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影视]炮灰集锦-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边林宁去了作坊,路上时不禁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次过来吧,白皇后和猪笼草都没有跟着过来,唯独龙吟剑跟了过来。林宁倒是可以和它说说心里话,可它也不能多给她其他回应,而面对着宋缺和宋智时,她还是有所顾虑的。
  她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到底宋阀到现在来讲,还不是她能完全做主的。
  宋夫人?林宁倒是可以和宋夫人有什么说什么,只是林宁还得顾虑到她只是半道而来的宋玉致,面对宋夫人时总是下意识矮半截。
  唉。
  林宁在心中再给系统举了个中指,这才将纷杂的思绪收回,去了已成规模的作坊,找着了她要见的人鲁三。鲁三这人,让林宁想起《陆小凤传奇》中的老板朱停,既有灵思妙想,
  又有相配的动手能力。
  林宁的许多构想,都少不了他帮忙化作实物。
  像打谷机便是。
  只是打谷机好用是好用,可打造一个它出来还是破费力的。林宁想将占城稻在江南尽快推广开来,不说想将江南的碍脚石踢走,便是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还是需要进行下简化的。
  鲁三见了她,就给了她一个物什。
  是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构成,挥动长柄,可使敲杆绕轴转动,敲打稻穗或麦穗就可使表皮脱落。
  比不上打谷机,却比手工脱壳或用打谷桶要有效率得多。
  林宁有模有样地挥动了几下,便举一反三道:“这玩意儿经过加重改造,其实就可以用来守城了。每两步配备一个,便可以其密集火力打击敌人。”
  鲁三没说话,只盯着林宁看。
  林宁:“不考虑给它起个名字?”
  鲁三并不在意这个,继续盯着林宁。
  林宁很清楚鲁三这个技术宅想要什么,能够钻研的新鲜物什才是他毕生的追求,林宁就是用这个把他诓来的,眼下她倒是有数不尽的新鲜物什给鲁三钻研,不过绝大部分都是她眼下作为宋少帅需要的。
  不过剩下的一不小部分就足够了。
  想到这儿,林宁微微扬眉:“爆竹了解一下?”
  不仅是烟花爆竹,还有火药。
  前者么,林宁是不能化为蛟龙形,可烟花龙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后者,那就涉及到战场拼杀了。
  鲁三听后才没有继续盯着林宁了,两人在作坊中嘀咕了好久,林宁才留下全心都在钻研“烟花爆竹”上的鲁三,带着那个简易打谷机离开了作坊。
  先前她说要鲁三给这简易版打谷机起名字时,就意识到这很像她记忆中的连枷,而连枷很早也应用在军事上,军用的连枷由一根长木棒和一根短棒组成,两者之间用铁链连接,使用者手持长棒的一端,用短棒击人,打击端为了增加打击力,可以包裹铁皮。
  这样一来,比寻常钝器要打击范围广,打击角度更多,而且用法比较随意,不需要过多训练,也不需要什么招数,照着敌人脑袋抡就是了。
  简直是退可农具,进可武器。
  作坊距宋府有一段距离,林宁骑马来去的,期间还经过了一片田地。
  田地中本来种着占城稻,而不过短短半天功夫,这片田地中的占城稻就被收好了,重思稻还没有彻底成熟,大约还需要半个月。如果佃农还只是感叹占城稻生长周期短,还很耐旱,简直是天赐良种,那么面对着产量会是普通谷物三到四倍的重思稻,那林宁想那无异于天赐神粮。
  天赐神粮。
  先赐予宋阀。
  这是不是可以和“受命于天,即寿永昌”的和氏璧有得一拼?或者说是不是能够重新定义下“天意”,让慈航静斋所代表的天意少了说服力和号召力。
  本来嘛,慈航静斋所谓的代天择主只是她们自封来的天意,只对被选中的人是天意,对其他没有被选中的人就不公平了,且她们还让没被选中的人,认为他们自己就是非天命之人,就该主动选择放弃和天命之人相争。
  如果是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大家真枪实刀的较量后做出选择,林宁都无话可说,可偏偏慈航静斋是动之以情情爱爱晓之以她们理,那感觉就很叫人如鲠在喉了。
  林宁由衷希望她这边不会在将来,遭遇这种来自慈航静斋的较量。
  希望吧。
  ·
  宋智第二日来寻林宁时,林宁已叫作坊的匠人开始制作连枷了,还分了农具版和兵器版,她自己则叫几个匠人在调制水泥。
  嗯,水泥这种利器怎么能没有呢,不然还叫什么穿越,是吧?且林宁不是第一次弄水泥了,先前她出海时就有用水泥扩建了海港,只是当时没有引起多大的动静罢了。
  宋智喊了一声:“玉致。”
  林宁把挑起来的衣摆放下,走到宋智身旁问:“二叔,各方安插在咱们家的探子你都清楚么?”这是常态,像宋阀在其他起义军或是高门大阀内也有安插探子,甚至他们还有暗中资助了几个起义军,还有江湖中有名气的帮派,如东南三大帮派中的水龙帮。
  宋智略一颔首:“你放心,他们不会知道咱们家地头动静的。”
  林宁微微一笑:“不不,我的意思是他们得知道。”
  宋智:“?”
  “他们不但得知道,他们背后的主人还得千方百计,百爪挠心地想得到稻种,”林宁慢吞吞道,“我看天赐神粮就是个很好的噱头。”
  宋智愣了愣,没有细思林宁这么说的深意,而是先想到了宋阀本身:“我以为你是想把稻种和‘天赐神粮’当做咱们宋阀的杀手锏的。”
  林宁负手而立,目光明澈动人,语气却平平无奇:“我并没有,我的初衷从来都是让百姓能不挨饿就不挨饿。”
  宋智不由得喃喃:“玉致——”
  林宁端住了,即使有句话在她脑海中刷屏:
  无形装逼最为致命。


第249章 化龙(4)
  天赐神粮确是个非常引人侧目的噱头; 既有“天”,也得民心。
  林宁本来就没有将重思稻或是占城稻压箱底的意思; 不过在天下大乱时,要推广起来可不会容易,加上还有慈航静斋的和氏璧在旁边“虎视眈眈”,所以就得另辟蹊径来做推广了。
  将其卖给各方势力便是其一。
  林宁也很清楚他们大多是冲着“天赐神粮”这样的名头; 在得到稻种后花大精力去在他们所占地中推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是哪个首领都目光深远的,就是起义军中也多得是比隋军还残暴的。
  林宁并不太在意,她的主要目的也不在此。
  不过既然要让稻种奇货可居; 那就不能经由宋阀往外传递这一消息; 最起码不能让宋阀作为兜卖奇货的那个。
  这就需要一个利益相关方了。
  林宁慢悠悠道:“我推荐海龙帮。”
  宋智了然一笑:“那不是你名下发展起来的一个帮派吗?”
  林宁纠正道:“不是帮派; 是海商商会。”
  宋阀在岭南韬光养晦; 发展人马处处都需要金银; 原先他们家最大的经济来源便是贩卖私盐; 只是随着杜伏威的江淮军占据了长江下游; 宋阀在水道上行走就受限制,只是在这之前; 其实宋阀的经济重心已在渐渐转移了。
  林宁她有发展了个商会; 她总不能老让宋夫人资助她吧。
  除了因为她要花钱的地方太多; 自己想着开源外; 这个商会还有其他的用处。
  说起商会来,陆上有一南一北两大商会,这两大商会控制了南北超过八成的交易。北方商会的会长是荣凤祥; 南方商会则是“胖贾”安隆,这安隆还是宋玉华公公“判官”解晖的结义兄弟,他们俩也是南北两大富豪,而暗地中他们俩却都是魔门中人。
  还是八大高手之一,其中荣凤祥是老君观观主,真传道分支,讲究阴阳双修,居第六,以“阴后”祝玉妍为首;安隆是天莲宗宗主,排名第五,和“邪王”石之轩是一派系的。
  你说这那啥不那啥,怎么哪里都有魔门中人呢?
  而且如果不是他们俩分数不同魔门势力,那他们联起手来大可控制中原经济命脉,还要什么自行车。
  不是……
  是还要什么你争我夺?
  当然了,这时节商人的地位已经较从前下降了很多,很多人往往忽略了他们的作用。
  话说回来,林宁短时间内无法和这两大商会争锋,于是她就另开辟航道,组织了一批海商,占据了位于东海的包括赤尾黄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在内的钓鱼屿。
  林宁有船,有再详尽不过的海图,有技术,有武器,有商源等等,让海龙帮在短短两年内,成为了横跨东海赫赫有名的商队。
  海龙帮的交易区不仅是占据琉球的东溟派,还有高丽,高丽以南的新罗和百济,倭国半年前也开展了往来贸易,往南还有南越国。当然了,和沿海地区也频繁进行贸易往来,打开交易渠道的货品是海盐。
  林宁提供了海水晒盐法,为了防止大脖子病,还有在海盐中加碘。
  此外就是货品异地倒卖,低买高卖,可以说是大肆敛财了。
  这样的海龙帮也不是没有被盯上过,要知道中原有名的八帮十派几乎个个都有强硬的后台,或是高门大阀,或是起义军,甚至巴陵帮背后是帝杨广。海龙帮这样能大肆敛财的帮派,自然是一块肥肉。
  只是也是块吃不动的肥肉。
  这大概和海龙帮偶尔客串下海盗,私下里却是训练有素的海军有关。
  迄今为止,知道海龙帮和宋阀有关系的,也就林宁几个。
  因而选利益第三方,海龙帮正合适。
  既选中了相关方,那接下来就只需要故作迷阵,因肥鱼上钩了。
  正如林宁所想,“天赐神粮”对各方势力的吸引力,并不亚于对和氏玉玺的,在听到风声后,来和海龙帮进行秘密交易的,便往来不绝,几乎将现有各方势力都一网打尽了。
  其中就包括看似还站在帝杨广身后的宇文阀和独孤阀,以及还按兵不动的李阀。
  林宁看着交易数额,借此评估着各方势力的实力。
  宋智评道:“我一点都不意外。”
  林宁抬眼。
  宋智指着孤独阀道:“隋文帝的岳家,他家的家主是独孤峰,但论武功却是独孤峰的母亲尤楚红稳坐第一把交椅,此前独孤峰之子独孤策就有在东南海现身,若是咱们家的情报属实,那他来东南海是为了进一步拉拢巨鲲帮。”
  宋智冷笑了一声:“外界都传巨鲲帮并无寻靠山,全靠帮主云玉真支撑呢。”
  巨鲲帮是东南三大帮之一,帮主云玉真号‘红粉帮主’,另有依附于宇文阀的海沙帮,和和宋阀关系密切的水龙帮。
  林宁不走心道:“就像外界也不知晓海龙帮依附于我一样嘛。”
  宋智:“……”
  宋智瞪了这拆台的侄女一眼,转移了话题:“李阀出面的是谁?”
  林宁眉目不动:“李渊的次子李世民。”
  宋智沉吟道:“李渊优柔寡断,有反心却顾念着名声一再举棋不定。”
  林宁心想李世民看重“天赐神粮”,该有几分是想借机说服李渊不要再犹豫不定,错失良机,甚至于在原剧情中,李世民为了逼迫李渊起兵造反,还拜托寇仲与徐子陵去偷记录着李渊向东溟派购买兵器的账本来着。
  林宁似笑非笑道:“咱们家倒是不优柔寡断,到现在不还是按兵不动。”
  宋智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咱们家原本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他们家缺得是个能够冲锋陷阵,领军带兵的少帅。
  现在林宁将这个缺陷补足了,那么没道理宋阀要一直这么蛰伏下去,以致于到最后丢失了先机。
  林宁端正姿态道:“我明白了。”
  ·
  天赐神稻这事儿还得发酵发酵,不过等发酵过味来,各大势力大概就回过味来了。本来嘛,他们以为他们是独一份,哪想到几乎人人都有,这可不就是被骗了,虽然他们也会清楚,海龙帮不可能只坐一方的生意,可明白归明白,海龙帮却是拉足了仇恨。
  因此林宁命海龙帮暗中往南来,进入到宋阀的统管海域来。
  再者宋阀也一改从前的低调,放松对新稻信息的封锁,使新稻的消息比其他地区都要快的蔓延开来。而其他势力,在得到天降神稻后,就有迫不及待宣扬开来的,借以鼓舞士气和招兵买马。
  平民百姓在听闻后,多人心振奋。
  即使没有亲眼见过,也忍不住期待起来。
  如今不仅是天下大乱,且天灾亦是不断。几年前就有庄稼失时,米斗值数百钱,又有北方大旱,东南也有旱灾,且百姓们也迫切需要一个新希望,天赐神粮也在某种程度上安抚了他们,让他们不至于太绝望。
  这有点悲哀。
  在这种情况下,天赐神粮很快就在大江南北传遍。
  各方人马重新站在了同个起跑线上,那接下来就各凭本事了,而宋阀在岭南大力推广新稻,很是引起了岭南以北的关注。
  这不难理解,宋阀从前都在韬光养晦,并没有要挥军而起的迹象,也没听说过宋缺要出山,如今宋阀在新稻上的大动作,是不是在传达一个讯号:
  宋阀要挥军北上了?
  瓦岗寨
  李密将得到的情报给信任手下看,待传完后他紧皱眉头道:“这和我们预期不符。”
  坐下他右手首位的沈落雁道:“在我们的预期内,宋缺至少会在隋军的军力被我等消磨殆尽后,才会考虑行军。只仔细想想,杜伏威攻破历阳,都不见宋阀如我们预想的那样派人前来和我们结盟,已遏制杜伏威往西占据长江的势头,这就有几分不寻常了。”
  左边的王伯当沉声道:“有没有可能宋阀只是虚晃一枪?只是借天赐神粮的名头来收拢民心。”
  沈落雁慢慢道:“可宋阀不可能对杜伏威的势头无动于衷,此次北上的可能性很大。”她说着却皱起了娥眉。
  李密问:“落雁想到了什么?”
  沈落雁轻摩挲了下手背:“密公如何看待宋缺之子宋师道?”
  李密沉吟道:“远不及宋缺矣。”
  王伯当附和道:“天刀的威名谁人不晓,宋师道是排得上号的青年才俊,却不知多少人是看在其父的份上,才对他礼遇有加的。”
  沈落雁点了点头:“我也想过宋缺不急于一时北上,也对周边势力没有大动作,是因为宋师道未长成,叫他投鼠忌器。如今看来或许有变,我们得做好准备才是。”
  李密双目亮起寒光,他是非常忌惮宋缺的,“若宋阀挥军北上,那么他第一个要了结的怕是‘青蛟’任少名,正因为任少名的铁骑会支撑,林士宏才能在江南争斗中,能够压着萧铣成江南声势最盛的。”
  目前江南有五大势力,占了江都的李子通,偏处东南的沈法兴,然而这俩前者所处的江都,在之前被帝杨广和隋军搞得乌烟瘴气,元气大伤,正是外强中干;沈法兴的江南军西北之路受阻于李子通和杜伏威,南则受制于宋阀,一时难有大动作。
  萧铣占地巴陵,本人又是巴陵帮的二帮主,另又是巴陵的地方官,向来比较得当地富绅支持;
  林士宏所领的是以鄱阳为中心的鄱阳军,和称霸江南的铁骑会关系密切,强强联合下使得林士宏在南方争斗中占据了优势。
  可以说铁骑会是那个关键点,想改变江南局势最好从他下手。
  沈落雁颔首:“密公有何吩咐?”
  李密想了想道:“我去信一封给南海仙翁。”
  说来宋阀位于岭南,说起来是后世的广东,广西这一块,宋阀的势力范围要广一些,往北的话可到长江,但并不如岭南这块儿有绝对的统治力。
  再往南的海南岛,却非宋阀的地盘。
  那儿被南方第一大派南海派占据,掌门人梅洵,不过派内第一高手却是“南海仙翁”晁公错。晁公错是宁道奇那个辈分的高手,据说晁公错和宁道奇决战于雷州时,在百招外才败于宁道奇的散手八扑,可说是虽败犹荣。
  又南海派虽和宋阀接壤,可两家关系不仅不亲密,反而势同水火。
  而李密的父亲曾有恩于南海派,故李密起兵后,曾三番四次派专使拉拢晁公错,好让晁公错以及海南派能成为他的一大助力。如今宋阀有大动静,或许这是次结盟的大好契机,再者即使不结盟,位于宋阀背后的海南派,关键时刻也能成为一柄利刃。
  林宁这边正在和鲁三研究水雷。
  水雷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布设在水中的爆炸性武器,就像是水中地雷。这多天来,鲁三已经从爆竹研究到了黑火药,然后就是开发黑火药的多种用途,水雷还只是其中一种。
  在林宁看来,他们俩弄出来的水雷不能再简陋了,就是用木箱做雷壳,用油灰粘缝,将黑火药装在里面,下面的绳索连接铁锚,控制深度,人工操纵击发。
  可它的威力切切实实让基本上都是在用冷兵器的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林宁在一片呆若木鸡中淡然自若:“嗯,还行。”
  宋智差点没打她:“什么叫还行?即使是鲁妙子在,也不定能制造出这样惊心动魄又杀伤力大的兵器。”
  林宁嘻嘻笑道:“如果我说二叔你‘大惊小怪’,你会不会真的要打我?”
  宋智:“……我会!”
  林宁没那么欠打,却有决定等下再研究出能够非人工引爆的水雷时,就不叫他们这群麻瓜来看了,她是觉得看他们那么震惊的模样,略耻。
  唉,她还是没有那么的厚脸皮。
  可为什么是水雷呢?
  那是因为打响第一炮的非是北上,而是南下直取南海派。
  只是北上还是要北上的。
  宋阀地处岭南,远离中原腹地,有利有弊。
  利处是可安心发展人马,弊端自是远离兵家必争之地,且从岭南往南行路不易,行军就不用说了。看长江以北不仅有陆道,还有沟通了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所以解决行路问题就很必要。
  水泥就是主要拿来修路的。
  但水泥路也不是说铺就铺好的,必然得征用民夫。
  目前是这样,宋阀征用民夫铺设水泥路,相对应的会发放占城稻稻种,到占城稻成熟后,宋阀会收取部分进而给前路上再陆续征用来的民夫。
  一来铺设道路,一来推广占城稻,一来一茬接一茬的积粮。
  宋阀的军队也会往北去,释放出宋阀要北上的信号,用来惑敌。
  一举多得。
  这么做,确实迷惑住了众人,包括控制着海南的南海派。
  “南海仙翁”晁公错正和南海派帮主梅洵说起他们要北上寻求盟友,来对抗悬在他们头上一柄刀的宋阀。梅洵虽是帮主,可他却是晁公错的徒孙辈,海南派掌舵的仍是晁公错,是以当晁公错说他倾向于选李密时,梅洵虽有不满,却只能委婉说李密所在的瓦岗军虽是起义军中声势最强之一,可瓦岗军的大龙头却是翟让。
  晁公错对此不以为然:“翟让此人昏庸,瓦岗军中大半劲旅已归李密所统辖,早晚瓦岗军会全数由李密调派。”
  梅洵还想说什么,晁公错便接着说:“不说李密其父对咱们海南派有恩,便是——”
  还不等晁公错说完,门外就有急报:
  宋氏舰队已进泊珠崖郡。
  晁公错:“!!!”
  梅洵:“!!!”
  这怎么可能?
  不是说宋阀要北上吗?
  还有为什么人家的舰队已驶到他们的大本营了,他们才发现?
  他们两人顾不得再接着刚才的说往下说,就急急出门调派帮内武力,前来抵挡宋氏舰队。晁公错还在想这次宋缺出山了没有?再怎么说他也是宗师级的,想打下南海派岂非那般容易的。
  然而不管“天刀”宋缺没来,便是“地剑”宋智也不在。
  这次领兵的是林宁,统筹部署的都是她,不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到海南,且舰队到了珠崖郡下时,珠崖郡的诸人才后知后觉。
  猝不及防下,自是被攻个措手不及。
  水雷还没有炸,炮弹先炸了。
  船队上水手们拉动拽索,炮梢猛地翻转过来,皮窝中的炮弹砰然弹出,被抛射出来的是一个用麻纸和麻皮包裹着的圆球,外涂有沥青和黄蜡。
  这一“暗器”一落入敌营,只听轰然一声巨响,随后一道火光腾空而起,并喷发出一股呛人的烟雾。
  南海派众人在巨响和火光下本就惊魂未定,又受到有毒烟雾侵袭,猝不及防下口鼻流血,昏倒在地。
  其余人面面相觑,下意识便拔腿奔逃,可见刚才那一下着实吓到了他们,比天刀降临都差不了多少了。
  身穿戎装的林宁站在船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第250章 化龙(5)
  “南海仙翁”晁公错万万没想到宋阀一有动作; 就是拿南海派开刀。
  他更万万没想到,人家还那么势如破竹。
  南海派本就在犹在梦中; 那个又是轰然一声又是火光四起的炮弹炸过来,更是让他们犹自觉得自己在睡梦中,可以说是一上来就先输了。
  晁公错作为南海派的定海神针,亦是惊疑不定。
  帮主梅洵更不必说; 只盼望着晁公错能出主意。
  晁公错当断则断; 恨恨道:“我们和宋阀不死不休。”
  然后,他们就仓惶逃走了。
  咳。
  这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是原本晁公错还想着对李密拿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