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尴尬夫妻-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几日之后,茗烟再进来,带了一长串的铺子清单和几挑担子,清单里头写着哪一家什么东西最好。还不止如此,他还分别把每个铺子上的各种货品都买回来,给二爷过目挑选。
贾宝玉细心的为贾芸挑了最好最精致的东西,又让人把花笺裁好,由他亲自写帖子,送往各家各院。
待贾母手里拿到宝玉写的帖子,激动的都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了。
当初把宝玉抱去养着,是怕王氏拿着宝玉的命格闹出什么大事来。可这人心都是肉长的,几年下来的养育之恩,也足以让这位老人真心疼爱宝玉这孩子了。
加上宝玉不如书中那般迷恋女色,性子倒是与书中一样善良心软,单纯天真。所以贾母对宝玉,也是疼在心里挂在嘴边的。
这几年虽把宝玉还给了王氏教养,但贾母心中始终惦记着这个孙儿。如今见他终于振作起来,且还这般认真打点侄儿的婚事,她这心里头也终于放宽心了。
看着花笺上的字,贾母戴着眼镜怎么看也舍不得放手,鸳鸯在一旁笑道:“二爷这字是越写越好了。”
贾母连连点头,笑的合不拢嘴:“可不是,这一点像他祖父。”
贾政与王氏,也是对贾芸感激不尽。贾政自回了京城之后,彻底老实安静了下来。虽然大哥一家分家离开了,可他儿子贾珠却是站在大房那边的,他如今又没有官职在身,没有那帮清客对他逢迎拍马,他也少了几分架子,多了几分父亲的自觉。
如今他只在家养花弄鸟,闲来无事了,出门与三五好友喝茶游船。除了小儿子的亲事一直是他的心病,他还真是一世无忧了。
现在连小儿子都振作了起来,贾政这心里头别提多么的感激大房了。
若不是大房让贾芸跟车回来送货,若不是大房让贾芸回京成婚,也不会出现贾芸开导儿子的事情。贾政这会儿倒是忘了以前被嫂子狠揍的痛苦了,一心只想着难怪媳妇会对大房惟命是从,家里没了大房还真是不行。
又说贾宝玉好转了起来,元春听闻这事,跟着丈夫回来探望。方周全见了宝玉,直叹道:“这就好,又回去原来那个风流才子了。早就叫你莫理旁人言,你就是不听。怎地,我们几个说的话,都还不如你那侄儿?”
宝玉惭愧对姐夫道:“倒不是姐夫的话不中听,只是他素来受尽白眼,他皆能不惧旁人诋毁,我又怎能不如他?”
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是姓贾的这边
元春一心感激贾芸的劝导能让弟弟好起来,在贾芸的贺礼上,很是下了一番心思。不止是她,就连王氏和贾母,都偷偷往随礼里塞了银票,权当多谢贾芸此次劝慰的功劳。
贾芸那边尚且不知,他忙着去给婶婶交货,小红在家闲的无事,也跟着忙里忙外的照应着。
一对未婚夫妻俩,做起事来更是事半功倍,不出一个月的时间,就把货全验完交完,尾款也由贾芸暂收了起来,换成银票准备带回去了。
这一日两人终于把最后的事情做完,贾芸送了小红回去,到了林之孝家门口,林墨正打里头出来,硬是留了贾芸吃了饭再走。
林之孝闻言得知未来女婿在家吃饭,也特地赶了回来,翁婿两人小酌了几杯,说起日后的发展时,林之孝问:“二爷日后是想继续帮着大太太,还是自个出来做点小买卖?”
贾芸不假思索道:“叔婆那边信任我,我也不能辜负了她的栽培,自然是要继续帮着叔婆。只是继续要成家了,日后也不能没有自个的营生。我琢磨着拿往日的积蓄,自己开个铺子,雇几个人看店就是。我这边依旧帮着叔婆,两边都不落空就是。”
听到这样的回答,林之孝倒是极满意,心道姑爷还是有成算的,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
林之孝又问:“准备做什么样的买卖?”
贾芸想了想道:“什么都行,家里有货源,倒是不愁买卖的走向。无论是米粮油盐还是布料成衣,又或者奇珍异宝古董字画什么的,但凡开了起来,总有叔伯婶娘沾了边的。”
林之孝有些意外,没想到广州贾家的营生做的这般广,心里又更加满意了几分。
说实话,这一回去广州看女儿,是他媳妇去的,他这心里始终没底,不清楚贾芸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虽然媳妇回来学给他听,他知道如今芸二爷掌管着大太太所有的财政,可他始终不清楚,芸二爷在大太太一家人面前,是个什么样的地位。
若只是提携穷亲戚,拿他当奴才使唤,那就得另寻后路,给姑爷谋个财路,免得日后子子孙孙依旧给主家当奴才,始终没个出头之路。
可如今看来,芸二爷在广州贾家还是有些地位的,至少那边是真的把他当做了亲戚,否则以芸二爷的性情,不会这么随便的说出“不愁买卖的走向”这种话来。
现如今贾芸一口一个“家里”,让林之孝无比的放心。他虽话不多,却是个有头脑的人,女儿能被芸二爷看上,那是女儿的福气,但他这边却不会太沾这份福气,免得影响小夫妻俩的感情。
酒足饭饱,贾芸要走,林之孝派林墨夫妻俩相送,快到门口时,米兰问他:“咱们这边也请了老太太,不知二爷那边请了没有?”
贾芸笑道:“这段日子忙碌,我还没去二叔那边,待我去二叔那边问过了,再来回姐姐可好?”
米兰笑着客气道:“那就有劳二爷了。”
贾芸这才出来,一路往本家二叔那儿去了。
到了二叔院里,见了宝玉,贾芸便把这些日子忙碌的事情告一段落一说,又接着道:“二叔辛苦了,如今我也得了闲,就不知有什么是我能插得上手的。”
贾宝玉闻言忙招手让他进去里间,又指着桌上的单子对他道:“来对对,看我可有漏记什么人,这旁支的人我没你熟悉,就怕漏了哪家,日后被人说你攀了高枝瞧不起人了。”
叔侄俩都知道这是玩笑话,笑一笑也就罢了。贾芸这边上前来看,心里默默对着旁支的几家,心道二叔这心细的程度可比自己还甚,这里头不但每家旁支都有了,就连有的旁支比较重要的亲戚也写了上去。
“二叔,这就很好了。”贾芸忙道:“好些人,连我都不记得了,得亏二叔记得住,否则就真要被人戳脊梁骨子骂我狗眼看人低了。”
贾宝玉走过来笑道:“你当我这么好的记性?不过是求了父亲,要了那族谱过来对着写的。家里但凡能请上的亲戚我都写了上去,你另还有哪些朋友和商道上的关系要请,那就得你自己来拟了。”
贾芸想了想,提笔来添了几个名字上去,宝玉一旁看着,见他停笔不写了,忙问:“就这么几个?你打小就在京中长大,当真不多请些了?”
贾芸讪笑道:“虽打小在京中长大,可幼时家贫,无人愿与我亲近,就是旁支的一些兄弟,也不过见我可怜,才来与我说话。
“再大一些,叔婆出手相助我一家,原先与我说话的旁支也不待见我了,便越发的少与人说话了。
“再说那会儿天天跟着几个叔叔瞎混,哪里敢跟外头的狐朋狗友乱来,乱了自己的心智就罢了,若是带坏了几个叔叔,叔婆定不会轻饶我。”
宝玉感慨道:“这般谨慎谦虚,难怪伯母待你与旁人不同。我母亲常道,大太太一双慧眼如炬,果真不假。你若不好,她也断不会管这闲事。”
贾芸被说的有点不好意思,忙岔开话题问道:“我才来时,打林家来,听闻林家宴请了老太太,米兰姐姐问我,咱们这边请了老太太不曾。”
宝玉笑道:“你姓贾,你媳妇姓林,孰轻孰重这还不知道?老太太就算要出席,自然也是姓贾的这边。”
贾芸忙道:“叔叔的好意,侄儿明白。老太太若是来了,侄儿的腰杆也能挺得比人家直些。只是……”
贾宝玉心里一动,笑问:“只是什么?怕你媳妇没了面子,想老太太给她去撑腰?”
贾芸脸上微微有些发烫,低着头低声道:“她虽放了出去,可她父母依旧是咱家的管家,若无这层关系也就罢了,可有这层关系,就怕日后有人说她是……”
贾宝玉忙笑道:“懂了懂了,好一个怜香惜玉的芸二爷。罢了,老太太那边我替你说去,也省的你再臊的这样满脸通红的,怪难看的。”
第七百零九章 惦记她了
贾芸打本家出来,满心欢喜的想的都是小红。回了家里,见母亲忙的脚不沾地,忙过去帮忙搭了把手。
五嫂子其实也没什么可忙的了,一切东西都有本家过来打点,她只需把家里收拾赶紧就好。
如今儿子终于有了空闲,她便嘱咐儿子道:“咱们原是在广州买的宅子,新房也是布置的那头,可如今要在京城成婚,这新人房不布置也不好看。林家想必也没准备京城这边的摆设,你得了闲带小红去铺子里看看,买些现成的回来摆上。”
贾芸心中感激母亲对小红的照顾,笑着应了下来,又想起方才在本家与二叔说的话题,有心试一试母亲便问:“听闻老祖宗要去林家那边的宴席,母亲何不进去给老祖宗说说,让她来咱们这边,也好让母亲面上多些光彩。”
五嫂子听了这话,不但没有高兴,反倒拉下脸来,她见左右都有下人忙碌,便招手让儿子进屋。
进了里间,五嫂子这才板着脸问:“我原以为你这几日忙碌,没想到竟是与那等乌合之众玩耍去了?是谁教的你回来说这话,你且把名字报来,看我不打上门去?
“枉你叔婆自你幼时便将你接近府里教导,你吃穿住行读书认字皆是跟你叔叔一样。可怎地你叔叔成了才,你却耳朵根子软成这样。不过被人撺掇几句,竟有了这样的心思。”
贾芸笑着继续道:“母亲这话严重了,我又怎地学坏了?这样的心思又不是什么坏事,那林家不过是一家子奴才,咱们好歹也是旁支正经的亲戚。若是老祖宗去了他们那边,咱们这里岂不是叫人小看了去?”
五嫂子被他这话气的手直发颤,指着儿子的鼻子骂道:“什么奴才不奴才,亲戚不亲戚的,你又比谁高贵的了哪儿去?若不是你叔婆早年间怜惜咱们,给你一口饭吃,拉扯你母亲一把,如今你别说读书认字,就是正经差事也找不到一份。
“那林家再是家生子,好歹也是老老实实当差,体体面面做人的。总好过那些个旁支,整日里只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只会嘴巴上说人闲话!
“你若是这样的玩意儿,也不必再提什么娶妻,当初见了小红姑娘,心心念念的要将人娶进门来,如今倒又嫌弃人家一家子是奴才了?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不是东西的玩意,真真该一头撞死算了!”
贾芸见母亲当真恼了,忙笑着解释道:“母亲莫恼,是儿子不孝,儿子是担心母亲不待见他家的身份,这才试上一试。原是米兰姐姐同我说林家请了老祖宗过去,问咱们请了没有。
“儿子方才去二叔那边,已同二叔说妥了。咱们这边只给老祖宗去个帖子,但老祖宗那边,还得母亲进去说道说道,那日若真要参加,只去林家那边就好。”
五嫂子一时缓不过来,被儿子弄得哭笑不得,一时恼的上头给了儿子两下。
“吓死我了,你这小兔崽子。”
贾芸捂着脑袋嘿嘿直乐,他虽然知道母亲对小红的身份没有什么不满,可是对于亲家的身份,母亲一直都没表过态。如今知道母亲对亲家的身份也没有不满,那就万事大吉了。
几日之后,五嫂子当真进去了一趟,说是给老太太和二太太请安,只不过是去说林家的事情。
当听到五嫂子说请老太太过林家那边的宴席,贾母还很是惊讶了一下,但马上便笑的一脸慈祥的道:“当真要我过去?那我可就真过去了?”
王氏听了笑而不语,只拿眼瞅五嫂子,见她当真一脸坦然,心下也是佩服。
“瞧老祖宗说的,这话还能假了不成?”五嫂子笑着道:“林家也是府里的老人了,又是老祖宗跟前的红人,若是他家都没这脸面,那谁还要得起这样的脸面?
“再说了,小红已经放了出去,如今是个自由人的身份,她又是大奶奶身边的红人,老祖宗不替她撑腰,让人小瞧了她去,她日后还怎么活?
“芸儿是个不争不抢的性子,我这人也不懂什么身份面子的,只知道这一家子和和睦睦的就好,别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搞得一家子不愉快,那才真的划不着。”
王氏听到这里,这才开口笑道:“不愧是嫂子身边的人,连说话做事都跟她一模一样。想必这不争不抢,也是跟她学来的。
“老祖宗就依了她吧,再说那林之孝还伺候过老太爷,不看僧面看佛面,让他风风光光嫁个女儿,权当老太爷给他的赏赐了。”
贾母乐了:“你又知道我不去?早先宝玉就来提过这事儿,我不过怕你侄儿媳妇这边不肯,才没答应下来。如今她自个都进来说了,我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说到这里,贾母扭头对五嫂子说:“罢了,你先去吧,到那日自有分晓,你只管放心。”
五嫂子千谢万谢退了下去,王氏等她走了问贾母:“您老莫不是两边都要跑一趟?”
贾母乐道:“又有什么不妥?难不成如今我老婆子迈两步路,都得你来同意了?”
王氏叹了口气道:“老太太也忒为难媳妇了点儿,前儿太医可叮嘱过了,叫老太太不可太过劳累。若是去了林家,少不得要奉你为上座,又是敬茶又是敬酒的,折腾一番下来,还往芸儿那儿跑,您怎么受得了?”
贾母笑了笑道:“她去了广州那么多年,也没忘家里。如今她送芸儿回来,你当真是为了那点子货不成?许是知道了宝玉的事,特地派个人回来开导来的。
“不然人家在广州宅子也买了,新房也布置了,甚至嫁妆都备好了,何苦这么兴师动众的,带着大箱小箱的往回折腾?”
王氏闻言,心里一动,鼻子不知怎么就酸了起来。
“她也是的,既然担心,为何自己不回来看看。”
贾母听见这话,笑出了声:“怎么?惦记她了?既然惦记,为何不是你去看她,要等她来看你?”
第七百一十章 两全其美
王氏对邢霜的依赖,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邢霜走之后,大大的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
邢霜刚走那几个月,王氏甚至还会经常忘记嫂子已经不在家里,动不动就让人送东西去清远居。
每次丫鬟提醒她,大太太已经不在了,王氏尝尝会一阵唏嘘,坐在那里发呆许久。
几年下来,她倒是渐渐把这种习惯给淡忘了不少。可每次有人提起嫂子,王氏依旧会涌起一股浓浓的思念,恨不得现在就能见上嫂子一面。
贾母只是玩笑,说了句“你怎么不去见她”,可看到儿媳妇面上认真了,她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笑道:“老大那边也不知要连任多久,兴许再过一年就能回京叙职了。”
王氏把心思压了下去,勉强的笑了笑道:“大伯在两广可是极有口碑呢,听闻两广一带连往年的灾民叛乱都没出现过,可见他极受民众爱戴。珠儿也没提过什么不好的消息,想必陛下对大伯也是极为满意的。”
贾母心中叹道,自个这个大儿子,要真的发起狠来,那是连自己都不怕的人,以他这个性子,能在朝中立得这么稳,也是件奇闻了。
婆媳俩不愿再提广州的事,话锋一转到贾芸身上,不免就提到了宝玉的事情。
“他这些天可是精神多了,每日不到辰时就起了,忙里忙外的,除了晨昏定省皆见不着他人。我倒是宁可他多在外头跑跑,总好过缩在家里虚度时间。”
王氏提到儿子,也是感慨无比:“只是他国学突然不去了,这事儿倒不好办。原因为陈家的闺女病逝的事情,闹得外头沸沸扬扬,国学里头有几个老学究,对他也是冷眼相待。
“如今他又旷了学不去,那几个老学究更不想他回去了,李大人提了几回,那几个老学究皆持了反对。
“我倒不指望他也跟他大哥似的,在朝中有一席之位,只是咱们这样的人家,不谋个一官半职的,又能做什么?
“思来想去,倒不如拿钱给他捐个官算了,一来祖上蒙荫,他也不必这么辛苦,二来有他哥哥在前,他若强行继续进学,结果不如他大哥,岂不是让他心中更加难受?”
贾母听完王氏的担忧,倒是十分赞同:“你说的不无道理,且咱们那族田的密室,不也是那孩子管着?如今老大家的虽不在了,那密室每年给咱家带来的收入可也不少呢。
“听闻他每年除了上学,还要给密室想十几个新玩法出来,可见他那心思也不在学里,只怕强迫他念下去,也没什么好结果。
“再说他是个次子,也不必强求他光宗耀祖飞黄腾达,珠儿既然走了仕途,那么他在家当差,领些事情做做,打发打发时间也就罢了。至于捐官,我看也别勉强,他愿不愿意,还得先问了再说。”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王氏自仙鹤堂回去,便叫来了宝玉,没说原因,只问他是愿意回国学继续上学,还是想留在家里,领些差事,如同他二哥哥那样。
宝玉听了,一时没有回答,只说他要回去想想,考虑清楚了再给母亲答案。王氏便放他去了,又过了几天,宝玉主动找来,说是不想回国学了。
王氏心里早有准备,听到儿子这么说,也稍微有些遗憾。不过她很快就调节好了心情,笑着对儿子道:“既不愿再去,便罢了,我同李大人说一声就是。”
宝玉有些担忧道:“就怕我这不去了,反倒让李大人误会,先头那事儿,他便三番五次寻人来问儿子的状况,如今若是彻底不去了,嫂子会不会面子上也过不去?”
王氏安慰他道:“这你不必担心,我自会同她说明,再说你去不去国学,跟她有何干系。又不是她撺掇的你不去上学,她父亲又怎么会拿她的不是?”
宝玉走后,王氏叫来了李纨,把宝玉这一事一说,又道:“我知道你父亲对他素来关爱有加,国学里那几个学究回回找宝玉的麻烦,也是他替宝玉挡了下来。如今宝玉无心向学,我也不想勉强他。就怕你父亲知道了,心中埋怨咱们不思进取,好好的孩子,白糟蹋了。”
李纨听了认真的想了想,抬头对婆婆道:“国学里倒也罢了,二叔不去也没什么。我父亲那边,由大爷带着二叔去打个招呼,想来也没什么问题。虽说少不得一顿训斥,可我父亲那人,训斥一顿也就罢了,倒也不会太较真就是。”
王氏叹道:“既然如此,待珠儿沐修,寻个日子给你父亲陪个不是去。随礼我这边会备好,你父亲平日爱些什么,你可知道?”
李纨将她父亲的喜好告知了婆母,见没其他事了,便要告退,王氏又叫住她道:“妙姐儿也到学管家的年龄了,该教的你得上心了。你伯母可是自打你二妹妹七岁便教她管家了。”
李纨笑道:“太太说的是,我明儿便让她跟着我来直节堂。”
李纨走后,王氏觉得越发的没劲,自嫂子走后,她每日除了管家就无事可做,年纪越大,就越觉得这权利不是个东西,只不过拖着自己寸步难行,什么都没法享受,什么都没法做。
她坐在那儿忍不住叹道:“还是你聪明啊。”
远在广州的邢霜,打了个喷嚏,揉了揉鼻子笑着对身边的人道:“也不知是谁惦记我,害我今日一整日都没个停。”
她身边的正是钟秀,笑了笑说:“怕是芸儿和小红吧?这会儿他们也该成婚了,就不知什么时候回来。”
邢霜忍不住念叨着:“回不回来都另说,只是我倒有点记挂老太太和弟妹了。这人呐,在跟前时,你怎么都不顺心,离着远了,你又念着她了。”
钟秀掩嘴笑了起来,对邢霜道:“姐姐年纪大了,难免有些念旧人。老太太也快做整寿了吧?不如找个时间回去瞧瞧,也顺便给她祝寿,岂不是两全其美。”
第七百一十一章 蠢丫头
被钟秀这一提醒,邢霜倒是想起,贾母今年都七十多岁了,再过几年就是她的八十大寿。
但一想到贾母的八十大寿,邢霜这心里头又不好受起来。
书里头,老太太就是过了八十以后没的,那要这么算起来,岂不是老太太没几年可活了?
邢霜这心里一下凄凉了起来,说什么都恹恹的提不起劲来。虽说这老太太以前一下好一下坏的,阴晴不定,可始终是自己的婆婆,又是几个孩子的祖母。
加上最后这老太太放了自己自由,这一点邢霜可是牢记在心里,一直很感激着她呢。
若是还没有报答过她,就让她这么走了。邢霜知道,自己心里只怕一辈子都不得安宁了。
“姐姐是想回京城了?”钟秀看着邢霜的脸色,试探的问:“那边肯定有地方落脚,姐姐就是回去也不打紧。再说这都出来好些年了,一次都不回去也实属不孝。”
邢霜回过神来,对钟秀道:“老爷这边可走不开,这反贪的事儿正进行到一半,若是此时走了,那就是玩忽职守。再尽孝,也比不过尽忠大。”
钟秀道:“又不是要姐夫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