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唯我煌煌大唐-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晋商也好徽商也罢,就连潮商和曾经广州十三行的商人们都一样。他们普遍在挣了钱之后,要么是回家购置大量的田地做地主,要么就是把大量的白银存在地窖里面。

    可以说,在这方面,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东土商人在这方面的意识可说是落后的。

    按照唐人的法律,要开启银行业务,需要大量的保证金,这一点,以伍秉鉴和眼前的六大晋商的家底来说,就是一家力有未逮,两家合作,还是能够凑得出足够的保证金的。可问题就在于,唐人对利率的控制实在是太严了。可以说,按照唐人律令上规定的最高利率,那他们做惯的高利贷买卖,怕是做不下去了。

    老亢头摸出了唐火,点起了旱烟,吧嗒吧嗒地抽连起来。

    良久,才听他道:“既然这印子钱挣不到钱,那不做这个买卖,也是可以的。”

    常家家主常彪迟疑了一下,道:“可是,老爷子,我担心的不是这个。我担心的是,乡亲用钱会不方便。固然,朝廷和唐人也有许多银行,可是那审核的程序,听着就繁琐!若是乡亲们急着用钱,又过不了人家的审核,那可怎么办?”

    众人都纷纷点头。

    常彪说的也在理。

    虽然说是高利贷,但是在这个年代,人们重乡土情分。毕竟,大家乡里乡亲的,商人们呢,又将就和气生财,因此,固然高利贷的利钱很高,可是真正在做这个高利贷的时候,遇到乡亲们不凑手的情况,或者是有个什么事儿需要拖延一下,他们这些晋商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让一下,或者是宽限几日,或者是看情况,减免一些利钱。

    这些,都是常有的。

    老亢头一皱眉头,忽然一敲旱烟,道:“既然国法如此规定,那,那我以后借乡亲们银钱,就按照国法来做。”

    “老爷子!”

    “老爷子,三思啊~!”

    “是啊,老爷子!”

    老亢头道:“我们做买卖的,讲的是和气生财,讲的是人气!印子钱固然是来钱的买卖,可到底有损阴德。更何况,比起这利钱,人和更加重要!我们的买卖能够做到今天,靠的就是诸位相与的帮衬。”

    老亢头明白,若是他们的印子钱还那么高的利息,日子久了,乡亲们固然表面不说,背后还是为议论纷纷的。与其是这样,还不如按照国法,降低利息。跟朝廷和唐人的银行一样的利息,却比朝廷和唐人的银行要便利,这才是留住乡亲们的心的法子。

    有了乡亲们的支持,就有了人和,才会有财源滚滚。只是这事儿到底还是要跟同行,也就是晋商们的另外几家说一声。

    常彪和曹文是立刻表示,他们也赞同。

    实际上,在背地里,曹家和常家已经这么做了,为此,他们还按照唐律缴纳了高昂的保证金。虽然让他们承受了很大的资金压力,却也让他们获得了银行业的从业资格。

    不过,就是以曹家和常家也不得不牙疼地表示,这保证金也实在是太巨大了,就连他们,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有了亢家老爷子打头,又有常家和曹家紧随其后,这印子钱,也就是高利贷的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然后,伍秉鉴就问起了新式纺织作坊的前景。没有办法,他在两广的时候,那两广的官员和宣徽府衙门也没有向他们广州的商人展现新式纺纱、新式织布机,所以,他很想知道为什么。


第269章

    听见伍秉鉴开口,在场的晋商都愣住了。要知道,作为晋商之首,如今他们六家都建了新式的纺织工坊,但是这也不是无偿的,毕竟,那契约上有一个专门的技术使用权费用,虽然不是一口气付清,而是分二十年支付,但是,他们终究还是付出了代价,而不是免费获得的。

    曹家家主曹文是就道:“伍相公,不是我们不通情理,而是这个,我们跟朝廷签了契约,不得朝廷的允许,我们是不能把这个技术让予他人的。包括您。”

    “我知道,我知道。曹相公多虑了。我只是好奇,为何朝廷许晋中做这个买卖,却不许我们两广的商人做这个呢?”

    曹文是道:“这个,伍相公,我也只是私底下猜测,怕是,做不得准。”

    “哦?说来听听。”

    众人立刻竖起了耳朵。

    他们都知道,曹家能够坐稳晋商中的第一把交椅,自然是有他们的独到之处,听听曹家家主的分析,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有好处。

    曹文是就对众人拱手,道:“一点浅见,若有疏漏之处,诸位相与且多多包涵。”

    “哪里哪里。”

    “岂敢岂敢。”

    众人纷纷抱拳回礼。

    曹文是就道:“这也是我私底下琢磨的。我私底下打听过,听说这极西之地,欧罗巴有个国家,叫做英吉利,早些年也跟我们大唐一起弄这个。听说,英吉利商人逐利,而英吉利国王又短视,不肯对之加以约束,因此国内商人和地主重利,把好好的田地都圈了,就用来放羊,导致民不聊生,死了很多人,因此英吉利,还有欧罗巴,有了‘羊吃人’这样的典故。这个英吉利,也因为死了太多的百姓,导致国力一阕不振,最后没了跟我大唐争霸的本钱,甚至因为损了根基,导致从一流强国沦落到了欧罗巴二流国家。”

    曹文是说一句,大家就惊呼一声,这惊叹声,此起彼落,不绝于耳。

    虽然曹文是得到的消息跟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出入,但是,对于这个时代,几乎可以说从来没有离开过东土的他们来说,能够得到这样的情报,已经很了不得了。

    渠家家主渠骁就道:“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乃是千古名言,那英吉利上至国王下至商人地主尚且如此,这大漠各族,怕是不能免俗。以曹大当家之言,我想着,朝廷怕是要用世人逐利的天性,把这大漠紧紧地捏在手里。而把新式纺纱机新式织布机交给我们,却不曾在广州露出一丝一毫,怕是担心两广百姓也跟那英吉利一样,最后出现羊吃人的惨状。而我们,朝廷对我们也有限制,不许我们将羊放羊,怕是这原因也在这里头。”

    渠骁这么一说,大家纷纷点头。

    没错,他们山西距离大漠近,越过长城就是大漠,附近又有煤矿,人口又众多,可是大量的土地都掌握在豪商的手中,大多数百姓只能沦为佃户或者是卖身为奴。因此,在晋中发展劳动密集的新式纺织业,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因为晋中可以从大漠得到充足的羊毛。

    但是两广就没有这个条件了啊。若是这两广出现了羊吃人的惨状,那不是害民嘛!

    不要说这个时代的商人觉悟好。这个时代的商人受儒家思想熏陶是一回事儿,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的商人跟工匠一样,刚刚经历过明清两代的他们,在内心深处是以自己的出身自卑的,因为在明清两代,尤其是明代,商人和工匠,都是贱籍,甚至明代立法规定,商人和工匠,三代不得参加科举。

    虽然到了清代,因为曾经的八大皇商的关系,清廷有放宽条件,允许商人子弟参加科举,但是,工匠的地位却没有获得提高。而让乡亲们进工坊,不是曹文是说,如果不是占了男耕女织的边儿,如果不是进工坊的都是女人,他们曹家的纺织作坊怕是不会这么顺利的开起来呢。

    没错,第一批进工坊的,多是女人。甚至因为纺织工坊需要大量的人手,使得如今晋中人家卖女儿的事情越发少了。为什么?因为十二岁一过,女孩子们就可以进工坊做工挣钱了。

    为什么是十二岁,那是因为国法规定,十二岁以下的孩子,无论男女,必须进学堂。

    也因为这个工坊来钱多,使得百姓们送女儿给人家做童养媳的事儿也少了。为什么?因为多留女儿一年,那就是拿一年的工钱啊。甚至有的人家,看到把女儿嫁出去,也不过得三五两银子的聘礼钱,而多留女儿一年就是八、九两银子的收入,都纷纷推迟了给女儿议亲的年岁。

    原因很现实,现在把女儿嫁出去,自己一年就要少三到六两是年收入,而把女儿多留一年,除了每年八、九两的收入不说,推一推,以后这聘礼说不定还会涨呢!

    也因为如此残酷的现实,也让商人们行事多了几分思量。

    听见渠骁这么说,伍秉鉴心中也是一动。

    是啊,两广不像晋中,靠着大漠,有大漠上源源不断的羊毛来源。可是两广靠近天竺,有棉花啊!

    伍秉鉴可是听说过的,这欧罗巴的棉布,可是顶顶有名的。

    就在伍秉鉴暗自思量的时候,就看见老亢头的儿子亢不悔急急忙忙地从外面一路小跑地过来,一进门就高声道:“爹!诸位相与!大事!大事!朝廷,朝廷给了那些匠人官身!”

    在座的人立刻跳了起来。

    老亢头甚至都没有注意到自己那旱烟的火星子已经燎了身上的鹤氅。

    他用根本不像他这个年纪的老人的速度飞快地窜到了门边:

    “你,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爹!朝廷的新政!说是有本事的匠人,就是能修新式纺纱机的那种,那样的匠人,根据本事的不同,分别享受正九品和从九品官吏的待遇,有专门的绿色袍服穿,还有基础俸禄,九品官吏该有的,他们都有。”

    老亢头一听,立刻长叹一声,道:“满人重商人,许我们商人子弟参加科举做官,可是如今的朝廷,竟然直接……”

    老亢头说不出自己此刻是什么心情。

    这九品的官身,可是比那些衙役、捕快等皂隶还要高一等呢。要知道,从大明开始,衙役、捕快等皂隶都是贱籍都是下九流,一样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亢不悔道:“爹,不止如此。诏令上还说了,衙役、捕快等皂隶虽然是不入流,但是依旧是吏,是朝廷的基础官员,虽然没有品级也不能穿绿色的袍服,但是一样享受从九品官吏待遇。不过,诏令上也说了,以后,这皂隶也再是世袭的了,一样要考试。”

    “真哒?”

    “可不是真真的。”亢不悔从自己的靴筒里面取出几张纸道,“那诏令,晚辈都抄写在这上头了。”

    老亢头一听,立刻夺了过来,仔细地看了起来。

    不过是几页纸,又是用毛笔抄写的,字很大,看着多,其实没几页内容,可就是这么几张纸,却在这些商人们中间宛如珍宝一样,被仔细地传阅了一遍。

    良久,才听常彪一声长叹:“果然是新朝新气象啊。”

    众人齐齐地,点了点头。

    在今天之前,他们何尝想过,这皂隶竟然也有了翻身的一天呢?


第270章

    因为这道诏令,最终导致了伍秉鉴跟这些晋商的聚会提早结束。立刻晋商会馆的时候,伍秉鉴坐在马车里面,一声不发,连他的长随和车夫都小心翼翼,生怕坏了他的好心情。

    而伍秉鉴,经过半个时辰的思考之后,终于下了一个决定。回到客栈,他好好地把自己收拾了一番,沐浴更衣,甚至连头发都洗了,然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在宣徽府衙门口等着了。

    辰时一过,宣徽府大门就开了,然后,一个小吏走过来,问明了他的来意,就把他领到了负责招商的相关官员的桌子前。

    伍秉鉴表面镇定,实际上很紧张,尤其是看到那小吏还给他倒了水,他更加紧张了,只是面上不显而已。

    不是伍秉鉴说,从他在宣徽府大门口等着的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这宣徽府衙门上上下下的态度都很好,好到了他心里发虚的地步。

    以前,他跟满清的那些官员打交道的时候何尝有过这样的体面?可就是这平白无故的、天上掉下来的体面,才让他如此地不安心。

    伍秉鉴暗暗地给自己打气,然后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那负责的羊姓官员也利落,取过一份表格,让伍秉鉴填写。虽然那表格的空格倒是不大,但是,伍秉鉴担心的,却是自己的籍贯,以及自己的目的。

    果然,填好表格之后,那官员一看,就皱起了眉头,道:

    “嗯?先生来自广州?”

    “是的,大人。”

    “那先生是想要在广州开设纺织工坊吗?”

    “是的,大人。”

    “如此说来,先生是想要在两广之地养羊喽?”

    伍秉鉴连忙道:“不是的,大人。小人尝听说过,欧罗巴的棉纺织业十分发达,而天竺距离两广很近,不说在两广种植棉花的本钱,就是从天竺进口棉花,也是有利可图的。”

    那官员这才笑道:“伍先生很敏锐。不错,天竺的长绒棉举世有名,但是,天竺人在某些方面实在是太懒散了,而且他们对女人的约束和歧视非常多,因此,在那边设立工厂,麻烦多多。你若是要在两广开设纺织工坊,宣徽府的确可以提供支持。这份文件你且拿着。回到广州之后,去当地的宣徽府衙门,他们会告诉你,要在两广开设新式纺织工坊需要作哪些准备。毕竟,两广每年的暴风雨可不是闹着玩的。”

    说着,就把文件中最后两页取了下来,递给伍秉鉴。

    伍秉鉴大喜,双手接过,连声道谢。

    等他拿着那份资料走出宣徽府大门,这才想起来,他好像一个铜板都没有出!

    站在宣徽府衙门的大门口,看着自己手里的文件,伍秉鉴狠狠地给了自己一个耳光,引来周围好几个人诧异却又了然的视线——又一个不敢置信的。

    而站在宣徽府衙门大门口的伍秉鉴,在这记耳光之后,终于发现,自己不是做梦,即便已经是了不起的大商人,伍秉鉴还是失态了。

    他的内心充满了狂喜,甚至有一种冲动,想学小孩子,手舞足蹈地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可是另一方面,他又身为广州十三行行首多年,颇有城府,因此虽然激动,可到底还是把这心情给强压下去了。

    他的长随在远处小心翼翼地看了他好一会儿,这才打着胆子过来,道:“东家,你这是……”

    伍秉鉴道:“回去,回去再说。”

    这些事情肯定是不适合在这宣徽府衙门大门口说的,而且,他也的确有事儿需要跟顾盛商量一下。

    这几日,伍雨薇就跟出了鸟笼的鸟儿一样,开心得不得了。这里,没有她的姆妈唠唠叨叨,要求她像个大家闺秀,因为唐人闺女们,一个个比她更洒脱,文则赌诗泼茶斗酒,武则赛马蹴鞠,甚至扛着武器硬杠。

    也因为洛阳如此氛围,让伍雨薇在征求了父亲的意见之后,把自己的那双小脚给放了——她不但放了,她还去唐人的医馆里面做了矫正手术。虽然眼下还不能下地,但是伍雨薇很期待,百日之后,她能跟唐人家的女儿一样开开心心地在草地上奔跑。

    伍秉鉴回来的时候,就看见女儿坐在轮椅上,手里拿着那天刚买的邸报,跟顾盛讨论最新的诏令呢。

    听见父亲从外面走来,伍雨薇立刻给了父亲一个大大的笑脸,道:“父亲,按照这份诏令,女人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您说,我去试试如何?”

    伍秉鉴本能地反对:“胡闹!你一个女孩子家,去考这个做什么?”

    伍雨薇道:“可是父亲,按照唐律,可不止进士科,他们还有明经科和明算科。若是明经科,我还担心,可是这明算科,却可以试一试啊。”

    没错,当初磨着伍秉鉴让她放了脚,她就存了这样的主意。作为伍家的小姐,她也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只是她自己也很清楚,以前家里给她提供优质的教育,为的,还是让她提升自身的修养,顺便给自己镀镀金,将来嫁个好人家。

    如果是之前伍雨薇没有跟着父亲来到洛阳,她怕是会接受家族给她的安排,跟她的姐姐们一样,选择嫁人,相夫教子。

    可是来了洛阳,看到那些唐人女孩儿们自由自在的模样,她心中也升起了这样的念头:作为女儿,她享受着家族的栽培之后,自然也是要回报家庭的,不过,在今天之前,她唯一能够回报家庭的,就是结婚生孩子。

    可是她并不想这么过一辈子,因为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遇到一个跟自己的父亲一样出色又宽容的人。

    如今有了另外一条路,而且一样能够给家族带来利益,她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

    如果是别的考试,她是没有信心的。可是,这个皂隶的考试,她却想试一试。

    伍秉鉴听女儿这么说,立刻放下了脸,道:“胡闹,你养好自己的脚是正经!皂隶是什么身份,你难道……”

    伍雨薇道:“爹~!大唐的官吏制度跟前朝都不一样!前朝这皂隶是贱籍,可是按照唐律,这皂隶一样能升官!爹~!女儿想着,就是要这一科去考才好呢!现在大家还没有回过神来,因此考的人必定不多!等日后那些人回过神来,怕是又一个科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且,家里多一个做官的,给家里也能带来源源不断的好处,不是吗?唐人可不忌讳女人做官呢!”

    伍秉鉴没有办法道:“可是你的脚……”

    伍雨薇道:“这个考试,在三个月后呢。大夫也说过,伤筋动骨一百天。三个月后,我差不多应该可以走路了。可以参加考试了。”

    “可是你是女孩子,而这个皂隶,算是半个武职……”

    伍雨薇立刻举起了诏令,道:“爹,你看,这上面也有文职呢!”

    伍秉鉴无奈,只能应允。

    好吧,就跟伍雨薇说的那样,既然唐律是这么规定的,也不忌讳女人做官,那么,女儿想去,那就去考好了。给家里带来好处是其次,女儿做了唐人的官儿,也是镀金,到时候给家里钓个唐人女婿,那才叫真的好呢。

    这样一想,伍秉鉴也不再反对。

    不过,既然伍雨薇想考这基层官吏,伍秉鉴就想再尽一下父亲的责任,至少,全程陪考,陪女儿走过这一关,那么,他在两广开设新式纺织工坊的计划,就只能委托别人去做了。

    而这个人选,不用多说,就是顾盛。

    伍秉鉴把顾盛请到房里,跟这位好伙伴好生商量了一番,第二天,就把顾盛送上了南下的船。顾盛孤身南下的时候,怀里就揣着那份文件和伍秉鉴的委托书。

    而这边,伍秉鉴到底十分上心女儿这次的考试,他不但关心女儿的脚的痊愈进度,还花费了重金,求来好药,只为了女儿的脚能好得快一点。

    等三个月后,到了考试的那一天,伍秉鉴送女儿入考场,结果看到了好几个熟悉的面孔,都是陪着家里的孩子来的。显然,聪明人不止他们父女俩,晋中也有很多人家都想到一块儿去了。而且,从考生的角度上来说,女子的数量甚至比男子还多些。

    这一考,就是三天,也亏得考场提供现成的热茶、凉水和藿香正气丸,让考生们不致于在考号里面中暑。从考场出来之后,伍雨薇都怀疑,自己身上都馊了。

    不过,伍雨薇对自己这次的考试很有信心:一来,考卷术数的比分很大;二来,基础的试题,那些经史子集部分,她都答上了;三来,典故的部分果然容易,所以她很有信心。

    果然,这一次的基层官员统考,伍雨薇的成绩不错,甚至因为她在后面的术数,账本类的附加题上,她得了满分,因此被常平仓要去,做了一个见习小吏。而伍雨薇专业够扎实,账本做得干净漂亮,工作还努力,很快,她获得了升职,甚至比那些跟她一起考中的晋商家庭出来的女孩儿升迁得更快。

    这都是后话了。


第271章

    汉人之中有跟伍秉鉴这样的开明人士,当然,汉人的读书人、士人、乡绅们中间一样存在着开明人士,就跟汉人腐儒这个群体一样有名。

    哪怕伍秉鉴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可是当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伍秉鉴甚至也有一种挨了雷劈的感觉,绝对的震惊之外,还有不知所措,以及绝对的恐惧。

    因为有腐儒去叩阙了。目的是,让女人继续缠足。

    汉唐式的宫殿群,有一种特殊的建筑,叫做宫阙,又叫汉阙,一般都是建在宫殿群正门口,左右各有一座。百姓需要请愿的时候,就要这宫阙前磕头,所以,百姓向君王请愿,又被叫做叩宫阙,简称叩阙。

    那些腐儒们以为这样就能够获得李嫣的接见,可他们却不想想,作为君主,李嫣本来就是女人!这次这些腐儒们希望女人继续缠足,那么下一次,他们是不是要提出把女人赶出朝堂,再下一次,他们会不会集结起来,把李嫣这个女皇幽禁起来呢?

    李嫣怎么可能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李嫣根本就没有见这些腐儒。

    她不但没有见这些腐儒,她还把这些腐儒丢进了大牢,处以三年的徒刑,也就是罚这些腐儒做苦役三年,并且颁布了新的诏令,诏令之中,再一次强调:缠足,乃是残疾!而且还是后天所致的残疾。残疾之人不得为官。

    全国都轰动了起来。

    按照唐律,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