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妾大不如妻-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氏现在根木就说不出话来;而赵安娘子也根本不是要得到她的同意:赵安娘子的话刚说完;她身后的婆子们便在孙氏的屋里到处查看起来。
    孙氏看到有婆子走到了妆台前;她的心差一点儿就跳出了嗓子眼儿:老太爷中毒的事情;她不是不知道;而且那毒中了之后有些症状同她的毒相同;但因为不是完全一样;所以孙氏也就没有多想。
    反正老太爷中毒同她没有半丝关系;至于是谁想要老太爷的命;她也不放在心上:老太爷死了更好!所以此事她听说以后便放到一旁;根本没有细想:她的心思;全在怎么才能有孕上。
    她哪里想到;是魏太姨娘用了两种毒;所以老太爷等人中毒的症状;也就不同于她手上的任何一种毒了。
    孙氏担心婆子们发现妆台小瓶里的毒:虽然症状不是完全一样;但到时她也有口说不清了一一她总不能说;她毒死的人只有多年前那么一个;这些年来她只是用了那让人无法有孕的毒吧?她如果敢说出来;也一样是死路一条。
    好在那婆子只是到妆台前扫了一视;并没有对妆台上的东西感兴超;这才让孙氏松—孓声口气;但她惊魂未定;根本就忘了喝斥赵安娘子的“犯上”;如果今日不是因为赵安娘子把她和那婆子堵到了屋里;赵安娘子敢带人搜她的屋子;她早就让人把赵安娘子一行人打出去了!
    而且她还要去找赵一鸣哭诉一备;赵安娘子的管家娘子能不能留得住都是两说的事儿了。
    就是因为孙氏惊慌失措;所以根本没有注意到赵安娘子一直在悄悄的注意着她;婆子们搜到什么紧要的地方;孙氏的神色、眼神的变化;都没有道过赵安娘子的眼。
    屋里也没有什么好搜的;不过一会儿便搜完了;赵安娘子又看了一眼外间那边的小小暖笼;她没有说话也没有作势;她带来的人便立时过去了几人;不过那暖笼居然是铁将军把门儿。
    赵安娘子皮笑肉不笑的道:“姨奶奶;还要麻烦您打开锁;让她们进去看一眼;万一小贼在里面;我们没有捉到跑了她;我们这些奴婢在老爷和太太面前可不好交待。”
    孙氏娘子倒没有很担心;那里面不过是收过一些贵重的东西罢了;便点了点头:“雅音;你、你去开门儿。”
    现在孙氏更要确定赵安娘子不是来捉什么小贼的:那小小的暖笼没有窗子;门还锁了;哪里能进得去人?可是眼下她还真不敢同赵安娘子争论什么;万一赵安娘子认真要寻她的不是;她这屋里还真怕被赵安娘子搜出什么—来的。
    雅音勉强自地上爬了起来;颤颤的走了过去把门打开。赵安娘子过去扶了雅音过来:“你也不用怕成这个样子;那小贼亠成是我们府里的自家人;又是一个妇人;没有什么好怕的。”
    雅音闻言吃惊至极的看向了赵安娘子:她们真是来捉那人的!妇人;妇人;那人可不就是扮作了妇人。
    赵安娘子却不在说话;只是静静的立着。
    暖笼里自然也是没有人的;赵安娘子笑着说了两句让孙氏好好调养的话;然后便转身出去了;孙氏和雅音主仆靠在了一处;谁也没有说话;她们不知道赵安娘子想出去怎么整治那个婆子。
    可是让她们更加吃惊的事情发生了;赵安娘子让人念了一遍花名册;然后又让孙氏母亲认了一次人;便带着人走了!
    赵安娘子就这样走了;没有带走一个人;也没有带走孙氏院子里的一草一木;怎么来的就怎么走了。
    孙氏屋里的几个人坐着面面相觑;根本猜不透赵安娘子来这一趟倒底是做什么的。
    “她不会是真来捉贼的吧?”孙氏迟疑了起来:“因为宋氏半夜想搜太太的院子;我才知道大户人家是极忌讳搜院子的事儿;今天晚上年赵安娘子的架势;虽然不像宋氏当初那杨闹得大;却也不是小阵仗了。
    婆子的眉头紧锁:“我心里总是不安;感觉这事儿有些不对劲儿……”可是他也不能确定;如果赵一鸣或是赵府的人真发现了什么;怎么可能会放过他呢?赵府的人真是为了捉一个小贼?
    孙氏母亲却叹气道:“不管如何;天一亮赵府一开大门;我们赶快走吧;我是一时也不要在这里待下去了。”
    婆子冷冷瞪了一眼孙氏母亲:“你如果不怕死;你就一早回去!只是不要拖累了我们。”
    孙氏母亲虽然不明白婆子的意思;可是也不敢反驳婆子的话;最终低头不语了;其实她还有话没有说出来呢:她是真不想再来赵府了;最起码不想和这个婆子一起来赵府了;不过她还是有一点儿自知之明;所以这话她没有说出来。
    现在她们一家人能过上好日子;要全赖婆子之力;而婆子待她们家这些年如一日;也就是因为他同孙氏有这么一层关系;如果不让婆子进赵府了;婆子一家人的生活便会回到以前:但是她儿子的前程还没有谋好;所以现在还不是摆脱婆子的时候。
    存了和婆子一样心思的还有雅音;只是她更不敢说出来了:自家的主子都没有说;她一个丫头能做得了什么主7
    孙氏看向母亲:“你不懂就闭上嘴巴;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好了。”然后她看向婆子:“不过你也不能在赵府久留了;我看你这些日子也不要再来府中;等我知道了今天晚上倒底是什么事儿再说吧。”
    婆子看了孙氏一眼:“几天内我是不打算再来了;不过我总不来你怎么有喜?没有喜你能在赵府立住脚吗?偌大的赵府能是你的吗?”
    婆子的言外之意孙氏当然听出来了;她哆了婆子一眼:“你信不过旁人;还信不过我?”
    婆子只是看孙氏一眼;却没有再说话;沉默了一会儿后;婆子让孙氏母亲和雅音都出去;他想同孙氏说几句话。
    孙氏母亲和雅音的脸上都变了变;以为婆子这个时候想和孙氏春风一度呢;但是两个人谁也不敢说个不字;只能起身出去了。
    婆子叮嘱了孙氏几句话:无非就是如何能看出赵府今晚的用意来;他已经没有心思再同孙氏欢好;而孙氏的一腔春情也早已经飞走了;两个人倚在床上又说了一阵子话后;在天快亮的时候才闭上眼睛眯了——会。
    红裳一大早起来;侍书和鱼儿就一脸兴奋的夺了进来;红裳不用问;也知道她们为什么如此高兴:“昨天晚上赵安娘子去了?”
    “得手了;太太。”侍书眉飞色舞的:“他们怕是吓个半死吧”
    鱼儿笑道:“半死?依我看吓得魂都飞了是真的!孙姨娘的报应早该到了;日子过得太舒服;都要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红裳披衣起身:“赵安娘子来了?来得太早了些吧?”
    鱼儿给红裳穿衣:“赵安娘子没有来;这些是我和侍书昨晚上听回来的几个婆子说的~。”
    红裳看了两个丫头几眼;果然眼睛有血丝;不禁摇了摇头:“为这个不睡可是不值。”
    侍书和鱼儿只—管笑;并不辩白。
    “宵儿呢?今儿怎么不见她?”红裳没有看到宵儿心下生出一份…担心来:“不会生病了吧?”
    “没有;她听那几个大娘说昨天晚上的事惜听得入迷;所;e没有赶过耒。”鱼儿笑嘻嘻的。
    红裳好笑的点了点鱼儿的额头也就罢了。
    昨天晚上的事情;红裳和赵一鸣早已经商量好了:魏氏原本就出的事愣不少;再加香草又反水到了红裳的院子里;所以他们夫妻不能让府外那人生疑。
    而且他到赵府这么多年;想来便来想走便走;赵一鸣也想出一口恶气;所以红裳才设下了此计:让府外之人心情紧张;免得他总叮着魏氏的事情不放。
    不过事情也出乎了红裳和赵一鸣的料想;他们原本是一两个月前就想行事的;但没有想到那人流年不利;三个月里来了数次;却~—次也没有在孙氏那里留宿成;这倒也让红裳的讨策不显得突兀让孙氏等人更加惊疑不定猜想不透。
    明天就要开年会了一早的飞机;小女人过年回老家一直在山东没有回天津;所以要半也开车去机场(亲们放心;老公相送;嘻嘻);所—今天1!能三更了;后面有一更。
    正文 四十九章 老太爷糊涂了
     更新时间:2010…4…9 14:49:10 本章字数:3283
    红裳梳洗完赵一鸣也进了屋,他的脸上带着笑意:“裳儿起得好早啊”
    红裳笑到:“不早了,而且不如夫君起得早呢”赵一鸣搓了搓手一笑:“我是真的心情不错,所以早起了一会儿”
    红裳只笑不语,赵一鸣也有些不好意思,便没有主动提起昨天晚上的事情,红裳便问了起来,赵一鸣这才对红裳说了他去孙氏那里详情:因为太晚了,所以他去了书房
    红裳轻笑:“你不用生气了,他们做的事情为世人所不齿,所以你一去他们便吓得要命,在你面前赔上一百二十个小心——这不是作践自己是什么?不要同这种人一般见识才是”
    赵一鸣笑着点头:“那当然,而且孙氏也不再是我们赵府的人,我理她作甚?!如果不是此事不能让人知道,我还真想把孙氏扔出去”
    随后赵一鸣便把昨天晚上赵安娘子的事情一并说了,红裳只是一笑:结果早在预料之中,她也不当一回事;赵一鸣心情大好,不过是因为他的男人心思在作怪而已
    “经此一吓,那人近些日子应该不敢再来赵府,我们倒也能清净一下了”红裳看了一眼赵一鸣:“而且孙氏,我想应该不用等太久,等那人再来时,也许哥哥那里便让我们动手了,也说不定”
    赵一鸣摸了摸下巴沉吟了一会儿:“嗯,应该差不多了吧?不管他,待舅兄的话就是了;我们也不用急在这一时半会儿”
    红裳看了看赵一鸣,她拉长了声音道:“你说,我们把府中的奸人肃清后,我们府中是不是还会得些好处呢?”
    赵一鸣深深看了红裳一眼:“就知道瞒不过你,不过知道也要假装不知;我们应该怎么做还怎么做,日后的事情嘛?却也不是我们说了算的,是不是?”
    红裳一笑,夫妇二人很有默契的转移了话题;红裳提起了金氏来:“二弟因为刚刚到了新衙门做事儿,他每日天不亮便走了,直到天色很晚他才回来;而弟妹那里眼瞅这就要生了,此事我们还有多上鞋心才成。”
    赵一鸣点头:“不止是弟妹那里,就是小弟和我们孩子这面儿,我们也要多注意些;这可是安静了两个多月了,那人既然想绝了我们赵府的子嗣,想来不会住手的。”
    红裳一面答应着一面起身和赵一鸣去用早饭,然后便要去上房请安了。
    老太太的身体很好了,老太爷的身体就是虚弱一些,精神还好;只是府中的事他一概不理会,尤其是魏太姨娘和孙氏的事情,老太爷听都不听的。赵一鸣和红裳后来也问过老太爷,那谋算赵府的人到底是什么来头而;可是老太爷只是摇头长叹,一个字也不说;红裳认为老人家可能是面子上过不去,所以便避开让赵一鸣爷俩而说话,但结果还是一样。
    老太爷就是不说,除了在他病好不久又叮嘱了一次赵一鸣和红裳要小心之外,便再也不提此事了;赵一鸣知道的事情要比红裳多一些,他只是想知道那人因百年前的事情,还是因为几十年前的事情;老太爷被赵一鸣问急了干脆连听也不听此事了:赵一鸣只要提及,老太爷不是假寐,就是直接扔下赵一鸣抬腿走人了。
    红裳和赵一鸣拿老太爷没有办法,只能把一肚子的疑问压下去了;老太爷的意思很明白,事情要解决全靠他们夫妇自己努力了。
    老太爷虽然让红裳等人提防魏太姨娘。但他醒了之后并没有拒绝魏太意念的伺候,待她和从前没什么两样。
    老太太待魏太意念大不如以前,老太爷也没有多说老太太一句;莲、琴两位太姨娘倒好似被老太爷忘了,自他清醒以后就没有提起过她们,但是孩子却是隔三岔五便让人抱来看看。
    红裳不明白老太爷为什么不说,她只能猜测他也许是有苦衷。
    到了上房,红裳和赵一鸣直接去了里间:老太爷身体不太好,他和老太太一直在内室用饭和见人,并不到花厅去了。
    同往常一样见过了礼,询问了老太爷的身体以后,又服侍他用了药。
    “听说昨天晚上府上捉贼了?”老太爷随口问起:“可曾捉到?”
    红裳扫过了一旁的魏太姨娘笑道:“没有捉到人,可能原就是府中的人吧。回到了她的房里,再想捉人便不容易了;而且黑灯半夜的也不好挨屋搜,怕传出去以为我们府中出了什么大事。”
    老太爷点了点头:“我哦昨天晚上倒是没有听到什么动静,赵安娘子做事还是极有分寸的,这个我知道;也不是要问你们什么,只是听说了怕丢了什么要紧的物事,所以问一句罢了。”
    赵一鸣欠了欠身子:“老太爷尽管宽心就是,腐中没有丢什么要紧的物事;只不过是浆洗房里接连丢了不少衣物,所以赵安娘子才安排捉贼的。”
    老太爷点了点头没有再说此事:“你们的幼弟幼妹因我身体不好,一直没有取名,眼瞅着就要满百日了,昨天晚上我和你们母亲商议了一下,把名字定下来了。”
    屋里的人自然都凑趣儿,大家纷纷问起。
    “你们幼弟取名为一帆,他小小年纪便经了一劫,也不希望他日后能光宗耀祖,也不盼着他大富大贵,只希望他能得一个顺字,一生都能平平安安。”老太爷说着话,看向了一旁的摇篮,那里面睡着的便是他的次子,现在的赵一帆了。
    赵一鸣和红裳自然是赞一声好名字;多一句话他们也是不肯说的。
    老太爷不用人问,便说了自己幼小儿女的名字:“她的姐姐名字取在羽字上。我也只希望她也能一生安宁,便叫羽安吧。”
    老太太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坐在那里听着:自老太爷身体好多了,便把次子次女带到了审判,照料的时期自然还是老太太操心。
    红裳和赵一鸣对于自己弟妹的名字,当然没有说话的余地,便只是点头称是;魏太姨娘轻笑一声儿:“过得三周,一帆便能上族谱了。”
    老太爷点了点头,却没有答魏太姨娘的话;如果现在就让这两个孩子要上族谱的话,也不是没有办法:只要老太太把孩子认到自己名下就可以。
    魏太姨娘在老太爷的话中听出了他对两个孩子的疼爱,以为他会为了两个孩子着想,让他们早早上族谱;只要老太爷如此做,那么接下来赵府便会热闹些日子,她也许能找到下手的机会。
    府外的人又催了:香草送来的字条不假——这也不容易做假,她一直怀疑的是香草给府外人的消息不对;不管香草是不是动了手脚,但魏太姨娘不能不想想法子:她还真不敢惹恼了那人。
    不过魏太姨娘不敢再设下毒那样的计策去害人:只有一个孙氏能代她背黑锅了,但是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会动孙氏的;孙氏虽然可以替代,但那人并不想换人。
    所以,魏太姨娘便想借莲、琴两位姨娘的力了同,尤其是莲太姨娘:她生了儿子嘛。
    虽然庶子庶女都以老太太为母,但如果归到了老太太名下便为嫡子嫡女了,这身份自然是不同的,在府中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分府另过时所分得的银钱等自然也是和庶子所得是不同的。
    红裳和赵一鸣如同没有听到魏太姨娘的话,连看也没有看她一眼;而老太太倒是转头看向魏太姨娘:“其实你膝下现在无人承欢,认一个孩子到你名下,由你们两个人共同抚育这一个孩子,正好可解平日里的无聊,你们姐妹也好一处做个伴儿。”
    老太太虽然面上平静无波,不过这话却说得极为不客气,魏氏涨红了脸福下去:“老太太说笑了,婢妾的身份低微哪里能做这样的事情?婢妾不敢逾规的。”
    老太太微微一哼:“你还知道规矩?这便好。”
    老太爷没有说话,直到老太太不说了,他才开口道:“一帆他们两个在我们房里有月余了,可是你们老太太的身子骨也不怎么好,我又病着;就算有奶娘等人在,她也照顾不了三个人;而你们弟妹就要临盆了,你们幼弟幼妹只能由你们来带一些日子了。”
    老太爷径直说出了自己要说的话,根本没有理老太太和魏太姨娘;魏太姨娘已经站了起来,她扫了一眼老太爷便垂下了头。
    红裳和赵一鸣能说什么?自然是满口答应了下来;反正原本和老太太商议着也是要把孩子接过去的,现在接过去已经是晚的了。
    不过孩子过去就好,奶娘及伺候的丫头婆子们一概不能跟着过去:奶娘当然还要按时辰给一帆和羽安喂奶,但她们却不必立时就住到红裳的院子里;到时候确定了她们进府之前没有问题、进府之后也没有问题的时候,再让她们进院子也不迟。
    红裳还是信奉那句话:小心无大错。
    魏太姨娘没有想到老太爷居然把孩子送走了:她可是刚刚和那两个奶娘混得熟了,有了些交情!她倒并没有沮丧,和奶娘的关系不错就算眼下用不上,日后说不定能用上;而且,她岂能放弃族谱的事情?……
    正文 五十章 得陇望蜀
     更新时间:2010…4…9 14:49:22 本章字数:3200
    莲太姨娘和琴太姨娘身子早已经好了,不过老太爷以她们身子不好为由,让她们不必到上房去伺候,而且还把她们的孩子带到了上房养育,所以莲太姨娘的心情一直不太好,而琴太姨娘还想得开些。
    这一日琴太姨娘在屋里坐着做女红,而莲太姨娘又来寻她倒苦水。
    琴太姨娘听到莲太姨娘又叹了一口气,便忍不住摇头说道:“我都劝了你这么久,真不知道还能怎么说,你才能想明白;老太爷倒底待我们姐妹不薄,现在她的身子还没有好,不见我们也是情有可原的,我们就要省事些,不要让老太爷为我们操心对不对?
    她顿了顿在心里叹了一口气道:“而且,我们是妾侍,你懂吗?所以,听我一句话,老太爷怎么吩咐我们就怎么做,其他的不要想、也不要去和什么人相比,我们姐妹只要谨守妾侍的本分就足够了。”她明白莲太姨娘是因为魏太姨娘守在老太爷身边,心理不舒服所致。
    莲太姨娘依然是愁容不展:“我也知道魏姐姐和我们不同,她已经伺候老太爷多年了,不是我们能比上的;可是,我就是担心啊,老
    太爷至此以后都不再理会我们姐妹,我们姐妹要如何在这府中立足过活?”
    琴太姨娘闻言的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抬头认真的看着莲太姨娘:“你真糊涂了心眼子!我们原本过得是什么日子你都忘了不成,再差还能差过那个时候嘛?”
    “我们现在是赵府的太姨娘,有名份,有儿女的人;就算是赵府待我们再不济,我们也是每个月有月例、每餐有份例的,也是这个府里的半个主子!只要我们不行差踏错的话,没有人会赶了我们出去的;”她看莲太姨娘还是不为所动,便心一横把话说得更清楚明白些:“说句大不敬的话,就算是老太爷有了那么一天,我们是有儿女的人,老太太也不会把事情做绝,大约会让我们到哪个庄子上过活,不是更自在?你还有什么可想的。”
    她说了一大段话,感觉到口渴便起来走到桌边取了一盏茶饮尽,又苦口婆心道:“只要我们谨守本份,这一辈子的安稳日子还是有的,你还想要什么?我们吃穿不用愁了,而且还用了儿女做依靠,人啊,要学会知足。”说到这里,琴太姨娘也叹了一口气:“你不要忘了我们是什么出身,现在的日子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可以算是在仙境中了;如果再要求的太多,就可以算是不知天恩了,怕是会招天怒引来大祸的。“
    莲太姨娘哪里能听的进去半分,她自管自的红着眼圈道:“有了孩子是有了依靠,可是孩子却不在我们身边儿,我哪一天不想孩子?老太爷不见我们,就依你所说算了,我也不争那个宠,可是把孩子抱走做什么呢?还不如像原来太太所说,养到太太处我们还能去看一看,但是现在我们整日整日见不到孩子,你就不想?”
    琴太姨娘听到此话,扶着桌子顺势坐到了椅子上,看着窗外发了半晌呆,就在莲太姨娘以为她不答话的时候,她却幽幽的道:“想啊,能不想吗?我就是想孩子想得难受,所以才不想让自己闲着,不停得找些活计来做;就是这样,晚上也睡不安稳,只要一醒便只能睁眼到天亮了。”
    “就是、就是,你还能做下活计去,我根本就是想孩子想得什么也坐不下去!这孩子现在什么话也不会说,谁照顾能有我们这些亲生的娘照顾的好?而且这么小的孩子还不懂事儿呢,还不是吃谁向谁,到最后还能认我们两个人才怪了。”莲太姨娘的泪水一滴一滴落了下来:“枉费我们十月怀胎啊。”
    琴太姨娘忍不住瞪了她一眼:“你来照顾?你是没有照顾还是怎么的?上一次孩子们差一点儿就没有命了——就是有命也成了傻子,你说你是要一个好好的孩子养在他处,还是宁可他死,你也要养在自己身边?!”
    琴太姨娘也不想说如此重话,可是莲太姨娘每日都如此哭闹,让她烦不胜烦:莲太姨娘想孩子也是真的,但她知道莲太姨娘还是存了小心眼儿的——生怕自己的儿子以后不疼她!
    可是这大宅院里,要孩子养在身边不如要他们懂一个孝字!这才是以后他们会奉养她们这些生母、姨娘的根本;而让琴太姨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1 5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