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红楼]彼岸繁花-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最好法子。最后还只能采纳童贯原来的提议造船,把大军都运送到梁山山脚下,把梁山围住,一寸寸地踏平了。
  到了济州,高俅也不入济州城,直接把军队在距离梁山水泊三里的地方扎营。一部分军士跟着工匠在水泊附近伐树造船,其余则分成几组,日夜巡逻。军寨前的空地彻夜燃着火把,照的如同白昼,绝了梁山趁夜色偷袭的可能。
  梁山的一切事项都是在林冲、秦明、裴宣、公孙胜的主持下。山上对再度来围困的大军,派了大量的哨探,回来的结果却是不太好。
  秦明先开口说道:“这般的阵势,我们就是想用火炮攻击,也不容易啊。”
  林冲犹豫不说话,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最好。
  公孙胜捻须摇头,颌首附会,“是有些难。朝廷大军要是一直这么围下去,倒是能把我们梁山困死。可惜他们早晚得进攻。我们就按照之前想的,先待他们造船到一半的时候,用火炮炸毁了船只,令他们不能靠近梁山,一切等大将军回来再说。”
  裴宣对他们商量怎么打仗,从来都是不吭声的,他只负责管好山上的所有人都遵守军律。
  公孙胜看林冲迟疑着不肯表态就着急。他常常想怎么林冲就不能和秦明均和均和呢。
  说道扈三娘回山的事情,花荣有些为难地提醒大家,“朝廷大军把梁山围的这么紧,大将军怎么回的来啊。该让水军多留意着一些。”
  裴宣见他们不再讨论军事,插嘴说道:“大将军必有法子能回来的。”
  林冲想了一会说:“让水寨多多留意吧。”
  林冲的犹豫落在秦明和花荣的眼里,二人的想法也就多了起来。从扈三娘离山以后,晁盖虽然不管事但与林冲的关系日益亲近。花荣就不止一次对秦明嘀咕。
  “妹夫,你说豹子头会不会借着大将军离山,扶了晁天王做大头领啊?”
  秦明的年龄比花荣大不少,这几年心气、性格也沉稳了。
  “不会的,晁天王没有扈三娘担事,他俩谁做大头领,对林冲都是一样。但林冲要报仇还得靠大将军,晁天王做大头领,咱们也就是祖祖辈辈、子子孙孙在梁山做个小山匪的命了。豹子头会把这点想明白的。晁天王有什么想法,也只是他想想罢了。”
  而随着朝廷大军造船工地的喧嚣,晁盖一反常态的不作为,开始积极参与梁山的管理事务。吴学究虽不得扈三娘信重,但是他二人原是梁山数得着第二位、第三位交椅,二人与林冲多年相处也是很融洽的。
  晁盖和吴用联袂来找林冲。
  林冲因日夜担忧山上的军事,虽后寨交给了秦明总管,水寨交给了李俊,他早晚必要去前寨巡查一遍,叮嘱鲁智深与花荣小心。百般杂事的困扰,令他整个人看起来神色倦怠,可又多了几分与以往的不同。
  “林教头,现在满山你是最辛苦的了。”晁盖和吴用笑着与林冲打哈哈。
  林冲就笑着回话,“大家都辛苦。不过是大将军离山的时候有交代,应了她就得做到才好。”
  晁盖说道:“当初我们也靠你相助,才得以在梁山有了落脚之地。此恩铭记在心,一直无以为报。唉,杀了那白衣秀士的时候,就该你做大首领。你看你那时候推脱,现在不仍是做着大首领的这一摊子事情嘛。”
  “晁天王真没有说错,”吴用补充,“林教头真该做大头领的。”
  林冲当初他就不肯做大头领,就有自己的考量。如今自己不论文武都不是扈三娘的对手,且他心里还藏有别的想法,自然不肯认同晁盖和吴用的话。
  “晁天王、吴学究,你们都知道我林冲的能耐,就是一个枪棒的教头,做领军的将军都勉强,更别说统领现在这一山人马了。当初只有千八百人的时候,我都不肯做大头领,现在更不可能了。”
  晁盖再想继续劝说,林冲非但执意不肯,还把话说死了,“我此时掌管山上的军事,也只是一时之事。等扈三娘回来,这些都要交还与她的。不然就看她杀宋公明的狠绝,我要敢抢她的大头领,是自寻死路呢。”
  晁盖二人无功而返,心里不痛快。送他们出门的林冲面色也不愉快。正在此时,就见山道上几支火把簇拥着一行人,快步往聚义厅走来。
  作者有话要说:  相关资料:
  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即后周恭帝(959年…960年在位),后周世宗柴荣第四子,五代时期后周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三个哥哥都被后汉隐帝刘承祐所杀。柴世宗39岁猝死,他以冲龄登基。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颁布圣旨优待帝母子,赐柴氏”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保证柴氏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逝世于当房州,终年仅20岁,赵匡胤闻之震恸,素服发哀,辍朝十日,谥曰”恭皇帝”,归葬于世宗庆陵之侧的顺陵。


第621章 扈三娘57
  吴用看着远远过来的那些人; 心里下意识想着该不是扈三娘回来了吧?自己费了那么多的心劲; 才说通了晁盖; 让他恢复了精神、重新鼓起雄心,现在不等说通林冲……要是扈三娘回来了; 一切盘算可就落空了。
  待人略近了一点儿; 可真的就是扈三娘和武松等人; 吴用心潮起伏呆在那儿了。
  费尽心力的筹谋再次落空,把吴用憋屈得好悬立即呕出一口血。因晁盖做大头领,对吴用言听计从; 林冲是百事不管的脾性,吴用虽坐着第二把交椅,可也与大头领不遑多让。等宋公明几番周折后还是上了梁山; 吴用觉得自己是真的找到了能成为张子房那类人物的机会。
  可再没想到,万事刚刚开了一个头,打下扈家庄,扈三娘在聚义厅露面,自己多年苦心孤诣的诸般谋算就随着宋公明去了。
  吴用的心里也一直在奇怪着; 为什么扈三娘能把宋公明的结拜兄弟花荣、武松当成心腹使用,对宋公明的心腹李俊也照用不误; 怎么就另眼看自己呢?自己虽与宋公明走的近了一点儿,晁盖都没说啥的; 应该也没落到才上山的扈三娘眼里啊。
  从宋公明出事,自己也积极表态要投靠扈三娘。可她居然一直用审慎的眼光和提防的态度对自己,与自己隔着一段距离; 并不肯信任、重用自己。弄得自己不仅比不过公孙胜,比不过裴宣,甚至比不过后来的降将呼延灼等人,更别提与二龙山的鲁智深、杨志和武松相比了。
  这让吴用不仅与上了梁山以后的“心想事成”背道而驰,还慢慢成了山寨里可有可无的边缘人物。
  吴用不甘心,他找不出扈三娘闲置自己的理由。就想趁着扈三娘不在,撺掇了心志偏弱的林冲夺了大首领的位置,不愁林冲这样的人,以后不重蹈晁天王对自己俯首帖耳的过去。
  可是扈三娘在这关键的时候回来了……
  林冲这时候已经往前去迎扈三娘,晁盖和吴用相顾无言,只好收拾心情快步跟上去。俩人同时心里也在疑惑着,朝廷二十万大军把梁山泊围的风雨不透,他们是怎么过的官军营地的呢。
  扈三娘临近聚义厅了,见林冲在前、晁盖和吴用在后,还略有些惊讶。晁盖和吴用与她略略寒暄了几句,用天色已晚不阻碍扈三娘休息告辞离开。
  扈三娘招呼林冲去聚义厅说话,林冲汇报了这段时间山寨里的大事小情,然后说起晁盖和吴用来找他的意思。
  “大将军,吴学究和晁天王来找我叙旧,说起昔日他们才到梁山、我应该做大首领的旧事儿。不过,你知道我的,我不想做大头领。”
  林冲把三人说话的内容先说给扈三娘,不想扈三娘从别的地方知道了,与自己生了什么嫌隙。
  萧让把自己这段时间的记录,捧到扈三娘跟前,轻咳了一声。
  林冲略略不好意思,赧然转脸对萧让说:“萧先生,你都听到的,我并没有应允他们的。”
  萧让点头,破例开口说道:“大将军,从你离山,林将军在聚义厅议事,就喊老朽一直跟在他身边。”
  扈三娘展颜一笑,“我信你们。不过是吴学究有些不甘心罢了。”
  林冲见扈三娘这么说就放下心,问起扈三娘去汴梁可顺利。
  武松从身后的背囊里拿出圣旨,往林冲跟前一放,“看看,官家禅位给我们大将军了。”又拿出装有玉玺和兵符的盒子,把东西一样样地摆出来,展示给林冲和萧让看,得意得好像这些东西都是他弄来的。
  “我们大将军亲自去了皇宫,没有做不到的。”
  几个人都非常高兴地,看完了玉玺看虎符。
  萧让问:“大将军,那山下围着的朝廷大军,若他们不认这虎符……”
  扈三娘失笑,“暂时不会认的。要想收拢军心,那都是靠实力打出来。我们明儿好好议议,后天就与朝廷大军见见血,才好叫领军的认这兵符。”
  林冲情不自禁攥紧了拳头,“大将军,领军的是高俅那厮。”
  “是,我知道。若他干脆认了这兵符,领了退兵的圣旨,你想报仇就要费周折了。不过,你想他会吗?他是官家做端王那时候的得意人,官家退位,他必会失去权势的。他的心思该是倾力一搏,把我们这些人一网打尽,才能保住他的荣华富贵。”
  “大将军,让我去做先锋吧。”林冲身子前倾,双目流落出热切地渴望。
  扈三娘莞尔一笑,“好啊。你想做先锋就做吧。以后对金国,还有的是仗要打呢。”
  林冲站起来抱拳,郑重地说:“谢大将军。”
  汴梁派过来给高俅传旨的兵部官员,虽是从汴梁一路骑马过来,但他们沿途要住驿站,不可能像扈三娘他们风餐露宿。幸好只是五百里的路程,最后也只比扈三娘他们晚了一天到的梁山。
  而高俅和童贯俩,在接退兵旨意前已经得了道君皇帝退位的消息,是道君皇帝打发身边亲信送过来。二人都是心思灵透的聪明人,不用多想都明白了道君皇帝的心意,如果不能一举剿灭了梁山贼匪,官家就怕要真的退位了。
  接了退兵的旨意后,高俅把自己的打算告知童贯等一众将领。
  “官家被梁山贼匪逼迫,不得不给我们下退兵诏书。可朝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也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全歼了这些贼寇才好班师回朝。不然朝廷数次派大军来剿匪,军卒数量越来越多,再没有结果,会让那些文官攻击有没有我们都一样。”
  高俅的话赢得所有将官的支持,特别是梁山所有人多好像消失了一半。这些将官认为二十万大军已经把梁山的贼匪吓破胆了,只待得了运送军卒的船只,踏平梁山之日可待。
  高俅见所有人都同意自己的意见,就兴高采烈地带着所有将领去造船的地方,看那些紧锣密鼓地造船的工匠。高俅差不多隔日就要来造船的地方看看的。他看的紧,造船的速度就快。
  远远就看到上万人的规模的紧张劳作,砍伐树木的,运木头的,锯木成板的,到最后靠近水边已经有雏形的三层楼船,还有不少已经造好的二层楼层,至于运载步军士卒的快艇,做好的就更多了。
  高俅很满意,回头对童贯说:“等那几艘三层的楼船建好,我们就可以把将士分批运送过去,一举歼灭梁山的贼匪。”
  童贯也盼着高俅能成功,他谨慎地说:“高太尉,要防着梁山的贼匪用火炮攻击船坞。”
  “火炮?他们的火炮还能打到这么远?”
  高俅原还对童贯反复提及的梁山火炮,存了谨慎之意。可到了梁山这么久,就没见梁山贼匪露面,也没见到梁山有什么火炮,要不是他与童贯关系好,也知道童贯是能征善战之人,他都要怀疑童贯前不久拖着大军回京是别有目的了。
  童贯点点头,不再说话。他知道高俅已经不相信自己的话了。多说无益,等他见识到梁山的火炮威力就知道厉害了。
  他们正说着话呢,就见远处驶来几艘楼船,后面是乌压压一片的快艇。楼船的甲板上,就是黑黝黝对着他们的炮口。
  “高太尉,那是梁山泊的水军。快,快把那些造好的船分散开来。准备迎敌。”
  童贯急得大喊,可惜只有上次跟他来过梁山的几位将领,匆匆去做迎敌的准备。同来的将领更多还是看着高俅,等着主帅下令。
  高俅见童贯急得变了脸色,本着给童贯脸面,颌首同意。然后下命令准备迎敌。
  居中的楼船桅杆上挂了一个吊斗,上面有一个军卒,他拿着单筒的千里眼,不停地向下面报告看到的一切。
  公孙胜和林冲等人站在扈三娘的身边,也都用千里眼看着远处。他悄声说道:“大将军,那些人看起来应该是朝廷领军的将军。”
  林冲放下手里的千里眼,对扈三娘说道:“大将军,为首的那穿着朱红战袍的就是高俅。”
  扈三娘点头,“他边上的人是童贯。你是想手刃仇人还是想用炮弹炸死他?”
  林冲咬牙切齿,“末将要亲手挖出他的心肝,看看是不是黑色的。”
  说的好吓人。
  扈三娘侧头与公孙胜说:“公孙先生,咱们成全林将军吧。”
  公孙胜大声应了吩咐上一号炮弹。桅杆吊斗上的那军卒,立即就把旗语打了出去。
  童贯看楼船越来越近,后面快艇上的贼匪也是人数众多。他拉着高俅的战袍袖子道:“高太尉,我们赶紧回中军大营,贼匪人多势众。昔日那禁军教头林冲如今也在梁山呢,他那杆丈八蛇矛可不是好应对的。”
  高俅皱皱眉头,“林冲,这名字好像有点儿耳熟啊。”
  他一边与童贯说话,一边听从了童贯的建议上马,要带人回中军。


第622章 扈三娘58
  可是已经晚了; 梁山的火炮开火了,先就在高俅周围炸开了数发炮弹。还有一发炮弹差点炸到高俅的战马; 吓得高俅胯/下的战马长嘶鸣叫,前蹄高高竖起,把高俅甩了下去; 然后一溜烟地跑远了。
  幸好高俅的随身护卫手脚利索; 赶紧扑过去把他扶起来,免了他被其它受惊的战马踩踏。人叫马嘶; 整个场面混乱至极。
  童贯在第一颗炮弹呼啸而来的时候,就立即俯身到马背上,抓住战马未惊的瞬间; 打马逃离了高俅的身边。而跟随他的护卫,也都见识过梁山炮火威力的; 也跟着他跑远了。
  硝烟尚在空中弥漫,梁山的快船就接近了岸边。先下船的军卒都把口鼻捂得严实,执刀站在岸边看着烟雾中踉跄的朝廷官军。等扈三娘他们换了楼船乘了快艇上岸; 逐渐消散的烟雾里; 已经没什么人能站稳了。
  林冲一手拎着他的丈八蛇矛,一手捂着口鼻就要从前去; 鲁智深伸手拉住他。
  “莫急; 你再等等。”
  林冲顿足; “师兄,我一刻也不想等了,不杀了那厮; 我这心口总是压着块石头。”
  扈三娘不去看鲁智深和林冲怎么掰扯,只管看着公孙胜指挥军卒们,把楼船上的火炮和随船带来的炮弹,沿着岸边铺摆开来。
  他们这边摆设火炮,一些军卒把昏迷的俘虏捆绑起来,另一些则列好了战阵。那些在船坞场地里忙乎的工匠,还有帮着工匠抬木头的军士,都吓得目瞪口呆。少数携带有武器的、刚刚醒过神,就在弓箭的逼迫下,抛掉武器抱着脑袋蹲下来。
  大地传来震颤,远处各种颜色旗帜首先闯入眼帘,然后是沉重得像踏在人心的马蹄轰鸣声逐渐逼近。
  扈三娘沉着冷静地指挥,“把那些将官泼醒,都推到阵前去。”
  公孙胜有点胆怯,“大将军,我们先放几炮?”
  “怕啦?”
  “这……”公孙胜有些尴尬地吱唔,“这不是没带马军来嘛。”
  说话的功夫,大队的骑兵更近了。
  “好,用炮火逼停他们。”
  公孙胜传令下去,一发发炮弹呼啸着打到疾驰而来的骑兵群里。被压在战阵前面的高俅等人,眼看着来救援的骑兵在一里多地以外就人仰马翻,不仅被炮火打乱了阵势,被炮弹惊吓的战马,更是乱冲乱跑,相互间冲撞,把一些勉强坐在惊马上的军卒甩了下来。
  高俅闭眼,不敢去看那些被战马踩踏的士卒,他这时才认识到童贯没有欺骗他、没有丝毫夸大梁山火炮的威力,而高州发生的事情也不是编出来推诿他的虚妄。
  这几千人马是童贯带人回到中军立即传令召集的。他必须要去做这个救援的,至于过去了能不能顶住梁山的火炮、能不能把高俅等人救出来,他暂时没空去细想了。
  炮火停了,童贯好容易把骑兵队伍拢好,然后就看到高俅等将领,不仅被五花大绑地捆得结结实实,而且每个人的脖子上,还有刀架着。
  童贯倒吸一口冷气,梁山把这二十万大军的上层将领,差不多一网打尽了啊。他无奈地提马上前,那么多想剿灭梁山、免得官家真的退位的心思,都得收起来了。
  扈三娘空手看着童贯单人独骑出列,越来越近,心里说这人倒是个聪明的,知道大军再一起向前,面对的只有是火炮的轰击。
  相距百多步的时候,扈三娘对身边的鲁智深说:“喊童贯下马。”
  鲁智深大喝一声,“童贯,大将军命你下马。”
  童贯看着严阵以待的梁山军阵,苦着脸不得不滚下马来,一步一步往阵前走。高俅瞪大了眼珠,他这是来送死的吗?二十万大军,他整军过来,梁山的火炮能打多少炮弹,多少还有一拼之力啊。
  他哪里想得到童贯是被吓破胆了。他上次被扈三娘从中军大帐里捉上山,虽然在童贯的心里是认为梁山是出其不意用了迷药,而这次居然是用火炮打出来迷药,才又经历了火炮炸死炸残骑兵营……
  童贯步行到距离扈三娘只有十余步的地方,抱拳行礼。
  “臣童贯参见官家,望官家恕臣甲胄在身,不能大礼参拜。”
  扈三娘淡淡地童贯说:“免礼。你已经知道道君皇帝禅位了,为何还弄出这么大的、喊打喊杀的马军排场?”
  童贯脸一白,顾不得周围几千人都在看他了,大声说道:“臣是来迎接官家入中军检校,不曾想被误会了。”
  童贯一语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那些不知道官家禅位给扈三娘的将领,还没有从昏昏然就被俘虏的遭遇明白过来,脑袋还都是木的。都在想这厮不愧是内宦出身,眨眼就再认主子的献媚话,真的就是能张口就来得的。
  高俅畏惧脖子上架着的刀,他不敢转动脑袋,涨红了脸,斜着眼睛喊道:“童贯,你,你……”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他想到刚才那自称林冲的人,恨不能立即就剜他心肝的狠绝,明白了童贯带着大军匆忙回汴梁,明白了童贯是真的没有对付梁山火炮的办法,才撤军回京的。他还猜测道君皇帝一定是被梁山用什么鬼魅伎俩吓得禅位了。
  想明白了这些,高俅也明白梁山放童贯回京的意思了,明白扈三娘是嫌弃童贯带来的军卒人数不够,明白自己会中了梁山的奸计,送来二十万大军过来,明白自己是在劫难逃了。
  童贯把手里抱着的头盔放下,又摘了身上的佩剑,再次躬身抱拳对扈三娘说:“道君皇帝退兵的诏书已经到了,禅位与大将军的消息只有我和高太尉知道。末将向大将军投诚,以后为大将军牵马坠蹬,誓死效忠。”
  鲁智深开口打断童贯的话,“大将军将择日登基为皇帝,哪里用你牵马坠蹬。”
  童贯立即接话,“是,是咱家说错了。奴婢愿意随伺官家左右、服侍官家。”
  随伺官家左右、服侍官家?在场的人先被童贯自称奴婢打击到了,你再怎么的想表忠心也是统军的将领吧?
  然后大家猛然意识到童贯这厮是宦官,是有可能跟随在女帝身边的。
  “哼!”几声不屑的冷哼,不用说都是对童贯去的。童贯不敢抬头去查看是谁在哼他,但他听出来有那晚看着他的、被称为武将军武二郎的人。
  他不禁也在心里哼道,等咱家服侍好了新君,得了新君的信重,再找你们来算账!
  远处的骑兵都看呆了,心说主帅等将领被拘,副帅说领军来救,结果来了几是挨一顿炮击、然后看副帅去抱拳打躬讨回主帅吗?
  挨着高俅的将领问他,“大帅,官家禅位给梁山的贼匪了?”
  他身后军卒踹了一脚,“叫谁贼匪呢?我们大将军已经是皇帝了,我们是皇帝的近卫军。”
  高俅困难地从喉咙里溢出个“是”字回答他,然后垂头不语。
  这人是东京西路的节度使王焕,他与高俅本没有什么私交,不过是因骁勇被点名叫来领军围剿梁山。他一听官家都禅位,立即开口骂高俅。
  “高俅,你这厮恁的恶毒,你得了官家禅位与大将军的消息,为何不与我们说?蒙骗我们来看船场造船,要把二十万大军都运过水泊,一举踏平梁山。大将军,末将王焕愿意追随你,听你调派。”
  扈三娘立即让押着他的军卒给他松绑,那俩军卒瘪着嘴,万般不乐意还是痛快地听命行事,先解了绑再把人给搀扶起来。
  王焕学着童贯摘了头盔、佩刀,对着扈三娘抱拳行礼,口里称颂大将军威武,说着以后要为大将军效忠等话。
  有人开头了,后面的就跟着纷纷仿效。皇帝都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