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清朝幸福生活-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的苍白。

刚好俩位太医诊治完毕,把情况回报给了康熙,俩位太医自然清楚德妃没有晕过去,但是这种事情,他们从来不多嘴不掺和,他们人微言轻,稍有差错便会被贵人们当做是出气筒,既然皇上刚才说德妃晕过去了,那德妃自然现在就是昏厥的状态。

康熙听了太医的话则是有些吃惊:“快生了?”在太皇太后的灵前,自己的妃子肚子大的要生孩子了。这个事儿,该怎么和天下人解释?

康熙这边有自己的小九九,正在考虑这件事怎么向人解释,而德妃此时却等不了挺不住了。刚好太医也说自己太要生了,于是德妃装作像是要恢复意识似的,捂着肚子的手轻微的动了动,嘴里发出轻轻的呻吟声,苍白的脸上出现痛苦的表情。

德妃的动作瞒不过一直紧盯着她的佟佳氏,觉得德妃今天受的罪差不多了,丢人丢的也够了,于是很明白康熙心思的佟佳氏上前一步说道:“皇上,德妃像是要醒了,既然德妃的肚子快要生了,那就赶紧派人把她送回永和宫吧。”说完这一句,佟佳氏脸上又有些自责的开口继续道:“哎,这德妃也真是的,明明之前臣妾已经提醒过德妃了,说她月份已够,这几天快要临盆了,还是在永和宫多休息为好,可是德妃不听臣妾的劝,非得说太皇太后在世时对她也多有照顾,如今太皇太后去了,她怎么能不过来祭拜。德妃也是个固执的,臣妾怎么劝她都不听,还是坚持着每天都过来,皇上,德妃这样对太皇太后一片赤诚之心,真真是让人动容。”

佟佳氏说这段话的时候语气充满急切内疚感动等复杂的情绪,让人听了无从打断,而且这也是给了众人一个很好的解释,众人也表现的似乎被佟佳氏的解释感染,看向德妃的目光充满了敬意。

佟佳氏这番话给了康熙很好的台阶下,他刚才的问题解决了:“德妃也真是的,唉”康熙先是叹了口气,然后继续说道:“德妃如此举动,太皇太后在天之灵,一定会觉得很欣慰。”下达命令:“来人,把德妃送回永和宫。”于是下人们极快的弄来一个小暖轿,把德妃抬了上去。

佟佳氏见状,开口道:“皇上,德妃现在正在昏迷,永和宫也没有个主事儿的人,您还是先去看看吧。”

“嗯,那朕就先去永和宫看看,然后再去乾清宫处理政事。”德妃为了太皇太后而不顾自己的身子,如此至敬至孝的行为,他得去永和宫看看。这种行为不顾自己一心为了上位者为了长辈,不错,值得嘉奖。

康熙要走了,众人叩头行礼:“恭送皇上。”

既然皇上和皇贵妃这样说了,那这件事就这样盖棺定论了,事情就是像他们二位说的那样,至于其他的心思,比如皇上让大肚子的德妃一跪就是四天,这是不仁;德妃在太皇太后的灵前晕倒,不是皇上和太皇太后不知道体恤人,不是德妃故意给皇上和太皇太后难堪,而是德妃自己坚持要过来,过来之后伤心过度体力不支而晕倒。

同一个事情,站在不同的立场便会有多种不同的看法,现在皇上给了其中之一的说法,那众人就只相信这一个就好了。

康熙走了之后,众人继续哭灵。佟佳氏心里有些复杂,刚才她说她劝过德妃,她劝个毛线,她巴不得德妃这胎没了,万一德妃这次生了个儿子,德妃必定百般宠爱,那将来自己去了,胤禛回到德妃身边,胤禛和婉如的日子怎么过?

对于德妃,佟佳氏的心思很纠结,德妃是胤禛的生母,宫女出身,身份低微,为了胤禛着想,佟佳氏有时必须得帮德妃争争宠,就像是今天这样。

可是德妃是胤禛的生母,只要德妃在眼前晃悠,那佟佳氏就会记得自己一心疼爱的胤禛不是自己亲生的,就会记得自己那苦命的女儿,所以大多时候佟佳氏是不想看到德妃的。

这边佟佳氏心情复杂,那边德妃也不好过,到了永和宫,产婆嬷嬷什么的早就准备好了,德妃到了就直接抬进产房去了,这下德妃可以尽情的喊叫了,她是被疼醒的嘛。有康熙在外面守着,众人的动作很是利索,德妃已经有了好几个孩子了,生产经验丰富,因此不到俩个时辰,便顺利的生下了一个男孩儿,康熙大悦,去年太皇太后没了,但是现在正月里得一皇子,也算是好兆头,康熙高兴了,于是决定尽快的把这个孩子的名字定下来。

康熙以往早殇的孩子太多,新生的孩子,不满周岁的话,康熙是不会给起名字的,都是按照孩子出生的顺序叫,但是现在康熙高兴,于是德妃新生孩子的名字当天便有了:胤祯。名字和胤禛同音。

这便是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祯,后来的大将军王,和胤禛争皇位争的不死不休的亲弟弟。

消息传来,众人的反应不一,康熙为什么给俩个阿哥起这样的名字?难道仅仅是因为生母是同一个人 ?'…3uww'连一向猜康熙心思的佟佳氏也猜不透康熙为什么起了个这样的名字,康熙又不是不知道她对胤禛的宠爱,以后提到胤禛的名字便会想起德妃,想起胤祯,这不是故意给她添堵吗?

第七十章 名字

第七十章 名字

不过这次佟佳氏想多了,康熙还真没有恶心她的意思,祯,祥也。——《说文》;祯,福也。——《字林》;必有祯祥。——《礼记·中庸》。康熙一个帝王,根本不会在意祯和禛读音相同,反正他喊儿子都是按照顺序喊的,名字很少用上,他在意的只是祯的美好寓意,对于这个新生的皇子,康熙希望如他的名字一样,驱散太皇太后去世所带来的阴霾,把祥、福带给大清。而且康熙也不明白佟佳氏真正的心思,只能说康熙歪打正着,好好的恶心郁闷了佟佳氏一把。

而婉如和胤禛这边,自己的生母生了一个阿哥,而且名字的读音还和自己的一样,消息传来时,婉如很想知道胤禛的想法。睡觉的时候,婉如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口:“爷,德妃娘娘这次生了的小阿哥,您心里是怎么看的?”而且名字还和你相同。

对于德妃,婉如和胤禛俩个人很少提到,即使提到,用的称呼也是德妃娘娘,而不是德母妃。

胤禛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婉如的问题,胤禛心里现在他自己也说不清是个什么心思,当初偷偷去看德妃的时候,德妃那冰冷的一眼让他记到现在,德妃根本没有把他当作自己儿子看,现在德妃又生了一个皇子,胤禛觉得德妃眼里更是没有他这个儿子:“你问这个做什么?爷心里什么想法都没有。”

“喔,我只是好奇,皇阿玛怎么给小阿哥起了个和您名字读音相同的名字?”既然胤禛不回答,婉如就问的更具体一些。而且这个问题她当初看清穿文时就很疑惑,后人对此也作了很多猜想,但没有一个人能说的清康熙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皇阿玛喊兄弟们喊的都是序齿的顺序,很少喊名字,而且皇阿玛胸怀天下,在意的是祯字的吉祥寓意,而不是它的读音,你的那些小心思就收起来,别瞎想了。”胤禛站在局外人的立场上,猜准了康熙的心思。

“原来是这样啊”婉如一副恍然大悟样。

“以后称呼他十四弟,不要再叫小阿哥了。”胤禛交代婉如,其实对于这个和自己同父同母的弟弟,胤禛还是有一份好奇和期待的。德妃怎么样他不想去花费心思多想,他现在当师傅当的很过瘾,八阿哥乖巧听话,他也完全把八阿哥当成自己的亲弟弟一样疼爱管教,以前的亲弟弟六阿哥一直身子多病,几乎没有出过永和宫,他没有机会接近,现在真正的亲弟弟有了,胤禛还真是有期待的,他希望这个孩子健康的活下来。

“嗯,我以后就喊他十四弟。”婉如很听话,婉如仔细的考虑了一下,胤禛一向是个口是心非嘴犟的,心里真正的想法很少说出来,怎么说德妃都是胤禛的生母,以后他俩还得回到德妃的身边,德妃的偏心所有人都知道,婉如怕胤禛心里多想,觉得还是先给胤禛打打预防针“爷,德妃娘娘原先身边没有皇子,现在有了十四弟,想必她定是很疼爱。”

“嗯。”胤禛低声应了一声,德妃疼爱十四弟无可厚非,他也有佟佳氏的全心全意的疼爱。

“爷,皇阿玛正值盛年,我想着,以后皇阿玛的儿子还是会有很多的,到时候说不定咱们连二十四弟都会有。”

“你操心这个做什么?皇阿玛认为多子能多福,爷兄弟多了,皇阿玛会很高兴的。”

高兴?高兴个毛线,九龙夺嫡,争皇位争的你死我活,兄弟之间自相残杀,康熙绝对不会认为这个福气,他不会觉得高兴的。

“我不是操心这个,反正和爷的兄弟们,咱们亲近的也不多,我的意思是说,到时候您的兄弟们多了,皇阿玛对您的关注想必会比现在少,但是皇阿玛是真心疼爱您的每一个兄弟的,当然也包括您。”

“你到底想说什么?”胤禛纳闷。

在心里吐槽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婉如总结中心意思“爷,我的意思就是,对于皇阿玛来说,您不是他最疼爱的儿子,不是唯一的儿子,但是您有额娘和我,对于额娘和我来说,您就是唯一。”

“大晚上的,突然间说这个做什么”胤禛被婉如突然的表白给感动了,这个问题佟佳氏早就和他说过,对于康熙,胤禛虽然很仰慕但是没有过多的期盼。婉如不知道自己的心思,所以现在东拉西扯的想安慰自己,胤禛心里暖暖的。“你的心思,爷知道,这事一起额娘就对爷讲过,爷心里有数。睡吧,跪了一天也累了。”

“嗯,我是怕您心里难受,所以才多嘴几句的。”婉如想起还没有问胤禛今天护膝的使用情况,于是问道:“爷,护膝,您今天觉得怎么样?”

“明天还戴着吧。”虽然不太习惯,但一天下来,膝盖比前几天好受许多。

“嗯,我明天给您在另外的裤子上面也绣上。”

“嗯,睡吧。”胤禛把婉如的头按在了怀里。

佟佳氏最近觉得有些郁闷。康熙因为太皇太后而看她不顺眼,虽然在平日里的处事方面看不出来,她仍然是高高在上的皇贵妃,但是在和康熙相处时,那种憋闷不顺的感觉一直存在。

佟佳氏觉得有些委屈,这对儿祖孙真难伺候,有些过分了,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太皇太后在世时是各种看她不顺眼,明面上当她是皇贵妃,私下里却从没有给过一个好脸色,这些她忍了,反正她靠的是康熙,讨好的还是康熙,太皇太后对她怎样她还真不关心,不过她没想到太皇太后临死前还要拉着她一块死,自己都要死了还不忘给她下碗药。

这些她忍了,谁让人家是太皇太后呢,但是佟佳氏没有想到,太皇太后死前拉着她,死后也不消停,康熙因为对太皇太后内疚对她也是各种不顺眼。

死人原来有这么大的威力,佟佳氏真的受教了,她最近在考虑,要不要找个恰当的时机,让康熙知道她也是个快死的人,不能继续过这种憋闷的日子了。

——————————————————————————————————————————————————————

请多多支持在兮哈。在兮这几天在外地,本本不知道什么原因不能设置定时发布,所以更新的时间不稳定,请大家多多包涵哈。

第七十一章 痛苦

第七十一章 痛苦

出了正月,康熙的二十七日守孝期也过去了,按理说应该把太皇太后下葬,但是康熙因为心里的复杂纠结情绪,还有太皇太后的遗命,不想打扰太宗皇帝,让康熙孝陵近地择吉安厝,于是康熙就把太皇太后的棺材一直停留在慈宁宫,并且给太皇太后上了尊崇的谥号—一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这便是历史上的孝庄文皇后。

康熙这段时间一直不正常,但是佟佳氏的日子该过还是照样过。这天,佟佳氏午睡醒来,见吴嬷嬷站在床榻前,一副我有话说但是又不知道该讲不该讲的纠结样,专注于思考甚至连她醒来了都没有发现,佟佳氏轻轻的咳了一声,开口道:“吴嬷嬷?”

吴嬷嬷醒过神来,赶紧开口:“娘娘,您醒了。”

“嗯,想什么呢?那么入神”佟佳氏坐起身,掀开被子要下床,嘴里交代道“让秦桑进来,服侍本宫穿衣。”

“额,娘娘,老奴。。。”吴嬷嬷吞吞吐吐。

佟佳氏撇了她一眼,然后走到梳妆镜前,坐下,看着镜子里一副慵懒样的容颜,一边拿着梳子慢慢的梳头发,一边漫不经心的开口道:“怎么了?有事就说。”

“是,您刚才午睡时,老奴看今儿太阳不错,就想着趁您睡觉时去御花园转转,但是在回来的路上,老奴听到了俩个小宫女的谈话”说道这里,吴嬷嬷有些迟疑,事关四阿哥,说了皇贵妃一定会难过。

“你倒是会享受,还想着去御花园转转,不过日子就应该这样过。”佟佳氏笑着打趣,然后继续说道:“有什么事儿你就直说吧,吞吞吐吐的看得本宫也难受。”

“老奴该死”吴嬷嬷先告了个罪,然后把憋了一中午的事儿给说出来了“那俩个小宫女说,二十五年时您身子不舒服的那段日子里,四阿哥曾经在御花园里悄悄见过德妃娘娘。”

“什么?”佟佳氏梳头发是动作止住了,转过身看着吴嬷嬷“什么时候的事儿,说清楚。”

“是,老奴仔细问了那俩个宫女,原来当日德妃娘娘和其他几位小主在御花园赏景,四阿哥在花丛后瞧了德妃娘娘一会儿,并没有上前去。当时那俩个小宫女刚好路过那里,便看到了,今天又走到那里,于是便说起了这件事。”

“原来胤禛去瞧过德妃。”佟佳氏低声自语,心里有些痛,无论她怎么疼爱胤禛,血浓于水,始终掩盖不了她不是胤禛亲身母亲的事实,不过胤禛好好的去瞧德妃做什么?想到此,佟佳氏问道:“四阿哥好好的去看德妃做什么?”

“娘娘,您不知道,在您身子不舒服的那段日子里,宫里有传言说您快不行了,到时候四阿哥得回德妃娘娘身边去,四阿哥应该是听了这话,才忍不住跑去瞧德妃娘娘的。”吴嬷嬷说的小心翼翼。皇贵妃把四阿哥看的比她自己都重,现在知道四阿哥心里没忘了德妃,肯定不好受。

“那些该死的乱嚼舌根的奴才!”佟佳氏恨恨的说道,有这么多不老实不怀好意的人在,她怎么能放心的离胤禛而去“四阿哥去看德妃,那德妃有什么反应?”

“那宫女并不知道德妃娘娘看到四阿哥了没有,反正德妃娘娘表现出来的样子是没有看到四阿哥。”吴嬷嬷实话实说。

佟佳氏不语,低头思考,半响抬头说道:“吴嬷嬷,太皇太后给本宫喝的那碗药,到底是什么药?”

“老奴惭愧,老奴之前从未见过那种药。”吴嬷嬷心里是说不出的内疚,她懂草药,佟佳氏还没有出生时便呆在佟府了,是佟国维大人专门找来照顾保护佟佳氏的,只听从佟佳氏一人的命令,但是现在别人对佟佳氏下了药,具体是什么药她却连认识都不认识,即使那个人是太皇太后,吴嬷嬷心里充满自责。

“那这么说,本宫是彻底没救了?”佟佳氏的声音有些沙哑。她不怕死,她怕她死了,再没有人像她那样疼爱胤禛。俩世为人,就只有胤禛这一个孩子,她真的是把胤禛看得比自己还重要。

“您禀告皇上,皇上召集天下能人异士,或许有救。”

“禀告皇上?本宫傻了吗?”佟佳氏笑了出来“当年本宫怀了孩子,太皇太后对本宫下药,皇上可是默许了的。”

“可是现在事关您的性命,皇上对您那么宠爱,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您。。。”说道这里,吴嬷嬷说不下去了,迟疑了一下,想起当初佟佳氏一脸淡定连想都未想就喝了那碗药的样子,终于问出了心里藏了很久的疑问:“娘娘,您当时,为什么喝那碗药?”

“为什么喝?本宫拒绝得了吗?”佟佳氏脸上满是痛苦“太皇太后从小便看本宫不顺眼,入宫后私下里更是没给过本宫好脸色,她真的要本宫死的话,一道懿旨下来,连皇上都不能违抗,太皇太后要本宫死,本宫绝对活不了。”

“可是当年,世祖爷要把博尔济吉特皇后废为静妃,太皇太后不同意,但是到最后世祖爷不还是把博尔济吉特皇后给废了。”

“皇上能和世祖爷比吗?那时候太皇太后还只是太后,世祖爷从小便和多尔衮对抗,性子执拗,手段强硬,而且世祖爷真心喜欢董鄂皇后,他一心要废了博尔济吉特皇后,谁也拦不住他。”佟佳氏说道这里,笑着叹了口气“可是皇上呢,他是由太皇太后一手扶上皇位,且是由太皇太后教养大的,对太皇太后极为孝顺,你可见皇上违背过太皇太后的命令?而且,皇上对本宫,可没有世祖爷对董鄂皇后那样的感情。”康熙不会为了一个女人去违抗太皇太后的遗命,她,一直有自知之明。

佟佳氏自嘲的笑道:“所以说,本宫看似光鲜亮丽,宠冠,但是太皇太后不喜本宫,她要本宫死,本宫不得不死。”

“那现在怎么办?娘娘,为了四阿哥着想,您得活下去啊。”

“是啊,本宫放在心坎上的四阿哥,可不能在本宫去了之后任人作践,即使那个人是他的生母,德妃。”

————————————————————————————————————————————————————————

不好意思,更新晚了。。。抱歉哈。

第七十二章 孝庄番外(一)

第七十二章 孝庄番外(一)

我叫布木布泰,这是我的本名,可是这个名字我只是用了十三年,十三岁之后,别人对我的称呼一直在变化,从侧福晋到庄妃,然后皇太后,最后是太皇太后。

现在我死了。我的肉身躺在慈宁宫的床上,但是我的身体又飘在紫禁城的上空,我在紫禁城住了一辈子,这是第一次俯视看到紫禁城的全景,在各宫转了一圈,把生前走过的没走过的边边角角全看了一遍,我又飘回了慈宁宫,此时玄烨已经给我上了尊号,孝庄文皇后。

皇后?我算是哪门子的皇后,太宗的皇后,是我的姑姑哲哲,是我的姐姐海兰珠。

我的身子飘荡在慈宁宫的大殿里,里面的人在痛哭,个个都是满脸泪水不胜悲痛。

她们真的在哭我吗?这个问题我已经不关心了。我关心的是玄烨,是苏默尔,是荣惠,他们三个跪在我的身体前哭的一点儿仪态都没有了,我轻轻的叹口气,唉,有什么可哭的。

我这辈子,命途多舛,但是也享尽荣华富贵,享尽天年,玄烨是一个好皇帝,把大清治理的很好;玄烨是一个孝顺的孙子,会对苏默尔和荣惠很好。

我生无所恋,我安然的接受死亡。

说到荣惠,我有些内疚,我一辈子苦惯了,她跟着我,也苦了一辈子,守了一辈子的活寡。我临死前的日子里,有次在她侍疾的时候,我曾经问过她,这辈子,可曾怨过我,她说不知道。

呵——不知道,好一个不知道。

这个问题,我的姑姑哲哲,即孝端文皇后当年也问过我,我当时的答案也是不知道。姑姑让我和海兰珠嫁给了太宗,我又让庆惠和荣惠嫁给了福临,我们姑侄女三代人,在轮回。

只可惜都不是幸福的轮回。姑姑和海兰珠还得宠过,而我和庆惠和荣惠却是守了一辈子的寡。特别是庆惠,身为皇后却被福临将为静妃,我保不住她,我对不住她。

如果能够重来一次的话,我们都会怎样选择?反正我是不会再选择这条路了,太累。我想过另外一种人生。

我刚嫁给太宗的时候,那时我才十三岁,太宗也只是贝勒。那时候什么都不懂,对未来还懵懂,整天就只知道在草原上骑马、打猎,突然有一天,就被哥哥吴克善给送到了盛京,送到了贝勒府的后院,身边只有苏默尔,一个比我还小的小丫头。

刚进贝勒府时,我和苏默尔连满语都不会说,和别人最基本的沟通都做不到,而且太宗那时候三十四岁,对我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姑娘并不感兴趣,于是整日里,我和苏默尔都是呆在贝勒府后院的一个小院子里,除了太宗偶尔来一次外,只有姑姑过来看我。

那段日子离现在太久太遥远,做了半辈子的太后太皇太后,那种无人问津被人忽视的滋味,我已经忘记了,我不知道那段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也不记得那时候哭了没有,现在留在记忆里最深的,便是贝勒府后院那四角的,蓝蓝的和草原一样漂亮的天空。后来,慢慢的,我学会了满语,甚至还学了汉学。情况慢慢的好了起来,后来生了女儿,太宗的孩子不多,因为,我算是慢慢的得宠了。

可是,这个时候,我姐姐,海兰珠嫁给了太宗,海兰珠成了专宠,我那还没来得及得意的宠爱又没了,看到了太宗对海兰珠的种种,不管做什么事太宗都陪着,提什么任性的要求太宗都会依,渴了冷了病了太宗都会在一边嘘寒问暖,尽心陪伴,后来甚至为了海兰珠,不顾大清的命运不顾拼死的士兵从前线赶回去,那时候我才明白,太宗对我,连宠都算不上,更别提爱了。

见过海兰珠过的日子,我才知道我过去的日子过的多么的无味苍白。

我从内心里羡慕海兰珠。可是我却无可奈何,一个是太宗,一个是我姐姐,我只是配角。

现在回想海兰珠的一生,再回想我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