
阁臣们以为圣人对内阁提议的、限定个人拥有的土地数量不满意。在进养心殿前,彼此就互相以眼神示意; 要与圣人抗争到底。这个数量已经是他们反复讨论过、衡量过、自家作为士绅阶层的一份子; 所能接受的底线了。
没想到圣人召集他们过来,先说了考虑以后不再按人头征税; 所有的赋税都归到农田,此次要征集他们的意见; 讨论将赋税降低到什么程度; 才能既保证朝廷的岁入,又能在实际上让百姓富裕起来,吃饱穿暖。
这让众阁臣愧疚得恨不能找个地缝去钻。
张太傅还领着户部尚书衔,他要了一张纸,将各省的上一年赋税收入写好,递给圣人和众人参考。
张太傅接着又对圣人启奏:“老臣认为在确定具体降低多少赋税之前,应该先厘清全国的可耕田数量,其中的上、中、下等耕田各有多少,再参考有功名者、朝臣勋贵占有的耕地数量; 才能最后确定能给予自耕农多少土地。在把全国的耕田重新造册前,朝廷新的政令,要先让所有的百姓都知道赋税将降低一半以下,以后再不按人头收税,有利于查出隐田、隐户。凡是隐田者,这次可在登记朝廷的登记中拿回自己的田地。至于是否要补交税赋; 怎么补交再议。”
礼部齐尚书补充:“朝廷也要让所有的有功名的人知道; 一旦继续与他人隐田; 朝廷将取消其功名。”
工部郭尚书就说:“租赁土地的佃农,地主是否要准备农具、牲畜,这个也要考虑。”
太子端坐在御案一侧,听着这些在各地州县历练过的阁老,说着降低赋税前要做的事情,奋笔疾书地记录。
当圣人和阁臣的讨论告了一个段落后,太子插话。
“父皇,戍边的将士,还有兵丁,以命护卫朝廷和百姓的安危,其父母是不是要觊觎税赋方面的特别优惠?一旦兵丁伤亡,其赋税该怎么优惠,是不是也纳入这次考虑里?”
对兵丁给与税赋的优惠,是朝廷从来没有考虑过的。
圣人沉吟一下说:“荣国公,你把兵部这些年的在册的兵将、还有阵亡抚恤,让兵部造册,看看戍边的将士,让其父母亲各拥有五亩的免税田,非戍边的将士,减为一半,算算是否可行。内阁统一考虑吧。”
圣人在内阁呈上的各级、各人限田数写了一个大大的准字,发了回去。
且还批示了内阁要括隐田、隐户。以后朝廷不按照人头收税,只按田产收税,取消按户摊派的徭役,改为朝廷付银子给修路修堤围的百姓,但规定了每户二丁必出其一,参加修路等。
内阁的工作量增加了,尤其是户部。礼部则派发通知予各地学政,有功名者尽快退投靠的田地,并给与期限,过期仍有隐田者,查实后将除去功名。
工作量的增加,使得户部、兵部忙碌不堪,但每人都知道,这是为子孙有个安稳生活的长远计。
太子适时暗示贾代善,注意军营将官吃空饷的事儿。
贾代善明白太子的意思后,只觉得毛骨悚然,他直觉地感到太子厘清了耕田,就会对空饷下手了。圣人现在是吃了太子的**汤,太子提议什么圣人做什么。从太子听政以来,这一件件的事情,虽都是利国利民有利于江山传承的,可谁经得起这么折腾啊!贾代善只盼着自己的长子回京,能隐晦地劝劝太子,消停一点吧!
唉,贾代善真的叹气了,他在不久前还听圣人提过要重开船坞,重造远航大船的事儿。朝廷是不想出一分银子的,太子搞了一个股权拍卖的计划,贾代善想以太子这样空手套白狼的手段,能跟白手起家的太/祖爷媲美的。
京营里的将官得了贾代善的暗示,纷纷都开始处理自己所辖营盘的兵丁既往吃空饷的首尾。
殿试才结束,宗室里的聪明人就慌神了。然后他们就挑唆离圣人和福亲王关系近、血缘近的宗亲,去找福亲王开始闹腾。这些聪明人,他们敏感地认识到,要是取消了税赋的优惠,作为远亲的他们,必会首当其冲要缴税的。因为这些宗室与圣人的血缘已经很远了,到了太子这辈,出了五服就更多了。福亲王连着二天被向他哭穷的宗亲围困,宗室原来都是不用交任何税赋的,如今听说要取消他们的优惠待遇了,纷纷在福亲王跟前哭闹,要去太/祖灵前哭告的不是少数。
烦得福亲王不胜其扰,进宫来向圣人求助。
圣人盯着福亲王说:“宗室是要纳税的,除了朕,所有的人都要纳粮,出徭役。”
福亲王虽吃惊,但他几十年养成的服从圣人的惯性,使他立即回答:“圣人,您怎么说,臣就怎么做,万万不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