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尴尬夫妻-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探春忙问:“为何不直接搬来,只叫那粗使丫鬟住在外头便是。”
  邢霜戳了她额头一下,娇嗔道:“你呀,一日净图那新鲜玩意儿。这拆墙建穿堂,需得工匠来造。来来往往皆是外男。就不怕你祖母知道了,怪罪下来?即便你祖母不怪罪,我还怕你外祖母那张嘴呢。”
  姑娘们闻言纷纷笑了起来,一想起外祖母那般厉害,连母亲这样的人都收拾的了,就觉得十分可乐。
  笑闹够了,姑娘们回了清幽院去收拾行李,邢霜这头也回清远居去让丫鬟将西厢收拾赶紧,等姑娘们搬进来。
  而此时此刻,邢老太太这边,正给王氏看她的珍藏,一副极其珍贵的苏绣双面绣的炕屏。
  这炕屏上绣的是熊猫吃竹的模样,苏绣素来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整件绣品看上去光滑平齐,看不出一丝凹凸。又是双面花样不同的样式,看得王氏目不转睛。
  “这样好的东西,为何嫂子出嫁时不当做嫁妆?”王氏心中疑惑,看向邢老太太,只觉得纳闷。
  她嫂子进门晒嫁妆时,她可是好好的嘲讽了一番。若是有这屏风在,便是只有这一扇,她也不好意思开口了。
  邢老太太鼻子哼了一声,不满的道:“她拿走的还不够吗?她妹妹几乎都要终老在家了,还想拿走这个,简直白日做梦。这可是当年我出宫时,太皇太后赏我的。
  “本也是随着我到处走的东西,可后头太后来请,我又正好想另找份差事,便将这炕屏暂压在当铺里头。待后头从苏家出来,这才又赎了回来。这炕屏跟了我一辈子,我若被她拿走,就真真是白活了。”
  王氏心中微叹,心道嫂子其实还是可怜。若是邢老太太心疼她些,将这炕屏当做嫁妆,嫂子一开始的日子也没那么难过了。
  不过心疼归心疼,她也不好置喙别人的家事,只笑着道:“我倒觉着嫂子不似那种人,只不过她那时情形不同。既要嫁入豪门深宅,自然是要有些撑脸面的东西。
  “再说,她日后不也拉扯了姻弟,并非真真就不管娘家死活了。且她也真心悔过了,姻伯母是不知,嫂子待我极好,常与我说,她年轻时不懂姊妹之情。如今嫁了人,想再弥补,也终觉得伤了人心,怕只是徒劳。
  “说句让姻伯母笑话的话,嫂子待我就如亲妹妹一般。即便我年长些,却也常常得她照顾。这个家若是没有了她,只怕也没有今天这般光景。”
  邢老太听了仿佛不信,又从鼻子里嗤了一声道:“早知如此,以前做什么去了?她那两个妹妹,差点因她带走了家中所有财物,从此嫁不出去要孤独终老了。不过我瞧着,你倒是个极好的。她这样的人,你竟还替她说话。”
  王氏被邢老太这么一说,脸上微微有些发烫。
  她心道这邢老太太是不知道以前自己做了些什么,看来嫂子也没跟娘家说,否则这邢老太太决计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王氏一时心中感慨,日久见人心这话,真是一点也没有错。
  以前嫂子亲近她,她还尚有怀疑,可这些年下来再看。嫂子为她受过的委屈,流过的泪,只怕在大伯哥跟前都没有过了。
  而且嫂子的亲母都说这话了,可见嫂子是真心想待她如姊妹一般,而没有两面三刀的,一边待自己极好,一边又跟娘家抱怨。
  王氏还在忏悔着,突然就听邢老太太道:“我与你这孩子极为投缘,不如就将这炕屏赠与你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丢了帕子

  王氏被邢老娘这一句话给弄得懵了,赶紧推脱不肯要。邢老娘却坚持说她合了自个的眼缘,硬要送。两人一时坚持不下,最后互相尴尬了一会儿,都笑了出来。
  “姻伯母是个爽快人,嫂子像极了你。”王氏笑着道:“她才来时,便是有一说一,偏我那时误会她藏私,还不信她的话。时间久了,倒也了解了,她这人还真不打诳语。”
  邢老太太听了,点头道:“家里几个小的,唯有她随了我的性子,所以我也是最担心她的。我年轻时,跟她一样,人就跟个炸药似的,一点就着。进了宫,磨练了几年,这才稍微收敛了些。
  “她没经过事儿,懂得也不如你们这些大家闺秀的多,有什么,你可得替她担待着些。”
  王氏听到这里,也明白邢老太太送自个炕屏的目的了。这是想自己多帮帮嫂子,给自己塞好处呢?
  于是王氏也不再推脱,收下了炕屏,只为让邢老太太安心。
  只是这头才收了炕屏,那头王氏出来就去了清远居,抬着炕屏去给邢霜看去了。
  邢霜一个现代人,哪懂欣赏这些东西,只觉得不就是个熊猫吃竹,她在现代还去熊猫基地看过真熊猫呢,有啥好稀罕的?
  王氏见她不懂,叹了口气道:“也难怪邢老太太不给你了,这般不识货,你幼时究竟跟她老人家学了些啥?”
  邢霜一摊手:“我连她是宫里出来的都不知道,你说呢?”
  王氏忍不住笑了起来,又道:“我本想着把这个再转给你了,可你既不识货,这东西我自己收了可好?”
  邢霜一听她是来说这个的,忙道:“既是我老娘给的,你只管哪去就是。我给你的东西,你何时见我心疼过?”
  王氏知道邢霜的脾气,便也不再客气,又对邢霜道:“我来也不是光给你看这个,只不过怕你早晨挨了骂,心里记恨你母亲。其实她……她很记挂你,也想你好。”
  邢霜闻言,心里一暖笑道:“你也忒小心了些,我并不记恨她,反而感激着呢。原来年轻不懂事儿,在家还常与她拌嘴。如今大了才知,她都是为了我好。天下哪个母亲不是如此,就是你,对待环儿不也如此吗?”
  王氏开心的笑了起来,又道:“你既知道,我也不瞒你说。今儿来还有别桩事情。”
  邢霜忙问:“何事?”
  王氏道:“我知瑨哥儿天赋异禀,非别人能比,是以启蒙的早了些。可环哥儿如今也能认字了,不知能不能跟着瑨哥儿一道,也不求他跟他大哥一样拿什么探花,只求他能读书认道,做个明白人就好。”
  邢霜听说是这事儿,心里倒是懊恼上了。瑨哥儿比环哥儿还小些,自己只顾着自个的儿子,倒忘了环哥儿了。
  虽说环儿不是她的儿子,可她如今是将军府的女主人,这子嗣启蒙的事,本也该她来安排。她忘了给环哥儿启蒙,王氏也没怪罪,只是来求她,可见的王氏如今对邢霜这态度已然完全不同了。
  “怪我!我竟给忘了。明儿叫人进来,给环哥儿挑两个书童伺候着,另他既要启蒙了,这每个月的书本费用也得添上了。”
  邢霜说着,又叫了金钏进来,对她道:“吩咐下去,让育才学院送两个书童进来,要八九岁年纪的。再让库房记着,五爷该读书了,每月有五两的文房费用,添在五爷的月钱里头,一并给你二太太送去。”
  金钏嗳了一声出去了,王氏这边也起身告辞。
  下午吃了午饭,姑娘们就搬进了清远居。邢霜这里又热闹了起来,加之又是新年假期,姑娘们不必上课。每日起身了就到邢霜这儿来,除了说笑就是玩乐,邢霜在一旁看着都觉得欢快。
  很快到了十五,上元节这日,一大早姑娘们来请安,邢霜就对她们道:“今儿是上元节,玉儿也出了孝期了,晚上带你们去看花灯。”
  姑娘们一听都沸腾了,顾不得形象都站了起来,围着邢霜七嘴八舌的吵闹着。
  “舅妈,听说那京运河上一到上元节都是花灯,可是真的?”
  “母亲,你前儿给我的羊毛斗篷,今儿我能穿么?”
  “婶娘,我想吃糖葫芦。”
  邢霜被这一顿吵闹,脑仁子都疼了,赶紧抬了抬手道:“快打住,一个一个来。”
  姑娘们的要求其实都挺简单,无非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倒是带着姑娘们出门这件大事,让邢霜有点紧张。
  以前黛玉没来的时候,上元节出去看花灯,都是贾亮的事儿。且也只是带着迎春探春,两个孩子总比现在四个轻松。
  别看姑娘们的都懂事,可这出去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自家的孩子再听话,也得防着外头有人打主意不是?
  邢霜嘱咐着姑娘们自己回去准备,这头就在紧张的布置下人,安排晚上的出行。
  说起来,自家门外的这条街其实就有花灯,但始终不如集市里的热闹。邢霜想着,既要给姑娘们一个美好的回忆,那就必须是最好的。她不想让这些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只做个井底之蛙,自然是想她们拥有最好的一切。
  一家子奴才马不停蹄的安排下去,一算下来,要出行的竟足足有三十多个。除了邢霜和四个姑娘,还有王氏带着李纨,其余的全是跟随的家丁小厮和丫鬟们。
  除了七个贴身伺候的大丫鬟,另还有十几个前头开道的家丁,后头跟随的小厮。
  一切安排妥当了,转眼也到了黄昏,邢霜带着姑娘们去给老太太们请安,就说起了这看花灯的事儿。
  贾母听了倒没说话,邢老太太却道:“前门大街上有一家卖胡辣汤的,一到上元节就会出来,你去给我带一碗回来,我也有些日子没吃过了。”
  邢霜笑道:“用给您带些馍么?”
  邢老太道:“那是最好。”
  接着贾母又嘱咐了几句,一行人便出了门,往前门大街去了。


第三百四十章 琪官

  上元节可谓是京城最热闹的节日了,一到这天,平日里不大出门的姑娘妇人们都走了出来,一观京城夜景。
  除了花灯,还有许多的小摊小贩,挤在街边排成两列,吆喝声和戏耍声混做一团,好不热闹。
  黛玉这还是打进京之后第一次出门,看着这繁华的街道,禁不住小小的兴奋。
  惜春跟着黛玉一路慢慢逛着,走至一面具摊子上,俩姑娘都挪不动道了。这摊子卖的面具多与别家不同,别人卖的皆是大头娃娃或是京剧脸谱。偏这家卖的是些动物脸谱,看着别具一格。
  黛玉手里拿起一个狐面面具来,翻来覆去的看着,惜春盯着一猫脸面具爱不释手。
  正看得入神,背后有人挤了一下,袭人哎哟了一声,差点跌倒摊子上去。正好有人一把拉住了她,道了句:“姑娘小心。”
  袭人抬头一看,见是一年纪不大的小哥儿,脸一红立马收了胳膊,福了一福道:“多谢相救。”
  那小哥儿也不多留,只拉了袭人一把就立刻离开了。
  倒是那小贩认得那人,笑道:“那是忠亲王府的一个小戏子,姑娘没事儿吧?”
  袭人红着脸摇了摇头,低头替黛玉付款买下了那面具,可再回身要去拿帕子擦汗时,却发现她的帕子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
  袭人心道莫不是方才被那人摸了去,心中一时懊恼,想这小哥儿看似好心,却不想只是个登徒子,心中便不爽起来。
  只是这个小插曲很快就过去了,也没人察觉出什么不对。
  邢霜这头看着姑娘们,正好一时也没看到黛玉这边,便也什么都不知道。只是逛完了回府后,黛玉看着袭人一脸心不在焉的,追问之下才知她丢了帕子。
  黛玉因跟惜春一个车,那惜春听了便叫了起来道:“既是忠亲王府的小戏子,派人去府上叫他出去,还了你的帕子就好。这等不存好心之人,真该叫忠亲王好生教训教训!”
  黛玉忙劝道:“也不知是不是他拿的,若是早就丢了,又赖在他的身上,白让他担了这责任,岂不是不好?”
  袭人一听,觉得也有道理,自己也不能肯定就是他拿的,只得道:“罢了,许是早些时候就挤掉了,下回若是再能见着,问问他就是了。”
  这事儿都以为很快就过去了,谁知才过了一个月,就让袭人又见着了那小戏子。
  二月十二是黛玉的生辰,这回她出了孝期,邢霜准备替她大办,便与王氏商量了一番,请了戏班子不说,还将各交好府上的夫人小姐都请了过来。
  姑娘们都搬好了家,有了地方待客,这一回来的官家小姐就多了起来。七七八八加起来,足足来了八家人,共十四个姑娘,加上府里的姑娘,都二十多个小孩了,但在那新的清幽院里,却也不见拥挤。
  邢霜在清远居陪着太太奶奶们说话,迎春就在清幽院担起责任来,照顾着妹妹们。
  好在铁氏的女儿张彦曦年纪与她一般,也拿出姐姐的架子来,跟着迎春一道看着妹妹们,倒也没出什么岔子。
  一会儿吃过了午饭,邢霜派人去通知姑娘们一道听戏,一伙人又浩浩荡荡去了仙鹤堂接了贾母邢母一道,去了园子里搭的戏台子。
  邢霜这边倒一切无事,不过说说笑笑。倒是姑娘们这边,有个姑娘听了几句便道:“这戏班子从忠亲王府请来的吧?里头那个小旦的,我看着倒眼熟。”
  惜春和黛玉都看了身后的袭人一眼,黛玉忙问那姑娘:“姐姐说的是哪一个?”
  那姑娘指了指台上道:“瞧,就是他,他是忠亲王最喜欢的一个小戏子了,去岁我家听戏,也请的这一家。他扮上小旦倒是极像女子,只是我娘说了,他如今还小,若是再大些,变了嗓子,可就再唱不出来了。”
  袭人望了眼台上,见那个小旦举手投足都皆是万种风情,心道看着平常的扮相还好,怎么一上了台,这人倒比自己还娇媚得多。
  又听黛玉问道:“他叫什么?既唱得好,一会儿点名赏他就是。”
  方才那姑娘道:“原名蒋玉菡,又叫琪官。”
  黛玉回头对袭人道:“你拿一百个铜钱,一会儿下去赏了他。”
  袭人点头应下,知道这是姑娘给自己个机会去讨帕子,便先下了楼,去对面戏台子的后台等着。
  没一会儿,琪官的戏散了下来,听说有主子给他打赏,还派了贴身的丫鬟过来,忙赶过来行礼道谢。
  待见到袭人,那琪官也认了出来,只是什么都不说,只笑了笑便拜了下去道:“多谢小姐的打赏。”
  袭人左右看了看,见没其他人了,便问他:“那晚上元节,你可捡到了一条红色的帕子?”
  琪官起身摇了摇头,正要转身,又回头问道:“姑娘莫不是以为是在下拿的?”
  这一问,倒又把台上的女气给问没了,像是个正常的小哥儿。袭人心道这人变得还真快,赶紧解释道:“并不曾,只不过随口问一句罢了。”
  琪官见她大度,笑道:“不愧是大家闺秀身边的大丫鬟,气度就是与常人不同。我虽没捡到,可在那摊子不远处,也瞧见地上有一方红帕子,想来就是姑娘掉的。”
  袭人忙问:“那你为何没捡?”
  琪官笑道:“既不是我的,我捡来作甚?若是哪家姑娘的,平白给我捡了去,岂不是污了人家清白?姑娘也别担心,只要那帕子上没绣闺名,丢了就丢了吧。”
  袭人有些郁闷,心道那帕子上就是绣了她名字珍珠的。只是虽然不叫这个,但被人捡去了也不大好。
  但既然不是琪官捡的,她也不想多留,福了一福仍回到楼上去,低声对姑娘回报了一番。
  黛玉听了袭人的回报,笑着小声对她道:“瞧,我说不是他吧?那帕子你也别担心,找二哥哥给你打听打听,只是那晚都是人,只怕是要不回来了。”


第三百四十一章 给太太磕头

  袭人倒不再想那帕子要不要的回来了,只是她不知道,这一世她竟与她未来的夫君相识的这么早。虽然她对这个叫琪官的小旦一点心思也没有,可这个人却提早的来到了她的生命中。
  黛玉的生辰过的很是尽兴,太太和老太太们自然不说,就是姑娘们也结交到了不少新的闺中密友。
  以前姑娘们在家时,挺多能请甄英莲和史湘云过来玩耍,可如今多了几个闺中密友,就能多些人一起玩了。
  几个姑娘分别都有最交好的官家小姐,临走前各自嘱咐多来往,依依不舍的告别了新朋友,回到院里还有些意犹未尽。
  迎春梳洗过后,去隔壁找了惜春,正笑着说话呢,突然外头司琪进来笑着道:“袭人来给姑娘们磕头,原来今日也是她的生辰。”
  迎春诧异道:“怎地白日里不说?”
  司琪笑道:“还不是因为重了林姑娘的生辰,怕扰了主子的兴?姑娘还请去花厅受她一拜吧。”
  迎春这便拉着妹妹出来到了花厅,果然见袭人穿戴整齐了,在厅里候着,黛玉在她身后站着直笑,探春也跟着一道过来看热闹。
  实际上,一家子里头探春是知道袭人生辰的。不过看那丫头不提,她也不说罢了。上一世袭人是宝玉身边的大丫鬟,又是开了脸的,所以她的生辰,倒比黛玉的还受人瞩目些。
  这一世,探春有心想弥补黛玉,所以即便知道袭人生日,她也默不作声。她倒想看看,这个袭人换了个主子,是不是真的会如此忠心。
  结果答案是令人满意的,袭人果然一心只为黛玉着想,一天都没提过自己的事情,直到客人们都走了,这才到各主子那磕头。
  因为袭人也知道,自己虽然不说,可丫鬟们皆知道今天是她生辰,她若是委屈巴巴的就过去了,日后倒叫自家姑娘为难。
  探春心里对袭人的印象改观了不少,以前那个二房的哈巴儿,如今倒真的令她刮目相看了。于是看着袭人给迎春惜春磕了头,便对袭人道:“这还不够,怎地能不给老太太太太们磕头?如今还未下钥,你快些去了回来,还能拿不少赏钱。”
  探春这一打趣,姑娘们都笑了起来,但也都纷纷怂恿袭人去给老太太太太磕头。袭人一听也不推脱,大大方方给黛玉说了一声,便出门去了。
  “母亲看人极准,原就说她是最忠心的,我还不信。如今看来,倒是没错。”探春笑着对黛玉道:“你可有福了,既有袭人,又有晴雯,两个都是极好的人儿。偏我们身边,就只得那笨嘴拙舌的人可使唤,真真叫人好生羡慕。”
  侍书在一旁听了,直跺脚道:“好端端又拿奴婢做什么比较,奴婢这是招谁惹谁了。姑娘只道别人家的丫鬟更好,却不知林姑娘也比姑娘和气得多呢。”
  姑娘们都笑了起来,林黛玉笑着打趣道:“既她不好伺候,快去和你们太太说了,让你伺候我得了。”
  探春笑的都东倒西歪了,忙道:“你去你去,伺候你林姑娘去,怕不是几日就要哭着回来,说那边没你伺候的地儿了。”
  侍书急的满脸通红,可也知道这是姑娘逗自己的,心里并不真的生气。只故作委屈状,给主子们打趣逗乐罢了。
  一时间,袭人这边去了老太太的仙鹤堂磕头,又去了邢老太太那里磕头。本以为只有老太太知道自己的身份,谁知去了邢老太太那边,竟也收了个极大的荷包。
  “这……”袭人荷包拿到手里,就知道里头的重量不对了,沉甸甸的,可不少呢。
  邢老太太坐在炕上,笑眯眯的,一点儿都看不出骂邢霜时那种厉害,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对袭人道:“拿着,你帮了你太太不少的忙,如今又帮你太太看着外甥女儿,自然比别人更辛苦些。”
  袭人满心感激,又跪下磕了头,这才转去清远居给太太磕头。
  邢霜这边正清点着各家给黛玉送的礼物,准备归拢后给黛玉送过去的。见着袭人来了,笑道:“你来的正好,正要叫你来拿礼单,你替玉儿收了。”
  袭人笑着道:“先不忙,奴婢给太太磕了头来。”
  邢霜错愕了一下,顿时明白过来笑了:“差点忘了,今儿也是你的生辰。白日里我还在想,你怎么不来磕头呢。”
  说罢,邢霜又对金钏道:“前儿我准备的那个荷包拿来,再把我匣子里那对才打的汉白玉镶金梅花坠子拿来。”
  袭人忙道:“太太使不得。”
  邢霜笑道:“什么使得使不得的,本就是为你准备的。我知道你家中全靠你救济,如今还不大有起色。如今得了赏,你也能松快些,平日的月钱也能省下自个花了。”
  正说着话,金钏拿着荷包出来,手里攥着也不给袭人,只调笑着道:“这一份可不轻呢,你讨好我一番,我才给你。”
  袭人笑着啐了她一口,又扭头对太太道:“太太越发惯实这丫头了。”
  邢霜大笑,也不帮忙,就看着金钏调笑袭人,不过好在也只闹了会儿,金钏就把荷包给了袭人。
  袭人拿在手里,怔了怔,忙道:“头里去给邢老太太磕头,老太太也给奴婢一个沉甸甸的荷包,今儿奴婢可真是受益不浅了。”
  邢霜听了这话,知道她这是故意这么说的,为了就是好不瞒私,把得到的打赏都告诉自己。
  邢霜这心里头一软,柔声对袭人道:“好了,给你的就不会再拿回来,你也别心里总惦记着。我那老娘做事不知什么章法,连我都弄不清楚。你既得了她的青睐,只管受着就是。”
  说话间金钏又去里间把打好的耳坠子拿出来给了袭人,袭人当场就戴了上去,又郑重给邢霜磕了头。
  “回去吧,好生伺候玉儿,便是你最好的报答了。其他的不必多想,你的将来,我替你考虑着呢,你家里有什么事儿,也只管来说,我没有不管的。”


第三百四十二章 我也要

  袭人这人虽是愚忠,可对太太的恩情也是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