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红楼种种田-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边疆之累?
      一念及此,巧姐登时像是坠入了无底的深渊,只觉整个人都似浸在乌沉沉的江水里,半晌也不知要怎么办。小红看她神思迷惘,以为她是受惊失了心魄,忙拭泪上前,凑近了巧姐抚慰道:“姑娘,姑娘,你可别吓唬我,若要是你也有个三长两短,可让我们如何是好?”
      巧姐直挺挺的站着,凭小红怎么叫唤,也依旧是牙关紧咬,死活不开口说出句话来。小红吓了一跳,只管掩袖哭着叫她,刘姥姥恰已端了茶水进来,看她主仆都在屋子中央站住,又瞧着光景不好,忙道:“姑娘这是怎么了,怎的不坐下说话?”
      小红一见姥姥进来,也顾不上平儿嘱托的话,一把拉住她直拖到巧姐面前说道:“姥姥快看看姑娘吧,这到底是中了什么邪了,我怎么喊她,她都不理。”
      刘姥姥见状,慌得放下手里的杯子,摸了一把巧姐的额头,又拉过她的手,顿觉掌心冰凉骇人,扭身对着小红说道:“你跟姑娘说了什么了,把她吓成个这样,魂儿都不齐全了。”
      小红听她这么问,不敢说出实情,担忧自己走后巧姐再受了委屈,便带着哭腔道:“何尝说了什么,不过是劝她在这里安心住着的话,谁知姑娘听了陡然发起痴来。姥姥,你是上了年纪的人,好歹劝一劝姑娘,有什么事都别心里去,总有雨后天晴的时候,再这么样回去了我怎么跟太太和奶奶们交代。”
      刘姥姥忙道:“没说了冲撞的话就好,这事原也不妨碍,看姐儿这样,须得叫一叫魂才使得。姑娘你往这边站一站,我给姑娘掐一把就好了。”
      小红便听话的挪过身子,让刘姥姥站到巧姐面前,挥手在她眼前摆了两下,巧姐却连眼珠子都不眨一个,刘姥姥上下看了一回,才伸出手在巧姐的后脑勺狠拍了一下,口中念念有词道:“姑娘家来吧,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儿呢。”
      PS:是因为写的不好么~~蹲墙角画圈圈,为什么大家都不给票撒,连个收藏都不给一个~~就是意见也可以提一提的嘛~~ 第二十一章释前嫌月下追幼主(1)
      巧姐此时正在迷雾里打圈圈,看了四周皆是黑惨惨的夜色,她往前走一步,那夜色便退开一步,她往后退一步,那夜色也就跟着近前一步,左右挣脱不开。耳边又不断有人耳语,听声儿倒像是朱红银杏两个人在说话,嘈嘈切切,并不不太分明,隐约听到:“姑娘也快安生些吧,没见过你这样难伺候的。”言犹在耳,竟与当日她将死之时的话一般无二。
      巧姐心下骇然,又听一个声音咳喘说道:“该教的我都教给你了,以后还要靠你自己才是。”这又是潇湘妃子的语气了,巧姐慌了神,一地里遍寻不着,脑海中嗡嗡作响,欲要叫唤出黛玉,偏偏身子不听使唤,五官都似不是自己的一般,连开口的劲道都没有了。
      她正在那里天人交战,幸得刘姥姥过来在她后脑勺拍了一巴掌,才猛然转醒,嘴里咳了一声,不意呕出一口血丝,小红用帕子接了,少不得又哭一遍。
      倒是刘姥姥尚还镇定些,忙把水端来伺候巧姐儿喝了,告诉她道:“这不是什么病,不过是魂灵归窍,呕的一点子心血,歇一歇就好了。”说罢,又拉着巧姐道,“到底是为什么惊成了这个样?”
      巧姐惊吓了这么一会子,心里头早已憋了一股委屈,此刻见刘姥姥在跟前,一想到今后要面对的种种痛楚,不觉扑进姥姥怀里放声哭了起来。把个刘姥姥惊得手足无措,一面拍着她的后背,一面抚慰道:“姑娘莫怕,有什么只管和姥姥说好了,姥姥替你拿个主意罢。”
      巧姐哽咽不歇,半晌从姥姥怀里抬起头道:“姥姥你白疼我一场了,我怕是再不能在这里住下了。”
      刘姥姥忙吃惊道:“果真是要接你家去么?”
      巧姐低泣着点了点头,小红听见忙拉过巧姐护在身后,对刘姥姥说道:“姥姥别信姐儿胡说,我们家二爷还不曾回来,姐儿家去住万一再受了欺负可怎么是好?原本这次来,就是平儿姐姐不放心姐儿,担忧她住的不习惯,才让我来看一看。如今我看姐儿吃喝都好,也说了姥姥和青儿都尽心尽意的伺候,才刚那么说,不过是我来时跟姐儿说要带她家去的话,姐儿故意恼我才如此。既然好不容易来了,好歹要多住几日,方不枉费姥姥的心意,我就不便久留了,姑娘在姥姥这里,烦劳姥姥好生招待罢,日后姐儿有福了,必当忘不了姥姥的大恩。”
      巧姐听见,性子顿涨,不理会小红此番的好意,撇开她的手只管心直口快道:“姐姐这是怎么说的,蝼蚁偷生实为我辈不耻,如何让我坐享太平,却叫你们回去不得安生?这些日子虽承蒙姥姥和婶母厚爱,让我享受了这么些日子,可是人各有命,他们既然一心要寻我,不如回去和平儿姐姐她们图个团圆,一了百了算了,强如叫人成日惦记。”
      小红见她又发起了在家时的倔强脾性,又是气又是急,回身猛的抱住了巧姐劝道:“姑娘怎么一句话都听不见了,连平儿姐姐嘱我告诉你的,你也忘了么?我们这样胆战心惊,瞒天过海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自个儿过得好么,还不是为了姐儿将来能有个安生之所。你如今大了,往日****奶在时,你想怎么样都没人拦着,可这会子****奶早已魂归天际,你只道你是个硬性儿的,又哪里知道外头的艰险?你若是回去,也好,那就等我死了,离了这里,眼不见心不烦的,你再回去。何苦让我两头受累,反不讨好?”
      说着,眼泪便似断了线的珍珠,成串的落个不停。
      巧姐让她说动伤心处,又看小红在此落难之时,不仅没有对自己弃若敝履,相反冒了这样大的风险来通告自己,着实让人可叹可敬。只是一想到家中基业散尽,祖父累罪,仆佣入狱,她便十二分的不愿苟延残喘在乡间野地里,无奈由她抱住,也泪如雨下。
      刘姥姥混沌听了一半,也不知她主仆打得什么哑谜官司,从那一言半语里自己估摸猜了,也误以为是小红要带巧姐回去,只不过碍着府上有了什么事,巧姐不愿回去,二人说话恼起来而已。她是乡下人,哪里晓得城中风云突变的险恶,这会子只知好言相劝了巧姐和小红,又拉她二人坐下,伺候巧姐擦拭去泪珠,方道:“姑娘和姐儿有什么话是说不得的,偏偏要恼起来?姐儿不愿回去,就不用回去,姑娘来一趟,也不能白来。别看我们这里穷乡僻壤的,若是收拾收拾,哪里住不得人呢。依我说,姑娘也别忙回去,若是你府上不放心巧姑娘,你今儿就住下,待我命我闺女收整了上房,留给你们两个住了,到那时姑娘便知我们对待姐儿如何了,回你们府上太太们奶奶们若是问起,你也有个交代,岂不更好?”
      巧姐和小红执手相看了,只见一个薄唇轻抿,一个青首微摇。巧姐是欲要说,又不便说;小红却是欲要留,却不能不走。
      眼见刘姥姥还眼巴巴的等她二人回信,小红在底下偷偷握了一握巧姐的手,巧姐尚还不解其意,就见她站起来,朝着刘姥姥盈盈道个万福说:“姥姥且别忙活,我看一眼姑娘就走。家里太太们和奶奶们都还等着我回去复命,不能在你这里久留了,姑娘托付给你了。”话毕,又朝巧姐道了万福,“姐儿也自个儿保重,我这一去不知多早晚才来,太太和奶奶那里自然有我们照应,只是苦了姐儿,自小奶母丫鬟的围随,到如今都是不中用了。你听我的劝,不管外面如何,保得住自己方是上策,我这就去了。”
      一面说,一面就要走。巧姐惶惶的去拉她,小红以袖掩口,回身推了巧姐一把,自己却冲开刘姥姥,撞起帘子跑了出去。
      刘姥姥正不知怎么变成了这样,就见巧姐也跟着跑出去,不住的在她后面喊道:“小红姐姐,小红姐姐,你带了我家去吧。”
      小红在前头听着巧姐追来,脚底下越发的生风起来,一把拉开刘姥姥家的清油大门,跑得不见了影儿。可怜刘姥姥年迈体衰,哪里敌得过她二人的身手,眼瞅着巧姐也要跑出院子了,恰见门开处闪过一道身影,忙在院子里招呼了道:“她李大娘,快帮我拦住姑娘罢。”
      却说这李大娘正是那日背了刘姥姥回来的柱子的老娘,与狗儿家乃是近邻。年不上半百,家中男人也同狗儿一样,农忙时节在周员外庄子上帮着种豆插秧,底下养了两个小子,大的叫李柱,与比板儿大两岁;小的叫李顺,又比青儿大两岁。他们家原不是这个村子上的,是后山一个屯里的,只因那年发大水,冲了家舍房宇,合家老小痛惜一回,听人说那山屯子底下乃是龙王旧年蜗居的地方,不知谁给填平了,惹了龙王的盛怒,一向雨露无常,便举家搬到山下来,住到了刘姥姥他们的村子里。
      平日里李家的男人和李柱李顺两个出门忙活计,这李大娘闲来无事,又是后到的,就最喜在各家串门唠嗑,牵连些人情。那日串到前头李婆婆家,听她老人说狗儿家来客了,是个很俊的姑娘,早就心心念念要来看几眼了。只是苦于前些日子柱子和顺儿早出晚归,男人又忙,这里狗儿夫妇也没见露面,便不曾贸然登门打扰。
      可巧昨儿傍晚看到姥姥带着一个面生的女孩子从门前往院子里去,重又勾起了她的心思,就把家里零零散散的东西一收,欲要过来姥姥这里坐一坐。却不想脚步刚动,就得了这么个差事,当下也顾不得许多,瞧着一个粉红的身影直扑额面,她便张开了双手就拦腰抱过去,口里头喊道:“姥姥,我给你拦着呢,这是出了什么事了?”
      刘姥姥在后面好不容易追将上来,一条老命几乎去了一半,看着巧姐被人拦下,心里总算是放了一块石头,安稳下来。喘息着松了口气道:“拦住就好,他李大娘,还要麻烦你把姑娘带回来吧。”
      李大娘忙哎声答应,这厢才略略松手,巧姐犹在那里挣扎说着让我走之类的话,谁知那李大娘看着年纪大些,但惯在田地里收拾农活,手上的力道却也不小,逮住了巧姐细瞧了瞧。见她粉面含春,梨花带雨,不觉笑了一声道:“姑娘这是怎么了,难不成和姥姥争东西争恼着了?她老人家上了年纪,心思就跟个孩子一样,姑娘别同她计较就罢了,慌慌张张的是要去哪里呢?”
      巧姐哭噎中已然见小红没了踪影,顿觉腹内若然若失,又见前后阻隔,不能再跟过去,爽性不再挣脱,在李大娘桎梏下哭道:“大娘,你何苦拦我了,就让我跟了回去,是死是活听天由命罢了。”

      第二十二章释前嫌月下追幼主(2)

      李大娘原是个庄稼人,又是半道里窜出来的,哪里知道这门里面发生的事儿,见巧姐还在呜呜咽咽,不由得大着嗓门哎呦一声道:“姑娘只见我拦的辛苦,怎的不见你姥姥在后面追得辛苦?那么一把年纪,老胳膊老腿都不知还能用上几天,偏就花费在你一人身上了。喏,不信你自个儿回头瞧瞧去,看把姥姥累的。”
      说着,掰过了巧姐的身子,就明她看过去。刘姥姥小脚伶仃,颤颤站在那里,只余了出声的力气道:“姐儿你且回来说个明白,可是我们家得罪你了么,你这样急着要和你姐姐回去?姥姥虽然糊涂,但眼睛还算看得见,耳朵也能听得见,姐儿不像是与我玩笑的,好端端住着为何突然就说回去,还有那姑娘,怎的一声响儿也没有就跑不见了?”
      巧姐此刻一腔心思乱成一团,心里放心不下平儿等人,眼前抹不开刘姥姥和李大娘,再者小红又时时提点,不让她把家中被抄,满城抓人的事说出去。此刻见刘姥姥逼迫的厉害,添上李大娘做说客,怎么也不能敷衍过去,只好站在那里哭向姥姥道:“你老人家不要管我了,只当我没来过这里罢。”
      说的那李大娘越发糊涂,因不知巧姐与刘姥姥是什么样的亲戚关系,只好笑陪着道:“有什么话还是家去说的好,门外站着吵吵嚷嚷的没的让人看见笑话。来来来,姑娘屋里去,姥姥也屋里去吧。”便似半个主人一般,推搡拉扯着刘姥姥和巧姐儿进了门,穿堂渡院直走到正屋里来。一面把巧姐安坐在椅子上,一面搀扶着姥姥到了炕上。
      刘姥姥擦眼抹泪的,攥住了巧姐的手无论如何也不敢松开,巧姐空了一只手不住掩袖啼哭,李大娘细瞧去,见她体态玲珑,****多巧,又见虽是荆钗布袄,却掩不住眉间色殊。便也一屁股拍坐在她身侧,问着刘姥姥道:“还不曾知道这姑娘是谁家里的?前儿听李婆婆说,是跟着青丫头回来的,敢是姥姥家里的亲戚么?”
      刘姥姥裁夺巧姐来这里就是为了散心,倘或这会子说出她的身份,未免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就忍泪勉强笑道:“让大娘看笑话了,这是远房一个宗亲的姐儿,小时一贯捧月般的长大,那日青儿在她家住了些日子,家来的时候便邀姐儿来我们这里也住上几日。先前都是好好地,她家里的人不放心,派了人来看了,谁知半路里俩人说恼了,姐儿就急急要回去。大娘是知道的,这村子离城中远的很,又没个车马,我哪里肯放心她去,所以才烦劳大娘拦住的。”
      李大娘听到这里不觉一笑,握了巧姐的另一手道:“怨道我看着姑娘是个金作叶玉作芽的主儿,原来是姥姥宗亲家里的,怎么,是姥姥待你不好了么,你跑的那样快?急的我半路拦见,还只当姥姥家里招了贼呢,一阵风儿似的,亏得脚小,若再大点,我也要跟着你一块儿刮出去了。”
      巧姐正自伤心,听她浑言浑语的乱说一气,又觉好笑又觉羞恼,垂了头道:“方才鲁莽,冲撞了大娘,还请大娘别往心里去。”
      李大娘道:“这才多大点子的事,就能往心里去了。只要姑娘和姥姥把话说开了,我哪怕是刮出去,也是情愿的。”
      刘姥姥坐在那里忙念了声佛:“他大娘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姑娘,不是姥姥硬要留你住在我们家吃糠吃素,你若是家去,好歹等我那女婿回来,让他合同板儿送一送你才是,哪里有自个儿跑回去的道理。就像方才那个姑娘说的,外头世道那么乱,你要是出了丁点的差错,可让我们怎么给奶奶太太们赔个你这样的姐儿去呢?”
      巧姐无言可对,只好抿了唇不语。
      外头青儿和板儿见天已擦黑,刚从垄亩上收了农具回来,到了门前看着大门豁亮敞着,院子里乌糟糟的散了一些稻米,兄妹两个惊疑不定,忙把手里的锄头等物堆在墙角,站在院子里就叫唤道:“姥姥,姥姥,你们在家么?”
      彼时刘姥姥和李大娘还在为巧姐归家一事劝说不听,猛不丁耳听得板儿叫唤,刘姥姥忙答应一声就要起身过去。巧姐也忙擦去了泪痕,和李大娘一同站起来。
      那里青儿板儿听见有人应声,便走到正屋里来,见了刘姥姥道:“姥姥在屋里,怎么把大门开着了,仔细进了外人。”
      李大娘从里间携了巧姐掀帘子出来,见了他们兄妹笑道:“我可不就是个外人?”
      青儿见是她笑了一声道:“原是大娘来的,我们倒没看仔细,才刚在地里见到了柱子哥和顺儿哥,他们也正往家里来呢。”
      李大娘道:“不说他们了,倒是你们来的正好,今儿我到你们家来,正见着你们家的这位姑娘和姥姥闹别扭,要家去呢,你们两个也来劝一劝。”说着,便挽着巧姐的胳膊走向他们兄妹。
      青儿和板儿听闻此言,心里无有不诧异的,板儿因是男身,不好贸然亲近,青儿与巧姐吃住了这么多日,早已形同姐妹一般,这会子听说她要走,少不得急白了脸,迈到她身前追问道:“大娘说的是真的,你真的要走了么?要跟谁走,去到哪里?”
      巧姐让她问住,欲要张口,余光瞥见姥姥还在不舍的望着她,到口的话便都咽了回去,扯了扯青儿的袖子道:“不是大娘说的那样,只是小红姐姐来了一回,说家中不大好,我意欲跟着回去看看,姥姥怕我一个人走迷了路,不放心罢了,没有闹什么别扭。”
      青儿一听,放了半颗心道:“既这么着,就是明儿去也不晚,何必赶着傍晚去?况且阿娘和爹都还没有回来,你就这么走了,他们岂不是怪罪我们没招待好你?我的好姑娘,且先住着吧,等爹家来再说送你回去的话。”
      巧姐无奈点了头,隔了两步站着的板儿从方才起就紧揪的心,随着她的颔首也落地生安了。李大娘见巧姐好了,又陪着他们兄妹和刘姥姥说了一会子话,那边李柱和李顺业已回家来,隔着门喊她,慌得李大娘不及与巧姐多说,就告了辞回去。
      姥姥可喜青儿三言两语留住了巧姐,看着天色已是戌牌时分,将暗不暗的,再不做饭就要迟了,便吩咐了青儿只管陪巧姐坐着,自己走到灰棚子里烧饭顿水。又过了半个时辰,王刘氏和狗儿也从周员外的庄子上回来,二人不知怎么,进了门脸色便不大好,青中带红,红中带白的。
      刘姥姥就着棚子里的油灯昏昏的看见,唬了一跳问她道:“今儿忙的什么活,把你们累成了这样?”
      狗儿和王刘氏闻言相看叹息,狗儿欲说,王刘氏眨眼示意他噤了声,哄着刘姥姥道:“是妈多心了,今儿没什么好忙活的,还不到种瓜秧的时候呢。饭可都做好了没,有什么都吃了饭再说吧。”
      刘姥姥瞧她神色不济,也不继续问下去,命他们洗了手,叫来青儿兄妹和巧姐一块儿吃饭。
      大抵是各怀心事,这一顿饭吃的都不尽兴,巧姐吃的就更少了,不过用了半碗粥就搁置了筷子。刘姥姥只道她为了白日里的事,心情不好,倒也不曾多劝,狗儿夫妇也不知是为何,竟也没有意见。
      独有青儿看不下去,直言巧姐吃得太少,要劝她多吃些,一开口却见巧姐已经出去了,她便也跟了出来。待她二人一走,王刘氏放下了碗筷,泪珠儿啪嗒一声就掉在了桌子上。
      刘姥姥和板儿无意中瞧见,正不知是怎么了,只听狗儿也推开了碗筷,垂头叹气道:“姥姥听说了么,姑娘的府上出事了。”
      刘姥姥眉头一紧,忙道:“出了什么事了?”
      狗儿道:“我们也是从周老爷庄子上听来的,说是那府上的老爷因为旧年里的官司,被人革了职抄家了。”
      刘姥姥惊讶地啊了一声:“这不是前一年的事么,怎的又提起来了,我才听说那两府的人都复了职的呀。”
      王刘氏从旁哽咽道:“原本是复职了的,可是人都说复职的只有二房里老爷,只是如今也不中用了。听那从城里赶回庄子上帮忙的付相公说,两府因为几场人命官司,关押的关押,发配的发配,都不知早晚才能出来,还听得说……听说……”似是说到了难以启齿的事情,王刘氏一言至此,吞吞半晌也说不出下文了。
      刘姥姥急得心头直慌,不觉呵斥她道:“你这是要急死我这把老骨头啊,到底说的什么?”
      王刘氏这才忍住泪水,抬头道:“说眼下衙门正带人在两府巡点人数,按罪处置,查出来丢了几口人,正满城巡捕呢。”
      说罢,王刘氏呜咽一声,又开始哽塞起来。刘姥姥此刻顿觉身上如同浇了冰水一般,凉个头顶,看了一眼她女婿狗儿,又看了一眼她闺女王刘氏,片刻才怔怔道:“你是说……你是说我们巧姑娘眼下有难了是么?”
      王刘氏骇然点头。
      刘姥姥一****儿在桌子底下打颤不停,这才明白为何小红会突然跑上门来,也明白了巧姐为何执意要回家去。手上的筷子因她的哆嗦而相互碰撞着,巧姐听得里头细碎的声响,掩在袖子下的一张花容早已涕泪涂面,青儿也听到了屋里头的说话声,想不到那么巧,她们才转身回来,王刘氏就说了这样天大的秘密来。
      兴许是见平儿和小红苦苦支撑的局面俱以破碎,巧姐再不愿面对接下来将会发生的一切,看着那大门近在咫尺,拿开了抵门的栓子,就一径跑出去。青儿还来不及反应,里头默默坐着的板儿听见声响,已经呼啦一声踢开凳子,追了过去。
      因是前两日刚下过一场春雨,今儿才放晴,巧姐出来后只见的头顶月光朦胧,地上道阻泥泞,她一个被人伺候惯了的姑娘,怎会知道该怎么走,况且来的时候又是坐了马车来的,由是巧姐只跑出了数步远,听得四周狼犬吠吠,刹那就慌了神起来。
      板儿跟在她身后模糊追了几射地,瞧着月光下呆傻站了一个人,便慢慢地靠前过去,压着恼怒道:“跟我回去。

      第二十三章隐姓埋名巧姐别故乡(1)

      巧姐尚在思量要在面前的岔路口选出一条路来,不提防身后一声响,吓得忙回头瞧了,见是板儿跟来,于是冷了脸道:“你跟着我做什么?”
      板儿道:“你从我们家出去的,我不跟着你跟谁?”
      巧姐道:“我只不过是从你家出来,又不是原就生在你们家的,如今我家去,有什么不可以。”
      板儿哧的一声冷笑,指着她面前的三岔路口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