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红楼]彼岸繁花-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五次; 在江南流通的五铢钱也是“缺斤少两”不够分量的。
周瑜与孙策挤在一起摆弄着面前的精美妆奁。与铜镜比起来,那怕是刚刚打磨好的铜镜都无法与它相比。
眉毛和眼睫毛都能看清楚。还好俩人脸上都没什么疤痕。托现在都是两餐制的福气,俩少年也没有营养过剩,长一脸的青春痘。
俩人看看银镜里的自己和好友,再看看挨着坐的真人。
一模一样。
太清晰了!
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清晰的镜子呢。
“阿娘; 这个妆奁镜子要卖多少五铢钱啊?”
竹纸试销很成功; 给明年的收入带来希望。孙策自觉自家的压力小了一点儿; 对银镜的期盼不言而喻。
“五铢钱?那不得用牛车拉啊。”
“那我们直接换马匹好不好?能买这样好东西的人; 一定是很富有的。”
孙策和周瑜对商事都不精通,发愁不知道该怎么确定银镜的价格。他俩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能得到更多的马匹、盔甲; 把手下的军卒都装备起来。
吴夫人沉吟一下,换马匹这主意可行。
“那就一个妆奁盒子,换五匹上马; 中马十匹。”
俩少年都呆住了,立即不约而同地把手缩了回去。俩人虽不是在贫穷环境里长大的,但是值五匹上马的小小妆奁盒子就放在眼前,也被镇住了。
“这个不像铜镜,很容易摔碎的。”吴夫人一边解释,一边解开另外一枚靶镜的层层丝帛的包裹。
“这种是举在手里的,略大了一些,也是换五匹上马,中马十匹。”
剩下的事情是交与谁去换马、去哪里换马了。
“请吕范吕子衡过来吧。他手下还有一些门客,或许会有办法。还有把孙河也请过来,一起来商议吧。”
孙坚是个武将,并没有给孙策留下什么可用之人。而吕范是看重孙策的为人、坚信孙策以后会不凡,甘愿追随孙策的。之前的竹纸样品试验销路,也是他派人主持的。
孙策赶紧自己去请吕范。周瑜去请孙河孙伯海——孙坚的族侄、孙策的堂兄。
吕范是有才能的人,他一路听孙策给他介绍吴夫人做出来的银镜,比新磨的铜镜照人还清晰,心里抑制不住地好奇,到底是什么样好东西,值得主母定那么高的价格。五匹上马啊!要不是上次竹纸的定价很贴合蔡侯纸在市场的地位,他先就会叫出来。
孙河在吕范之后到了吴夫人等候的正堂。他一路上听周瑜说那银镜,心里也是好奇,但他对吴夫人有一种盲目的崇拜,觉得吴夫人能把很多兵书都背下来,给他们讲解兵书韬略、乃至知道不去所练的战阵,都是他从来为见过和听说过的。
提前了一千年七百年面世的银镜,果然把吕范和孙河镇住了。
“夫人,这银镜共有多少?”
吕范问的很小心,再好的东西要是多了也就不值钱了。这东西不像竹纸是易耗品,小心点儿应该是能用很久的。
吴夫人指着案上的那几款说道:“靶镜有大有小规制不同,每款也只有十枚。而妆奁盒子只有这三个。唔,短期内不会大批量做。”
“这就好这就好。”
稀罕东西嘛,越少越值钱。别说五匹上马,要是时机好遇到合适的买家,就是十匹上马都能换到。
吴夫人见吕范懂得了自己的意思,遂把事情交给他处理。
吕范谨慎,当着吴夫人的面就与周瑜商量,决定由周瑜去他叔叔做太守的丹阳。而吕范则与孙河去扬州,在扬州那里,还有孙坚祖父留下来的几个店铺。俩人也只取了一个妆奁盒子、靶镜每款各两枚,先去试试。
快过年了,大地方的银楼生意一定会很好,应该能够找到机会的。
第二日,周瑜就带了还跟着自己在江都的那几十位军卒,捧着宝贝镜子离开。吕范与孙河也带了十几部曲骑马离开。留下来的孙策,不免就觉得自己一个太孤单了,他有空就来正堂转悠。
“阿娘,那个银镜难制吗?”
“不难。”吴夫人看出孙策的疑惑。“稀罕东西越少,价格就越贵,所以不能多制作。但是明年会做一些其他的东西。”
这个道理孙坚懂得。
“阿娘,明年要做什么好东西出来?”
家里有多少余钱,能收入多少,孙策和孙嫒兄妹俩都知道的。在父亲去世以后,经济的压力就落在孙策的头上。他除了要带部曲练习刀枪棍棒,还要率领部曲耕种。虽然有祖父作商人时候累计下来的一些财物,但是那些只够维持自家日常生活的。
“明年那些怄在池子里的苦竹就会泡的差不多了,开春了就做竹纸。要是这些银镜卖得好,会做一些琉璃摆件,也还是准备少而精致的。”
吴夫人斟酌着把自己的打算告诉给长子,但看着孙策蹙紧的双眉,就开口劝慰他。
“你也不用太忧心,家里现在的开销还够。你父亲还从洛阳带了一些东西回来的。那些你也知道的。”
没了孙坚的俸禄,现在是坐吃山空。虽不到捉襟见肘的时候,可也要精打细算免得后手不继。
其实在吴夫人的心里,她也真的有点儿为现状发愁了。这个乱世,本来单位亩产就低,可是百姓想好好种地都不成。说不准什么时候,周边就有流兵贼匪冒出来。匪过如梳子,兵过如篦,要是不做好防范,到时候悔之莫及。
而孙策在周瑜和吕范带人离开后,就把剩余的部曲分成两部分,早晚轮流守着庄子,生怕遇上来抢劫的贼匪。
这个不安稳的时候,出门就得几十人成群结队的,不然死了都没人给家里送信。
母子俩日夜想着出行的周瑜和吕范,只是彼此都不愿意开口说出来,怕增加对方的压力。
焦虑中的日子,感觉就过得更慢了。
吴夫人每天除了给孩子们讲书,余下的时候就带着孙嫒和孙珊,与孙权一起跟着孙策习武。
“阿娘,你怎么想起要带着姐姐习武了?”孙权非常奇怪。
吴夫人摸摸孙权的头顶,认真地说:“阿娘要是和你姐姐们都有好武功,遇上贼匪的时候,你大兄就可以放心去杀贼匪,而不用担心我们啊。”
“阿娘,你还有儿子呢。我会护卫你周全的。”
孙权给母亲显示自己开始变粗的胳膊。
“好啊。那你就能给你哥哥帮忙了。阿娘就带着你姐姐们守着你弟弟和妹妹。”
“这也是哦。”
家里还有更小的弟弟和妹妹呢。走不快跑步起来,真要遇到贼匪可太麻烦了。这让小小少年郎陷入深深的忧虑中。
“好啦,想的再多也没有用的。去跟你大兄再多练几趟枪法。”
吴夫人把孙权赶去孙策那边,自己带着俩女儿按着孙策教导的步骤,从头开始习练武功。
要说孙坚这人的武功真是三国里一顶一的好。《三国演义》里的温酒斩华雄,原型就是孙坚斩杀了都督华雄,被移花接木给关羽。而他还在洛阳击退了给董卓军殿后的吕布。要不是孙坚得不到各路诸侯的继续支持,在他将董卓撵出函谷关后,东汉的历史还不定回事怎样呢。
不说华雄曾经怎么抵挡了群起讨伐董卓的诸侯,就是在三国中武艺数第一的吕布都是他的手下败将,吴夫人不禁为错失与一代枭雄见面的略感遗憾。
好在孙策有孙坚的七分影子,看少年郎练枪,聊胜于无了。
终于在年根底,先等回来了周瑜,接着又等回来了吕范和孙河。俩人兴高采烈地各牵了几十匹战马回来。
“义母,那妆奁匣子给一位为女儿备嫁的富商得了去,换了十匹好马。至于靶镜,我叔叔换了两枚,其它的都是按照义母说的数目置换了。”
吕范那里的情况也差不多。扬州毕竟比丹杨郡富裕一些,还是在孙家的铺子里更得便利。
“夫人,铺子的掌柜说,这样的银镜要是年后再送过去一些,慢慢摆着卖也可以的。”
这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让孙策蹙紧的眉头都松散了,他与周瑜、吕范、孙河高兴地你击我一拳,我还你一掌地笑闹了起来。
能换到战马,就证明银镜是被世人接受的好东西。
这消息驱散了孙坚过世以后,笼罩在孙家诸人头顶的阴霾。让孙策看到重振父亲威风的希望,让吕范和孙河更坚定跟着孙策的决心。
至于周瑜,他与孙策关系早已经是死生能相托的铁杆兄弟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有关五铢钱的历史,感兴趣的亲可以百度。
下面是节选了一点做参考。
董卓小钱东汉末年,董卓专权。董卓本一凉州豪强,汉灵帝时曾任并州牧。黄巾起义,他借何进征召之机,带兵入洛阳。他先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后焚烧洛阳,挟天子,自封为太师。董卓生性贪婪,为了搜刮民财,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毁”金人”,秦始皇所铸十二金人(铜人)中的九个,铸成小钱。这种钱直径只有1。2…1。5厘米,重0。5…1克左右,而且既无内廓又无外廓,”五铢”二字模糊不清,很难辨认,世人讽刺为”无文钱”,董卓这种无文小钱,钱体轻小,制造粗劣。以一个”金人”重量十二万斤计算,董卓少说也可得钱七八万亿枚。这是东汉朝廷的最后一次铸钱,流通地区狭小,只限长安、洛阳一带。他以此在离长安一百多里的现陕西户县,建造了一个称作郿坞的城堡,城内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单是粮食就足足能吃三十年。 董卓的这种小钱的流通必然会加剧通货膨胀,很快就出现了”谷石数万(枚)”的情形。用一担钱去换一石谷,贫苦百姓哪能吃得起。当时民怨沸腾,饥民蜂起,汉五铢制度被董卓彻底破坏了,东汉王朝也被他推向了死亡的边缘。于是曹操趁机取汉,不久时代就进入了三国时代。
还有一条:
而黄金一两值1347钱。这是陈直先生根据出土的居延汉简考证得出的。
这大概是东汉晚期通货膨胀以后的。 。
第661章 661、武烈皇后7
从初平元年始; 刘家皇室就发生了很多事。
先是董卓奉国舅何进的密令进洛阳,废汉少帝; 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 独揽朝政,打击异己。除了在中央各部布置亲己势力外,还通过任命太守、刺史等手段安插地方爪牙。为了攫取财富; 董卓还派吕布洗劫皇家陵墓和公卿坟冢; 尽收珍宝。整个洛阳城被董卓率领的军卒祸害的狼藉不堪,终于激起天下的讨伐他董卓浪潮。
初平二年; 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南阳太守张咨和渤海太守袁绍等10余人都纷纷起兵反对董卓; 组成联军去讨伐董卓。
讨伐董卓的还有长沙太守孙坚,他做出了让为天下人瞩目的事情,就是他攻进洛阳、打败了董卓麾下的第一猛将吕布。可惜其他人在孙坚为刘家皇帝扫除宗庙,赢得大名声之后,认为驱赶走董卓这条“狼”引来了孙坚这只“虎”; 以后也不是好对付的。
袁术听信谗言; 也怕占据洛阳后孙坚做大; 断了孙坚的补给; 让孙坚不能继续追击挟持了幼帝的董卓、最后不得不退出了洛阳。
而后各路人马纷纷传说孙坚从洛阳得了玉玺,而孙坚被袁术以家小施压、献出玉玺换得内眷平安。
不管孙坚与袁术之间的传说真与假; 初平二年,孙坚是被袁术派去攻打刘表,并在追击黄祖的时候被伏击阵亡; 他的部属被袁术扣下,之后孙家妇孺黯然蛰居江都闭门守孝。
再看董卓。他在孙坚撤军后到了长安,以天子的车服自用,并命尚书百官到相府禀报政事,同时大封董氏族人,襁褓中的男儿都得封侯,女儿得封邑君。他俨然是未登基的皇帝。董卓这样不把汉家皇帝放在眼里,就惹恼了尚忠于汉室的司徒王允等人。
到了初平三年,陪同孙策去江都的吕范和孙河多次在外游走,周瑜也不停带来外面的消息。让在江都居家守孝的孙氏母子不至于闭目塞听、不知天下事了。
初平三年的四月,司徒王允成功地利用吕布,让已经产生嫌怨的董卓和吕布这对义父子反目,由吕布带人将董卓杀死。事成之后,王允和吕布共秉朝政,分掌了汉家朝廷大权。
董卓之死,标志着外戚何进为尽诛宦官、召董卓进京以胁迫太后,由此引发的董卓之乱被平定。
可是此事给天下带来的巨大祸患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因为王允仅凭诛杀董卓就得到朝廷大权,故他不被天下有实力的刺史、太守认可,他打着幼帝旗号颁布的诏令也无人承认。曾经在名义上联合讨伐董卓的各路群雄,凭着各自的实力,已经无人能节制。
实际上的大多数来讨伐董卓的人,也是想在皇权没落的时候,掂量自己有没有逐鹿天下的能力。
当然了,讨伐董卓的群雄中,还是有卖力气做实事的,首推孙坚,其次是王匡和曹操。三人的所作所为,在天下的群雄中获得了极大的声誉。
可接下来长沙太守孙坚猝死,河内郡太守王匡也没得了好。他在被董卓击溃后,被曹操与他妹夫的亲属联合给灭了。因为王匡之前杀了被董卓派来游说袁绍结盟的胡母班,这胡母班还是王匡的亲妹夫呢。
可是胡母班的亲属不认同王匡的大义灭亲,也不认可他是奉袁绍命令而为是可以被原谅。所以,胡母班的亲属愿意联合曹操灭王匡。
联军中干实事的,只剩下了独占大义名头的东郡太守曹操。而曹操跟下来就凭借自己的一千多人和这巨大的好名声,获得了实利。
初平三年的四月,曹操得到入主的兖州机会。
这机会也不是白得的,是他击败了攻入兖州的黄巾军。在他将黄巾军赶出奉张后,由王允和吕布把持的朝廷,以皇帝的名义改派了京兆尹金尚为兖州刺史。曾在讨伐董卓不赞成袁绍另立皇帝、一定要遵被挟持的幼帝的曹操,出兵在半路迎击金尚,用武力打跑了金尚,成为兖州的实际占有者。
到了这一年的六月,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率兵攻入长安,赶走吕布,杀死王允,长安城中吏民死者万余人。
随后李傕劫持献帝,郭汜扣留公卿大臣。俩人为谁是汉室的实际话是者,展开争锋相对的争夺战争。
同年九月,曹操在济北彻底将青州的黄巾军全部击溃。黄巾军残部的投降,使曹操得了三十余万的降卒,男女人口总数有百万。他在降卒里挑选了精锐组建了“青州兵”。曹孟德因实力不足被袁绍蔑视的旧事,已经成为昨日黄花。
这一下就让他的实力得到了有效的增加,从此有了踏上群雄逐鹿中原的资格。
就这样,中央有李傕劫持献帝,郭汜扣留公卿大臣,地方有曹操占兖州,这些与内斗起来的袁绍、袁术兄弟一起,天南海北地合起伙儿来,把刘家皇室末年的弱肉强食大戏拉开了序幕。
“曹操的第一桶金,来的也不容易啊。”
吴夫人在得了曹操占领兖州的过程后,为孙策和周瑜分析曹操在这中间的心理活动、军事实力的变化,告诫这义兄弟俩,曹操这人纯粹是一个能喊出大义口号、实际不忘攫取个人实际利益的奸雄。
以后遇上他一定要小心再小心,怎么都不为过。
分析了曹操,吴夫人又给兄弟俩说起曾在联盟中最有威望的袁绍、袁术。
这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不和由来已久。袁术是嫡出,一直看不上庶出的、假借外人名义认回来又出继的袁绍。偏袁绍的才能又在他之上,本来天各一方,各做各的官也没什么。联盟讨伐董卓把他们又凑合到一起了。
袁立的各种看不上袁绍,导致了袁绍最后憋不住与他反目决裂,各自捅咕他们的追随者大了起来。
不久之后,吕范又从扬州带来刘表得了汉廷封赐为镇南将军,其后蔡瑁则被刘表任命为〃镇南将军军师〃的消息。
孙策气得勃然大怒,破口大骂。
吴夫人冷眼看着孙策发脾气,等他安静下来后才说:“杀父之仇不公与天。可你有发怒的劲头,不如再去练几趟枪法,以后增加报仇的实力。”
孙策被说得讪讪地告罪。
周瑜劝慰吴夫人,“义母,伯符是急了一些,但是换谁也都是沉不住气的。”
“公瑾啊,伯符的性子就是太急了,得多练养气的功夫。以后还要靠你多提点他。”
孙策再次站起来与母亲告罪,表示自己以后会多练养气功夫。周瑜也表示说会提醒他。
吴夫人顺着周瑜的话继续往下说。
“公瑾,他父亲是奉袁立之命去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反击。这事儿算起来,你说伯符把刘表、黄祖当杀父仇人般记恨,难道他是让人刘表和黄祖在他父亲帅兵杀过去的时候,俯首认砍任杀才对?”
周瑜和孙策都被吴夫人说愣了。
是啊,难道刘表和黄祖要任砍任杀吗?
可这样想,难道这杀父之仇就不报了吗?
吴夫人苦口婆心地慢慢劝导孙策。
“你别看那荆州刘表得了镇南将军、荆州牧、假节,封成武侯,好像是很得意的一件事。他的乱子还在后头呢。当然我们要承认刘表他身为八骏之一,是够本事做得了荆州刺史,他也确实肃清荆州所辖区域,拥兵十万战舰千艘。这仅仅用时一年。可见他的才能。但他为了得到荆州豪强的拥护,娶了蔡瑁的妹妹。那蔡瑁就不是够做军师的材料,而是因为他的妹妹是刘表的继室。且那刘表的原配妻子还留有嫡长子已经成人。蔡瑁得到如今这般的地位,以后他的嫡长子与蔡氏所出的嫡幼子,还有得他操心呢。
另外你父亲与刘表对上,是被袁立派去的。刘表远交袁绍,而袁绍与袁立是撕破脸了。”
吴夫人说着话,低下头去。孙策和周瑜看不到她的眼神,但是孙策仅凭母亲才对刘表能力的推崇的那几句,就猜测她对袁立推父亲去攻打刘表的憎恨了。
母亲是在怨恨袁立?
“阿娘,儿子以后会让所有掺到父亲之事里的人付出代价。”
“伯符。阿娘并不是说你不该记住杀父之仇,去报仇什么的。现在这天下啊,到了群雄争霸的时候,不要再计算个人死仇。
像袁立与袁绍本是亲兄弟,去年就反目成仇,兵戎相见,可见这天下为利益所争的趋势,到了何等的如火如荼程度。
还有一事儿未曾对你说过呢。
昔年董卓为吕布被击败之事,还想拉拢你父亲,嫁女儿与孙家子,被你父亲所拒。之后袁术为了拢住你父亲,也曾经对你父亲说,要把他的嫡长女许给我们孙家子。可是在你父亲过世后,他连提都不提了。”
孙策愣住,还有这样的事情?袁家的嫡长女他是见过的,好像比自己小了三、四岁的吧。长得很漂亮,人也温柔和善,听说还熟读诗书。
周瑜扫了愣住的孙策,替孙策问吴夫人。
“义母,可曾说了许给伯符还是二弟啊?”
吴夫人摇头,“当时并没有说定给谁。那姑娘的年龄介于他们兄弟之间,阿权现在刚刚到十岁,有伯符这个还没有订亲的长兄在,你俩说更可能是谁呢?”
孙策想起自己以前去见袁立时候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晋江抽了,回复了的留言都不见……晕
还是争取睡觉前再放一章
没有晚睡习惯的,明早再看吧 。
第662章 662、武烈皇后8
孙策想起自己以前去拜见袁立。袁立对自己多有器重和赞许。那时候还以为是凭才能获得了袁立的认可呢。
现在想想那可不就是群雄讨伐董卓、父亲击败董卓的军队、又打败吕布之后的事情么。
哪里是看好了自己的才能赞自己啊。
孙策落出自嘲的苦笑; 自己以前真的是浅薄好骗。
他这般的懊恼的心情,突兀地浮现在脸上的时候; 吴夫人冷淡的声音立即打破了他初升的心魔。
“伯符,前二十年望父敬子; 后二十年看子敬父。你可能想的明白?”
孙策一愣。转睛想想可不就是这样的么。
及冠之前因自己的父亲受到别人的另眼看待,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谢阿娘教导,儿子懂得了。”
孙策遂在心里暗暗发誓; 以后的二十年看我的。
“所以; ”吴夫人慢慢与孙策说道:“你有自己的志向,就该放开心胸; 有些事情暂时不要去想。等你做好了眼前事情; 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外间的世界可不因他们在江都守孝就安静下来。那热闹的持续到孙策出孝,仍在继续火热着。
而孙策在吴夫人有意识的引导下,把眼光集中在曹操、袁绍、袁术等几人的身上。
转年就是初平四年了。
年初的时候,袁术继上一年与袁绍相争,被袁绍和曹操阴了之后; 虽有公孙瓒应了他的求救; 那袁绍牵扯住了; 但他衰神附体被刘表和曹操的联军打败。
袁绍与公孙瓒对上。
袁术欲进攻曹操所在的兖州。他已经驻军到陈留去了; 可刘表在他身后截断了他的粮道,曹操趁势进攻。两下夹击使得他失去了南阳郡的根据地。刘表得了南阳郡; 曹操解除了袁术对兖州的威胁。
袁术被曹操和刘表逼得节节败退,为了有落脚之地,他集中兵力攻占了寿春; (孙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