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敛财人生-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雨桐躺着,想起什么似得问道:“那咱们这么多人,在城里吃什么。”
  老爷子的现在应该会领一部分补贴,但一大家子,这哪里能够呢?
  “父亲的意思,大姐这些年受苦了,他想将大姐留在身边。暂时先不安排,等休息上一两年,挂在机‘’关事务局,清闲的过日子就行。姐夫那边,过了年就去派出所上班。离这里有点远,走着得一个来小时。不是很方便。不过姐夫倒是挺满意。”
  “走着远,骑自行车,也就半小时。”林雨桐问道。
  四爷手一顿,“对!得先弄几辆自行车去。这来来回回的都方便。”
  “得要票的。”林雨桐问道。
  “看来还得咱们俩去。”四爷起身将水端到外间,回来挤到把被窝里才道,“反正得回一趟你家。孩子暂时先不带。到时候,给咱们的院子放点东西,我也好想办法倒腾去。”
  林雨桐应了一声,有奶粉,有奶瓶,家里还有印薇,出去半天应该没事。
  “至于咱们,孩子小,也不急。咱们手里攒了不少,家里的开销,我会安排。你安心养身体。”说着,就拍了拍林雨桐,“睡。”
  这边两口子说着打算,隔壁印薇和郭永红也兴奋。对于他们两人来说,如今这日子跟做梦似得。
  印薇对于陪伴父亲,没什么不满。父亲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女儿比媳妇更方便。就是有点心疼郭永红,“一天走一个来回,就得三个小时。”
  郭永红笑道:“这有啥呀。咱们的ha尔滨,就近便了也没差到哪里去。”他在老家,没亲没故。结了婚,媳妇就是亲人了。这边一大家子,相互有个照应。再说了,印辰跟他当了这么些年的兄弟,不是亲的,也跟亲的一样了。没啥不适应的。他就是吃百家饭长大了,一个人的日子实在是过怕了。不觉得住在岳家有什么不好。“不过,要是单位分房子,咱们还是要争取的。”
  印薇点点头,“是得争取。”总得有自己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林雨桐把三只小的喂饱,叫四爷看着孩子,她就去帮印薇做饭了。
  在城里做饭,尤其是人口多的情况,简直能把人急死。跟东北那种大火可劲的烧可不一样。
  如今这厨房,就一个蜂窝煤炉子,一个煤油炉子。


第315章 那个年月(44)三更
  林雨桐对于煤油炉子,是一点也不陌生。知青宿舍,差不多一人都有一个这玩意。轻便,不占地方,在宿舍里,偶尔也能自己改善改善伙食。
  如今在家里用这个,就只敢用点炒菜,要真是熬稀饭蒸馒头都用这个,从哪里弄煤油去。像是林雨桐娘家那药厂,职工都是在食堂买好馒头,端着锅买好稀饭,自家回来用煤油炉子炒菜。差不多的单位职工都是这么过的。林妈就在食堂,不过就是人老实,从不会偷偷摸摸往家里拿什么。不像有的人那么精明,择菜的时候,多择出几个‘烂叶子’,带回家里也够家里一天的菜了。人家跟林妈一起的一个婶子,什么菜叶子,菜帮子,菜根,萝卜皮,都带回家泡在坛子里做泡菜,据说是能维持一家子一个冬天的蔬菜。
  林妈还曾跟林雨桐念叨过,“那萝卜洗的干净,就是下刀的时候太狠,削皮削的可厚了。我瞧着心疼,就说你不拿手还是我来。没想到把人家给惹着了。”
  林雨桐见印薇给白萝卜削皮,就笑着跟她学这个事。
  “到哪都是这样,精明的人在什么事上都精明。”印薇说着,就去搅了搅蜂窝炉子上锅里的粥。然后才从里面捞出四个煮鸡蛋来,用凉水洗了洗,“一会先把这些吃了,再喝点稀饭。保准够孩子吃的。”
  林雨桐应了一声,先把萝卜,用干红辣椒炒了。
  早上一家人,就这么一盘菜。窝窝头小的很,毕竟炉子上蒸窝窝,小点好熟。半个拳头大的窝窝,一个人只一个,林雨桐将自己的给四爷了,印薇将自己的塞给郭永红。老爷子死活不吃那个给他的鸡蛋,非要给印薇吃。
  可能也就林雨桐塞了四个鸡蛋,算是吃饱了。可却莫名的有了犯罪感。
  乡下还能给稀饭里放点野菜干什么的,好歹能哄哄肚子,城里可没这个。就这,印薇这稀饭还算是稠的。
  两人回了屋子,四爷就一叹,“在哪生活都不容易。”
  “还得先弄粮食回来,就姐夫那饭量,估计天天都得饿着。”林雨桐说着,就扭头看三个孩子穿着小棉袄,在来回翻腾。
  现在就更得人不错眼的看着了。就怕他们翻下来。
  “我先去接人,明天咱们就弄粮食回来,”四爷起身穿了外套,“我跟姐夫一块去,在外面再吃点。”
  “公交站要是远,就坐个人力三轮。”林雨桐叮嘱了一声。
  “爷还能委屈了自己?”四爷在林雨桐脸上亲了一口,“看着点孩子。半天就回来。”
  等四爷走了,林雨桐从空间翻出几斤毛线出来。这毛线,林雨桐瞧着,不太打眼。至少印长天身上的新毛衣,跟这个线有点类似。
  等印薇忙完,过来帮忙看着孩子的时候,林雨桐就给她,“我这顾不上,看大姐抽空给爸和姐夫织一件马甲或是毛衣。不够再想办法买点线来。”
  “买到这么多呀。”印薇拿着瞧了瞧,“行,我也不跟你客气。”
  两人就在屋里说话。坐在床沿上缠毛线,正好把孩子挡在床里面,怕孩子跌下去。
  说到孩子的事,印薇不免羡慕,“我们俩都这么大了,还不知道能不能生呢?”
  二十七八岁正是怀孕的好时候啊。
  她伸手拉了印薇的手腕,诊了诊,“大姐,你这是受寒了?”
  印薇一愣,“今年春天学农的时候,早春灌溉嘛,河水浇地。那时候水凉的很,泡了几天……”
  学工学农,社会实践,都是她们这些工农兵学员要接触的事。
  “还能治吗?”印薇苦笑的问。
  “怕得是一两年。”林雨桐一叹,“你这身子,大概是家里最需要调养的。不过没关系,人家五六十岁还不是一样生,三十岁生也不晚。咱们不急,身体底子得好。明天我出去抓药去。”
  印薇心里一松,笑道,“能生就成。我们家那位还说,反正他们家到他这里,能活下来就是万幸,有没有孩子的,还真不在意。不过我心里,到底是觉得欠了他的。”
  “不是大毛病。咱们慢慢调理,连身上的病根一起去了才好。你身子好,孩子才康健。”林雨桐说着,一扭头,才发现三个孩子一个压着一个,挤成一堆睡着了。老大压着老二的腿,老二抱着老三的胳膊。
  她不免失笑了起来。
  “哟!真乖。”印薇赶紧给林雨桐帮忙,把他们分来。也不去婴儿床睡。就在大床上歇了。林雨桐给他们盖好。
  印薇就起身了,“趁着孩子睡着了,你也赶紧睡。养孩子就是这样,得跟着他们的作息时间来。”
  林雨桐还真是挨着三个孩子,转眼就睡着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睁开眼睛一看,孩子怎么不见了。吓的马上坐起来。
  “别怕。”四爷的声音从外间传进来,“孩子在父亲屋里,有奶粉呢。饿不着。”
  “我睡沉了,孩子醒了我都不知道。”林雨桐坐起来,觉得浑身都是软的。
  四爷笑道:“都没哭,我回来的时候,三个挤在一堆,你啃我的脚丫子,我啃你的手。一点动静都没有。我怕哭起来吵着你,就抱出去。大姐看着呢。刚喂了一次。”
  “可能是知道孩子有人管,心里的劲一松,浑身跟抽了筋一样。”林雨桐顺势往下一倒,“接到人了吗?”
  “接到了。”四爷过来摸林雨桐的额头,“没事,没发烧。”
  “那我得起来,要不然太失礼了。”林雨桐掀开被子,看了看窗外,雪又大了。“也该做晚饭了。”
  “我先拿粮票去粮站换了二十斤黑面,然后才去接的人。回来买了三斤肉,晚上包饺子。”
  “行!”林雨桐说着,就起身去洗脸。这两天不知道是伙食跟不上,还是孩子的饭量大了,反正奶水有点不足。这半天功夫,也不见涨奶。
  等四爷和林雨桐去堂屋的时候,屋里已经支起案板了。
  “厨房没有这边暖和。再说了,这一大家子的饺子,叫咱们两人包,得包到半夜去。”印薇手里正在剥葱,见了林雨桐就笑道。她今儿是真高兴。
  前面门房传来剁肉的声音,这力气活肯定是郭永红的。那么和面的就是印昆了。
  “二哥好。”林雨桐问了一身好。
  “小林好。”印昆有些黑,一笑一口白牙。“都洗洗手,一起包。”
  林雨桐应了一声,洗手去了。
  四爷问印昆,“父亲呢?”
  “里面呢。不错眼的盯着孩子看。”印昆扬了扬下巴。孩子睡着了,他就坐在床边盯着看。自己这个好些年不见的儿子,瞧了两眼就拉倒了。
  吃饭的时候,就听印昆说他那边的事。
  “……不光是粮食难,就是做顿饭的柴火都难。咱们那跟东北还不一样,没什么硬柴火烧。都是麦秆,花生秧子,还有棉花杆,玉米杆。”他说着就叹气,“麦秆,花生秧子还有玉米杆,都能给牲口当饲料。生产队哪里舍得叫大家分了当柴火烧。都拉到饲养场当饲料了。就那点棉花杆,一家分那么一点。够干什么?所以,我宁肯吃点亏,拿着粮食在别人家搭伙吃饭,也不愿意自己做饭。奶奶在的那两年,能难为死我。就是大家伙照顾,也不够给奶奶烧炕的。等奶奶走了,我干脆将家里的门一锁,跟插队的知青搭伙去了。天天下了地回来,得捡柴火。要不然就没法做饭啊。常不常的就会有饭做到一半了,半生不熟的,但就是没柴火了。正做饭呢,跑出来到处借柴火的人天天都有。咱们那边的地里,夏天没有草,冬天地里比人的脸都干净。把草弄回去晒干,就是柴火。冬天那树,都被剪的剩一根主干了。真叫一个干净。”
  “有那儿子多的人家,家里好几个半大的小伙子的,就是省着吃,顿顿喝稀的。这秋收的粮食吃不到年底。”说着,他看了印长天一眼,问道,“村头的老六叔您知道?”
  印长天点头,“咋不记得,小时候一起掏鸟蛋的。”
  “他家七个儿子,年年欠生产队的粮食。那一年,年过不去了,大年三十,家里一口吃的都没有。咱们那边不是讲究,大年三十不能往外借东西嘛。他也不好意思张嘴。全村他都欠着债呢。最后,还是三爷爷把饲养场里,做饲料的花生秧子重新翻了一遍,把那些瘪得很的,剥出来都没瓜子大的花生,带壳给弄了半麻袋送过去。一大家子,靠着那个过了个年三十。”
  “到了春天,青黄不接,那种在地上的花生发了芽,不少孩子摘那个苗吃。都是晚上,趁大人睡着的时候去。因为看不见,就把一种胖草当豆苗吃了。浑身发青,脸肿的跟面盆似得。就这,还挡不住人偷吃。饿得没办法啊。后来,生产队也不管什么生产任务了,多种红薯,这才算能吃饱了。”


第316章 那个年月(45)四更
  印昆回来穿的衣服实在是不像样了。屋里暖和,林雨桐瞧着他身上穿的是老爷子的一件旧衬衫。
  她也是在靠山屯的时候,就见过这样的,光身子穿棉袄,风一吹,全往里面灌。也就是小伙子火气大,要不然还真不一定受得住。
  可见在老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但想起回回给自家寄的东西,那真是不算少。可能都是他八成的收入。
  林雨桐就道:“是自家人,二哥干嘛客气。每一回给那么多东西……”
  “我就一个人,老幺他拖家带口的,尤其是三个孩子……我接到信的时候都懵了……这可咋养活……我是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人不饿,横竖不能叫孩子受委屈不是?就算我真的没饭吃了,把脸往衣兜里一揣,干脆不要脸,东家蹭一顿,西家蹭一顿,也就活过来了。”印昆说着,就带了几分无赖的样子。
  等抱着孩子回到屋里,林雨桐就说,印昆这人真不错。
  四爷点点头。有点像是老九对老十,不管自己有没有,只要老十开口,就没见不给的。有时候,就算老十不开口,老九有了好东西,都先给老十留一份。
  林雨桐就收拾了两套兵团发下来的新军装。一套单的,一套棉的,连袜子带鞋都有,更有一件崭新的军大衣。这在现在还都是流行的。
  还有两套棉布做的衬衫,衬裤。都是没上过身的。
  反正两人的身量差不多。
  四爷接过来,就送过去。
  林雨桐喂了孩子,四爷还不见回来。都睡了一觉了,才听见门响。
  四爷裹着一身寒气进来。
  他不敢进里屋,怕凉气惊了孩子。林雨桐听见他在外间脱衣服。
  “闲聊了?”林雨桐问道。
  四爷点点头,“刚好姐夫也在那边,就说了一会子话。他也想知道云南那边的事。”
  “不能回来探亲吗?”林雨桐问道。
  “看过年能不能回来。”四爷说了一声。
  林雨桐把他的手握在手里暖,“今年要是回来,就能过一个团圆年了。”
  第二天,吃了早饭,林雨桐喂饱三个孩子。将他们抱到正屋。奶粉奶瓶尿布,还有更换的衣服,都给放好,才有出门。
  印长天就道:“跟你爸妈问好。就说等我这边问题处理清楚了,就登门拜访。”
  林雨桐应了一声。
  才跟四爷两人出了门。
  出了胡同,走了都有二里地,才到大马路上。有人力三轮就上来招徕生意。人力车是旧自行车改装的,顺口就问了价钱。
  “三毛钱,有粮票的话,二两也行。”小伙子一口京片子。
  “知青。”四爷问了一声。
  那小伙子一笑,“看出来了?”然后也不用人问,他就继续道,“没办法,回不了城。我爸妈年纪都大了,年前我爸摔伤了腿,连个能背着他上厕所的人都没有。我是独生子。不回来怎么办?可回来了,户口,粮油关系都转不回来。我一个大小伙子,总不能抢了爹妈的口粮。自己给自己找口饭吃。过一天算一天。总得熬过去不是?”
  “只怕有人会管。”林雨桐小声提醒道。
  那小伙子一笑,“大家都心善,一看就知道我是咋回事。碰见检查的,大家都替我瞒着,说我是他们亲戚。自家人帮忙的。时间长了,那监管的大爷肯定也知道了。他每回都问,每回都睁一眼闭一只眼。他家的两个孩子还在新疆呢。都能体谅,还是好人多啊。有的大爷大娘,给了钱给了粮票还时不时的给我塞两根葱三头蒜的。反正回来一个来月了,也能养活自己。一天里隔上一段时间回家给我爸翻个身,上个厕所。家里也照应得到。”
  能像他这样拉下脸来的,还真是不多。
  到了自家买好的小院,四爷拿了十块钱十斤粮票塞给他,“你是个孝子。拿着。我们也是知青。先借给你,等以后你再还我,我家就住胡同里。”
  说着,就拉着林雨桐,往家走。
  那小伙子看着走远的两人,“还真是……到处都有好人。”
  到了自家的小院,看见屋里屋外打扫的都挺干净的。可就是不像住过人的样子。
  “云师傅没住?”林雨桐惊讶的问四爷。
  四爷皱眉,“这位云师傅,还真是……怕连累咱们。没住。一会先去瞧瞧他。”
  林雨桐点点头。
  到了机械厂,才知道云师傅被什么研究所要去了。昨天才走。跟云师傅一个办公室的马师傅将一封信交给四爷。
  四爷打开,信上写着一个地址,另外就是归还当初给他的钥匙。
  林雨桐把信封里的钥匙倒出来,收好。才告辞出来。
  都快出了机械厂的门了,后面才传来脚步声,“等等。”
  林雨桐回头,是韩春霞。
  “听说你们有孩子了。我孙子孙女呢?带回来了吗?”韩春霞问两人。
  知道的挺详细。
  四爷不说话,林雨桐就不好不说话。她反问道:“连您都知道了?”
  “怎么能不知道呢?”韩春霞焦急的道,“刘建军回来探亲,才跟我说的。说是生在地震那晚,生了三个……”她说到孩子,显得很高兴。刘建军就是火车上那位,分到了林场。林雨桐生了三个的事,都当稀奇事传的挺远。
  韩春霞转头看四爷,“要不这么办,咱们厂,开始允许子女接班了。印臻顶我的班,我退休回去给你们看孩子。你们也能回城了。这个小林,不也是北京的吗?你父母在哪个单位啊?看接你爸或者你妈的班行不行。你们三个孩子,这当爹妈得体谅难处。你回去好好做做你父母的工作。这个申请啊,得抓紧,有时候它不好批,拖一两年也有的。”
  四爷看着韩春霞就有些复杂。这是因为云师傅走了,所以,想叫自己回来了。
  他拿了二十块钱塞给她,“拿着。以后我按月给你送来。孩子我父亲看着呢。我们的关系也马上调回来了……”
  韩春霞的脸一下就掉下去了,“你知道不知道……”她四下看了看,然后才低声道,“他是反……革命啊!你看着如今的局势好了,谁知道什么时候就又开始算旧账了?你不光是自己陷进去,你还把我孙子孙女陷进去……”
  四爷不想听了,转身拉着林雨桐就走。
  在路上,四爷才道:“以后奉养给的充足点。孩子的事,千万别让她插手,她脑子,不清楚。这样的人不能教孩子。我知道你心软,但有些事情,不能妥协。”
  林雨桐点点头,“知道。”容易脑子热的人,比较容易被别人左右。所以,确实不能心软。再说了,等那几个继子结了婚,孩子恐怕还得她带。
  家事上的是是非非,有时候真是说不清楚。
  到了林家,已经是中午了。一家人刚吃了饭,林雨桐和四爷就到了。
  林妈拉着林雨桐,“你身子怎么样?不养两三年都不行。”
  娘家人先问自己好不好,婆家人都是先看了孩子,才想起孩子妈的。
  人心,就差那么一点点。
  “没事,这不好好的吗?”林雨桐跟四爷坐下。林大嫂就去给两人做饭了。
  “孩子呢?”林爸爸问四爷。
  “天冷,就没带过来。我爸跟我姐看着呢。”四爷看了一圈,又给林雨桐使了个眼色。
  这家里的气氛好似不对。
  “咋的了?”林雨桐问道。
  林大嫂看了林妈一眼,“小妹又不是外人,说说又怎样?”
  林爸就道:“我跟你妈的意思,这不是厂里允许子女接班吗?想着,你在东北也不是个事,老幺在废品收购站,也不是个事。不如我们老两口子退了,叫你们姐弟接班。结果,老幺不愿意,就要在废品收购站待着。那不是多出一个名额了。你妈就说你大姐两口子如今添了个闺女,也难。她的工资低,也辛苦,不如叫你大姐顶了她的班。别看在后勤,可轻松呀。就算把孩子带到食堂,也不影响工作。也算是能顾家了。可你二姐不乐意。她跟咱们厂实习的一个小伙子处对象。那小伙子家里是农村的,但是人家是大学生,工农兵大学生。出来就是干部。她想进了厂子,要是结婚,一个是子弟兼职工,一个是实习大学生,厂里怎么也得给个四十平的房子。她觉得,家里弄一套房子,比叫你大姐接班来的划算。这不,手心手背都是肉……你妈气的,这两天吃不下睡不着。”
  这糟心的。
  一个是养孩子照顾家,一个是婚姻大事。
  偏着谁,向着谁都是错的。
  林雨桐就笑道:“我的户口,粮油关系,年后就调回来了。我不用接班了。刚好大姐二姐一人一个。”
  林妈这才松了一口气,“我就怕给了这个不给那个,叫她们怨恨我一辈子。”
  正说话,林二姐就掀帘子进来,“谁怨恨您了?就跟你们说那不合算,你们怎么就不明白呢?我们有了屋子,我们搬出去住。您把给我和小妹的两间屋子,租出去,收的钱都给大姐补贴家用。一个月十好几块钱呢。孩子的事,就更好解决了,你跟我爸都不上班了,不看孩子干嘛啊?我怎么说,你们怎么都不明白呢?”


第317章 那个年月(46)五更
  林二姐看见林雨桐,可算找到组织了,“我跟你说,这事这么办,划算啊。大姐从纺织厂,到药厂后勤,工资从二十七块六毛钱,变成了三十五块二毛钱。不到八块钱。可我这一搬出去,光是那一个小屋,租出去一个月也有八九块钱。大姐钱没少赚,我还多了一套房子。这哪里不划算了?你肯定也不回来住,是不是?也看不上那八块十块的。你那屋子租出去,也补贴大姐。这么一算,这钱还少吗?”
  “就咱们那屋子,比有些单身宿舍可好多了。再加上,那么多的年轻两口子还各自跟自家父母住,两口子想……都没个地方。这屋子独门,别说八块钱九块钱,就是十块钱,都有人租。好歹两口子在一块,才是过日子。是不是这个道理。”
  “爸妈非说这是什么来路不正?怎么来路不正了?这不是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吗?占便宜不干,非得死较劲,有什么意思啊?”
  林雨桐看着说的口沫横飞的二姐,不得不说,她的算计才是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