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武侠]故国神游-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昆犹如走投无路的野兽,想拼死一搏,没有实力,想与负心的师妹同归于尽,又缺乏勇气,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苏夜反复衡量双方之间的距离,始终没有完全把握,便道:“我言出必践,驷马难追。你若放弃这逃生的机会,可未必会有第二次。”
  她清澈如秋水的眼眸中,忽有寒光一闪,周身上下,涌出一股无可抵御的气势,仿佛变成了世上最可怕的东西,让人看她一眼,便被气势所夺,情不自禁地感到害怕。
  人在遇险之时,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拼死奋战,要么转身逃走。成昆看出她武功远胜于自己,早就失去拼命的勇气,此时又被她气机锁定,更觉心颤神惊,不由问道:“你要怎么保证?”
  苏夜冷笑道:“我杀你不比杀蚂蚁困难,为何要向你保证。你仔细想想,我和阳顶天没有交情,能保下夫人,自然最好不过。若保不下,他将罪责尽数归在我身上,那我也愿意担着。只可惜你武功高强,正当盛年,糊里糊涂死在这里,岂不令人痛心。”
  成昆听到这里,居然又追问了一句,“你当真放我下山?”
  苏夜笑道:“当真。”
  “以后呢?”
  他步步逼问,苏夜却不动声色。她微笑时,笑容清冷淡漠,似乎对面前的人十分不屑,但这清冷中,又带着动人心弦的妩媚,“以后的事自然以后再说。天下这么大,难道你运气真这么差,再次被我找到?你只要找个谁都想不到的地方躲着,便能平安无恙。”
  她肯与成昆讨价还价到现在,已证明她并非必须现在杀他。既便谈判破裂,她强行救援阳夫人,其实也有六七分把握。何况她医术不在胡青牛之下,担当的起阳夫人受伤责任。
  她有恃无恐,成昆却得孤注一掷。他听她语气笃定,终于相信了她,更不愿继续逗留,惹来明教中人甚至阳顶天本人。他紧绷的情绪一松,苏夜立即心有所感,也暗中松了口气。
  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师妹,我们的缘分终于尽了。恭喜你心愿得偿,当上魔教教主夫人。哼,阳顶天有你做妻子,真是幸运之至。。”
  阳夫人只是哭,一句话都答不出来。苏夜笑道:“你究竟说够了没有?”
  这一刻,成昆与她目光相对,又迅速垂下了眼睛,竟不敢直视她的脸。他心念百转,想在离去的同时,下重手杀了阳夫人,再去找个地方自尽,以殉今日之情。然而,苏夜轻功远胜于他,武功出神入化,绝对不在阳顶天之下。她随便扫一眼,便会知道阳夫人重伤难救,必然不肯给他逃走的机会。
  所谓无毒不丈夫,两权相害取其轻,成昆慑于她武功太高,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他怨毒地瞪了她一眼,冷笑道:“好,我认栽。”
  他左手用力前推,将阳夫人推向苏夜,顺手在她背上点了一指。阳夫人猝不及防,当场喷出一口鲜血,踉跄几步,已被苏夜稳稳扶住。转瞬间,她周身寒冷如冰,冻的不停打颤,想要自行运气抵抗,情况居然比不抵抗时更糟。
  苏夜面沉如水,将手掌贴上她肩头,一探之下,发觉阳夫人并无生命危险。但是,成昆的“幻阴指”指力阴毒,又点在她后心要穴之上,想要驱毒,少说也得一两个时辰。
  不过,一两个时辰足够她追上去,杀成昆一百次,回来救阳夫人十次了。她足不点地,把阳夫人拖进卧房,往床上一扔,便道:“我去追他。”
  她话音方落,便要移步,忽然察觉屋外又有人来,侧耳一听,顿时气急败坏,怒道:“怎么所有的事都挤在一起!”
  来者是敌非友,正是前往秘道闭关疗伤的阳顶天。秘道中不见天日,也没有计时工具,分不清白昼黑夜。但他身为明教教主,其实并不需要计时。反正他大功告成后,就得迅速离开秘道,回归总坛中,不可能继续住在那里。
  苏夜想暂行避开,转念又一想,觉得自己无法置身事外,只好肃立当地,静等阳顶天进门。
  今夜子时已过,教主卧房中还点着灯,已经令阳顶天十分奇怪。他满心狐疑,刚转进内室,便见夫人奄奄一息躺在床上,苏夜面无表情站在旁边,几乎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饶是他心志坚定,也不由愣在门里,沉声道:“怎么回事?”
  他口中说话,心里却记挂着阳夫人,一句话说完,立马来到床边,俯身查看她的情况。他武功何等高明,刚一把脉,就发觉阳夫人伤势颇为沉重,再转向苏夜时,态度已和过去大为不同。
  这也难怪他起疑心,换任何一个人来,都会觉得首要嫌疑人是她。苏夜不胜郁卒地叹了口气,说道:“阳教主切勿心急,你听我解释。”
  阳顶天自然不会回答“我不听,我不听”,点了点头,缓缓道:“你说吧。”
  苏夜久经风浪,刹那间,心中出现了几十个理由,却没一个有用。而且,阳夫人正横在床上,总有痊愈的时候。就算要说出真相,也由当事人来说比较好。幸亏阳夫人很有良心,重伤之际,仍然记得出言为她说话,有气无力地说:“顶天,这事和苏姑娘无关。”
  说完这句话后,她充分发挥了性格特点,觉得难以出口,就直接没了下文。苏夜顶着阳顶天锐利如刀的目光,无奈道:“对不住,我没办法解释。若问我刚才发生了什么,我只能说,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都是我心软的过错。以后我必定先杀人,再办事,永不相信任何恶棍。”
  阳顶天皱眉道:“你究竟在说什么?”
  苏夜一笑,摇了摇头,“阳教主,你很快就会知道了。我现在要离开光明顶,下山追杀一个人。今夜发生的事非常尴尬,外人不便置喙,更不便在场,待我走后,你去问你夫人好了。但我离开前,你能不能回答我一个问题。”
  阳顶天再蠢,也听出她和阳夫人的伤没关系,虽极为不解,仍尽可能平静地回答道:“请讲。”
  “金毛狮王谢逊家在中原,我有急事要找他。请你帮我的忙,把他的居处告诉我。”
  阳顶天身为教主,自然知道法王的家人身在何处,以便遇到意外时,能够及时传信过去。他犹豫一阵,最终选择相信苏夜的人品,依她所言,取纸笔写下地址。
  谢逊妻子出身江南,也住在江南。只因江南与西域气候相差太大,谢逊怕她难以适应,迟迟没把家搬来。但他们分居两地,终非长久之策,恐怕再过一两年,谢夫人就会被送上光明顶了。
  这对苏夜来说,自然是个好消息。十二连环坞控制江南帮派,与江南世家大族、地方豪强都有密切联系,想要打探消息,远比北方方便。倘若谢逊不走运,真遇上了仓皇逃回中原,恨透了明教的师父,她也能及时作出应对。
  阳夫人伤势虽重,却未超出阳顶天的能力范围。苏夜深恨自己把大反派当成情圣,惹出这么一场麻烦,决定不再耽搁时间,向阳顶天再三致歉,客客气气地辞别,便毫不犹豫地下了山。
  成昆熟悉光明顶的路途,知道明教设下重重关卡,为安全脱身,必定再次使用明教秘道。他和阳顶天分别从两个入口出入,居然没碰上彼此。苏夜则没有这个方便,只能原路返回。阳顶天在她离去之前,给她写了一份教主手令,命令沿路关卡不得为难。
  苏夜一来为自己考虑,二来也被成昆激起了怒气,已经非杀他不可。她曾经想过,成昆那人极易做出极端选择,没准心生不忿,会大胆埋伏在秘道里,偷袭阳顶天或者阳夫人。而她如果蹲守秘道出口,便等同于昭告天下,表明阳顶天犯了教规。
  不过,以她对阳夫人的了解,退路已经被彻底掐断,阳夫人反倒更有可能坦白交待。如果到了这个地步,她还要说假话隐瞒,那任何人都没办法救她。
  她决意釜底抽薪,不去搜索成昆行踪,更不在路上耽搁,按照原定计划,一离开西域昆仑,便踏上归途,没事人似的回归中原。一入中原,她便急奔江南,将至长江时,放出十二连环坞中特有的联络讯号,急召离此地最近的坞主和舵主前来相见。
  五年以来,由于她积威甚重,命令均能得到迅速准确的执行。下属刚刚才到,她便令他们传递她的命令,下令各个分舵严加防守,日夜不停巡逻,防备一个名叫成昆的人。除此之外,她又亲自画出成昆肖像,以便按图索骥。只要成昆敢来江南一带进行报复,她就有信心将他找出来。
  做完这些事情后,她搭乘水上最快的小船,沿长江而下,在水道上与二湖主夏侯清见面,一一解决重要事务,并说出自己接下来的行踪。
  在此之后,她乘船抵达长江南岸,由水路转陆路,向谢逊所居之处行去。


第二十章 
  苏夜东归途中,时常琢磨成昆的性格为人,以此推断他将作出什么举动。
  西域乃明教势力范围,想找一个受伤的人,显然非常容易。他可能有过同归于尽之心,等逃下光明顶后,头脑一冷静,就会觉得性命极为宝贵,应该想都不想,掉头折返中原。他身受重伤,当务之急为找到安全地方疗伤,一旦发觉伤势难以痊愈,必然焦急烦躁,想要寻求他人帮助。
  她非常了解成昆,也许比任何人都了解。此人文武全才,心狠手辣,做起坏事来如鱼得水。只要他认为自己实力不足,就会投靠、借用更强大的势力,然后借力打力,甚至直接利用同情他的好心人,挑起更了不得的争端。
  这样一个人,绝无可能甘心蛰伏,非要竭尽所能报仇不可。如今阳顶天还活着,明教像铁板一块,难以撼动。十二连环坞势力浩大,把持水道命脉。她在江上振臂一呼,立即一呼百应。成昆即便再有报复之心,也是有心无力。
  然而,她和阳顶天不同,顾及不了日后之事。时间一到,她必须返回自己的世界,眼前种种风光,立即化为梦幻泡影。她离开前,势必要解决这个心腹大患。
  她一向认为,好的下属等于成功了一半,但什么才算“好下属”,需要因势而定。
  五年中,倘若十二连环坞吞并一个帮派,而其帮主又没有可杀的罪行,她往往不加黜落,而是采取其他手段控制他们,让他们直接为她效命。譬如巫山帮帮主、神女峰掌门这些颇为可疑的人物,都成了十二连环坞的坞主。
  这种做法确实方便,缺点也显而易见。她并未定下百年大计,却也不想让十二连环坞风流云散,便倾尽全力,亲自培养出了一批亲信,帮忙掌握帮中大权。其中佼佼者有十余人之多,又以夏侯清最为出色,足以托付重任。
  他年纪也许有些大了,但阳顶天年近五十,张三丰已是八十岁的高寿老人。对于一个帮派而言,年纪大的领导者反而更具优势。何况,夏侯清武学天赋不错,头脑冷静清晰,性格沉稳笃定,很难找到比他更好的守成者。
  她这次回来,确认不再离开中原,便对他稍露口风,表示即将一去不回。其实这一天早晚要来,所以她过去曾多次提到这事。但她年纪轻轻,号令群雄,中原武林无人比她更风光,导致听到的人最多摇摇头,陪着她说笑几句,才不会相信她愿意抛下权势。
  因此,夏侯清确认她并非说笑时,简直惊愕诧异到了极点。但他不愧是被命运选中的人,见湖主心意不可挽回,便将惊讶之情收起,一心辅助她完成收尾事宜。
  苏夜急于与谢逊见面,并非觉得成昆能突破生理极限,在她之前赶回中原。但她知道,谢逊自幼拜进成昆门下,没有什么事是成昆不知道的。她担心天意弄人,让他刚回来,就碰上满头雾水的谢逊,生出禽兽不如的想法。即使事情没这么发展,成昆也有可能前来投奔徒弟。
  所幸她的担忧落了空,一切都十分顺利。谢逊家住江南小镇,离鄱阳湖很近,风景清幽秀美,乘马车走上一个时辰,便能进城购买镇上缺乏的东西。附近设有十二连环坞的重要分舵,又有鄱阳湖这个分坞,使她行事极为方便。
  谢逊师父与教主夫人偷情,恩怨牵连多年。他若知道这件事,尴尬程度恐怕只逊于当事人。无论师父杀了教主,还是教主杀了师父,都会成为他难以承受的惨事。就算大家都活了下来,以他的性格,未必再有颜面回到光明顶。
  退一万步说,即便真有必要将事情告知谢逊,也最好由阳顶天开口,而非和他只有一面之缘的她。
  苏夜考虑过后,全不打算现身和他相见,确认那里只有他们夫妻两人后,便直接离开,前往鄱阳湖住下。她一进分坞,便又布下重重布置,再次确认各分舵的守卫情况,并命令暗桩监视谢逊住处,只要发现可疑人物,立刻回报给她。
  这些暗桩大多不会武功,擅长刺探打听,外表看去只是普通平民百姓,很难引起旁人疑心。纵使谢逊才智过人,察觉了不对,那也没什么要紧。反正她并无恶意,最多公开现身,告诉他自己就是十二连环坞之主。
  至此她心中已有把握,认为成昆只有几个可能的去处。若他未曾受伤,还有可能凭着超卓武功,投靠元朝廷,为官府出谋划策。如今他右臂已废,实力大打折扣,未必能够取信于人。这样一来,可选范围就更小了。
  她既知谢逊无恙,也不着急去追踪成昆下落,顺便命人放出消息,说她人在鄱阳湖。这自然是为了防止仇家蓄意报复,若有阴谋,可以针对她本人发动,减少伤及无辜分舵的机会。此外,她命人购买兵器粮食,向铁匠铺订购暗器和弓箭,清点十二连环坞的库存钱粮资源,有条不紊地安排妥当。
  如今元朝气数未尽,并无大厦将倾,无可挽回的迹象。她在时,还有可能拼命一搏,等她离开,凭十二连环坞的实力,尚无法与朝廷相抗。明教远在西域,能够避开官军追捕,安心壮大自身实力。可江南本为富庶之地,官府中人只要发现十二连环坞群龙无首,必定蠢蠢欲动,想要击溃甚至接管这个水上黑帮。
  也许还没到元末乱世,十二连环坞便在江湖中销声匿迹。这是她不愿看到的发展,因此,比起无限制的扩张膨胀,最终引来朝廷水军全力围剿,她更希望他们以守成代替崛起,守住眼前基业,等待恰当时机。
  她留在鄱阳湖中,命各舵主送来资料和密报,一一查看,选出品行败坏的帮众,准备加以剔除。她一直在做类似的事情,只因还用得着他们,力度一直不大。到了这个时候,她开始采取雷霆手段,专心处理他们,以免自己离去之后,这些人成为帮派中的毒瘤,一发不可收拾。
  由于时间相当紧迫,十二连环坞成员又错综复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苏夜时常需要忙到下半夜,才能将预计的工作完成。
  但她并不在意,反倒有不少成就感,心知等她大功告成,十二连环坞可能不如过去那么气焰熏天,却足以自保延续,直至数十年后。
  与此同时,她已经有了准备,预计这番雷霆之举将引起下属不满,乃至一整个帮派的反扑。她虽然将各帮派的原始力量打散,分别编入各个分坞,却知道这些人生长江南,同气连枝,即使这么做了,也难以遏制他们私下来往。
  事实上,她对十二坞坞主的品行都心里有数,明白何人值得信任,何人两面三刀。这些人都已服过三尸脑神丹,性命捏在她手中,哪怕铁了心反抗她,也必须像成昆那样,借助外人的力量,否则只是送死而已。
  也许因为这恐怖剧毒,她迟迟没有等来预计中的反扑。到了本月十五,她看完当日送来的急报,抬头一看,只见窗外月白风清,不由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湖光峰影,银光粼粼,若有所失地一笑。
  她很喜欢笑,面对任何情况时,都能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让人觉得她脾气必然很好。这是真的,但有些时候不太适用。
  其实无论在什么时代,一个人长大之后,即使面对家人、朋友,也最好控制住情绪。她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且很乐意身体力行。此时,她的笑容里有释然,也有期待,还有隐藏的很深的忐忑。
  她想起了真正的十二连环坞,想起了她真正的身份权势,想起了正等待她回去的帮派总管,还想起了她即将要做的事情。从江南到北方,应该是段十分漫长的路程。她准备了接近十年,总算要踏上这条前途未卜的路。
  想到这些时,投胎之前的生活就变的很飘渺了。在那个时候,她地位很普通,能力很普通,过着和别人没有差异的普通生活,似乎没给这辈子带来多少好处。但她仍然十分感激过往经历,自己保留了记忆,依靠成年人的头脑和判断力,才能连续几年颠沛流离,成功地活了下去,一直撑到被路过的红袖神尼收养。
  “同样衔玉而生,真庆幸我没被命名为苏宝玉啊……”她摸了摸玉佩,喃喃自语道。
  鄱阳湖分坞坞主本为三江帮帮主,名叫周无畏,投靠十二连环坞后,成为坞主之一。苏夜住进鄱阳湖后,一任起居事宜由他亲自安排,传话也由他亲传。
  他走进书房,恰好听见湖主一声幽然长叹,顿时一愣,差点又跨了出去。但苏夜已经转过身来,皱眉问道:“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周无畏施礼道:“本来不敢打扰湖主,但聂鹏兄弟、梅石坚兄弟、盛魁山兄弟联袂求见,可能有重要事务,所以才来请湖主示下。”
  苏夜听到这三个名字,忽地又笑了笑,笑道:“都这么晚了……也罢,让他们进来。”


第二十一章 
  苏夜行事肆无忌惮,爱见谁就见谁,从来没有半点顾忌。只要她乐意,可以半夜从床上爬起来,出门会见外来房客。此时,她一声令下,分坞关卡轰然洞开,守卫自觉收起刀枪,让三位深夜来访的坞主进入水寨深处。
  他们并非独自前来,身后还带着三个陌生人。这三人老的极老,年轻的在三十岁左右,都穿着道袍,似乎是道家人物。老道士长眉白须,鹤发童颜,脸上没半点皱纹,从肌肤深处,隐隐渗出一层青色,使皮肤更为光滑。若说他是张三丰,恐怕会有不少人相信。
  两位年轻道士多半是他的弟子,高鼻深目,显然来自西域。他们身着道装,宽袍大袖,身上未携兵器。年纪大的那位较为沉稳,有高手风范。年轻点的却目光闪烁不定,一见苏夜,便再不肯移开眼睛,盯着她看个没完没了。
  苏夜见到这个阵势,难免有些意外,秀眉略略一挑,脸上再次泛出微笑。三位坞主中,以盛魁山年纪最大,地位最高。他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说:“湖主,我等有要事禀报。”
  他这么说,有着让苏夜遣走外人的意思,以便与湖主单独谈话。周无畏心中不由十分恼怒,刚要说话,便见苏夜缓缓挥手,温声道:“周坞主,你带人下去,撤掉此地的暗哨。几位兄弟既要和我密谈,那就给他们密谈的机会。”
  周无畏不敢违逆她的命令,虽觉不满,仍然喏喏连声,退了下去。苏夜见他带人退出门外,这才请访客分宾主坐下,抬眼扫视一圈,微笑道:“怎么不见姚坞主?如果她也来了,你们四人才叫凑的整齐呢。”
  “姚坞主”便是原来神女峰的掌门,人称“姚婆婆”。她占着神女峰的好地方,却爱做下三滥的买卖妇女生意,专门派弟子去拐卖无知幼女,加以培养,送进青楼赚钱。她归顺十二连环坞后,和聂鹏等人臭味相投,只因害怕苏夜,才不敢再做任何坏事。
  盛魁山面露不解之色,答道:“湖主何出此言?今夜之事,可与姚坞主毫无关系。这三位是玄冥派的高手,来自西域武林,因为明教气焰嚣张,打压教外势力,愤而来到中原。他们听说十二连环坞势力极大,您老人家又是数一数二的英雄人物,特意前来投奔。别看百损道长年纪老迈,却是神仙人物,和武当张真人不相上下。”
  苏夜恍然大悟,微笑道:“请恕我孤陋寡闻,没有认出这位高人。”
  百损道人开口答话,声如洪钟,显见内力极为充沛,“敝派百年前被迫离开中原,迁往西域,自此再也没回来过。龙头不知道,那也没什么奇怪。”
  他自重身份,说了句客气话,便不再说话,等着她的下文。周无畏遵奉苏夜的命令,将这间大寨附近的帮众调走,没了屋外的口令声,以及湖上时常出现的摇橹声,外间屋内,均是万籁俱寂。
  这片寂静充满生机,又危机四伏。苏夜缓缓说道:“三位既想加入敝帮,那是最好不过。苏某不才,想多问一句,为何天下之大,你们唯独挑中了十二连环坞?譬如西域明教,人多势众,未必比敝帮差到哪里。”
  百损道人冷冷说:“阳顶天为人霸道,明教中人行事百无禁忌。老道虽然老的快要死了,却还不想听那种人的号令。”
  苏夜笑道:“原来如此。”
  梅石坚在旁凑趣道:“百损道长武功出神入化,那是不用说的。就连他门下两位高足,也有‘玄冥二少’的美称,绝对不输给六大门派的门人。三位诚心诚意,甘愿把在西域得来的宝物献给湖主,聊表崇敬之心。”
  他急于取信苏夜,话说的未免过了。百损道人咳嗽一声,用目光示意。他的大弟子手中正抱着一个很大的木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