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红楼]彼岸繁花-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右,可用耕地减少一半以上,不谈可缴税的耕地少了,只说那些拥有耕地的主户对客户的驱使、盘剥的稍微厉害一些,就会导致像方腊造反的那种事情越来越多。”
  武松的眼睛盯在扈三娘的脸上,这些话都进了他的耳朵,却没进他心里。看他那一幅鸭子听雷的呆呆眼神,林冲就知道他心不在焉。转眼,扈三娘就问他俩人是否听明白了。林冲知道只能是自己来回答了。
  故他忖度着说:“耕地未必是少了吧?那些皇庄的土地,是不是没算到这个数字里。”皇庄也安置了一部分裁减下去的禁军军卒。
  蒋敬点头,“还有那些公廨田,豪强兼并的耕地,都是导致耕地减少、客户增加的原因。”
  扈三娘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登基大典以后,先把京畿路、京东东路、西路、西南路、西北路的所有耕地,都先普查了,然后在明春全部化为王田。这些地方的人口和改元前出生的婴儿,不论男女都有份分田。战兵退役后应该能得双份,才能激励到百姓,才能继续行使募兵的法子。”
  扈三娘与蒋敬开始商议该给军卒何样的待遇,林冲和武松也加入讨论,然后又议起官员的待遇该怎么变动,那些冗官、冗费的削减等等。
  正说着话呢,宫人带了安道全进来,他见扈三娘等人讨论热烈,静静地抱拳行礼。扈三娘抬眼点点头,示意林冲带武松过去,自己与蒋敬继续讨论。
  林冲把武松扯过去交给安道全,安道全诊脉后哭笑不得,这又不是小儿郎了……他把消食的大山楂丸给了武松几颗。低声说道:“武都督,饮食有节才是养生之道。”
  武松因安道全给他除了脸上的金印,平日里对安道全都是礼让三分的。见安道全这样说他,赧然之后就瞪眼恐吓。那安道全也识趣,赶紧表态:“都督放心,我不会说与别人听的。”
  林冲拍拍安道全的肩膀,笑着安慰他,“你放心,武都督是与你玩笑呢。”
  安道全到底是在看到武松对林冲的话肯定地点头,才放心离去。
  林冲看着武松把大山楂丸嚼的津津有味,轻轻摇头,悄悄坐回扈三娘的身侧,听扈三娘与蒋敬讨论。
  这午休的时间,扈三娘没得到一刻的清闲。蒋敬还没走呢,李纲就进来了,宫人又来报柴进应宣召在外面等着了。林冲和武松各自也有公务在身,二人与扈三娘行礼,扈三娘点点头,目送二人离去。
  柴进站在书斋不远处的廊下,见林冲和武松一起走出来。他揉揉眼发现自己没有看错人,忙上前行礼。
  三人叙过礼,武松开口问道:“柴大官人,小可上午问你的事情,现在可有消息了?”
  柴进立即回答:“管家批复了,在大婚之前,内宫不收人进去。”
  林冲立即面色舒展,武松先是放松地颌首,然后又皱拢眉毛。林冲不等武松说话,拉了武松一把,开口说道:“咱们先回军营,还有事儿要做。大官人你自在去忙。”
  入夜的时候,花荣来找武松。
  “武二郎,你今儿可去见大将军了?”
  武松点点头,不等花荣开问,就把林冲和扈三娘的反应说给花荣,末了说道:“花荣,你帮我参详,这是不是就允了?”
  花荣答道:“应该差不多。但依大将军的为人,必不会无名无分地委屈你,应该以后也会有分封的尊号。傍晚见了柴大官人,他说大将军要在册封皇夫之后,给豹子头一个亲王的尊号,让他们礼部选个吉祥的呢。”
  武松沉默。
  花荣安慰他说:“我们跟了大将军这么久,何尝见过她亏待了哪一位将领。就是跟在她身边的亲卫,放出去都时常过问呢。可你真的要……”
  武松心思沉重地点头。
  在林冲被点为皇夫后,鲁智深成为未成亲将领的第一人。他把自己的要求说给孙二娘,孙二娘与柴夫人挑选了十几个符合他要求的,又报给扈三娘允了鲁智深先相看。单身将领按着自己在梁山的席次排队挑人,秩序井然。除了武松拒绝成亲,连晁盖也跟在领兵的实权将领之后,选了一位宫女子成婚。
  阮小五参加了几场娶亲的宴席后直拍腿,一叠声地后悔自己不该在梁山成婚。这些宫女子的样貌都出类拔萃,那可都是皇帝老儿的,他后悔极了。磨着柴进也想要一个宫女子。
  结果被阮小二知晓,揪着他揍了一顿,又拎着他的耳朵教训他。
  “大将军是想梁山的所有将士人人有家,各个有子。这一批宫女子与未婚的将士人数相仿,你已有妻儿,你想违抗大将军的军令,是想被裴督察用军棍教导、还是想被大将军撸了你的官职?”
  阮小五诺诺两样都不想,道自己再不敢心存妄想了,阮小二才放过他,却仍意犹未尽地劝导。
  “你有这样的花花心思,不如使力气再生多几个。官家早说了所有的孩子,宫中出银子养。你看看你那几个侄儿,还有你儿子,哪个长的不肥肥壮壮的。他们真是好命,不用像我们兄弟,夭折的比活下来的多。你要是还有闲心,就跟着你大侄儿多读几页书。你看看前朝留下来的那些人,谁不是识文断字、出口成章的。你再看看大都督,他要不是能写诗做文章,怎么大将军就点了他做皇夫。他以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阮小五与不服气地争辩,“豹子头不仅是仗义,论身手也比武二郎能打。领兵打仗也比武二郎厉害的多了。武二郎也就是比林冲年轻、英俊一点儿,谁不知道大都督远胜……”
  阮小五因着林冲火拼王伦之事,给了他们兄弟落脚生存的地方,一直是铁杆脑残地拥戴林冲的。他甚至在宋江被扈三娘枭首、晁盖让位,扈三娘都做了大头领了,他还叫嚣着该让林冲做大头领。也亏了阮小二能镇压住他,没让他往扈三娘跟前凑,才让他躲过了一劫。
  阮小二气得火冒三丈,武松想做什么,他们兄弟是活腻歪了还是活够了,多嘴去说这样的闲话?他撸胳膊挽袖子又要揍阮小五,阮小七看二哥发狠,拼着替阮小五挨了几下,拦腰抱住了阮小二。
  “二哥,五哥犯浑不晓事儿,你我给他讲明白道理。不然他哪句话不小心,招惹了武都督,到底是咱们阮家的麻烦。”
  阮小五被亲兄弟连打带数落,最后总算是弄明白了其中的道道。他对着兄弟连连发誓,只说以后再不说那人一件事儿、再提那人一个字,才算是掀过了这一页。
  登基大典的第二天,扈三娘宣召五军都督府中级以上的将领觐见,命武松把燕山府的最新军报读给所有将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月也不知道怎么了,每次回复亲们的留言,都是请稍候……
  然后几个小时都转不过去,发红包倒是立即能转过去,神了 。


第631章 631、扈三娘67
  垂拱殿悬挂了大大的一幅堪舆图;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标识了辽、金、黑汗、西洲回鹘、西夏、吐蕃、大理等国。而前宋的位置被扈三娘用红色圈了边界,众将自然明了这是取代的前宋的今元; 目前所占有的疆域。
  这也让一些初次看到这样的堪舆图、认识前宋疆域的将领嗟叹不已。那些熟悉的地名,还有用不同颜色表示的各国领土的方式; 在堪舆图上直观地呈现了金国的起势、辽国的衰败、前宋在辽国和金国逼迫下的无奈。
  扈三娘在将领们议论的声音渐渐小了以后,让童贯去拉开另一幅幕布,又露出一幅堪舆图。她向在座的各位将领解释道:“这是唐玄宗开元、天宝全盛时期的堪舆图。两图相较; 你们当有发现; 我们大元现在不仅不敢称大,而且渺小的可怜; 弱小的可怜; 且已经被金国欺上门了。”
  扈三娘的声音已改初上梁山时候的清脆,那刻意压低的和缓声线,虽是柔和却也带着斩金截铁的刚毅。声声字字清晰地钻到在座的每一个人的心里,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她手中竹竿的方向,在两幅堪舆图之间; 来回地移动视线。
  这两幅堪舆图; 让前宋那些后来的降将震惊之余; 更感惭愧。宋最大疆域的时候; 尚且不足大唐的四分一。前些年,宋久被辽国、契丹威胁。最近的十几年; 金国更是后来居上。才发生的要挟燕山府杀降将张觉之事,更像是在刚刚登基的女帝脸上,甩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众将都小心地窥视扈三娘的脸色; 见扈三娘面色平静,而那种山雨欲来的滞重感,却压得人有些喘气艰难。将领们都明白燕山府的官场、牵涉进张觉被斩杀一事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了。
  扈三娘沉静地将解释辽国、金国实力变化的对比、在堪舆图上的演变,交给林冲。
  林冲站起来接过扈三娘手里的红头竹竿,指点着金国最初的发源地说道:“这是宁江州。在政和四年(1114年),完颜阿骨打举戈,占据了宁江州。次年建立大金国,并攻占了黄龙府。辽国天祚帝派遣了号称七十万的大军去灭金,结果在护步达冈被完颜阿骨打击溃。政和六年(1116年)金国占领了辽国的东京。
  宣和二年(1120年)金国又攻占了辽的上京。宣和四年(1122年),辽的中京、西京相继落入金国手中。宣和五年(1123年),辽的最后一座京城——燕京也被金国收入囊中。而金国现在已经兵分两路向我们用兵了。”
  林冲讲完金国用兵的大势,向扈三娘抱拳为礼,然后默默回归座位。
  武松站起来向将领们通报最近的战况。
  “金国兵分两路,向汴梁而来。西路号称十五万人马,取道太原,在太原遇到驻军抵抗。东路号称二十万人马,是由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率领,从金国的南京向京东东路而来,最新战报是已经攻占了河间府,这一路若没被大名府拦住,将很快推到东京汴梁。太原、大名府都亟待我们尽快派军去救援。”
  战争就这样猝不及防地逼到了始立新朝的扈三娘面前。
  秦明立即站起来请战,“官家,末将请令带兵去收复河间府。”
  在座的所有将领,都站起来要求请战。
  扈三娘示意所有人坐下,沉声说道:“这一次对抗金军、收复河间府,朕会亲自率军。汴京由李纲、裴宣、蒋敬、柴进留在朝廷总览政事。秦明你留在东京汴梁,朕留给你二十万的禁军战兵镇守汴梁城,无论内外都交与你一人定夺。你从中挑三万禁军交与孙新,护卫皇宫。所有将领十五岁以下的孩子,不论男女都迁入皇宫。各位将领若是有不放心内眷的,也可向柴夫人申请,临时迁入宫中。孙新,你要护好所有人。”
  孙新站起来,大声应令。
  扈三娘又对秦明和孙新继续说:“秦明、孙新,今番将我们的后方留给你俩,若失了汴梁、失了皇宫里的哪一个孩子,对我们都是莫大的损失。凡敢趁机兴风作浪、搅乱汴梁安稳的,无论是谁,杀无赦。”
  扈三娘随即命童贯捧来尚方宝剑,郑重将剑赐予秦明。
  秦明捧着尚方宝剑,觉得这剑沉重得压手,但他必须要肩负起镇守东京。他心里明白扈三娘早就不相信晁盖和吴用,才会留下他和孙新坐镇京师。而留下他俩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二人的娘子都快生产了。他也明白扈三娘和林冲在这次领兵之后,很可能以后都不会率军出征了,这也应该是他唯一的一次统军守护大后方的机会。他立即大声应道:“请大将军放心,末将一定会守护好汴梁。”
  扈三娘点了林冲为先锋,花荣、杨志为辅助,带五千马军明日辰正出发。中军则带了公孙胜、武松、呼延灼、关胜等三十余将领,预备领了十二万大军、还有后军三万战兵、十万的辅军,在明日的巳时正出发。孙立带黄信、欧鹏等将领,率领五万步军三万辅军赶去太原。
  扈三娘安排好要出征的将士,林冲立即带着几位都督去点兵。待其它将领都散去准备出征事宜,扈三娘才宣召了李纲、裴宣等临时监理朝政的宰相和各部尚书。
  李纲听说扈三娘要御驾亲征,吓得大惊失色,立即激动起来跪地劝阻。他从唐太宗说到周世宗,又从宋太/祖说到宋太/宗,恨不能把三位帝王之死,都与御驾亲征划上等号。
  柴进得了扈三娘的示意,上前把他拖起来。
  裴宣笑眯眯地对扈三娘拱手:“臣先预祝官家旗开得胜,收复河间府。再祝大将军顺利收回燕云十六州。”
  蒋敬掐着手指算了半天,苦着脸道:“大将军你要早去早回,户部的钱粮不多了。还有改元之后的土地改革,都等你呢。”
  李纲简直被这仨整懵了,这是对皇帝要御驾亲征该有的态度吗?
  扈三娘把朝中之事一样样地交代下去,特意吩咐李纲将明年改元后没有恩科的事情,知会给所有的州府。
  这差点震得李纲又跌倒了。
  “官家,新朝始立,最需要不带前朝痕迹的新科进士为天子门生,实现官家的治世奇才伟略。”李纲苦口婆心地劝扈三娘。
  扈三娘摆手,“前朝太多冗官了,考核之后能胜任的,还要培训后才能派遣到地方执事。不能胜任的,还不知道有凡几。再招徕一批只会纸上谈兵的新科进士,你问问蒋先生可有足够的银米供给?”
  蒋敬苦着脸说道:“官家,若没有裁掉那二十几万的只会种地、扛东西的禁军,就是这四十万禁军的吃饭都是问题呐。”
  李纲劝阻皇帝取消御驾亲征不成,反被裴宣等人的说辞弄得心生郁闷。涉及银钱米粮,他知道新朝即便没到入不敷出的窘境,也还是捉襟见肘。见识了扈三娘入主汴梁以来的各项开销,心里不禁对赵佶搞的花石纲更生愤懑。
  堂堂的大宋天子,居然不如梁山的贼寇更懂得体恤国力的艰难。
  李纲看着扈三娘与蒋敬安排户部粮草,心里想的则是不管这些匪贼寇夺走赵家的江山用的什么手段,也不管他们驱赶大宋官吏的方式是多么地恶劣,只看他们敢率领禁军抵抗外族入侵,敢大刀阔斧地裁剪冗官,也就是他们这样土匪出身的人,才敢这么做了。但愿这样能够改了前宋百余年的冗官冗费,消了积贫积弱的沉疴。能够让百姓得到好处、能够安居乐业、能够抵御外侮,李纲想到这些,对自己从匪也不觉得愧对昔日所读的圣贤书了。
  吴用在扈三娘安排了朝政后,跟在童贯的身后,带了鲁智深、晁盖进来。
  扈三娘对吴用说:“昨日登基大典后,东京的数个衙门都有接到百姓来报人口走失。朕欲带大军北上,收复河间府。却不能不先把东京整理清楚了。现在汴梁的‘无忧洞’是枯水期,那里聚集了汴梁的大量人渣。得先将他们清除了,才能免了东京的人心不稳。你们即刻去找秦明,点选四万禁军,准备好火把、火油等物,申时一刻开始在全城扫荡‘无忧洞’。每个下水的出入口都把好,有反抗者,格杀勿论。童贯,你带人守好内宫的所有出入口。”
  吴用和童贯赶紧应了。吴用上前接了中书舍人萧让匆匆写就的诏令,带着鲁智深和晁盖离开。童贯自去内宫安排。
  扈三娘毫不掩饰地对裴宣说:“‘无忧洞’的那些人渣,无论是赶上来的、还是拘上来的活口,都别留他们浪费粮食。”
  裴宣说道:“官家放心,臣会让汴梁再无人敢生出同样的心思。”然后起身告辞。扫荡“无忧洞”之后,刑部的事情定会增加很多的。
  李纲拦着裴宣提醒道:“裴大人,你要按律行事。”
  白胖胖的裴宣宛如笑脸弥勒,对李纲拱手说道:“李大人,大元的刑律推出前,下官会按梁山的军律执法。那军律在梁山已经实施了几年,效果特别好。从有了军律后,梁山可以夜不闭户,也无人作奸犯科。只要是挨了一次军棍的人,再不会去尝试违反其它条款的。”
  扈三娘含笑看着裴宣怼李纲,这人还没有从心里转换完成梁山土匪变官家啊。
  李纲备受打击。土匪也会有军律,你们本身就是作奸犯科的土匪啊!烧杀劫掳你们这些土匪都干遍了,现在和我说你们梁山没有作奸犯科的人?
  但他也无话可与裴宣相辩。
  总不能说换了皇帝后,大宋的刑法还要继续执行吧。
  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裴宣笑眯眯地与他拱手作别。那扬长而去的背影好像在提示他,梁山的军律才是法度,才是大元刑律的根本。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来做这新朝的宰相与土匪共事,应该好好想想身后之名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逃脱了史册的千载骂名。
  傍晚的时候,吴用等人率领的三万禁军,把寄居在汴梁下水道里的“老鼠”,撵上地面。裴宣带着散布在下水道的各个出入口的衙役,看着好胳膊好腿活蹦乱跳的男子,就套上锁链先捆起来。男子之后先是一些衣不遮体的女娘,中间还夹杂着少数伪装的、披着破衣烂衫的女子。这些人毫不例外都被甄别出来。戌时的时候,三万禁军回到地面集结,把近万被甄别出来的、倾倒了火油的男女,驱赶到结冰的五丈河(广济河)上,吴用一声令下,禁军的火把就投掷过去。
  “轰”的一瞬间,熊熊大火燃烧起来,吓得围观的百姓尖声惊叫。
  身上着火的男女,凄惨地叫着不管不顾地往外冲。守在外围的禁军立即用箭矢把他们射倒,把向外冲的火球又赶了回去。
  五丈河两岸围了很多的百姓在观看,都被新朝这样的火烧活人吓住了。
  大火燃烧到后来融化了冰层。不停有人跌落到冰河里。烧着的人开始不管不顾地往水里挤。吴用又让军卒投掷了几罐火油,冰上、河水里都在燃烧,大火烧到子夜才慢慢熄灭了。
  事后,不知有多少人忆起这一幕来,都说那就是人间炼狱。据说汴梁城的郎中们,他们当夜开出的安神方子,比得了过去十年的总和。多少年后,汴梁的老人家说起此事,都说当时河边弥漫着的骇人气味,很多天都不曾散尽。
  这是大元建朝史上第一个被抨击、也是被抨击了千年的恶**件。
  吴用和裴宣就用这样的骇人听闻的方法,震慑住了汴梁游走在黑暗中的不法者,稳住了女帝登基后第一次御驾亲征的后方。
  第二日,扈三娘送了林冲带领的先锋军,就被几百名太学生,还有被赶去太学学习的下岗官员拦在回军营的路上。
  童贯从领头的太学生手里接过他们的上书,呈递给扈三娘。
  扈三娘潦草地扫了一遍,问道:“你们这是要叩阍?说昨夜大烧活人残忍了?那你们有没有去看过‘无忧洞’启出来的尸骨?你们有没有去问问那些从家人身边被拐走的孩子,他们又遭遇了什么?丢失孩子的父母又是如何心痛的?你们这么想叩阍,先去衙门看看这百余年汴梁走失的人口有多少。看看昨日从‘无忧洞’里被解救出来的女人。她们被关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做娼/妓,最长的有近十年。你们若是觉得她们应该被这样对待,昨夜那些人不该死,童贯,你挨个问问这些太学生和待职的官员,登记人名画押,立即把人锁去汴梁的下水道。汴梁有不少好南风喜龙阳的,就引那些人不用掏银子去找他们发泄。什么时候人死了,往下水道里一丢也就是了。”
  扈三娘的话音落地,拦在她车驾前的太学生人等立即就散开了。都远远地躲开上前询问他们姓名的童贯。
  这女人太恶了,谁还敢说那些人不该死了。
  有几个不知死活的,用不大不小的声音在人后喊:“官家如此草菅人命,非是行积德行善仁政之天子。”
  跟在扈三娘身边的武松,不等扈三娘吩咐,立即就带着几个近卫扑过去,把那几人如同抓小鸡崽子般地扭过来,按倒在地上。
  “你们给朕讲讲,昨夜那些不知祸害了多少人的人渣,对他们要施怎样地仁政?”
  有人低声嘀咕,“未审就施刑罚,会误伤无辜。”
  “童贯,把这几位送给裴大人,让裴大人和吴学究好好给他们讲讲梁山审问的规矩,讲讲什么是仁爱。‘无忧洞’里绑架、拘押的女子,不是十个百个,不是十年二十百年以上的事情了,只有漏掉的,没有错杀的。你们还有谁愿意一起去刑部听听吗?”
  扈三娘快刀斩乱麻打发了这些事不关己、不知他人痛苦的、惺惺作态的伪善者。心情不免就有些低沉。
  武松上前劝道:“大将军,莫为这样不晓事的糊涂人烦恼。对恶人留情,就是纵容他们作恶。谁不怕死,尽管来试试梁山的律法是宽容仁慈、还是铁面无情。早俩月就该清理了无忧洞。”
  扈三娘点头称是,“早清理了也会少些人被害。”
  扈三娘匆忙清理汴梁下水道的真正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登基大典那日有不少人失踪、报去了衙门,还因为内里有梁山跟过来的女眷,也在当天出了意外。虽说当晚就找到了人,可也激起扈三娘要清理了那些人渣的决心,也激起了裴宣和吴用要用火油烧人的法子震慑宵小的狠绝。不然在梁山将领大多离京北上以后,还不知留下的内眷会遭遇什么呢。
  只是扈三娘不想有梁山的内眷被掠之事让太多的人知晓,才按下了清理无忧洞的诱因。
  扈三娘带着大军行动,少不得与前锋拉开了距离。刚过大名府,就遇到林冲派回来的传信兵,道是他们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